CN205418682U - 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结构及自动门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结构及自动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18682U
CN205418682U CN201521071958.6U CN201521071958U CN205418682U CN 205418682 U CN205418682 U CN 205418682U CN 201521071958 U CN201521071958 U CN 201521071958U CN 205418682 U CN205418682 U CN 205418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dy
tank body
latching
lock pin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719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红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10719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18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18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1868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结构及自动门机构。其料门闭合结构,其包括:设置在罐体上的卡口部103,所述卡口部的截面为U型结构,U型结构开口面向罐体表面设置;用于闭合所述罐体开口的第一门体104;弯折状的栓销105,所述栓销的一端弯折后穿过所述导向孔114,并可插入开设于所述罐体上卡口部,用以将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罐体连接;在第二门体上设置有多个连杆106,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栓销的另一端;通过控制所述第二门体与所述第一门体的相对速度来使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栓销的一端插入或脱离所述卡口部,实现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罐体的连接或分离。解决了两个罐体对接时出现的对接卡位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结构及自动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生物质能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结构及自动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发电厂中发电锅炉的燃煤用量需求非常大,但是煤炭等石化燃料在燃烧时会大量排放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和无法消除的尘埃,于是有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生物成型燃料”用以替代传统的煤炭等石化燃料。
该生物成型燃料是由一般植物或经济作物,如稻草、秸秆、杂木、棕榈壳及椰子壳等残留废弃的植物纤维经压缩转换而成。该燃料直接燃烧所得到的能量为3500Cal/g(即热值,常用单位是单位质量的能量含量,如Cal/g)左右。但是该生物成型燃料在燃烧时还存在一定量的废气和尘埃的排放,因其制作工艺为压缩而成,在储存时易吸收环境中的水分变形而无用。
为了解决此问题,目前有一种通过将一般植物或经济作物进行烘烤合成的合成颗粒,该合成颗粒的热值能够达到4900~5500Cal/g,具有更高的热量,很适合发电厂使用,且该合成颗粒易于保存,不受潮,且燃烧时无有毒废气和尘埃排放,然而,接收烘烤之后的颗粒还需要通过冷却箱进行冷却处理之后才能获得最终物质。在冷却处理和烘烤处理时,需要将用于冷却处理和烘烤处理的两罐体进行对接匹配实现自动过料,对于传统的用于闭合罐体的料门闭合机构由于在反应箱的罐体上设置有过于突出的卡口部,因此在罐体进行对接匹配时,存在无法完全对接卡位,并且也无法完全进行匹配对接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罐体匹配对接时存在的对接卡位无法完全匹配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结构及自动门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结构,其包括:
设置在罐体上的卡口部,所述卡口部的截面为U型结构,U型结构开口面向罐体表面设置;
用于闭合所述罐体开口的第一门体,在所述第一门体的边缘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向所述第一门体的转动中心延伸预设长度;
弯折状的栓销,所述栓销的一端弯折后穿过所述导向孔,并可插入开设于所述罐体上卡口部,用以将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罐体连接;
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门体的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以转动轴的轴线为中心转动,及
在第二门体上设置有多个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门体,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栓销的另一端;
通过控制所述第二门体与所述第一门体的相对速度来使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栓销的一端插入或脱离所述卡口部,实现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罐体的连接或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型结构的卡口部为沿所述罐体开口端外表面的周向设置的一圈内凹式U型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或者所述U型槽包括两个侧壁面,一侧壁固定在所述罐体的开口端外表面上,另一侧壁凸出于所述罐体开口端的边缘一预设距离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罐体开口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门体之间设置一圈填充环部,所述填充环部沿所述罐体转动中心线方向的厚度略大于所述预设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环部包括一圈金属圈主体部、和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嵌入在所述金属圈主体部上设置的一圈凹槽内,所述填充物为耐热材料、或者弹性密封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状的栓销包括:平行于所述罐体开口端面的条状首端部、平行于所述第一门体的条状末端部和垂直于所述条状首端部和条状末端部的中间端部,所述条状末端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所述条状末端部可被所述连杆带动,从而驱动所述中间端部在所述导向孔内、沿所述预设长度的方向往复移动,用以实现将所述栓销的条状首端部插入或脱离所述卡口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料门闭合结构还包括:
连接在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罐体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面向罐体表面的一侧延伸形成卡接于罐体上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罐体之间活动连接;
所述卡接部具有两个侧壁部,此两个侧壁部卡装在罐体表面的凸棱上,,所述凸棱和所述侧壁部在水平面的投影平行于所述罐体的横截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料门闭合结构还包括:
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连接固定物;
锁销,所述锁销的部分位于所述摆臂内,用于受控插入沿所述第二门体边缘径向设置的销口;
设置在所述摆臂上的锁销驱动机构;
与所述锁销驱动机构的控制端相连的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门体的旋转并输出用以使所述锁销驱动机构动作的控制信号,所述锁销驱动机构根据所述控制信号驱动所述锁销往复移动,用以插入或脱离所述销口,从而控制所述第二门体与所述第一门体的相对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封闭旋转罐体的自动门机构,其包括:
用于闭合所述罐体开口的第一门体,在所述第一门体的边缘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向所述第一门体的转动中心延伸预设长度;
弯折状的栓销,所述栓销的一端弯折后穿过所述导向孔,并可插入设于所述罐体上的U型卡口部,用以将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罐体连接;
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门体的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以转动轴的轴线为中心转动,
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连接固定物;
在第二门体上设置有多个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门体,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栓销的另一端;
锁销,所述锁销的部分位于所述摆臂内,用于受控插入沿所述第二门体边缘径向设置的销口;
设置在所述摆臂上的锁销驱动机构;及
与所述锁销驱动机构的控制端相连的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门体的旋转并输出用以使所述锁销驱动机构动作的控制信号,所述锁销驱动机构根据所述控制信号驱动所述锁销往复移动,用以插入或脱离所述销口,从而通过控制所述第二门体与所述第一门体的相对速度,使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栓销的一端插入或脱离所述卡口部,实现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罐体的连接或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状的栓销包括:平行于所述罐体开口端面的条状首端部、平行于所述第一门体的条状末端部和垂直于所述条状首端部和条状末端部的中间端部,所述条状末端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所述条状末端部可被所述连杆带动,从而驱动所述中间端部在所述导向孔内、沿所述预设长度的方向往复移动,用以实现将所述栓销的条状首端部插入或脱离所述卡口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重新设计料门闭合结构,使得冷却箱与反应箱在对接匹配时,不会出现错位以及对接不密封等问题,从而保证在颗粒合成设备的自动控制模式下,两个罐体之间的匹配对接能够更加完美、不会出现卡接错位、以及密封不严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自动制备系统10的主视图;
图2a为一实施例中罐体与料门闭合结构连接关系的局部剖示意图;
图2b为另一实施例中罐体与料门闭合结构连接关系的局部剖示意图;
图3a为一实施例中罐体与料门闭合结构脱离连接的局部剖示意图;
图3b为一实施例中罐体与料门闭合结构脱离连接的局部剖示意图;
图4为图2a、图3a中B-B位置的断面示意图;
图5a为图2a、图3a中销栓的剖示图;
图5b为图2b、图3b中销栓的剖示图;
图6a为料门闭合结构的一种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6b为料门闭合结构的另一种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7a为一实施例中连接部与罐体的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一实施例中连接部固定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移动冷却箱310与反应箱110进行对接时,冷却料门312与反应料门112两者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机构及其反应箱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机构及其反应箱的首选实施例。但是,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机构及其反应箱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机构及其反应箱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机构及其反应箱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合成颗粒的自动制备系统10,其可将物料制备成合成颗粒。其中,物料指的是一般植物或经济作物(如稻草、秸秆、杂木、棕榈壳及椰子壳等)的残留废弃的植物纤维。该合成颗粒的自动制备系统10包括反应装置100、自动上料装置200及冷却装置300、储料桶230、料门闭合机构及控制模块。
储料桶230,用于盛装物料,储料桶230设置有出料口,物料基于重力作用从出料口流出。
反应装置100包括反应箱110及反应驱动机构120。反应箱110是将物料制备成具有高热量的合成颗粒的反应场所,其结构可以为筒状结构,可绕其自身轴线旋转。反应箱110的一端开设有可开启或闭合的反应料门112。物料从反应料门112进入反应箱110内。反应驱动机构120设置于反应箱110的外部,并与反应箱110相连接,且可驱动反应箱110正向或者反向旋转。反应料门112的轴线与出料口的轴线相垂直。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反应驱动机构120为驱动马达,且设置于反应箱110远离反应料门112的一端。反应箱110远离反应料门112的一端周向设置有啮合凸起,反应驱动机构120的齿轮与啮合凸起相啮合,从而实现反应驱动机构120带动反应箱110正向或反向转动。
冷却装置300包括冷却箱310及冷却驱动机构320。冷却箱310可将制备的合成颗粒进行冷却降温。冷却箱310相对反应箱110可移动,例如可以设置预置轨道,冷却驱动机构320可以推动冷却箱310沿预置轨道平移。具体的,冷却箱310底部安装有轮子314,可以使冷却箱310移动。冷却箱310的外形结构可为筒状结构,其可通过冷却驱动机构320的驱动绕其自身轴线旋转。冷却箱310一端开设有冷却料门312,冷却料门312可开启或闭合。移动冷却箱310与反应箱110进行对接时,冷却料门312与反应料门112可相互配合,冷却料门312与反应料门112可以适配对接,因此,为便于简单方便的移动两个箱体,完成对接,冷却箱310与反应箱110的轴线平行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冷却驱动机构320设置于冷却箱310的外部,并与冷却箱310相连接。冷却驱动机构320可驱动冷却箱310绕其轴线旋转。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冷却驱动机构320为驱动马达,且设置于冷却箱310远离冷却料门312的一端。冷却箱310远离冷却料门312的一端周向设置有啮合凸起,冷却驱动机构320的齿轮与啮合凸起相啮合,从而实现冷却驱动机构320带动冷却箱310正向或反向转动。
自动上料装置200与反应箱110间隔设置,用于为反应箱110输送物料。自动上料装置200包括送料斗210、升降机构、推进机构。送料斗210用于引导储料桶230下放的物料进入反应箱110。升降机构用于在平行于反应料门的平面内抬升送料斗210,即升降机构在垂直于出料口所在平面的第一平面内抬升连杆220。推进机构用于驱动送料斗210进入反应箱内预定距离,推进机构在同时垂直于第一平面和出料口所在平面的第二平面内推进送料斗210。升降机构和推进机构分别与送料斗210相连。
料门闭合机构包括反应箱料门闭合机构和冷却箱料门闭合机构,反应箱料门闭合机构用于驱动反应料门的自动闭合或开启;冷却箱料门闭合机构用于驱动冷却料门312的自动闭合或开启。反应箱料门闭合机构和冷却箱料门闭合机构500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
控制模块分别与反应箱料门闭合机构、冷却箱料门闭合机构、反应驱动机构、冷却驱动机构、升降机构、推进机构相连,控制模块按照操作时序依次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用以分别控制反应箱料门闭合机构、冷却箱料门闭合机构、反应驱动机构、冷却驱动机构、升降机构、推进机构动作。
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的控制方法可参见以下步骤,具体如下示。
1,在反应料门112开启状态下,控制模块启动自动上料装置200为反应箱110完成自动上料过程;
2,控制模块驱动反应箱料门闭合机构,使反应料门112自动闭合;
3,控制模块启动反应驱动机构120,使反应箱110正向旋转;
4,控制模块驱动反应箱料门闭合机构,使反应料门112自动开启;
5,控制模块驱动冷却驱动机构320令冷却箱310向前平移,使得反应料门112与冷却料门312匹配对接;
6,控制模块启动反应驱动机构120使反应箱110反向旋转,完成从反应箱110到冷却箱310的自动过料;
7,控制模块驱动冷却驱动机构320令冷却箱310后退平移,使得反应料门112与冷却料门312分离;
8,控制模块驱动冷却箱料门闭合机构,使冷却料门312自动闭合;
9,控制模块驱动冷却驱动机构320,使冷却箱310旋转,冷却合成颗粒;
10,控制模块驱动冷却箱310料门闭合机构,使冷却料门312自动开启;
11,控制模块驱动冷却驱动机构320,使冷却箱310旋转输出合成颗粒。
冷却完成,开启冷却料门312,启动冷却驱动机构320,冷却箱310转动,将合成颗粒从冷却料门312输出。合成颗粒输出结束后,关闭冷却驱动机构320。此时冷却箱310返回步骤5,使反应料门112与冷却料门312对接匹配。需要指出的是,反应料门112与冷却料门312对接配合后,反应驱动机构120驱动反应箱110反向旋转,可同时带动冷却箱310同向旋转,以将反应箱110内的合成颗粒转移到冷却箱310中,实现过料。
传统的料门闭合机构由于在反应箱110的罐体101上设置有卡口部103,因此在反应料门112与冷却料门312对接匹配时,反应料门112与冷却料门312的对接匹配存在无法完全对接卡位,并且也无法完全进行匹配对接的问题。基于此问题,图2所示的结构提供一种新的料门闭合机构。
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的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结构,其包括:设置在罐体上的卡口部103、用于闭合上述罐体101开口的第一门体104、弯折状的栓销105、直径小于上述第一门体104的第二门体107和在第二门体107上设置有多个连杆106。
如图2所示,上述卡口部103的截面可以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开口面向罐体101表面设置。在上述第一门体104的边缘开设有导向孔114,上述导向孔114向上述第一门体104的转动中心延伸预设长度,提供栓销105在导向孔中的移动空间。
如图2所示,上述弯折状的栓销105的一端弯折后穿过上述导向孔114,并可插入开设于上述罐体101上卡口部103,用以将上述第一门体104与上述罐体101连接。
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门体104和上述第二门体107以转动轴的轴线为中心转动;上述连杆106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门体107,上述连杆106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上述栓销105的另一端;通过控制上述第二门体107和上述第一门体104的相对转动速度来使上述连杆106带动上述栓销105的一端插入或脱离上述卡口部103,实现上述第一门体104与上述罐体101的连接或分离。
图2a、图3a和图2b、图3b给出了两种状态下的连接关系结构,图2a、图2b中所示上述栓销105的一端插入上述卡口部103的状态,图3a、图3b中所示上述栓销105的一端脱离上述卡口部103的状态。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如图4所示的图2a、图3a中的B-B截面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型结构的卡口部103为沿所述罐体开口端外表面的周向设置的一圈内凹式U型槽。上述弯折状的栓销105的一端插入U型槽内即实现将第一门体与罐体的连接。这种方式下,无论上述弯折状的栓销105无论设置多少个,或者在第一门体随罐体旋转后栓销105停留在任何一个位置,都不影响上述弯折状的栓销105的一端可以随意插入卡口部103内实现将第一门体与罐体的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设置多个U型结构的卡口部103,并均匀分布在罐体开口端外表面的周向上,用以与栓销105适配连接。
参见图2a、图3a和图2b、图3b所示的结构,上述U型结构的开口或者所述U型槽可以包括两个侧壁面,一侧壁103a固定在罐体101的开口端外表面上,另一侧壁103b凸出于罐体开口端边缘一预设距离设置。这一预设距离刻略大于上述栓销105上用于插入卡口部103的一端的厚度。为便于上述栓销105插入或脱离卡口部103,则在两者上设置有倒角,可以是梯形、斜边或圆边倒角等等。
此外,为了保证第一门体与罐体之间不会发生硬性摩擦,则可以在罐体101开口的端面与第一门体104之间设置一圈填充环部109,填充环部109沿所述罐体转动中心线方向的厚度略大于上述预设距离。此外,为增加罐体101开口与第一门体104之间的密封效果,如图2a所示,此填充环部109包括一圈金属圈主体部109a、和填充物109b,填充物109b嵌入在金属圈主体部109a上设置的一圈凹槽内。该填充物可以为耐热材料、或者橡胶、树脂等弹性密封材料。如图2b所示,填充环部109,沿罐体开口端面径向的厚度D1大于一预设值,该预设值保证在图8所示的两罐罐体对接时,两个罐体101上设置的填充环部略微发生错位时,亦不影响两罐罐体之间对接的密封性。
参见图5a和图5b所示的栓销105的两种结构方式。图5a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弯折状的栓销105包括:平行于上述罐体开口端面的条状首端部115、平行于上述第一门体的条状末端部135和垂直于上述条状首端部和条状末端部的中间端部125,所述连杆106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上述条状末端部135,上述条状末端部135可在上述第二门体随上述第一门体的联动时被上述连杆带动,从而驱动上述中间端部在上述导向孔内、沿上述预设长度的方向往复移动,用以实现将上述栓销的条状首端部插入或脱离上述卡口部103。当然还可以,条状末端部135与条状首端部115平行设置。此外,参见图5b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弯折状的栓销105除了包括上述条状末端部135、条状首端部115、中间端部125之外,为了能够在上述栓销的条状首端部插入上述卡口部103的凹槽内实现锁紧第一门体和罐体时,能够使第一门体与罐体的联动更加受理均匀,则在上述条状末端部135上、从与中间端部125相连的位置继续延伸获得延伸部135a,图5b所示的延伸部135a的长度h大于或者略大于导向孔114的预设长度。
图2a采用图5a所示的栓销105结构,并给出了上述栓销105的一端插入上述卡口部103的状态示意图。图2b采用图5b所示的栓销105结构,并给出了上述栓销105的一端插入上述卡口部103的状态示意图。
图3a采用图5a所示的栓销105结构,并给出了上述栓销105的一端脱离上述卡口部103的状态示意图。图3b采用图5b所示的栓销105结构,并给出了上述栓销105的一端脱离上述卡口部103的状态示意图。从图3b中可见,图5b所示的延伸部135a的长度h大于或者略大于导向孔114的预设长度,则在上述栓销105的一端脱离上述卡口部103时,延伸部135a的自由端还可封闭住导向孔114,抵靠住导向孔114的边缘,并在第一门体随罐体旋转时,上述条状末端部135的两端均能在导向孔114的边缘着力依附。
当上述栓销105的一端插入上述卡口部103时,罐体转动则带动第一门体转动,以下将详细描述如何控制上述第二门体107和上述第一门体104的相对转动速度。参见图6a和图6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上述料门闭合结构还包括:摆臂340,锁销350,锁销驱动机构360和感应装置370。
上述摆臂340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上述转动轴108,上述摆臂340的另一端连接固定物,该固定物可以是固定支架、或者罐体自身。
上述锁销350的部分位于上述摆臂340内,用于受控插入沿上述第二门体107边缘径向设置的销口322;
锁销驱动机构360设置在上述摆臂340上,与上述锁销驱动机构360的控制端相连的感应装置370,用于检测上述第一门体104的旋转并输出用以使上述锁销驱动机构360动作的控制信号,上述锁销驱动机构360根据上述控制信号驱动上述锁销350往复移动,用以插入或脱离上述销口322,从而控制上述第二门体107和上述第一门体104的相对转动速度。
第一门体104和第二门体107同心设置,且第一门体104与转动轴10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门体104和第二门体107以转动轴108的轴线为中心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锁销350可以设置在紧挨着第一门体104边缘的摆臂340上,锁销350仅需等待销口322转动至与其相邻时,锁销驱动机构360驱动锁销350便可插入销口322内。感应装置370用于检测第一门体104的旋转并输出用以锁销驱动机构360动作的控制信号,感应装置370的信号输出端(图中未示出)连接锁销驱动机构360的控制端(图中未示出),锁销驱动机构360根据控制信号驱动锁销350往复移动,用以插入或脱离销口322。栓销105用于插入开设于罐体101的卡口部103,栓销105可滑动的固定于第一门体104上。连杆106的一端与栓销105可活动连接,连杆106的另一端可活动的连接于第二门体107上。如图6a所示,当第一门体104在罐体101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的初始过程中,依次执行锁销350插入销口322,栓销105与连杆106呈同一直线,栓销105的部分伸入卡口部103内,锁销350脱离销口322,料门闭合机构关闭。如图6b所示,当第一门体104在罐体101的带动下沿第二方向转动的初始过程中,依次执行锁销350插入销口322,栓销105与连杆106呈同一直线,栓销105退出卡口部103,锁销350脱离销口322,料门闭合机构开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分别是指罐体的正转和反转两个方向。
例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料门闭合机构抵接于罐体101时,罐体101作用于第一门体104,使第一门体104绕转动轴108转动。如图6a所示,当第一门体104在罐体101带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门体104带动第二门体107沿第一方向转动,所以第一门体104的转速大于第二门体107的转速,使连杆106驱动栓销105背离第二门体107移动;当第二门体107转动到销口322与锁销350相邻时,锁销350刚好插入销口322,第二门体107停止转动,第一门体104继续转动,使连杆106快速绕第二门体转动到与栓销105呈同一直线的状态;当连杆106转动到与栓销105呈同一直线时,栓销105插入罐体101的卡口部112上,锁销350完全脱离销口322,罐体101、第一门体104和第二门体107同步转动,料门闭合机构关闭。
如图6b所示,当第一门体104在罐体101的带动下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一门体104、第二门体107和罐体101同步转动,此时锁销350与销口322相邻,锁销驱动机构360驱动锁销350向第二门体107移动直至插入销口322;当锁销350插入销口322时,第二门体107停止转动,第一门体104继续随罐体101转动,连杆106拉动栓销105开始脱离卡口部112;当栓销105完全脱离卡口部112时,料门闭合机构打开,从而实现了料门闭合机构的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门体104与第二门体107的同心设置方式可以采用以下两种:
第一种,第二门体107嵌入第一门体104上,第二门体107固定在转动轴108上,当第一门体104转动时,摩擦带动第二门体107绕转动轴108转动。
第二种,如图6a和图6b所示,第一门体104和第二门体107平行设置于转动轴108上,且分别与转动轴108连接(图中未示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门体104和第二门体107分别与转动轴连接的方式为:料门闭合机构还包括套筒(图中未示出),第二门体107通过套筒套设于转动轴108上。当第一门体104随罐体101转动时,第一门体104带动转动轴108转动,从而摩擦带动套筒绕转动轴108转动,由于第二门体107通过套筒套设于转动轴108上,套筒的转动带动第二门体107绕转动轴108转动。
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上述第一门体104的边缘开设有导向孔114,上述导向孔114向上述第一门体104的转动中心延伸预设长度H。
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感应装置370包括多种感应组件374。这些感应组件374可以分为关门感应组件和开门感应组件。关门感应组件和开门感应组件的结构相同,其中,关门感应组件和开门感应组件分别包括对应设置的两组传感器及感应点,传感器及感应点分别对应设置于摆臂340上和第一门体104上,且两组传感器及感应点中各个传感器分别与转动轴108的轴心之间的连线具有夹角、或各个感应点分别与转动轴108的轴心之间的连线具有夹角。当关门感应组件中的两组传感器及感应点作用后,关门感应组件发出关门控制信号,控制锁销驱动机构360驱动锁销350插入或脱离销口322,以使料门闭合机构关闭罐体101。当开门感应组件中的两组传感器及感应点作用后,开门感应组件发出开门控制信号,控制锁销驱动机构360驱动锁销350插入或脱离销口322,以使料门闭合机构打开罐体10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关门感应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及与第一传感器相应的第一感应点、第二传感器及与第二传感器相应的第二感应点,第一感应点和第二感应点位于第一门体104上,且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与转动轴108的轴心之间的连线具有夹角、或第一感应点和第二感应点分别与转动轴108的轴心之间的连线具有夹角。例如,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位于摆臂340的一侧,第一感应点和第二感应点分别与转动轴108的轴心之间的连线具有夹角,第一感应点和第一传感器分别与转动轴108的轴心距离相等,第二感应点和第二传感器分别与转动轴108的轴心距离相等。当第一感应器感应到第一个感应点时,锁销350插入销口322,栓销105背离第二门体107移动使栓销105插入卡口部103内;当第二传感器感应到第二感应点时,栓销105位于卡口部103内,锁销350脱离销口322,使料门闭合机构关闭。
开门感应组件包括第三传感器及与第三传感器相应的第三感应点、第四传感器及与第四传感器相应的第四感应点,第三感应点和第四感应点位于第一门体104上,且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分别与转动轴108的轴心之间的连线具有夹角、或第三感应点和第四感应点分别与转动轴108的轴心之间的连线具有夹角。例如,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均位于摆臂340的另一侧。第三感应点和第三传感器分别与转动轴108的轴心距离相等,第四感应点和第四传感器分别与转动轴108的轴心距离相等,第三感应点和第四感应点分别与转动轴108的轴心之间的连线具有夹角。当第三感应器感应到第三感应点时,锁销350插入销口322,栓销105向第二门体107移动使栓销105脱离所卡口部103内;当第四传感器感应到第四感应点时,栓销105退离卡口部103,锁销350脱离销口322,使料门闭合机构打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栓销105、连杆106和卡口部103的数量均为多个,如四个、六个和八个等。多个栓销105和多个连杆106一一对应的连接,多个栓销105沿第一门体104的圆周上均匀分布,多个连杆106均匀分布连接于第二门体107的圆周上,,当多个栓销105分别插入卡口部103后,罐体101、第一门体104和第二门体107同步转动,使罐体101与第一门体104的连接更加牢固和稳定。
下面对料门闭合机构的关闭和打开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关闭过程:
a、如图6a所示,第一门体104在罐体101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一门体104带动第二门体107沿第一方向转动,连杆106驱动栓销105向第二门体107移动。
b、当第一门体104转动至第一传感器感应到第一感应点时,锁销驱动机构360驱动锁销350向第二门体107移动,等待第二门体107转动至销口322与锁销350相邻的状态。
c、当第二门体107转动至销口322与锁销350相邻时,锁销350插入销口322,此时第二门体107停止转动,第一门体104继续转动,连杆106中心线与栓销105中心线的夹角将逐渐减小,栓销105继续背离第二门体107移动。
d、当第二传感器感应到第二感应点,且第一门体104转动至连杆106与锁销350呈同一直线时,锁销驱动机构360驱动锁销350脱离销口322,此时部分栓销105位于卡口部103内,罐体101、第一门体104和第二门体107同步转动。
打开过程:
a、如图6b所示,当第一门体104在罐体101的带动下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一门体104和第二门体107同步转动,栓销105与连杆106呈同一直线,至少部分栓销105位于卡口部103内。
b、当第三传感器感应到第三感应点时,由于锁销350与销口322相邻,锁销驱动机构360驱动锁销350插入销口322,第二门体107停止转动,第一门体104继续转动,连杆106中心线与栓销105中心线的夹角将逐渐增大。
c、随着第一门体104的转动,连杆106拉动栓销105逐渐滑离卡口部103。
d、当第四传感器感应到第四感应点时,锁销驱动机构360驱动锁销350脱离销口322,此时栓销105完全脱离卡口部103。
为了促进反应箱中物料的反应,需要对该反应箱进行加热来加速物料反应、减少物料潮气、提升反应速度。然而在加热的过程中,反应箱的罐体是金属材质会因为受热而发生变形,产生拉伸,因此,原有设置的料门闭合机构则无法完全闭合到反应箱的反应料门上,则反应箱则无法启动旋转等操作。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图7a中提供的料门闭合机构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连接在第一门体104与罐体101之间的连接部202,上述连接部202上面向罐体101表面的一侧延伸形成卡接于罐体101上的卡接部201,上述卡接部201与罐体101之间活动连接;上述卡接部201具有两个侧壁部221和211,此两个侧壁部卡装在罐体表面的凸棱224上,上述凸棱224和上述侧壁部221和211在水平面的投影平行于上述罐体101的横截面,也可以理解为平行于上述罐体101的开口端面。上述卡接部可以为沿上述罐体表面周向设置的一圈圆环状结构。
通过将闭合反应料门的门体与旋转罐体连接,从而使得在罐体受热变形时,门体的固定位置可以随着罐体的变形而变化,例如,图7a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罐体受热变形沿着罐体旋转的轴线方向伸长时,用于闭合反应料门的门体同样沿着罐体旋转的轴线方向发生移动。连接部202可以平行于罐体转动轴线方向。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卡接部201与罐体101之间的活动连接可以是,上述卡接部201与罐体101之间设置滚珠滑动接触,或者,还可以是上述卡接部201与罐体的表面间隙设置,或者还可以直接将侧壁部221和211替换为两个滑轮,来实现上述卡接部与罐体之间的滑动或滚动接触。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上述罐体表面的凸棱224可以为在上述罐体上设置的用于与驱动机构连接的啮合齿轮盘(即啮合齿),则在上述卡接部与罐体表面间隙设置时,该间隙的高度小于啮合齿轮盘的高度。罐体101的啮合齿轮盘的高度为啮合齿轮盘的顶部或者啮合齿轮盘的齿根距离罐体101表面的距离。
另外,如图7b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料门闭合结构还包括:用于固定上述第一门体的支架601、转动轴部603和底盘602;上述支架601的一端插入上述底盘602上设置的孔内,并可在上述孔内发生转动;上述底盘602水平设置在水平固定面上,上述底盘602上设置有可插入转动轴部603的孔,该转动轴部垂直于水平固定面;上述连接部202沿罐体转动中心线方向抵触连接上述支架601的另一端;当上述连接部202随着罐体受热而发生形变时,将沿罐体转动中心线方向抵触上述支架601并施力,使之受力后带动上述底盘602绕上述转动轴部603略发生转动偏移。这里略发生转动偏移可以理解为,因上述连接部520随着罐体101受热而发生形变可能沿罐体转动中心线方向向外发生定量的膨胀长度,例如在毫米级,基于该膨胀长度导致的绕转动轴部602发生转动的微量偏移量。转动轴部603的转动中心线与上述转动轴108的转轴中心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601与第一门体的固定的方式可以是,通过摆臂340连接。上述摆臂340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上述转动轴108,上述摆臂340的另一端连接上述支架610的另一端,上述连接部202抵触于上述支架601的另一端与上述摆臂340相连位置的下方。当然连接部520与所述支架601的连接位置还可以可位于上述摆臂530的上方,目的在于,使得通过上述连接部520随着罐体101受热而发生形变所产生的力、作用到支架601上时,使之带动底盘绕转动轴部602略发生转动偏移的运动结果更加有效,和灵敏。更进一步地,连接部202的一端具有凹槽结构用以卡接抵触所述支架601。
为保证在罐体旋转时,卡接部511与罐体101之间接触的平稳性,则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520可以平行于罐体101的转动中心或者转动轴108的轴线。当然,为了保证反应箱110在旋转过程中的平稳性,则罐体101的转动中心可以与转动轴108的轴线重合。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关于料门闭合结构的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封闭旋转罐体的自动门机构,其包括:第一门体104,弯折状的栓销105,第二门体107,转动轴108、摆臂340、连杆106、锁销350、锁销驱动机构360和感应装置370。
用于闭合上述罐体开口的第一门体104,在上述第一门体的边缘开设有导向孔,上述导向孔向上述第一门体的转动中心延伸预设长度;
弯折状的栓销105,上述栓销的一端弯折后穿过上述导向孔,并可插入设于上述罐体上的U型卡口部,用以将上述第一门体与上述罐体连接;
直径小于上述第一门体的第二门体107,上述第一门体和上述第二门体以转动轴108的轴线为中心转动,
摆臂340,上述摆臂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上述转动轴,上述摆臂的另一端连接固定物;
在第二门体上设置有多个连杆106,上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门体,上述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上述栓销的另一端;
锁销350,上述锁销的部分位于上述摆臂内,用于受控插入沿上述第二门体边缘径向设置的销口;
设置在上述摆臂上的锁销驱动机构360;及
与上述锁销驱动机构的控制端相连的感应装置370,用于检测上述第一门体的旋转并输出用以使上述锁销驱动机构动作的控制信号,上述锁销驱动机构根据上述控制信号驱动上述锁销往复移动,用以插入或脱离上述销口,从而控制上述第二门体和上述第一门体的相对转动速度,使上述连杆带动上述栓销的一端插入或脱离上述卡口部,实现上述第一门体与上述罐体的连接或分离。
上述有关第一门体104,弯折状的栓销105,第二门体107,转动轴108、摆臂340、连杆106、锁销350、锁销驱动机构360和感应装置370的具体结构描述可参见前文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累述。
图8提供的视图中展示了,控制模块驱动冷却驱动机构320令冷却箱310向前平移,使得反应料门112与冷却料门312匹配对接时的状态图。冷却箱310与反应箱110对接后,可以完全使两个罐体101密封连接。此外,由于存在加热的问题,所以可以在反应箱110的罐体101开口的端面与第一门体104之间设置一圈填充环部119,此填充环部119包括一圈金属圈主体部、和填充物11,填充物11嵌入在金属圈主体部上设置的一圈凹槽内。该填充物可以为丝绵等耐热材料,且填充物11与罐体101接触。可见,对于上述各个实施例所示的料门闭合结构也可以应用于冷却箱310或反应箱110上实现对冷却料门312或反应料门112的自动开合,并且不会影响冷却箱310和反应箱110的对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门闭合结构包括:
设置在罐体上的卡口部,所述卡口部的截面为U型结构,U型结构开口面向罐体表面设置;
用于闭合所述罐体开口的第一门体,在所述第一门体的边缘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向所述第一门体的转动中心延伸预设长度;
弯折状的栓销,所述栓销的一端弯折后穿过所述导向孔,并可插入开设于所述罐体上卡口部,用以将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罐体连接;
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门体的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以转动轴的轴线为中心转动,及
在第二门体上设置有多个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门体,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栓销的另一端;
通过控制所述第二门体与所述第一门体的相对速度来使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栓销的一端插入或脱离所述卡口部,实现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罐体的连接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结构的卡口部为沿所述罐体开口端外表面的周向设置的一圈内凹式U型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或者所述U型槽包括两个侧壁面,一侧壁固定在所述罐体的开口端外表面上,另一侧壁凸出于所述罐体开口端的边缘一预设距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开口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门体之间设置一圈填充环部,所述填充环部沿所述罐体转动中心线方向的厚度略大于所述预设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环部包括一圈金属圈主体部、和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嵌入在所述金属圈主体部上设置的一圈凹槽内,所述填充物为耐热材料、或者弹性密封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状的栓销包括:平行于所述罐体开口端面的条状首端部、平行于所述第一门体的条状末端部和垂直于所述条状首端部和条状末端部的中间端部,所述条状末端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所述条状末端部可被所述连杆带动,从而驱动所述中间端部在所述导向孔内、沿所述预设长度的方向往复移动,用以实现将所述栓销的条状首端部插入或脱离所述卡口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门闭合结构还包括:
连接在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罐体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面向罐体表面的一侧延伸形成卡接于罐体上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罐体之间活动连接;
所述卡接部具有两个侧壁部,此两个侧壁部卡装在罐体表面的凸棱上,所述凸棱和所述侧壁部在水平面的投影平行于所述罐体的横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门闭合结构还包括:
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连接固定物;
锁销,所述锁销的部分位于所述摆臂内,用于受控插入沿所述第二门体边缘径向设置的销口;
设置在所述摆臂上的锁销驱动机构;
与所述锁销驱动机构的控制端相连的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门体的旋转并输出用以使所述锁销驱动机构动作的控制信号,所述锁销驱动机构根据所述控制信号驱动所述锁销往复移动,用以插入或脱离所述销口,从而控制所述第二门体与所述第一门体的相对速度。
9.一种用于封闭旋转罐体的自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门机构包括:
用于闭合所述罐体开口的第一门体,在所述第一门体的边缘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向所述第一门体的转动中心延伸预设长度;
弯折状的栓销,所述栓销的一端弯折后穿过所述导向孔,并可插入设于所述罐体上的U型卡口部,用以将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罐体连接;
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门体的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以转动轴的轴线为中心转动,
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连接固定物;
在第二门体上设置有多个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门体,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栓销的另一端;
锁销,所述锁销的部分位于所述摆臂内,用于受控插入沿所述第二门体边缘径向设置的销口;
设置在所述摆臂上的锁销驱动机构;及
与所述锁销驱动机构的控制端相连的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门体的旋转并输出用以使所述锁销驱动机构动作的控制信号,所述锁销驱动机构根据所述控制信号驱动所述锁销往复移动,用以插入或脱离所述销口,从而通过控制所述第二门体与所述第一门体的相对速度,使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栓销的一端插入或脱离所述卡口部,实现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罐体的连接或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封闭旋转罐体的自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状的栓销包括:平行于所述罐体开口端面的条状首端部、平行于所述第一门体的条状末端部和垂直于所述条状首端部和条状末端部的中间端部,所述条状末端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所述条状末端部可被所述连杆带动,从而驱动所述中间端部在所述导向孔内、沿所述预设长度的方向往复移动,用以实现将所述栓销的条状首端部插入或脱离所述卡口部。
CN201521071958.6U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结构及自动门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18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71958.6U CN205418682U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结构及自动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71958.6U CN205418682U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结构及自动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18682U true CN205418682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37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71958.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418682U (zh) 2015-12-18 2015-12-18 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结构及自动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186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6914A (zh) * 2015-12-18 2016-03-23 柏红梅 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结构及自动门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6914A (zh) * 2015-12-18 2016-03-23 柏红梅 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结构及自动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18682U (zh) 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结构及自动门机构
CN105132068B (zh) 合成颗粒的自动制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15661A (zh) 一种管道式圆饼零件上料机
CN108746517A (zh) 一种真空连续式铸锭炉及其铸锭工艺
CN205526003U (zh) 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机构及其反应箱
CN113587085A (zh) 一种锅炉取灰返料循环系统
CN112524947B (zh) 一种机械臂制造用原料熔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5077018U (zh) 合成颗粒的自动制备系统
CN203866250U (zh) 采用螺旋传动的自封闭式固体可燃物全自动连续处理系统
CN105416914B (zh) 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结构及自动门机构
CN108856020B (zh) 焦炉炉盖清理装置
CN105620967A (zh) 用于旋转罐体的料门闭合机构及其反应箱
CN216049139U (zh) 三连体窑炉
CN105126731A (zh) 用于旋转罐体的自动门及其搅拌装置
CN213229509U (zh) 一种防凝固的沥青储存装置
CN108224436A (zh) 一种处理垃圾的环保热解旋转炉
CN107413819A (zh) 全自动一体化亚克力无害化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系统
CN209203287U (zh) 一种负压采血管的封口设备
CN219693847U (zh) 一种吸附剂加工煅烧中试装置
CN202754960U (zh) 生物质燃气炉
CN102476830B (zh) 一种铀转化炉进料装置
CN215570409U (zh) 一种洁净型煤生产用热风炉
CN215637333U (zh) 一种生物质取暖壁炉用灰斗
CN112628795A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取暖炉
CN104593018A (zh) 具有全程烟尘收集功能的装煤推焦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81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