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17159U - 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17159U
CN205417159U CN201521039810.4U CN201521039810U CN205417159U CN 205417159 U CN205417159 U CN 205417159U CN 201521039810 U CN201521039810 U CN 201521039810U CN 205417159 U CN205417159 U CN 205417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assembly
power
power outpu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398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仕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10398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17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17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171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是一种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以其由驱动动力件和传动组件所组成的传动总成,是燃油/燃气电力混合传动总成、电力传动总成和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三种结构形式中的一种,且其相关的传动部位采用端面棘轮副离合器替代手动切换装置为主要特征,具有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够保障动力件发动机或电机长期持续正常工作等特点。

Description

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属于机动小型交通车辆技术。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所述小型机动车,主要包括载重量≤2吨的正三轮车和四轮小型卡车。
现有的所述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主要的有燃油/燃气电力混合动力传动装置、燃油/燃气动力传动装置和纯电力传动装置。
现有的所述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诸如中国专利CN204021184U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在环保和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农村运输业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然而,人们在具体实施和日常运行中,总感觉到现有技术的所述传动装置,依然存在着结构不尽合理,现场操作比较麻烦等不足,尤其是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在发动机与电机切换时,和电力传动装置在启动时,由于启动负荷大,而往往会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特别是在所述机动车长距离下坡运行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烧坏电机的问题。
而由本申请人在前申请专利的“载重量≤2吨的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虽然克服了已有技术的不足,但由于其所采用的超越离合器,极其容易磨损打滑,而致使其传动力矩的传输造成障碍,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进行创新,而提供一种结构更趋合理,操作比较简便,能够有效保障所述传动装置正常工作的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构想是,将端面棘轮副离合器技术运用到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中,以其一则删除拨叉切换装置,有效简化传动装置的整体结构,同时简化现场操作;二则由端面棘轮副离合器完成切换工作,在电机启动初始阶段,有效减小电机的启动功率,尤其是在所述小型机动车长距离下坡运行中,避免产生由于电机反充电而烧坏电机问题的发生,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鉴于以上所述的技术构想,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包括驱动动力件、传动组件和车轮轴,且驱动动力件通过传动组件与车轮轴传动连接,
由所述驱动动力件和传动组件组成的传动总成的结构形式是以下三种结构形式中的一种结构形式:
第一种所述传动总成的结构形式是燃油/燃气电力混合动力传动总成;其中:
燃油/燃气动力传动部分所包括的驱动动力件是燃油/燃气发动机,而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离合器总成驱动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而从动齿轮与变速器总成的动力输入轴键连接,变速器总成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第一端面棘轮副离合器与主传动轴传动连接,而主传动轴与可通过第一拨叉而沿其轴轴向位移的减速主动齿轮花键连接,减速主动齿轮与动力输出齿轮相啮合,而动力输出齿轮与车轮轴静连接;
而其电力动力传动组件所包括的驱动动力件是电机;而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二主动齿轮键连接,第二主动齿轮与滑动配装在主传动轴上的第二被动齿轮相啮合,而第二被动齿轮通过第二端面棘轮副离合器与所述主传动轴传动连接;在工况下,当所述电机处在非工作状态下时,所述与第二被动齿轮配装的第二端面棘轮副离合器则同时停止工作;
通过分别单独启动燃油/燃气发动机和电机,分别实施燃油/燃气发动机驱动和电机驱动;
第二种所述传动总成的结构形式是电力动力传动总成;所述电力动力传动总成所包括的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三主动齿轮键连接,第三主动齿轮与第三被动齿轮相啮合,第三被动齿轮通过与其同中心组装的第三端面棘轮副离合器与设在减速箱内的第一主传动轴相配装连接,通过第二拨叉可沿第一主传动轴轴向位移的第四减速主动齿轮与第一传动轴花键连接,第四减速主动齿轮与动力输出齿轮相啮合,而动力输出齿轮与车轮轴静连接;
第三种所述传动总成的结构形式,是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它所包括的燃油/燃气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离合器总成驱动动力输出主动齿轮,动力输出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与变速器总成的动力输入轴键连接,变速器总成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第四端面棘轮副离合器与第二主传动轴传动连接,减速主动齿轮与第二主传动轴花键连接,且减速器主动齿轮通过第三拨叉可沿其轴向位移,减速主动齿轮与动力输出齿轮相啮合,动力输出齿轮与车轮轴静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主张是:
还包括由倒档牵引组件、倒档齿轮、同轴倒档齿轮,以及用来装设倒档齿轮和同轴倒档齿轮的倒档齿轮轴组成的倒档机构,且同轴倒档齿轮与与动力输出齿轮常啮,而减速主动齿轮在倒档牵引组件的轴向牵移下,可与倒档齿轮相啮合或脱开。
还包括差速器总成,所述动力输出齿轮与差速器总成连接,而差速器总成的动力输出轴与车轮轴同轴连接。
所述变速器总成是四档常啮移动式齿轮有级变速器总成。。
还包括与车辆行走轮相配装的制动器总成,且所述的制动器总成是桑塔纳小车的后制动器总成。
当动力驱动件是柴油发动机是,还具有调速机构;所述调速机构由与柴油发动机动力输出轴同轴键连接的调速主动齿轮,和与所述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的主动齿轮同轴键连接的从动齿轮相啮合配置所组成。
当在所述传动总成是燃油/燃气电力混合动力传动总成,或是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的条件下,在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的另一端,还具有与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的发电机。
所述的电力动力传动总成,还包括工作用泵传动装置,该装置具有工作用泵和工作用泵传动组件;所述的工作用泵传动组件的工作用泵主动齿轮与第一主传动轴键连接,而工作用泵主动齿轮和与工作用泵动力输入轴同轴花键连接的工作用泵齿轮相啮合,且工作用泵齿轮可通过第三拨叉沿工作用泵动力输入轴轴向位移,以实施对工作用泵的工作与否的控制;
所述的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还包括工作用泵传动装置,该装置具有工作用泵和工作用泵传动组件,所述工作用泵传动组件的工作用泵主动齿轮与变速器总成动力输出轴键连接,而工作用泵主动齿轮和与工作用泵动力输入轴花键滑动连接的工作用泵齿轮相啮合,且工作用泵齿轮可通过第四拨叉沿工作用泵动力输入轴轴向位移,通过工作用泵齿轮与工作用泵主动齿轮啮合和分开,实施对工作用泵工作的控制
所述的电力动力传动总成和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分别所包括的工作用泵传动装置,还包括传动带轮,所述传动带轮与工作用泵齿轮轴键连接,而传动带轮与油泵或水泵或气泵的动力输入带轮传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全面实施后,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结构合理,现场操作简易,能够保障驱动动力件发动机和电机正常工作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油/燃气电力混合动力传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力传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油/燃气发动机传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柴油发动机传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端面棘轮副离合器JL2、JL3的结构及其装配关系的爆炸示意图;所述端面棘轮副离合器JL1,JL4的结构和装配关系,请参读图5;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包括的倒档机构5的相关齿轮配置啮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如附图1、5、6所示,。
一种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包括驱动动力件、传动组件和车轮轴,且驱动动力件通过传动组件与车轮轴传动连接,
而由所述驱动动力件和传动组件组成的传动总成的结构形式,是燃油/燃气电力混合动力传动总成;其中:
燃油/燃气动力传动部分1-1所包括的驱动动力件是燃油/燃气发动机1-1-1,而所述发动机1-1-1的动力输出轴1-1-2通过离合器总成1-1-3驱动主动齿轮1-1-4,主动齿轮1-1-4与从动齿轮1-1-5啮合,而从动齿轮1-1-5与变速器总成1-1-6的动力输入轴1-1-6-1键连接,变速器总成1-1-6的动力输出轴1-1-6-2,通过第一端面棘轮副离合器JL1与主传动轴1-3,而主传动轴1-3与可通过拨叉1-1-7而沿其轴轴向位移的减速主动齿轮1-1-8花键连接,减速主动齿轮1-1-8与动力输出齿轮1-1-9相啮合,而动力输出齿轮1-1-9与车轮轴4静连接;
而其电力动力传动部分1-2所包括的驱动动力件是电机1-2-1;而所述电机1-2-1的动力输出轴1-2-1-1与第二主动齿轮1-2-2键连接,第二主动齿轮1-2-2与滑动配装在主传动轴1-3上的第二被动齿轮1-2-3相啮合,而第二被动齿轮1-2-3通过第二端面棘轮副离合器JL2与所述主传动轴1-3传动连接;在工况下,当所述调速电机1-2-1处在非工作状态下时,所述与第二被动齿轮1-2-3组装的第二端面棘轮副离合器JL2则同时停止工作;
通过分别单独启动燃油/燃气发动机1-1-1和电机1-2-1,分别实施燃油/燃气发动机驱动和电机驱动。
还包括由第一倒档牵引组件1-1-7、第一倒档齿轮1-1-10、第一同轴倒档齿轮1-1-11以及用来装设第一倒档齿轮1-1-10、和第一同轴倒档齿轮1-1-11、的第一倒档齿轮轴1-1-12、组成的第一倒档机构,且第一同轴倒档齿轮1-1-11、与所述动力输出齿轮1-1-9,常啮,而所述减速主动齿轮1-1-8,在第一倒档牵引组件1-1-7、的轴向牵移下,可与第一倒档齿轮1-1-10、相啮合或脱开(参见附图6)。
还包括差速器总成6,所述动力输出齿轮1-1-9与差速器总成6连接,而差速器总成6的动力输出轴与车轮轴4同轴连接。
所述变速器总成1-1-6是四档常啮移动式齿轮有级变速器总成。。
还包括与车辆行走轮7相配装的制动器总成8,且所述的制动器总成8是桑塔纳小车的后制动器总成。
而在发动机1-1-1的动力输出轴1-1-2,3-1-1的另一端,还具有与动力输出轴1-1-2,3-1-1传动连接的发电机10。
该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油电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之二,如附图2、5、6所示。
一种载重量≤2吨的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其所述电力动力传动总成2所包括的电机2-1的动力输出轴2-1-1与第三主动齿轮2-2键连接,第三主动齿轮2-2与第三被动齿轮2-3相啮合,第三被动齿轮2-3通过与其同中心组装的第三端面棘轮副离合器JL3与设在减速箱内的第一主传动轴2-5相配装键连接,通过第二拨叉2-6可沿第一主传动轴2-5轴向位移的第四减速主动齿轮2-7与第一主传动轴2-5花键连接,第四减速主动齿轮2-7与动力输出齿轮2-9相啮合,而动力输出齿轮2-9与车轮轴4静连接;
在工况下,当车辆下坡关停时,由于第三端面棘轮副离合器JL3的存在,可避免由于车辆惯性运行所造成的反向充电而烧坏电机问题的发生;
还包括由第二倒档牵引组件2-6、第二倒档齿轮2-14、第二同轴倒档齿轮2-15以及用来装设第二倒档齿轮2-14和第二同轴倒档齿轮2-15的第二倒档齿轮轴2-16组成的第二倒档机构,第二同轴倒档齿轮2-15与所述动力输出齿轮2-9常啮,而第四减速主动齿轮2-7,在第二倒档牵引组件2-6的轴向牵移下,可与第二倒档齿轮2-14相啮合或脱开;
所述的电力动力传动总成2,还包括工作用泵传动装置,该装置具有工作用泵2-11和工作用泵传动组件2-12;所述的工作用泵传动组件2-12的工作用泵主动齿轮2-12-1与第一传动轴2-5键连接,而工作用泵主动齿轮2-12-1和与工作用泵2-11动力输入轴2-11-1同轴花键连接的工作用泵齿轮2-12-2相啮合,且工作用泵齿轮2-12-2可通过第三拨叉2-13沿工作用泵动力输入轴2-11-1轴向位移,以实施对工作用泵2-11的工作与否的控制。除此之外,其他均如同具体实施方式之一。
该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是纯电动传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之三,如附图3、5、6所示,
一种载重量≤2吨的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是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3,它所包括的燃油/燃气发动机3-1的动力输出轴3-1-1通过离合器总成3-2驱动动力输出主动齿轮3-3,动力输出主动齿轮3-3与从动齿轮3-4相啮合,从动齿轮3-4与变速器总成3-6的动力输入轴3-6-1键连接,变速器总成3-6的动力输出轴3-6-2,通过第四端面棘轮副离合器JL4与第二主传动轴3-12传动连接,减速主动齿轮3-7与第二主传动轴3-12花键连接,且减速主动齿轮3-7通过第三拨叉3-9可沿其轴向位移,减速主动齿轮3-7与动力输出齿轮3-8相啮合,动力输出齿轮3-8与车轮轴4静连接;
还包括由第三倒档牵引组件3-9、第三倒档齿轮3-14、第三同轴倒档齿轮3-15以及用来装设第三倒档齿轮3-14和第三同轴倒档齿轮3-15的第三倒档齿轮轴3-16组成的第三倒档机构,且第三同轴倒档齿轮3-15与所述动力输出齿轮3-8常啮,而所述减速主动齿轮3-7在第三倒档牵引组件3-9的轴向牵移下,可与第三倒档齿轮3-14相啮合或脱开。
所述的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还包括工作用泵传动装置,该装置具有工作用泵3-10和工作用泵传动组件3-11,所述工作用泵传动组件3-11的工作用泵主动齿轮3-11-1与变速器总成动力输出轴3-6-2键连接,而工作用泵主动齿轮3-11-1和与工作用泵动力输入轴3-10-1花键滑动连接的工作用泵齿轮3-11-2相啮合,且工作用泵齿轮3-11-12可通过第四拨叉3-11-3沿工作用泵动力输入轴3-10-1轴向位移,通过工作用泵齿轮3-11-2与工作用泵主动齿轮3-11-1啮合和分开,实施对油泵3-10工作的控制。除此之外,其他均如同具体实施方式之一。
该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是纯燃油/燃气发动机动力传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之四,如附图4、5、6所示。
一种载重量<2吨的小型机动车动力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是柴油机动力传动装置,动力驱动件是柴油发动机9,它具有调速机构9-1;所述调速机构9-1由与柴油发动机9动力输出轴同轴键连接的调速主动大齿轮9-1-1,和与所述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1-1、3的主动齿轮1-1-4、3-3同轴键连接的从动小齿轮9-1-2相啮合配置所组成(如附图4所示)。除此之外,其它均如同具体实施方式之一或之三。若采用电机代替柴油发动机9,则其技术经济效果同样是很好的。
该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是柴油发动机动力传动装置。
以上实施例所述第二和第三端面棘轮副离合器JL2、JL3的结构形式及其组装关系是(请见附图5),它包括第一端面棘轮J1、与第一端面棘轮J1相互单向啮合的第二端面棘轮J2和压簧J3;第一端面棘轮J1与从动齿轮1-2-4,2-3同中心固定连接,而第一端面棘轮J1与主传动轴1-3,2-5轴孔动配合装接,第二端面棘轮J2与主传动轴1-3,2-5花键段滑动配装,压簧J3套装在主传动轴1-3,2-5上且其两端分别抵制在第二端面棘轮J2的无棘齿端和相关的固定件轴承座上,从而使第一端面棘轮J1与第二端面棘轮J2处于常啮状态;工况下,转动着的从动齿轮1-2-4,2-3通过第一端面棘轮J1带动第二端面棘轮J2驱动主传轴1-3,2-5转动;当从动齿轮1-2-4,2-3停止转动而主传动轴1-3,2-5扔按原方向转动时,第一端面棘轮J1与第二端面棘轮J2相打滑而从动齿轮1-2-4,2-3仍不转动。
而所述第一和第四端面棘轮副离合器JL1、JL4的结构形式及其组装关系是(请参读附图5),它包括第一端面棘轮J1,与第一端面棘轮J1相互单向啮合的第二端面棘轮J2和压簧J3;第一端面棘轮J1与变速器总成1-1-6,3-6的动力输出轴1-1-6-2,3-6-2花键滑动连接,第二端面棘轮J2与主动传动轴1-3,3-12键连接,压簧J3套装在所述动力输出轴1-1-6-2,3-6-2上且其两端分别抵制在第一端面棘轮J1无棘齿端和相关固定件(轴承)上,从而使第一端面棘轮J1与第二端面棘轮J2处于常啮状态;工况下,转动着的变速器总成1-1-6,3-6的动力输出轴1-1-6-2,3-6-2,通过所述端面棘轮副离合器JL1、JL4驱动主传动轴1-3,3-12转动;当所述动力输出轴1-1-6-2,3-6-2停止转动,而主传动轴1-3/3-12仍按原方向转动时,第一端面棘轮J1与第二端面棘轮J2相互打滑,而所述动力输出轴1-1-6-2,3-6-2不转动(参读附图5)。当然所述第一端面棘轮J1和第二端面棘轮J2,也可以分别与主传动轴1-3,3-12和所述动力输出轴1-1-6-2,3-6-2装接。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合器总成1-1-3、3-2系自动离合器,或者是手操纵离合器。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不包括工作用泵传动装置,或通过传动带轮传动工作用泵的,均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技术方案,同样是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而所述电机,是手动调压调速电机。
而所述的工作用泵包括油泵、气泵和水泵等随车作业用泵。
还应当说明的是,所述端面棘轮副离合器JL1、JL2、JL3和JL4,均应当在有足够润滑油的工作环境下工作,以期有效降低工作噪音和磨耗;同时,所述离合器不大适宜于传动组件链上游的高转速部位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小试初样,在正三轮车上试用,通过苏浙皖交界处丘陵地带的运行,其技术经济效果是很好的。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初衷。

Claims (9)

1.一种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包括驱动动力件、传动组件和车轮轴,且驱动动力件通过传动组件与车轮轴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驱动动力件和传动组件组成的传动总成的结构形式是以下三种结构形式中的一种结构形式:
第一种所述传动总成的结构形式是燃油/燃气电力混合动力传动总成(1);其中:
燃油/燃气动力传动部分(1-1)所包括的驱动动力件是燃油/燃气发动机(1-1-1),而所述发动机(1-1-1)的动力输出轴(1-1-2)通过离合器总成(1-1-3)驱动主动齿轮(1-1-4),主动齿轮(1-1-4)与从动齿轮(1-1-5)啮合,而从动齿轮(1-1-5)与变速器总成(1-1-6)的动力输入轴(1-1-6-1)键连接,变速器总成(1-1-6)的动力输出轴(1-1-6-2),通过第一端面棘轮副离合器(JL1)与主传动轴(1-3)传动连接,而主传动轴(1-3)与可通过第一拨叉(1-1-7)而沿轴轴向位移的减速主动齿轮(1-1-8)花键连接,减速主动齿轮(1-1-8)与动力输出齿轮(1-1-9)相啮合,而动力输出齿轮(1-1-9)与车轮轴(4)静连接;
而其电力动力传动部分(1-2)所包括的驱动动力件是电机(1-2-1);而所述电机(1-2-1)的动力输出轴(1-2-1-1)与第二主动齿轮(1-2-2)键连接,第二主动齿轮(1-2-2)与滑动配装在主传动轴(1-3)上的第二被动齿轮(1-2-3)相啮合,而第二被动齿轮(1-2-3)通过第二端面棘轮副离合器(JL2)与主传动轴(1-3)传动连接;在工况下,当所述电机(1-2-1)处在非工作状态下时,所述与第二被动齿轮(1-2-3)配装的第二端面棘轮副离合器(JL2)则同时停止工作;
通过分别单独启动燃油/燃气发动机(1-1-1)和电机(1-2-1),分别实施燃油/燃气发动机驱动和电机驱动;
第二种所述传动总成的结构形式是电力动力传动总成;所述电力动力传动总成(2)所包括的电机(2-1)的动力输出轴(2-1-1)与第三主动齿轮(2-2)键连接,第三主动齿轮(2-2)与第三被动齿轮(2-3)相啮合,第三被动齿轮(2-3)通过与其同中心组装的第三端面棘轮副离合器(JL3)与设在减速箱内的第一主传动轴(2-5)相配装连接,通过第二拨叉(2-6)可沿第一主传动轴(2-5)轴向位移的第四减速主动齿轮(2-7)与第一主传动轴(2-5)花键连接,第四减速主动齿轮(2-7)与动力输出齿轮(2-9)相啮合,而动力输出齿轮(2-9)与车轮轴(4)静连接;
第三种所述传动总成的结构形式,是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3),它所包括的燃油/燃气发动机(3-1)的动力输出轴(3-1-1)通过离合器总成(3-2)驱动动力输出主动齿轮(3-3),动力输出主动齿轮(3-3)与从动齿轮(3-4)相啮合,从动齿轮(3-4)与变速器总成(3-6)的动力输入轴(3-6-1)键连接,变速器总成(3-6)的动力输出轴(3-6-2),通过第四端面棘轮副离合器(JL4)与第二主传动轴(3-12)传动连接,减速主动齿轮(3-7)与第二主转动轴(3-12)花键连接,且减速主动齿轮(3-7)通过第三拨叉(3-9)可沿其轴向位移,减速主动齿轮(3-7)与动力输出齿轮(3-8)相啮合,动力输出齿轮(3-8)与车轮轴(4)静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种燃油/燃气电力混合动力传动总成(1),还包括由第一倒档牵引组件(1-1-7)、第一倒档齿轮(1-1-10)、第一同轴倒档齿轮(1-1-11),以及用来装设第一倒档齿轮(1-1-10)和第一同轴倒档齿轮(1-1-11)的第一倒档齿轮轴(1-1-12)组成的第一倒档机构,且第一同轴倒档齿轮(1-1-11)与所述动力输出齿轮(1-1-9)常啮,而所述减速主动齿轮(1-1-8)在第一倒档牵引组件(1-1-7)的轴向牵移下,可与第一倒档齿轮(1-1-10)相啮合或脱开;
所述第二种电力动力传动总成(2),还包括由第二倒档牵引组件(2-6)、第二倒档齿轮(2-14)、第二同轴倒档齿轮(2-15)以及用来装设第二倒档齿轮(2-14)和第二同轴倒档齿轮(2-15)的第二倒档齿轮轴(2-16)组成的第二倒档机构,第二同轴倒档齿轮(2-15)与所述动力输出齿轮(2-9)常啮,而第四减速主动齿轮(2-7),在第二倒档牵引组件(2-6)的轴向牵移下,可与第二倒档齿轮(2-14)相啮合或脱开;
所述第三种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3),还包括由第三倒档牵引组件(3-9)、第三倒档齿轮(3-14)、第三同轴倒档齿轮(3-15)以及用来装设第三倒档齿轮(3-14)和第三同轴倒档齿轮(3-15)的第三倒档齿轮轴(3-16)组成的第三倒档机构,且第三同轴倒档齿轮(3-15)与所述动力输出齿轮(3-8)常啮,而所述减速主动齿轮(3-7)在第三倒档牵引组件(3-9)的轴向牵移下,可与第三倒档齿轮(3-14)相啮合或脱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差速器总成(6),所述第一种混合动力传动总成(1)的动力输出齿轮(1-1-9)、第二种电力动力传动总成(2)的动力输出齿轮(2-9)以及第三种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3)的动力输出齿轮(3-8),均与差速器总成(6)连接,而差速器总成(6)的动力输出轴与车轮轴(4)同轴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混合动力传动总成(1)的变速器总成(1-1-6)和第三种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3)的变速器总成(3-6),均是四档常啮移动式齿轮有级变速器总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车辆行走轮(7)相配装的制动器总成(8),且所述的制动器总成(8)是桑塔纳小车的后制动器总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驱动动力件是柴油发动机(9)时,还具有调速机构(9-1);所述调速机构(9-1)由与柴油发动机(9)动力输出轴同轴键连接的调速主动齿轮(9-1-1),分别和与所述第一种混合动力传动总成(1)的燃油/燃气动力传动部分(1-1)的主动齿轮(1-1-4)和第三种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3)的动力输出主动齿轮(3-3)同轴键连接的从动齿轮(9-1-2)相啮合配置所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传动总成是第一种燃油/燃气电力混合动力传动总成,或是第三种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的条件下,分别在第一种混合动力传动总成(1)的燃油/燃气发动机(1-1-1)的动力输出轴(1-1-2)和第三种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3)的发动机(3-1)的动力输出轴(3-1-1)的另一端,还均具有与所述动力输出轴(1-1-2,3-1-1)传动连接的发电机(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力动力传动总成(2),还包括工作用泵传动装置,该装置具有工作用泵(2-11)和工作用泵传动组件(2-12);所述的工作用泵传动组件(2-12)的工作用泵主动齿轮(2-12-1)与第一主传动轴(2-5)键连接,而工作用泵主动齿轮(2-12-1)和与工作用泵(2-11)动力输入轴(2-11-1)同轴花键连接的工作用泵齿轮(2-12-2)相啮合,且工作用泵齿轮(2-12-2)可通过第三拨叉(2-13)沿工作用泵动力输入轴(2-11-1)轴向位移,以实施对工作用泵(2-11)的工作与否的控制;
所述的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3)还包括工作用泵传动装置,该装置具有工作用泵(3-10)和工作用泵传动组件(3-11),所述工作用泵传动组件(3-11)的工作用泵主动齿轮(3-11-1)与变速器总成动力输出轴(3-6-2)键连接,而工作用泵主动齿轮(3-11-1)和与工作用泵动力输入轴(3-10-1)花键滑动连接的工作用泵齿轮(3-11-2)相啮合,且工作用泵齿轮(3-11-2)可通过第四拨叉(3-11-3)沿工作用泵动力输入轴(3-10-1)轴向位移,通过工作用泵齿轮(3-11-2)与工作用泵主动齿轮(3-11-1)啮合和分开,实施对工作用泵(3-10)工作的控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力动力传动总成(2)所包括的工作用泵传动组件(2-12),和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3)所包括的工作用泵传动组件(3-11),均还包括传动带轮,所述传动带轮则分别与电力动力传动总成(2)的工作用泵主动齿轮(2-12-1)和燃油/燃气动力传动总成(3)的工作用泵齿轮(3-11-2)的齿轮轴键连接,而传动带轮与油泵或水泵或气泵的动力输入带轮传动连接。
CN201521039810.4U 2015-12-08 2015-12-08 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17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9810.4U CN205417159U (zh) 2015-12-08 2015-12-08 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9810.4U CN205417159U (zh) 2015-12-08 2015-12-08 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17159U true CN205417159U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16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3981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17159U (zh) 2015-12-08 2015-12-08 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17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00514U (zh) 一种电动汽车双电机驱动总成
CN205534190U (zh) 一种纯电动车集成式动力系统
CN106560336A (zh) 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CN105599586A (zh) 一种在变速箱输入轴增加驱动电机的bsg混合动力系统
CN103625544A (zh) 电动液压助力转向油泵双电机驱动装置
CN202357849U (zh)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8454394A (zh) 一种电驱动后桥总成
CN108382189A (zh) 一种可直行和横移的动力系统
CN202732865U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二速自动变速器
CN102673366B (zh) 一体化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207916551U (zh) 油电混合动力车变速器总成
CN105691181A (zh) 一种在变速箱输出轴增加驱动电机的bsg混合动力系统
CN205417159U (zh) 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
CN209365876U (zh) 一种轻量化双电机双amt电驱动桥总成
CN202048148U (zh) 电动车机械变速器
CN204605502U (zh) 载重量<2吨的小型机动车的传动装置
CN201934596U (zh) 电动汽车用自动变速箱
CN201407336Y (zh) 电动轿车自动变速箱
CN213145242U (zh) 一种用于电气化汽车的一体化两档变速驱动桥机构
JP3152864U (ja) 自動車の省エネルギーのペア駆動伝動装置
CN210234671U (zh) 一种轻型货车电动后桥变速系统
CN209581148U (zh) 一种应用于轮式挖掘机中的新型混合传动系统
CN209454539U (zh) 两挡同轴动力换挡电驱动系统
CN208237034U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变速器
CN208232803U (zh) 一种纵置双动力源车辆驱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ou Shiqi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