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07965U - 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 Google Patents

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07965U
CN205407965U CN201521018106.0U CN201521018106U CN205407965U CN 205407965 U CN205407965 U CN 205407965U CN 201521018106 U CN201521018106 U CN 201521018106U CN 205407965 U CN205407965 U CN 205407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magnetic
actuator
magnetic part
magnetic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181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圣
王晓瑜
张育豪
谢长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 Jiansheng
Original Assignee
ENTER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TERY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TER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1810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07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07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079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致动器及相机模块,其中致动器包含第一线圈与磁性件。第一线圈具有第一部与第二部,第一部连接第二部。磁性件则包含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第一磁极,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彼此相对倾斜且相邻第一磁极,第一磁极对应第一线圈,且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分别对应第一线圈的第一部与第二部。借此,本实用新型的致动器及相机模块,利用特殊形状的磁性件可达到磁力集中的效果。再者,第一线圈配合位置摆放可减少整体模块的高度。此外,同方向的两个致动器所产生的作用力可相互弥补,进而让作用力较为线性且均匀。

Description

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致动器及相机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产生线性而均匀的作用力且能进一步缩小高度的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的进步,使得数码相机的体积日益缩小,而目前众多小型电子装置,如手机,几乎都建置有数码摄像的功能,这些都归功于镜头单元的微小化。而现今所采用的微型镜头普遍被使用最多的是音圈马达(VCM),其利用线圈、磁铁以及弹片的组合来承载镜头于摄像光轴方向进行前后移动,以达到自动对焦或变焦的功能,且对于摄像品质及功能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例如:千万像素、防手震等功能,用以区隔高阶相机与低阶的不同。
在一个由镜头单元以及影像模块所构成的光学系统中,例如相机或摄影机等的光学系统,常会因为外力因素或是手持相机或摄影机时的抖动,而造成光路径的震动偏移并使得影像模块上的成像不稳定,进而导致所拍摄到的影像模糊不清。最常见的解决方式,就是对此类因震动所造成的影像模糊现象提供补偿机制,来使镜头单元所撷取到的影像清晰化,而此种补偿机制可以是数码补偿机制或是光学补偿机制。其中所谓的数码补偿机制,就是对影像模块所撷取到的数码影像资料通过软体进行分析与处理,以获得较为清晰的数码影像,这样的方式也常被称为数码防震机制。至于光学补偿机制,则通常是在镜头单元或是影像补偿模块上设置震动补偿装置,而这样的方式也常被称为光学防震机制。
一般传统的光学防震机制,其利用直线条状的金属钢丝构成的可挠部来将上座体承载于具有影像感测器的电路基板上方。此镜头单元包含镜头以及镜头保持部。当镜头单元为可变焦或对焦的镜头组时,镜头单元可以相对于上座体进行某一方向的移动。当有震动发生时,镜头单元与电路基板两者之间会产生相对位移。此时,通过相对位移感测器以及位置移动侦测器可将镜头单元与电路基板间的X轴与Y轴的位移量传送到防震控制部,控制移动驱动部依其位移量驱动镜头单元与电路基板作相对应的补偿运动,以防止影像感测器因震动产生的模糊影像。然而,此种结构会因为防震控制部以及移动驱动部的配置方式而直接增加了整体体积的大小,使整体X-Y轴平行于镜头单元的表面无法更进一步缩小面积。
另一种现有的光学防震机制,其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分别设置于磁性件的下边与侧边,此种结构虽然可产生防震效果,然而其所产生的磁力呈分散状态,而且其所产生的作用力用以位移镜头单元的平衡程度有限。
由上述可知,目前现有的光学防震机制,大多牵涉到复杂或是大体积的笨重机构或元件,因此存在结构复杂、组装困难、成本较高、高度无法进一步缩小或者磁力过于分散的缺点,故相关业者均在寻求其解决之道。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致动器及相机模块,其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可共用一颗特殊形状的磁性件,此特殊形状的磁性件可达到磁力集中的效果。再者,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及磁性件的相对位置的摆设可减少整体模块的高度。此外,其利用特殊形状的磁性件结合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及磁性件的相对配置,使同方向的两个致动器所产生的作用力相互弥补,进而让作用力较为线性且均匀。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为一种致动器,其包含第一线圈以及磁性件。其中第一线圈具有第一部与第二部,第一部连接第二部。此外,磁性件包含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第一磁极,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彼此相对倾斜且相邻第一磁极。第一磁极对应第一线圈,且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分别对应第一线圈的第一部与第二部。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致动器利用特殊形状的磁性件充磁,进而达到磁力集中的效果。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例如下:前述磁性件可包含第二磁极,第一磁极与第一线圈相隔第一间距,第二磁极与第一线圈则相隔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前述第一侧面可为平面状或弧面状,而第二侧面也可为平面状或弧面状。再者,前述第一磁极可具有顶表面,此顶表面连接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顶表面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侧面的延伸方向相交第一倾斜角,且顶表面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侧面的延伸方向相交第二倾斜角。前述第一倾斜角等于第二倾斜角。此外,前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朝第一线圈的方向逐渐缩小。前述致动器可用以自动对焦或防手震,其中第一线圈通以第一电流,此第一电流受磁性件影响产生第一作用力,使磁性件朝第一作用力的方向位移一偏移量。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为一种致动器,其包含相对应的两个第一线圈以及相对应的两个磁性件。各第一线圈具有第一部与第二部,第一部连接第二部。而各磁性件包含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磁极及磁通,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彼此相对倾斜且相邻第一磁极。第一磁极对应其中一个第一线圈,且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分别对应其中一个第一线圈的第一部与第二部。此外,各第一线圈通以第一电流,此第一电流受其中一个磁通影响而使各磁性件位移。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致动器是通过特殊形状的磁性件以及第一线圈与磁性件的相对配置使同方向的两个致动器所产生的作用力相互弥补,进而让作用力较为线性且均匀。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致动器,其中两个磁性件彼此连动。两个第一线圈的两个第一电流受两个磁性件影响分别产生对应的两个第一作用力,使两个磁性件朝两个第一作用力的总和方向位移。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为一种相机模块,其用以自动对焦或防手震。此相机模块包含相对应的两个致动器以及第二线圈。各致动器包含第一线圈与磁性件。第一线圈具有第一部与第二部,第一部连接第二部,第一线圈通以第一电流。再者,磁性件包含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磁极以及磁通。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彼此相对倾斜且相邻第一磁极,第一磁极对应第一线圈,且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分别对应第一线圈的第一部与第二部。第一电流受磁通影响产生第一作用力,使磁性件朝第一作用力的方向位移。此外,第二线圈包含相对应的两个作用部,两个作用部分别对应两个致动器。第二线圈通以第二电流,两个作用部的第二电流的流向相反,且两个作用部的第二电流受两个磁通影响分别产生对应的两个第二作用力,使第二线圈朝两个第二作用力的总和方向位移。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相机模块是通过致动器中殊形状的磁性件对应适当的第一线圈电流控制,并通过两个致动器的相对配置,使同方向的两个致动器所产生的作用力相互弥补,进而让作用力较为线性且均匀。此外,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及磁性件的相互配置的结构可减少整体相机模块的高度,相当适合应用于薄型的需求当中。
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例如下:前述第二线圈可位于两个致动器之间。前述各磁性件可包含第二磁极,此第二磁极对应第二线圈。前述第一磁极与第一线圈可相隔第一间距,而第二磁极与第一线圈则相隔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另外,前述第一侧面可为平面状或弧面状,且第二侧面也为平面状或弧面状。前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可朝第一线圈的方向逐渐缩小。此外,前述相机模块可包含镜头单元,此镜头单元对应第二磁极且连接第二线圈,镜头单元受第二线圈连动位移。前述相机模块可包含座体、弹动装置以及控制电路。其中座体承载各致动器且连接各第一线圈。弹动装置连接于座体,其包含上弹片、下弹片以及弹线。上弹片连接镜头单元。下弹片也连接镜头单元,且镜头单元设于上弹片与下弹片之间。弹线受座体连动位移。控制电路则设于座体且电性连接第二线圈,控制电路可控制第二电流的大小与方向。再者,前述第一磁极具有顶表面,此顶表面连接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顶表面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侧面的延伸方向相交第一倾斜角,而顶表面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侧面的延伸方向则相交第二倾斜角。前述第一倾斜角可等于第二倾斜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致动器及相机模块,利用特殊形状的磁性件可达到磁力集中的效果。再者,第一线圈配合位置摆放可减少整体模块的高度。此外,同方向的两个致动器所产生的作用力可相互弥补,进而让作用力较为线性且均匀。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图1的相机模块的爆炸图。
图3绘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4绘示图1的剖线4-4的剖视图。
图5绘示图4一实施例的电流与作用力的示意图。
图6A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磁性件的示意图。
图6B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磁性件的示意图。
图6C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磁性件的示意图。
图6D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磁性件的示意图。
图6E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磁性件的示意图。
图6F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磁性件的示意图。
图7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相机模块于自动对焦的作用力与位移量的关系图。
图8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相机模块于防手震的作用力与位移量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的编号表示。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100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相机模块100的爆炸图。图3绘示图1的局部剖视图。图4绘示图1的剖线4-4的剖视图。图5绘示图4一实施例的电流与作用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相机模块100是用以自动对焦或防手震,且相机模块100包含外壳110、四个致动器200、一个第二线圈300、镜头单元400、座体500、弹动装置600以及控制电路700。
外壳110设于致动器200、第二线圈300、座体500以及弹动装置600的外侧,且外壳110具有孔洞,镜头单元400可穿设于孔洞中。四个致动器200当中有两组相对应的两个致动器200,此两组相对应的两个致动器200的对应方向分别为X轴方向与Y轴方向;换句话说,此四个致动器200两两相对,且两组相对应的两个致动器200所对应的方向相互垂直。本实施例的四个致动器200环绕成正方形。当然,其也可环绕成圆形或其它对称的正多边形。各致动器200包含第一线圈210与磁性件220。其中第一线圈210具有第一部212与第二部214,第一部212连接第二部214。再者,磁性件220可为径向充磁磁铁,且磁性件220包含第一侧面222、顶表面223、第二侧面224、第一磁极226、第二磁极228以及磁通B1、B2。第一侧面222与第二侧面224彼此相对倾斜且相邻第一磁极226。第一磁极226对应第一线圈210,且第一侧面222与第二侧面224分别对应第一线圈210的第一部212与第二部214。而顶表面223则连接第一侧面222与第二侧面224。顶表面22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侧面222的延伸方向相交第一倾斜角θ1,且顶表面22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侧面224的延伸方向相交第二倾斜角θ2。此第一倾斜角θ1可大于0度且小于90度,而第二倾斜角θ2也可大于0度且小于90度。而本实施例的第一倾斜角θ1为23度,而且第一倾斜角θ1等于第二倾斜角θ2。第一侧面222、顶表面223以及第二侧面224均为平面状。第一侧面222与第二侧面224之间的距离朝第一线圈210的方向逐渐缩小。此外,第一磁极226为磁极S,第二磁极228为磁极N。第一磁极226与第一线圈210可相隔第一间距D1,而第二磁极228与第一线圈210则相隔第二间距D2,第一间距D1小于第二间距D2。当然,第一磁极226与第二磁极228的磁性可相反;换句话说,第一磁极226可为磁极N,第二磁极228可为磁极S。不同磁极所产生的磁通方向不同,其可搭配对应线圈的电流以产生所需方向与大小的作用力,进而借由作用力来控制相机模块100的防手震效果。另外,通过相对应且特殊形状的两个磁性件220所产生的磁通结合相对应的两个第一线圈210所产生的电流,可以使同方向的两个致动器200的作用力相互弥补,进而让作用力较为线性且均匀。
第二线圈300位于相对应的两个致动器200之间,且第二线圈300对应磁性件220的第二磁极228。第二线圈300具有四个作用部310,此四个作用部310环状连结而呈方形,且四个作用部310分别对应四个致动器200。参阅图4,就单轴方向(X轴方向或Y轴方向)而言,相对应的两个致动器200之间设有相对应的两个作用部310,此两个作用部310均通有第二电流I2,两个作用部310的第二电流I2彼此大小相同而方向相反。由此可知,各第一线圈210与第二线圈300之间共用同一个凸出形状的磁性件220,此共用的好处在于能够大幅缩小整个相机模块100的体积,进而节省了成本并减轻重量。此外,由于四个作用部310彼此是一体连结,因此四个作用部310均为相同的位移方向与位移距离。值得一提的是,以单轴方向而言(X或Y轴),由于磁性件220设于第一线圈210与第二线圈300之间,磁性件220、第一线圈210及第二线圈300沿Z轴方向的高度不会受到彼此之间距离的影响,因此这种横向的三明治结构可通过位置的摆放而减少整体相机模块100的高度,其非常适合应用在薄型相机模块100的结构中。
参阅图4,图中电流流向○代表电流流出纸面,电流流向×代表电流流入纸面。磁性件220的第一磁极226沿X轴方向朝外,第二磁极228则沿X轴方向朝内;换句话说,相对应的两个磁性件220彼此的磁极N相对,且两个磁性件220为镜像对称。致动器200的磁性件220会产生磁通B1与磁通B2。其中磁通B1作用于第一线圈210,而磁通B2作用于第二线圈300。详细地说,第一线圈210通以第一电流I1,第一电流I1受磁性件220的磁通B1影响而产生第一作用力F1,使磁性件220朝第一作用力F1的方向位移一偏移量,此偏移量可以让致动器200达到防手震的效果。若以相对应的两个第一线圈210与两个磁性件220而言,两个磁性件220是彼此连动,且两个第一线圈210的两个第一电流I1受两个磁性件的磁通B1影响分别产生对应的两个第一作用力F1,使两个磁性件220朝两个第一作用力F1的总和方向位移。因此本实施例通过第一电流I1的控制可以补偿因手震所产生的位移而达到防手震的效果。另外,第二线圈300对应磁性件220的第二磁极228并通以第二电流I2,第二电流I2受磁性件220的磁通B2影响而产生第二作用力F2,使第二线圈300朝第二作用力F2的方向位移另一偏移量,此另一偏移量可以让致动器200实现自动对焦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本结构可利用相对应的第二线圈300的两个作用部310的电流方向控制变化来选择实现镜头单元400对焦的动作。两个作用部310的第二电流I2分别受两个磁通B2影响而产生对应的两个第二作用力F2,使第二线圈300朝两个第二作用力F2的总和方向位移,因此本实施例通过第二电流I2的控制可以调整焦距而完成对焦的操作。
镜头单元400包含镜头410与镜头载座420,且镜头单元400设于相机模块100的中心。镜头410连接镜头载座420。镜头载座420具有四个侧面,此四个侧面两两相对,且每个侧面均连接一个第二线圈300的作用部310。镜头单元400的各侧面对应各磁性件220的第二磁极228。再者,若以镜头单元400的相对应的两个侧面而言,受第二作用力F2位移的第二线圈300会连结带动镜头载座420的相对应的两个侧面而沿Z轴正方向或Z轴负方向位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磁性件220朝第一作用力F1的总和方向位移,此位移方向平行X轴方向或Y轴方向。第二线圈300则是朝第二作用力F2的总和方向位移,此位移方向平行Z轴方向。在上述第一作用力F1和第二作用力F2的交互作用下,镜头单元400可呈现三维方向的位移。至于镜头单元400中镜头410内部的镜片结构以及镜头410与其他影像处理装置的连接方式皆为现有的技术,故不再赘述。
座体500包含上座体510与下座体520。上座体510围绕镜头单元400。下座体520位于镜头单元400的下方且连接第一线圈210。此外,下座体520可承载各致动器200、第二线圈300、镜头单元400以及弹动装置600。
弹动装置600连接座体500且包含上弹片610、弹线620以及下弹片630。其中上弹片610设于磁性件220、第二线圈300以及镜头载座420的上方,且上弹片610连接且嵌合镜头单元400。弹线620的两端则分别连接上弹片610与下座体520,且弹线620受座体500连动位移。至于下弹片630则设于座体500中。详细地说,下弹片630是位于上座体510与下座体520之间,且下弹片630连接且嵌合镜头单元400。再者,镜头单元400的镜头载座420设于上弹片610与下弹片630之间,当镜头单元400受第一作用力F1和第二作用力F2的总和力而产生三维方向的位移时,上弹片610、弹线620以及下弹片630均会跟着连动而同步位移。
控制电路700设于下座体520且电性连接第一线圈210与第二线圈300。此控制电路700可控制第一线圈210以及第二线圈300的电流大小与方向。详细地说,控制电路700会先通过弹线620将所需的第二电流I2传送至上弹片610,然后再将第二电流I2传输至第二线圈300。此外,控制电路700会通过下座体520将第一电流I1传送至第一线圈210。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借由控制电路700操控电流来调整镜头单元400的对焦与防手震的状况。至于控制电路700的电路细节则为现有的技术,故不再赘述。
图6A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磁性件220a的示意图。图6B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磁性件220b的示意图。图6C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磁性件220c的示意图。图6D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磁性件220d的示意图。图6E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磁性件220e的示意图。图6F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磁性件220f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磁性件220可以为各种凸出的形状,以达到磁力集中的效果。其中磁性件220a包含第一侧面222a与第二侧面224a,第一侧面222a与第二侧面224a均为平面状且彼此相连接。磁性件220a呈三角形,且其磁极S为三角形的尖端,而磁极N则为平面状。另外,磁性件220b包含第一侧面222b、顶表面223b以及第二侧面224b,第一侧面222b、顶表面223b以及第二侧面224b均为平面状且依序连接,此磁性件220b为梯状。再者,磁性件220c包含第一侧面222c、顶表面223c以及第二侧面224c,磁性件220c呈六边形。此磁性件220c与图2的磁性件220的差异在于顶表面223c的面积不同以及第一侧面222c、第二侧面224c的倾斜程度不同,进而造成两者磁力集中之效不同。此外,磁性件220d包含第一侧面222d、顶表面223d以及第二侧面224d,顶表面223d为平面状而第一侧面222d与第二侧面224d则为弧面状。再者,磁性件220e具有四分之一圆弧面状的第一侧面222e以及四分之一圆弧面状的第二侧面224e,第一侧面222e连接第二侧面224e。由上述的形状可知,第一侧面222a、222b、222c、222d、222e分别与第二侧面224a、224b、224c、224d、224e沿X轴方向上下对称,此对称的双侧面结构可产生均匀且对称的磁通,而且每一种磁性件220a、220b、220c、224d、220e皆可让磁力有效地集中。另外,磁性件220f具有平面状的第一侧面222f以及四分之一圆弧面状的第二侧面224f,第一侧面222f连接第二侧面224f,此种非对称的结构可产生特殊的磁通供致动器200使用。
图7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相机模块100于自动对焦的作用力与位移量的关系图。图8则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相机模块100于防手震的作用力与位移量的关系图。如图所示,其中第一电流I1与第二电流I2均控制在30毫安培,“作用力”代表第一作用力F1或第二作用力F2的大小,而“位移量”则代表镜头单元400的位移距离。图中数据显示,相机模块100无论是用于自动对焦或防手震上,当镜头单元400的位移量改变时,作用力呈线性变动。此外,当镜头单元400的正位移量与负位移量相同时,其对应的作用力也相同。例如,在图7中,位移量为0.1毫米与-0.1毫米时,作用力均为375毫克重;在图8中,位移量为0.09毫米与-0.09毫米时,作用力均为305毫克重。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利用特殊形状的磁性件220结合两个致动器200的相对配置,可以使同方向的两个致动器200所产生的作用力相互弥补,进而让作用力较为线性且均匀。
由上述实施方式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其一,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可共用一颗特殊形状的磁性件,此特殊形状的磁性件可达到磁力集中的效果。其二,第一线圈配合位置摆放可减少整体模块的高度。其三,利用特殊形状的磁性件结合两个致动器的相对配置,可以使同方向的两个致动器所产生的作用力相互弥补,进而让作用力较为线性且均匀。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9)

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包含:
第一线圈,其具有第一部与第二部,所述第一部连接所述第二部;以及
磁性件,其包含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第一磁极,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彼此相对倾斜且相邻所述第一磁极,所述第一磁极对应所述第一线圈,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分别对应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还包含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极与所述第一线圈相隔第一间距,所述第二磁极与所述第一线圈相隔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为平面状或弧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极具有顶表面,所述顶表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顶表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面的延伸方向相交第一倾斜角,所述顶表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侧面的延伸方向相交第二倾斜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角等于所述第二倾斜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朝所述第一线圈的方向逐渐缩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用以自动对焦或防手震,所述第一线圈通以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受所述磁性件影响产生第一作用力,使所述磁性件朝所述第一作用力的方向位移一偏移量。
8.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包含:
相对应的两个第一线圈,各所述第一线圈具有第一部与第二部,所述第一部连接所述第二部;以及
相对应的两个磁性件,各所述磁性件包含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磁极及磁通,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彼此相对倾斜且相邻所述第一磁极,所述第一磁极对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线圈,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分别对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
其中各所述第一线圈通以第一电流,所述第一电流受其中一个所述磁通影响而使各所述磁性件位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磁性件彼此连动,所述两个第一线圈的所述两个第一电流受所述两个磁性件影响分别产生对应的两个第一作用力,使所述两个磁性件朝所述两个第一作用力的总和方向位移。
10.一种相机模块,用以自动对焦或防手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模块包含:
相对应的两个致动器,各所述致动器包含:
第一线圈,其具有第一部与第二部,所述第一部连接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一线圈通以第一电流;及
磁性件,其包含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磁极及磁通,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彼此相对倾斜且相邻所述第一磁极,所述第一磁极对应所述第一线圈,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分别对应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一电流受所述磁通影响产生第一作用力,使所述磁性件朝所述第一作用力的方向位移;以及
第二线圈,其包含相对应的两个作用部,所述两个作用部分别对应所述两个致动器,所述第二线圈通以第二电流,所述两个作用部的所述第二电流的流向相反,且所述两个作用部的所述第二电流受所述两个磁通影响分别产生对应的两个第二作用力,使所述第二线圈朝所述两个第二作用力的总和方向位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两个致动器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磁性件还包含第二磁极,所述第二磁极对应所述第二线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极与所述第一线圈相隔第一间距,所述第二磁极与所述第一线圈相隔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为平面状或弧面状。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朝所述第一线圈的方向逐渐缩小。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模块还包含:
镜头单元,所述镜头单元对应所述第二磁极且连接所述第二线圈,所述镜头单元受所述第二线圈连动位移。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模块还包含:
座体,其承载各所述致动器且连接各所述第一线圈;
弹动装置,其连接于所述座体,所述弹动装置包含:
上弹片,其连接所述镜头单元;
下弹片,其连接所述镜头单元,且所述镜头单元设于所述上弹片与所述下弹片之间;及
弹线,其受所述座体连动位移;以及
控制电路,其设于所述座体且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线圈,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电流的大小与方向。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极具有顶表面,所述顶表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顶表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面的延伸方向相交第一倾斜角,所述顶表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侧面的延伸方向相交第二倾斜角。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角等于所述第二倾斜角。
CN201521018106.0U 2015-12-09 2015-12-09 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7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8106.0U CN205407965U (zh) 2015-12-09 2015-12-09 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18106.0U CN205407965U (zh) 2015-12-09 2015-12-09 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07965U true CN205407965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50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1810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7965U (zh) 2015-12-09 2015-12-09 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079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6549A (zh) * 2015-12-09 2017-06-16 刘建圣 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6549A (zh) * 2015-12-09 2017-06-16 刘建圣 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25731B1 (ko) 광학 손떨림 보정 가능한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JP608032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1717207B1 (ko) 복합 판 스프링 및 광학 손떨림 보정 가능한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US8594493B2 (en) Image photographing device having function for compensating for hand vibration
US7675566B2 (en) Camera module
CN104428711B (zh) 相机模块
JP2021535443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2798959A (zh) 一种可实现镜头可控倾斜的音圈马达结构
KR20170020803A (ko) 폴딩된 광학 어레이 카메라들을 위한 자동초점
TW201910898A (zh) 多鏡頭攝像模組
CN108153081A (zh) 光学防抖音圈马达
WO2015043459A1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US10225475B2 (en) Magnetic interference-resistant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voice coil motor and it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11333951B2 (en) Actuator for camera
KR20160121684A (ko) Ois 액츄에이터
CN105789233B (zh) Cmos图像传感器模组的感光元件移动式光学防抖方法
CN112954172A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5407965U (zh) 致动器及相机模块
CN207908846U (zh) 光学防抖音圈马达
CN104133282A (zh) 自动对焦致动器驱动结构
TWM517951U (zh) 致動器及相機模組
CN204906531U (zh) 相机模块
CN204925489U (zh) 镜头模组及摄像装置
KR20150091860A (ko)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JP2014048533A (ja) 撮像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16

Address after: No. 91, Liu CuO Li, West Port District, Tainan,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Liu Jiansheng

Address before: No. 91, Liu CuO Li, West Port District, Tainan, Taiwan, China

Co-patentee before: ENTERY INDUSTRIAL CO.,LTD.

Patentee before: Liu Jianshe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