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06766U - 便携式智能设备及其接地结构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智能设备及其接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06766U
CN205406766U CN201620191519.7U CN201620191519U CN205406766U CN 205406766 U CN205406766 U CN 205406766U CN 201620191519 U CN201620191519 U CN 201620191519U CN 205406766 U CN205406766 U CN 205406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ductor
conductor sheet
sheet body
intelligent device
groun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915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隆冰峰
毛承建
金本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01915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06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06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067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智能设备及其接地结构。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接地结构,包括导电体片,导电体片包括导电体片本体和与导电体片本体连接的且相对于导电体片本体翘起的弹性部,导电体片本体与便携式智能设备的金属壳体组件连接,弹性部用于接触便携式智能设备内部的接地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导电体片本体与接地体连接相反的设计思路,实现了导电体片本体与金属壳体组件接触的可靠性,有利于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同时弹性部相对于导电体片本体翘起的高度大于导电体片本体与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也即导电体片过盈设置在接地体和金属壳体组件之间,因此也有利于避免接触不良的问题。

Description

便携式智能设备及其接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通信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智能设备及其接地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智能金属壳手机的接地结构包括弹片,弹片设计在中框上面,通过弹片的端部翘起,通过自身弹性压到后壳上,后壳上面通过镭雕去除表面氧化膜,形成导电的接地点。这种正向设计是点接触,容易造成接地不良,影响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智能设备及其接地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接地不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接地结构,包括导电体片,导电体片包括导电体片本体和与导电体片本体连接的且相对于导电体片本体翘起的弹性部,导电体片本体与便携式智能设备的金属壳体组件连接,弹性部用于接触便携式智能设备内部的接地体。
进一步地,弹性部相对于导电体片本体翘起的高度大于导电体片本体与接地体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弹性部包括沿远离导电体片本体的方向延伸并向导电体片本体的一侧倾斜的弹性体。
进一步地,弹性部还包括连接在弹性体的远离导电体片本体的一端的延伸体。
进一步地,延伸体与接地体面接触。
进一步地,延伸体沿远离弹性体的方向延伸,并向导电体片本体所在的方向倾斜。
进一步地,弹性部上设置有用于接触接地体的凸起,凸起包括设置在弹性体上的第一段和设置在延伸体上的第二段。
进一步地,导电体片本体与金属壳体组件焊接或铆接。
进一步地,导电体片本体上设置有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手机,手机包括上述的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接地结构和金属壳体组件。
进一步地,金属壳体组件包括金属壳体和设置在金属壳体上的凸台,导电体片本体与凸台的端面面接触。
进一步地,导电体片本体与凸台焊接或铆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导电体片本体与手机的金属壳体组件连接,弹性部用于接触便携式智能设备内部的接地体,采用了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导电体片本体与接地体连接相反的设计思路,实现了导电体片本体与金属壳体组件接触的可靠性,有利于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同时弹性部相对于导电体片本体翘起的高度大于导电体片本体与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也即导电体片过盈设置在接地体和金属壳体组件之间,因此也有利于避免接触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导电体片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手机的接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导电体片本体;2、弹性体;3、延伸体;4、凸起;5、凸台;6、接地体;7、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接地结构包括导电体片,导电体片包括导电体片本体1和与导电体片本体1连接的弹性部,导电体片本体1与便携式智能设备的金属壳体组件连接,弹性部用于接触便携式智能设备内部的接地体6,弹性部相对于导电体片本体1翘起的高度大于导电体片本体1与接地体6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导电体片本体1与便携式智能设备的金属壳体组件连接,弹性部与便携式智能设备内部的接地体6接触,采用了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导电体片本体与接地体连接相反的设计思路,实现了导电体片接触的可靠性,有利于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同时弹性部相对于导电体片本体1翘起的高度大于导电体片本体1与接地体6之间的距离,也即导电体片过盈设置在接地体6和金属壳体组件之间,因此也有利于避免接触不良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智能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PAD)、智能手表等。
本实施例中,弹性部包括沿远离导电体片本体1的方向延伸,并向导电体片本体1的一侧倾斜的弹性体2。
在弹性体2的弹性作用下,弹性部保持与接地体6的可靠接触,因此进一步地解决了接地点接触不良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弹性部还包括连接在弹性体2的远离导电体片本体1的一端的延伸体3。弹性部的远离导电体片本体1的一端用于接触接地体,因此在延伸体3的存在可以增加弹性部与接地体6的接触面积,实现良好的导电效果。
可选地,延伸体3与接地体面接触。可选地延伸体3呈片状,且在安装状态下延伸体3贴覆在接地体6上,保证了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接地的可靠性。
可选地,延伸体3和弹性体2之间弧形过渡,延伸体3和弹性体2的过渡出抵接接地体6,以保证良好的接触。
本实施例中,延伸体3沿远离弹性体2的方向延伸,并向导电体片本体1所在的方向倾斜。
弹性部上设置有用于接触接地体6的凸起4,凸起4包括设置在弹性体2上的第一段和设置在延伸体3上的第二段。在弹性部上设施向接地体6所在的方向凸出的凸起4,凸起4与接地体6接触。
可选地,导电体片本体1与金属壳体组件焊接。
优选地,导电体片本体1上设置有缺口7。以便于容纳焊料,提高焊接的便捷性。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手机,手机包括上述的手机的接地结构和金属壳体组件。
可选地,金属壳体组件包括金属壳体和设置在金属壳体上的凸台5,导电体片本体1与凸台5的端面面接触。
本实施例中,导电体片本体1与凸台5焊接。当然也可以采用铆接的形式实现导电体片本体1与凸台5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导电体片本体1的两端均连接有弹性部,且弹性部与导电体片本体1一体设置。
本实施例的导电体片为弹片,导电体片使用磷青铜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其两端的折弯设计,具有很好的弹性。与手机的中框上的接地体过盈配合,装配时会在压力的作用下与中框接触面紧密配合,增大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通过逆向思维,采用与传统接地方式相反的设计思路,将弹片底部与手机的后壳接凸台5固定连接,增大与后壳的接触面积,弹片上方与中框过盈配合,依靠设计以及弹片本身具有的弹性,与中框紧密接触,这样充分保障了接地效果。
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干扰信号,干扰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存在,干扰信号经过中框,通过弹片传递,最后经过后壳的接地凸台5,传送到后壳,以发热的形式消耗掉。
本实施例通过反向设计,弹片上方与中框过盈配合,装配时在中框压力的作用下向下变形,保证与中框充分接触。弹片底部与后壳上的凸台5以焊接、铆接的方式固定,增加了接地面积,最终良好的接地,处理掉干扰信号。
具体实施方案:弹片底部与后壳接地凸台5焊接,为方便焊接,弹片底部有缺口7。如图1所示,弹片两翼与中框接触的为凸起4。弹片上方非工作状态下,比中框高出0.05mm。弹片的焊接面积不小于6平方毫米。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体片,所述导电体片包括导电体片本体(1)和与所述导电体片本体(1)连接的且相对于所述导电体片本体(1)翘起的弹性部,所述导电体片本体(1)与所述便携式智能设备的金属壳体组件连接,所述弹性部用于接触所述便携式智能设备内部的接地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相对于所述导电体片本体(1)翘起的高度大于所述导电体片本体(1)与所述接地体(6)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包括沿远离所述导电体片本体(1)的方向延伸并向所述导电体片本体(1)的一侧倾斜的弹性体(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弹性体(2)的远离所述导电体片本体(1)的一端的延伸体(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体(3)与所述接地体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体(3)沿远离所述弹性体(2)的方向延伸,并向所述导电体片本体(1)所在的方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上设置有用于接触所述接地体(6)的凸起(4),所述凸起(4)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体(2)上的第一段和设置在所述延伸体(3)上的第二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片本体(1)与所述金属壳体组件焊接或铆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接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片本体(1)上设置有缺口。
10.一种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智能设备的接地结构和所述金属壳体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组件包括金属壳体和设置在所述金属壳体上的凸台(5),所述导电体片本体(1)与所述凸台(5)的端面面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片本体(1)与所述凸台(5)焊接或铆接。
CN201620191519.7U 2016-03-11 2016-03-11 便携式智能设备及其接地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6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1519.7U CN205406766U (zh) 2016-03-11 2016-03-11 便携式智能设备及其接地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91519.7U CN205406766U (zh) 2016-03-11 2016-03-11 便携式智能设备及其接地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06766U true CN205406766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22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9151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6766U (zh) 2016-03-11 2016-03-11 便携式智能设备及其接地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067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5752A (zh) * 2016-03-11 2016-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智能设备及其接地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5752A (zh) * 2016-03-11 2016-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智能设备及其接地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5872B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3119980U (zh) 一种无线充电手机壳
CN206271858U (zh) 终端设备
CN205406766U (zh) 便携式智能设备及其接地结构
CN103138097B (zh) 通用串行汇流排连接器
CN201629421U (zh) 一种usb插头、usb连接结构以及无线终端
CN205376833U (zh) 弹片
CN204577749U (zh) 电连接器
JP3130669U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04144595U (zh) 组合式usb插座连接器及手机
CN205071608U (zh) 屏蔽罩及其电子设备
CN202872006U (zh) 一种天线连接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5655752A (zh) 便携式智能设备及其接地结构
CN203911045U (zh) 电池连接器端子及电池连接器、手机
CN205791704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车载充电器
CN105636383A (zh)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结构
CN211182040U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控制组件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106410532A (zh) 一种自短路电连接器
CN201946777U (zh) 电连接器
CN107171091B (zh) 一种btb连接器的插座及btb连接器
CN204391318U (zh) 电池连接器端子、电池连接器以及手机
CN203086917U (zh) 防电磁干扰弹片
CN112310607B (zh) 天线接地结构及具有该天线接地结构的可穿戴设备
CN205425060U (zh) 微波炉
CN204538370U (zh) 电连接器的改良接地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