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95820U - 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 - Google Patents

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95820U
CN205395820U CN201620127369.3U CN201620127369U CN205395820U CN 205395820 U CN205395820 U CN 205395820U CN 201620127369 U CN201620127369 U CN 201620127369U CN 205395820 U CN205395820 U CN 205395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blade fin
gear
output gear
inn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273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善章
宋宇
金冬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ghuabo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ghuabo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ghuabo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ghuabo Automobil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273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95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95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9582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包括:一驱动电机;一减速箱体;一配置在所述安装内腔中的蜗杆;轴设于所述减速箱体内的双联齿轮;配置在所述安装内腔中且能在径向平面内并由所述导向滑板驱动轴驱动做上下移动的导向滑板;嵌合在所述导向滑板上且由所述导向滑板带动做椭圆圆周运动的移动齿轮;一输出齿轮组件;一罩在所述输出齿轮组件上的减速箱盖;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对弧形缺口、一对限位槽与导向滑板的外周缘上的一对弧形凸面、一对限位凸块配合限位,使得导向滑板在工作过程中受力均匀,着力点分布平衡,不会发生折断的情况,保证电机的正常使用,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
背景技术
车辆座椅有时构造为可调节的,以根据就座车辆乘员各自的尺寸和舒适标准来匹配各个就座的车辆乘员。例如,车辆座椅靠背可以构造为相对于座垫总成前后倾斜,和/或整个车辆座椅可以构造为相对车辆的地板前后移动。座椅的各部分可以构造为由乘员同时调节或者独立地调节。
在美国专利7,458,294中,描述了芯轴或者蜗杆驱动器用在机动车辆的调节设备中,该调节设备用固定芯轴或者固定齿条紧固至两个部件中的第一部件,并且设置有连接至两个部件中的第二部件的齿轮机构。支承壳包封所述齿轮壳体,并且包括焊接于一起的多个零件,以提供一个齿轮壳体附接至两个部件中的第二部件之前完全包围齿轮壳体的结构,以使得其相对于两个部件中的第一部件是可调节的。
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182959A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倾斜机构,车辆座椅具有框架以及枢转地附转地附接至所述框架的部件,该座椅倾斜机构包括壳体、杆、致动器、托架和帽盖,其中壳体具有朝向相反的第一外支承表面和第二外支承表面;杆适于枢转附接至所述框架,所述杆沿轴线延伸通过所述壳体;致动器联接所述杆并且适于当致动使使所述杆相对于所述壳体沿所述轴线移动;以托架适于在沿所述座椅部件的固定部位处附接至所述座椅部件,使得所述托架将所述壳体和所述座椅部件联接且所述第二外支承表面背向所述座椅部件,所述托架具有滑动接合所述第二外支承表面的弯曲支承表面,以允许所述壳体在所述托架内旋转。帽盖附接至所述托架且提供了滑动接合所述第一外支承表面的支承表面。该专利中需要采用帽盖来限制所述壳体的径向窜动,结构比较复杂,成本高。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448774U(授权公告日2012.09.26)公开了一种十字滑块齿轮系统,蜗轮具有轴向伸出的蜗轮偏心轴,蜗轮偏心轴承接十字滑块和行星齿轮,十字滑块的外周缘具有滑槽,十字滑块的内周缘具有滑槽,减速箱壳体有壳体凸台,壳体凸台可在滑槽中移动;行星齿轮的一侧伸出的齿轮凸台可滑动地位于十字滑块的第二直线方向的滑槽中;输出齿轮为内齿轮,行星齿轮和输出齿轮啮合且二者齿数不同,形成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输出齿轮还具有输出轴,输出轴穿入到蜗轮的中心孔中,以承接蜗轮,蜗轮的中心孔贯穿蜗轮偏心轴,蜗轮可在输出轴上自由转动;蜗轮偏心轴的偏心距等于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中心距。但是这种结构的齿轮系统在十字滑块向两端移动至最端点时,另一端的滑槽和凸台的配合处受力面偏小,所以所受压强偏大,滑槽或凸台的边缘易折断,影响电机组件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包括:
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具有一输出轴;
一减速箱体,所述减速箱体具有一安装内腔,在所述减速箱体上开设有一输出轴插入孔,所述输出轴插入孔的内端与所述安装内腔贯通,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减速箱体上,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插入所述输出轴插入孔中;
一配置在所述安装内腔中的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联接并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
轴设于所述减速箱体内的双联齿轮,所述双联齿轮具有一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和与所述蜗轮轴向连接且跟随所述蜗轮偏心转动的导向滑板驱动轴,所述蜗杆驱动所述双联齿轮旋转;
配置在所述安装内腔中且能在径向平面内并由所述导向滑板驱动轴驱动做上下移动的导向滑板;
嵌合在所述导向滑板上且由所述导向滑板带动做椭圆圆周运动的移动齿轮;
一输出齿轮组件,所述输出齿轮组件同轴设置有外支撑轴端、输出齿轮、内齿圈以及内轴,所述内轴依次穿过所述移动齿轮、导向滑板、双联齿轮后轴支撑在所述减速箱体的安装内腔的腔底上,所述输出齿轮组件中的内齿圈与所述移动齿轮啮合驱动所述输出齿轮组件转动;
一罩在所述输出齿轮组件上的减速箱盖,该减速箱盖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减速箱体固定连接,使所述双联齿轮、所述移动齿轮、所述导向滑板以及所述输出齿轮组件除外支撑轴端、输出齿轮外的部分密封在所述减速箱盖和减速箱体的内表面所形成的装配腔内;所述输出齿轮组件的输出齿轮位于所述装配腔外;
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内腔的内周壁对称配置有一对弧形缺口和对称配置有一对限位槽,其中一对弧形缺口和一对限位槽成十字型布置;在所述导向滑板的外周缘对称配置有一对弧形凸面和对称配置有一对限位凸块,其中一对弧形凸面和一对限位凸块成十字型布置;一对弧形凸面分别嵌入到所述一对弧形缺口内,一对限位凸块分别嵌入到所述一对限位槽内,一对限位凸块的宽度小于一对限位槽的宽度,所述一对限位凸块最外端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所述一对限位槽最外端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一对弧形缺口和一对限位槽对称配置在所述安装内腔的内周壁上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为台阶槽,所述限位凸块为矩形凸块,所述台阶槽靠近弧形缺口的一面与所述矩形凸块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凸块面向所述台阶槽远离弧形缺口的一面的那一面中部设置有内缺口,以减少矩形凸块与台阶槽之间的摩擦,降低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导向滑板的中心配置有一中心椭圆孔,在所述移动齿轮的中心也配置有一中心孔,所述双联齿轮的导向滑板驱动轴内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一偏心孔,在所述减速箱体的安装内腔的腔底设置有一轴孔;所述输出齿轮组件中的内轴穿过所述移动齿轮的中心孔、所述导向滑板的中心椭圆孔、所述导向滑板驱动轴的偏心孔插入到所述减速箱体的安装内腔的腔底的轴孔中;所述输出齿轮组件中的内轴的外径小于所述移动齿轮的中心孔和所述导向滑板的中心椭圆孔的内径,在所述导向滑板的中心椭圆孔的孔缘上配置有至少一开口槽,在所述移动齿轮相对所述导向滑板那一面上配置有至少一嵌入所述移动支架的开口槽中的凸块,所述凸块嵌入到所述开口槽内,所述中心椭圆孔的长轴延长线经过所述一对限位凸块的中部,所述中心椭圆孔的短轴延长线经过所述一对弧形凸面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滑板的中心椭圆孔位于长轴的孔缘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一第一开口槽,所述导向滑板的中心椭圆孔位于短轴的外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第二开口槽,所述移动齿轮相对所述导向滑板那一面上配置有一对嵌入所述第一开口槽的第一凸块和一对嵌入所述第二开口槽的第二凸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输出齿轮组件的输出齿轮与所述内齿圈之间配置有一定位轴部,在所述减速箱盖的中心配置有一定位内孔,所述定位内孔内配置有一定位环,所述定位轴部采用间隙配合定位在所述定位环中。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一对弧形缺口、一对限位槽与导向滑板的外周缘上的一对弧形凸面、一对限位凸块配合限位,使得导向滑板在工作过程中受力均匀,着力点分布平衡,不会发生折断的情况,保证电机的正常使用,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将一对弧形缺口和一对限位槽直接形成在安装内腔的内周壁上,无需再另外设置安装支架,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省略驱动电机和蜗杆)。
图2是图1从另一角度看过去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导向滑板移动到最上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导向滑板移动到原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导向滑板移动到最下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包括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减速箱体100、蜗杆(图中未示出)、双联齿轮200、导向滑板300、移动齿轮400、输出齿轮组件500和减速箱盖600。
减速箱体100采用塑料制成,其具有一安装内腔110,安装内腔110的内周壁对称配置有一对弧形缺口101a、101b和对称配置有一对限位槽102a、102b,其中一对弧形缺口101a、101b和一对限位槽102a、102b成十字型布置。优选地,一对弧形缺口101a、101b和一对限位槽102a、102b对称配置在安装内腔110的内周壁上部。安装内腔110具有一开口,该开口所在的平面140的法线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相互垂直。在减速箱体100的一外侧面上设置有一驱动电机安装位130,在驱动电机安装位130中设置有一输出轴插入孔120,该输出轴插入孔120的内端与安装内腔110贯通。驱动电机采用螺钉安装在驱动电机安装位130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插入到输出轴插入孔120内。
在减速箱体100的安装内腔110中相对输出轴插入孔120的一侧配置有一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装孔与输出轴插入孔120同轴线;在减速箱体100的安装内腔110的腔底设置有一轴孔111;另外在平面140上分布有一些螺孔141,以与减速箱盖600上安装孔610配合,方便安装减速箱盖600。
蜗杆安装在安装内腔110内,蜗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联接并由该驱动电机驱动,该蜗杆的另一端配置有一轴承部件,轴承部件配置在轴承安装孔内;该轴承部件包括含油轴承、垫片和橡胶垫片,含轴轴承与蜗杆的另一端和垫片的一端连接,垫片的另一端与橡胶垫片连接。
上述驱动电机以及蜗杆的连接与现有技术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4638830A的一样。
双联齿轮200轴设于减速箱体100的安装内腔110中,双联齿轮200具有一与蜗杆啮合的蜗轮210和与蜗轮轴向连接且跟随蜗轮210偏心转动的导向滑板驱动轴220,蜗杆驱动双联齿轮200旋转;双联齿轮200的导向滑板驱动轴220内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一偏心孔221。
导向滑板300配置在安装内腔110中,导向滑板300的外周缘对称配置有一对弧形凸面310a、310b和对称配置有一对限位凸块320a、320b,其中一对弧形凸面310a、310b和一对限位凸块320a、320b成十字型布置。一对弧形凸面310a、310b分别嵌入到一对弧形缺口101a、101b内,一对限位凸块320a、320b分别嵌入到一对限位槽102a、102b内,一对限位凸块320a、320b的宽度小于一对限位槽102a、102b的宽度,一对限位凸块320a、320b最外端之间的距离略小于一对限位槽102a、102b最外端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槽102a、102b为台阶槽,限位凸块320a、320b为矩形凸块,台阶槽靠近弧形缺口101a、101b的一面102aa、102ba与矩形凸块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矩形凸块面向台阶槽远离弧形缺口的一面102ab、102bb的那一面中部设置有内缺口321a、321b,以减少矩形凸块与台阶槽之间的摩擦,降低噪音。在导向滑板300内配置有一中心椭圆孔330,中心椭圆孔330的长轴延长线经过一对限位凸块320a、320b的中部,中心椭圆孔330的短轴延长线经过一对弧形凸面310a、310b的中部。在导向滑板300的中心椭圆孔330位于长轴的孔缘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一第一开口槽341a、341b,导向滑板300的中心椭圆孔330位于短轴的外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第二开口槽342a、342b。装配时,导向滑板驱动轴220插入该中心椭圆孔330内,驱动导向滑板300在其径向平面内做上下移动,导向滑板驱动轴220的外径小于中心椭圆孔330的内径。
移动齿轮400内具有一中心孔410,并在移动齿轮400相对导向滑板300那一面上配置有一对嵌入第一开口槽341a、341b的第一凸块421a、421b和一对嵌入第二开口槽342a、342b的第二凸块422a、422b,移动齿轮400在导向滑板300的驱动下做椭圆圆周运动。
输出齿轮组件500同轴设置有外支撑轴端540、输出齿轮530、定位轴部550、内齿圈510以及内轴520。其中内齿圈510的外径最大,定位轴部550与输出齿轮530的外径相等且次之,外支撑轴端540的外径位列第三,内轴520外径最小。
装配时,内轴520依次穿过移动齿轮400的中心孔410、导向滑板300的中心椭圆孔330、双联齿轮200的偏心孔221后插入到减速箱体100的安装内腔110的腔底的轴孔111中,将移动齿轮400、导向滑板300、双联齿轮200装配在减速箱体100的安装内腔110内。
减速箱盖600的中心配置有一定位内孔620,定位内孔620内配置有一定位环700。在减速箱盖600内配置有一定位内腔630。装配时,该减速箱盖600罩在输出齿轮组件500上,并且使输出齿轮组件500中的内齿圈510外缘部分位于定位内腔630中,使输出齿轮组件500中的定位轴部550穿过定位内孔620内的定位环700同时与定位环700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定位。最后将配置在减速箱盖600上配置有一些螺钉旋入到减速箱体100上的一些螺孔内拧紧即可。安装好以后,双联齿轮200、移动齿轮400、导向滑板300以及输出齿轮组件500除外支撑轴端540、输出齿轮530外的部分密封在减速箱盖600和减速箱体100的内表面所形成的装配腔内。装配时,在双联齿轮200中的蜗轮210相对减速箱体100的安装内腔110的腔底的那一面与减速箱体100的安装内腔110的腔底之间配置有一波形垫片,以减少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的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的工作原理如下:结合图3至图5所示,抬高座椅的电机中的驱动电机通过供电13.5V,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进行正反两个方向转动,驱动蜗杆也进行正反两个方向转动,蜗杆与双联齿轮200中的蜗轮220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转动,蜗轮220的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转动带动与蜗轮220连为一体的导向滑板驱动轴220也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偏心转动,从而驱动导向滑板300在其径向平面内上下运动。而导向滑板300在其径向平面内上下运动,通过第一开口槽341a、341b、第二开口槽342a、342b与移动齿轮400上的第一凸块421a、421b和第二凸块422a、422b嵌合,导向滑板300带动移动齿轮400沿着椭圆轨迹运行,移动齿轮400沿着椭圆轨迹运行过程中,通过与输出齿轮组件500中的内齿圈510啮合带动输出齿轮组件500转动,从而达到输出旋转力矩。输出齿轮组件500的转动,通过输出齿轮530与扇形齿板啮合,通过啮合传动带动扇形齿板转动,对座椅的高度进行调节。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通过一对弧形缺口101a、101b、一对限位槽102a、102b与导向滑板300的外周缘上的一对弧形凸面310a、310b、一对限位凸块320a、320b配合限位,使得导向滑板300在工作过程中受力均匀,着力点分布平衡,不会发生折断的情况,保证电机的正常使用,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将一对弧形缺口101a、101b和一对限位槽102a、102b直接形成在安装内腔110的内周壁上,无需再另外设置安装支架,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包括:
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具有一输出轴;
一减速箱体,所述减速箱体具有一安装内腔,在所述减速箱体上开设有一输出轴插入孔,所述输出轴插入孔的内端与所述安装内腔贯通,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减速箱体上,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插入所述输出轴插入孔中;
一配置在所述安装内腔中的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联接并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
轴设于所述减速箱体内的双联齿轮,所述双联齿轮具有一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和与所述蜗轮轴向连接且跟随所述蜗轮偏心转动的导向滑板驱动轴,所述蜗杆驱动所述双联齿轮旋转;
配置在所述安装内腔中且能在径向平面内并由所述导向滑板驱动轴驱动做上下移动的导向滑板;
嵌合在所述导向滑板上且由所述导向滑板带动做椭圆圆周运动的移动齿轮;
一输出齿轮组件,所述输出齿轮组件同轴设置有外支撑轴端、输出齿轮、内齿圈以及内轴,所述内轴依次穿过所述移动齿轮、导向滑板、双联齿轮后轴支撑在所述减速箱体的安装内腔的腔底上,所述输出齿轮组件中的内齿圈与所述移动齿轮啮合驱动所述输出齿轮组件转动;
一罩在所述输出齿轮组件上的减速箱盖,该减速箱盖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减速箱体固定连接,使所述双联齿轮、所述移动齿轮、所述导向滑板以及所述输出齿轮组件除外支撑轴端、输出齿轮外的部分密封在所述减速箱盖和减速箱体的内表面所形成的装配腔内;所述输出齿轮组件的输出齿轮位于所述装配腔外;
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内腔的内周壁对称配置有一对弧形缺口和对称配置有一对限位槽,其中一对弧形缺口和一对限位槽成十字型布置;在所述导向滑板的外周缘对称配置有一对弧形凸面和对称配置有一对限位凸块,其中一对弧形凸面和一对限位凸块成十字型布置;一对弧形凸面分别嵌入到所述一对弧形缺口内,一对限位凸块分别嵌入到所述一对限位槽内,一对限位凸块的宽度小于一对限位槽的宽度,所述一对限位凸块最外端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所述一对限位槽最外端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弧形缺口和一对限位槽对称配置在所述安装内腔的内周壁上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为台阶槽,所述限位凸块为矩形凸块,所述台阶槽靠近弧形缺口的一面与所述矩形凸块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凸块面向所述台阶槽远离弧形缺口的一面的那一面中部设置有内缺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滑板的中心配置有一中心椭圆孔,在所述移动齿轮的中心也配置有一中心孔,所述双联齿轮的导向滑板驱动轴内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一偏心孔,在所述减速箱体的安装内腔的腔底设置有一轴孔;所述输出齿轮组件中的内轴穿过所述移动齿轮的中心孔、所述导向滑板的中心椭圆孔、所述导向滑板驱动轴的偏心孔插入到所述减速箱体的安装内腔的腔底的轴孔中;所述输出齿轮组件中的内轴的外径小于所述移动齿轮的中心孔和所述导向滑板的中心椭圆孔的内径,在所述导向滑板的中心椭圆孔的孔缘上配置有至少一开口槽,在所述移动齿轮相对所述导向滑板那一面上配置有至少一嵌入所述移动支架的开口槽中的凸块,所述凸块嵌入到所述开口槽内,所述中心椭圆孔的长轴延长线经过所述一对限位凸块的中部,所述中心椭圆孔的短轴延长线经过所述一对弧形凸面的中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板的中心椭圆孔位于长轴的孔缘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一第一开口槽,所述导向滑板的中心椭圆孔位于短轴的外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第二开口槽,所述移动齿轮相对所述导向滑板那一面上配置有一对嵌入所述第一开口槽的第一凸块和一对嵌入所述第二开口槽的第二凸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齿轮组件的输出齿轮与所述内齿圈之间配置有一定位轴部,在所述减速箱盖的中心配置有一定位内孔,所述定位内孔内配置有一定位环,所述定位轴部采用间隙配合定位在所述定位环中。
CN201620127369.3U 2016-02-18 2016-02-18 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95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7369.3U CN205395820U (zh) 2016-02-18 2016-02-18 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27369.3U CN205395820U (zh) 2016-02-18 2016-02-18 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95820U true CN205395820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48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27369.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95820U (zh) 2016-02-18 2016-02-18 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958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9643A (zh) * 2016-02-18 2016-05-25 上海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抬高座椅的新型高强度电机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9643A (zh) * 2016-02-18 2016-05-25 上海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抬高座椅的新型高强度电机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9643B (zh) 一种抬高座椅的新型高强度电机机构
CN104638830A (zh) 一种抬高座椅的电机组件及包含该电机组件的车辆座椅
CN104015635B (zh) 座椅电动升降调节装置
CN205395820U (zh) 高强度抬高座椅电机
CN105978217A (zh) 一种抬高座椅的高强度电机组件
CN108999969A (zh) 一种配置有驻车机构的减速箱
CN206938514U (zh) 一种消除径向间隙的抬高座椅电机机构
KR20040081612A (ko) 곡선부 고속주행용 철도차량 회전,경사차체
CN210126550U (zh) 一种用于电动赛车的后轮转向驱动机构及电动赛车
CN210083015U (zh) 一种可调式汽车座椅头枕
CN108907047B (zh) 用于汽车加油口的旋牙机及其加工方法
CN217835366U (zh) 一种道路车辆限速装置
CN220434533U (zh) 车门驱动机构
CN208767914U (zh) 一种小型齿轮箱电机的输出轴组件结构
CN205840600U (zh) 一种车窗升降器
CN213948316U (zh) 一种用于车载抬头显示光学系统的转动装置
CN217574750U (zh) 重型牵引座锁紧机构
CN216942788U (zh) 角度调节器、可调座椅以及汽车
CN213472791U (zh) 一种电驱动桥用减速器及汽车
CN212231783U (zh) 一种汽车前组合灯调光机构
CN109131553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具有led灯的作业车
CN215444841U (zh) 一种自适应卡车制动凸轮轴
CN220615437U (zh) 车门内扶手和车辆
CN218463717U (zh) 车辆方向盘收纳调节机构
CN207583940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升降驱动器的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10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