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93292U - 数控滚冲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数控滚冲成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93292U
CN205393292U CN201620158936.1U CN201620158936U CN205393292U CN 205393292 U CN205393292 U CN 205393292U CN 201620158936 U CN201620158936 U CN 201620158936U CN 205393292 U CN205393292 U CN 205393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haft
helical gear
mould
numerical control
ro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589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文宪
牛洪亮
牛鸿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LONGLONG HARDWARE PRODUCTS PLANT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LONGLONG HARDWARE PRODUCTS PLA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LONGLONG HARDWARE PRODUCTS PLANT filed Critical TIANJIN LONGLONG HARDWARE PRODUCTS PLANT
Priority to CN2016201589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93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93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9329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滚冲成型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依次设置的引导机构、前张紧机构、滚动冲孔机构和后张紧机构,滚动冲孔机构包括机体,传动齿轮组和机体一侧的驱动器,机体内转动连接有上主轴和下主轴,上主轴和下主轴通过传动齿轮组连接,上主轴或下主轴与驱动器连接,上主轴上固接有上滚模,下主轴上固接有与上滚模配合的下滚模,上滚模和下滚模之间形成有供带料穿过的间隙,传动齿轮组包括与上主轴轴向滑移固定连接的上斜齿轮以及与下主轴固定连接的下斜齿轮,上斜齿轮与下斜齿轮啮合,上主轴上设有用于定位上斜齿轮轴向位置的调整组件,达到了保证冲孔精度且成本较低的目的。

Description

数控滚冲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数控滚冲成型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板材冲孔设备多采用下冲模固定,而且有固定的型腔;上冲模做上下移动,完成板材冲孔的要求,上冲模上下移动是靠液压油缸或机械曲柄转动来完成的,它每冲一次孔,板材必须前进移动一点停下来再冲,移动距离有机械控制比较复杂,以此重复操作才能完成带状板材的冲孔,工作效率低,操作较复杂,噪音大。为此,出现了一种滚冲成型机,可参考申请号为200810243252.1的专利,包括引导机构,张紧机构和滚动冲孔机构,滚动冲孔机构通过上滚模和下滚模滚动啮合在带料上冲孔,带料是经过上滚模和下滚模之间的,上滚模连接着上主轴,下滚模连接着下主轴,上、下主轴通过齿轮传动由电机带动转,滚动冲孔机构具体也可参考申请号为201520549006.4的专利。
通常的上主轴和下主轴是通过直齿轮来传动的,但是在传动过程中需要保证上滚模和下滚模的转动同步,即要保证两个齿轮没有间隙,传动紧密,这就要求两个齿轮本身的加工精度要非常高,加工精度不高的情况下,装配时难免会产生装配误差,齿轮间会产生间隙,但加工精度过高会增加加工的成本;而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齿轮会慢慢的磨损,一段时间后原本配合紧密的两个齿轮之间会产生间隙,此时进行传动时会有一定的滞后,使得上滚模和下滚模不能同步,影响冲孔的精度,此时通常就需要更换齿轮,这样又增大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冲孔精度且成本较低的滚冲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滚冲成型机,包括依次设置的引导机构、前张紧机构、滚动冲孔机构和后张紧机构,滚动冲孔机构包括机体,传动齿轮组和机体一侧的驱动器,机体内转动连接有上主轴和下主轴,上主轴和下主轴通过传动齿轮组连接,上主轴或下主轴与驱动器连接,上主轴上固接有上滚模,下主轴上固接有与上滚模配合的下滚模,上滚模和下滚模之间形成有供带料穿过的间隙,传动齿轮组包括与上主轴轴向滑移固定连接的上斜齿轮以及与下主轴固定连接的下斜齿轮,上斜齿轮与下斜齿轮啮合,上主轴上设有用于定位上斜齿轮轴向位置的调整组件。
通过以上的设置,在进行装配时,首先将下斜齿轮安装完毕,然后进行上斜齿轮的安装,上斜齿轮是套设在上主轴上的,可以沿着轴向滑移,通过调整组件确定上斜齿轮的轴向位置,将其定位,使得上斜齿轮和下斜齿轮充分啮合,然后将上斜齿轮固定,这样在装配时,即使产生装配误差或因加工精度原因使上、下斜齿轮没有充分啮合,也可以通过轴向移动上斜齿轮进行调整,因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零件本身加工精度的要求,降低了成本,同时在装配时更加方便快捷;而工作一段时间后,因上斜齿轮和下斜齿轮磨损产生的间隙,也可通过调整组件调整定位,使得移动后的上斜齿轮将间隙合上即继续保证与下斜齿轮啮合充分,这样就无需对上斜齿轮和下斜齿轮进行更换,节约了成本。
较佳的,调整组件包括套设在上主轴上的调整套,上主轴上设置有轴肩,上主轴上螺纹连接有锁紧件,上斜齿轮夹持于锁紧件与轴肩之间,调整套位于上斜齿轮与轴肩之间。
通过以上的设置,在进行调整上斜齿轮的位置时,可以更换调整套或者对调整套进行一定的打磨,从而调整上斜齿轮和轴肩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上斜齿轮和下斜齿轮啮合充分,保证了冲孔的精度。
较佳的,传动齿轮组还包括上辅助斜齿轮,上辅助斜齿轮位于调整套和轴肩之间。
通过以上的设置,上辅助斜齿轮起到一定的传动作用,保证传动齿轮组传动更加的稳定。
较佳的,上主轴上设置有定位件以及螺纹连接有锁定件,上滚模夹持于上滚模和锁定件之间,上主轴上也设置有调整套,调整套夹持于上滚模和定位件之间。
通过以上的设置,在对上滚模和下滚模进行安装时,使得上滚模上的冲头对准下滚模上的凹模,在宽度方向上有偏差时,对调整套的厚度进行调整,可以是更换调整套来增加厚度,或者进行打磨减小厚度,从而调整上滚模与定位件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冲头的位置,保证冲头能够对准凹模。
较佳的,调整套包括相互拼接的左半套和右半套。
通过以上的设置,调整套整体成圆环形,圆环形的调整套可以套设在上主轴上,而左半套和右半套可相对分开,在进行调整时,可先松开锁定件然后打开左半套和右半套,打开较为方便,从而可以方便的对调整套进行调整,提高调整的效率。
较佳的,左半套的端面和右半套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相互扣接的拼接槽。
通过以上的设置,可以使得左半套和右半套相互锁定,防止两者可以沿径向打开,而轴向时考两侧的零件夹持住的,这样整体上使得调整套套设在上主轴上更加的稳定,不容易打开。
较佳的,下斜齿轮与下主轴之间设有胀套,下斜齿轮与下主轴通过胀套固接。
通过以上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通过胀套使得下斜齿轮固定稳固,另一方面可以方便的调整下斜齿轮周向以及轴向的位置,从而使得下斜齿轮与上斜齿轮充分啮合。
较佳的,机体靠近带料进入间隙一侧固接有引导组件,引导组件上形成有指向间隙的引导槽,引导槽从靠近间隙一侧至远离间隙一侧逐渐变宽。
通过以上的设置,在带料进入间隙时,带料先进入引导槽中,引导槽远离间隙的一侧相对较宽,引导槽靠近间隙的一端对准间隙,从而方便带料进入间隙,不容易使得带料卡住。
较佳的,机体上固接有压持件,压持件位于带料上方且压持件的底部与带料抵接。
通过以上设置,在进行冲孔时,通过压持件压持住带料,带料受到冲头带来的力而向上时,会受到压持件抵接力的作用,从而使得带料在冲孔时不容易发生跳动,进而保证冲孔的准确性。
较佳的,引导机构包括安装板、导向块和驱动导向块来回移动的双向丝杠,双向丝杠两端支撑在安装板上且与安装板转动连接,双向丝杠两端分别形成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部,两个导向块分别与一段螺纹部螺纹连接,两个导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开有供带料边缘进入的限位槽。
通过以上设置,转动双向丝杠,由于导向块位于不同旋向的螺纹部,所以两个导向块受丝杠驱动向不同的两个方向移动,即两个导向块相互趋近或分离,达到了调节导向块间距的效果,得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带料,实现了更广泛型号和类型的导向工作,提高了设备的整体利用效益;带料边缘从限位槽一端进入限位槽,并从限位槽中穿出,限位槽从两侧抵住带料边缘并上下两侧夹住带料边缘,限定带料的上下位置,克服滚动冲孔带来的冲击力,保证带料在传输时不会上下晃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引导机构的准确导向,以及引导组件的进一步对准,使得带料准确的进入间隙处,而且通过调整套的设定,保证冲头和凹模配合准确,在传动精确的情况下,保证了冲孔的精度,同时以上的设置所需的加工精度要求较低,降低了零件加工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滚冲成型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滚动冲孔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是滚动冲孔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C部放大图;
图7是调整套结构示意图;
图8是滚动冲孔机构局部示意图;
图9是图8中D部放大图;
图10是滚动冲孔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E部放大图;
图12是引导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导机构;11、安装板;12、导向块;121、限位槽;122、引导轴承;123、L形板;124、横板;125、限位板;126、沉头螺钉;13、双向丝杠;14、导向轴;2、前张紧机构;3、滚动冲孔机构;31、机体;32、上主轴;321、上滚模;322、上斜齿轮;323、上辅助斜齿轮;324、调整套;3241、左半套;3242、右半套;3243、拼接槽;325、锁紧件;326、轴肩;327、定位件;33、下主轴;331、下滚模;332、下斜齿轮;34、支撑杆;35、压持杆;351、容置槽;352、压持滚轮;36、引导组件;361、上引导板;362、下引导板;363、引导槽;364、固定板;365、翻边;37、固定杆;38、胀套;39、涂油槽;4、驱动器;5、后张紧机构;6、带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数控滚冲成型机,可参考图1,包括依次设置的引导机构1、前张紧机构2、滚动冲孔机构3和后张紧机构5,带料6从引导机构1处进入,经过前张紧机构2,到达滚动冲孔机构3进行冲孔,然后到达后张紧机构5,最后输出,其中滚动冲孔机构3可参考图2、图4和图5,包括机体31,机体31内设置有传动齿轮组,传动齿轮组与驱动器4连接,驱动器4可以为电机,机体31内转动连接有上主轴32和下主轴33,上主轴32和下主轴33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机体31的侧壁上,其可以通过轴承与机体31的侧壁连接,上主轴32和下主轴33通过传动齿轮组连接,从而使得上主轴32和下主轴33同步传动,上主轴32或下主轴33与驱动器4连接,附图中一下主轴33与电机连接为例,上主轴32上固接有上滚模321,下主轴33上固接有与上滚模321配合的下滚模331,带料6从上滚模321和下滚模331之间经过,传动齿轮组包括与上主轴32轴向滑移固定连接的上斜齿轮322以及与下主轴33固定连接的下斜齿轮332,上斜齿轮322与下斜齿轮332啮合,上主轴32上设有用于定位上斜齿轮322轴向位置的调整组件,在进行装配时,首先将下斜齿轮332安装完毕,然后进行上斜齿轮322的安装,上斜齿轮322是套设在上主轴32上的,可以沿着轴向滑移,通过调整组件确定上斜齿轮322的轴向位置,将其定位,使得上斜齿轮322和下斜齿轮332充分啮合,然后将上斜齿轮322固定,这样在装配时,即使产生装配误差或因加工精度原因使上、下斜齿轮332没有充分啮合,也可以通过轴向移动上斜齿轮322进行调整,因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零件本身加工精度的要求,降低了成本,同时在装配时更加方便快捷;而工作一段时间后,因上斜齿轮322和下斜齿轮332磨损产生的间隙,也可通过调整组件调整定位,使得移动后的上斜齿轮322将间隙合上即继续保证与下斜齿轮332啮合充分,这样就无需对上斜齿轮322和下斜齿轮332进行更换,节约了成本。
参考图4和图5,调整组件包括套设在上主轴32上的调整套324,调整套324整体成环形,上主轴32上设置有轴肩326,上主轴32上螺纹连接有锁紧件325,锁紧件325可是圆形螺母,上斜齿轮322通过锁紧件325与轴肩326的夹持力夹持于锁紧件325与轴肩326之间,此时的调整套324位于上斜齿轮322与轴肩326之间,在进行调整上斜齿轮322的位置时,可以更换调整套324或者对调整套324进行一定的打磨,从而改变调整的厚度,从而调整上斜齿轮322和轴肩326之间的距离,上斜齿轮322改变位置后,可以调整与下斜齿轮332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上斜齿轮322和下斜齿轮332啮合充分,防止滞后现象的产生,保证了冲孔的精度。
参考图2至图4,传动齿轮组还包括上辅助斜齿轮323,上辅助斜齿轮323位于调整套324和轴肩326之间,上辅助斜齿轮323起到一定的传动作用,保证传动齿轮组传动更加的稳定。
调整套324包括相互拼接的左半套3241和右半套3242,参考图4、图5和图6,在调整上斜齿轮322的位置时需要拆下调整套324,在拆卸时,只需先松开锁紧件325,解除对调整套324的夹持,再打开拼接的左半套3241和右半套3242,即可拿下整个调整套324,无需拆下上斜齿轮322或上主轴32等零件,拆装调整套324较为的方便,提高调整的效率。更进一步,左半套3241的端面和右半套3242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相互扣接的拼接槽3243,拼接槽3243均位于两者的端部,拼接槽3243的一侧的侧壁为扣入另一个半套拼接槽3243中的拼接块,扣合时拼接块位于拼接槽3243中,可以使得左半套3241和右半套3242相互锁定,而调整套324又是套设在上主轴32上的,这样就防止了左半套3241和右半套3242可以沿径向打开,同时轴向时考两侧的零件夹持住的,这样整体上使得调整套324套设在上主轴32上更加的稳定,不容易打开。
参见图4,下斜齿轮332下方设置有与机体31固接的涂油槽39,一部分的下斜齿轮332位于涂油槽39内,在涂油槽39中放置有润滑油,可以保证传动齿轮组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卡住的现象,也减小了齿轮之间的磨损。
下斜齿轮332与下主轴33之间设有胀套38,下斜齿轮332与下主轴33通过胀套38固接,可以通过胀套38使得下斜齿轮332固定稳固;一般下斜齿轮332的固定方式是先通过连接键进行周向定位,再夹持住下斜齿轮332,而通过胀套38的方式固定下斜齿轮332,可以方便的调整下斜齿轮332周向以及轴向的位置,在调节是只要打开胀套38,调整完毕后再用胀套38固定牢固即可,从而使得下斜齿轮332与上斜齿轮322充分啮合,也能较为方便的调节。
参考图4、图6、图8和图9,上主轴32上也设置有定位件327以及螺纹连接有锁定件,上滚模321夹持于上滚模321和锁定件之间,上滚模321通过定位件327和锁定件的夹持而固定,上主轴32上设置有调整套324,调整套324夹持于上滚模321和定位件327之间,在对上滚模321和下滚模331进行安装时,使得上滚模321上的冲头对准下滚模331上的凹模,在宽度方向上有偏差时,对调整套324的厚度进行调整,可以是更换调整套324来增加厚度,或者进行打磨减小厚度,从而调整上滚模321与定位件327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冲头的位置,保证冲头能够对准凹模。
调整套324上开设有键槽,上主轴32上同样是设置有键槽,调整套324可以通过连接件与上主轴32连接,从而使得调整套324可以相对于上主轴32径向固定,保证调整套324可初步固定。
锁定件为锁定螺栓,锁定螺栓贯穿定位件327和调整套324与上滚模321螺纹连接,这样可以充分的固定调整套324和上滚模321,同时可以方便进行拆装,从而方便调整套324进行调整。锁定螺栓为多个且呈中心对称设置,多个锁定螺栓的固定,可以使得固定更加的稳固,同时也不容易使得锁定螺栓损坏。
参见图2、图3、图10和图11,上滚模321和下滚模331之间形成有供带料6穿过的间隙,机体31靠近带料6进入间隙一侧固接有引导组件36,引导组件36上形成有指向间隙的引导槽363,引导槽363从靠近间隙一侧至远离间隙一侧逐渐变宽,在带料6进入间隙时,带料6先进入引导槽363中,引导槽363远离间隙的一侧相对较宽,引导槽363靠近间隙的一端对准间隙,从而方便带料6进入间隙,不容易使得带料6卡住。
参考图10和图11,引导组件36包括上引导板361和下引导板362,上引导板361和下引导板362形状相同,呈镜像对称设置,上引导板361和下引导板362之间形成引导槽363,上引导板361和下引导板362远离间隙一端均向引导槽363外侧翻折形成固定板364,固定板364呈长条形,与固定杆37的表面相贴合,机体31上固接有固定杆37,固定板364与固定杆37固接,在带料6插入时,带料6与上引导板361或下引导板362接触,即与引导槽363的侧壁接触,带料6再想间隙运动时会沿着侧壁滑动,从而滑至间隙处,从而方便带料6的进入,而通过固定板364和固定杆37来固定引导组件36,从而使得引导组件36固定稳固。
参考图10和图11,上引导板361和下引导板362靠近间隙一端均向引导槽363的外侧弯曲形成翻边365,使得带料6容易离开引导槽363,引导槽363侧壁不容易与带料6发生滑动,或者卡住带料6。固定板364分别与上引导板361和下引导板362的连接处形成有圆角结构,在带料6进入引导槽363时圆角结构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防止带料6卡住。
机体31靠近带料6离开间隙一侧也固接有引导组件36,在带料6离开间隙时,也方便对带料6进行引导,避免带料6卡住。
参考图2、图3、图6、图10和图11,机体31上固接有压持件,压持件位于带料6上方且压持件的底部与带料6抵接,在进行冲孔时,可以通过压持件压持住带料6,即带料6受到冲头带来的力而向上时,会受到压持件抵接力的作用,从而使得带料6在冲孔时不容易发生跳动,进而保证冲孔的准确性。
参考图3或图6,压持件为两个,且两个压持件分别位于上滚模321的两侧,这样的设置在不影响带料6冲孔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压持件较为的靠近冲孔处,使得两侧的压持件能够充分的压持住带料6,防止冲孔时因冲头的带动而使带料6发生跳动,使得带料6在冲孔时更加的稳定。
参考图10和图11,机体31上固接有支撑杆34,压持件两端均开设有与支撑杆34适配的支撑孔,支撑杆34的两端支撑在机体31上,同时支撑杆34是穿过支撑孔的,压持件可以沿着支撑杆34的长度方向进行滑移,支撑孔与支撑杆34之间设置有锁定件,滑移后可以通过锁定件进行固定,这样的方式方便了压持件的固定,使得压持件固定较为稳固,从而能保证压持的稳定性,同时压持件可以沿着支撑杆34长度方向进行一定的滑移,之后用锁定件进行锁定,从而调整了压持件的位置,即调整了对带料6的压持位置,对于加工不同宽度的带料6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压持位置,从而保证压持的稳定性,这样的方式适应性较高。
参考图10和图11,压持件包括压持杆35以及与压持杆35转动连接有压持滚轮352,压持滚轮352与带料6抵接,通过压持滚轮352压持带料6,压持滚轮352与带料6之间是滚动摩擦,相对而言摩擦力较小,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卡住带料6或者损坏带料6。更进一步,压持杆35上开设有供压持滚轮352放置的容置槽351,压持滚轮352绕着转动轴转动,转动轴的两端可以支撑在容置槽351的两个侧壁上,此时的压持滚轮352有一部分位于容置槽351中,另一部分凸出于容置槽351外,凸出部分与带料6抵接,此时的容置槽351可以提供压持滚轮352一定的放置空间,方便了压持滚轮352的设置,保证压持滚轮352放置的稳定性。
参考图10和11,压持滚轮352为三个且沿压持杆35长度方向排布,三个压持滚轮352均可设置在放置槽内,三个压持滚轮352中间一个的设置高度高于两侧的压持滚轮352,在冲孔时上滚模321和下滚模331的靠近处带料6最为凸起,这样可以方便带料6的冲孔,而设置高度较高的中间一个压持滚轮352可位于带料6的凸起处,而高度设置相对较低的另外两个滚轮也可充分的抵接带料6,此时的三个压持滚轮352均能与带料6充分的抵接,通过三个压持滚轮352的抵接,带料6压持更加的平稳,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冲孔的准确性。
参考图12,引导机构1包括呈U字形的安装板11、形成有两段旋向不同的螺纹部的双向丝杠13和两根导向轴14。双向丝杠13和两根导向轴14平行设置且双向丝杠13位于导向轴14之间。导向轴14两端固接在安装板11上,而双向丝杠13两端架设在安装板11上且与安装板11转动连接。两个移动块分别与一段螺纹部螺纹连接且开有供导向轴14贯穿的通孔。转动双向丝杠13,由于移动块位于不同旋向的螺纹部,所以两个移动块受丝杠驱动沿导向轴14向不同的两个方向移动,即两个导向块12相互趋近或分离,达到了调节限位槽121间距的效果,得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带料6,实现了更广泛型号和类型的导向工作,提高了设备的整体利用效益,利用两个导向块12对带料6进行导向。导向块12由上至下包括横板124、L形板123和移动块。L形板123开有螺纹孔,通过螺栓使L形板123和横板124连接在一起,两者截面成一个旋转90°的凹字形,即导向块12两个导向块12相互靠近的一侧开有限位槽121。带料6边缘从限位槽121一端插入限位槽121,并从限位槽121中穿出,限位槽121从两侧抵住带料6边缘并上下两侧夹住带料6边缘,限定带料6的上下位置。上底膜挤压带料6到下底膜,在带料6上冲孔,由于带料6的内应力和弹性恢复,带料6会产生晃动,并沿带料6方向向两侧传递。而限位孔对带料6进行限位,克服滚动冲孔带来的冲击力,保证带料6在传输时不会上下晃动。
参考图12,限位槽121顶部设有限位板125和沉头螺钉126,限位板125和横板124通过沉头螺钉126固接。根据带料6的不同规格,跟换不同厚度的限位板125,调整限位槽121和带料6边缘的上下间隙,保证限位槽121对带料6边缘的上下限位,进一步克服滚动冲孔带来的冲击力,保证带料6在传输时不会上下晃动,也能适应不同厚度的带料6,适应性较强。而且沉头螺钉126埋进横板124中,不会影响乃至刮伤在限位槽121中滑移的带料6边缘。
参考图12,限位槽121底部固接有限位槽121底部的直杆,直杆上套设引导轴承122。引导轴承122侧面与带料6边缘抵接,保证带料6在限位槽121内不会左右滑移。而且随着带料6边缘在限位槽121中滑动,引导轴承122滚动,将滑动摩擦变滚动摩擦,减少了带料6边缘处的磨损,保护了带料6的边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数控滚冲成型机,包括依次设置的引导机构(1)、前张紧机构(2)、滚动冲孔机构(3)和后张紧机构(5),滚动冲孔机构(3)包括机体(31),传动齿轮组和机体(31)一侧的驱动器(4),机体(31)内转动连接有上主轴(32)和下主轴(33),上主轴(32)和下主轴(33)通过传动齿轮组连接,上主轴(32)或下主轴(33)与驱动器(4)连接,上主轴(32)上固接有上滚模(321),下主轴(33)上固接有与上滚模(321)配合的下滚模(331),上滚模(321)和下滚模(331)之间形成有供带料(6)穿过的间隙,其特征在于:传动齿轮组包括与上主轴(32)轴向滑移固定连接的上斜齿轮(322)以及与下主轴(33)固定连接的下斜齿轮(332),上斜齿轮(322)与下斜齿轮(332)啮合,上主轴(32)上设有用于定位上斜齿轮(322)轴向位置的调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滚冲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调整组件包括套设在上主轴(32)上的调整套(324),上主轴(32)上设置有轴肩(326),上主轴(32)上螺纹连接有锁紧件(325),上斜齿轮(322)夹持于锁紧件(325)与轴肩(326)之间,调整套(324)位于上斜齿轮(322)与轴肩(32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滚冲成型机,其特征在于:传动齿轮组还包括上辅助斜齿轮(323),上辅助斜齿轮(323)位于调整套(324)和轴肩(32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滚冲成型机,其特征在于:上主轴(32)上设置有定位件(327)以及螺纹连接有锁定件,上滚模(321)夹持于上滚模(321)和锁定件之间,上主轴(32)上也设置有调整套(324),调整套(324)夹持于上滚模(321)和定位件(32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控滚冲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调整套(324)包括相互拼接的左半套(3241)和右半套(32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控滚冲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左半套(3241)的端面和右半套(3242)的端面上均开设有相互扣接的拼接槽(324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滚冲成型机,其特征在于:下斜齿轮(332)与下主轴(33)之间设有胀套(38),下斜齿轮(332)与下主轴(33)通过胀套(38)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滚冲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机体(31)靠近带料(6)进入间隙一侧固接有引导组件(36),引导组件(36)上形成有指向间隙的引导槽(363),引导槽(363)从靠近间隙一侧至远离间隙一侧逐渐变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滚冲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机体(31)上固接有压持件,压持件位于带料(6)上方且压持件的底部与带料(6)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滚冲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引导机构(1)包括安装板(11)、导向块(12)和驱动导向块(12)来回移动的双向丝杠(13),双向丝杠(13)两端支撑在安装板(11)上且与安装板(11)转动连接,双向丝杠(13)两端分别形成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部,两个导向块(12)分别与一段螺纹部螺纹连接,两个导向块(12)相互靠近的一侧开有供带料(6)边缘进入的限位槽(121)。
CN201620158936.1U 2016-03-01 2016-03-01 数控滚冲成型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93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58936.1U CN205393292U (zh) 2016-03-01 2016-03-01 数控滚冲成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58936.1U CN205393292U (zh) 2016-03-01 2016-03-01 数控滚冲成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93292U true CN205393292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948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58936.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93292U (zh) 2016-03-01 2016-03-01 数控滚冲成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9329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8596A (zh) * 2016-03-01 2017-09-08 天津市龙隆五金制品厂 数控滚冲成型机
CN110216188A (zh) * 2019-06-17 2019-09-10 董昀昊 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连续冲模装置
CN110779756A (zh) * 2019-11-29 2020-02-11 湖南新敏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极片在线取样装置
CN117123675A (zh) * 2023-10-23 2023-11-28 江苏君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薄壁环形五金件加工用冲孔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8596A (zh) * 2016-03-01 2017-09-08 天津市龙隆五金制品厂 数控滚冲成型机
CN110216188A (zh) * 2019-06-17 2019-09-10 董昀昊 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连续冲模装置
CN110779756A (zh) * 2019-11-29 2020-02-11 湖南新敏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极片在线取样装置
CN110779756B (zh) * 2019-11-29 2024-02-20 湖南领湃达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极片在线取样装置
CN117123675A (zh) * 2023-10-23 2023-11-28 江苏君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薄壁环形五金件加工用冲孔装置
CN117123675B (zh) * 2023-10-23 2023-12-22 江苏君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薄壁环形五金件加工用冲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93292U (zh) 数控滚冲成型机
CN102198583B (zh) 内齿轮加工方法及专用插齿夹具
CN104874686A (zh) 一种开口自动变距的下模装置
CN106256724A (zh) 一种加工机台
CN104772405B (zh) 一种卷圆机的卷圆方法
CN102528136A (zh) 一种全自动数控钢管切割机
CN107138596A (zh) 数控滚冲成型机
CN108675026A (zh) 一种烫金机用送料烫印机构
CN211161357U (zh) 一种简易便捷的钢管折弯工装
CN102601196A (zh) 钣金件旋压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
AU201227892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screw flight
CN104772372B (zh) 一种卷圆设备
EP2848359A1 (de) Lünette
CN205630309U (zh) 双平面磨床主轴用蜗轮蜗杆驱动装置
CN103722755B (zh) 一种用于铺带机的复合材料预浸带的导向装置
CN105431278B (zh) 用于由具有用于运输活动连续材料的导辊的夹钳构成的链的转向装置
CN216175471U (zh) 一种自动化高精度的矫平机
CN202071024U (zh) 一种圆销插入式定位装置及其张紧定位圆销
CN205393290U (zh) 滚冲成型机冲孔机构
CN211247866U (zh) 一种用于三角形管梁的三维辊弯成型装置
CN101736458A (zh) 牵伸装置的上罗拉支承及加压臂
CN215551289U (zh) 杯底折边预卷机构
CN205393291U (zh) 滚冲机构
CN204365926U (zh) 压尾式热卷弹簧机
CN107443088A (zh) 一种送线装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