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78624U - 大棚放风机 - Google Patents

大棚放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78624U
CN205378624U CN201620206875.1U CN201620206875U CN205378624U CN 205378624 U CN205378624 U CN 205378624U CN 201620206875 U CN201620206875 U CN 201620206875U CN 205378624 U CN205378624 U CN 205378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booth
main
cord segment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0687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zhou Caishe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20687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78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78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78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棚放风机,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设有链轮,所述链轮上设有链条;主绳索,所述主绳索由第一主绳索段和第二主绳索段组成;多个间隔设置的分支绳索,所述分支绳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绳索段连接,另一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绳索段连接;动力装置安装于大棚内的支撑物件上,大棚顶部设有主绳索改向滑轮,第一主绳索段和第二主绳索段自下而上分别绕过至少一个所述主绳索改向滑轮后沿大棚的纵向延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大大减少了绳索和滑轮的使用量,安装方便,绳索不宜缠绕,而且在地面上即可进行维护和手动控制,不用爬到棚顶,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有效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大棚放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大棚进行放风的设备。
背景技术
大棚空间相对封闭,棚内昼夜温差以及湿度变化较大,为了给农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需要经常打开或关闭风口膜对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
为了减轻菜农的劳动强度,公知的大棚放风机一般采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通过设定的程序控制电机,电机带动绳索、绳索牵引风口膜,自动实现放风作业,受到广大菜农的欢迎。但由于大棚内绳索太多(每一个分支绳索都要从大棚底部绕到大棚顶部),滑轮太多(每一个分支绳索需要5个滑轮来完成绳索的改向),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菜农在棚内作业很不方便,有时绳索之间相互缠绕,影响了设备的可靠性。
为了减少绳索和滑轮使用量,本申请人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466440U中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放风控制装置,将动力装置安装于大棚顶部的大棚骨架上,该方案虽然解决了绳索太多的问题,但由于动力装置安装位置太高,不宜进行手动控制,设备维护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棚放风机,其不仅大大减少了绳索和滑轮的使用量,绳索不宜缠绕,而且便于手动控制和设备维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棚放风机,包括: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设有链轮,所述链轮上设有链条;主绳索,所述主绳索由第一主绳索段和第二主绳索段组成,所述第一主绳索段和所述第二主绳索段分别与所述链条的一端连接;多个间隔设置的分支绳索,所述分支绳索与风口膜连接并绕设在设于大棚顶部的分支绳索改向滑轮上;所述分支绳索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分支绳索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主绳索段连接,所述分支绳索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主绳索段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安装于所述大棚内的支撑物件上,所述大棚顶部设有主绳索改向滑轮,所述第一主绳索段和所述第二主绳索段自下而上分别绕过至少一个所述主绳索改向滑轮后沿大棚的纵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主绳索段和所述第二主绳索段沿所述大棚的横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主绳索段更靠近大棚采光坡的底部。
其中,所述分支绳索改向滑轮是两个,一个靠近所述第一主绳索段设置,另一个靠近所述第二主绳索段设置,所述第一主绳索段位于所述大棚的外部。
其中,所述分支绳索改向滑轮是三个,一个靠近所述第一主绳索段设置,一个靠近所述第二主绳索段设置,另一个位于所述主绳索一侧并靠近所述大棚采光坡的底部或顶部。
其中,所述分支绳索改向滑轮是四个,一个靠近所述第一主绳索段设置,一个靠近所述第二主绳索段设置,其余两个分设于所述主绳索两侧,其中一个设于所述大棚的外部并靠近所述大棚采光坡的底部。
其中,所述大棚顶部设有沿大棚横向延伸的支撑梁,所述分支绳索改向滑轮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梁上,或者除去设于所述主绳索一侧并靠近所述大棚采光坡的底部的一个,其余的分支绳索改向滑轮均安装于所述支撑梁上。
其中,所述放风机还包括链轮张紧机构,所述链轮张紧机构包括张紧绳索和张紧滑轮,所述张紧滑轮设置于所述大棚顶部,所述张紧绳索绕过所述张紧滑轮分别与所述链条的一端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动力装置固定于棚内支撑物上,其位于大棚的下部,而主绳索和分支绳索位于大棚的顶部,只需从动力装置处将主绳索引到大棚顶部,每一根分支绳索只需2~4个滑轮即可实现主绳索与分支绳索的联动,因而安装方便,绳索不宜缠绕,大大减少了绳索和滑轮的使用量,而且在地面上即可进行维护和手动控制,不用爬到棚顶,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有效降低了成本。
2)分支绳索改向滑轮在支撑梁上的安装位置是固定的,使用时,只需将支撑梁安装在大棚顶部的骨架上,就可一次性安装好一个分支绳索所需要的多个改向滑轮,而不用单个安装,大大节省了设备安装时间。
3)张紧机构对链条单独进行张紧,防止使用时掉链子,并且在对链条张紧时不影响主绳索的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大棚放风机实施例1的横向剖视图;
图2是图1中主绳索和分支绳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大棚放风机实施例2中主绳索和分支绳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主绳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大棚放风机实施例3中主绳索和分支绳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立柱,11-骨架,12-压膜绳,13-风口膜,14-穿边绳,15-大棚膜,16-放风口,20-分支绳索,21-分支绳索改向滑轮,22-支撑梁,30A-第一主绳索段,30B-第二主绳索段,31-主绳索改向滑轮,32-张紧滑轮,33-弹簧,34-配重,40-动力装置,41-链轮,42-链条,43-张紧绳索,44-张紧滑轮,4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清楚理解本申请,做以下约定:大棚的长度方向为纵向,大棚的宽度方向为横向。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大棚放风机,动力装置40的输出轴上设有链轮41,链轮41设有链条42,动力装置40安装于立柱10上。动力装置40是放风机的主机,其手动控制面板等均设于此,之所以将放风机的主机安装于立柱10上,主要是考虑便于人工控制和平时的设备维护,从动力装置将主绳索直接引到大棚顶部,结构更简洁,避免了绳索之间的缠绕,并可有效减少绳索和滑轮的使用量。动力装置40不一定非要安装在立柱10上,也可以是墙壁(如果墙壁具有足够强度的话),也可以是从大棚顶部的骨架11上垂下来的吊杆等棚内支撑物件,具体结构根据大棚的具体情况而定。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主绳索由第一主绳索段30A和第二主绳索段30B组成,第一主绳索段30A和第二主绳索段30B沿大棚的横向并排设置,并排布置可使绳索不宜缠绕,第一主绳索段30A更靠近大棚采光坡的底部。第一主绳索段30A连接链条42的一端,第二主绳索段30B连接链条42的另一端;第一主绳索段30A和第二主绳索段30B设为一体(也可以是两段绳索连接在一起)。骨架11上设有主绳索改向滑轮31和张紧滑轮32,第一主绳索段30A和第二主绳索段30B自下而上分别绕过至少一个主绳索改向滑轮31后沿大棚的纵向延伸,并在末端绕过张紧滑轮32形成闭环结构。为了给主绳索提供柔性和可靠的张紧力,主绳索回转滑轮与固定物之间设有弹簧33。主绳索的作用是将动力沿大棚的纵向传递,为多个分支绳索20同时获取动力提供方便,由于大棚结构的不同,主绳索与链条42引向主绳索改向滑轮31的过程中也可以增加过渡滑轮。
分支绳索20有多条,沿大棚的纵向间隔设置,图中仅示出了两条,分支绳索20与主绳索和链条42构成一个闭环结构。使用时,这些分支绳索一起拽拉风口膜13,实现放风口16的开启和关闭。放风口16设在大棚膜15和风口膜13的搭接处,分支绳索20与风口膜13连接,最好与风口膜13的穿边绳14在一个交叉点处连接。分支绳索20绕设在设于大棚顶部骨架11上的分支绳索改向滑轮21上。分支绳索2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一主绳索段30A连接,第二端与第二主绳索段30B连接。分支绳索改向滑轮21有四个,一个靠近第一主绳索段30A设置,一个靠近第二主绳索段30B设置,另外两个分设于主绳索两侧(其目的是尽量增加分支绳索的行程,从而可将主绳索尽量布置在靠近放风口的位置,以便于滑轮和绳索的安装和维护)其中一个设于大棚外部并靠近大棚采光坡底部,该分支绳索改向滑轮21固定于压膜绳12上,也可单独为其设置一根固定用的绳索。
大棚顶部的骨架11上设有沿大棚横向延伸的支撑梁22,所述四个分支绳索改向滑轮21中,除去设于大棚外部位于主绳索一侧并靠近大棚采光坡底部的一个,其余的分支绳索改向滑轮21均安装于支撑梁22上。也可以都安装在所述支撑梁22上,此时,设于大棚外部的一个分支绳索改向滑轮21就无需连接在压膜绳12上。在支撑梁22上,分支绳索改向滑轮的安装位置是固定的,因而使用时,只需将支撑梁22安装在大棚顶部的骨架11上,一次就可以安装三个滑轮而且定位准确,大大节省了设备安装时间。
如图1所示,张紧滑轮44安装于骨架11上,张紧绳索43绕过张紧滑轮44后分别与链条42的一端连接。该张紧机构为链条42单独提供张紧,防止使用时掉链子,并且在对链条张紧时不影响主绳索的运动。为了形成柔性的可靠的张紧力,张紧滑轮44与骨架11之间设置了弹簧45。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第一主绳索段30A和第二主绳索段30B是独立的,第一主绳索段30A的自由端和第二主绳索段30B的自由端分别绕过一个设于骨架11上的主绳索改向滑轮31并分别连接一配重34,配重34可起到很好的张紧作用。
另一个不同是,如图3所示,分支绳索改向滑轮21是三个,一个靠近所述第一主绳索段30A设置,一个靠近所述第二主绳索段30B设置,另一个设于大棚外部、位于主绳索一侧并靠近大棚采光坡的底部,或者将其设于大棚内部、位于主绳索的一侧并靠近大棚采光坡的顶部,该分支绳索改向滑轮21固定于大棚外部的压膜绳12上,也可单独为其设置一根固定用的绳索。
另外,该实例中没有设置支撑梁22,当然,如果更看重安装效率,也可以象实施例2一样,将分支绳索改向滑轮21安装在支撑梁22上。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第一主绳索段30A和第二主绳索段30B是独立的,第一主绳索段30A设于大棚的外部,第二主绳索段30B可以设于大棚的外部也可以设于大棚的内部。分支绳索改向滑轮21是两个,一个靠近第一主绳索段30A设置,一个靠近第二主绳索段30B设置。这是一个非常优化的方案,因为其滑轮使用量最少。假设一个大棚有100~200m长,如果按每隔3m安装一条分支绳索计算,与每条分支绳索需五个滑轮的方案相比,一个大棚就可节省100~200个滑轮,仅为原滑轮使用量的40%,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结构,例如,在所述多个分支绳索20中,沿大棚的纵向位于最末端(距离动力装置40最远)的一个分支绳索20在连接处与所述主绳索设为一体,该结构使绳索的布置更为简洁。
根据大棚的具体结构,为了安装方便,主绳索及其改向滑轮、分支绳索及其改向滑轮可以安装在大棚顶部的外侧,也可以安装在大棚顶部的内侧,相互适配,视具体情况而定。

Claims (10)

1.一种大棚放风机,包括:
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设有链轮,所述链轮上设有链条;
主绳索,所述主绳索由第一主绳索段和第二主绳索段组成,所述第一主绳索段和所述第二主绳索段分别与所述链条的一端连接;
多个间隔设置的分支绳索,所述分支绳索与风口膜连接并绕设在设于大棚顶部的分支绳索改向滑轮上;所述分支绳索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分支绳索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主绳索段连接,所述分支绳索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主绳索段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装置安装于所述大棚内的支撑物件上,所述大棚顶部设有主绳索改向滑轮,所述第一主绳索段和所述第二主绳索段自下而上分别绕过至少一个所述主绳索改向滑轮后沿大棚的纵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放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绳索段和所述第二主绳索段沿所述大棚的横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主绳索段更靠近大棚采光坡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放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绳索改向滑轮是两个,一个靠近所述第一主绳索段设置,另一个靠近所述第二主绳索段设置,所述第一主绳索段位于所述大棚的外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放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绳索改向滑轮是三个,一个靠近所述第一主绳索段设置,一个靠近所述第二主绳索段设置,另一个位于所述主绳索一侧并靠近所述大棚采光坡的底部或顶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棚放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绳索改向滑轮是四个,一个靠近所述第一主绳索段设置,一个靠近所述第二主绳索段设置,其余两个分设于所述主绳索两侧,其中一个设于所述大棚的外部并靠近所述大棚采光坡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大棚放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顶部设有沿大棚横向延伸的支撑梁,所述分支绳索改向滑轮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梁上,或者除去设于所述主绳索一侧并靠近所述大棚采光坡的底部的一个,其余的分支绳索改向滑轮均安装于所述支撑梁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放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风机还包括链轮张紧机构,所述链轮张紧机构包括张紧绳索和张紧滑轮,所述张紧滑轮设置于所述大棚顶部,所述张紧绳索绕过所述张紧滑轮分别与所述链条的一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放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绳索段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主绳索段的自由端连接或设为一体并绕设在大棚顶部的主绳索张紧滑轮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放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绳索段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主绳索段的自由端分别绕过一个所述主绳索改向滑轮并分别连接一配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放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支绳索中,沿大棚的纵向位于最末端的一个分支绳索在连接处与所述主绳索设为一体。
CN201620206875.1U 2016-03-17 2016-03-17 大棚放风机 Active CN205378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6875.1U CN205378624U (zh) 2016-03-17 2016-03-17 大棚放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6875.1U CN205378624U (zh) 2016-03-17 2016-03-17 大棚放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78624U true CN205378624U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51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06875.1U Active CN205378624U (zh) 2016-03-17 2016-03-17 大棚放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786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8315A (zh) * 2017-03-31 2017-06-13 孙树飞 大棚放风机机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8315A (zh) * 2017-03-31 2017-06-13 孙树飞 大棚放风机机头
CN106818315B (zh) * 2017-03-31 2023-04-18 孙树飞 大棚放风机机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51903B1 (ko) 식물의 대량재배장치
RU250862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скорения роста и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газона
CN112056127B (zh) 一种温室边柱组件、温室及温室保温方法
US9163401B2 (en) Retractable roof
CN207557795U (zh) 一种育苗大棚光照强度自动调节装置
CN204459947U (zh) 兼具调节光线功能的植物生长照明装置
CN205378624U (zh) 大棚放风机
CN106034829A (zh) 一种智能型大棚
CN107503534A (zh) 一种大型自动化三七种植工厂结构
JP2004534547A (ja) 地面の上方にスクリーンを配置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WO2015087481A1 (ja) 農業用ハウス、開閉装置
CN104106428B (zh) 温室大棚
JP4234148B2 (ja) 農業・園芸ハウスの構築に用いるユニット
CN205431286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温室智能管理系统
CN102361254A (zh) 展放导引绳的牵引装置
CN205865325U (zh) 一种智能型大棚
CN207660102U (zh) 桁架转轴复合结构、可移动屋面收放装置及膜建筑物
CN206744152U (zh) 一种养猪场猪圈抽拉式采光顶棚
CN210746311U (zh) 一种稳定平衡温湿感体系的温控大棚
CN211793289U (zh) 一种蔬菜种植盆用移动式灌溉装置
KR102110287B1 (ko) 광량을 조절하는 온도저감형 비닐하우스
CN208639139U (zh) 一种温室自动落蔓装置
CN208175528U (zh) 一种大棚天窗结构
CN220458092U (zh) 一种伸缩式避雨棚
CN204742004U (zh) 一种带攀架的集雨式蔬菜大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30

Address after: 262500 He Guan Zhen Qian Yan Ma Cun Nan, Qingzhou City, Weifang,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zhou Caishe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Jinpan Village, Heguan Town, Qingzhou City,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2513

Patentee before: Sun Shu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