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76622U - 一种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76622U
CN205376622U CN201620003941.5U CN201620003941U CN205376622U CN 205376622 U CN205376622 U CN 205376622U CN 201620003941 U CN201620003941 U CN 201620003941U CN 205376622 U CN205376622 U CN 205376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ium
dish
nickel
roller
disc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0394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晓刚
徐松富
陈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SL macr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junh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junh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junh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0394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76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76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76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盘式铝转镍极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用于解决现有铝转镍极耳因接头较多而导致电芯制造厂稼动率低以及产品报废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激光焊接台、所述底座上设有缠绕有铝转镍极耳带的盘式铝转镍盘,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与激光焊接台之间设置有滚轮,所述激光焊接台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缠绕有保护膜的复膜盘和由电机带动旋转的收料盘,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上的铝转镍极耳带的一端依次穿过滚轮和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的间隙连接在收料盘上;所述复膜盘上的保护膜与收料盘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盘式铝转镍极耳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软包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耳的材料通常是纯铝,电池在加工组装时需要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电池的正负极与其他电子元件连接,然而由纯铝制成的正极极耳不能直接进行焊锡,现有的工艺通常是在电池正极极耳的引出端焊接一端镍带,再通过镍带进行锡焊,此工艺被称为软包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耳铝转镍工艺。现有的软包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耳铝转镍技术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铝极耳在制造过程中,由极耳制造厂通过激光焊接机将镍带焊接至正极极耳;另一种是铝极耳在极耳制造厂不进行铝转镍工艺,直接生产单个或者盘式的铝极耳,电池制造厂采用此种极耳生产生电芯后,再通过金属超声波焊接机或激光焊接机进行铝转镍工艺。
现有技术中关于铝转镍极耳的技术文献也较多,例如申请号为201320442992.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铝转镍极耳,包括焊接端和外露端,焊接端与外露端部分重叠,重叠部分通过激光焊接实现牢固连接,重叠部分缠绕有加强带;的加强带为热熔粘接于重叠部分外周的透明胶带或紧箍于重叠部分外周的金属带;加强带厚度为0.1~0.15mm。
申请号为201420475706.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盘式铝转镍极耳,包括多片铝带和多片镍带;铝带和镍带间隔设置,相邻的铝带和镍带的端部搭接;在每片铝带上靠近其中一个端部的位置上固定有极耳胶,且极耳胶从铝带的一侧边向外延伸而出;铝带的宽度为1.5~10mm,厚度为0.1~0.2mm;极耳胶的宽度为4~8mm,厚度为0.1mm。
然而,由于铝转镍极耳接头较多,电芯制造厂在使用的过程中因铝转镍极耳质量不合要求而导致自动化生产装置停机次数较多,造成稼动率低以及产品报废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铝转镍极耳因接头较多而导致电芯制造厂稼动率低以及产品报废率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能够对铝转镍极耳进行检测,从而保证盘式转镍极耳的质量,降低电芯制造厂在使用过程中的停机次数,从而提高稼动率和降低产品报废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激光焊接台、所述底座上设有缠绕有铝转镍极耳带的盘式铝转镍盘,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与激光焊接台之间设置有滚轮,所述激光焊接台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缠绕有保护膜的复膜盘和由电机带动旋转的收料盘,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上的铝转镍极耳带的一端依次穿过滚轮和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的间隙连接在收料盘上;所述复膜盘上的保护膜与收料盘连接。
所述滚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上的铝转镍极耳带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的间隙连接在收料盘上。
所述收料盘与激光焊接台之间设置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收料盘的中心轴的安装高度高于第三滚轮的中心轴的安装高度。
所述放置有收料盘的底座上还安装有备用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包括底座、激光焊接台、所述底座上设有缠绕有铝转镍极耳带的盘式铝转镍盘,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与激光焊接台之间设置有滚轮,所述激光焊接台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缠绕有保护膜的复膜盘和由电机带动旋转的收料盘,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上的铝转镍极耳带的一端依次穿过滚轮和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的间隙连接在收料盘上;所述复膜盘上的保护膜与收料盘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盘式铝转镍盘上的铝转镍极耳带依次通过滚轮和压板与激光焊接台的之间间隙,若铝转镍极耳带符合工艺要求,那么铝转镍极耳带顺利通过并在收料盘上进行卷绕;若铝转镍极耳带不符合工艺要求,那么铝转镍极耳带会卡在激光焊接台与压板之间,将不符合工艺要求的铝转镍极耳带裁断取走,然后再利用激光焊接或者超声波焊接将两段铝转镍极耳带焊接在一起,然后在收卷在收料盘中;从而实现对铝转镍极耳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收料盘上的盘式转镍极耳的质量,降低电芯制造厂在使用过程中的停机次数,从而提高稼动率和降低产品报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底座,2、盘式铝转镍盘,3、第一滚轮,4、第二滚轮,5、激光焊接台,6、压板,7、第三滚轮,8、收料盘,9、复膜盘,10、备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的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包括底座1、激光焊接台5、所述底座1上设有缠绕有铝转镍极耳带的盘式铝转镍盘2,所述盘式铝转镍盘2与激光焊接台5之间设置有滚轮,所述激光焊接台5上设有压板6,所述压板6与激光焊接台5之间具有间隙,其中,压板6与激光焊接台5之间的间隙与工艺要求的铝转镍极耳带的厚度相同,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缠绕有保护膜的复膜盘9和由电机带动旋转的收料盘8,所述盘式铝转镍盘2上的铝转镍极耳带的一端依次穿过滚轮和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的间隙连接在收料盘上;所述复膜盘上的保护膜与收料盘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盘式铝转镍盘上的铝转镍极耳带依次通过滚轮和压板与激光焊接台的之间间隙,若铝转镍极耳带符合工艺要求,那么铝转镍极耳带顺利通过并在收料盘上进行卷绕;若铝转镍极耳带不符合工艺要求,那么铝转镍极耳带会卡在激光焊接台与压板之间,将不符合工艺要求的铝转镍极耳带裁断取走,然后再利用激光焊接或者超声波焊接将两段铝转镍极耳带焊接在一起,然后在收卷在收料盘中;从而实现对铝转镍极耳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收料盘上的盘式转镍极耳的质量,降低电芯制造厂在使用过程中的停机次数,从而提高稼动率和降低产品报废率。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收卷盘在收卷极耳带的同时收卷保护膜,用于对极耳带进行保护,防止在搬运的过程中碰撞和损坏极耳带,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滚轮包括第一滚轮3和第二滚轮4,所述盘式铝转镍盘2上的铝转镍极耳带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和压板5与激光焊接台6之间的间隙连接在收料盘7上。
本实用新型的收料盘8与激光焊接台5之间设置有第三滚轮7,所述第二滚轮4和第三滚轮7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保证铝转镍极耳带的通过。
为了便于极耳带的收卷,所述收料盘8的中心轴的安装高度高于第三滚轮7的中心轴的安装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放置有收料盘8的底座1上还安装有备用盘10,收卷盘收卷完成后放置在备用盘上进行包装处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包括底座、激光焊接台、所述底座上设有缠绕有铝转镍极耳带的盘式铝转镍盘,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与激光焊接台之间设置有滚轮,所述激光焊接台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缠绕有保护膜的复膜盘和由电机带动旋转的收料盘,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上的铝转镍极耳带的一端依次穿过滚轮和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的间隙连接在收料盘上;所述复膜盘上的保护膜与收料盘连接。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包括底座、激光焊接台、所述底座上设有缠绕有铝转镍极耳带的盘式铝转镍盘,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与激光焊接台之间设置有滚轮,所述激光焊接台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缠绕有保护膜的复膜盘和由电机带动旋转的收料盘,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上的铝转镍极耳带的一端依次穿过滚轮和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的间隙连接在收料盘上;所述复膜盘上的保护膜与收料盘连接;所述滚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上的铝转镍极耳带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的间隙连接在收料盘上。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包括底座、激光焊接台、所述底座上设有缠绕有铝转镍极耳带的盘式铝转镍盘,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与激光焊接台之间设置有滚轮,所述激光焊接台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缠绕有保护膜的复膜盘和由电机带动旋转的收料盘,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上的铝转镍极耳带的一端依次穿过滚轮和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的间隙连接在收料盘上;所述复膜盘上的保护膜与收料盘连接;所述滚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上的铝转镍极耳带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的间隙连接在收料盘上;所述收料盘与激光焊接台之间设置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在同一水平面上。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的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包括底座、激光焊接台、所述底座上设有缠绕有铝转镍极耳带的盘式铝转镍盘,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与激光焊接台之间设置有滚轮,所述激光焊接台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缠绕有保护膜的复膜盘和由电机带动旋转的收料盘,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上的铝转镍极耳带的一端依次穿过滚轮和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的间隙连接在收料盘上;所述复膜盘上的保护膜与收料盘连接;所述滚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上的铝转镍极耳带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的间隙连接在收料盘上;所述收料盘与激光焊接台之间设置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收料盘的中心轴的安装高度高于第三滚轮的中心轴的安装高度。
实施例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述放置有收料盘的底座上还安装有备用盘。

Claims (5)

1.一种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激光焊接台、所述底座上设有缠绕有铝转镍极耳带的盘式铝转镍盘,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与激光焊接台之间设置有滚轮,所述激光焊接台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缠绕有保护膜的复膜盘和由电机带动旋转的收料盘,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上的铝转镍极耳带的一端依次穿过滚轮和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的间隙连接在收料盘上;所述复膜盘上的保护膜与收料盘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盘式铝转镍盘上的铝转镍极耳带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压板与激光焊接台之间的间隙连接在收料盘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盘与激光焊接台之间设置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在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盘的中心轴的安装高度高于第三滚轮的中心轴的安装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有收料盘的底座上还安装有备用盘。
CN201620003941.5U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 Active CN205376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3941.5U CN205376622U (zh)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3941.5U CN205376622U (zh)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76622U true CN205376622U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75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03941.5U Active CN205376622U (zh) 2016-01-06 2016-01-06 一种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76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5664A (zh) 极耳加工方法
CN101499428B (zh) 一种双界面卡生产方法及设备
CN104167553A (zh) 一种方形卷绕式电池极片及其制作工艺
CN104466074B (zh) 一种软包装电池极耳焊接方法
CN205362977U (zh) 一种动力电芯用极耳电阻焊接生产装置
CN107234329A (zh) 一种软包电芯的极耳焊接方法
CN101414673A (zh) 聚合物或液态软包装锂离子电芯用正极耳及其生产方法
JP2012033421A (ja) 巻回素子の製造装置
CN10296250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设备
CN205376623U (zh) 一种单片转镍极耳自动化生产装置
CN102324548A (zh) 一种软包装电池封装方法
CN204516831U (zh) 一种极耳
CN205376622U (zh) 一种零接头盘式转镍极耳制作装置
CN102569727A (zh)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极组的制作方法
KR102105541B1 (ko) 전극의 균열 방지를 위한 테이핑 장치
CN111477973A (zh) 卷绕电芯、卷绕电芯的制备工艺以及锂离子电池
CN205376621U (zh) 一种盘式铝转镍极耳生产装置
CN204303902U (zh) 软包锂电池带胶极耳
KR100377920B1 (ko) 밀폐 테이프가 부착된 전극 탭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장치
CN208690367U (zh) 电池卷芯和圆柱锂离子电池
CN202888304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贴胶装置
CN107994198A (zh) 一种电池极耳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04377382A (zh)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两拼卷芯极耳弯折方法
CN210675828U (zh) 一种极片涂层去除系统及其垫片
CN206313027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极耳辅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Shilong Baoan District Shiyan Street Community benevolent Road No. 2 innovation world Thail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A2 building 13 floor East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SL macro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Shilong Baoan District Shiyan Street Community benevolent Road No. 2 innovation world Thail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A2 building 13 floor East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DAJUNH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