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65511U - 一种汽车后护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护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65511U
CN205365511U CN201620042270.3U CN201620042270U CN205365511U CN 205365511 U CN205365511 U CN 205365511U CN 201620042270 U CN201620042270 U CN 201620042270U CN 205365511 U CN205365511 U CN 205365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 stick
protect
automobile
main body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422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国伟
何伟廷
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ongji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ongjian Auto Accessori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ongjian Auto Accessori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ongjian Auto Accessori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422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65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65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655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护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包括:后护杠主体;所述后护杠主体为U型钣金后护杠。U型钣金后护杠可以更好的契合车身结构,起到了更优的防护性能,在发生轻微的碰撞时,可以起到保护车身的作用。同时,配合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各优选方案,赋予了汽车后护杠更多的功能,与传统的汽车后护杠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是一种多功能汽车后护杠。进一步地,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可以抵挡轻微碰撞,因此减少了频繁更换汽车后护杠的经济损失,降低了车主的汽车养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护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护杠。
背景技术
SUV的全称是SportUtilityVehicle,中文意思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这是一种拥有旅行车般的空间机能,配以货卡车的越野能力的车型。按照SUV的功能性,通常分为城市型与越野型,现在的SUV一般指那些以轿车平台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既具有轿车的舒适性,又具有一定越野性的车型,SUV的高空间机能和越野能力,已经取代旅行车成了休闲旅游的主要车型,成为了当今最受欢迎的车款。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SUV的使用场合越来越广泛,驾驶汽车出游、越野的人群越来多,汽车的使用环境不再局限于城市内,因此,在刮擦碰撞时可以起到保护车身以及美化汽车外观的汽车后护杠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现有技术中,但传统的汽车后护杠的存在着防护性能差,难以满足各类户外使用环境的需求的技术缺陷。
因此,研发出一种防护性能好,可以满足各类户外使用环境的需求的汽车后护杠,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护杠,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汽车后护杠的存在着防护性能差,难以满足各类户外使用环境的需求的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包括:后护杠主体(1);所述后护杠主体(1)为U型钣金后护杠。
优选地,所述汽车后护杠还包括:立体护翼;所述立体护翼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拱形面以及棱边;所述立体护翼焊接于所述后护杠主体的拐角处。
优选地,所述立体护翼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立体护翼分别为:左护翼(2)和右护翼(3);所述左护翼(2)焊接于所述后护杠主体(1)的左侧拐角处,所述右护翼(3)焊接于所述后护杠主体(1)的右侧拐角处;所述左护翼(2)和所述右护翼(3)沿所述汽车后护杠的纵向中心轴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汽车后护杠还包括:踩踏区域(4);所述踩踏区域(4)设置于所述后护杠主体(1)的中心区域。
优选地,所述踩踏区域上设置有长条状凸起,所述长条状凸起的高度为3mm。
优选地,所述汽车后护杠还包括:翻孔踏板(5);所述翻孔踏板(5)设置于所述后护杠主体(1)的拐角处;所述翻孔踏板(5)与所述踩踏区域(4)的垂直高度相等;所述翻孔踏板(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圆孔;所述防滑圆孔为上下连通结构。
优选地,所述汽车后护杠还包括:散光灯(6);所述散光灯(6)设置于所述后护杠主体(1)上,所述散光灯(6)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散光灯(6)沿所述汽车后护杠的纵向中心轴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汽车后护杠还包括:雾灯(7);所述雾灯(7)设置于所述后护杠主体(1)上,所述雾灯(7)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雾灯(7)沿所述汽车后护杠的纵向中心轴灯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汽车后护杠还包括:雷达支架(8);所述雷达支架(8)设置于所述后护杠主体(1)上;所述雷达支架(8)的个数为四个。
优选地,所述汽车后护杠还包括:反光片(9);所述反光片(9)设置于所述后护杠主体(1)的中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包括:后护杠主体;所述后护杠主体为U型钣金后护杠。U型钣金后护杠可以更好的契合车身结构,起到了更优的防护性能,在发生轻微的碰撞时,可以起到保护车身的作用。同时,配合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各优选方案,赋予了汽车后护杠更多的功能,与传统的汽车后护杠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是一种多功能汽车后护杠。进一步地,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可以抵挡轻微碰撞,因此减少了频繁更换汽车后护杠的经济损失,降低了车主的汽车养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后护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后护杠的踩踏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后护杠的翻孔踏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后护杠主体1、左护翼2、右护翼3、踩踏区域4、翻孔踏板5、散光灯6、雾灯7、雷达支架8以及反光片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护杠,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汽车后护杠的存在着防护性能差,难以满足各类户外使用环境的需求的技术缺陷。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包括:后护杠主体1;后护杠主体1为U型钣金后护杠。U型钣金后护杠可以更好的契合车身结构,起到了更优的防护性能,在发生的碰撞时,可以起到减震、吸能的作用,从而保护车身及车内乘客的安全。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可以抵挡碰撞,因此减少了频繁更换汽车后护杠的经济损失,降低了车主的汽车养护成本。
与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后护杠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还包括:立体护翼;立体护翼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拱形面以及棱边;立体护翼2焊接于后护杠主体1的拐角处。立体护翼的个数为两个,两个立体护翼分别为:左护翼2和右护翼3;左护翼2焊接于后护杠主体1的左侧拐角处,右护翼3焊接于后护杠主体1的右侧拐角处;左护翼2和右护翼3沿汽车后护杠的纵向中心轴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多道折弯、压型成型制得的立体护翼,可以很好地融入车身的设计。同时通过折弯形成了多个拱形面及棱边,相对于平直的大面,拱形面及棱边在发生中级及轻微碰撞时,变形量不大,车身的防护性能更高,适合各种越野类场合。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还包括:踩踏区域4;踩踏区域4设置于后护杠主体1的中心区域。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装在越野车上时,由于越野车的底盘较高,越野车的后车厢离地高度很高,如果不借助外部工具无法登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后护杠还可以起到辅助登车的功能,满足车主的多元化需求。
为防止在使用登车时打滑,增加了产品的安全系数,踩踏区域4上设置有长条状凸起,长条状凸起的高度为3mm。
为请参阅图3,使得驾驶员或者乘客可以从汽车侧方登上车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还包括:翻孔踏板5;翻孔踏板5设置于后护杠主体1的拐角处。在户外越野场地使用时,使用者的鞋靴上往往是黏贴着大量泥土,踩踏在平面上或者防滑不明显的踩踏区域上容易产生打滑现象,为防止使用者打滑,翻孔踏板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圆孔。
为防止翻孔踏板5的生锈现象发生,增加汽车后护杠的使用寿命,防滑圆孔为上下连通结构,容易排水,避免生锈状况的发生。
同时,翻孔踏板5与踩踏区域4的垂直高度相等,位置能够使得使用者较为轻松地踩踏及接触,使用更为方便,设计更为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还包括:散光灯6;散光灯6设置于后护杠主体1上,散光灯6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散光灯6沿汽车后护杠的纵向中心轴对称设置。当汽车夜晚行驶林野护外场所中,遇到前进方向不通,需要倒车行驶时,散光灯6能将汽车后方照亮,为汽车倒车行驶提供极大的方便及安全;满足汽车的越野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还包括:雾灯7;雾灯7设置于后护杠主体1上,雾灯7的个数为两个;两个雾灯7沿汽车后护杠的纵向中心轴灯对称设置。当汽车在大雨大雪重雾霾等恶劣天气中行驶时,能见度低,雾灯7能够发出穿透了较强的黄光,给后方的车辆提供了警示。增加了汽车在极端天气中的行驶能力,直接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能。
为满足车主多层次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还包括:雷达支架8;雷达支架8设置于后护杠主体1上;雷达支架8的个数为四个。预留有四个雷达支架8后,可安装有倒车雷达,雷达的工作区域相互交替,覆盖汽车周边,便于司机更好的监视周围路况,方便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还包括:反光片9;反光片设置于后护杠主体1的中部。当后方有灯光照射时,无论汽车处于行驶状态或停泊状态,反光片9会都将灯光反射回来,给后方行驶车辆提供警示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包括:后护杠主体;所述后护杠主体为U型钣金后护杠。U型钣金后护杠可以更好的契合车身结构,起到了更优的防护性能,在发生轻微的碰撞时,可以起到保护车身的作用。同时,配合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各优选方案,赋予了汽车后护杠更多的功能,与传统的汽车后护杠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是一种多功能汽车后护杠。进一步地,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可以抵挡轻微碰撞,因此减少了频繁更换汽车后护杠的经济损失,降低了车主的汽车养护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护杠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后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护杠包括:后护杠主体(1);
所述后护杠主体(1)为U型钣金后护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护杠还包括:立体护翼;所述立体护翼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拱形面以及棱边;
所述立体护翼焊接于所述后护杠主体的拐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护翼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立体护翼分别为:左护翼(2)和右护翼(3);
所述左护翼(2)焊接于所述后护杠主体(1)的左侧拐角处,所述右护翼(3)焊接于所述后护杠主体(1)的右侧拐角处;
所述左护翼(2)和所述右护翼(3)沿所述汽车后护杠的纵向中心轴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护杠还包括:踩踏区域(4);
所述踩踏区域(4)设置于所述后护杠主体(1)的中心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区域上设置有长条状凸起,所述长条状凸起的高度为3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护杠还包括:翻孔踏板(5);
所述翻孔踏板(5)设置于所述后护杠主体(1)的拐角处;所述翻孔踏板(5)与所述踩踏区域(4)的垂直高度相等;
所述翻孔踏板(5)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圆孔;
所述防滑圆孔为上下连通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护杠还包括:散光灯(6);
所述散光灯(6)设置于所述后护杠主体(1)上,所述散光灯(6)的个数为两个;
两个所述散光灯(6)沿所述汽车后护杠的纵向中心轴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护杠还包括:雾灯(7);
所述雾灯(7)设置于所述后护杠主体(1)上,所述雾灯(7)的个数为两个;
两个所述雾灯(7)沿所述汽车后护杠的纵向中心轴灯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护杠还包括:雷达支架(8);
所述雷达支架(8)设置于所述后护杠主体(1)上;
所述雷达支架(8)的个数为四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护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护杠还包括:反光片(9);
所述反光片(9)设置于所述后护杠主体(1)的中部。
CN201620042270.3U 2016-01-15 2016-01-15 一种汽车后护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65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2270.3U CN205365511U (zh) 2016-01-15 2016-01-15 一种汽车后护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42270.3U CN205365511U (zh) 2016-01-15 2016-01-15 一种汽车后护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65511U true CN205365511U (zh) 2016-07-06

Family

ID=56277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4227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65511U (zh) 2016-01-15 2016-01-15 一种汽车后护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65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53111A (en) Motor vehicle with a rearward swing-up body member
EP3176038B1 (en) Recess steps for cab access
CN109955770A (zh) 汽车
WO2015072476A1 (ja) 車両
US5823585A (en) Sports truck storage bumper set
CA1053725A (en) Vehicle cab configuration effecting reduction of air drag and enhancing storage space capacity and convenience
CN106864602A (zh) 前车体结构
US20100320013A1 (en) Wide track electric vehicle
US6350049B1 (en) Lighting arrangement for motor vehicles
US20030168371A1 (en) Portable cooler
CN100488796C (zh) 车辆用燃料箱
US6685349B2 (en) Marker light module
US6499795B2 (en) Vehicle with storage/utility system
CN205365511U (zh) 一种汽车后护杠
US5688036A (en) High-mounted truck tail lights
RU2574043C2 (ru)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ый всесезонный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вездеход
CN203766649U (zh) 车载路面安全警示工具箱
CN207594853U (zh) 多用途货车外装饰板及多用途货车
CN218197850U (zh) 一种带观察窗的可装配滑移玻璃的车门总成
EP0662398B1 (en) Vehicle with S-shape curved windscreen
CN217672888U (zh) 一种强度高的连体车厢
CN215944424U (zh) 一种设有对外显示屏的物流运输车
US20240153929A1 (en) Lighted Applique for Mounting to an Automotive Body Panel
RU207923U1 (ru) Бокс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грузов на крыше автомобиля
KR200490852Y1 (ko) 대형차량용 리어램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315 West Lecong Road, Lecong Town, Shunde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China (B333)

Patentee after: WINBO-DONGJIAN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5 West Lecong Road, Lecong Town, Shunde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China (B333)

Patentee before: Winbo-Dongjian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