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56061U - 转子及设有该转子的电机 - Google Patents

转子及设有该转子的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56061U
CN205356061U CN201620058840.8U CN201620058840U CN205356061U CN 205356061 U CN205356061 U CN 205356061U CN 201620058840 U CN201620058840 U CN 201620058840U CN 205356061 U CN205356061 U CN 205356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radiating piece
motor
internal fan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588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雪波
徐建锋
刘利
宋艳林
邓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Motor F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Motor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Motor F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Motor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588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56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56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560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转子,包括转子轴、散热内风扇及套设于所述转子轴外侧的转子铁芯,所述散热内风扇设于所述转子轴,所述转子还包括设于所述转子轴的第一散热件及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及所述第二散热件设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两端,所述第二散热件位于所述转子铁芯及所述散热内风扇之间。此转子安装于电机后,第一散热件及第二散热件不仅可以实现对电机定子端部绕组的冷却,且可增大电机机壳内部的气体流动量;同时通过散热内风扇将热气体吹向机壳,通过机壳排出,从而达到对转子及轴承的冷却,降低了对散热内风扇的压力要求,铁芯的长度也可以适当做长,降低了电机的附加损耗且提高电机的整体性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转子的电机。

Description

转子及设有该转子的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子及设有该转子的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带散热筋的电机的冷却,一般是在电机内部的一端安装一个大直径流线型内风扇,并通过转子上通风槽以及机壳上的四条通风道构成的内循环冷却风路,把转子和轴承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机壳上加以冷却,该冷却方式的设置对所采取的流线型内风扇的压力要求较大,且铁芯不宜过长,同时对电机绕组端部冷却效果较差,因此电机附加损耗较大且影响电机整体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机所采用的流线型内风扇的压力要求较大、铁芯不宜过长,同时对电机绕组端部冷却效果较差因此导致电机附加损耗较大且影响电机整体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转子及设有该转子的电机。
一种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子轴、散热内风扇及套设于所述转子轴外侧的转子铁芯,所述散热内风扇设于所述转子轴,所述转子还包括设于所述转子轴的第一散热件及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及所述第二散热件设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两端,所述第二散热件位于所述转子铁芯及所述散热内风扇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安装于电机后,安装于转子轴的第一散热件及第二散热件不仅可以实现对电机定子端部绕组的冷却,且可增大电机机壳内部的气体流动量;同时通过散热内风扇将热气体吹向机壳,通过机壳排出,从而达到对转子及轴承的冷却,降低了对散热内风扇的压力要求,铁芯的长度也可以适当做长,从而降低了电机的附加损耗且提高了电机的整体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还包括散热筋,所述散热筋设于所述转子轴形成通风槽,所述转子铁芯套设于所述散热筋外侧,所述第一散热件设于所述散热筋,所述通风槽与所述散热内风扇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还包括导风筒,所述导风筒与所述通风槽连通,所述导风筒设于所述散热内风扇与所述转子铁芯之间,所述第二散热件设于所述导风筒,所述通风槽通过所述导风筒与所述散热内风扇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件及所述第二散热件均与所述转子轴焊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件及所述第二散热件均为风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内风扇的形状为流线型。
一种电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转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包括上述所述的转子,转子安装于电机后,安装于转子轴的第一散热件及第二散热件不仅可以实现对电机定子端部绕组的冷却,且可增大电机机壳内部的气体流动量;同时通过散热内风扇与机壳上四条通道形成循环通道,从而达到对转子及轴承的冷却,降低了对散热内风扇的压力要求,铁芯的长度也可以适当做长,从而降低了电机的附加损耗且提高了电机的整体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包括定子,所述定子包括机壳、定子铁芯及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安装于所述机壳并设于所述转子外侧,所述定子绕组设于所述定子铁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于所述定子铁芯两端的定子绕组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件及所述第二散热件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壳上设有通道,所述散热内风扇与所述通道相对应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子,该转子10包括转子轴11、散热内风扇12及套设于转子轴11外侧的转子铁芯13,散热内风扇12设于转子轴11,转子10还包括设于转子轴11的第一散热件14及第二散热件15,第一散热件14及第二散热件15设于转子铁芯13的两端,第二散热件15位于转子铁芯13及散热内风扇12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10,安装于电机后,安装于转子轴11的第一散热件14及第二散热件15不仅可以实现对电机定子端部绕组的冷却,且可增大电机机壳内部的气体流动量;同时通过散热内风扇12将热气体吹向机壳,通过机壳排出,从而达到对转子10及轴承的冷却,降低了对散热内风扇12的压力要求,铁芯的长度也可以适当做长,从而降低了电机的附加损耗提高了电机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转子10还包括散热筋,散热筋设于转子轴11形成通风槽16,转子铁芯13套设于散热筋外侧,第一散热件14设于散热筋,通风槽16与散热内风扇12连通。
如图1所示,热气流经过通风槽16到达散热内风扇12,第一散热件14不仅可以冷却电机定子端部绕组,还可加快热气流进入通风槽16的速度。
进一步,上述转子10还包括导风筒17,导风筒17与通风槽16连通,导风筒17设于散热内风扇12与转子铁芯13之间,第二散热件15设于导风筒17,通风槽16通过导风筒17与散热内风扇12连通。导风筒17的设置可便于气流从通风槽16到散热内风扇12。具体地,散热内风扇12的形状为流线型,可便于热气流的逸散。
上述第一散热件14及第二散热件15均可与转子轴11焊接,也可将第一散热件14直接焊接于散热筋,第二散热件15直接焊接于导风筒17。具体地,第一散热件14及第二散热件15均为风扇。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上述所述的转子10,且该电机还包括定子20,定子20包括机壳21、定子铁芯22及定子绕组23,定子铁芯22安装于机壳21并设于转子10外侧,定子绕组23设于定子铁芯22,设于定子铁芯22两端的定子绕组23分别与第一散热件14及第二散热件15相对设置。从而可以提高第一散热件14及第二散热件15对设于定子铁芯22两端的定子绕组23的冷却效率。且在机壳21上设有通道,散热内风扇12与通道相对应设置。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散热件14及第二散热件15可直接对设于定子铁芯22两端的定子绕组23进行冷却,且转子10转动形成的热气流还可通过通风槽16并经过导风筒17到达散热内风扇12,散热内风扇12与机壳21上的四条通道相对应设置构成冷却循环通道,以对电机进行冷却。具体地,上述机壳21为中空的圆柱形,上述四条通道沿机壳21的周向均匀设置,四条通道的长度与机壳21的长度相等,且四条通道的形状可以选择为长方形,当然,也不限于长方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转子轴、散热内风扇及套设于所述转子轴外侧的转子铁芯,所述散热内风扇设于所述转子轴,所述转子还包括设于所述转子轴的第一散热件及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及所述第二散热件设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两端,所述第二散热件位于所述转子铁芯及所述散热内风扇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还包括散热筋,所述散热筋设于所述转子轴形成通风槽,所述转子铁芯套设于所述散热筋外侧,所述第一散热件设于所述散热筋,所述通风槽与所述散热内风扇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还包括导风筒,所述导风筒与所述通风槽连通,所述导风筒设于所述散热内风扇与所述转子铁芯之间,所述第二散热件设于所述导风筒,所述通风槽通过所述导风筒与所述散热内风扇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及所述第二散热件均与所述转子轴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及所述第二散热件均为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内风扇的形状为流线型。
7.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转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定子,所述定子包括机壳、定子铁芯及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安装于所述机壳并设于所述转子外侧,所述定子绕组设于所述定子铁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定子铁芯两端的定子绕组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件及所述第二散热件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设有通道,所述散热内风扇与所述通道相对应设置。
CN201620058840.8U 2016-01-21 2016-01-21 转子及设有该转子的电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56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58840.8U CN205356061U (zh) 2016-01-21 2016-01-21 转子及设有该转子的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58840.8U CN205356061U (zh) 2016-01-21 2016-01-21 转子及设有该转子的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56061U true CN205356061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77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5884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56061U (zh) 2016-01-21 2016-01-21 转子及设有该转子的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560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0968A (zh) * 2017-12-04 2018-04-13 安源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公交车电机总成
CN115833483A (zh) * 2022-12-22 2023-03-21 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流通风电机离心风扇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0968A (zh) * 2017-12-04 2018-04-13 安源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公交车电机总成
CN107910968B (zh) * 2017-12-04 2019-09-06 安源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公交车电机总成
CN115833483A (zh) * 2022-12-22 2023-03-21 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流通风电机离心风扇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0922B (zh)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
CN105981269B (zh) 全封闭型牵引电动机
CN102769356B (zh) 具有空气冷却结构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及其空气冷却方法
CN205319816U (zh) 一种永磁盘式电机冷却系统
JP4576309B2 (ja) 回転電機
JP2014033584A (ja) 回転電機の風冷構造
CN204334189U (zh) 具有三风扇全循环冷却风路系统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02183689U (zh) 2极电机内风路结构
CN109450151B (zh) 内置散热风道的永磁伺服电机
CN108023441B (zh) 一种新型电机风路结构
CN104505970A (zh) 具有三风扇全循环冷却风路系统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05248930U (zh) 一种无径向风道通风冷却结构的方箱电机
CN105071598A (zh) 一种双冷却电机的内风路结构
CN205356061U (zh) 转子及设有该转子的电机
CN205960857U (zh) 一种带两叶轮的磁悬浮电机纯风冷散热结构
CN208209735U (zh) 一种内置散热的无铁芯盘式电机
CN110768414A (zh) 一种永磁电机的冷却结构
CN202183693U (zh)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
CN105245042A (zh) 一种永磁风力发电机内风路结构
CN203261190U (zh) 一种超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散热结构
CN203261167U (zh) 一种超高速永磁电动机水冷机壳
CN116436212A (zh) 一种带轴径向混合通风铁芯的电机
CN206060461U (zh) 一种增安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通风冷却结构
CN106385136A (zh) 吸风自扇冷式开启式电动机
CN203707998U (zh) 一种风冷散热的串激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