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55426U - 一种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55426U CN205355426U CN201521119787.XU CN201521119787U CN205355426U CN 205355426 U CN205355426 U CN 205355426U CN 201521119787 U CN201521119787 U CN 201521119787U CN 205355426 U CN205355426 U CN 2053554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nding parts
- ground terminal
- terminal
- metallic shield
- shield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3298 conjugation with cellular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68 sexu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1037 unidirectional conju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和插入组件,插入组件包括绝缘本体和端子组件,端子组件包括上排导电端子、金属屏蔽片和下排导电端子,上排导电端子包括上接地端子,下排导电端子包括下接地端子;上接地端子、下接地端子的前端与金属屏蔽片固定连接;和/或,上接地端子向外延伸出第一接地部,下接地端子向外延伸出第二接地部,金属屏蔽片向外延伸出屏蔽部,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和屏蔽部相对应,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与屏蔽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上接地端子、下接地端子与金属屏蔽片之间形成固定连接,连接牢靠,改善了电连接器在高速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谐振点问题和电磁干扰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速传输资料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信号传输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对连接器高频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一代的USB3.1标准对传输速度要求高达20Gbps,甚至是40Gbps。为了满足高速传输要求,连接器的结构必须有新的突破才能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与稳定性。在高频连接器行业,例如USB连接器、HDMI连接器、DisplayPort连接器等高速连接器行业,随着对传输速度的更高的要求,谐振点的问题更加突出。为了解决高速传输下的谐振点问题,连接器各大厂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CN204243365U公开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端子座及设置在端子座的上、下两排导电端子,每一所述导电端子均包括与对接连接器进行对接的接触部,所述导电端子中包括若干接地端子,每一所述接地端子前端均为接触部的自由端,后端为焊接脚,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焊接脚用于插设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并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接地端形成电连接,上、下排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的自由端相互电连接而使得位于上排的所述接地端子与下排对应列的所述接地端子形成电性并联。
上述方案是通过上、下排对应的接地端子的接触部的自由端相互电连接,能一定的解决谐振点问题,但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仅仅连接上下两排端子的接地端子,并未连接舌片中心的屏蔽金属片,而且这需要通过焊接、机械连接等方式来实现连接,连接工艺复杂、实施成本较高,连接不牢靠,量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大规模量产且可以改善在传输高速信号时产生的谐振点的电连接器。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和插入组件,所述插入组件包括绝缘本体和与绝缘本体一体成型的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上排导电端子、金属屏蔽片和下排导电端子,所述上排导电端子包括上接地端子,所述下排导电端子包括下接地端子;
所述上接地端子、下接地端子的前端与金属屏蔽片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接地端子向外延伸出第一接地部,所述下接地端子向外延伸出第二接地部,所述金属屏蔽片向外延伸出屏蔽部,所述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和屏蔽部相对应,所述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与屏蔽部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接地端子、下接地端子的前端通过加压机构与金属屏蔽片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通过加压机构与屏蔽部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每一导电端子包括水平向前延伸超出绝缘本体的对接部、水平向后延伸超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及位于对接部和焊接部之间的主体部,所述对接部的前端为自由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接地端子的自由端和下接地端子的自由端与金属屏蔽片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接地端子的主体部向外延伸出第一接地部,所述下接地端子的主体部向外延伸出第二接地部,所述金属屏蔽片向外延伸出屏蔽部,所述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和屏蔽部相对应;
所述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与屏蔽部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绝缘本体上对应上接地端子、下接地端子和金属屏蔽片的连接之处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绝缘本体上对应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和屏蔽部的连接之处设有第二通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对上接地端子、下接地端子和金属屏蔽片的连接之处进行加压处理,所述加压机构的压力为10-99公斤力;
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对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和屏蔽部的连接之处进行加压处理,所述加压机构的压力为10-99公斤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接地部向下弯折,所述第二接地部向上弯折,所述屏蔽部为平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接地部的向下弯折处与屏蔽部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第二接地部的向上弯折处与屏蔽部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填充有绝缘本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凸起,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通孔。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上接地端子、下接地端子的前端与金属屏蔽片固定连接,和/或,上接地端子向外延伸出第一接地部,下接地端子向外延伸出第二接地部,金属屏蔽片向外延伸出屏蔽部,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和屏蔽部相对应,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与屏蔽部固定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接地端子和金属屏蔽片的接触,通过金属屏蔽片来改善接地端子的接地问题,从而有效改善了电连接器在高速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谐振点问题和电磁干扰问题。
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压机构对上接地端子、下接地端子和金属屏蔽片的连接之处,和/或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和屏蔽部的连接之处施以强压,使得上接地端子、下接地端子与金属屏蔽片之间形成固定连接,连接牢靠,且可以简化连接工艺、实施成本较低,量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插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A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3所示插入组件的分解图;
图6是图5所示第一插入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第一插入组件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8是端子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端子组件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0是上接地端子、下接地端子的自由端与金属屏蔽片连接之处的示意图;
图11是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与屏蔽部连接之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和插入组件2,所述插入组件2包括绝缘本体3和与绝缘本体3一体成型的端子组件4,所述端子组件4包括上排导电端子5、金属屏蔽片6和下排导电端子7,所述上排导电端子5、金属屏蔽片6和下排导电端子7依次叠加,所述上排导电端子5包括上接地端子51,所述下排导电端子7包括下接地端子71。本实用新型将上接地端子51、下接地端子52和金属屏蔽片6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改善了接地端子和金属屏蔽片的接触,通过金属屏蔽片来改善接地端子的接地问题,从而有效改善了电连接器在高速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谐振点问题和电磁干扰问题。
具体的,如图8、9和10所示,所述上接地端子51、下接地端子71的前端与金属屏蔽片6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接地端子51、下接地端子71的前端通过加压机构与金属屏蔽片6固定连接
和/或,如图8、9和11所示,所述上接地端子51向外延伸出第一接地部52,所述下接地端子71向外延伸出第二接地部72,所述金属屏蔽片6向外延伸出屏蔽部62,所述第一接地部52、第二接地部72和屏蔽部62相对应,所述第一接地部52、第二接地部72与屏蔽部62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接地部52、第二接地部72通过加压机构与屏蔽部62固定连接。
也就是说,上接地端子51、下接地端子52和金属屏蔽片6固定连接的部位可以是端子前端的头部,也可以是中间部位,还可以是前端的头部以及中间部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实施例中,上接地端子51、下接地端子52和金属屏蔽片6固定连接的部位是前端的头部以及中间部位。
为了更好的显示上接地端子51、下接地端子52和金属屏蔽片6固定连接的位置,每一导电端子包括水平向前延伸超出绝缘本体的对接部、水平向后延伸超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及位于对接部和焊接部之间的主体部,所述对接部的前端为自由端。如图8、9所示,上接地端子51包括水平向前延伸超出绝缘本体的对接部511、水平向后延伸超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512、及位于对接部511和焊接部之间512的主体部513,所述对接部511的前端为自由端514。下接地端子71包括水平向前延伸超出绝缘本体的对接部711、水平向后延伸超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712、及位于对接部711和焊接部之间712的主体部713,所述对接部711的前端为自由端714。
上接地端子51、下接地端子52和金属屏蔽片6前端的连接部位优选为自由端,即,所述上接地端子51的自由端514和下接地端子71的自由端714与金属屏蔽片6固定连接。
上接地端子51、下接地端子52和金属屏蔽片6中间的连接部位优选为主体部,即,所述上接地端子51的主体部513向外延伸出第一接地部52,所述下接地端子71的主体部713向外延伸出第二接地部72,所述金属屏蔽片6向外延伸出屏蔽部62,所述第一接地部52、第二接地部72和屏蔽部62相对应;所述第一接地部52、第二接地部72与屏蔽部62固定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压机构对上接地端子51、下接地端子71和金属屏蔽片6的连接之处,和/或第一接地部52、第二接地部72和屏蔽部62的连接之处施以强压,使得上接地端子51、下接地端子71与金属屏蔽片6之间形成固定连接,连接牢靠,且可以简化连接工艺、实施成本较低,量产好。
如图3、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3上对应上接地端子51、下接地端子71和金属屏蔽片6的连接之处设有第一通孔31,所述绝缘本体3上对应第一接地部52、第二接地部72和屏蔽部62的连接之处设有第二通孔32。
所述第一通孔31用于对上接地端子51、下接地端子71和金属屏蔽片6的连接之处进行加压处理,所述加压机构的压力为10-99公斤力。所述加压机构先通过第一通孔31以10-99公斤力对上接地端子51、下接地端子71和金属屏蔽片6的连接之处进行加压处理,加压处理后,所述绝缘本体3在上接地端子51、下接地端子71和金属屏蔽片6的连接之处的外表面形成包覆,使上接地端子51、下接地端子71和金属屏蔽片6永久性地固定连接,连接牢靠。
所述第二通孔32用于对第一接地部52、第二接地部72和屏蔽部62的连接之处进行加压处理,所述加压机构的压力为10-99公斤力。所述加压机构先通过第二通孔32以10-99公斤力对第一接地部52、第二接地部72和屏蔽部62的连接之处进行加压处理,加压处理后,所述绝缘本体3在第一接地部52、第二接地部72和屏蔽部62的连接之处的外表面形成包覆,使第一接地部52、第二接地部72和屏蔽部62永久性地固定连接,连接牢靠。
具体的,所述加压机构可以是模具压料装置,但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加压机构施以的压力优选为10-99公斤力,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述压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加压机构施加的压力值的大小并不局限于本实用新型所举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I/M(InsertMolding,一体成型)成型方式对上排导电端子5和下排导电端子7进行第一次成型,得到图7所示的上插入组件21A和下插入组件21B,然后将图7所示的上插入组件21A、金属屏蔽片6和下插入组件21B依次叠加,得到图6所示的第一插入组件21,最后通过I/M(InsertMolding,一体成型)成型方式进行第二次成型,得到图3所示的插入组件2。
具体的,所述第一接地部52向下弯折,所述第二接地部72向上弯折,所述屏蔽部62为平面。所述第一接地部52的向下弯折处与屏蔽部62之间形成第一间隙81,第二接地部72的向上弯折处与屏蔽部52之间形成第二间隙82,所述第一间隙81和第二间隙82填充有绝缘本体3。第一间隙81和第二间隙82填充有绝缘本体3,当加压机构对第一接地部52、第二接地部72和屏蔽部62的连接之处进行加压处理时,可以减少压力对第一接地部52、第二接地部72的冲击,避免端子损坏,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的可靠性。
更佳的,如图1、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3上设有凸起33,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凸起33相适配的通孔11,凸起33与通孔11之间相互配合,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所述壳体的前端具有椭圆形的对接框口,用于对接连接器的正反插入配合,具有正反插均适用的使用便捷性优势。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和插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组件包括绝缘本体和与绝缘本体一体成型的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上排导电端子、金属屏蔽片和下排导电端子,所述上排导电端子包括上接地端子,所述下排导电端子包括下接地端子;
所述上接地端子、下接地端子的前端与金属屏蔽片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地端子向外延伸出第一接地部,所述下接地端子向外延伸出第二接地部,所述金属屏蔽片向外延伸出屏蔽部,所述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和屏蔽部相对应,所述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与屏蔽部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地端子、下接地端子的前端通过加压机构与金属屏蔽片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通过加压机构与屏蔽部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电端子包括水平向前延伸超出绝缘本体的对接部、水平向后延伸超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及位于对接部和焊接部之间的主体部,所述对接部的前端为自由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地端子的自由端和下接地端子的自由端与金属屏蔽片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地端子的主体部向外延伸出第一接地部,所述下接地端子的主体部向外延伸出第二接地部,所述金属屏蔽片向外延伸出屏蔽部,所述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和屏蔽部相对应;
所述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与屏蔽部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对应上接地端子、下接地端子和金属屏蔽片的连接之处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绝缘本体上对应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和屏蔽部的连接之处设有第二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对上接地端子、下接地端子和金属屏蔽片的连接之处进行加压处理,所述加压机构的压力为10-99公斤力;
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对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和屏蔽部的连接之处进行加压处理,所述加压机构的压力为10-99公斤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部向下弯折,所述第二接地部向上弯折,所述屏蔽部为平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部的向下弯折处与屏蔽部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第二接地部的向上弯折处与屏蔽部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填充有绝缘本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119787.XU CN205355426U (zh) | 2015-12-30 | 2015-12-30 | 一种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119787.XU CN205355426U (zh) | 2015-12-30 | 2015-12-30 | 一种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55426U true CN205355426U (zh) | 2016-06-29 |
Family
ID=56171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11978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55426U (zh) | 2015-12-30 | 2015-12-30 | 一种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5542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98014A (zh) * | 2017-05-16 | 2017-08-01 | 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
2015
- 2015-12-30 CN CN201521119787.XU patent/CN2053554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98014A (zh) * | 2017-05-16 | 2017-08-01 | 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243365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868321B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0424326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216267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810657B (zh) | 一种Type‑C插座连接器 | |
CN206364258U (zh) | 电连接器 | |
TWI385878B (zh) | Anti-high-frequency signal interference plug connector | |
CN104901085A (zh) | 一种插座电连接器 | |
CN104009338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006668A (zh) | 一种可传输大电流的基于TypeC的USB连接器 | |
CN205355424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04885681U (zh) | 一种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 |
CN212033365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037550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355426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04597072U (zh) | 一种基于TypeC的插座电连接器 | |
CN204858149U (zh) | 插头电连接器 | |
CN104810655A (zh) | 一种基于TypeC的插座电连接器 | |
CN205178177U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02817398U (zh) | 一种usb 3.0插座连接器 | |
CN204376061U (zh) | 一种可实现双面插接的usb母座连接器 | |
CN204597138U (zh) | 一种插头连接器 | |
TWM464856U (zh) | 電連接器 | |
CN204597119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04809559U (zh) | 插头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6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