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38604U - 一种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38604U
CN205338604U CN201521033881.3U CN201521033881U CN205338604U CN 205338604 U CN205338604 U CN 205338604U CN 201521033881 U CN201521033881 U CN 201521033881U CN 205338604 U CN205338604 U CN 205338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over plate
pot
sealing ring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338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闫凡章
王凌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338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38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38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38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压力锅,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盖设在所述锅体上,所述锅体包括锅胆,所述锅盖设有盖牙,所述锅体设有能与盖牙旋转扣合的锅牙,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内盖和盖板,所述内盖固定到所述上盖上,所述内盖上设有排气管,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上盖或内盖上且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内盖下方,所述盖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内盖或盖板设有与所述锅胆密封的第一密封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力锅在内盖下方设有盖板可以有效防止烹饪腔体内的食物堵住排气管。

Description

一种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锅。
背景技术
目前压力锅的锅盖一般包括上盖和内盖,内盖与锅胆通过密封圈密封,内盖上设有排气管供排气泄压。为避免排气管被食物堵死一般在排气管下方设有防堵罩,但是防堵罩在拆卸后容易丢失,另外防堵罩仍然会出现食物堵塞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力锅,能够防止排气管堵塞。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力锅,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盖设在所述锅体上,所述锅体包括锅胆,所述锅盖设有盖牙,所述锅体设有能与盖牙旋转扣合的锅牙,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内盖和盖板,所述内盖固定到所述上盖上,所述内盖上设有排气管,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上盖或内盖上且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内盖下方,所述盖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内盖或盖板设有与所述锅胆密封的第一密封圈。内盖上设有排气管,能够接通外界进行排气泄压。盖板位于内盖下方且设有通孔,烹饪腔体内气体通过通孔后能够与排气管接通。排气管下方设有盖板可以有效防止烹饪腔体内的食物堵住排气管。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锅还可以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通过卡位结构安装在所述内盖上。所述卡位结构包括沿所述内盖的周向间隔开设置的第一卡位件和第二卡位件,所述第一卡位件和第二卡位件中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内盖上,所述盖板适于支撑在所述第一卡位件和第二卡位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构造有与所述第一卡位件配合的第一凸耳和与所述第二卡位件配合的第二凸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位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内盖上,所述第二卡位件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内盖上。
进一步的,所述锅盖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卡位件移动的拆盖组件以使所述盖板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拆盖组件包括拆盖按键、传动机构和复位件,所述拆盖按键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上盖上且设置成在外力推动下可通过传动机构推动所述第一卡位件向脱离所述盖板组件的方向移动,所述复位件设置成可使所述第一卡位件复位。通过拆盖组件,很方便地实现对盖板的拆卸与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锅胆密封的第一密封圈,所述内盖与盖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通孔在内盖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圈内,所述卡位结构在内盖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密封圈外。压力锅的压力腔为锅胆,第一密封圈,盖板的外圈,第二密封圈和内盖的内圈组成。这里的内圈、外圈以第二密封圈作为分界,投影在第二密封圈内为内圈,第二密封圈外为外圈。通孔在压力腔内,卡位结构在压力腔外。通过两个密封圈形成压力腔,达到密封效果,实现盖板拆卸安装的卡位结构位于压力腔之外。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内盖下表面,所述盖板上表面下沉有凹槽形成有凹槽侧壁,所述凹槽侧壁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壁贴合;或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盖板上表面,所述内盖下表面下沉有凹槽形成有凹槽侧壁,所述凹槽侧壁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壁贴合。为第二密封圈设置对应的凹槽侧壁,使盖板与内盖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第二密封圈可以设置在内盖下表面或者盖板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圈形成的环大于第二密封圈形成的环。第一密封圈为与锅胆密封的密封圈,形成的环大于第二密封圈形成的环。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锅在内盖下方设有盖板,可以防止烹饪过程中锅胆中的食物飞溅到内盖上。盖板上设有通孔,内盖上设有的排气管可以实现排气泄压。盖板可拆卸地安装在内盖下方,方便清洗。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排气管堵塞,方便清洗的压力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锅锅盖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锅拆卸盖板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锅拆卸组件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锅内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锅盖板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锅拆卸盖板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锅拆卸盖板状态局部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锅盖板安装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锅盖板安装状态局部图。
附图标记:
上盖1,锁圈11;
内盖2,排气管21,第一卡位件22,第二卡位件23;
盖板3,通孔31,凹槽侧壁32,第一凸耳33,第二凸耳34;
第一密封圈4;
第二密封圈5;
拆盖组件6,拆盖按键61,传动机构62,复位件6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施例压力锅的锅盖,包括上盖1、内盖2和盖板3。内盖2固定到上盖1上,内盖2上设有排气管21。图1中显示的上盖1包括面盖和内衬,为了更清楚地显示上盖的结构,后面的图中表示上盖1时将面盖隐藏了。图1中显示的排气管21主体部分在上盖1上,排气管21安装座在内盖2上,内盖上的安装座区域设有排气孔。盖板3位于内盖2下方,盖板3安装在内盖2上,盖板3上设有通孔31,盖板3设有与锅胆密封的第一密封圈4。排气管21设在内盖2上,但是内盖2下设有盖板3,可以防止锅胆内的食物飞溅堵住内盖上的排气孔,进而堵死排气管21。盖板3上设有通孔31,锅胆内的气体仍然可以通过通孔31经过排气管21排出。通孔31在盖板上可以设置多个,图中显示的通孔31为在盖板围绕盖板中心分布的6个通孔。通孔31的大小、数量、形状和位置可以根据不同压力锅进行调整。
盖板3与锅胆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4,盖板3上设有多个通孔31,盖板3与内盖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5,并且通孔31在内盖2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密封圈5内,这样,压力锅的压力腔为锅胆,第一密封圈4,盖板3的外圈,第二密封圈5和内盖2的内圈组成。这里的内圈、外圈以第二密封圈作为分界,第二密封圈内为内圈,第二密封圈外为外圈,通孔在压力腔内。第二密封圈5可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第二密封圈5设置在内盖2上。可参照图3,第二密封圈5设置在内盖2下表面,对应的盖板3上表面下沉有凹槽形成有凹槽侧壁32。可参照图7,盖板3安装到内盖2时,凹槽侧壁32与第二密封圈5的外侧壁贴合。本实施例图3中凹槽侧壁32倾斜向上,盖板3安装到内盖2时,第二密封圈5下端沿凹槽侧壁32向内侧变形,达到贴合目的,实现密封效果。这里描述的贴合,也可能是凹槽侧壁32与第二密封圈5的外侧壁开始存在少量间隙,但是在烹饪腔体工作时,第二密封圈5向外侧变形而与凹槽侧壁32贴合来实现密封。或者说贴合应该以烹饪腔体受热工作时来判断,工作时必须贴合才能实现密封。这里容易想到的替代方案是,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盖板上表面,对应的内盖下表面下沉有凹槽形成有凹槽侧壁,凹槽侧壁与第二密封圈的外侧壁贴合来实现密封。本实施例图中的凹槽为盖板3上表面中间区域圆完全下沉,当然凹槽也可以是仅仅对应的密封圈部分下沉形成一个环形槽,关键是在与第二密封圈结合的区域有下沉形成有侧壁,侧壁与第二密封圈的结合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下面参照图2-图9来描述盖板3通过卡位结构安装到内盖2上并进行拆卸盖板3的方式。图4为内盖2的结构,内盖2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卡位件22和第二卡位件23。第二卡位件23为内盖2边缘向下设置凸筋,凸筋向内设置挡筋形成有凹槽。第一卡位件22为第二卡位件23对侧的结构,图4标的22仅表示第一卡位件22在内盖2中的位置,具体的第一卡位件22结构可参照图6-图9。本实施例第一卡位件22是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卡位件23对侧的。图5为盖板3的结构,盖板3上构造有与第一卡位件22配合的第一凸耳33和与第二卡位件23配合的第二凸耳34。盖板3可支撑在第一卡位件22和第二卡位件23上。锅盖上设有拆盖组件6来驱动第一卡位件22移动,从而拆卸盖板3。具体的拆盖组件6实现拆卸盖板3可参照图7。拆盖组件6包括拆盖按键61,传动机构62和复位件63。本实施例的锅盖与锅体通过铰接装置连接,锅盖上设有锁圈,锁圈上设有盖牙,锅体内容置有锅胆,锅胆上设有能与盖牙旋转扣合的锅牙。拆盖按键61设置在上盖1上,而且位于铰接装置的对侧。打开锅盖时,锅盖围绕铰接装置转动倾斜,铰接装置位于下方,可参照图2,拆盖按键61位于上方,对盖板3进行拆卸时,按压上方的拆盖按键61,如图7所示,拆盖按键61受到外力推动时,推动传动机构62,进而推动第一卡位件22向脱离盖板3的方向移动,盖板3上的第一凸耳33和支撑盖板一侧的第一卡位件22脱离。第一卡位件22需要从上盖1延伸到内盖2,一般的现有技术中,锁圈11实现旋转扣合,锁圈11的水平段都是设置在上盖1与内盖2之间。故在锁圈的水平段上设置避让区域以使第一卡位件22从上盖1延伸到内盖2。在开盖状态拆卸盖板3时,盖板3上的第一凸耳33位于上端,盖板3上端脱离之后,盖板3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达到拆卸盖板3的目的。
在拆卸盖板3后,外力对拆盖按键61的作用力消失后,复位件63可使第一卡位件22复位。图中复位件63为弹簧,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能够使第一卡位件22复位的结构如碟簧、扭簧等。可参照图7或图9,第一卡位件22下端设有能与第一凸耳33配合的挂钩,上端设有能与传动机构62配合的受力部,中间设有适于弹簧安装的安装部。第一卡位件22下端的挂钩外侧(图中右下部)为弧面结构,第一凸耳33外侧(图中左上部)有部分斜面。安装盖板3时,先将盖板3的第二凸耳34放入内盖2的第二卡位件23,盖板3围绕第二凸耳34向上转动,第一凸耳33的斜面与挂钩的弧面结构接触作用,下压弹簧,第一凸耳33转动到水平位置,弹簧恢复形变,挂钩将第一凸耳33挂住,盖板3安装完毕。
这里的卡位结构在内盖2上的投影是位于第二密封圈5之外。或者说卡位结构是在压力腔之外的。
本实施例中,锅盖与锅体是铰接在一起,但是本实施例的锅盖也可以用其他连接方式。锅体包括锅胆、锅胆座和外锅。锅胆座容置在外锅,锅胆容置在锅胆座。锅盖设有盖牙,锅体设有能与盖牙旋转扣合的锅牙。锅盖上设有的盖牙可以是锅盖内锁圈上的盖牙,锅体上设的锅牙可以是锅胆上的锅牙来配合旋转扣合,也可以是锅盖上的盖牙与锅胆座上的锅牙来配合旋转扣合。本实施例压力锅内盖下设置盖板,防止内盖上排气管通道被食物堵死。通过拆盖组件实现拆卸盖板,方便清洗。锅盖与锅体的连接结构,锅盖上设有盖牙,锅体设有能与盖牙旋转扣合的锅牙,均为常用技术手段,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卡位件22是可移动的,第二卡位件23是固定的,第一卡位件22位于远离铰接装置的一侧,第二卡位件23位于靠近铰接装置的一侧。此结构仅是安装盖板的优选方法。容易想到的其他替代方式,比如内盖左右2侧设置2个活动的卡位件,或者沿内盖周向均匀设置3个卡位件,其中一个固定卡位件位于靠近铰接装置的一侧。对卡位件的位置,数量的改变,是否可活动的变化,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其他替代方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内盖上设有与锅胆密封的第一密封圈。另外,盖板的安装方式并非实施例一中通过内盖两侧的卡位结构实现。盖板安装在内盖上的方式为,在内盖下表面设有固定环,盖板上设有装配通孔,通过固定环卡合在装配通孔内实现盖板安装在内盖上。或者在内盖下表面设有固定轴,固定轴下端直径大于固定轴本体形成一个卡轴,盖板设有安装通孔和弹性件,弹性件贯穿安装通孔设置,弹性件在盖板上部设有与卡轴配合的开口,下部设有持握部。手持持握部将盖板上的弹性件配合卡轴安装在卡轴上,拆卸盖板时,手拉持握部将盖板拆卸。
本实施例这里的卡位结构是位于压力腔之内的。盖板通过中间区域与内盖固定,内盖与锅胆之间设置密封圈密封,盖板依旧能够挡住内盖上的排气孔,防止排气管堵塞。锅盖上设有的盖牙可以是锅盖内锁圈上的盖牙,锅体上设的锅牙可以是锅胆上的锅牙来配合旋转扣合,也可以是锅盖上的盖牙与锅胆座上的锅牙来配合旋转扣合。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盖板上设有与锅胆密封的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包括上裙边和下裙边,锅盖扣合时,下裙边与锅胆侧壁贴合实现密封,上裙边与内盖贴合实现密封。盖板安装到内盖上的方式可以使用实施例二中的两种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力锅,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盖设在所述锅体上,所述锅体包括锅胆,所述锅盖设有盖牙,所述锅体设有能与盖牙旋转扣合的锅牙,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内盖和盖板,所述内盖固定到所述上盖上,所述内盖上设有排气管,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上盖或内盖上且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内盖下方,所述盖板上设有通孔,所述内盖或盖板设有与所述锅胆密封的第一密封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通过卡位结构安装在所述内盖上,所述卡位结构包括沿所述内盖的周向间隔开设置的第一卡位件和第二卡位件,所述第一卡位件和第二卡位件中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内盖上,所述盖板适于支撑在所述第一卡位件和第二卡位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构造有与所述第一卡位件配合的第一凸耳和与所述第二卡位件配合的第二凸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位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内盖上,所述第二卡位件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内盖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卡位件移动的拆盖组件以使所述盖板拆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拆盖组件包括拆盖按键、传动机构和复位件,所述拆盖按键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上盖上且设置成在外力推动下可通过传动机构推动所述第一卡位件向脱离所述盖板的方向移动,所述复位件设置成可使所述第一卡位件复位。
7.如权利要求2-6之一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锅胆密封的第一密封圈,所述内盖与盖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通孔在内盖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圈内,所述卡位结构在内盖上的投影位于第二密封圈外。
8.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锅胆密封的第一密封圈,所述内盖与盖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通孔在内盖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圈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内盖下表面,所述盖板上表面下沉有凹槽形成有凹槽侧壁,所述凹槽侧壁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壁贴合;或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盖板上表面,所述内盖下表面下沉有凹槽形成有凹槽侧壁,所述凹槽侧壁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壁贴合。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形成的环大于第二密封圈形成的环。
CN201521033881.3U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压力锅 Active CN205338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3881.3U CN205338604U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3881.3U CN205338604U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压力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38604U true CN205338604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53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33881.3U Active CN205338604U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386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6944A (zh) * 2017-05-16 2017-09-0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锅盖
CN111358268A (zh) * 2018-12-25 2020-07-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餐盒翻炒式炒菜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6944A (zh) * 2017-05-16 2017-09-0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锅盖
CN107136944B (zh) * 2017-05-16 2021-06-04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锅盖
CN111358268A (zh) * 2018-12-25 2020-07-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餐盒翻炒式炒菜机
CN111358268B (zh) * 2018-12-25 2021-08-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餐盒翻炒式炒菜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36194B (zh) 用于洗衣机的脱水控制组件及具有其的洗衣机
CN205338604U (zh) 一种压力锅
CN104799795A (zh) 用于洗碗机的过滤装置和具有该过滤装置的洗碗机
CN205053722U (zh) 一种电饭煲
CN205338605U (zh) 一种压力锅
CN107510426B (zh) 密封结构、洗碗机内胆及洗碗机
CN203153405U (zh) 电压力锅
CN205885256U (zh) 一种电压力锅
CN211559756U (zh) 一种电饭煲煲盖及电饭煲
CN210503995U (zh) 一种农药药液储存罐
CN204853574U (zh) 家用燃气灶
CN203828681U (zh) 用于压力锅的锅盖组件和具有其的压力锅
CN202874982U (zh) 一种具有止开阀防堵结构压力锅
CN209951013U (zh) 密封圈固定架和烹饪器具
CN105951366A (zh) 洗衣机
CN206612709U (zh) 一种物料清洗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05323653U (zh) 一种具有常压防漏油结构的搅拌装置
CN201905717U (zh) 一种防止密封圈脱落的压力锅
CN204635995U (zh) 便于快速安装密封件的电饭锅
CN204158208U (zh) 扣接式电饭锅
CN217244279U (zh) 洗鞋机
CN104188506B (zh) 扣接式电饭锅
CN211533963U (zh) 设有止开结构的烹饪器具
CN105937121A (zh) 洗衣机
CN202891583U (zh) 一种浮子垫防脱的电压力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