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38582U - 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38582U
CN205338582U CN201620010959.8U CN201620010959U CN205338582U CN 205338582 U CN205338582 U CN 205338582U CN 201620010959 U CN201620010959 U CN 201620010959U CN 205338582 U CN205338582 U CN 205338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feed pipe
pipe
water
low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109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斌
欧名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A General Aviation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A General Aviation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A General Aviation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A General Aviation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109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38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38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3858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包括锅体、能够放置到所述锅体中的内锅、以及铰接到所述锅体上的锅盖,在所述锅盖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内锅的注水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盖上的上供水管,设置在所述锅体上的下供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之间的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呈中空管状并连接于所述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之间从而连通所述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所述上供水管的首端连通所述注水孔,所述下供水管的尾端管口成为入水管口。这样,所述铰接轴代替所述上供水管或下供水管形成弯折管道段,从而能够避免翻转所述锅盖时,所述上供水管或下供水管在所述弯折管道段位置出现折弯变形而过早老化并出现破裂漏水等现象。

Description

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房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所述供水系统能够自动为所述锅具内的食物提供适当的水量。
背景技术
市面上常见的预约电饭煲在使用预约功能做饭时,都是提前把食物和水混合一起放在内锅里等待,当预约时间到后才自动启动电饭煲通电加热,从而达到预约煮制食物的目的。但是,这种烹饪方式会导致食物长时间侵泡在水中而出现大量营养的流失,甚至出现变质,从使最终煮制出来的食物的味道以及口感都欠佳。
为了能够控制好食物与水接触浸泡的时间,研发人员在锅具中增设自动供水系统,这样通过控制中心对所述自动供水系统的工作时间以及供水量进行控制,即能够很好地把握食物与水接触的时间。例如在2012年5月29日,韩派电器提出了一种智能加水的电压力锅,其中通过加水系统为锅具内的食物自动供水的技术方案在其提出的专利号为201210170419.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得到披露。具体说,专利201210170419.2所披露的电压力锅包括煲体总成2、铰接在所述煲体总成2上的锅盖总成1、内锅3、电热装置4及加水装置5组成。在所述锅盖总成1上设置有注水孔12。所述的加水装置5由水泵51、水箱52和导管53组成,所述水泵51设置在所述煲体总成2内,所述水泵51的一端通过导管53与水箱52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管53与锅盖11上的注水孔12相连接。使用该电压力锅,消费者只需选择好烹饪的功能、食物分量及口感的需求,控制装置即能够根据消费者的选择控制加水量以及烹饪方式,避免了因消费者烹饪经验不足,导致烹饪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锅具中增置自动供水系统自然能够满足对锅具中的食物自动提供水量的要求。但是由于为了能够向所述锅具的内锅灌输水液,所述注水口往往是设置在所述锅盖上的。而出于体积以及使用便捷性的考量,把水箱设置到锅盖上是一种比较拙劣的方案,而比较优良的方案是把所述水箱设置到锅体中(也就是上述专利201210170419.2中的煲体总成)。这种设置方式在专利201210170419.2中也有所体现,而且也是目前常见的带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中水箱的常规布局方式。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增加所述锅体的重量而提高锅具的稳定性,但是也引发了多个技术问题。第一,为了连通设置在锅体中的水箱以及设置在所述锅盖上的注水口,引水管不可避免地跨越锅盖和锅体,当所述锅盖翻转时,位于所述锅盖和锅体之间的铰接处的引水管段(下称折弯引水管段)也会随所述锅盖的翻转而折弯变形,间断性并长期的折弯变形无形中加快了所述折弯引水管段的老化速度,在所述折弯引水管段处也非常容易出现破裂而出现漏水现象。第二,将水箱设置在所述锅体中实质上也并不是十分理想的方案,这关系到把水灌入水箱内的操作是否便捷的问题,这样大大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把水灌入到水箱内的过程中,水液会溅落到收藏在锅体内的电器件例如加热器上而出现安全隐患,对所述电器件也会出现损坏。
根据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之一旨在提出一种全新的自动供水系统,所述自动供水系统具有新型的供水管道系统,从而减少或避免所述供水管受锅盖的翻转操作的影响而出现过早老化和破裂等现象的出现;另外,本发明还提出另一种新型的水箱布局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包括锅体、能够放置到所述锅体中的内锅、以及铰接到所述锅体上的锅盖,在所述锅盖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内锅的注水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盖上的上供水管,设置在所述锅体上的下供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之间的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呈中空管状并连接于所述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之间从而连通所述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所述上供水管的首端连通所述注水孔,所述下供水管的尾端管口成为入水管口。
其中,所述锅体是所述锅具的主要支撑基体,所述锅体能够与所述内锅安装组合而成为所述焖煮锅的主体结构。所述锅体、内锅以及所述锅盖以及其他设置在所述锅体上的构件组装成所述锅具的锅主体模块。
其中,所述内锅是一种用于容纳待加工食物和水的容器。
其中,在所述锅盖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内锅的注水孔,这样,从所述注水孔中出来的水能够灌入到所述内锅内。
其中,所述下供水管的尾端管口成为入水管口,这样,当所述入水管口连通上水源后,水源中的水即能够穿过入水管口后进入到所述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内,进而灌入到所述内锅内。具体来说所述水源可以设置在所述锅体内,例如专利201210170419.2中的水箱;又或者,还可以设置在所述锅体外,而不论把所述水源设置在所述锅体内还是所述锅体外,在上述的布局方式中所述水源都属于所述锅具的一个构成部分。而实质上,所述水源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布局方式而独立于所述锅具,例如所述水源还可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自来水水源,这样,所述下供水管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自来水的出水口中也是可行的方案。
其中,所述铰接轴首先是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之间的铰接装置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为所述锅盖提供铰接支撑的功能,所述铰接装置还包括复位弹簧、铰接座等构件。另外,所述铰接轴呈中空管状并连接于所述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之间从而连通所述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为此所述铰接轴成为所述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之间的过渡连接管,使所述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相互连通。所述上供水管、下供水管和所述铰接轴构成供水管道系统。
其中,所述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是两个布局在不同位置,并且相互独立的供水管段,借助所述铰接轴把所述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相互连通并连接一起。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所述铰接轴设在所述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之间并连通所述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为此,所述铰接轴具有输送水液以及铰接支撑的作用。另外,所述铰接轴代替所述上供水管或下供水管形成弯折管道段,从而能够避免翻转所述锅盖时,所述上供水管或下供水管在所述弯折管道段位置出现折弯变形而过早老化并出现破裂漏水等现象。
2.由于所述铰接轴与所述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是相互独立并相互连通的构件,为此所述铰接轴可以采用与所述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不同的材质制造而具有比所述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更强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铰接轴为金属弯轴。这样,采用金属材质制造的铰接轴的结构强度以及耐用性更为理想。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铰接轴的首端或尾端之一设置有折弯臂管,所述折弯臂管也呈中空管状;所述铰接轴、所述折弯臂管依次连通于所述上供水管的尾端与所述下供水管的首端之间。
其中,所述折弯臂管呈中空管状,为此所述折弯臂管具有输送水液的功能,所述折弯臂管与所述铰接轴、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是相互连通的,所述折弯臂管也成为所述供水管道系统的一部分。
其中,所述折弯臂管可以设置在所述铰接轴的尾端并布置在所述锅体上,此时所述下供水管的首端连通到所述折弯臂管,而所述上供水管的尾端连通到所述铰接轴的首端;又或者,所述折弯臂管可以设置在所述铰接轴的首端并布置在所述锅盖上,此时所述下供水管的首端连通到所述铰接轴的尾端,而所述上供水管的尾端连通到所述折弯臂管的首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折弯臂管成为所述铰接轴与所述上供水管或下供水管之间的过渡连接管,而且由于所述折弯臂管与所述铰接轴互成角度,为此,所述折弯臂管能够使所述上供水管或下供水管与所述铰接轴之间也互成角度,而减少在所述上供水管或下供水管上形成折弯管道段。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具有安装通孔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固定设置在所述锅体上,所述铰接轴穿套在所述安装通孔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下座体,所述锅体能够可拆卸地搁置到所述下座体上,所述下座体的内侧空间形成有储水容腔;在所述下座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储水容腔相连通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在所述锅体上设置有管接头,所述下供水管的尾端管口连通到所述管接头上;在所述锅体上还设置有能够把所述储水容腔内的水提吸到所述下供水管或上供水管内的抽水机构;当所述锅体搁置到所述下座体后,所述下座体的出水口与所述管接头相连通。
其中,所述锅体能够可拆卸地搁置到所述下座体上特征,定义了所述锅体与所述下座体为相互独立的构件并采用上、下设置的布局方式,或者说是所述锅主体模块与所述下座体为相互独立的构件并采用上、下设置的布局方式。这样,所述下座体与所述锅体或锅主体模块分别制造,并分别组装为两个独立模块。
其中,所述锅体上的管接头,以及所述下座体上的出水口成为设置在所述锅体上的所述供水管道系统与设置在所述下座体上的储水容腔之间的连通结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发现,由于所述储水容腔设在所述下座体内,而所述下座体与所述锅体为相互独立的模块,这样,可以把所述下座体抽离所述锅体后再向所述储水容腔内灌水,而在灌水的过程中水不会溅落到收藏在所述锅体内的电器元件例如加热器上而出现漏电、或破坏电器元件等现象。
另外,由于所述下座体与所述锅主体模块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模块,为此,所述下座体与所述锅主体模块可以分别设置两个独立的外观,这样在抽离所述下座体后,所述锅主体模块不会由于缺失所述下座体而在外观上出现明显的空缺区域而导致外观缺陷,也就是说在抽离所述下座体后,所述锅主体模块仍然具有完整的外观以及基本的烹饪功能。鉴于此给予我们启示,我们还可以把所述下座体设置为一种通用的模块从而与具有不同外观风格的锅主体模块搭配组合出多种产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下座体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储水容腔的顶部,所述管接头设置在所述锅体的底部;当所述锅体搁置到所述下座体上后,所述下座体的出水口与所述管接头上下对接。这样,上下设置的所述下座体的进水口与所述管接头进一步简化了所述下座体与所述锅体之间的组装操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下座体的出水口处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出水口的导水柱,在所述储水容腔的腔底壁上设置有集水凹坑,所述集水凹坑与所述出水口上下对应设置,并且所述导水柱的下端部伸入到所述集水凹坑内并靠近所述集水凹坑的坑底壁。
这样,当所述锅体搁置到所述下座体上后,所述导水柱也与所述管接头连通。另外,当所述储水容腔内剩余小量水时,借助所述集水凹坑有利于收集剩余的水,而所述导水柱的下端部伸入到所述集水凹坑内并靠近所述集水凹坑的坑底壁的结构又能够把收集到所述集水凹坑内的水抽吸到所述导水管内。为此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够把所述储水容腔内的水最大限度的抽吸到所述导水管内而使所述储水容腔内的水得到充分的利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管接头与所述下座体的出水口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装置。这样,所述密封装置加强了所述管接头与所述下座体的出水口之间的密封程度,有利于提高所述抽水装置的抽吸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下座体的顶壁上并设置在所述锅体的搁置区域外。
其中,所述搁置区域是指当把所述锅体搁置到所述下座体上后,所述锅体占用所述下座体顶壁的占用区域。这样当把所述锅体搁置到所述下座体上后,所述进水口并没有完全被所述锅体所遮挡,至少部分或全部进水口仍外露在所述锅体之外,此时在不抽离所述锅体的情况下就能够给所述储水容腔灌水,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盖封所述下座体的进水口的封水盖。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为了能够清楚看到所述上供水管的布局,图中省略了外盖12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到图4所示,是一种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100。所述锅具100包括锅主体模块101以及下座体102。所述锅主体模块101可拆卸搁置到所述下座体102上。
如图1所示,所述锅主体模块101包括锅体1、能够放置到所述锅体1中的内锅11、以及铰接到所述锅体1上的锅盖12。所述锅盖12包括外盖12a以及内盖12b。在所述外盖12a以及内盖12b之间形成有用于储存上供水管3,单向阀121等构件的空间。在所述内盖12b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内锅11的注水孔120。所述单向阀121的一端连通所述注水孔120,而另一端连通到所述上供水管3的首端3a。这样,从所述注水孔120中出来的水能够通过所述单向阀121灌入到所述内锅11内,而所述单向阀121又能够防止所述内锅11内的蒸汽倒灌入所述上供水管3内。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所述锅体1上设置有下供水管2、抽水装置4以及流量计40,为了与所述流量计40和抽水装置4连接,所述下供水管2分段为第一下供水管21、第二下供水管22以及第三下供水管23。所述第一下供水管21、所述流量计40、所述第二下供水管22、抽水装置4以及第三下供水管23依次连通。
在所述锅盖12与所述锅体1之间设置有呈中空管状的铰接轴5。在所述锅体1上还设置有具有安装通孔的铰接座6,所述铰接座6设置在所述锅盖12与所述锅体1铰接的一侧,所述铰接轴5穿套在所述安装通孔上。所述铰接轴5、铰接座6以及复位弹簧61组成所述锅盖12与所述锅体1之间的铰接机构。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铰接轴5连接于所述上供水管3和下供水管2之间从而连通所述上供水管3和下供水管2。所述上供水管3的首端3a连通所述注水孔120,所述下供水管2的尾端管口2b成为入水管口。
其中,所述铰接轴5首先是所述锅盖12与所述锅体1之间的铰接装置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为所述锅盖12提供铰接支撑的功能。另外,所述铰接轴5呈中空管状并连接于所述上供水管3和下供水管2之间从而连通所述上供水管3和下供水管2,为此所述铰接轴5成为所述上供水管3和下供水管2之间的过渡连接管,使所述上供水管3和下供水管2相互连通。所述上供水管3、下供水管2和所述铰接轴5构成供水管道系统。这样,所述铰接轴5具有输送水液以及铰接支撑的作用。另外,所述铰接轴5代替所述上供水管3或下供水管2形成弯折管道段,从而能够避免翻转所述锅盖12时,所述上供水管3或下供水管2随所述锅盖12的翻转而出现折弯变形而过早老化并出现破裂漏水等现象。
另外,由于所述铰接轴5与所述上供水管3和下供水管2是相互独立并相互连通的构件,为此所述铰接轴2可以采用与所述上供水管3和下供水管2不同的材质制造而具有比所述上供水管3和下供水管2更强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铰接轴5为金属铰接轴。这样,采用金属材质制造的铰接轴的结构强度以及耐用性更为理想。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轴5的尾端还设置有折弯臂管51,所述折弯臂管51也呈中空管状并布置在所述锅体1上,所述第三下供水管23的首端2a连通到所述折弯臂管51的尾端。其中,所述折弯臂管51呈中空管状,为此所述折弯臂管51也具有输送水液的功能,所述折弯臂管51与所述铰接轴5、上供水管3和下供水管2是相互连通的,所述折弯臂管51也成为所述供水管道系统的一部分。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折弯臂管51成为所述铰接轴5与所述下供水管2之间的过渡连接管,而且由于所述折弯臂管51与所述铰接轴5互成角度,为此,所述折弯臂管51能够使所述下供水管2与所述铰接轴5之间也互成角度,而减少在所述下供水管2上形成折弯管道段。当然,所述折弯臂管51还可以仅仅设置在所述铰接轴5的首端并布置在所述锅盖12上也是可行的方案。
其中,所述下供水管2的尾端管口2b成为入水管口,这样,当所述尾端管口2b连通上水源后,水源中的水即能够通过所述尾端管口2b进入到所述上供水管3和下供水管2内,进而灌入到所述内锅11内。具体来说所述水源可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自来水水源,这样,所述下供水管2的尾端管口2b可以连接到自来水的出水口中。又或者,把所述水源设置在所述锅体1内,例如专利201210170419.2中的水箱。而在本实施例中,把所述水源设置在所述锅体1外。
如图3所示,在所述下座体102的内侧空间内形成有储水容腔1021,在所述下座体102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储水容腔1021相连通的出水口1021和进水口1020。在所述锅体1的底部上设置有管接头7。如图2所示,所述管接头7包括安装部72以及与所述安装部72垂直设置的连接部70,在所述连接部70上设置有接头管道71。所述管接头7通过螺钉锁定在所述锅体1的底部上。
所述下座体102的顶部设置凸台1025,所述出水口1021设置在凸台1025上。在所述锅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台1025适配的凹陷区。在所述凸台1025的下侧还向下延伸设置有导水柱1022,在所述导水柱1022上设置有导水管道1022a。所述导水管道1022a与所述出水口1021相连通。当所述锅体1搁置到所述下座体102上后,所述下座体102上的凸台1025伸入到所述锅体1的凹陷区内,而所述进水口1020与所述管接头7上下对接。这样,上下设置的所述管接头7与所述进水口1020大大简化了所述储水容腔1021与所述供水管道系统的连接操作。
另外,在所述储水容腔1021的腔底壁上设置有集水凹坑1023,所述集水凹坑1023与所述出水口1021上下对应设置,并且所述导水柱1022的下端部1022b伸入到所述集水凹坑1023内并靠近所述集水凹坑1023的坑底壁。这样,当所述储水容腔1021内剩余小量水时,借助所述集水凹坑1023有利于收集剩余的水,而所述导水柱1022的下端部伸入到所述集水凹坑1023内并靠近所述集水凹坑1023的坑底壁的结构又能够把收集到所述集水凹坑1023内的水抽吸到所述下导水管2内。为此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够把所述储水容腔1021内的水最大限度的抽吸到所述下导水管2内而使所述储水容腔1021内的水得到充分的利用。
当然,所述进水口1020可以设在所述下座体102的侧壁上,而所述管接头7相应到所述锅体1的侧壁上也是可行的方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管接头7与所述下座体102的出水口1021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装置8。这样,所述密封装置8加强了所述管接头7与所述下座体102的出水口1021之间的密封程度,有利于提高所述抽水装置4的抽吸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水口1020设置在所述下座体102的顶壁上并设置在所述锅体1的搁置区域外。这样当把所述锅体1搁置到所述下座体102上后,所述进水口1020并没有被所述锅体1所遮挡,此时在不抽离所述锅体1的情况下就能够给所述储水容腔1021灌水,提高操作的便捷性。而为了盖封所述进水口1020,还包括盖封所述下座体102的进水口1020的封水盖1020a。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发现,由于所述储水容腔1021设在所述下座体102内,而所述下座体102与所述锅体1为相互独立的模块,这样,可以把所述下座体102抽离所述锅体1后再向所述储水容腔1021灌水,而在灌水的过程中水不会溅落到收藏在所述锅体1内的电器元件例如加热器上而出现漏电、或破坏电器元件等现象。
另外,由于所述下座体102与所述锅主体模块101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模块,为此,所述下座体102与所述锅主体模块101可以分别设置两个独立的外观,这样在抽离所述下座体102后,所述锅主体模块101不会由于缺失所述下座体102而在外观上出现明显的空缺区域而导致外观缺陷,也就是说在抽离所述下座体102后,所述锅主体模块101仍然具有完整的外观以及基本的烹饪功能。鉴于此,我们还可以把所述下座体102设置为一种通用的模块从而能够与具有不同外观风格的锅主体模块搭配组合出多种产品。

Claims (9)

1.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包括锅体、能够放置到所述锅体中的内锅、以及铰接到所述锅体上的锅盖,在所述锅盖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内锅的注水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盖上的上供水管,设置在所述锅体上的下供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之间的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呈中空管状并连接于所述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之间从而连通所述上供水管和下供水管;所述上供水管的首端连通所述注水孔,所述下供水管的尾端管口成为入水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的首端或尾端之一设置有折弯臂管,所述折弯臂管也呈中空管状;所述铰接轴、所述折弯臂管依次连通于所述上供水管的尾端与所述下供水管的首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安装通孔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固定设置在所述锅体上,所述铰接轴穿套在所述安装通孔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座体,所述锅体能够可拆卸地搁置到所述下座体上,所述下座体的内侧空间形成有储水容腔;在所述下座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储水容腔相连通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在所述锅体上设置有管接头,所述下供水管的尾端管口连通到所述管接头上;在所述锅体上还设置有能够把所述储水容腔内的水提吸到所述下供水管或上供水管内的抽水装置;当所述锅体搁置到所述下座体后,所述下座体的出水口与所述管接头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体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储水容腔的顶部,所述管接头设置在所述锅体的底部;当所述锅体搁置到所述下座体上后,所述下座体的出水口与所述管接头上下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座体的出水口处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出水口的导水柱,在所述储水容腔的腔底壁上设置有集水凹坑,所述集水凹坑与所述出水口上下对应设置,并且所述导水柱的下端部伸入到所述集水凹坑内并靠近所述集水凹坑的坑底壁。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所述的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接头与所述下座体的出水口之间还设置有密封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所述的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下座体的顶壁上并设置在所述锅体的搁置区域外。
9.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所述的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封所述下座体的进水口的封水盖。
CN201620010959.8U 2016-01-07 2016-01-07 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38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0959.8U CN205338582U (zh) 2016-01-07 2016-01-07 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10959.8U CN205338582U (zh) 2016-01-07 2016-01-07 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38582U true CN205338582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73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10959.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38582U (zh) 2016-01-07 2016-01-07 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385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5616A (zh) * 2016-01-07 2016-04-06 德奥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5616A (zh) * 2016-01-07 2016-04-06 德奥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
CN105455616B (zh) * 2016-01-07 2018-12-14 德奥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13353U (zh) 一种自动分离米汤的电饭锅
CN205568658U (zh) 一种蒸煮装置及设备
CN104414450A (zh) 一种水壶及与其配套的功夫茶盘
CN105078251A (zh) 一种水果榨汁饮水机
CN205338582U (zh) 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
CN201019507Y (zh) 全自动电蒸饭煲
CN205072673U (zh) 一种水果榨汁饮水机
CN105455616A (zh) 具有自动供水系统的锅具
CN111972593A (zh) 降糖煮饭方法
CN110664225A (zh) 降糖电饭煲及其降糖米饭的烹饪方法
CN103206778B (zh) 即热式饮用水加热装置
CN213605855U (zh) 煮茶机
CN206197762U (zh) 电水壶
CN210989637U (zh) 降糖电饭煲
CN211883357U (zh) 一种蒸煮效果好的电饭锅
CN211833914U (zh) 烹饪器具
CN210989673U (zh) 具有喷淋功能的烹饪装置
CN201409814Y (zh) 咖啡机的水嘴与漏斗盖连接装置
CN202277256U (zh) 一种煎饺机
CN219229601U (zh) 电蒸器具
CN208129923U (zh) 富氢饮水机
CN205923736U (zh) 一种蒸柜
CN201743470U (zh) 一种防溢电饭煲
CN205849273U (zh) 一种煮茶台
CN2875263Y (zh) 电饭锅配用蒸煮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21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