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37556U - 粉团压平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粉团压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37556U
CN205337556U CN201521107826.4U CN201521107826U CN205337556U CN 205337556 U CN205337556 U CN 205337556U CN 201521107826 U CN201521107826 U CN 201521107826U CN 205337556 U CN205337556 U CN 205337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ball
cylinder
elastic component
chute
fla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078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11078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37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37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375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粉团压平装置,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筒体、固定件和弹性件,所述筒体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筒体外部,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上,压件,所述压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块、压杆及扶手,所述压块具有圆形截面,其位于所述筒体中且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并与所述弹性件连接。上述粉团压平装置,通过将待压平粉团放置在基座的筒体中,外力作用在压件时,压件与待压平粉团接触,通过多次的碾压使粉团压平,从而得到成圆饼形状的已压平粉团,由于弹性件的作用使得在压平过程更加的省力,提高了压粉团的效率。

Description

粉团压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粉团压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南方的农村里每逢农历节气节日,村民们都会聚在将当季出产的农产品加上肉馅并外包一层由粘米粉和糯米粉和成的面糊,做成精致美味的特色食物,例如的萝卜粄、麦豆粄等。
在做这些美食的工序里有一步是要对由粘米粉和糯米粉和成的面糊粉团进行压皮成圆饼状,以便于后续将馅料包入该圆饼状的粉团中。传统的做法是用两个手掌揉成球状,然后再压平并捏成圆饼状。
这种方式效率极其低下,费时费力。为加快压皮的效率,村民们利用棒状的物体代替手工的捏揉,提高了制成圆饼状粉团的效率,但在利用棒状物捏揉之前还是要将粉团揉成球状,效率依旧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压粉团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粉团压平装置。
一种粉团压平装置,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包括筒体、固定件和弹性件,
所述筒体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筒体外部,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上,
压件,所述压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块、压杆及扶手,
所述压块具有圆形截面,其位于所述筒体中且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并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滑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部、弹簧和移动部,所述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移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滑槽中,所述移动部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用于沿所述滑槽往复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槽设置有安装位,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安装位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位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位螺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的长度为所述筒体高度的50%,且所述滑槽靠近所述筒体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在受力拉伸产生最大拉伸形变时的长度等于所述滑槽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原长度为所述滑槽的长度的5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在受力压缩产生最大压缩形变时的长度为所述滑槽的长度的20%。
上述粉团压平装置,通过将待压平粉团放置在基座的筒体中,外力作用在压件时,压件与待压平粉团接触,通过多次的碾压使粉团压平,从而得到成圆饼形状的已压平粉团,由于弹性件的作用使得在压平过程更加的省力,提高了压粉团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粉团压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粉团压平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实施例的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粉团压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压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粉团压平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和爆炸结构示意图,粉团压平装置10包括基座100和压件200。例如,压件200可拆卸地设置于基座100上。
请参阅图3A,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基座100的结构示意图,基座100包括筒体110、固定件120和弹性件130。例如,固定件120与筒体110固定设置,以增加基座100的接触面积,提高其稳定性。例如,固定件120设置于筒体110外部,弹性件130设置于筒体110的内壁上
为放置粉团并在压平后使得粉团成为圆饼形状,例如,筒体110为中空的圆柱体。例如,筒体110的半径为2.5~3cm。例如,筒体110的半径为2.5cm。又如,筒体110的半径为3cm。优选的,筒体110的半径为2.8cm,以使得经过压平后粉团呈圆饼形状,且半径略小于2.8cm。
需要说明的是,粉团是指由粘米粉和糯米粉和成的结构较为稳定的面糊,并对该面糊分割成若干细块,每一细块即为一块粉团。
为增加基座100的接触面积,固定件120设置于筒体110外部。例如,固定件120的数量为三个。例如,三个固定件120均匀分布于筒体110外部。又如,固定件120的数量为四个。例如,四个固定件120均匀分布于筒体110外部。例如,每一个固定件120的底面与筒体110的底面平齐。
如此,通过多个设置在筒体110外部的固定件120,增加了接触面积,使得基座100放置时更加稳定,便于后续的压面操作。
一实施例中,固定件120具有U字型截面。例如,筒体110的外壁设置有固定位,固定件120设置固定位上。例如,固定位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固定位均匀开设于筒体110的外壁,对应地连接三个固定件120。
为使得压件200弹性地活动设置于基座100,例如,筒体110的内壁开设有滑槽140,弹性件130设置于滑槽140中。例如,压件200可拆卸地设置于基座100上并与弹性件130抵接。
如此,在弹性件130的弹力作用下,当有外力按压时,压件200沿滑槽140的长度方向移动,当撤销外力时,弹性件130带动压件200沿相反方向移动,恢复到原位。
请参阅图3B,其为图3A所示实施例的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例如,弹性件130包括固定部131、弹簧132和移动部133。例如,弹簧132两端分别连接固定部131和移动部133。
为使弹性件130弹性活动于筒体110,例如,固定部131固定于筒体110的内壁上。例如,移动部133可沿筒体110的高度方向往复运动。
如此,由于弹簧132两端分别连接固定部131和移动部133,当固定部131处于固定状态而移动部133处于自由状态时,移动部133可沿筒体110的高度方向往复弹性运动。
为使压件200与弹性件130抵接,例如,移动部133凸出于筒体110的内壁。例如,移动部133包括连接部1331和抵接部1332。例如,连接部1331与抵接部1332一体成型。例如,抵接部1332垂直于连接部1331。例如,连接部1331与弹簧132连接。例如,抵接部1332凸出于筒体110的内壁。
如此,当压件200可拆卸地设置于基座100上时,由于抵接部1332凸出于筒体110的内壁,压件200与抵接部1332抵接,从而使得压件200在外力作用下沿筒体110的高度方向向下运动时,带动弹簧132拉伸形变,在外力撤销时弹簧132恢复,带动压件200沿筒体110的高度方向向上运动并恢复到原位。
一实施例中,固定部131固定于滑槽140中,例如,移动部133滑动设置于滑槽140,用于沿滑槽140往复运动,也就是说,移动部133可沿滑槽140往复运动。又如,连接部1331嵌入滑槽140中,抵接部1332凸出于滑槽140。
为连接固定部131,例如,滑槽140设置有安装位141,固定部131设置于安装位141中。例如,固定部131与安装位141可拆卸连接。例如,安装位141为内螺纹孔,固定部131通过螺丝与安装位141螺接。又如,安装位141为盲孔,固定部131通过销钉与安装位141铰接。
如此,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将固定部131安装固定于安装位141上,另一方面在提高了安装的灵活性,也即通过螺接或者铰接的方式可以方便地安装固定部131,便于组装及维护。
为使压件200具有较充裕的活动空间,例如,滑槽140的长度为筒体110高度的50%,且滑槽140靠近筒体110的底部。如此,压件200沿筒体110的高度方向具有较大的移动行程,同时也便于放置较大体积的粉团。
一实施例中,弹性件130在受力拉伸产生最大拉伸形变时的长度等于滑槽140的长度。例如,弹性件130的原长度为滑槽140的长度的50%。又如,弹性件130在受力压缩产生最大压缩形变时的长度为滑槽140的长度的20%。
请参阅图3C,在一实施例中,筒体110的内壁开设有三个滑槽140,对应地设置三个弹性件130。可以理解,当弹性件130的数量增加时,弹性件130对压件200的作用力就越大,故弹性件130的数量需要根据压件200的重量以及粉团体积的大小设置。
请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压件200的结构示意图,例如,压件200包括压块210、压杆220及扶手230。例如,压块210、压杆220及扶手230依次连接。例如,压杆220分别与压块210和扶手230可拆卸连接。
为匹配筒体110,例如,压块210具有圆形截面。结合图1,例如,压块210位于筒体110中且与筒体110同轴设置,并与弹性件130连接。例如,压块210的半径等于筒体110的半径。如此,可使得压块210与筒体110紧密配合,以避免在一个压平过程粉团从压块210与筒体110之间的间隙挤出。
另外,在使用过程为避免压块210与筒体110之间发生摩擦,可以在筒体110的内壁增加食用油,以增加压块210与筒体110之间的润滑效果,降低摩擦系数,避免因摩擦而磨损压块210或者筒体110。
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压件200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为连接弹性件130,例如,压块210开设有卡槽211。结合图3B,例如,移动部133嵌设于卡槽211中。如此,使得压件200穿设筒体110后与弹性件130的移动部133插接。
本实施例中,卡槽211的形状匹配抵接部1332的形状,以使得抵接部1332嵌入卡槽211后与卡槽211稳定连接。
一实施例中,卡槽211的开口朝向筒体110的底部。也就是说,卡槽211开设于压块210朝向筒体110的底部的一侧。优选的,卡槽211的深度等于抵接部1332的厚度,以使得卡槽211与抵接部1332连接后,压块210朝向筒体110的底部的一侧平整,避免在压平粉团时在粉团表面留下较深的印痕。
请参阅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压件的结构示意图,为提高防滑性能,例如,扶手230设置有防滑部231,防滑部231均匀分布于扶手230。
例如,扶手230为圆柱体结构,如图6所示,防滑部231均匀分布于扶手230的外部。例如,防滑部231为柔性橡胶制成的橡胶块。如此,通过防滑部231可以使得在手握持扶手230时稳定不滑动。
为使扶手230外露于筒体110,例如,压杆220的长度为筒体110的高度的120%。如此,使得压件200设置于基座100上,扶手230外露于筒体110以便于用户握持使用。
一实施例中,压杆220为圆柱体结构。例如,压块210的中部区域设置有安装区212。例如,压杆220的一端设置于安装区212上。例如,压杆220与安装区212可拆卸连接。例如,压杆220与安装区212螺接。
一实施例中,扶手230的中部区域设置有连接区232,压杆220的另一端设置于连接区232上。例如,压杆220与连接区232可拆卸连接。例如,压杆220与连接区232螺接。
粉团压平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粉团揉成团块状,然后将团块状粉团放置在筒体内;手部握持扶手230并用力往下按压,使得压块210与粉团接触,以将粉团初步压平;
然后,手部放松,以使粉团松弛,并压块210在弹性件130的带动下回升后,再次握持扶手230并用力往下按压,以使得压块210再次与粉团接触,以将粉团压平,得到成圆饼形状的已压平粉团;
最后,提起基座100,拿取已经压平的粉团,从而完成粉团的压平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待压平粉团放置在基座的筒体中,外力作用在压件时,压件与待压平粉团接触,通过多的碾压使粉团压平,从而得到成圆饼形状的已压平粉团,由于弹性件的作用使得在压平过程更加的省力,提高了压粉团的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粉团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包括筒体、固定件和弹性件,
所述筒体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筒体外部,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上,
压件,所述压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块、压杆及扶手,
所述压块具有圆形截面,其位于所述筒体中且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并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团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滑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团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部、弹簧和移动部,所述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移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滑槽中,所述移动部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用于沿所述滑槽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团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设置有安装位,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安装位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团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位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团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位螺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团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长度为所述筒体高度的50%,且所述滑槽靠近所述筒体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团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在受力拉伸产生最大拉伸形变时的长度等于所述滑槽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团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原长度为所述滑槽的长度的5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粉团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在受力压缩产生最大压缩形变时的长度为所述滑槽的长度的20%。
CN201521107826.4U 2015-12-24 2015-12-24 粉团压平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37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7826.4U CN205337556U (zh) 2015-12-24 2015-12-24 粉团压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7826.4U CN205337556U (zh) 2015-12-24 2015-12-24 粉团压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37556U true CN205337556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71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0782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37556U (zh) 2015-12-24 2015-12-24 粉团压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375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L1039321C2 (en) Juice machine and filter thereof.
CN205337556U (zh) 粉团压平装置
CN205337376U (zh) 压粉团装置
CN205337387U (zh) 面糊压平装置
CN107087650A (zh) 一种组合式自动摊面饼装置
CN213160950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原料磨粉装置
CN204032198U (zh) 面条机用成形器和面条机
CN209682980U (zh) 一种桂皮原料用压平装置
CN109046524A (zh) 一种基于弹簧压缩性而间歇性对大豆进行压碎的压碎机
CN109006911A (zh) 一种生产馕的模具
CN209743308U (zh) 一种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连接件
CN210497967U (zh) 一种蛋糕不锈钢器具用的冲压装置
CN209047863U (zh) 一种家用压蒜器
CN203111885U (zh) 一种垃圾桶
CN111955506A (zh) 高效拉面机
CN206885739U (zh)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糖果罐
CN202286047U (zh) 点心成型机
CN212528825U (zh) 一种螺杆式粉质快速压片瓶
CN212590058U (zh) 一种揉茶装置
CN204305956U (zh) 一种手动挤压面机
CN202722374U (zh) 一种玉米披萨成型模具
CN208709300U (zh) 便于使用的压蒜器
CN220236005U (zh) 八珍糕机
CN204109411U (zh) 一种新型的双绞龙式高效榨油机
CN203987794U (zh) 皂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