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20287U - 一种薄型压电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型压电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20287U
CN205320287U CN201520521593.6U CN201520521593U CN205320287U CN 205320287 U CN205320287 U CN 205320287U CN 201520521593 U CN201520521593 U CN 201520521593U CN 205320287 U CN205320287 U CN 205320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ecular
composite high
traveling wave
rete
loud 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215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隆智
林清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HUI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HU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HUI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HU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215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20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20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202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薄型压电扬声器,用于解决现有薄型压电喇叭容易产生机械共振现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薄型压电扬声器,包括:一支撑结构;一压电振动器,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组装于所述支撑结构上;一复合高分子膜层,通过所述支撑结构进行固定,并覆盖在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上。

Description

一种薄型压电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型压电扬声器。
背景技术
压电薄膜扬声器(piezofilmspeaker)又称薄型压电喇叭,主要是由具有压电效应(piezoelectriceffect)特性的压电薄膜材料,与金属薄片结合后所形成的薄型扬声器单体,其中的关键零组件压电薄膜材料可以将机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使得压电喇叭单体在接受电能之驱动后,产生弯曲振动进而推动周围空气而发出声音,压电薄膜扬声器也属于薄膜体声波共振器(FilmBulkAcousticResonator、FBAR)的一种。
图1a、1b与1c揭示常用薄型压电喇叭单体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1a中的压电喇叭单体100包含一片或多片由多层压电薄膜材料构成的压电薄膜101,压电薄膜101附着在另一片金属薄片102上,结合压电薄膜101与金属薄片102两者构成振动片103;如图1b所示,当对压电薄膜101施加正向电压并对金属薄片102施加负向电压时,由于压电材料内部晶体状态变化,将使振动片103伸展并进入伸展状态(extendedstate),如图1c所示,当改成对压电薄膜101施加负向电压并对金属薄片102施加正向电压时,将使振动片103收缩并进入收缩状态(shrunkstate),因此当对振动片103施加不断交替变化的电压时,可促使振动片103不停的在伸展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变化,进而推动周围空气发出声响。
上述薄型压电喇叭本身不使用线圈、音圈或者磁铁结构,结构相对比传统音圈式喇叭更简单,且不产生电磁辐射、电磁干扰,且压电喇叭不需要形成共振的音箱结构,因此体积与重量相对比传统音圈式喇叭更小,而且压电喇叭的驱动功率小于传统音圈式喇叭,除了上述特性外,它还具有响应速度快、功耗低、薄型化/小型化、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大、不产生电磁场也不受电磁场干扰等优点,随着手持设备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商对薄型化、小型化、低功耗组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如压电扬声器、压电振动器、压电马达等各类压电陶瓷零组件,例如:移动电话、数字相机、数字摄影机、电子书、掌上游戏机、电子辞典、平面电视等,尤其已在便携设备中获得大量运用。
但常用薄型压电喇叭也有许多结构上的缺点,其最大的缺点之一为低频响应不佳,无法良好处理低频声响,常用压电喇叭的响应频率通常大于200Hz,几乎很难发出低音,所发出的声响多偏于稍感尖锐与高频者,再者由于压电喇叭特殊的层合式结构,因此在多层异质材料之间容易产生机械共振现象,使得喇叭所发出的声响,在不同频带之间产生差异极大,例如:在中高频与低频之间,造成声响质量不佳与失真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薄型压电扬声器,用于解决现有薄型压电喇叭容易产生机械共振现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薄型压电扬声器,包括:
一支撑结构;
一压电振动器,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组装于所述支撑结构上;
一复合高分子膜层,通过所述支撑结构进行固定,并覆盖在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压电振动器具体包括压电片和金属片;
所述压电片的面积小于所述金属片的面积;
所述压电片配置于所述金属片的其中一个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压电振动器包括两个所述压电片;
两个所述压电片分别配置于所述金属片的两个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薄型压电扬声器还包括:
一框体,其结构型式顺应于所述压电振动器的构造,设置于所述压电振动器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
可选地,所述复合高分子膜层,覆盖在所述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经拉伸后固定在所述框体上;
所述压电振动器、所述复合高分子膜层以及所述框体共同组成一压电模块;
所述支撑结构为一箱体,所述箱体的开口下方、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容置所述压电模块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箱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网罩。
可选地,所述压电片与所述金属片的差异面积位置形成一凹陷部;
在所述凹陷部填充有感压胶。
可选地,存在两片所述复合高分子膜层,分别为第一复合高分子膜层和第二复合高分子膜层;
所述第一复合高分子膜层覆盖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复合高分子膜层覆盖在所述第二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复合高分子膜层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薄型压电扬声器的频率响应的多个微结构;
所述微结构为同心圆凹凸纹路。
可选地,所述复合高分子膜层包括一层以上的复合高分子膜;
所述复合高分子膜包含弹性聚合物、硅基胶体或其组合。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薄型压电扬声器通过在压电振动器上覆盖复合高分子膜层,对压电振动器提供平均且稳定的下压力,用以抑制压电振动器所发生的共振现象,使得薄型压电扬声器得到平坦的频率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a揭示常用薄型压电喇叭单体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b揭示常用薄型压电喇叭单体操作状态示意图;
图1c揭示常用薄型压电喇叭单体操作状态示意图;
图2系揭示本实用新型薄型压电扬声器之第一实施例之侧剖面示意图;
图3系揭示本实用新型薄型压电扬声器之第二实施例之侧剖面示意图;
图4系揭示本实用新型薄型压电扬声器之第三实施例之侧剖面示意图;
图5系揭示本实用新型薄型压电扬声器之第四实施例之侧剖面示意图;
图6系揭示本实用新型薄型压电扬声器之立体视图;
图7a系揭示本实用新型复合高分子膜之示意图;
图7b系揭示本实用新型薄型压电扬声器第四实施例,其复合高分子膜表面上形成有调整音质表现的微结构之示意图。
图示说明:
200薄型压电扬声器
210压电振动器
213凹陷部
214第一表面
215第二表面
220框体
221背面
222正面
230箱体
240复合高分子膜层
250网罩
260感压胶
270第二复合高分子膜层
600压电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将可由以下的实施例说明而得到充分了解,使得熟习本技艺之人士可以据以完成之,然本实用新型之实施并非可由下列实施案例而被限制其实施型态;本实用新型之图式并不包含对大小、尺寸与比例尺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际实施时其大小、尺寸与比例尺并非可经由本实用新型之图式而被限制。
本文中用语“较佳”是非排他性的,应理解成“较佳为但不限于”,任何说明书或请求项中所描述或者记载的任何步骤可按任何顺序执行,而不限于请求项中所述的顺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仅由所附请求项及其均等方案确定,不应由实施方式示例的实施例确定;本文中用语“包含”及其变化出现在说明书和请求项中时,是一个开放式的用语,不具有限制性含义,并不排除其他特征或步骤。
图2系揭示本实用新型薄型压电扬声器之第一实施例之侧剖面示意图,薄型压电扬声器200包含压电振动器210、框体(支撑结构)220、箱体(支撑结构)230以及复合高分子膜层240。
压电振动器210包含压电片211以及金属片212,压电片211较佳为由单层压电薄膜材料或者由多层压电薄膜材料结合所形成的薄膜,压电薄膜材料之材质较佳系选自铁晶体管、铌酸锂、铌酸钽、石英、硫化镉、氧化锌、氮化铝、陶瓷、钛酸钡、锆钛酸铅(PZT)、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氟乙烯以及聚氯乙烯其中之一,金属片212的材质较佳系选自铜、铜合金、铁镍合金以及不锈钢其中之一,压电片211接受不断交替变化的电压,将带动金属片212产生连续振动。
在本实施例,压电振动器210上的压电片211之面积小于金属片212之面积,且有两片压电片211分别配置在金属片212的两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某实施例中,允许只有一片压电片211配置在金属片212的单侧,由于压电片211和金属片212之间的面积差异,在金属片212上会形成一个高度差异不大的凹陷部213,压电振动器210上还具有第一表面214与第二表面215。
复合高分子膜层240较佳只包含单层的复合高分子膜,或者可包含多层的复合高分子膜,即复合高分子膜层240可以只有单一片复合高分子膜,或者是由多片复合高分子膜相互贴合或迭合在一起形成,复合高分子膜较佳是包含硅基胶体以及弹性聚合物其中一种材质的薄膜,即复合高分子膜是主要由硅基胶体所形成的薄膜、主要由弹性聚合物所形成的薄膜、或者由硅基胶体以及弹性聚合物两者共同形成的复合材料薄膜。
上述硅基胶体系指含有硅(silicon)元素的橡胶或者树脂,其材质系选自例如:硅基橡胶(siliconbasedrubber)、硅胶(siliconerubber)、液态硅胶(liquidsiliconerubber)、硅氧树脂(polymerizedsiloxanes)、硅胶橡胶、硅橡胶、硅胶树脂、二氧化硅、硅酮及其组合其中一种,由硅基胶体所形成的软质薄膜、轻质薄膜、层状结构、片状结构或者板状结构,由于具备有弹性、延展性、透光性、微吸附性、热稳定性、化学性质稳定、机械强度高等特性,可作为制作复合高分子膜之材质。
上述弹性聚合物系指含有由有机高分子聚合所形成的薄膜,其材质系选自例如: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TPU)、聚氨酯(polyurethane、PU)、聚酯(polyester)、聚醚(polyetherpolyol)、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olymer、PVC)、聚乙烯(polyethylene、PE)、橡胶、树脂及其组合其中一种,由弹性聚合物所形成的软质薄膜、轻质薄膜、层状结构、片状结构或者板状结构,由于具备有弹性、延展性、透光性、抗张强度佳、抗撕裂强度佳等特性,可作为制作复合高分子膜之材质。
硅基胶体或者弹性聚合物这两种材质可以分别用于制作复合高分子膜,或者可将硅基胶体与弹性聚合物这两种材质,透过各种一次性成型的制作方式来相互结合而形成复合高分子膜,例如:一体成型制程、热压成型制程、共模制程(co-moldingprocess)、模制制程(moldingbasedprocess)、液态射出成型系统制程(liquidinjectionmoldingsystem、LIMS)、胶合制程、超音波熔接制程、热熔制程以及其组合其中一种制程,使硅基胶体与弹性聚合物共同结合而形成复合材料式复合高分子膜。
箱体230较佳可使用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制作,在扬声器领域中箱体230又称为音箱,系整个薄型压电扬声器200之基础支撑结构,框体220较佳可使用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制作,在本实施例中,框体220的结构型式主要系顺应于压电振动器210之构造,压电振动器210透过框体220而组装并固定于箱体230上,框体220配置在压电振动器210与箱体230之间,可以发挥衬垫的功能,使得压电振动器210能够更好的组装在箱体230上,
在本实施例中,压电振动器210与框体220组装在箱体230上预定装配位置,具有适当尺寸、弹性、张力与厚度的复合高分子膜层240,先覆盖在第一表面214上,经过拉伸之后,延伸到并固定在箱体230的四周侧壁231上,藉此包覆并压制压电振动器210上的第一表面214,使压电振动器210的边缘下压而与框体220之间形成更紧密的贴合,复合高分子膜层240可以对压电振动器210周边与框体220提供平均且稳定的下压力,使其紧密贴合于框体220,能够良好抑制压电振动器210产生的共振现象,且具有防尘效果。
图3系揭示本实用新型薄型压电扬声器之第二实施例之侧剖面示意图,第二实施例包含第一实施例中所有技术特征,差异在于第二实施例中箱体230还包含一凹槽232,可供容置框体220与压电振动器210,具有适当尺寸、弹性、张力与厚度的复合高分子膜层240,先覆盖在第一表面214上,经过拉伸之后转折到框体220背面221,最终固定在框体220背面221上,藉此包覆并压制压电振动器210上的第一表面214,复合高分子膜层240可以对压电振动器210的第一表面214提供平均且稳定的下压力,能够良好抑制压电振动器210上压电片211与金属片212之间的共振现象。在本实施例中,薄型压电扬声器200在最外层上还加装一片网罩250;压电振动器210、框体220与复合高分子膜层240可以形成一个压电模块600,有模块化的效果,使得薄型压电扬声器200易于制造、生产、组装。
图4系揭示本实用新型薄型压电扬声器之第三实施例之侧剖面示意图,第三实施例包含第二实施例中所有技术特征,差异在于第三实施例中,在压电振动器210上,由于压电片211以及金属片212间面积差异所造成的两个凹陷部213中,涂布有一层感压胶260(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将复合高分子膜层240黏贴在压电振动器210上;在本实施例中,压电振动器210、框体220与复合高分子膜层240构成一个压电模块600。
具有适当尺寸、弹性、张力与厚度的复合高分子膜层240,先覆盖在第一表面214上并通过涂布有感压胶260的凹陷部213区域,经过拉伸之后转折到框体220背面221,最终固定在框体220背面221上,藉此包覆并压制压电振动器210上的第一表面214,藉由感压胶260的黏着力,复合高分子膜层240可以对压电振动器210的第一表面214进一步提供更强力、更平均且更稳定的下压力,进一步增加复合高分子膜层240对压电振动器210所提供的张力及下压力,能够良好抑制压电振动器210上压电片211与金属片212之间的共振现象,更有效抑制压电振动器210的共振现象。
图5系揭示本实用新型薄型压电扬声器之第四实施例之侧剖面示意图,第四实施例包含第三实施例中所有技术特征,差异在于第四实施例中,是以两片的复合高分子膜层240以及第二复合高分子膜层270,分别通过涂布有感压胶260的凹陷部213区域,分别包覆并压制压电振动器210的第一表面214与第二表面215,复合高分子膜层240经过拉伸之后转折到框体220背面221,最终固定在框体220背面221上,第二复合高分子膜层270经过拉伸之后直接固定在框体220正面222,也可在复合高分子膜层240与第二复合高分子膜层270之间涂布感压胶260,透过第四实施例的配置,对压电振动器210的两个表面都提供共振抑制机制,可更有效抑制压电振动器210的共振现象;在本实施例中,压电振动器210、框体220与复合高分子膜层240构成一个压电模块600,在第四实施例当中,因为两片的复合高分子膜层240以及第二复合高分子膜层270已密封压电振动器210,压电模块600与薄型压电扬声器200皆具有防水、防尘的效果。
图6系揭示本实用新型薄型压电扬声器之立体视图,上述第3、4、5图中所揭示本实用新型薄型压电扬声器,其立体视图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薄型压电扬声器200包含箱体230、网罩250以及压电模块600,箱体230上具有凹槽232,压电模块600嵌入于凹槽232内而组装在箱体230上,最后将网罩250组装在箱体230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复合高分子膜层240,可以是单一片的复合高分子膜或者迭合多片复合高分子膜,如果复合高分子膜层240包含多片迭合的复合高分子膜,每一片复合高分子膜可以是不同材质的复合高分子膜,由不同材质的复合高分子膜组合成一层的复合高分子膜层,且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复合高分子膜层240,可以选择只包覆压电振动器210的单侧表面,如图2到图4中对应的第一实施例到第三实施例,或者选择包覆压电振动器210的两个侧表面,如图5中对应的第四实施例。
图7a系揭示本实用新型复合高分子膜之示意图;针对复合高分子膜层中所包含的复合高分子膜700,可用膜塑方式,在其任一侧的表面710上,制作多个微结构720,透过调整多个微结构的位置及涵盖面积等,可以有效调整薄型压电扬声器的频率响应,进一步提升与调整音质表现,亦可有效降低薄型压电扬声器的谐音(Harmonics),如图7a所示,复合高分子膜700在某侧表面710上膜塑了多个具有同心圆结构凹凸结构的纹路以做为微结构720
图7b系揭示本实用新型薄型压电扬声器第四实施例,其复合高分子膜表面上形成有调整音质表现的微结构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图7b压电模块600包含复合高分子膜层240与第二复合高分子膜层270,复合高分子膜层240与第二复合高分子膜层270中分别只包含单一层的复合高分子膜700在复合高分子膜层240中的复合高分子膜700之侧表面710上,形成有多个音质调整之微结构720,值得注意的是,亦可视需求选择在第二复合高分子膜层270的复合高分子膜700上选择性形成微结构720。
总结而言,本实用新型透过在压电振动器的振动片表面覆盖一层或者多层迭合、富有弹力的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对压电振动器提供平均且稳定的下压力,以抑制压电振动器会发生的共振现象,达到降低薄型压电扬声器的主共振频率和减弱压电陶瓷的共振特性,从而得到平坦的频率特性,与防水防尘的效果。
也就是本实用新型透过新的设计,利用复合高分子膜层,贴合压电振动器所包含的压电片以及金属片,或包覆压电片以及金属片,达到平均压平压电振动器单体于框体上,并可以把压电振动器单体给予模块化,还可以简化薄型压电扬声器的生产组装方式,且贴附于压电片上的复合高分子膜,可改善薄型压电扬声器的音质,甚至提高低频响应,有效降低声音失真率;经实际量测,本实用新型薄型压电扬声器具有相对更宽广的音频响应范围,其声响频率范围介于150Hz到20kHz之间,尤其能够发出低于200Hz频率的低频声响,可以表现更丰富的声频,且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复合高分子膜层,还能有效抑制并减低压电扬声器在高频声响部分过于尖锐与高频之声响表现,使整体音质更加柔和与调和。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利用复合高分子膜材料简化压电片211单体的贴合封装,并模块化喇叭单体;(2)利用复合高分子膜包覆贴合,能紧密固定压合于箱体框体,并提高Fo(起振频率);以及(3)利用复合高分子膜包覆贴合,透过调整膜层材料的配方比例,改善声音质量。
本实用新型以上各实施例彼此之间可以任意组合或者替换,从而衍生更多之实施态样,但皆不脱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之范围,兹进一步提供更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次:
实施例1:一种薄型压电扬声器,其包含:一支撑结构;一压电振动器,其具有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并组装于该支撑结构上;以及一复合高分子膜层,透过该支撑结构而固定,以覆盖与压制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其中之一。
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之薄型压电扬声器,该压电振动器还包含与一压电片与一金属片,该压电片之面积小于该金属片之面积,该压电片配置于该金属片之一表面上,且由于该压电片与该金属片间之面积差异在该金属片上形成一凹陷部,其中该压电片之材质系选自一铁晶体管、一铌酸锂、一铌酸钽、一石英、一硫化镉、一氧化锌、一氮化铝、一陶瓷、一钛酸钡、一锆钛酸铅(PZT)、一聚偏二氟乙烯(PVDF)、一聚氟乙烯以及一聚氯乙烯其中之一。
实施例3:如实施例1所述之薄型压电扬声器,该复合高分子膜层还包含一复合高分子膜,该复合高分子膜包含一弹性聚合物、一硅基胶体及其组合其中之一,且该复合高分子膜之表面上包含复数微结构。
实施例4:如实施例3所述之复合式薄膜,该弹性聚合物所包含之材质系选自一热塑性聚氨酯(TPU)、一聚氨酯(PU)、一聚酯(polyester)、一聚醚(polyetherpolyol)、一聚氯乙烯(PVC)、一聚乙烯(PE)、一橡胶、一树脂及其组合其中之一,该硅基胶体所包含之材质系选自一硅基橡胶(siliconbasedrubber)、一硅胶(siliconerubber)、一液态硅胶(liquidsiliconerubber)、一硅氧树脂(polymerizedsiloxanes)、一硅胶橡胶、一硅橡胶、一硅胶树脂、一二氧化硅、一硅酮及其组合其中之一。
实施例5:如实施例3所述之薄型压电扬声器,该复合高分子膜层还包含复数片复合高分子膜,每一片复合高分子膜系由不同材质制成。
实施例6:如实施例1所述之薄型压电扬声器,该支撑结构系为一箱体。
实施例7:如实施例6所述之薄型压电扬声器,还包含以下其中之一:一框体,其结构型式系顺应于该压电振动器之构造,并配置在该压电振动器与该箱体之间,该压电振动器透过该框体而组装并固定于该箱体上;以及该复合高分子膜层,其覆盖并压制在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其中之一上,经拉伸后固定在该箱体上。
实施例8:如实施例1所述之薄型压电扬声器,该支撑结构系为一框体,该框体之结构型式系顺应于该压电振动器之构造。
实施例9:如实施例2或者8所述之薄型压电扬声器,还包含以下其中之一:一箱体,其具有供容置该框体与该压电振动器的一凹槽,该框体配置在该压电振动器与该箱体之间,该压电振动器透过该框体而组装并固定于该箱体上;一感压胶,其系涂布在该压电振动器之该凹陷部;该复合高分子膜层,其选择性通过该感压胶而覆盖并压制在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其中之一上,经拉伸后固定在该框体上;以及一压电模块,其包含该压电振动器、该框体以及该复合高分子膜层。
实施例10:如实施例2或者8所述之薄型压电扬声器,还包含以下其中之一:一箱体,其具有供容置该框体与该压电振动器的一凹槽,该压电振动器透过该框体而组装并固定于该箱体上;一感压胶,其系涂布在该压电振动器之该凹陷部;一该复合高分子膜层,其选择性通过该感压胶而覆盖并压制在该第一表面上,经拉伸后固定在该框体上;一第二复合高分子膜层,其选择性通过该感压胶而覆盖并压制在该第二表面上,经拉伸后固定在该框体上;以及一压电模块,其包含该压电振动器、该框体以及该复合高分子膜层。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彼此之间可以任意组合或者替换,从而衍生更多之实施态样,但皆不脱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之范围,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界定,悉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记载者为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薄型压电扬声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薄型压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撑结构;
一压电振动器,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组装于所述支撑结构上;
一复合高分子膜层,通过所述支撑结构进行固定,并覆盖在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压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振动器具体包括压电片和金属片;
所述压电片的面积小于所述金属片的面积;
所述压电片配置于所述金属片的其中一个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型压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振动器包括两个所述压电片;
两个所述压电片分别配置于所述金属片的两个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压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型压电扬声器还包括:
一框体,其结构型式顺应于所述压电振动器的构造,设置于所述压电振动器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型压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高分子膜层,覆盖在所述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经拉伸后固定在所述框体上;
所述压电振动器、所述复合高分子膜层以及所述框体共同组成一压电模块;
所述支撑结构为一箱体,所述箱体的开口下方、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容置所述压电模块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型压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网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型压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片与所述金属片的差异面积位置形成一凹陷部;
在所述凹陷部填充有感压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型压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存在两片所述复合高分子膜层,分别为第一复合高分子膜层和第二复合高分子膜层;
所述第一复合高分子膜层覆盖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复合高分子膜层覆盖在所述第二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薄型压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高分子膜层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薄型压电扬声器的频率响应的多个微结构;
所述微结构为同心圆凹凸纹路。
CN201520521593.6U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薄型压电扬声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20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21593.6U CN205320287U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薄型压电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21593.6U CN205320287U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薄型压电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20287U true CN205320287U (zh) 2016-06-15

Family

ID=56187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2159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20287U (zh) 2015-07-17 2015-07-17 一种薄型压电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2028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3563A (zh) * 2016-11-01 2018-05-11 稳懋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具质量调整结构的体声波共振器及其应用于体声波滤波器
CN109698995A (zh) * 2017-10-20 2019-04-30 株式会社东金 压电声学模块及oled显示装置
WO2021218841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3563A (zh) * 2016-11-01 2018-05-11 稳懋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具质量调整结构的体声波共振器及其应用于体声波滤波器
CN109698995A (zh) * 2017-10-20 2019-04-30 株式会社东金 压电声学模块及oled显示装置
CN109698995B (zh) * 2017-10-20 2021-06-11 株式会社东金 压电声学模块及oled显示装置
WO2021218841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US11871200B2 (en) 2020-04-30 2024-01-09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Speak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59116B2 (ja) 電子機器、パネルユニット
US8363863B2 (en) Piezoelectric speaker, speaker apparatus, and tactile feedback apparatus
US20190149924A1 (en) Diaphragm and miniature speaker comprising same
CN104936105B (zh) 电子设备及其扬声器
JP5383870B2 (ja) 電子機器
KR101656722B1 (ko) 음향 발생기
CN203883985U (zh) 扬声器振膜
CN205320287U (zh) 一种薄型压电扬声器
JP6075592B2 (ja) 電子機器
CN109495832B (zh) 表面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049411B (zh) 振膜及发声器件
JP2013239858A (ja) 電子機器
US9392375B2 (en) Acoustic generator, acoustic gener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4795580U (zh) 电子设备及其扬声器
JP2007181156A (ja) 発音体モジュール,それを利用した発音構造体及び電子機器
CN102487475A (zh) 压电陶瓷纤维复合薄型喇叭及其制造方法
WO2014132639A1 (ja) 電子機器
JP5677637B2 (ja) 音響発生器、音響発生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04887463U (zh) 振动发声结构及具有该振动发声结构的终端
JP2004096225A (ja) 圧電発音素子
TWM522530U (zh) 薄型壓電揚聲器
CN102387453A (zh) 平面扬声器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JP4688687B2 (ja) 圧電振動ユニット及びパネルスピーカ
CN204069339U (zh) 谐振压电扬声器
CN212812006U (zh) 振膜及发声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