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15108U -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排风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排风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15108U
CN205315108U CN201520804427.7U CN201520804427U CN205315108U CN 205315108 U CN205315108 U CN 205315108U CN 201520804427 U CN201520804427 U CN 201520804427U CN 205315108 U CN205315108 U CN 205315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water tank
heat dissipating
exhaust heat
air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044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pmc Powertech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mc Power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mc Power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Momc Power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8044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15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15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151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排风散热装置,包括将柴油发电机组围设在内的机舱,固定在所述机舱内部的水箱,固定在所述水箱端面的水箱隔板,以及由排气管和消声筒组成的消声器总成和开设在所述机舱端面上的检修门,所述盖板组件和检修门与所述机舱可拆卸安装,所述水箱隔板沿所述机舱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机舱内部隔离出一个气流通道容腔,所述消声器总成贯穿气流通道容腔设置,还包括将所述气流通道容腔间隔分离的导流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排风散热装置,使用过程中排风阻力小,通道顺畅,能利用高温气流的特性,加速发动机机舱热量的排放,散热效果好,噪音小,对整个机舱的降温明显。

Description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排风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领域,特别是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排风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发电机组在高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高温,所以有效的散热是保证机组输出额定功率的必要条件,现有技术中大部分通过水箱,以及高效的通风冷却,控制机组箱体内部的温度。
如图1和图2所示,柴油发电机组包括柴油发动机组和排风散热装置,而排风散热装置由发动机机舱1’、盖板组件2’、水箱3’、水箱隔板4’、检修门5’共同围成;盖板组件2’和检修门5’可拆卸的固定在机舱1’上,水箱3’和水箱隔板4’固定在机舱1’内部,在水箱隔板4’隔离作用下,在机舱1’内部形成供带有热量的气流流通的排风通道。
柴油发动机组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传递给水箱3’,为了有效的降低机舱2’内的热量,通常会对水箱3’进行有效的排风,通过流动的气流持续的带走热量,保证在机舱1’内的温度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如图2所示,空气在水箱3’周围流动,通过水箱挡板4’进入排风通道容腔内,再通过开设在顶盖板组件2’上的排风口排出。
但上述结构的排风散热装置的技术方案中,即便有一定的降温效果,仍然存在不足,部分高温气流反弹回到机舱内部,形成回流导致高温气体无法正常排出,降温效果比较差,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排风阻力大、流通不畅、噪音比较大。这也构成了需要进一步改进散热装置的设计,以图解决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排风装置,使用过程中排风阻力小,通道顺畅,能利用高温气流的特性,加速发动机机舱热量的排放,散热效果好,噪音小,对整个机舱的降温明显。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排风散热装置,包括将柴油发电机组围设在内的机舱,固定在所述机舱内部的水箱,固定在所述水箱端面的水箱隔板,以及由排气管和消声筒组成的消声器总成和开设在所述机舱端面上的检修门,所述盖板组件和检修门与所述机舱可拆卸安装,所述水箱隔板沿所述机舱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机舱内部隔离出一个气流通道容腔,所述消声器总成贯穿气流通道容腔设置,还包括将所述气流通道容腔间隔分离的导流组件。
优选地,所述导流组件沿所述机舱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将气流通道容腔隔离成上下不连通的上容腔和下容腔。
优选地,所述导流组件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机舱的侧壁固定,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与所述水箱隔板固定,其中,所述消声器总成贯穿所述导流组件的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沿所述消声器总成下端的消声筒外周面倾斜设置,将所述消声器总成的消声筒收纳在所述下容腔内。
优选地,所述导流组件整体呈圆弧曲面的外形,包括用来反射和折射高温气流的曲面导流板,和用来与所述机舱侧面固定的第一固定件,以及与所述水箱挡板固定的第二固定件,其中,所述曲面导流板通过固定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曲面导流板设置成上端窄,下端宽的凸字外形,较窄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固定,较宽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曲面导流板较宽端开设有安装孔,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消声器总成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机舱的后侧面,可拆卸的固定有后盖组件,其中,所述后盖组件与所述水箱相接触的设置,构建形成相对密封的气流流通通道。
优选地,所述后盖组件包括与所述机舱可拆卸的排风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排风板上的导流罩,其中,在所述排风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流罩沿所述通孔的外缘固定。
优选地,所述导流罩包括直身段的导流板,和与所述导流板倾斜朝外设置,呈喇叭口外型的引流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导流板的另外一端的密封件,其中,所述导流板由多块板材首尾相连的连接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使用过程中排风阻力小,通道顺畅,能利用高温气流的特性,加速发动机机舱热量的排放,散热效果好,噪音小,对整个机舱的降温明显。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排风散热装置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排风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实现的排风散热装置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示出了另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实现的排风散热装置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一种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实现的排风散热装置结构的导流组件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一种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实现的排风散热装置结构的后盖组件的示意立体图;
图7示出了另外一种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实现的排风散热装置结构的后盖组件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一种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实现的排风散热装置结构的导流罩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请参考图3至图8,图3示出了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实现的排风散热装置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示出了另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实现的排风散热装置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示出了一种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实现的排风散热装置结构的导流组件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一种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实现的排风散热装置结构的后盖组件的示意立体图;图7示出了另外一种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实现的排风散热装置结构的后盖组件的示意图;图8示出了一种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实现的排风散热装置结构的导流罩的示意图。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柴油发电机组的排风效果不佳、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排风散热装置。
如图3和图4所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原理设计的排风散热装置,包括将柴油发电机组围设在内的机舱10,固定在机舱10内部的水箱30,固定在水箱端面的水箱隔板40,以及由排气管和消声筒组成的消声器总成50和开设在机舱10端面上的检修门60,其中,盖板组件20和检修门60与机舱10可拆卸安装,水箱隔板40沿机舱10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机舱10内部隔离出一个气流通道容腔,消声器总成50贯穿气流通道容腔设置,还包括将气流通道容腔间隔分离的导流组件70。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案,导流组件70沿机舱10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导流组件70将气流通道容腔隔离成上下不连通的上容腔A和下容腔B。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案,导流组件70一端通过螺栓与机舱10的侧壁固定,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与水箱隔板40固定,其中,消声器总成50贯穿导流组件70的设置。
进一步地,导流板70沿消声器总成50下端的消声筒外周面倾斜设置,将消声器总成50的消声筒收纳在下容腔B内。
通过在在气流通道容腔内部设置导流组件70,穿过水箱30周围的气流,通过水箱挡板40排出,经过设置的导流组件70后,反弹折射形成极其浑浊的涡流,使得气流携带热量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显著的提高了排风降温的效果;通过导流组件70的间隔分离,将消声器总成50的消声筒隔离收纳在封闭的下容腔B内,较好的将消声器总成50产生的噪音隔离,进一步降低了整个柴油发电机组的噪音;通过将导流组件70倾斜的设置,使得从水箱挡板40出来的气流,沿着气流通道的方向,形成通畅的的气流,最终均匀通过顶盖板组件20的排风口排出,使得排风散热的气流的阻力进一步减小,能够非常有效的达到散热排风的效果,降低机组箱体内部温度。
如图5所示,导流组件70整体呈圆弧曲面的外形,包括用来反射和折射高温气流的曲面导流板71,和用来与机舱10侧面固定的第一固定件72,以及与水箱挡板40固定的第二固定件73,其中,曲面导流板71通过固定连接件一端与第一固定件72连接固定,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与第二固定件73连接固定,固定连接件为常见的螺栓连接、铆接、焊接等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工业或者手段。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案,为了方便安装,和更好的提供反射折射曲面,曲面导流板71设置成上端窄,下端宽的凸字外形,较窄端与第一固定件72连接固定,较宽端与第二固定件73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在曲面导流板71较宽端开设有安装孔,通过固定件与消声器总成50连接固定。一方便,能够确保将消声器总成50底部的消声筒隔离收纳在封闭的下容腔B内,另外一方面,为整个曲面导流板71的弯曲面部分提供一个可调节曲面形状的固定支点,即可方便的调节曲面的形状,又可提供一个固定曲面形状的固定点,以来确保整个曲面导流板71对气流的反弹和折射的效果,从而,确保穿过水箱隔板40后的气流能够形成稳定的涡流,避免了因为直通,部分气流被检修门60反弹后,从新进入水箱30的空腔内而造成的降温效果不明显的困扰。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导流组件70与水箱隔板40之间的紧密固定,确保所隔离出的上容腔A和下容腔B之间的密封型,还包括连接在第二固定件71与水箱隔板40之间的固定连接件74,其中,固定连接件两端分别开设有连接孔,通过固定件分别与第二固定件71和水箱隔板40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机舱10的后侧面,可拆卸的固定有后盖组件80,其中,后盖组件80与水箱30相接触的设置,构建形成相对密封的气流流通通道。通过后盖组件80与水箱30之间,相对密封的气流流通通道,使得部分被后盖组件80回弹的气流无法进入水箱30周围的内腔,最终均匀的通过开设在后盖组件80上的排风口排出,形成高效的排风降温通道,很好的解决了机组外形尺寸局限的情况下,水箱30与排风后盖距离很近,带热量的气流很容易回弹的难题,同时,由于将气流限制在密封的通道定向的流动,减少了与其它零部件之间的碰撞接触,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高温气流在排除过程产生的噪音。
如图7所示,后盖组件80包括与机舱10可拆卸的排风板81,以及固定在排风板81上的导流罩82,其中,在排风板8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导流罩82沿通孔的外缘固定。通过导流罩82与水箱30的外缘接触的设置,在排风板81与水箱30之间便形成了相对的一个密封气流流通通道。
如图8所示,导流罩82,包括直身段的导流板821,和与导流板821倾斜的朝外设置,呈喇叭口外型的引流板822,以及固定在导流板821另外一端的密封件823,其中,导流板821由多块板材首尾相连的连接而成。
以上的描述是以所述导流罩82实现为用板材的拼接为例进行描述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以上揭示的基础上,也可以设计出不同于此的其他类似结构。例如,可伸缩的橡胶管套或者两个分别固定在水箱30和排风板81上延伸出来可拼接密封的结构等,只需要在水箱30和排风板81之间形成相对密封的气体流通通道即可。并且,所述的密封结构除了可以包括多组延伸板的情况,还可以具有多组可折叠或者伸缩的卡合结构组合的情形。这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的调整。
或者,可替换地,引流板822除了设计成喇叭口外形的拼板结构外,还可实现为各种软材质构成的搭拼密封结构。具体地,根据需要,引流板822可以在水箱30与后盖的排风口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气流流通通道即可。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易于构想到的,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专利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专利,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柴油发电机组排风散热装置,包括将柴油发电机组围设在内的机舱,固定在所述机舱内部的水箱,固定在所述水箱端面的水箱隔板,以及由排气管和消声筒组成的消声器总成和开设在所述机舱端面上的检修门,盖板组件和所述检修门与所述机舱可拆卸安装,所述水箱隔板沿所述机舱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机舱内部隔离出一个气流通道容腔,所述消声器总成贯穿气流通道容腔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气流通道容腔间隔分离的导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沿所述机舱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将气流通道容腔隔离成上下不连通的上容腔和下容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机舱的侧壁固定,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与所述水箱隔板固定,其中,所述消声器总成贯穿所述导流组件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沿所述消声器总成下端的消声筒外周面倾斜设置,将所述消声器总成的消声筒收纳在所述下容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整体呈圆弧曲面的外形,包括用来反射和折射高温气流的曲面导流板,和用来与所述机舱侧面固定的第一固定件,以及与所述水箱挡板固定的第二固定件,其中,所述曲面导流板通过固定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导流板设置成上端窄,下端宽的凸字外形,较窄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固定,较宽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导流板较宽端开设有安装孔,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消声器总成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的后侧面,可拆卸的固定有后盖组件,其中,所述后盖组件与所述水箱相接触的设置,构建形成相对密封的气流流通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组件包括与所述机舱可拆卸的排风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排风板上的导流罩,其中,在所述排风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流罩沿所述通孔的外缘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包括直身段的导流板,和与所述导流板倾斜朝外设置,呈喇叭口外型的引流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导流板的另外一端的密封件,其中,所述导流板由多块板材首尾相连的连接而成。
CN201520804427.7U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排风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15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04427.7U CN205315108U (zh)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排风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04427.7U CN205315108U (zh)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排风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15108U true CN205315108U (zh) 2016-06-15

Family

ID=56188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0442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15108U (zh)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排风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151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5832A (zh) 具有多路冷却的发电系统
CN203321674U (zh) 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组
CN102050010B (zh) 后置客车发动机舱强制排风散热结构
CN106593620A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排风散热装置
CN205315108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排风散热装置
WO2005045238A1 (ja) 燃料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CN215672442U (zh) 一种静音发电机组箱体
CN201922180U (zh) 一种封闭式水冷静音柴油内燃机焊接工作站
CN105564221A (zh) 动力舱散热风道结构及工程车辆
CN214330734U (zh) 一种新型汽车排气管
CN209046458U (zh) 一种电机隔声散热系统
CN208024444U (zh) 一种装载机废气引射装置
CN109941082A (zh) 车辆及电池舱、电池箱通风结构
CN207634214U (zh) 发动机进气通道减阻增压装置
CN207931474U (zh) 一种车辆用机仓导风散热罩
CN201951230U (zh) 后置客车发动机舱强制排风散热结构
CN218215448U (zh) 电池冷却结构
CN210858939U (zh) 一种低噪声发电机组箱体
CN113299947A (zh) 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及燃料电池车辆
WO2022257374A1 (zh) 空调器
CN220621990U (zh) 一种用于柴油发电机出口的冷却消音装置
CN217582305U (zh) 一种方舱电站
CN209179100U (zh) 电动装载机主电机散热装置
CN215256477U (zh) 内燃叉车
CN220985439U (zh) 一种核电发电机外机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23

Address after: 226156, 88, Binhai New Area Development Road, Haimen, Jiangsu, Nantong

Patentee after: MPMC POWERTECH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22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Chuansha New Town Road No. 111, 9, 10 deer, 12

Patentee before: MPMC POWERTECH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