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2305U - 一种方舱电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舱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2305U
CN217582305U CN202221641172.3U CN202221641172U CN217582305U CN 217582305 U CN217582305 U CN 217582305U CN 202221641172 U CN202221641172 U CN 202221641172U CN 217582305 U CN217582305 U CN 217582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tation
shelter
air
silenc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411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星元
孔昊
张焱凯
张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gua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Luoyang Co ltd
Zhengzhou Foguang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gua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Luoyang Co ltd
Zhengzhou Foguang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gua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Luoyang Co ltd, Zhengzhou Foguang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gua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Luo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411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2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2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23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舱电站,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内设置有消音系统,所述消音系统用于降低所述方舱电站的运行噪音,所述舱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消音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处的降噪组件,所述舱体内设置有发动机,所述舱体上设置有排烟出口,所述发动机的排烟管道通过所述排烟出口伸出到所述舱体外侧,所述消音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烟管道上的复合排烟消音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舱电站,从进风、排风以及发动机的排烟三个位置设置消音结构形成消音系统,从而对方舱电站进行全面消音处理,使方舱电站能够降低运行噪音,提高静音性。

Description

一种方舱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舱电站技术领域,更加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舱电站。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方舱电站大多存在运行噪音大的问题,常见的方舱电站噪音主要来源于进排风以及排烟产生。现有的方舱电站大多采用直接进排风百叶窗的型式,并且内部结构比较复杂,风道较多,进排风噪声大。排烟风道一般会设置消音结构,但是排烟风道消音器只有一级,排烟噪声大,电站降噪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新地提供了一种方舱电站,从进、排风以及发动机的排烟多方面进行消音,从而可以多角度降低噪音,使方舱电站达到静音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舱电站,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内设置有消音系统,所述消音系统用于降低所述方舱电站的运行噪音,
所述舱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消音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两处的降噪组件,
所述舱体内设置有发动机,所述舱体上设置有排烟出口,所述发动机的排烟管道通过所述排烟出口伸出到所述舱体外侧,所述消音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烟管道上的复合排烟消音器。
优选地,所述降噪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多个所述导风板相互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导风板之间形成降噪流道,
所述导风板为弯折板,使所述降噪流道形成弯折形状。
优选地,所述导风板包括三个互成夹角的平板结构,使所述降噪流道形成Z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风板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两个平板结构,所述降噪流道内部形成直角弯。
优选地,所述复合排烟消音器包括外壳、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外壳内形成有消音腔,所述进气管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消音腔内,供排烟流入到所述消音腔,所述排气管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消音腔内,供排烟流出所述消音腔,
所述消音腔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消音腔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消音腔内的端部从所述第一腔室穿入,并穿过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消音腔内的端部从所述第二腔室穿入,并穿过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孔,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连通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一段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进气孔。
优选地,所述舱体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形成有叉车孔,所述叉车孔沿着所述舱体的宽度方向贯通。
优选地,所述叉车孔的底壁上形成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所述舱体的固定安装。
优选地,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油箱,所述油箱与所述发动机的供油管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舱电站,从进风、排风以及发动机的排烟三个位置设置消音结构形成消音系统,从而对方舱电站进行全面消音处理,使方舱电站能够降低运行噪音,提高静音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舱电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舱电站的侧视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降噪组件导风板布局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降噪组件导风板布局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复合排烟消音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舱体;11、底座;111、叉车孔;12、舱门;2、进风百叶窗;3、排风百叶窗;4、降噪组件;41、导风板;5、发动机;6、复合排烟消音器;601、第一腔室;602、第二腔室;61、外壳;62、进气管;621、进气孔;63、排气管;64、隔板;641、连通孔;7、散热风扇;8、散热水箱;9、导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舱电站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舱电站,从进风、排风以及发动机的排烟三个位置设置消音结构形成消音系统,从而对方舱电站进行全面消音处理,使方舱电站能够降低运行噪音,提高静音性。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舱电站,如图1、图2所示,包括舱体1,舱体1上形成有进风口和排风口,进风口和排风口的外侧设置有格栅结构或百叶窗,用于防止异物进入到舱体1内,对内部构件起到保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外侧设置有进风百叶窗2,排风口外侧设置排风百叶窗3,进风百叶窗2和排风百叶窗3可以在关机状态时关闭进风口和排风口。舱体1为长方体结构,其长边所在的两个侧壁上形成有进风口,两个进风口相对设置,并且两个进风口设置在靠近侧壁一端的位置,舱体1短边所在的侧壁,具体为远离进风口的端壁上设置有排风口,舱体1内部沿着舱体1的长度方向形成气流通道。在舱体1内部设有发电机组,发电机组包括发动机5和发电机,舱体1上设置有排烟出口,发动机5的排烟管道通过排烟出口伸出到舱体1外侧,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可以对发动机5进行冷却。
舱体1内设置有消音系统,消音系统用于降低方舱电站的运行噪音,消音系统包括设置在进风口和排风口两处的降噪组件4,以及消音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排烟管道上的复合排烟消音器6。
降噪组件4包括多个导风板41,多个导风板41相互平行设置,相邻两个导风板41之间形成降噪流道,导风板41为弯折板,使降噪流道形成弯折形状。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导风板41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两个平板结构,降噪流道内部形成直角弯,延长气流流通的路径从而起到降噪的效果。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导风板41设置成三个互成夹角的平板结构,使降噪流道形成Z型结构,可以进一步延长气流流通路径。降噪组件4还包括框架,多个导风板41连接在框架上,通孔框架与舱体1连接。
在舱体1内沿着冷却气流的流动方向在发动机5的下游侧依次设置有散热风扇7、散热水箱8和导风罩9,发动机5工作时,散热风扇7转动使舱体1内形成气流,气流经散热水箱8后在通过导风罩9流向排风口处的降噪组件4,然后经排风口吹出。同时,新鲜空气从进风口流经进风口处的降噪组件4流入到舱体1内,在散热风扇7的作用下流经发动机5进行降温,然后再经散热水箱8、导风罩9后从排风口排出。气流在流通过程中经过多次来回折返,使得进、排风路径的拉长,噪声在泄出过程中自然衰减,进风口和排风口处的降噪组件4的“Z”型流道也使得机组本体的噪声不能直接辐射出去,增加了降低噪音的效果。
如图5所示,复合排烟消音器6包括外壳61、进气管62和排气管63,外壳61内形成有消音腔,进气管62的一部分伸入到消音腔内,供排烟流入到消音腔,排气管63的一部分伸入到消音腔内,供排烟流出消音腔。消音腔内设置有隔板64,隔板64将消音腔分成第一腔室601和第二腔室602,进气管62位于消音腔内的端部从第一腔室601穿入,并穿过隔板64位于第二腔室602内,排气管63位于消音腔内的端部从第二腔室602穿入,并穿过隔板64位于第一腔室601内,隔板64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孔641,第一腔室601和第二腔室602通过连通孔641连通。
优选地,进气管62位于第一腔室601内的一段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进气孔621,进气管62进入的气体可以通过进气孔621和进气管62的端部分别流入到第一腔室601和第二腔室602,第二腔室602内的气体经隔板64流入到第一腔室601内,再经排气管63排出。进气孔621和连通孔641均为微孔结构,气流在消音腔内经过多次反射以及流经微孔结构使其噪音降低。
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舱门12,优选地,在设置有进风口的两个侧壁上同时设置舱门12,可以在舱体1两侧都可以打开舱门12对内部设备进行维护,例如,打开舱门12即可对发动机5的机油滤芯、柴油滤芯、空气滤芯蓄电池等进行更换维修,舱门12采用螺栓固定。
舱体1底部设置有底座11,底座11在在舱体1的底部与舱体1固定连接成一体,底座11对舱体1起到支撑作用。底座11上形成有叉车孔111,叉车孔111沿着舱体1的宽度方向贯通,叉车孔111用于供叉车的前叉穿入,方便通过叉车对方舱电站进行转运。优选地,叉车孔111的底壁上形成有固定孔,固定孔用于舱体1的固定安装,叉车孔111可供螺栓安装提供操作空间,舱体1可以通过螺栓与运载平台进行连接,方便与车载平台进行固定安装。
底座11内设置有油箱,油箱与发动机5的供油管路相连,油箱位于底部方便进行加油操作。进一步地,在舱体1上与排风口相对的端壁上设置有控制屏、输出转接板、加油口以及电气、油路等接口,都设置在同一壁面上,并且操作人员在车下即可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消音系统同时实现对进排风以及发动机5排烟进行降噪,实现了方舱电站的静音降噪。舱体1底部设置油箱和叉车孔111,可以为机组供油,也可通过叉车孔111两侧的工艺孔固定舱体1到运载平台上,还可实现叉车叉装,方舱电站与转运平台可以快速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方舱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内设置有消音系统,所述消音系统用于降低所述方舱电站的运行噪音,
所述舱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消音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处的降噪组件,
所述舱体内设置有发动机,所述舱体上设置有排烟出口,所述发动机的排烟管道通过所述排烟出口伸出到所述舱体外侧,所述消音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烟管道上的复合排烟消音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多个所述导风板相互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导风板之间形成降噪流道,
所述导风板为弯折板,使所述降噪流道形成弯折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舱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两个平板结构,所述降噪流道内部形成直角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舱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包括三个互成夹角的平板结构,使所述降噪流道形成Z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排烟消音器包括外壳、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外壳内形成有消音腔,所述进气管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消音腔内,供排烟流入到所述消音腔,所述排气管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消音腔内,供排烟流出所述消音腔,
所述消音腔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消音腔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消音腔内的端部从所述第一腔室穿入,并穿过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消音腔内的端部从所述第二腔室穿入,并穿过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连通孔,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连通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舱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一段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进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舱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形成有叉车孔,所述叉车孔沿着所述舱体的宽度方向贯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舱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车孔的底壁上形成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所述舱体的固定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舱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油箱,所述油箱与所述发动机的供油管路相连。
CN202221641172.3U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方舱电站 Active CN217582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1172.3U CN217582305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方舱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1172.3U CN217582305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方舱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2305U true CN217582305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0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41172.3U Active CN217582305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方舱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23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6232B (zh) 风冷发电机组
US4022550A (en) Enclosed compressor unit
JP4539133B2 (ja) 建設機械の排気構造
CN114076027B (zh) 集装箱式电站
WO2010066106A1 (zh) 发动机发电机机组
CN105484862A (zh) 静音型发电机组
JP3728144B2 (ja) 防音型エンジン駆動作業機
CN201297203Y (zh) 风冷发电机组
CN217582305U (zh) 一种方舱电站
CN101446234A (zh) 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
JP4238129B2 (ja) 防音型エンジン駆動作業機
CN100417886C (zh) 空气冷却组件的静音设备
CN107060999A (zh) 轻量化静音型柴油发电机组
CN216016108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陶瓷设备控制柜
JPH1122482A (ja) 作業機の防音構造
CN201922180U (zh) 一种封闭式水冷静音柴油内燃机焊接工作站
JP3977231B2 (ja) 燃料電池車両の換気構造
CN211650532U (zh) 消声隔音风向导向机构
CN207864052U (zh) 一种兼备降噪及高效冷却的发电机组
JP2860557B2 (ja) ガスタービン発電装置のパッケージ
CN219529144U (zh) 一种冷热分舱式静音车载发电机组
CN219452212U (zh) 一种降噪及强制散热柴油发电机组静音箱
CN218934560U (zh) 一种静音方舱电站
CN215176013U (zh) 一种泳池热泵机及其出风结构
CN214787673U (zh) 电站方舱的排风排烟系统及电站方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