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13247U - 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13247U
CN205313247U CN201521033761.3U CN201521033761U CN205313247U CN 205313247 U CN205313247 U CN 205313247U CN 201521033761 U CN201521033761 U CN 201521033761U CN 205313247 U CN205313247 U CN 205313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yanation
pond
oxidant
clarifying basin
plate clar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337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琴
舒纯
颜斌
段建峰
黄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Wu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10337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13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13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13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辐流沉淀池、斜板沉淀池、脱氰池、脱氰氧化剂加入装置和计量泵;所述辐流沉淀池的辐流沉淀池溢流水出口与斜板沉淀池的斜板沉淀池污水入口相连通;所述斜板沉淀池上设置有用于加入絮凝剂的斜板沉淀池絮凝剂加入口,所述斜板沉淀池的斜板沉淀池溢流水出口与脱氰池的脱氰池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脱氰氧化剂加入装置的脱氰氧化剂制备输出口与脱氰池的脱氰池氧化剂加入口相连通;所述计量泵设置在脱氰氧化剂加入装置的脱氰氧化剂制备输出口,用于将脱氰氧化剂定量输送至脱氰池。该系统采用一级氧化脱氰,在保证悬浮物、总氰化物含量符合排放标准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工程投资和处理成本。

Description

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工艺,特别是指一种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高炉煤气洗涤系统是将来自高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煤气通过水洗涤使之净化,以便煤气回收利用。在此过程中,因水和煤气接触时大量有害物质如氰、固体杂质等进入水中,使得洗涤后排出的工业废水中氰化物、悬浮物等指标不符合环保要求,需要进行达标治理才能排放。
目前,大多数钢铁企业将高炉煤气洗涤水进行净化、降温和水质稳定处理后循环使用,但由于循环水钙镁离子富集到一定程度,超过阻垢剂性能极限后,依然会造成系统管道和设备结垢,因此,高炉煤气洗涤水日常运行需要排污,以控制系统含盐量和总硬度。根据水质检测,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中氰化物含量一般为0.5~6mg/L,悬浮物为30~100mg/L,不符合钢铁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2012)的要求。要达标排放,需采取措施降低悬浮物和总氰化物的含量,悬浮物一般在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进行处理,而氰化物可利用氧化剂将其氧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
为降低总氰化物含量,国内钢铁行业普遍采用氯碱氧化法对废水进行处理,其主要步骤如下:1)利用NaOH调整洗涤废水pH值至10-11,过量投加氧化剂次氯酸钠,将氰化物转化为氰酸根;2)再加酸将洗涤废水pH值调整至7-8,投加次氯化钠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氰酸盐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与该方法相对应,所采用的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两级中和池和脱氰池,其不足之处在于:脱氰处理需分两级,一级在强碱性环境下投加次氯酸钠(钙),二级在弱酸性条件下投加次氯酸钠(钙),药剂成本高,工程投资和占地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综合处理成本较低的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将氰化物含量0.5~6mg/L,悬浮物30~100mg/L,pH值6.5~8.5的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中的氰化物、悬浮物的含量降低,使其符合钢铁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2012)的要求,即悬浮物低于30mg/L、氰化物含量低于0.5mg/L。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辐流沉淀池、斜板沉淀池、脱氰池、脱氰氧化剂加入装置和计量泵;所述辐流沉淀池的辐流沉淀池溢流水出口与斜板沉淀池的斜板沉淀池污水入口相连通;所述斜板沉淀池上设置有用于加入絮凝剂的斜板沉淀池絮凝剂加入口,所述斜板沉淀池的斜板沉淀池溢流水出口与脱氰池的脱氰池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脱氰氧化剂加入装置的脱氰氧化剂制备输出口与脱氰池的脱氰池氧化剂加入口相连通;所述计量泵设置在脱氰氧化剂加入装置的脱氰氧化剂制备输出口,用于将脱氰氧化剂定量输送至脱氰池。上述流程中,污水或清水可通过高差自然流向下一设备或通过增设泵输送至下一设备,具体根据设备安装现场而定。该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流程如下:来自上游的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从辐流沉淀池污水入口进入,依次在辐流沉淀池和斜板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其中在斜板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通常为PAM),沉淀后悬浮物降至30mg/L以下,沉淀下来的污泥送至脱水站,由于絮凝吸附作用,沉淀时氰化物浓度也有所降低;随后,斜板沉淀池的出水送至脱氰池,在脱氰池中与加入的脱氰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总氰化物含量降至0.5mg/L,达标排放。由于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的pH值接近中性,且氰化物含量很低,在脱氰池中反应时产生的有毒气体极少,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优选地,所述斜板沉淀池与脱氰池之间还设置有脱氰调节池,所述脱氰调节池的脱氰调节池进水口、脱氰调节池出水口分别与斜板沉淀池溢流水出口、脱氰池进水口相连通。脱氰调节池能够缓冲来自斜板沉淀池的澄清水流,起到均质和均量的作用,避免因水流量大幅波动导致难以准确加入脱氰氧化剂。
优选地,所述脱氰池还设置有ORP(氧化还原)电位仪,所述ORP电位仪与计量泵连锁,自动控制脱氰氧化剂的投加量,实现药剂量自动调整。
优选地,该系统还设置有出水调节池,所述出水调节池与脱氰池的脱氰池出水口相连通。出水调节池可缓冲脱氰池出水,防止因水量波动过大等原因导致某些时段总氰化物含量超标;当出水调节池中的水不符合排放标准时,可返回再次沉淀或脱氰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该系统通过辐流沉淀池和斜板沉淀池的沉淀,以及脱氰池的除氰,使出水悬浮物≤30mg/L,总氰化物含量≤0.5mg/L,达标排放;2)采用一级氧化脱氰,在保证达标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工程投资和处理成本;3)脱氰前先对废水进行絮凝沉淀处理,可避免脱氰出水因余氯含量较高对斜板沉淀池钢结构的腐蚀;4)针对单个煤气洗涤系统排污水量较小的特点,同一公司的多个煤气洗涤水系统可共用一套脱氰处理设施,以减少总图用地,节约工程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其中:辐流沉淀池1、辐流沉淀池污水入口11、辐流沉淀池溢流水出口12、辐流沉淀池排污口13、斜板沉淀池2、斜板沉淀池污水入口21、斜板沉淀池溢流水出口22、斜板沉淀池排污口23、斜板沉淀池絮凝剂加入口24、脱氰调节池3、脱氰调节池进水口31、脱氰调节池出水口32、脱氰池4、脱氰池进水口41、脱氰池出水口42、脱氰池氧化剂加入口43、脱氰氧化剂加入装置5、脱氰氧化剂制备输出口51、计量泵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辐流沉淀池1、斜板沉淀池2、脱氰调节池3、脱氰池4、脱氰氧化剂加入装置5和计量泵6。
辐流沉淀池1上设置有辐流沉淀池污水入口11、辐流沉淀池溢流水出口12、辐流沉淀池排污口13。斜板沉淀池2上设置有斜板沉淀池污水入口21、斜板沉淀池溢流水出口22、斜板沉淀池排污口23、斜板沉淀池絮凝剂加入口24。脱氰池4上设置有脱氰池进水口41、脱氰池出水口42、脱氰池氧化剂加入口43。脱氰调节池3上设置有脱氰调节池进水口31、脱氰调节池出水口32。脱氰氧化剂加入装置5上设置有脱氰氧化剂制备输出口51。
辐流沉淀池溢流水出口12与斜板沉淀池污水入口21、斜板沉淀池溢流水出口22与脱氰调节池进水口31、脱氰调节池出水口32与脱氰池进水口41、脱氰氧化剂制备输出口51与脱氰池氧化剂加入口43分别相连通。
计量泵6设置在脱氰氧化剂制备输出口51处,用于将脱氰氧化剂输送至脱氰池4。图1中计量泵6为一用一备,其中一台出现故障时可切换至另一台计量泵,提高了本系统的可靠性。
脱氰池4还设置有ORP电位仪(图中未示出),ORP电位仪与计量泵6连锁,自动控制脱氰氧化剂的投加量。
该系统还设置有出水调节池(图中未示出),出水调节池与脱氰池4的脱氰池出水口42相连通。
采用该系统对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进行处理的流程如下:来自上游的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从辐流沉淀池1的辐流沉淀池污水入口11进入,依次在辐流沉淀池1和斜板沉淀池2内进行沉淀。其中在斜板沉淀池2中加入PAM絮凝剂,沉淀后悬浮物降至30mg/L以下,沉淀下来的悬浮物通过辐流沉淀池排污口13、斜板沉淀池排污口23送至脱水站。斜板沉淀池2的出水送至脱氰调节池3,并进一步送至脱氰池4,在脱氰池4中与从脱氰氧化剂加入装置5定量泵送而来的脱氰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总氰化物含量降至0.5mg/L,达标排放。

Claims (4)

1.一种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辐流沉淀池(1)和斜板沉淀池(2),所述辐流沉淀池(1)的辐流沉淀池溢流水出口(12)与斜板沉淀池(2)的斜板沉淀池污水入口(21)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氰池(4)、脱氰氧化剂加入装置(5)和计量泵(6);所述斜板沉淀池(2)上设置有用于加入絮凝剂的斜板沉淀池絮凝剂加入口(24),所述斜板沉淀池(2)的斜板沉淀池溢流水出口(22)与脱氰池(4)的脱氰池进水口(41)相连通;所述脱氰氧化剂加入装置(5)的脱氰氧化剂制备输出口(51)与脱氰池(4)的脱氰池氧化剂加入口(43)相连通;所述计量泵(6)设置在脱氰氧化剂加入装置(5)的脱氰氧化剂制备输出口(51),用于将脱氰氧化剂定量输送至脱氰池(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沉淀池(2)与脱氰池(4)之间还设置有脱氰调节池(3),所述脱氰调节池(3)的脱氰调节池进水口(31)、脱氰调节池出水口(32)分别与斜板沉淀池溢流水出口(22)、脱氰池进水口(4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氰池(4)还设置有ORP电位仪,所述ORP电位仪与计量泵(6)连锁,以自动控制脱氰氧化剂的投加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出水调节池,所述出水调节池与脱氰池(4)的脱氰池出水口(42)相连通。
CN201521033761.3U 2015-12-11 2015-12-11 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05313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3761.3U CN205313247U (zh) 2015-12-11 2015-12-11 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33761.3U CN205313247U (zh) 2015-12-11 2015-12-11 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13247U true CN205313247U (zh) 2016-06-15

Family

ID=56185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33761.3U Active CN205313247U (zh) 2015-12-11 2015-12-11 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132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2328A (zh) * 2020-08-25 2020-12-11 天津正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炉凉炉中含氰废水的快速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2328A (zh) * 2020-08-25 2020-12-11 天津正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炉凉炉中含氰废水的快速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45961B (zh) 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脱碳脱色脱氰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87530B (zh) 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
CN104045191B (zh) 一种含氰废水处理方法
CN104193123B (zh) 一种黄金矿山含氰废水系统处理方法
CN104192964B (zh) 一种基于絮凝沉淀池上清液回流的污水处理方法
CN105084589A (zh) 湿式镁法脱硫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193058B (zh) 一种黄金矿山含氰废水综合治理方法
CN111675388A (zh) 一种煤化工造气污水同步脱硫脱氰方法及其装置
CN104230059B (zh) 一种含氰废水臭氧氧化综合处理方法
CN213060470U (zh) 一种硫酸法钛白废水处理装置
CA2797228A1 (en) Wastewater treatment apparatus to achieve class b biosolids using chlorine dioxide
CN107879501A (zh) 一种回收含有次氯酸钠废水的方法
CN111018244A (zh) 一种重金属污水处理系统
CN110921926A (zh) 一种基于高级氧化法的高浓度含磷废水处理工艺
CN205313247U (zh) 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系统
CN104230122B (zh) 黄金矿山氰化废渣淋溶液处理方法
CN104261625B (zh) 氰化废渣淋溶液处理方法
CN104803524A (zh) 一种微电解处理制革复鞣低铬废水的方法和系统
CN108046484A (zh) 一种利用固相类芬顿法处理脱硫废水的装置及方法
CN110818123B (zh) 三价铬镀铬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11977846A (zh) 一种多级芬顿催化氧化处理高浓度有机磷农药废水的方法
CN105347575A (zh) 高炉煤气洗涤排污水处理方法
CN113213613B (zh) 一种氨氮废水加氯氧化药剂投加量的控制方法
CN214528419U (zh)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中硫化物的脱除系统
CN104193101A (zh) 硝化棉酸性废水的生化处理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05

Address after: 430083, Hubei Wuhan Qingshan District Factory No. 2 Gate joint stock company organs

Patentee after: Wuhan iron and Steel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15 Wuchang, Wuhan Friendship Avenue, No. 999, block A, layer (Wuhan Iron and ste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department), No. 430080,

Patentee before: Wuhan Iron & Steel (Group)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