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01764U -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01764U
CN205301764U CN201620031874.8U CN201620031874U CN205301764U CN 205301764 U CN205301764 U CN 205301764U CN 201620031874 U CN201620031874 U CN 201620031874U CN 205301764 U CN205301764 U CN 205301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ming piece
blooming
source module
backlight sourc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318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伟
王睿
储汉奇
朴辰武
蔡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318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01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01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017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可改善现有技术中由于最靠近导光板的光学膜片的大范围移动,而导致的显示不良的问题。该背光源模组,包括胶框、至少2个光学膜片和导光板;所述光学膜片上设有凸耳,所述光学膜片通过所述凸耳与所述胶框固定;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胶框的凸出部分的下方;在至少一个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凸耳上设置凹槽,在所述凹槽处设置粘贴部件,所述粘贴部件至少用于将所有所述光学膜片中最靠近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学膜片和与其上方的所述光学膜片粘贴在一起。其中,所述粘贴部件的表面与设置所述粘贴部件的所述光学膜片的表面齐平。用于背光源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Display,LCD)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由于其中的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具有发光功能,因此,需要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的背光源模组。
如图1(a)和图1(b)所示,以背光源模组10包括光学膜片、导光板20、胶框30等部件为例,其中,光学膜片可以为至少2个。图1(a)和图1(b)中以3个光学膜片为例进行示意,分别为第一光学膜片101、第二光学膜片102、第三光学膜片103。
现有技术中,为防止在背光源模组10移动过程中光学膜片移动,如图1(a)所示,主要通过在光学膜片上设置凸耳110,并将凸耳110放入胶框30的卡槽中,从而可避免光学膜片沿第一方向移动。然而,如图1(b)所示,由于沿第二方向光学膜片没有被固定,因而在背光源模组10移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光学膜片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二方向为在平行于光学膜片的平面上,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
在背光源模组10的制作过程中,由于胶框30和导光板20为组装件,本身都存在公差,因此,胶框30的凸出部分和导光板20之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缝隙(图2(a)和图2(b)中虚线框所示),由于光学膜片沿第二方向没有被固定,因而当背光源模组10移动时,如图2(a)所示,最靠近导光板20的第一光学膜片101有可能沿图2(a)中箭头方向深入缝隙内,这样如图2(b)所示,在大视角情况下就会看到该第一光学膜片101相对深入缝隙的另一侧的边缘,造成显示不良。
如图3所示,光学膜片一般由基材104和基材104上涂覆的粒子105组成,最靠近导光板20的第一光学膜片101的大范围移动容易使该第一光学膜片101上的粒子105和与其接触的第二光学膜片102上的粒子105之间相互摩擦,从而导致第一光学膜片101及与其接触的第二光学膜片102上的粒子105破损或脱落。而光学膜片上的粒子105破损或脱落,一方面使得光学膜片本身的光学性能衰减;另一方面,脱落的粒子105会在光学膜片之间或光学膜片和导光板20之间不断的摩擦,使得光学膜片或导光板20受损,从而导致在显示画面上出现白斑、白点等不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可改善现有技术中由于最靠近导光板的光学膜片的大范围移动,而导致的显示不良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模组,包括胶框、至少2个光学膜片和导光板;所述光学膜片上设有凸耳,所述光学膜片通过所述凸耳与所述胶框固定;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胶框的凸出部分的下方;在至少一个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凸耳上设置凹槽,在所述凹槽处设置粘贴部件,所述粘贴部件至少用于将所有所述光学膜片中最靠近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学膜片和与其上方的所述光学膜片粘贴在一起。其中,所述粘贴部件的表面与设置所述粘贴部件的所述光学膜片的表面齐平。
优选的,所述光学膜片为2个;所述凹槽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凸耳上。
优选的,所述光学膜片为3个或3个以上;所述凹槽设置在位于中间的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凸耳上。其中,位于中间的所述光学膜片为所有所述光学膜片中,除最外侧的2个所述光学膜片外的其他所述光学膜片。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粘贴部件为双面胶。
优选的,每个所述光学膜片的相对侧设有4个所述凸耳,且4个所述凸耳两两相对设置;其中,4个所述凸耳均位于所述光学膜片的边缘。所述凹槽至少设置在位于对角的两个所述凸耳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的4个所述凸耳上。
优选的,所有所述光学膜片中最远离所述导光板的1个所述光学膜片通过口子胶与所述胶框固定。
优选的,所述凹槽为U型。
优选的,所述粘贴部件与所述凹槽尺寸相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源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背光源模组上述的背光源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光学膜片的凸耳上设置凹槽,并在凹槽处设置粘贴部件,可使所有光学膜片中最靠近导光板的光学膜片和与其上方的光学膜片粘贴在一起,而由于除最靠近导光板的光学膜片外的其他光学膜片在背光源模组移动过程中可被胶框阻挡,因而可避免最靠近导光板的光学膜片的大范围移动。基于此,一方面,可避免最靠近导光板的光学膜片移动至胶框和导光板之间产生的缝隙中,因而也就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在大视角情况下能看到最靠近导光板的光学膜片的边缘的问题;另一方面,可避免光学膜片上涂覆的粒子脱落或破损的问题,因而也就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光学膜片的光学性能衰减以及光学膜片和导光板受损而导致的白斑、白点等不良的问题。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改善由于最靠近导光板的光学膜片的大范围移动,而导致的显示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模组沿第一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模组沿第二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2(a)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模组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模组沿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光学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2个光学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3个光学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膜片包括2个凸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膜片包括4个凸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背光源模组;101-第一光学膜片;102-第二光学膜片;103-第三光学膜片;104-基材;105-粒子;106-凹槽;110-凸耳;20-导光板;胶框-30;40-粘贴部件;50-对盒基板;60-阵列基板;70-上偏光片;80-下偏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模组,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包括胶框30、至少2个光学膜片和导光板20;光学膜片上设有凸耳110,光学膜片通过凸耳110与胶框30固定;导光板20设置在胶框30的凸出部分的下方;进一步的,在至少一个光学膜片的凸耳110上设置凹槽106,在凹槽106处设置粘贴部件40,粘贴部件40至少用于将所有光学膜片中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和与其上方的光学膜片粘贴在一起。粘贴部件40的表面与设置粘贴部件40的光学膜片的表面齐平。
其中,图4中以2个光学膜片进行示意,该2个光学膜片分别为最靠近导光板20的第一光学膜片101和位于第一光学膜片101上方的第二光学膜片102。
图5中以3个光学膜片进行示意,该3个光学膜片分别为最靠近导光板20的第一光学膜片101、位于第一光学膜片101上方的第二光学膜片102、以及位于第二光学膜片102上方的第三光学膜片103。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光学膜片的个数并不限于图4中的2个和图5中的3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其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
第二,粘贴部件40用于将所有光学膜片中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和与其上方的光学膜片粘贴在一起,即为:所述粘贴部件40可以将所有光学膜片中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和与其紧挨的光学膜片粘贴在一起,例如可以将第一光学膜片101和与其紧挨的第二光学膜片102粘贴在一起;所述粘贴部件40也可以将所有光学膜片中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和与其不相挨的任意光学膜片粘贴在一起,例如可以将第一光学膜片101和与其不相挨的第三光学膜片103粘贴在一起;当然,在光学膜片的个数大于2时,也可以将所有光学膜片中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和与其上方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光学膜片粘贴在一起。
其中,不对粘贴部件40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胶带,也可以是其他具有粘性的部件。此外,也不对其尺寸进行限定,粘贴部件40的尺寸以能保证将所有光学膜片中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和与其上方的光学膜片粘贴在一起为准,且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和与其上方的光学膜片粘贴在一起后不会在背光源模组移动过程中,使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移动至胶框30和导光板20之间产生的缝隙中。
第二,每个光学膜片上可以设有2个凸耳110,也可以设有2个以上的凸耳110。例如,图7(a)所示,每个光学膜片上设有两个凸耳110;或者,图7(b)所示,每个光学膜片上设有四个凸耳110。
第三,可以在光学膜片的一个凸耳110上设置凹槽106,也可以在光学膜片的2个或2个以上凸耳110上设置凹槽106,此处不做限定。但是不论是在光学膜片的一个凸耳110上设置凹槽106还是在光学膜片的2个或2个以上凸耳110上设置凹槽106,都应该保证在凹槽106处设置粘贴部件40后,粘贴部件40可以将所有光学膜片中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和与其上方的光学膜片粘贴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光学膜片的凸耳110上设置凹槽106,并在凹槽106处设置粘贴部件40,可使所有光学膜片中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和与其上方的光学膜片粘贴在一起,由于除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外的其他光学膜片在背光源模组移动过程中可被胶框30阻挡,因而可避免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的大范围移动。基于此,一方面,可避免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移动至胶框30和导光板20之间产生的缝隙中,因而也就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在大视角情况下能看到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的边缘的问题;另一方面,可避免光学膜片上涂覆的粒子105脱落或破损的问题,因而也就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光学膜片的光学性能衰减以及光学膜片和导光板20受损而导致的白斑、白点等不良的问题。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改善由于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的大范围移动,而导致的显示不良的问题。
可选的,光学膜片为2个;凹槽106设置在其中一个光学膜片的凸耳110上,即,凹槽106可以如图4所示设置在第二光学膜片102的凸耳110上,或设置在第一光学膜片101的凸耳110上。
需要说明的是,凹槽106中设置的粘贴部件40可以和凹槽106的尺寸相同,也可以小于凹槽106的尺寸。
此处,当凹槽106设置在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上方的光学膜片例如第二光学膜片102上时,设置在凹槽106处的粘贴部件40的尺寸应保证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例如第一光学膜片101和与其上方的第二光学膜片102粘贴在一起后,第一光学膜片101不会移动至胶框30和导光板20之间的产生的缝隙中。
当凹槽106设置在第一光学膜片101上时,设置在凹槽106处的粘贴部件40与第二光学膜片102粘贴在一起,在此基础上,由于胶框30对第二光学膜片102的阻挡,粘贴部件40即不能大范围移动。基于此,粘贴部件40的尺寸应不能太小,以保证第一光学膜片101不会相对粘贴部件40大范围移动,以避免第一光学膜片101移动至胶框30和导光板20之间的产生的缝隙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光学膜片为2个时,可以只在其中任意一个光学膜片的凸耳110处设置凹槽106,并在凹槽106中设置粘贴部件40,这样就可以将2个光学膜片粘贴在一起,使得制作工艺更为简单。
可选的,光学膜片为3个,当然也可以为3个以上;凹槽106设置在位于中间的光学膜片的凸耳110上。其中,位于中间的光学膜片即为所有光学膜片中,除最外侧的2个光学膜片外的其他光学膜片。
其中,当光学膜片为3个时,凹槽106如图5所示设置在第二光学膜片102的凸耳110上。
进一步优选的,粘贴部件40为双面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只通过在位于中间的光学膜片的凸耳110上设置凹槽106,且将粘贴部件40设置为双面胶,便可以将所有的光学膜片粘贴在一起,一方面,工艺更为简单,另一方面,可进一步避免光学膜片之间的相互摩擦。
优选的,如图7(b)所示,每个光学膜片的相对侧设有4个凸耳110,且4个凸耳110两两相对设置;其中,4个凸耳110均位于光学膜片的边缘,凹槽106至少设置在位于对角的两个凸耳110上。
若只在1个凸耳110上设置凹槽106,并在凹槽106处设置粘贴部件40,当背光源模组受到不同方向的力时,由于只有一个粘贴部件40,因此,可能无法使光学膜片之间固定,但是在光学膜片对角线的2个凸耳110上设置凹槽106,并在凹槽106中设置粘贴部件40,通过固定光学膜片的任一对角线,就可以使光学膜片之间固定,与仅在一个凸耳110上设置凹槽106相比较,在光学膜片的对角线的凸耳110上设置凹槽106固定效果较好。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7(b)所示,凹槽106设置在光学膜片的4个凸耳110上。
当光学膜片有4个凸耳时,在4个凸耳上均设置凹槽106,并在凹槽106处设置粘贴部件40,这样就可以将所有的光学膜片的4个角全部固定,从而使得光学膜片之间固定的更加牢固,固定效果进一步增强。
优选的,所有光学膜片中最远离导光板20的1个光学膜片通过口子胶与胶框30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通过粘贴部件40将所有的光学膜片都被粘贴在一起时,由于所有光学膜片中最远离导光板20的1个光学膜片通过口子胶与胶框30固定,因此所有的光学膜片都与胶框30固定,因而进一步确保了在背光源模组移动时所有光学膜片中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不会移动胶框30和导光板20之间产生的缝隙中。
当凹槽为U型时,粘贴部件40容易设置在凹槽中,因此,优选的,凹槽为U型。
优选的,粘贴部件40与凹槽106尺寸相同。
当粘贴部件40与凹槽106的尺寸相同时,凹槽106处设置的粘贴部件40的尺寸为最大,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粘贴部件40与其所在的光学膜片很好的固定,另一方面,可以使粘贴部件40与光学膜片的接触面积最大,从而使得光学膜片间的固定效果达到最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源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背光源模组为上述的背光源模组。
如图8所示,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基板60和对盒基板50,以及位于对盒基板50上方的上偏光片70和位于阵列基板60下方的下偏光片80。
上述显示装置中由于背光源模组中的至少将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和与其上方的光学膜片粘贴在一起,因此,可以改善在显示装置移动过程中,由于最靠近导光板20的光学膜片的大范围移动,而导致的显示不良的问题。
本实用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可以为液晶电视、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任何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源模组,包括胶框、至少2个光学膜片和导光板;所述光学膜片上设有凸耳,所述光学膜片通过所述凸耳与所述胶框固定;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胶框的凸出部分的下方;其特征在于,
在至少一个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凸耳上设置凹槽,在所述凹槽处设置粘贴部件,所述粘贴部件至少用于将所有所述光学膜片中最靠近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学膜片和与其上方的所述光学膜片粘贴在一起;
其中,所述粘贴部件的表面与设置所述粘贴部件的所述光学膜片的表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为2个;
所述凹槽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凸耳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为3个或3个以上;
所述凹槽设置在位于中间的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凸耳上;
其中,位于中间的所述光学膜片为所有所述光学膜片中,除最外侧的2个所述光学膜片外的其他所述光学膜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部件为双面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光学膜片的相对侧设有4个所述凸耳,且4个所述凸耳两两相对设置;其中,4个所述凸耳均位于所述光学膜片的边缘;
所述凹槽至少设置在位于对角的两个所述凸耳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的4个所述凸耳上。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光学膜片中最远离所述导光板的1个所述光学膜片通过口子胶与所述胶框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U型。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部件与所述凹槽尺寸相同。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源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模组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模组。
CN201620031874.8U 2016-01-11 2016-01-11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01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31874.8U CN205301764U (zh) 2016-01-11 2016-01-11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31874.8U CN205301764U (zh) 2016-01-11 2016-01-11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01764U true CN205301764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75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3187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01764U (zh) 2016-01-11 2016-01-11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01764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4344A (zh) * 2016-08-25 2016-1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106932965A (zh) * 2017-02-23 2017-07-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凸耳设计的光学膜片、光学膜片组及背光模块
CN107966850A (zh) * 2016-10-19 2018-04-2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18201312A1 (zh) * 2017-05-03 2018-11-08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WO2019214451A1 (zh) * 2018-05-09 2019-1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0596955A (zh) * 2019-09-25 2019-12-20 北京京东方专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4344A (zh) * 2016-08-25 2016-1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107966850A (zh) * 2016-10-19 2018-04-2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6932965A (zh) * 2017-02-23 2017-07-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凸耳设计的光学膜片、光学膜片组及背光模块
WO2018201312A1 (zh) * 2017-05-03 2018-11-08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US10641947B2 (en) 2017-05-03 2020-05-05 Radiant Opto-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9214451A1 (zh) * 2018-05-09 2019-1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
US11500147B2 (en) 2018-05-09 2022-11-15 Boe Op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source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596955A (zh) * 2019-09-25 2019-12-20 北京京东方专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01764U (zh)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851494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9772437B2 (en) Display, display assembly, and backlight module
CN103235432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04650103U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0485312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04090405A (zh) 一种拼接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70056640A (ko) 백라이트 모듈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3703815U (zh) 一种棱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3455561U (zh) 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4166254U (zh)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模组
CN108089365A (zh) 显示装置
CN202677020U (zh) 触控显示装置
WO2016101372A1 (zh) 液晶面板与背光模组定位胶结构及显示器
CN103676283A (zh) 一种降低表面反射光亮度的带触摸屏的液晶显示器结构
CN202228998U (zh) 背光模组及应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02546521U (zh) 一种背光源模块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3349083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713031A (zh) 一种复合棱镜单元、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TW201400924A (zh) 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CN103969736B (zh) 一种导光结构和显示装置
US20150092447A1 (en)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image of display and display assembly
CN103267245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108563057B (zh) 液晶显示器结构
CN205787207U (zh) 导光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