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6549U - 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56549U
CN205256549U CN201520933104.8U CN201520933104U CN205256549U CN 205256549 U CN205256549 U CN 205256549U CN 201520933104 U CN201520933104 U CN 201520933104U CN 205256549 U CN205256549 U CN 205256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fork
wheel
fork
hinged
j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331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荣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93310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56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56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565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有由立管、一端水平连接在立管侧边的车前梁、下端插入在立管内的把前叉立管,铰接在把前叉立管内侧的把梃、连接在把梃上的车把、连接在立管下端的把前叉、连接在把前叉下面的前轮构成的车前部分,由后轮叉和连接在后轮叉上的后轮构成的车后部分,能够将车前部分和车后部分收拢在内的箱体,箱体内相平行的设置有上横梁、下横梁、固定连接在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的竖梁,车前梁的另一端通过前折叠机构连接上横梁的前端,后轮叉通过后折叠机构连接下横梁的后端,车把能够向前旋转与把梃构成折叠连接结构,轮前叉能够向上旋转与把前叉构成折叠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打开、折叠方便快捷。折叠变成拉杆箱,携带方便。

Description

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折叠单车较多,结构各异。常见的折叠单车多是由车架折叠关节和立管折叠关节构成同,通过车架折叠,将前后两轮对折在一起,可以减少几乎一半的长度。但这种折叠单车,在不使用时,虽然可以折叠,可是折叠后携带比较困难,因公交、地铁等不允许将折叠车带上车内。所以也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携带方便的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包括有由立管、一端水平连接在立管侧边的车前梁、下端能够旋转的插入在立管内的把前叉立管,通过把前叉管销铰接在把前叉立管内侧的把梃、连接在把梃上的车把、连接在立管下端的把前叉以及通过轮前叉连接在把前叉下面的前轮构成的车前部分,由后轮叉和连接在后轮叉上的后轮构成的车后部分,还设置有能够将所述车前部分和车后部分收拢在内的箱体,所述箱体内相平行的设置有上横梁和下横梁,以及垂直的固定连接在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的竖梁,所述车前梁的另一端通过前折叠机构能够折叠的连接上横梁的前端,所述后轮叉通过后折叠机构能够折叠的连接下横梁的后端,所述车把能够向前旋转与所述把梃构成折叠连接结构,所述轮前叉能够向上旋转与所述的把前叉构成折叠连接结构。
所述的箱体包括有左侧板、右侧板以及搭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端的车座所述的上横梁通过前支架和后支架固定设置在车座的底部,所述后支架的后侧凸出的设置有两个拉杆导向套,所述两个拉杆导向套内安装有能够沿拉杆导向套上下移动的拉杆。
所述的下横梁的底面位于后部连接有车踢支撑板,所述车踢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各铰接有一车踢,所述车踢为三角形结构,其中,三角形中的一个底角与所述车踢支撑板铰接,三角形中的顶角连接有在车体收拢时作为箱体的行走轮,在车体展开时作为车踢的支撑轮的行轮。
所述的下横梁的底面位于前部相互垂直的连接有用于支撑脚蹬的脚蹬支架,所述脚蹬支架的两端分别各固定设置有一脚蹬安装轴,所述脚蹬通过一个脚蹬连接件铰接在所述脚蹬安装轴上。
所述的脚蹬安装轴上还连接有用于定位左侧板或右侧板的锁钩,以及对所述锁钩施加弹性支撑力的扭簧。
所述的前折叠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的车前梁靠近端部的左右两侧的两个钳口支撑板,一端的两侧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个钳口支撑板上端的第一上钳口,一端两侧的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个钳口支撑板下端的第一下钳口,所述第一上钳口的另一端向下凸出的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下钳口的另一端向上凸出的形成有第二凸起,所述车前梁的端头形成有向外凸起的键,还有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横梁端头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端部对应所述车前梁端部的键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键的键槽,所述第一连接块端部的上下对应所述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形成有能够嵌入第一凸起的第一凹槽和能够嵌入第二凸起的第二凹槽,所述车前梁的端部沿径向贯穿的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依次贯穿第一上钳口和上垫圈铰接第一连杆凸轮,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依次贯穿第一下钳口和下垫圈铰接第一调整凸轮,所述的车前梁上下侧分别通过螺丝设置有用于弹起第一上钳口的第一上板簧和用于弹起第一下钳口的第一下板簧。
所述的后折叠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后轮叉靠近端部的左右两侧的两个后钳口支撑板,一端的两侧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个后钳口支撑板上端的第二上钳口,一端两侧的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个后钳口支撑板下端的第二下钳口,所述第二上钳口的另一端向下凸出的形成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二下钳口的另一端向上凸出的形成有第四凸起,所述后轮叉的端头形成有向外凸起的后键,还有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横梁端头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端部对应所述后轮叉端部的后键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后键的后键槽,所述第二连接块端部的上下对应所述的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分别形成有能够嵌入第三凸起的第三凹槽和能够嵌入第四凸起的第四凹槽,所述后轮叉的端部沿径向贯穿的设置有后连接板,所述后连接板的上端依次贯穿第二上钳口和第二上垫圈铰接第二连杆凸轮,所述后连接板的下端依次贯穿第二下钳口和第二下垫圈铰接第二调整凸轮,所述的后轮叉上下侧分别通过螺丝设置有用于弹起第二上钳口的第二上板簧和用于弹起第二下钳口的第二下板簧。
所述的轮前叉通过销轴与所述的把前叉铰接连接,所述的把前叉和轮前叉之间还设置有在轮前叉支撑前轮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定位轮前叉的手动弹簧机构,所述把前叉上还设置有在轮前叉带动前轮进入收拢状态时用于通过形成在轮前叉上的定位孔定位轮前叉的板簧销。
所述的手动弹簧机构包括有对称的形成在所述把前叉两侧上的销孔,形成在所述轮前叉上的导向管,包在所述导向管外周用于旋转所述导向管的手把,其中,所述的导向管的两端口与所述的把前叉两侧上的销孔对齐,并分别各插入一个结构相同的弹簧销,两个弹簧销之间设置有弹簧,两个弹簧销上分别形成有在导向螺钉向里旋入时能够使所述的弹簧销向导向管内移动使把前叉的销孔与轮前叉的导向管的两端口脱离开的螺旋导向槽,两个弹簧销上的螺旋导向槽为对称设置,所述的导向管的管壁上对应所述螺旋导向槽的上端口形成有能够贯穿导向螺钉的通孔。
所述的车把包括有位于中间并固定连接在把梃顶端的固定把,位于固定把两侧并分别能够在收拢状态时以车把销为轴旋转成相互平行的左车把和右车把,以及铰接在所述固定把上的用于在车把处于工作状态时固定左车把和右车把处于同一直线上的车把盖,在所述固定把的下面设置有在车把处于工作状态用于锁住车把盖的锁扣结构。
所述的锁扣结构包括有:通过把钩销铰接在把梃上的呈L型结构的把钩,铰接在把钩垂直部分的顶端的用于锁住车把盖的锁扣,所述把钩水平部分的端部形成有能够钩住把前叉立管的弯钩,所述的把梃上设置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把钩上。
本实用新型的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结构紧凑,无附加件,打开、折叠方便快捷。折叠变成拉杆箱以后,携带方便,可上公交、进地铁、乘飞机、上电梯;可节省上下班倒车时间,解决从家到车站、从车站到单位两个行程问题;还可放置家中减少占用空间;外出旅游无疑也是一个好帮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脚蹬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图4的左侧视图;
图7是前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后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轮前叉与把前叉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手动弹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车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锁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收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立管2:把梃
3:车把4:轮前叉
5:前轮6:车前梁
7:后轮叉8:后轮
9:箱体10:上横梁
11:竖梁12:下横梁
13:前折叠机构14:后折叠机构
15:把前叉16:左侧板
17:右侧板18:车座
19:前支架20:后支架
21:拉杆导向套22:拉杆
23:车踢支撑板24:车踢
25:行轮26:脚蹬支架
27:脚蹬安装轴28:脚蹬连接件
29:脚蹬30:锁钩
31:扭簧32:钳口支撑板
33:第一上钳口34:第一下钳口
35:第一连接块36:键
37:键槽38:第一凸起
39:第二凸起40:第一凹槽
41:第二凹槽42:连接板
43:上垫圈44:下垫圈
45:第一连杆凸轮46:第一调整凸轮
47:第一上板簧48:第一下板簧
49:后钳口支撑板50:第二上钳口
51:第二下钳口52:第三凸起
53:第四凸起54:后键
55:后键槽56:第三凹槽
57:第四凹槽58:第二连接块
59:后连接板60:第二上垫圈
61:第二下垫圈62:第二连杆凸轮
63:第二调整凸轮64:第二上板簧
65:第二下板簧66:销轴
67:手动弹簧机构68:板簧销
69:定位孔70:销孔
71:导向管72:手把
73:弹簧销74:弹簧
75:螺旋导向槽76:导向螺钉
77:左车把78:右车把
79:固定把80:车把销
81:车把盖82:把前叉立管
83:把前叉管销84:把钩销
85:把钩86:锁扣
87:弯钩8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包括有由立管1、一端水平连接在立管1侧边的车前梁6、下端能够旋转的插入在立管1内的把前叉立管82,通过把前叉管销83铰接在把前叉立管82内侧的把梃2、连接在把梃2上的车把3、连接在立管1下端的把前叉15以及通过轮前叉4连接在把前叉15下面的前轮5构成的车前部分,由后轮叉7和连接在后轮叉7上的后轮8构成的车后部分,还设置有能够将所述车前部分和车后部分收拢在内的箱体9,所述箱体9内相平行的设置有上横梁10和下横梁12,以及垂直的固定连接在上横梁10和下横梁12之间的竖梁11,所述车前梁6的另一端通过前折叠机构13能够折叠的连接上横梁10的前端,所述后轮叉7通过后折叠机构14能够折叠的连接下横梁12的后端,所述车把3能够向前旋转与所述把梃2构成折叠连接结构,所述轮前叉4能够向上旋转与所述的把前叉15构成折叠连接结构。
所述的箱体9包括有左侧板16、右侧板17以及搭在左侧板16和右侧板17上端的车座18所述的上横梁10通过前支架19和后支架20固定设置在车座18的底部,所述后支架20的后侧凸出的设置有两个拉杆导向套21,所述两个拉杆导向套21内安装有能够沿拉杆导向套21上下移动的拉杆22。
所述的下横梁12的底面位于后部连接有车踢支撑板23,所述车踢支撑板23的左右两侧分别各铰接有一车踢24,所述车踢24为三角形结构,其中,三角形中的一个底角与所述车踢支撑板23铰接,三角形中的顶角连接有在车体收拢时作为箱体9的行走轮,在车体展开时作为车踢的支撑轮的行轮25。
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所述的下横梁12的底面位于前部相互垂直的连接有用于支撑脚蹬29的脚蹬支架26,所述脚蹬支架26的两端分别各固定设置有一脚蹬安装轴27,所述脚蹬29通过一个脚蹬连接件28铰接在所述脚蹬安装轴27上。
如图4、图5、图6所示,所述的脚蹬安装轴27上还连接有用于定位左侧板16或右侧板17的锁钩30,以及对所述锁钩30施加弹性支撑力的扭簧31。
如图7所示,所述的前折叠机构13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的车前梁6靠近端部的左右两侧的两个钳口支撑板32,一端的两侧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个钳口支撑板32上端的第一上钳口33,一端两侧的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个钳口支撑板32下端的第一下钳口34,所述第一上钳口33的另一端向下凸出的形成有第一凸起38,所述第一下钳口34的另一端向上凸出的形成有第二凸起39,所述车前梁6的端头形成有向外凸起的键36,还有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横梁10端头的第一连接块35,所述第一连接块35的端部对应所述车前梁6端部的键36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键36的键槽37,所述第一连接块35端部的上下对应所述的第一凸起38和第二凸起39分别形成有能够嵌入第一凸起38的第一凹槽40和能够嵌入第二凸起39的第二凹槽41,所述车前梁6的端部沿径向贯穿的设置有连接板42,所述连接板42的上端依次贯穿第一上钳口33和上垫圈43铰接第一连杆凸轮45,所述连接板42的下端依次贯穿第一下钳口34和下垫圈44铰接第一调整凸轮46,所述的车前梁6上下侧分别通过螺丝设置有用于弹起第一上钳口33的第一上板簧47和用于弹起第一下钳口34的第一下板簧48。
如图8所示,所述的后折叠机构14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后轮叉7靠近端部的左右两侧的两个后钳口支撑板49,一端的两侧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个后钳口支撑板49上端的第二上钳口50,一端两侧的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个后钳口支撑板49下端的第二下钳口51,所述第二上钳口50的另一端向下凸出的形成有第三凸起52,所述第二下钳口51的另一端向上凸出的形成有第四凸起53,所述后轮叉7的端头形成有向外凸起的后键54,还有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横梁12端头的第二连接块58,所述第二连接块58的端部对应所述后轮叉7端部的后键54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后键54的后键槽55,所述第二连接块58端部的上下对应所述的第三凸起52和第四凸起53分别形成有能够嵌入第三凸起52的第三凹槽56和能够嵌入第四凸起53的第四凹槽57,所述后轮叉7的端部沿径向贯穿的设置有后连接板59,所述后连接板59的上端依次贯穿第二上钳口50和第二上垫圈60铰接第二连杆凸轮62,所述后连接板59的下端依次贯穿第二下钳口51和第二下垫圈61铰接第二调整凸轮63,所述的后轮叉7上下侧分别通过螺丝设置有用于弹起第二上钳口50的第二上板簧64和用于弹起第二下钳口51的第二下板簧65。
如图9所示,所述的轮前叉4通过销轴66与所述的把前叉15铰接连接,所述的把前叉15和轮前叉4之间还设置有在轮前叉4支撑前轮5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定位轮前叉4的手动弹簧机构67,所述把前叉15上还设置有在轮前叉4带动前轮5进入收拢状态时用于通过形成在轮前叉4上的定位孔69定位轮前叉4的板簧销68。
如图9、图10所示,所述的手动弹簧机构67包括有对称的形成在所述把前叉15两侧上的销孔70,形成在所述轮前叉4上的导向管71,包在所述导向管71外周用于旋转所述导向管71的手把72,其中,所述的导向管71的两端口与所述的把前叉15两侧上的销孔70对齐,并分别各插入一个结构相同的弹簧销73,两个弹簧销73之间设置有弹簧74,两个弹簧销73上分别形成有在导向螺钉76向里旋入时能够使所述的弹簧销73向导向管71内移动使把前叉15的销孔70与轮前叉4的导向管71的两端口脱离开的螺旋导向槽75,两个弹簧销73上的螺旋导向槽75为对称设置,所述的导向管71的管壁上对应所述螺旋导向槽75的上端口形成有能够贯穿导向螺钉76的通孔。
如图11所示,所述的车把3包括有位于中间的固定把79,位于固定把79两侧并分别能够在收拢状态时以车把销80为轴旋转成相互平行的左车把77和右车把78,以及铰接在所述固定把79上的用于在车把3处于工作状态时固定左车把77和右车把78处于同一直线上的车把盖81,在所述固定把79的下面设置有在车把3处于工作状态用于锁住车把盖81的锁扣结构。
如图12所示,所述的锁扣结构包括有:通过把钩销84铰接在把梃2上的呈L型结构的把钩85,铰接在把钩85垂直部分的顶端的用于锁住车把盖81的锁扣86,所述把钩85水平部分的端部形成有能够钩住把前叉立管82的弯钩87,所述的把梃2上设置有弹簧88的一端,弹簧88的另一端顶在把钩85上。
本实用新型的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的使用过程:
打开:
参考图2、图4、图5、图8,将拉杆箱置于平坦地面,支起车踢,用手压下脚蹬上的锁钩30,向上打开左侧板16;将后轮8拽出,后轮8连同后轮叉7一起绕后折叠机构14中的铰链设于第二连接块58和后轮叉7连接处的左侧(图中未画出)转出,一直到后键54插入到后键槽55,转动第二连杆凸轮62,使第二上钳口和第二下钳口压紧第二连接块58;将车蹬29转下;放下左侧板16,使锁钩30钩住左侧板16。
参考图3、图4、图5、图7、图9、图10、图11、图12,走到另一侧,压下脚蹬上的锁钩30,向上打开右侧板17;拽出立管1,连同车前梁6、前轮5、车把3一并绕前折叠机构13中的铰链设于第一连接块35和车前梁6连接处的右侧(图中未画出)转出,一直到键36插入到键槽37,而后,转动第一连杆凸轮45,使第一上钳口33和第一下钳口34压紧第一连接块35;一手扶着前轮5,另一只手轻轻向外拨动板簧销68约5毫米,此时轮前叉4上的定位孔69便脱离了板簧销68的控制,将前轮5轻轻放下,前轮便绕着销轴66向下转动,当听到弹簧销73向外弹出的声音,前轮便处在工作状态;扶起把挺2当听到把钩85钩住把前叉立管的声音,说明把梃2已处于工作状态;将车把3依次绕车把销80打开,而后扣住车把盖81,用锁扣86扣住车把盖81;将右侧脚蹬29转下;放下右侧板17,使右侧锁钩30钩住右侧板17;收起车踢,便可骑行。
收起
参考图2、图4、图5、图8,支起车踢,按下脚蹬上的锁钩30,向上打开左侧板16;将第二连杆凸轮62转动到凸轮平面与第二上垫圈平行,此时第二上钳口50及第二下钳口51在上、下板簧的作用下将张开;拽起后轮8连同后轮叉7一同绕后折叠机构14中的铰链设于第二链接块58和后轮叉7连接处的左侧(图中未画出),转入箱体内;将脚蹬29转入箱内;关上左侧板16,锁钩30将锁住左侧板16。
参考图3、图7、图4、图5、图9、图10、图11、图12,走到右侧,按下锁钩30,向上打开右侧板(17;一只手扶住前轮5,另一只手向外转动手把72当弹簧销73脱离销孔70后,将前轮5连同轮前叉4向上绕销轴66转动,直到板簧销68插入定位孔69;打开锁扣86,撩起车把盖81,将双把向内折叠;向外绕把钩销84转动85的垂直部分,使把钩85脱离把前叉立管82;将把梃2绕把前叉管销83向下转动,双把落于车前梁两侧;将第一连杆凸轮45转动到凸轮平面与上垫圈平行,此时第一上钳口33及第一下钳口34在上、下板簧的作用下将张开;将立管1车前梁6及前轮5轮前叉4双把7778一并绕前折叠机构13中的铰链设于第一连接块35和车前梁6连接处的右侧(图中未画出)推入箱内;将脚蹬29转入箱内;关上右侧板17,锁钩30将锁住右侧板17。收起车踢,拉出拉杆,如图13所示,即可拖走。

Claims (11)

1.一种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包括有由立管(1)、一端水平连接在立管(1)侧边的车前梁(6)、下端能够旋转的插入在立管(1)内的把前叉立管(82),通过把前叉管销(83)铰接在把前叉立管(82)内侧的把梃(2)、连接在把梃(2)上的车把(3)、连接在立管(1)下端的把前叉(15)以及通过轮前叉(4)连接在把前叉(15)下面的前轮(5)构成的车前部分,由后轮叉(7)和连接在后轮叉(7)上的后轮(8)构成的车后部分,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能够将所述车前部分和车后部分收拢在内的箱体(9),所述箱体(9)内相平行的设置有上横梁(10)和下横梁(12),以及垂直的固定连接在上横梁(10)和下横梁(12)之间的竖梁(11),所述车前梁(6)的另一端通过前折叠机构(13)能够折叠的连接上横梁(10)的前端,所述后轮叉(7)通过后折叠机构(14)能够折叠的连接下横梁(12)的后端,所述车把(3)能够向前旋转与所述把梃(2)构成折叠连接结构,所述轮前叉(4)能够向上旋转与所述的把前叉(15)构成折叠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9)包括有左侧板(16)、右侧板(17)以及搭在左侧板(16)和右侧板(17)上端的车座(18)所述的上横梁(10)通过前支架(19)和后支架(20)固定设置在车座(18)的底部,所述后支架(20)的后侧凸出的设置有两个拉杆导向套(21),所述两个拉杆导向套(21)内安装有能够沿拉杆导向套(21)上下移动的拉杆(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横梁(12)的底面位于后部连接有车踢支撑板(23),所述车踢支撑板(23)的左右两侧分别各铰接有一车踢(24),所述车踢(24)为三角形结构,其中,三角形中的一个底角与所述车踢支撑板(23)铰接,三角形中的顶角连接有在车体收拢时作为箱体(9)的行走轮,在车体展开时作为车踢的支撑轮的行轮(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横梁(12)的底面位于前部相互垂直的连接有用于支撑脚蹬(29)的脚蹬支架(26),所述脚蹬支架(26)的两端分别各固定设置有一脚蹬安装轴(27),所述脚蹬(29)通过一个脚蹬连接件(28)铰接在所述脚蹬安装轴(27)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蹬安装轴(27)上还连接有用于定位左侧板(16)或右侧板(17)的锁钩(30),以及对所述锁钩(30)施加弹性支撑力的扭簧(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折叠机构(13)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的车前梁(6)靠近端部的左右两侧的两个钳口支撑板(32),一端的两侧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个钳口支撑板(32)上端的第一上钳口(33),一端两侧的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个钳口支撑板(32)下端的第一下钳口(34),所述第一上钳口(33)的另一端向下凸出的形成有第一凸起(38),所述第一下钳口(34)的另一端向上凸出的形成有第二凸起(39),所述车前梁(6)的端头形成有向外凸起的键(36),还有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横梁(10)端头的第一连接块(35),所述第一连接块(35)的端部对应所述车前梁(6)端部的键(36)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键(36)的键槽(37),所述第一连接块(35)端部的上下对应所述的第一凸起(38)和第二凸起(39)分别形成有能够嵌入第一凸起(38)的第一凹槽(40)和能够嵌入第二凸起(39)的第二凹槽(41),所述车前梁(6)的端部沿径向贯穿的设置有连接板(42),所述连接板(42)的上端依次贯穿第一上钳口(33)和上垫圈(43)铰接第一连杆凸轮(45),所述连接板(42)的下端依次贯穿第一下钳口(34)和下垫圈(44)铰接第一调整凸轮(46),所述的车前梁(6)上下侧分别通过螺丝设置有用于弹起第一上钳口(33)的第一上板簧(47)和用于弹起第一下钳口(34)的第一下板簧(4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折叠机构(14)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后轮叉(7)靠近端部的左右两侧的两个后钳口支撑板(49),一端的两侧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个后钳口支撑板(49)上端的第二上钳口(50),一端两侧的分别对应铰接在两个后钳口支撑板(49)下端的第二下钳口(51),所述第二上钳口(50)的另一端向下凸出的形成有第三凸起(52),所述第二下钳口(51)的另一端向上凸出的形成有第四凸起(53),所述后轮叉(7)的端头形成有向外凸起的后键(54),还有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横梁(12)端头的第二连接块(58),所述第二连接块(58)的端部对应所述后轮叉(7)端部的后键(54)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后键(54)的后键槽(55),所述第二连接块(58)端部的上下对应所述的第三凸起(52)和第四凸起(53)分别形成有能够嵌入第三凸起(52)的第三凹槽(56)和能够嵌入第四凸起(53)的第四凹槽(57),所述后轮叉(7)的端部沿径向贯穿的设置有后连接板(59),所述后连接板(59)的上端依次贯穿第二上钳口(50)和第二上垫圈(60)铰接第二连杆凸轮(62),所述后连接板(59)的下端依次贯穿第二下钳口(51)和第二下垫圈(61)铰接第二调整凸轮(63),所述的后轮叉(7)上下侧分别通过螺丝设置有用于弹起第二上钳口(50)的第二上板簧(64)和用于弹起第二下钳口(51)的第二下板簧(6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前叉(4)通过销轴(66)与所述的把前叉(15)铰接连接,所述的把前叉(15)和轮前叉(4)之间还设置有在轮前叉(4)支撑前轮(5)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定位轮前叉(4)的手动弹簧机构(67),所述把前叉(15)上还设置有在轮前叉(4)带动前轮(5)进入收拢状态时用于通过形成在轮前叉(4)上的定位孔(69)定位轮前叉(4)的板簧销(6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弹簧机构(67)包括有对称的形成在所述把前叉(15)两侧上的销孔(70),形成在所述轮前叉(4)上的导向管(71),包在所述导向管(71)外周用于旋转所述导向管(71)的手把(72),其中,所述的导向管(71)的两端口与所述的把前叉(15)两侧上的销孔(70)对齐,并分别各插入一个结构相同的弹簧销(73),两个弹簧销(73)之间设置有弹簧(74),两个弹簧销(73)上分别形成有在导向螺钉(76)向里旋入时能够使所述的弹簧销(73)向导向管(71)内移动使把前叉(15)的销孔(70)与轮前叉(4)的导向管(71)的两端口脱离开的螺旋导向槽(75),两个弹簧销(73)上的螺旋导向槽(75)为对称设置,所述的导向管(71)的管壁上对应所述螺旋导向槽(75)的上端口形成有能够贯穿导向螺钉(76)的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把(3)包括有位于中间并固定连接在把梃(2)顶端的固定把(79),位于固定把(79)两侧并分别能够在收拢状态时以车把销(80)为轴旋转成相互平行的左车把(77)和右车把(78),以及铰接在所述固定把(79)上的用于在车把(3)处于工作状态时固定左车把(77)和右车把(78)处于同一直线上的车把盖(81),在所述固定把(79)的下面设置有在车把(3)处于工作状态用于锁住车把盖(81)的锁扣结构(8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扣结构包括有:通过把钩销(84)铰接在把梃(2)上的呈L型结构的把钩(85),铰接在把钩(85)垂直部分的顶端的用于锁住车把盖(81)的锁扣(86),所述把钩(85)水平部分的端部形成有能够钩住把前叉立管(82)的弯钩(87),所述的把梃(2)上设置有弹簧(88)的一端,弹簧(88)的另一端顶在把钩(85)上。
CN201520933104.8U 2015-11-20 2015-11-20 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56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33104.8U CN205256549U (zh) 2015-11-20 2015-11-20 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33104.8U CN205256549U (zh) 2015-11-20 2015-11-20 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56549U true CN205256549U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98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3310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56549U (zh) 2015-11-20 2015-11-20 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565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5970A (zh) * 2015-11-20 2016-03-02 夏荣铎 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5970A (zh) * 2015-11-20 2016-03-02 夏荣铎 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
CN105365970B (zh) * 2015-11-20 2018-06-05 惠安三兴石材有限公司 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21925U (zh) 手拉式折叠滑板车
WO2012152069A1 (zh) 箱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CN205819435U (zh) 滑板车的车身折叠机构
WO2018054179A1 (zh) 婴儿车骨架
CN205256549U (zh) 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
CN203753304U (zh) 一种电动折叠车的踏板
CN201077503Y (zh) 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
CN209667295U (zh) 折叠式电动三轮车
CN102406297B (zh) 折叠滑板式箱包
CN208498573U (zh) 一种折叠车车架
CN105923079A (zh) 一种自动折叠脚踏板
CN105365970A (zh) 集电动单车与拉杆箱为一体的载人装置
CN206288156U (zh) 滑板车锁定装置及滑板车
CN201713698U (zh) 折叠式晾衣架
CN204821915U (zh) 一次折合车架及一次折合电动车
CN205632798U (zh) 一种自动折叠脚踏板
CN104129460B (zh) 一种旅行箱式电动自行车
CN205251040U (zh) 一种儿童学步车的防夹装置
CN207000711U (zh) 电动滑板折叠行李车
CN106428354A (zh) 一种多变电动车
CN202987421U (zh) 多功能折叠自行车
CN201102610Y (zh) 旅行箱式折叠自行车
CN202624519U (zh) 便携式可多重折叠自行车
CN202044730U (zh) 便携式高尔夫球手推车
CN202743404U (zh) 多功能组合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