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38530U - 一种挤塑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挤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38530U
CN205238530U CN201520815456.3U CN201520815456U CN205238530U CN 205238530 U CN205238530 U CN 205238530U CN 201520815456 U CN201520815456 U CN 201520815456U CN 205238530 U CN205238530 U CN 205238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al shell
heat
extruding machine
shell thorax
electromagnetic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154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曲
刘勇
张立永
吴海港
李金华
夏成楠
王醒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o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o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154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38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38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38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挤塑机,包括加热装置,利用电磁加热器加热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电热块加热,电磁加热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装置,磁场内的磁力线透过保温层通过金属体内时会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从而使金属材料进行高速发热,即由磁力线使金属内的原子产生强烈的撞击,使金属材料本身自行高速发热,在本方案中就是利用磁力线使螺膛发热,螺膛的热量传递给螺膛内的材料,对螺膛内的材料进行加热,加热方式为内加热,没有热量传递的过程,从而减少了热量的损失,螺膛的外壁套设的保温层进一步大大减少了热量的散失,从而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挤塑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挤塑机。
背景技术
挤塑机包括螺膛、螺杆、加热装置、温度检测装置、散热装置和控制装置,现有技术中的加热装置为加热块,如图1所示,加热块固定在螺膛的外壁,对螺膛进行加热,温度检测装置通过热电偶检测螺膛的温度,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数据控制散热系统的工作。现有技术中的挤塑机采用加热块进行加热,加热块通电产生的热量通过螺膛传递给内部材料,加热块内侧的热量可以传递给挤塑机利用,但是电热块外侧的热量会大部分散失到空气中,只有耗电的30%-70%转化为工作热能,热量的利用率低。
因此,如何提高挤塑机加热系统的热量利用率,降低能量损耗,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挤塑机,以提高挤塑机加热系统的热量利用率,降低能量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挤塑机,包括加热装置、温度检测装置、散热装置和螺膛,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加热器,所述电磁加热器的线圈绕设在所述螺膛的外壁,所述线圈与所述螺膛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电磁加热器的个数为多个。
优选的,在上述挤塑机中,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热电偶和第二热电偶,所述第一热电偶设置在所述电磁加热器的一侧,所述第二热电偶设置在所述电磁加热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热电偶位于所述螺膛的上端面,所述第二热电偶位于所述螺膛的下端面。
优选的,在上述挤塑机中,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挤塑机下料口的第三热电偶。
优选的,在上述挤塑机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水冷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电磁加热器的下方。
优选的,在上述挤塑机中,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设置在所述螺膛位于相邻所述电磁加热器之间的部分,所述散热片为圆环形状的散热片。
优选的,在上述挤塑机中,所述水冷散热器设置在所述散热片的下方。
优选的,在上述挤塑机中,所述水冷散热器设置在所述挤塑机的下料口。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塑机的加热装置利用电磁加热器加热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电热块加热,电磁加热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装置,电磁控制器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再将直流电转换成高频高压电,高速变化的高频高压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透过保温层通过金属体内时会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从而使金属材料进行高速发热,即由磁力线使金属内的原子产生强烈的撞击,使金属材料本身自行高速发热,在本方案中就是利用磁力线使螺膛发热,然后螺膛的热量传递给螺膛内的材料,对螺膛内的材料进行加热,实现加热的目的,加热方式为内加热,没有热量传递的过程,从而减少了热量的损失,螺膛的外壁套设的保温层进一步大大减少了热量的散失,从而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挤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挤塑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的左视图。
1、电磁加热器,2、螺膛,3、保温层,4、第一热电偶,5、第二热电偶,6、第三热电偶,7、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挤塑机,以提高挤塑机加热系统的热量利用率,降低能量损耗。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挤塑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挤塑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的左视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挤塑机,包括加热装置、温度检测装置、散热装置和螺膛2,加热装置为电磁加热器1,电磁加热器1的线圈绕设在螺膛2的外壁,线圈与螺膛2之间设置有保温层3,所述电磁加热器1的个数为多个。
现有技术中的挤塑机的加热装置采用电热块的方式进行加热,本方案中利用电磁加热的方式代替电热块的加热方式,电磁加热器1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的装置,电磁控制器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再将直流电转换成高频高压电,高速变化的高频高压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透过保温层3通过金属体内时会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从而使金属材料进行高速发热,即由磁力线使金属内的原子产生强烈的撞击,使金属材料本身自行高速发热。本方案中就是利用磁力线使螺膛2发热,然后螺膛2产生的热量传递给螺膛2内的材料,实现对螺膛2内的材料进行加热的目的,本方案中采用非接触加热的方式,没有外部热量向螺膛2传导的过程,从而能够避免传导过程中的热量损失,设置在螺膛2外壁上保温层3能够进一步减少了热量的散失,从而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
采用电磁加热器1使螺膛2内的原子直接感应磁能而发热,加热方式为内加热,热启动快,平均预热时间比现有技术中通过电热块加热方式缩短了60%以上,同时热效率高达90%以上,在同等条件下比电热块加热节能30%-70%,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电磁加热器1在工作过程中,线圈本身并不发热,优选的,线圈采用绝缘高温电缆制造,相对于利用电热块的电阻丝的加热方式,电缆在高温状态下不会发生氧化,从而避免了缩短使用寿命的问题,且能够承受500℃以上的高温,从而减少了维修的次数和时间,降低了成本。
采用电磁加热器1使螺膛2发热,热量利用充分,基本无散失,热量聚集在螺膛2的内部,外部热量耗散几乎没有,环境温度基本没有上升,大大改善了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节省了夏季厂区通风降温的费用。
在电磁加热器1的工作过程中,线圈表面温度略高于室温,线圈可以安全触摸,无需高温防护,进一步降低了成本,且安全可靠。
优选的,电磁线圈采用定制专用耐高温高压特种电缆线绕制,绝缘性能良好,从而避免了漏电和短路故障的发生,安全无忧。
电磁加热器1的线圈具有本身不发热、热阻滞小和热惯性低等优点,螺膛2内外壁温度一致,温度控制实时准确。
电磁加热器1的线圈包裹在螺膛2的外壁,相对于通过电热块加热的方式,能够实现对材料各个角度的加热,加热没有死角,保证对材料加热均匀。
现有技术中挤塑机电热块的工作由控制装置控制,本方案中的电磁加热器1的工作也由控制装置进行控制,电磁加热器1由挤塑机的供电系统直接供电。优选的,每个电磁加热器1上设置有单独的第一控制器,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控制装置可以具有针对性的调节第一控制器的工作,进行调节对应电磁加热器1的工作。
本方案提供的挤塑机,电磁加热器1的个数需要根据螺膛2的长度进行设计,电磁加热器1的个数为多个,具体的个数根据挤塑机实际型号进行确定。
本方案中的改进点是利用电磁加热器1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电热块加热,涉及到的控制装置和第一控制器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控制器,不涉及对控制器的改进,因此,电加热装置与控制装置的连接结构也是现有技术的常用结构。
优选的,套设在螺膛2外的保温层3采用隔热棉,保温层3的厚度为15-20mm。
现有技术中的热电偶一般是设置在两个电热块之间,且数量不多,不能保证每两个电热块之间均设置一个热电偶,且两个电热块公用一个热电偶检测得到的温度不准确,为了提高对每个电磁加热器1温度检测的准确度,本方案提供的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热电偶4和第二热电偶5,第一热电偶4设置在电磁加热器1的一侧,第二热电偶5设置在电磁加热器1的另一侧,第一热电偶4位于所述螺膛2的上端面,第二热电偶5位于所述螺膛2的下端面,不仅能够对电磁加热器1两端的温度进行检测,且能够对螺膛2的上下温度进行检测,从而得到螺膛2各处的温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热电偶的布置方式能够提高螺膛2温度测量的准确度,保证产品的生产质量。
螺膛2的上下端面的定义是靠近挤塑机料筒的一侧为螺膛2的上端面,远离料筒的一侧为螺膛2的下端面。
本方案提供的温度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挤塑机下料口的第三热电偶6,第三热电偶6用于检测下料口的温度,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及时对下料口的温度进行调整,从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质量。
本方案提供的第一热电偶4、第二热电偶5和第三热电偶6均与挤塑机的温度控制器通信连接,且上述第一热电偶4、第二热电偶5和第三热电偶6与温度控制器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热电偶与温度控制器的连接结构相同,本方案中不涉及对控制器的改进。
本方案提供的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水冷散热器,水冷散热器设置在电磁加热器1的下方。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为散热电机,散热电机设置在电热块的底部,一般每两个电热块公用一个散热电机,且不能保证每两个电热块的下部均设置散热电机,导致螺膛2的温度不能及时降低,严重时会导致材料过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方案提供的挤塑机在每个电磁加热器1的位置均设置水冷散热器,能够实现对每个电磁加热器1的有效散热,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电磁加热器1的上下方的定义是靠近挤塑机料筒的一侧为电加热器1的上方,远离挤塑机料筒的一侧为电磁加热器1的下方。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片7,散热片7设置在螺膛2位于相邻电磁加热器1之间的部分,散热片7为圆环形状的散热片7,散热片7能够对位于两个电磁加热器1之前的部分进行散热,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
螺膛2上设置散热片7的位置上预留有用于安装第一热电偶4和第二热电偶5的空间。
在连续生产的过程中,由于螺杆和螺膛2之间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此时电磁加热器1的工作基本停止,对材料的加热依靠螺杆和螺膛2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此时仍然需要对螺膛2进行散热,散热片7的设计能够实现在电磁加热器1停止工作后对螺膛2的有效散热,此时的散热不需要动力装置进行驱动,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量的消耗。
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水冷散热器还设置在散热片7的下方,能够提高散热效率,保证螺膛2的温度调整响应快,因为电磁加热的速度快,如果温度过高,散热不及时,则会导致材料过度加热而变质,因此需要布置较多的水冷散热器,另一方面,能够使螺膛2各处温度相互接近,提高产品的质量。
优选的,在下料口处出也设置水冷散热器,防止其他区域的热量影响下料口处的温度。
在本方案中每个水冷散热器都进行单独控制,根据温度控制器反馈的数据对相应部位进行合理和针对性的散热。
现有技术中使用电热风机,电热风机在散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噪音,采用水冷散热器能够有效解决噪音的问题,有效改善了厂房工作环境。
本方案提供的挤塑机在加热系统、温度监控系统、散热系统和控制系统四个方面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挤塑机加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能耗低,更有利于线缆护套材料的顺利的基础,进而提高了挤塑机的生产效率和节约了生产成本。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挤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温度检测装置、散热装置和螺膛(2),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加热器(1),所述电磁加热器(1)的线圈绕设在所述螺膛(2)的外壁,所述线圈与所述螺膛(2)之间设置有保温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热电偶(4)和第二热电偶(5),所述第一热电偶(4)设置在所述电磁加热器(1)的一侧,所述第二热电偶(5)设置在所述电磁加热器(1)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热电偶(4)位于所述螺膛(2)的上端面,所述第二热电偶(5)位于所述螺膛(2)的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挤塑机下料口的第三热电偶(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水冷散热器,所述水冷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电磁加热器(1)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片(7),所述散热片(7)设置在所述螺膛(2)位于相邻所述电磁加热器(1)之间的部分,所述散热片(7)为圆环形状的散热片(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挤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散热器设置在所述散热片(7)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散热器设置在所述挤塑机的下料口。
CN201520815456.3U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挤塑机 Active CN205238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15456.3U CN205238530U (zh)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挤塑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15456.3U CN205238530U (zh)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挤塑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38530U true CN205238530U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37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15456.3U Active CN205238530U (zh)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挤塑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385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8493A (zh) * 2016-07-15 2016-10-12 北京凌阳益辉科技有限公司 3d打印机挤出装置及其加热装置
CN112911747A (zh) * 2021-01-14 2021-06-04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线型磁路装置及电磁感应加热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8493A (zh) * 2016-07-15 2016-10-12 北京凌阳益辉科技有限公司 3d打印机挤出装置及其加热装置
CN112911747A (zh) * 2021-01-14 2021-06-04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线型磁路装置及电磁感应加热器
CN112911747B (zh) * 2021-01-14 2022-12-13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线型磁路装置及电磁感应加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27502U (zh) 一种分段智能电磁加热辊
CN205238530U (zh) 一种挤塑机
CN103376807A (zh) 一种电磁加热控温系统及其风冷却系统
CN203311978U (zh) 变压器
CN204787287U (zh) 一种加热型热水器水管
CN206281036U (zh) 一种带有散热器的远红外电暖器
CN205818376U (zh) 一种电磁加热的注塑机
CN108848588A (zh) 高效节能挤出机加热装置
CN101442846A (zh) 高频感应加热器
CN104943129A (zh) 塑料挤出机
CN205326242U (zh) 螺杆挤出机加热系统
CN209151397U (zh) 高效节能挤出机加热装置
CN2895442Y (zh) 用于塑料拉丝机烘烤板的加热装置
CN209386399U (zh) 一种电磁采暖设备
CN201986191U (zh) 一种电磁加热圈
CN205747114U (zh) 一种新型电供暖器
CN203618152U (zh) 一种双路输出的电磁感应加热电路
CN205009586U (zh) 一种热熔装置
CN202649851U (zh) 一种电磁加热控温系统及其风冷却系统
CN110536497B (zh) 一种双层高效感应加热器及加热方法
CN203824089U (zh) 高速动车组水箱空气加热管
CN201693759U (zh) 电磁感应加热挤塑装置
CN211952953U (zh) 对流储热式采暖器
CN214746025U (zh) 铁路专用电磁变频水暖炉
CN211387268U (zh) 无线电磁式热焊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