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32410U - 一种受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受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32410U
CN205232410U CN201520921015.1U CN201520921015U CN205232410U CN 205232410 U CN205232410 U CN 205232410U CN 201520921015 U CN201520921015 U CN 201520921015U CN 205232410 U CN205232410 U CN 205232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 level
dividing plate
shell
balanced armature
level div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210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晋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earonic Electron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earonic Electronics filed Critical Suzhou Hearonic Electronics
Priority to CN2015209210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32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32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3241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受话器,包括U型平衡电枢、动力传导棒、振膜机构、中层隔板、外壳下壳体和外壳上壳体;中层隔板的上表面与外壳上壳体密封连接,中层隔板的下表面与外壳下壳体密封连接;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用于提供磁通路径;U型平衡电枢的第一平行臂与外壳下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平行臂悬空位于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所围成的第一中空腔体内;振膜机构位于中层隔板与外壳上壳体所围成的第二中空腔体内;动力传导棒穿过中层隔板上的第一通孔,动力传导棒的一端与U型平衡电枢的第二平行臂连接,动力传导棒的另一端与振膜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的受话器,有利于简化其制作工艺。

Description

一种受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小型器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受话器。
背景技术
受话器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助听器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是一种微小型器件。这种微小型器件在生产制作时,简化制作工艺是目前很多生产厂商所追求的目标,制作工艺简化以后,不仅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而且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提高年产量。而制作工艺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又是基于微小型器件本身的结构设计的,所以,优化受话器的结构设计和制作工艺设计均是目前受话器生产厂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受话器普遍采用的结构是受话器内的所有器件都设置于外壳下壳体内,例如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受话器,其振膜机构、中层隔板等都是与外壳下壳体固定连接,在制作这类受话器时,需要将受话器内的所有器件都先放入外壳下壳体内,最后再在外壳下壳体上面盖上外壳上壳体进行密封。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在生产受话器时只能按照器件在受话器外壳内的分布由下往上一件一件的组装器件,所以制作工艺繁琐且耗时,并且由于在组装振膜机构时需要先保证之前组装的中层隔板等器件的组装精度,如果产品在后期性能检测时发现有缺陷是由于前期组装的中层隔板等器件造成的,那么需要产品整体拆装,所以调整起来非常不方便,考虑到人力等成本因素,这类缺陷产品将会直接废弃,造成了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受话器结构不利于简化制作工艺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受话器,包括U型平衡电枢、动力传导棒、振膜机构、中层隔板、外壳下壳体和外壳上壳体;
所述中层隔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外壳上壳体密封连接,所述中层隔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外壳下壳体密封连接;所述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用于提供磁通路径;
所述U型平衡电枢包括两个平行臂,第一平行臂与外壳下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平行臂悬空位于所述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所围成的第一中空腔体内;
所述振膜机构位于所述中层隔板与所述外壳上壳体所围成的第二中空腔体内;
所述动力传导棒穿过位于所述中层隔板上的第一通孔,所述动力传导棒的一端与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第二平行臂的端部连接,所述动力传导棒的另一端与所述振膜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下壳体的底部包括一凹槽,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第一平行臂位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线圈;
所述第一永磁体位于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第二平行臂的上侧,所述第二永磁体位于与所述第一永磁体相对位置的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第二平行臂的下侧,在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旁、靠近所述U型平衡电枢第二平行臂的位置处套设有所述线圈。
优选地,所述中层隔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所述第一永磁体置入。
优选地,所述外壳下壳体的底部包括一上凸起部,所述线圈位于所述上凸起部上。
优选地,所述中层隔板包括一下凸起部,所述线圈位于所述下凸起部上。
优选地,所述振膜机构包括振膜、弹片、活动框和固定框;
所述固定框与外壳上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框的一侧边框与所述固定框活动连接,与所述一侧边框相对的所述活动框的另一侧边框与所述动力传导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振膜通过弹片与所述活动框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的材料均采用软磁材料。
优选地,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第一平行臂与外壳下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替换为:
所述U型平衡电枢的第一平行臂与所述中层隔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通过中层隔板的上表面与外壳上壳体密封连接,中层隔板的下表面与外壳下壳体密封连接,即采用“三明治”结构,中层隔板将外壳上壳体和外壳下壳体上下隔断,将受话器划分为上部和下部,从而可以使受话器的上部和下部同时并分别制作,有利于简化制作工艺,进而可以节约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提高产品竞争力。另外,通过将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设置为用于提供磁通路径,形成闭合磁路,即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兼作为磁力驱动机构中的铁芯,从而省去了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回型结构的铁芯,从而简化了受话器的结构,减小了其体积,有利于受话器的小型化。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通过在外壳下壳体的底部设置一凹槽,将U型平衡电枢的第一平行臂位于该凹槽内,即可使U型平衡电枢嵌入于外壳下壳体内,从而可减少U型平衡电枢在第一中空腔体内所占据的体积,因而可进一步减小受话器的体积。另外,还因设置了该凹槽,在组装U型平衡电枢时,有利于快速定位,有利于简化制作工艺,实现受话器组装的自动化和流水线操作,进而可降低制作成本。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通过在中层隔板上开设第二通孔,使第一永磁体可置入该第二通孔内,从而中层隔板可进一步往下安装以缩小第一中空腔体所占用的空间,进一步地减小了受话器的体积。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通过在外壳下壳体的底部设置上凸起部,和在中层隔板上设置下凸起部,为线圈提供固定的安装位置,有利于线圈组装时的快速定位,从而进一步简化了受话器的制作工艺。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受话器,通过将U型平衡电枢的第一平行臂与中层隔板固定连接,取代了其与外壳下壳体底部的固定连接,有利于在组装时可以先将U型平衡电枢、第一永磁体、线圈等部件在中层隔板上安装好后,再整体地与外壳下壳体进行固定连接,从而进一步简化了受话器的制作工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受话器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受话器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受话器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受话器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示例的振膜机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U型平衡电枢,2-动力传导棒,3-振膜机构,4-中层隔板,5-外壳下壳体,6-外壳上壳体,7-第一永磁体,8-第二永磁体,9-线圈,11-U型平衡电枢的第一平行臂,12-U型平衡电枢的第二平行臂,31-振膜,32-弹片,33-活动框,34-固定框,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43-下凸起部,51-外壳下壳体的底部,52-凹槽,53-上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受话器,如图1所示,包括U型平衡电枢1、动力传导棒2、振膜机构3、中层隔板4、外壳下壳体5和外壳上壳体6。
中层隔板4的上表面与外壳上壳体6密封连接,中层隔板4的下表面与外壳下壳体5密封连接;中层隔板4和外壳下壳体5用于提供磁通路径,形成闭合回路,可兼作为磁力驱动机构中的铁芯。优选地,上述中层隔板4和外壳下壳体5的材料均采用软磁材料,例如,硅钢片、软磁铁氧体、非晶合金、坡莫合金等材料。
U型平衡电枢1包括两个平行臂,第一平行臂11与外壳下壳体5的底部51固定连接,U型平衡电枢1的第二平行臂12悬空位于中层隔板4和外壳下壳体5所围成的第一中空腔体内。
振膜机构3位于中层隔板4与外壳上壳体6所围成的第二中空腔体内。
动力传导棒2穿过位于中层隔板4上的第一通孔41,动力传导棒2的一端与U型平衡电枢1的第二平行臂12的端部连接,动力传导棒2的另一端与振膜机构3连接。
上述受话器,通过中层隔板的上表面与外壳上壳体密封连接,中层隔板的下表面与外壳下壳体密封连接,即采用“三明治”结构,中层隔板将外壳上壳体和外壳下壳体上下隔断,将受话器划分为上部和下部,从而可以使受话器的上部和下部同时并分别制作,有利于简化制作工艺,进而可以节约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提高产品竞争力。另外,通过将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设置为用于提供磁通路径,形成闭合磁路,即中层隔板和外壳下壳体兼作为磁力驱动机构中的铁芯,从而省去了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回型结构的铁芯,从而简化了受话器的结构,减小了其体积,有利于受话器的小型化。
优选地,如图2所示,外壳下壳体5的底部51包括一凹槽52,U型平衡电枢1的第一平行臂11位于凹槽52内。
上述受话器,通过在外壳下壳体的底部设置一凹槽,将U型平衡电枢的第一平行臂位于该凹槽内,即可使U型平衡电枢嵌入于外壳下壳体内,从而可减少U型平衡电枢在第一中空腔体内所占据的体积,因而可进一步减小受话器的体积。另外,还因设置了该凹槽,在组装U型平衡电枢时,有利于快速定位,有利于简化制作工艺,实现受话器组装的自动化和流水线操作,进而可降低制作成本。
优选地,如图2所示,受话器还包括第一永磁体7、第二永磁体8和线圈9。第一永磁体7位于U型平衡电枢1的第二平行臂12的上侧,第二永磁体8位于与第一永磁体7相对位置的U型平衡电枢1的第二平行臂12的下侧,在第一永磁体7和第二永磁体8旁、靠近U型平衡电枢1第二平行臂12的位置处套设有线圈9。
中层隔板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2,第二通孔42用于供第一永磁体7置入。
上述受话器,通过在中层隔板上开设第二通孔,使第一永磁体可置入该第二通孔内,从而中层隔板可进一步往下安装以缩小第一中空腔体所占用的空间,进一步地减小了受话器的体积。
优选地,如图2所示,外壳下壳体5的底部51包括一上凸起部53,线圈9位于上凸起部53上。中层隔板4包括一下凸起部43,线圈9位于下凸起部43上。
上述受话器,通过在外壳下壳体的底部设置上凸起部,和在中层隔板上设置下凸起部,为线圈提供固定的安装位置,有利于线圈组装时的快速定位,从而进一步简化了受话器的制作工艺。
优选地,如图5所示,振膜机构3包括振膜31、弹片32、活动框33和固定框34。固定框34与外壳上壳体6的侧壁固定连接;活动框33的一侧边框与固定框34活动连接,活动框33的与一侧边框相对的另一侧边框与动力传导棒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振膜31通过弹片32与活动框33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振膜机构并不限于由上述具体结构的振膜机构来实现,也可由能够实现为振膜提供与外壳连接的其他振膜机构来实现。
上述受话器,通过设置活动框和固定框,使振膜通过弹片与活动框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有利于振动的传导和振膜的振动运动,提高了发音效果和质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受话器,如图3所示,包括U型平衡电枢1、动力传导棒2、振膜机构3、中层隔板4、外壳下壳体5和外壳上壳体6。
中层隔板4的上表面与外壳上壳体6密封连接,中层隔板4的下表面与外壳下壳体5密封连接;中层隔板4和外壳下壳体5用于提供磁通路径,形成闭合回路,可兼作为磁力驱动机构中的铁芯。
U型平衡电枢1包括两个平行臂,第一平行臂11与中层隔板4固定连接,U型平衡电枢1的第二平行臂12悬空位于中层隔板4和外壳下壳体5所围成的第一中空腔体内。
振膜机构3位于中层隔板4与外壳上壳体6所围成的第二中空腔体内。
动力传导棒2穿过中层隔板4上的第一通孔41,动力传导棒2的一端与U型平衡电枢1的第二平行臂12的端部连接,动力传导棒2的另一端与振膜机构3连接。
本实施例的受话器与实施例1的受话器的区别是:将实施例1中的U型平衡电枢1的第一平行臂11与外壳下壳体5的底部51固定连接替换为:U型平衡电枢1的第一平行臂11与中层隔板4固定连接。
上述受话器,通过将U型平衡电枢的第一平行臂与中层隔板固定连接,取代了其与外壳下壳体底部的固定连接,有利于在组装时可以先将U型平衡电枢、第一永磁体、线圈等部件在中层隔板上安装好后,再整体地与外壳下壳体进行固定连接,从而进一步简化了受话器的制作工艺。
优选地,如图4所示,受话器还包括第一永磁体7、第二永磁体8和线圈9。第一永磁体7位于U型平衡电枢1的第二平行臂12的上侧,第二永磁体8位于与第一永磁体7相对位置的U型平衡电枢1的第二平行臂12的下侧,在第一永磁体7和第二永磁体8旁、靠近U型平衡电枢1第二平行臂12的位置处套设有线圈9。
优选地,外壳下壳体5的底部51包括一凹槽52,第二永磁体8位于凹槽52内,可使第二永磁体嵌入于外壳下壳体内,从而可减少第二永磁体在第一中空腔体内所占据的体积,因而可进一步减小受话器的体积。另外,还因设置了该凹槽,在组装第二永磁体时,有利于快速定位,有利于简化制作工艺,实现受话器组装的自动化和流水线操作,进而可降低制作成本。
优选地,中层隔板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2,第二通孔42用于供U型平衡电枢1的第一平行臂11置入。通过在中层隔板上开设第二通孔,使U型平衡电枢的第一平行臂可置入该第二通孔内,从而中层隔板可进一步往下安装以缩小第一中空腔体所占用的空间,进一步地减小了受话器的体积。
优选地,外壳下壳体5的底部51包括一上凸起部53,线圈9位于上凸起部53上。中层隔板4包括一下凸起部43,线圈9位于下凸起部43上。通过在外壳下壳体的底部设置上凸起部,和在中层隔板上设置下凸起部,为线圈提供固定的安装位置,有利于线圈组装时的快速定位,从而进一步简化了受话器的制作工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受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平衡电枢(1)、动力传导棒(2)、振膜机构(3)、中层隔板(4)、外壳下壳体(5)和外壳上壳体(6);
所述中层隔板(4)的上表面与所述外壳上壳体(6)密封连接,所述中层隔板(4)的下表面与所述外壳下壳体(5)密封连接;所述中层隔板(4)和外壳下壳体(5)用于提供磁通路径;
所述U型平衡电枢(1)包括两个平行臂,第一平行臂(11)与外壳下壳体(5)的底部(51)固定连接,第二平行臂(12)悬空位于所述中层隔板(4)和外壳下壳体(5)所围成的第一中空腔体内;
所述振膜机构(3)位于所述中层隔板(4)与所述外壳上壳体(6)所围成的第二中空腔体内;
所述动力传导棒(2)穿过位于所述中层隔板(4)上的第一通孔(41),所述动力传导棒(2)的一端与所述U型平衡电枢(1)的第二平行臂(12)的端部连接,所述动力传导棒(2)的另一端与所述振膜机构(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下壳体(5)的底部(51)包括一凹槽(52),所述U型平衡电枢(1)的第一平行臂(11)位于所述凹槽(5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永磁体(7)、第二永磁体(8)和线圈(9);
所述第一永磁体(7)位于所述U型平衡电枢(1)的第二平行臂(12)的上侧,所述第二永磁体(8)位于与所述第一永磁体(7)相对位置的所述U型平衡电枢(1)的第二平行臂(12)的下侧,在所述第一永磁体(7)和第二永磁体(8)旁、靠近所述U型平衡电枢(1)第二平行臂(12)的位置处套设有所述线圈(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隔板(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2),所述第二通孔(42)用于供所述第一永磁体(7)置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下壳体(5)的底部(51)包括一上凸起部(53),所述线圈(9)位于所述上凸起部(53)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隔板(4)包括一下凸起部(43),所述线圈(9)位于所述下凸起部(4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机构(3)包括振膜(31)、弹片(32)、活动框(33)和固定框(34);
所述固定框(34)与外壳上壳体(6)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框(33)的一侧边框与所述固定框(34)活动连接,与所述一侧边框相对的所述活动框(33)的另一侧边框与所述动力传导棒(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振膜(31)通过弹片(32)与所述活动框(3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隔板(4)和外壳下壳体(5)的材料均采用软磁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平衡电枢(1)的第一平行臂(11)与外壳下壳体(5)的底部(51)固定连接替换为:
所述U型平衡电枢(1)的第一平行臂(11)与所述中层隔板(4)固定连接。
CN201520921015.1U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受话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32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21015.1U CN205232410U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受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21015.1U CN205232410U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受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32410U true CN205232410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90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21015.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232410U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受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3241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7425A (zh) * 2015-11-18 2016-03-16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受话器及制作方法
CN105979454A (zh) * 2016-07-27 2016-09-28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铁喇叭
CN105979455A (zh) * 2016-07-27 2016-09-28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动铁喇叭
CN106792301A (zh) * 2017-01-06 2017-05-31 苏州新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话器
CN108574896A (zh) * 2017-03-14 2018-09-25 苏州三色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模组化结合功能的受话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8989924A (zh) * 2017-05-31 2018-12-11 苏州三色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磁漏受话器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7425A (zh) * 2015-11-18 2016-03-16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受话器及制作方法
CN105407425B (zh) * 2015-11-18 2019-11-26 苏州逸巛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话器及制作方法
CN105979454A (zh) * 2016-07-27 2016-09-28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铁喇叭
CN105979455A (zh) * 2016-07-27 2016-09-28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动铁喇叭
CN106792301A (zh) * 2017-01-06 2017-05-31 苏州新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话器
CN108574896A (zh) * 2017-03-14 2018-09-25 苏州三色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模组化结合功能的受话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8989924A (zh) * 2017-05-31 2018-12-11 苏州三色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磁漏受话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8989924B (zh) * 2017-05-31 2020-11-13 苏州三色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磁漏受话器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32410U (zh) 一种受话器
CN105407425A (zh) 一种受话器及制作方法
CN204069324U (zh) 发声器
CN201724772U (zh) 气压式压力传感器
CN105024517B (zh) 振动电机
US9549262B2 (en) Miniature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CN204993010U (zh) 一种振动马达和电子设备
CN203827397U (zh) 手机sim卡卡托
CN204425642U (zh) 扬声器
CN204597754U (zh) 扁平线性马达
CN204539453U (zh) 发声装置
CN204291381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3867556U (zh) 采油井无线压力变送器
CN201332570Y (zh) 电磁屏蔽结构
CN105720776A (zh) 振动马达以及便携式设备
CN103093940B (zh) 电源变压器插头及其组装方法
CN210868157U (zh) 一种受话器
CN206364860U (zh) 手机主板固定装置
CN202738098U (zh) 用于动铁式扬声器或受话器的屏蔽壳
CN201657279U (zh) 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202218144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04905166U (zh) 一种电能表用磁保持继电器
CN204538187U (zh) 可分离式天线
CN203632857U (zh) 电磁驱动器件
CN202142287U (zh) 一种车用内置式电喇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20

Address after: The front 215000 Suzhou Road, Jiangsu province Suzhou high tech Zone No. 299 Building 1

Patentee after: Suzhou Pulians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011 Shishan, Jiangsu, Suzhou New District, Zhujianglu Road, No. 855 industrial corridor, building 7, building 4,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Suzhou Hengting Electronic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07

Address after: Song Ling Zhen Wujiang District of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299 Suzhou River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Suzhou Yi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front 215000 Suzhou Road, Jiangsu province Suzhou high tech Zone No. 299 Building 1

Patentee before: Suzhou Pulians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11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11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