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9924B - 一种无磁漏受话器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磁漏受话器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9924B
CN108989924B CN201710397647.6A CN201710397647A CN108989924B CN 108989924 B CN108989924 B CN 108989924B CN 201710397647 A CN201710397647 A CN 201710397647A CN 108989924 B CN108989924 B CN 1089899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magnet
lower box
coil
arm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976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9924A (zh
Inventor
文剑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ansefe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ansef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ansefe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ansef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976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99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9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9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9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99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ransducers or diaphragm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5Manufacture of mono- or stereophonic headphone compon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磁漏受话器,其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的空腔中的马达组件、膜片组件和连接杆,体由上盒体和下盒体对扣连接而成,马达组件包括线圈、电枢、高导磁板、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线圈设有通道,线圈的通道与下盒体的内底部垂直设置,第一磁铁的一表面与下盒体的内底面贴合连接,下盒体具有导磁性,高导磁板覆盖在下盒体的顶部开口上,高导磁板的一表面与第二磁铁的一表面贴合连接,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相对设置,电枢的一端穿过线圈的通道与下盒体连接,电枢的另一端位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形成的空隙中,电枢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均不接触。本发明适用于自下而上的装配方式,适合自动化生产,可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无磁漏受话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受话器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高效无磁漏受话器的马达。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所有的平衡电枢式受话器的马达由于电枢在线圈通道内振动,使得线圈和电枢必然存在空气层。而此空气层的存在,导致线圈产生的磁通没有完全通过电枢,而是一部分磁漏于空气中,造成受话器换能效率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能效率较高的无磁漏受话器的马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磁漏受话器,其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的空腔中的马达组件、膜片组件和连接杆,所述马达组件和所述膜片组件通过连接杆连接,
所述壳体由上盒体和下盒体对扣连接而成,
所述马达组件包括线圈、电枢、高导磁板、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线圈设有通道,所述线圈的通道与所述下盒体的内底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磁铁的一表面与所述下盒体的内底面贴合连接,所述下盒体具有导磁性,所述高导磁板覆盖在所述下盒体的顶部开口上,所述高导磁板的一表面与所述第二磁铁的一表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对设置,所述电枢的一端穿过所述线圈的通道与所述下盒体连接,所述电枢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形成的空隙中,所述电枢与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均不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盒体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下盒体在开口处向外部延伸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下盒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电枢的一端穿过所述线圈的通道与所述下盒体连接,所述线圈通电后所产生的电磁场可磁化位于其通道的电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盒体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下盒体在开口处向内部延伸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下盒体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片位于所述线圈的通道中,所述电枢的一端部穿设在所述线圈的通道中与所述连接片连接,所述线圈通电后所产生的电磁场可磁化位于其通道内的电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膜片组件包括所述支撑框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框内的膜片和振翼,所述支撑框为缺一边的长方体框体,所述支撑框的顶部所述上盒体的内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框的缺边与所述上盒体的内端部连接,所述支撑框的底部设有内孔,所述膜片覆盖所述膜片框的内孔并与所述支撑框粘贴连接,所述振翼与所述膜片粘贴连接,所述振翼的一边与所述支撑框重叠,所述振翼的其余边与所述支撑框的内孔之间设有空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导磁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杆通过的通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枢位于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形成空隙中的一端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高导磁板上的通孔与所述振板振翼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框包括底板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分别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框的内孔开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边、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边和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侧边分别与所述上盒体的内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端部和所述第三支撑板的端部分别与所述上盒体的内端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框与所述上盒体构成的空间为前气室,所述上盒体的端部开设有出音口,所述出音口与所述前气室连通,所述壳体的腔体中除所述前气室外的部分为后气室,所述后气室的体积大于所述前气室的体积。一种无磁漏受话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线圈和所述第一磁铁分别放置在所述下盒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出,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下盒体的开口处,所述线圈的通道与所述下盒体的内底部垂直设置;
将所述电枢的一端穿过所述线圈的通道或穿设在所述线圈通道中与所述下盒体的连接片连接,将所述电枢的另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一磁铁的上方,所述电枢与所述第一磁铁不接触;
将第二磁铁的一表面与所述高导磁板的一表面焊接连接,将焊接有所述第二磁铁的高导磁板倒扣在所述下盒体的顶部开口上,并使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下盒体的端部侧壁之间留有容纳所述连接杆的空隙;
将所述支撑框、膜片和振翼依次粘贴连接制成膜片组件,并将所述支撑框与所述上盒体的内顶部和内端部连接;
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后,将带有所述膜片组件的上盒体倒扣在所述下盒体上,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振翼连接,将所述上盒体与所述下盒体焊接连接,以制成受话器。
本发明的电枢直接穿设在线圈通道内部,减小了线圈中没有空气层,当空气层尺寸小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认为对磁路没有影响,使得线圈能够被完全磁化,无磁泄漏,进而使得该受话器马达具有极高的换能效率,增大了受话器的声压级。
本发明的支撑框与上盒体构成的前气室体积较小,提升了受话器的高频带宽;而壳体的腔体中除前气室外的部分为后气室,使得后气室体积较大,提升了受话器的灵敏度。
本发明适用于自下而上的装配方式,适合自动化生产,可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无磁漏受话器的马达组件和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无磁漏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无磁漏受话器的马达组件和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无磁漏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两种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无磁漏受话器的膜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无磁漏受话器。如图1和图2所示,该无磁漏受话器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的空腔中的马达组件、膜片组件3和连接杆4。马达组件和膜片组件3通过连接杆4连接。壳体由上盒体11和下盒体12对扣连接而成。
如图1和图2所示,马达组件包括线圈21、电枢22、高导磁板23、第一磁铁24和第二磁铁25。线圈21设有通道211。线圈21的通道211与下盒体12的内底部垂直设置。第一磁铁24的一表面与下盒体12的内底面贴合连接。下盒体12具有导磁性。高导磁板23覆盖在下盒体12的顶部开口上。高导磁板23的一表面与第二磁铁25的一表面贴合连接。第二磁铁25与第一磁铁24相对设置。电枢22的一端穿过线圈21的通道211与下盒体12连接,电枢22的另一端位于第一磁铁24和第二磁铁25形成的空隙中。电枢22与第一磁铁24和第二磁铁25均不接触。在该实施例中,下盒体12的底部设有开口121。下盒体12在开口处121向外部延伸有第一连接片13。第一连接片13与下盒体12为一体结构。电枢22的一端穿过线圈21的通道与下盒体12连接。线圈21通电后所产生的电磁场可磁化位于其通道内的电枢22。如图3和图4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下盒体12的底部设有开口121,下盒体12在开口处121向内部延伸有第二连接片14。第二连接片14与下盒体12为一体结构。第二连接片14位于线圈21的通道中。电枢22的一端部穿设在线圈21的通道中与第二连接片14连接。线圈21通电后所产生的电磁场可磁化位于其通道内的电枢22。开口121可以使得后气室52劲度下降,提升受话器灵敏度。
如图5所示,膜片组件3包括支撑框31以及位于支撑框31内的膜片32和振翼33。支撑框31为缺一边的长方体盒体状,支撑框31顶部与上盒体11的内顶部连接,支撑框31的缺边与上盒体11的侧壁内侧相连接。具体地,支撑框31包括底板311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板312、第二支撑板313和第三支撑板314。第一支撑板312与第二支撑板313垂直设置。第二支撑板313与第三支撑板314垂直设置。第一支撑板312、第二支撑板313和第三支撑板314分别与底板311连接。第一支撑板312与底板311垂直设置。第二支撑板313与底板311垂直设置。第三支撑板314与底板311垂直设置。支撑框31为一体结构,制造方便且结实耐用。支撑框31的底部设有内孔,支撑框31底部的内孔开设在底板311上。第一支撑板312的侧边、第二支撑板313的侧边和第三支撑板314的侧边分别与上盒体11的内顶部连接。第一支撑板312的端部和第三支撑板314的端部分别与上盒体11的内端部连接。支撑框31与上盒体11构成的空间为前气室51,壳体的腔体中除前气室51外其他部分为后气室52。后气室52的体积大于前气室51的体积。前气室51体积较小,提升了受话器的高频带宽;而后气室52体积较大,提升了受话器的灵敏度。上盒体11的端部开设有出音口111,出音口111与前气室51连通。膜片32覆盖膜片框31的内孔并与支撑框31粘贴连接。振翼33与膜片32粘贴连接。振翼33的一边与支撑框31重叠,振翼33的其余边与支撑框31的内孔之间设有空隙。便于振翼33能够沿着与支撑框31重叠的一边进行振动。膜片32位于振翼33和支撑框31之间的空隙的部分为朝向前气室51的凸起321。为振翼33的振动幅度提供空间。在该实施例中,振翼33位于前气室51内。
电枢22位于第一磁铁24和第二磁铁25形成空隙中的一端部设有连接块221。高导磁板23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连接杆通过的通孔231。连接杆4的一端与连接块221连接,连接杆4的另一端穿过高导磁板23上的通孔231与振翼33连接。向线圈21中输入电信号,电枢22在输入电信号的作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振翼33在连接杆4的带动下,与电枢22做同频率的往复运动,使得前气室51的气体呈现疏密相间的体积变化,产生声压,由此,受话器完成了从电信号到声能量的转换。
一种无磁漏受话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线圈21和第一磁铁24分别放置在下盒体12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出,第一位置为下盒体12的开口121处,线圈21的通道211与下盒体12的内底部垂直设置;
将电枢22的一端穿过线圈21的通道211或穿设在线圈21的通道211中与下盒体12的连接片连接,将电枢22的另一端放置在第一磁铁24的上方,电枢22与第一磁铁24不接触;
将第二磁铁25的一表面与高导磁板23的一表面焊接连接,将焊接有第二磁铁25的高导磁板23倒扣在下盒体12的顶部开口上,并使第二磁铁25与下盒体12的端部侧壁之间留有容纳连接杆4的空隙122;
将支撑框31、膜片32和振翼33依次粘贴连接制成膜片组件3,并将支撑框31与上盒体11的内顶部和内端部连接;
将连接杆4的一端与连接块221连接后,将带有膜片组件3的上盒体11倒扣在下盒体12上,将连接杆4的另一端穿过高导磁板23的通孔231与振翼33连接,将上盒体11与下盒体12焊接连接,以制成受话器。
本发明适用于自下而上的装配方式,适合自动化生产,可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无磁漏受话器,其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的空腔中的马达组件、膜片组件和连接杆,所述马达组件和所述膜片组件通过连接杆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由上盒体和下盒体对扣连接而成,
所述马达组件包括线圈、电枢、高导磁板、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线圈设有通道,所述线圈的通道与所述下盒体的内底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磁铁的一表面与所述下盒体的内底面贴合连接,所述下盒体具有导磁性,所述高导磁板覆盖在所述下盒体的顶部开口上,所述高导磁板的一表面与所述第二磁铁的一表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对设置,所述电枢的一端穿过所述线圈的通道与所述下盒体连接,所述电枢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形成的空隙中,所述电枢与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均不接触,
所述下盒体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下盒体在开口处向外部或向内部延伸设有连接片,
当所述下盒体在开口处向外部延伸设有连接片时,所述连接片与所述下盒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电枢的一端穿过所述线圈的通道与所述连接片连接,所述线圈通电后所产生的电磁场可磁化位于其通道的电枢,
当所述下盒体在开口处向内部延伸设有连接片时,所述连接片与所述下盒体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片位于所述线圈的通道中,所述电枢的一端部穿设在所述线圈的通道中与所述连接片连接,所述线圈通电后所产生的电磁场可磁化位于其通道内的电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磁漏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件包括支撑框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框内的膜片和振翼,所述支撑框为缺一边的长方体框体,所述支撑框的顶部与所述上盒体的内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框的缺边与所述上盒体的内端部连接,所述支撑框的底部设有内孔,所述膜片覆盖所述支撑框的内孔并与所述支撑框粘贴连接,所述振翼与所述膜片粘贴连接,所述振翼的一边与所述支撑框重叠,所述振翼的其余边与所述支撑框的内孔之间设有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磁漏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磁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杆通过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磁漏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枢的位于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形成空隙中的一端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高导磁板上的通孔与所述振翼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磁漏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包括底板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分别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磁漏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的内孔开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边、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边和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侧边分别与所述上盒体的内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端部和所述第三支撑板的端部分别与所述上盒体的内端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磁漏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与所述上盒体构成的空间为前气室,所述上盒体的端部开设有出音口,所述出音口与所述前气室连通,所述壳体的腔体中除所述前气室外的部分为后气室,所述后气室的体积大于所述前气室的体积。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磁漏受话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线圈和所述第一磁铁分别放置在所述下盒体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出,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下盒体的开口处,所述线圈的通道与所述下盒体的内底部垂直设置;
将所述电枢的一端穿过所述线圈的通道或穿设在所述线圈的通道中与所述下盒体的连接片连接,将所述电枢的另一端放置在所述第一磁铁的上方,所述电枢与所述第一磁铁不接触;
将第二磁铁的一表面与所述高导磁板的一表面焊接连接,将焊接有所述第二磁铁的高导磁板倒扣在所述下盒体的顶部开口上,并使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下盒体的端部侧壁之间留有容纳所述连接杆的空隙;
将所述支撑框、膜片和振翼依次粘贴连接制成膜片组件,并将所述支撑框与所述上盒体的内顶部和内端部连接;
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后,将带有所述膜片组件的上盒体倒扣在所述下盒体上,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振翼连接,将所述上盒体与所述下盒体焊接连接,以制成受话器。
CN201710397647.6A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无磁漏受话器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89899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7647.6A CN108989924B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无磁漏受话器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7647.6A CN108989924B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无磁漏受话器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9924A CN108989924A (zh) 2018-12-11
CN108989924B true CN108989924B (zh) 2020-11-13

Family

ID=64501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97647.6A Active CN108989924B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无磁漏受话器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899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2818B (zh) * 2017-07-13 2020-05-08 楼氏Ipc(马来西亚)私人有限公司 声电转换装置及音频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90132U (zh) * 2014-09-28 2015-01-07 常州阿木奇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积小的动铁单元
CN204104131U (zh) * 2014-09-17 2015-01-14 常州阿木奇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调高的动铁单元
CN205232410U (zh) * 2015-11-18 2016-05-11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受话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103018A2 (en) * 2003-05-09 2004-11-25 Knowles Electronic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coustic energy in a receive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04131U (zh) * 2014-09-17 2015-01-14 常州阿木奇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调高的动铁单元
CN204090132U (zh) * 2014-09-28 2015-01-07 常州阿木奇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积小的动铁单元
CN205232410U (zh) * 2015-11-18 2016-05-11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受话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9924A (zh)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22203U (zh) 一种具有新型磁导结构的动铁受话器
EP1950998B1 (en) Speaker unit and speaker apparatus
JP5006811B2 (ja) 可動アーマチュア型レシーバ
WO2016192317A1 (zh) 振动发声装置
CN104540080A (zh) 扬声器模组
JP2008252871A5 (zh)
CN104581580A (zh) 具有改良型结构的受话器
CN204392552U (zh) 电声器件
CN107135450A (zh) 一种具有新型振膜支架的动铁受话器
WO2016033912A1 (zh) 一种用于扬声器的动铁单元用屏蔽壳体
CN102833656A (zh) 一种用于扬声装置的动铁单元
CN110166904B (zh) 屏幕发声装置
CN108989924B (zh) 一种无磁漏受话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0267170B (zh) 屏幕发声装置
CN204217118U (zh) 电声器件
CN105959888A (zh) 紧凑型动铁受话器
CN109862490B (zh) 扬声器
CN204539463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2799140U (zh) 一种用于扬声装置的动铁单元
CN108989956B (zh) 一种受话器
CN204291357U (zh) 扬声器模组
CN108574895B (zh) 一种无磁漏受话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9345399U (zh) 一种受话器
CN109982222B (zh) 一种微型受话器
CN206640793U (zh) 一种动铁单元及受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