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17928U - 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模 - Google Patents

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17928U
CN205217928U CN201521053265.4U CN201521053265U CN205217928U CN 205217928 U CN205217928 U CN 205217928U CN 201521053265 U CN201521053265 U CN 201521053265U CN 205217928 U CN205217928 U CN 205217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saddle
riser
foundry goods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532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强
赵万常
王云翔
郭维伟
丁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UHUA CA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UHUA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UHUA CA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UHUA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532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17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17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179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模,包括上模,下模,浇道,在上模型板的工字形热节两侧分别布置有侧冒口与发热冒口,所述工字形热节位于鞍座的支撑轴座区域。本实用新型在铸件的侧面放置侧冒口,同时在铸件的上平面放置发热冒口,侧冒口和发热冒口分别位于长热节的两端,利于补缩这一结构,解决了此处容易出现缩松、缩孔缺陷的问题。

Description

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铸造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模。
背景技术
重型球铁鞍座为大型车用铸件,表面和内部质量要求都较高,铸件具有大平面结构和孤立热节,且有些热节过长,而补缩距离远,一般的冒口补缩很难满足要求,同时设置冒口时还要兼顾铸件的表面质量要求,不易留下大面积的打磨区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模,利用侧冒口和发热冒口对铸件进行联合补缩同一较长、厚大的热节,从而保证铸造质量,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模,包括上模,下模,浇道,在上模型板的工字形热节两侧分别布置有侧冒口与发热冒口,所述工字形热节位于鞍座的支撑轴座区域。
所述侧冒口为两个。
在上模型板的中部对应鞍座的牵引销孔位置设置发热冒口。
在上模型板上设置主浇道和横浇道。
所述侧冒口设置在铸件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铸件的侧面放置侧冒口,同时在铸件的上平面放置发热冒口,侧冒口和发热冒口分别位于长热节的两端,利于补缩这一结构,解决了此处容易出现缩松、缩孔缺陷的问题。而且,冒口位置设计在鞍座的支撑轴座上,在后续的支撑轴座机加工工序中保证铸件表面质量,无须额外对冒口位置进行表面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下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含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的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模,包括上模1,下模2,浇道,在上模型板3的工字形热节7两侧分别布置有侧冒口8与发热冒口9,所述工字形热节7位于鞍座的支撑轴座区域。
所述侧冒口8为两个。
在上模型板的中部对应鞍座的牵引销孔位置设置发热冒口9。
在上模型板上设置主浇道4和横浇道5。
由于鞍座铸件的工字形热节较长,在两端放大,侧面大热节处需要大的补缩液量,需要的补缩距离远则容易出现缩松,且铸件表面质量要求高,上平面不宜过多打磨,不可能在上平面放置大量冒口来增加打磨量。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两侧面各放置两个侧冒口,在上平面,长热节的另一端放置发热冒口。这样有效地保证了补缩液量,从而防止了缩松缺陷的发生,确保了显微组织致密,同时保证了铸件的表面质量。冒口的进水通道亦为补缩通道,起双重作用。冒口在造型后钻通孔与大气相连,确保补缩的足够压力。通过控制侧冒口断流槽厚度,在清理时轻敲冒口就可将其与铸件分离,上平面的发热冒口根部较小,容易清除,从而保证铸件表面质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限定,在未经创造性劳动所作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模,包括上模,下模,浇道,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型板的工字形热节两侧分别布置有侧冒口与发热冒口,所述工字形热节位于鞍座的支撑轴座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冒口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模,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型板的中部对应鞍座的牵引销孔位置设置发热冒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模,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型板上设置主浇道和横浇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冒口设置在铸件的侧面。
CN201521053265.4U 2015-12-17 2015-12-17 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模 Active CN205217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53265.4U CN205217928U (zh) 2015-12-17 2015-12-17 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53265.4U CN205217928U (zh) 2015-12-17 2015-12-17 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17928U true CN205217928U (zh) 2016-05-11

Family

ID=55893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53265.4U Active CN205217928U (zh) 2015-12-17 2015-12-17 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179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83150A1 (fr) * 2018-06-29 2020-01-03 Danfoss (Tianjin) Ltd. Moule de coulee en sable et procede de formation de moule de coulee en sable par impression 3d
CN110653345B (zh) * 2018-06-29 2024-05-31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 砂芯组件以及通过3d打印形成砂芯组件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83150A1 (fr) * 2018-06-29 2020-01-03 Danfoss (Tianjin) Ltd. Moule de coulee en sable et procede de formation de moule de coulee en sable par impression 3d
CN110653345A (zh) * 2018-06-29 2020-01-07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 砂芯组件以及通过3d打印形成砂芯组件的方法
CN110653345B (zh) * 2018-06-29 2024-05-31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 砂芯组件以及通过3d打印形成砂芯组件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83683U (zh) 消失模法整体铸造刮板输送机中部槽构件的浇注系统
CN202527660U (zh) 汽车刹车支架的浇注系统
CN103846392A (zh) 球墨铸铁转向节的铸造方法
CN105215319A (zh) 一种带有下部倾斜点抽芯结构的压铸模具
CN203371003U (zh) 差速器壳体模具
CN202639226U (zh) 汽车制动支架在垂直分型造型线上的浇注系统
CN205217928U (zh) 双冒口结合补缩的鞍座铸件模
CN103785794A (zh) 重型卡车板簧支架铸型板总成
CN203778738U (zh) 发动机气缸体模具
CN205362634U (zh) 一种消失模铸箱翻箱机
CN204209417U (zh) 立式加工中心一体式鞍座
CN203495180U (zh) 曲轴箱压铸成型主浇口、浇道结构
CN203459669U (zh) 一种中央空调机壳无冒口铸造结构
CN102941316B (zh) 一种机床导轨铸件的生产方法
CN202438676U (zh) 连接管多斜销抽芯组合的压铸模具结构
CN102962408B (zh) 一种用于制造高强度砂模的节砂型砂箱
CN205128883U (zh) 一种带有下部倾斜点抽芯结构的压铸模具
CN204735701U (zh) 一种汽车仪表盘支架的压铸模具的渣包排布结构
CN103658561A (zh) 一种浇铸翻砂模锁紧夹具
CN209407383U (zh) 一种生产屏蔽半箱的模具
CN209006615U (zh) 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壳体浇铸模具
CN104338898B (zh) 注塑机液压油内循环式定模板铸造工艺
CN204365981U (zh) 支承座的限高补缩冒口结构
CN201940532U (zh) 一种铸件水平凸出挡肩安放冒口的砂型模
CN204711111U (zh) 皮带轮铸造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