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06906U - 通气回油装置及航空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通气回油装置及航空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06906U
CN205206906U CN201521002279.3U CN201521002279U CN205206906U CN 205206906 U CN205206906 U CN 205206906U CN 201521002279 U CN201521002279 U CN 201521002279U CN 205206906 U CN205206906 U CN 205206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breathing pipe
aeroengine
lubricating oil
oil retu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0227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端凤
沈秀利
王斌
唐武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CC South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South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South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South Avi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0227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06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06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06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气回油装置及航空发动机。通气回油装置,包括用于储存滑油的滑油箱、用于向航空发动机内输送滑油的滑油进油导管以及用于将航空发动机内的滑油导出至滑油箱内的滑油回油导管,还包括设于航空发动机上的通气管,通气管上接有用于收集通气管排放的泡沫化滑油以及油气混合油雾并进行油气分离处理的油气分离机构,油气分离机构的滑油输出端连通至滑油箱。能有效解决航空发动机工作在大状态时通气管冒油而引起的滑油消耗量偏高的问题,确保飞行安全,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通气回油装置及航空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活塞发动机通气系统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通气回油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通气回油装置的航空发动机。
背景技术
航空活塞发动机的通气系统将发动机机匣内腔与大气相通。发动机工作时,因被加热的机匣内气体和滑油蒸汽都会使发动机内腔压力增高,另外,如果活塞涨圈磨损,气缸内的燃气窜入机匣也会使机匣内压力增大,因此,需要在发动机上设置有通气系统,用于平衡发动机内腔压力。
航空活塞发动机在大状态工作时,因滑油温度高,粘度下降,机匣内滑油液面升高。同时,滑油受经活塞涨圈漏入机匣的高温燃气和曲轴、齿轮等零件搅拌的影响,而出现泡沫化并产生大量油雾,使得机匣内腔气压增大,油雾经通气管直接排到大气中,导致发动机滑油消耗量大增。因发动机滑油箱容积有限,若发动机滑油消耗量过大,会造成发动机滑油系统滑油供应不足,使滑油系统的润滑、散热及带走脏物的效果变差,严重时会危及飞行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气回油装置及航空发动机,以解决现有通气系统中的油雾经通气管直接排到大气中,导致发动机滑油消耗量大增,会造成发动机滑油系统滑油供应不足,使滑油系统的润滑、散热及带走脏物的效果变差,严重时会危及飞行安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气回油装置,包括用于储存滑油的滑油箱、用于向航空发动机内输送滑油的滑油进油导管以及用于将航空发动机内的滑油导出至滑油箱内的滑油回油导管,还包括设于航空发动机上的通气管,通气管上接有用于收集通气管排放的泡沫化滑油以及油气混合油雾并进行油气分离处理的油气分离机构,油气分离机构的滑油输出端连通至滑油箱。
进一步地,油气分离机构包括连接于通气管输出端的通气管回油导管、用于将通气管回油导管内的泡沫化滑油和油气混合油雾导出进行油气分离处理并导向滑油箱的滑油导管、设于滑油导管上用于对滑油导管内的泡沫化滑油和油气混合油雾进行油气分离的油气分离器以及开设于滑油箱上用于将滑油导管内的气体排出滑油箱的滑油箱通气孔。
进一步地,油气分离器上设有用于排放分离出来的气体的排气管。
进一步地,通气管包括前通气管和后通气管。
进一步地,前通气管包括连通于航空发动机内并带锥形滤网的内部通气段以及连通于航空发动机外并带前阻流板的外部通气段;内部通气段与外部通气段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前密封垫片。
进一步地,后通气管包括带后阻流板的管体以及连接于管体上用于航空发动机在启封后和启动前向航空发动机机匣内注入滑油的支管;管体与航空发动机的连接部位设有滤网;支管上封盖有螺塞,螺塞与支管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后密封垫片。
进一步地,前通气管位于航空发动机的减速机匣上方;后通气管位于航空发动机的混合气体收集器上方。
进一步地,前通气管通过前通气管回油导管连通至滑油导管,后通气管通过后通气管回油导管连通至滑油导管。
进一步地,滑油回油导管上设有用于对滑油回油导管内的滑油进行散热降温的散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其包括上述通气回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气回油装置,通过在航空发动机的通气管上设置油气分离机构,使得经活塞涨圈漏入机匣的高温燃气和曲轴、齿轮等零件搅拌产生的泡沫化滑油以及油雾在经通气管排出的同时由油气分离机构进行油气分离,并使气体排出而使滑油回到滑油箱内,在保证航空发动机机匣内腔气体压力不增加的情况下降低滑油的损失,从而保证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的滑油供应量,保证滑油系统的润滑、散热及带着赃物的效果,保证飞行器的运行安全。能有效解决航空发动机工作在大状态时通气管冒油而引起的滑油消耗量偏高的问题,确保飞行安全,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通气回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前通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后通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滑油箱;2、滑油进油导管;3、滑油回油导管;4、通气管;401、前通气管;4011、内部通气段;4012、外部通气段;4013、锥形滤网;4014、前阻流板;4015、前密封垫片;402、后通气管;4021、管体;4022、支管;4023、滤网;4024、螺塞;4025、后密封垫片;4026、后阻流板;5、油气分离机构;501、通气管回油导管;502、滑油导管;503、油气分离器;504、滑油箱通气孔;6、散热器;7、航空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通气回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前通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后通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通气回油装置,包括用于储存滑油的滑油箱1、用于向航空发动机7内输送滑油的滑油进油导管2以及用于将航空发动机7内的滑油导出至滑油箱1内的滑油回油导管3,还包括设于航空发动机7上的通气管4,通气管4上接有用于收集通气管4排放的泡沫化滑油以及油气混合油雾并进行油气分离处理的油气分离机构5,油气分离机构5的滑油输出端连通至滑油箱1。本实用新型通气回油装置,通过在航空发动机的通气管4上设置油气分离机构5,使得经活塞涨圈漏入机匣的高温燃气和曲轴、齿轮等零件搅拌产生的泡沫化滑油以及油雾在经通气管4排出的同时由油气分离机构5进行油气分离,并使气体排出而使滑油回到滑油箱1内,在保证航空发动机机匣内腔气体压力不增加的情况下降低滑油的损失,从而保证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的滑油供应量,保证滑油系统的润滑、散热及带着赃物的效果,保证飞行器的运行安全。能有效解决航空发动机工作在大状态时通气管4冒油而引起的滑油消耗量偏高的问题,确保飞行安全,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油气分离机构5包括连接于通气管4输出端的通气管回油导管501、用于将通气管回油导管501内的泡沫化滑油和油气混合油雾导出进行油气分离处理并导向滑油箱1的滑油导管502、设于滑油导管502上用于对滑油导管502内的泡沫化滑油和油气混合油雾进行油气分离的油气分离器503以及开设于滑油箱1上用于将滑油导管502内的气体排出滑油箱1的滑油箱通气孔50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油气分离器503上设有用于排放分离出来的气体的排气管。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通气管4包括前通气管401和后通气管40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前通气管401包括连通于航空发动机7内并带锥形滤网4013的内部通气段4011以及连通于航空发动机7外并带前阻流板4014的外部通气段4012。内部通气段4011与外部通气段4012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前密封垫片4015。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后通气管402包括带后阻流板4026的管体4021以及连接于管体4021上用于航空发动机7在启封后和启动前向航空发动机7机匣内注入滑油的支管4022。管体4021与航空发动机7的连接部位设有滤网4023。支管4022上封盖有螺塞4024,螺塞4024与支管4022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后密封垫片4025。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前通气管401位于航空发动机7的减速机匣上方。后通气管402位于航空发动机7的混合气体收集器上方。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前通气管401通过前通气管回油导管连通至滑油导管502。后通气管402通过后通气管回油导管连通至滑油导管50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滑油回油导管3上设有用于对滑油回油导管3内的滑油进行散热降温的散热器6。
本实施例的航空发动机,包括上述通气回油装置。
实施时,图1为航空活塞发动机滑油系统,由滑油箱1、散热器6、滑油进油导管2、滑油回油导管3、滑油箱通气孔504。具体方案是:分别在前通气管401、后通气管402的出口端接前通气管回油导管和后通气管回油导管,后经滑油导管502连接油气分离器503,油气分离器503与滑油箱1上方侧面用滑油管相连,见图1。
前通气管401和后通气管402中冒出的滑油,经前通气管回油导管和后通气管回油导管流入滑油导管502,滑油导管502将滑油输送入油气分离器503,油气分离器503将滑油和气体分离,分离出的滑油随滑油导管502回流至机匣中,分离出的气体将通过导管送入滑油箱1中,经滑油箱通气孔504排入大气中。滑油导管502设置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以便于油气分离器503分离出的滑油能够顺利回流至发动机机匣。
本发明通气回油装置,可以解决发动机工作在大状态时因前后通气管冒油而引起的滑油消耗量偏高的问题,能确保飞行安全,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
航空活塞发动机的通气系统设置有独立的前通气管401和后通气管402。前通气管401(图2所示)位于减速机匣上方,由外部的通气管(外部通气段4012)和带滤网(锥形滤网4013)的内部通气管(内部通气段4011)两部分组成。外通气管(外部通气段4012)由铝合金铸成,是一个带凸缘的管子,其内壁上铸有相互交错的阻隔板,以阻挡滑油从机匣内腔溅出。内通气管(内部通气段4011)是一个焊有凸缘的管子,管子内焊有锥形滤网4013,防止外界杂物进入机匣。
后通气管(见图3)位于混合气收集器上方,由铝合金铸成,在通气管(管体4021)的内腔铸有阻隔板(后阻流板4026),支管4022是用于发动机在启封后及起动前向机匣内注入滑油的。在通气管(管体4021)的凸缘端面,车有一个台肩,嵌入滤网4023,用以防止杂物进入机匣。
本发明在实施时,在原有的滑油系统的前、后通气管出口端加装前、后通气管回油导管、滑油导管502和油气分离器503。将滑油导管502倾斜10°角,前通气管401回油导管端低,油气分离器503入口端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气回油装置,包括用于储存滑油的滑油箱(1)、用于向航空发动机(7)内输送滑油的滑油进油导管(2)以及用于将所述航空发动机(7)内的滑油导出至所述滑油箱(1)内的滑油回油导管(3),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于所述航空发动机(7)上的通气管(4),
所述通气管(4)上接有用于收集所述通气管(4)排放的泡沫化滑油以及油气混合油雾并进行油气分离处理的油气分离机构(5),
所述油气分离机构(5)的滑油输出端连通至所述滑油箱(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气分离机构(5)包括连接于所述通气管(4)输出端的通气管回油导管(501)、用于将所述通气管回油导管(501)内的泡沫化滑油和油气混合油雾导出进行油气分离处理并导向所述滑油箱(1)的滑油导管(502)、设于所述滑油导管(502)上用于对所述滑油导管(502)内的泡沫化滑油和油气混合油雾进行油气分离的油气分离器(503)以及开设于所述滑油箱(1)上用于将所述滑油导管(502)内的气体排出所述滑油箱(1)的滑油箱通气孔(5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气分离器(503)上设有用于排放分离出来的气体的排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管(4)包括前通气管(401)和后通气管(4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气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通气管(401)包括连通于所述航空发动机(7)内并带锥形滤网(4013)的内部通气段(4011)以及连通于航空发动机(7)外并带前阻流板(4014)的外部通气段(4012);
所述内部通气段(4011)与所述外部通气段(4012)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前密封垫片(40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气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通气管(402)包括带后阻流板(4026)的管体(4021)以及连接于所述管体(4021)上用于所述航空发动机(7)在启封后和启动前向航空发动机(7)机匣内注入滑油的支管(4022);
所述管体(4021)与所述航空发动机(7)的连接部位设有滤网(4023);
所述支管(4022)上封盖有螺塞(4024),所述螺塞(4024)与所述支管(4022)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后密封垫片(402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气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通气管(401)位于所述航空发动机(7)的减速机匣上方;
所述后通气管(402)位于所述航空发动机(7)的混合气体收集器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气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通气管(401)通过前通气管回油导管连通至所述滑油导管(502),
所述后通气管(402)通过后通气管回油导管连通至所述滑油导管(50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油回油导管(3)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滑油回油导管(3)内的滑油进行散热降温的散热器(6)。
10.一种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回油装置。
CN201521002279.3U 2015-12-04 2015-12-04 通气回油装置及航空发动机 Active CN205206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02279.3U CN205206906U (zh) 2015-12-04 2015-12-04 通气回油装置及航空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02279.3U CN205206906U (zh) 2015-12-04 2015-12-04 通气回油装置及航空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06906U true CN205206906U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44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02279.3U Active CN205206906U (zh) 2015-12-04 2015-12-04 通气回油装置及航空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069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8761A (zh) * 2020-06-02 2020-09-01 四川省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货运无人机润油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8761A (zh) * 2020-06-02 2020-09-01 四川省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货运无人机润油系统
CN111608761B (zh) * 2020-06-02 2022-06-07 四川省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货运无人机润油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7232B (zh) 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漏气流量控制系统
US6793042B2 (en) Dual independent tank and oil system with single port filling
CN205206906U (zh) 通气回油装置及航空发动机
CN103437855A (zh) 两级油气分离的柴油机呼吸系统
CN202659303U (zh) 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
CN201826926U (zh) 一种2.8l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的呼吸系统
CN101767652B (zh) 飞机加油车燃油洗涤装置
CN104989531A (zh) 一种轴承腔通风系统
CN201507334U (zh) 内燃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
CN108138705B (zh) 用于双燃料内燃发动机的燃料箱装置
CN204357528U (zh) 油气分离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滑油冷却系统
CN103573415B (zh) 一种滑油滤清与燃滑油换热的组合装置及其换热方法
US5018502A (en) Apparatus for the degassing of fuel
CN103511020A (zh) 涡轮增压器回油管路
CN105000527B (zh) 一种带有油气回收结构的加油枪
CN205370685U (zh)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及汽车
CN211592239U (zh) 新型orvr蒸汽回收油管总成
CN103541783B (zh) 航空活塞发动机系统
CN104564232A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结构
CN112431651A (zh) 一种呼吸器回油系统
CN106762033B (zh) 发动机油气分离构造
CN105351034A (zh) 一种柴油机防冒油呼吸器装置
CN205370684U (zh) 一种高效免维护油气分离器
CN204041223U (zh) 航空活塞发动机复合活门及具有其的航空活塞发动机
CN207153439U (zh)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呼吸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12002 Dong Jiaduan, Zhuzhou, Hunan

Patentee after: China Hangfa South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2002 Dong Jiaduan, Zhuzhou, Hunan

Patentee before: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Industry (Grou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