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06902U - 一种柴油机湿式油底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柴油机湿式油底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06902U
CN205206902U CN201520912579.9U CN201520912579U CN205206902U CN 205206902 U CN205206902 U CN 205206902U CN 201520912579 U CN201520912579 U CN 201520912579U CN 205206902 U CN205206902 U CN 2052069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nd plate
diesel engine
free end
dipst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125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爱国
祝智勇
罗灵娟
汪志刚
卢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RRC Yuchai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CSR SICHUAN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CSR SICHUAN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CSR SICHUAN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125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069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069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069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属于柴油机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板、两块侧板、自由端板和输出端板;底板、两块侧板、自由端板和输出端板密封连接,并形成顶端开口的储油空腔,且自由端板与输出端板位于相对的两侧;自由端板设置有机油加热出油口、污油放油口、辅助油泵接口、主机油泵吸油口和主机油泵安装口,输出端板设置有机油加热回油口。该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可以避免在侧板处安装连接管道,使得其结构紧凑,减小安装所用的空间;同时,通过机油加热出油口和机油加热回油口,可以将储油空腔内的机油抽到外部加热或降温后返回储油空腔内,使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内的机油保持正常的温度而有利于机油保持良好的润滑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柴油机湿式油底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柴油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柴油机湿式油底壳。
背景技术
目前,柴油机作为大型船舶的动力输出单元,柴油机良好的润滑才能保证船舶正常的航行,而柴油机油底壳作为柴油机的储油单元。
现有的柴油机油底壳的结构不紧凑,油底壳的接口位于多个侧面上,而导致其占用的安装空间较大,因此,不便于柴油机的使用及安装;同时,因环境温度容易引起柴油机油底壳内的机油的性质发生改变,而导致机油不能正常使用。例如,在冬季,因环境温度较低而容易造成柴油机油底壳内的机油粘度过大,导致柴油机启机时没有良好的润滑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机湿式油底壳,以使油底壳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适用于狭小的空间而方便于柴油机的使用及安装;同时,以便于对应油底壳内的机油进行加热,避免因环境温度太低而影响机油的润滑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法为:
一种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板、两块侧板、自由端板和输出端板;所述底板、所述两块侧板、所述自由端板和所述输出端板密封连接,并形成顶端开口的储油空腔,且自由端板与输出端板位于相对的两侧;所述自由端板设置有机油加热出油口、污油放油口、辅助油泵接口、主机油泵吸油口和主机油泵安装口,所述输出端板设置有机油加热回油口。
该柴油机湿式油底壳的机油加热出油口、污油放油口、辅助油泵接口、主机油泵吸油口、主机油泵安装口、机油加热回油口分别集中设置于位于相对位置的自由端板和输出端板上,因此,其结构紧凑,减小安装所用的空间,从而有利于柴油机的安装及使用。
同时,在自由端板和输出端板上还设置了相对应的机油加热出油口和机油加热回油口,这样需要对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内的机油加热时,机油通过机油加热出口抽到外部加热或降温,经加热或降温后的机油通过机油加热回油口返回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内,使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内的机油保持正常的温度而有利于机油保持良好的润滑保护作用。
进一步,所述自由端板还设置有机油分离出油口,所述输出端板还设置有机油分离回油口。
在使用过程中,因柴油机磨损或者其他原因,容易导致铁屑或其他杂质落入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内而导致机油污染,为了便于对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内的机油进行过滤净化,优选地,上述自由端板和输出端板还分别设置了想对应的机油分离出油口和机油分离回油口。
需要滤除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内的机油中的杂质时,通过机油分离出油口将机油抽出到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净化,然后在通过机油分离回油口返回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内,从而可以保持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内的机油的品质,使其保持良好的润滑保护作用。
进一步,所述自由端板为双层板结构,所述自由端板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主机油泵的驱动齿轮传动系统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加强筋。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上述自由端板为双层板结构,并在自由端板的空腔内设置了加强筋,驱动主机油泵的驱动齿轮传动系统可以安装在空腔处。该结构的自由端板强度较高,可以减小柴油机运行中带来的冲击。
进一步,所述自由端板和输出端板间设有将所述储油空腔分隔成若干个栅格的隔板,所述隔板的相邻的三边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板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通孔,相邻的所述栅格通过所述通孔连通。
上述隔板可以起到增加壳体强度的作用;同时,设置于隔板底部的通孔使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内的机油可以流通。
进一步,所述底板设置有密闭的油道,所述油道通过吸油管与所述主机油泵吸油口连接,所述油道内设置有油道过滤网。
主机油泵吸油口与主机油泵连接后,设置于底板的油道依次通过吸油管和主机油泵吸油口与主机油泵连接,这样,使得主机油泵的进油口处于底板处而始终浸没于机油中,从而可以防止吸入空气而影响主机油泵的正常工作。
同时,油道内的过滤网可以对进入主机油泵的机油起到过滤作用。
进一步,所述自由端板上还设置有量油机构;所述量油机构包括量油尺和油尺支座;所述油尺支座位于所述自由端板背离所述储油空腔的一面;所述量油尺与所述油尺支座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量油尺的把手端位于所述储油空腔外,所述量油尺的尺身位于所述储油空腔内。
进一步,所述量油尺的尺身设置有上油位标识和下油位标识。
通过量油机构的量油尺可以指示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内的机油的油量,以保证机油量能够满足柴油机的安全运行。
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内的机油的油量处于上油位标识和下油位标识时,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内的机油的油量满足柴油机的安全运行。
进一步,所述量油机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量油尺与所述油尺支座的连接处。
为了使量油尺与油尺支座连接的密封性更好,在量油尺与油尺支座的连接处设置了密封圈,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量油尺与油尺支座连接的密封性,防止漏油。
进一步,所述储油空腔的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设置有储油空腔的开口处的过滤网,可以防止因柴油机运行磨损而产生的铁屑和其他杂质落入储油空腔内,有利于保持储油空腔内的机油的清洁。
进一步,所述自由端板和所述输出端板均分别设置有两个吊耳,所述吊耳均位于壳体上的同一水平高度。
将柴油机与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安装后,为了便于对整体进行起吊,在柴油机湿式油底壳的自由端板和输出端板均分别设置有两个吊耳。起吊时,可以将吊绳固定于吊耳上而使得起吊更加方便安全;同时,吊耳均位于壳体上的同一水平高度,这样起吊后可以保证整体处于水平稳定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柴油机湿式油底壳,通过将机油加热出油口、污油放油口、辅助油泵接口、主机油泵吸油口、主机油泵安装口、机油加热回油口分别集中设置于位于相对位置的自由端板和输出端板上,避免在侧板处安装连接管道,从而使得其结构紧凑,减小安装所用的空间;同时,通过机油加热出油口和机油加热回油口,可以将储油空腔内的机油抽到外部加热或降温后返回储油空腔内,使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内的机油保持正常的温度而有利于机油保持良好的润滑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柴油机湿式油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自由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输出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所述的自由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自由端板101,侧板102,输出端板103,储油空腔104,隔板105,油尺支座106,量油尺107,空腔108,污油放油口111,辅助油泵接口112,主机油泵吸油口113,主机油泵安装口114,机油加热出油口115,机油分离出油口116,机油加热回油口131,机油分离回油口1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板、两块侧板102、自由端板101和输出端板103;底板、两块侧板102、自由端板101和输出端板103密封连接,并形成顶端开口的储油空腔104,且自由端板101与输出端板103位于相对的两侧;自由端板101设置有机油加热出油口115、污油放油口111、辅助油泵接口112、主机油泵吸油口113和主机油泵安装口114,输出端板103设置有机油加热回油口131。
优选地,上述自由端板101和输出端板103间设有将储油空腔104分隔成若干个栅格的隔板105,隔板105的相邻的三边分别与两个侧板102和底板固定连接,且隔板105的底部设置有通孔,相邻的栅格通过通孔连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自由端板101还设置有机油分离出油口116,输出端板103还设置有机油分离回油口132。
作为上述优选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自由端板101上还设置有量油机构,量油机构包括量油尺107和油尺支座106;油尺支座106位于自由端板101背离储油空腔104的一面;量油尺107与油尺支座106可拆卸连接,且量油尺107的把手端位于储油空腔104外,量油尺107的尺身位于储油空腔104内;量油尺107的尺身设置有上油位标识和下油位标识。
为了增加量油尺107与油尺支座106连接的密封性,量油机构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设置于量油尺107与油尺支座106的连接处,这样,增加了连接的密封性,防止漏油。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板、两块侧板102、自由端板101和输出端板103;底板、两块侧板102、自由端板101和输出端板103密封连接,并形成顶端开口的储油空腔104,且自由端板101与输出端板103位于相对的两侧;自由端板101设置有机油加热出油口115、污油放油口111、辅助油泵接口112、主机油泵吸油口113、主机油泵安装口114和机油分离出油口116,输出端板103设置有机油加热回油口131和机油分离回油口132。
如图4所示,自由端板101为双层板结构,自由端板101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主机油泵的驱动齿轮传动系统的空腔108,空腔108内设置有加强筋。
自由端板101和输出端板103间设有将储油空腔104分隔成若干个栅格的隔板105,隔板105的相邻的三边分别与两个侧板102和底板固定连接,且隔板105的底部设置有通孔,相邻的栅格通过通孔连通。
自由端板101上还设置有量油机构,量油机构包括量油尺107和油尺支座106;油尺支座106位于自由端板101背离储油空腔104的一面;量油尺107与油尺支座106可拆卸连接,且量油尺107的把手端位于储油空腔104外,量油尺107的尺身位于储油空腔104内;量油尺107的尺身设置有上油位标识和下油位标识。
在主机油泵吸油口113与主机油泵连接后,为了避免储油空腔104上方的空气被吸入主机油泵内,优选地,底板设置了密闭的油道,油道通过吸油管与主机油泵吸油口113连接,这样,使得主机油泵的进油口处始终浸没于机油页面以下,有效地防止了空气进入主机油泵内。
同时,油道内设置有油道过滤网,可以对进入主机油泵内的机油进行过滤。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储油空腔104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网,防止柴油机因运行磨损而导致铁屑或其他杂质落入储油空腔104内,保证储油空腔104内的机油的洁净度。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自由端板101和输出端板103均分别设置有两个吊耳,吊耳均位于壳体上的同一水平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板、两块侧板、自由端板和输出端板;所述底板、所述两块侧板、所述自由端板和所述输出端板密封连接,并形成顶端开口的储油空腔,且自由端板与输出端板位于相对的两侧;所述自由端板设置有机油加热出油口、污油放油口、辅助油泵接口、主机油泵吸油口和主机油泵安装口,所述输出端板设置有机油加热回油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板还设置有机油分离出油口,所述输出端板还设置有机油分离回油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板为双层板结构,所述自由端板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主机油泵的驱动齿轮传动系统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板和输出端板间设有将所述储油空腔分隔成若干个栅格的隔板,所述隔板的相邻的三边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板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通孔,相邻的所述栅格通过所述通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置有密闭的油道,所述油道通过吸油管与所述主机油泵吸油口连接,所述油道内设置有油道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板上还设置有量油机构;所述量油机构包括量油尺和油尺支座;所述油尺支座位于所述自由端板背离所述储油空腔的一面;所述量油尺与所述油尺支座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量油尺的把手端位于所述储油空腔外,所述量油尺的尺身位于所述储油空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量油尺的尺身设置有上油位标识和下油位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量油机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量油尺与所述油尺支座的连接处。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空腔的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板和所述输出端板均分别设置有两个吊耳,所述吊耳均位于壳体上的同一水平高度。
CN201520912579.9U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柴油机湿式油底壳 Active CN2052069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2579.9U CN205206902U (zh)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柴油机湿式油底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2579.9U CN205206902U (zh)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柴油机湿式油底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06902U true CN205206902U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44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12579.9U Active CN205206902U (zh)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柴油机湿式油底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069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7856A (zh) * 2016-12-29 2017-05-17 沪东重机有限公司 核电应急发电机用重型中速柴油机湿式油底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7856A (zh) * 2016-12-29 2017-05-17 沪东重机有限公司 核电应急发电机用重型中速柴油机湿式油底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28521U (zh) 一种用于减速箱的润滑系统
CN102847977A (zh) 报废汽车油箱钻孔装置
CN202971851U (zh) 一种风机齿轮箱换油装置
CN205206902U (zh) 一种柴油机湿式油底壳
CN203926019U (zh) 天然气螺杆压缩机
CN205401672U (zh) 油电双动力石油钻机用l型分动箱
CN203918637U (zh) 机床用冷却水循环系统
CN201062209Y (zh) 油田环保污油污水移送装置
CN203419901U (zh) 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装置
CN203050834U (zh) 工程机械及其发动机的油底壳
CN206581996U (zh) 一种发动机干式润滑装置
CN201687669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漏油收集装置
CN206257114U (zh) 一种环保油液多路离线过滤智能移动平台
CN205199995U (zh) 设有清洗刷的变速箱自动清洗装置
CN212407564U (zh) 一种密封结构及使用其的立轴式冲击制砂机
CN106566578A (zh) 一种高效油水分离装置
CN204504868U (zh) 一种双层接油盒结构
CN203730726U (zh) 风电齿轮箱恒温润滑净油机
CN204152795U (zh) 注油式螺杆焦煤压缩机油水分离装置
CN206831123U (zh) 风电换油车
CN207975234U (zh) 油池内置开放式过滤器
CN202494312U (zh) 一种自动润滑装置和干燥机
CN209033997U (zh) 一种防回油卧式油雾分离器
CN103953528A (zh) 负压真空系统
CN204419615U (zh) 一种氧化铁皮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41301 Zi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Yanjiang District No. 77 City Road four

Patentee after: Sichuan Zhongche Yuchai engine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641301 Zi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Yanjiang District No. 77 City Road four

Patentee before: YCSR Sichuan Engin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Diesel engine wet sum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Pledge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Group Co.,Ltd.

Pledgor: SICHUAN YCRRC ENGIN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80003979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