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02298U - 一种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02298U
CN205202298U CN201520833667.XU CN201520833667U CN205202298U CN 205202298 U CN205202298 U CN 205202298U CN 201520833667 U CN201520833667 U CN 201520833667U CN 205202298 U CN205202298 U CN 205202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paper
belt
valve port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3366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刚
司徒达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Tecon Packag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Tecon Packag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Tecon Packag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Tecon Packag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3366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02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02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022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包括给料机构、整理机构、双袋剔除机构、袋筒撑开机构、片状阀口机构、筒状阀口机构、内补强机构、关底胶机构、袋底关底机构、外补强机构、翻底机构、外补强袋底两色印刷机构、废袋剔除机构、出袋压实机构和收袋机构,功能多样,满足生产要求;而且本纸袋糊底机利用伺服电机控制,自动化程度更高,控制更精确;本纸袋糊底机的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满足生产的连续性,保证纸袋的生产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袋糊底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
背景技术
纸袋糊底机用于对包装纸袋进行封底加工。但是,随着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纸袋糊底机逐渐不能满足要求,如专利200520200196.9中包括给料机构,整理机构、吸开机构,过渡机构,抹胶机构,成形机构,翻底机构,输送机构和出袋机构,这些都只是一些基本的功能设备,对于一些新的加工要求(如阀口制作,粘贴补强条等),传统的纸袋糊底机并不能满足,不能达到生产要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旨在解决现有的糊底机至具备一些基本加工功能,不能满足新生产要求的加工,不能达到生产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中,按照纸袋加工工序依次包括把袋筒进行输送上料的给料机构、把袋筒进行整理的整理机构、把叠在一起的两个以上袋筒剔除的双袋剔除机构、把袋筒两端吸开摊平的袋筒撑开机构、在纸袋底端粘贴片状阀口的片状阀口机构、在纸袋底端粘贴筒状阀口的筒状阀口机构、在纸袋底端粘贴内补强的内补强机构、对纸袋两端进行抹关底胶水的关底胶机构、对纸袋两端进行关底操作的袋底关底机构、对已经关底的纸袋进行外补强粘贴的外补强机构、把纸袋两底部进行摊平的翻底机构、对粘贴在纸袋底端的外补强条进行两色印刷的外补强袋底两色印刷机构、对加工达不到要求的纸袋进行剔除的废袋剔除机构、对已经加工完毕合格的纸袋进行输送压实的出袋压实机构、把纸袋收集输出的收袋机构、伺服电机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给料机构、整理机构、双袋剔除机构、袋筒撑开机构、片状阀口机构、筒状阀口机构、内补强机构、关底胶机构、袋底关底机构、外补强机构、翻底机构、外补强袋底两色印刷机构、废袋剔除机构、出袋压实机构和收袋机构都与伺服电机动力系统连接,伺服电机动力系统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的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中,所述给料机构包括给料机架,所述给料机架上设置有可旋转的转鼓,该转鼓的一侧圆周均布有可转动的若干带有吸嘴的吸袋辊,转鼓的上方安装有放料仓,转鼓的侧上方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转鼓和出料机构都与动力系统连接;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输送轮,该输送轮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下支承轮和第二下支承轮,所述输送轮、第一下支承轮和第二下支承轮之间撑开安装有下输送带,该输送轮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上支承轮、第二上支承轮和第三上支承轮,所述第一上支承轮、第二上支承轮和第三上支承轮之间撑开安装有上输送带,该上输送带的外侧与下输送带的外侧贴合,所述输送轮与伺服电机动力系统连接;所述放料仓的放料口与出料机构到转鼓中心的连线成90°。
所述的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中,所述整理机构包括整理机架,所述整理机架上安装有对纸袋筒进行整理排序的输送台,所述输送台与伺服电机动力系统连接;所述输送台的输出端向下倾斜,其包括带有凸块的第一输送带,该第一输送带的侧旁设置有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与其相贴合的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三输送带的运行速度比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运行速度快。
所述的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中,所述双袋剔除机构包括双袋传输皮带、双袋机架,还包括双袋判断装置与双袋剔除装置;所述双袋判断装置包括主动轮、皮带组、感应轮、连杆、传感器和摆臂,所述皮带组包括上皮带与下皮带,下皮带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驱动下皮带循环移动,上皮带与下皮带抵接,所述感应轮靠近上皮带且所述感应轮与连杆的前端铰接,所述连杆与摆臂铰接,摆臂靠近传感器,所述皮带组包括进袋口与出袋口;所述双袋剔除装置包括推送气缸、滚轮组和托架,所述滚轮组包括有进口与出口,所滚轮组的进口靠近所述推送气缸、出口靠近所述的托架,所述推送气缸与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的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中,所述袋筒撑开机构包括吸开机架、用于把纸筒两端撑开的纸袋撑开装置和用于把已经撑开的纸袋袋底压平定型的压紧调整装置,所述纸袋撑开装置和压紧调整装置都设置在吸开机架上;所述压紧调整装置包括上斜角轮组和下斜角轮组,所述上斜角轮组包括把已经撑开的纸袋袋底压平定型的前压紧轮和后压紧轮、输送皮带和用于张紧输送皮带的4个张紧轮,所述前压紧轮、后压紧轮和4个张紧轮都设置在机架上,输送皮带依次绕在前压紧轮、后压紧轮和4个张紧轮上,形成环形输送带结构;所述下斜角轮组的结构和上斜角轮组结构一致;所述上斜角轮组还包括调整臂,所述吸开机架上设置有两定位块,定位块上设置有固定孔,调整臂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固定螺孔,固定螺栓穿过固定孔和固定螺孔把调整臂与两定位块固定连接;4个张紧轮包括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第三张紧轮和第四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设置在调整臂上,前压紧轮通过固定块设置在调整臂的端部,第二张紧轮、第三张紧轮和第四张紧轮设置在机架上,后压紧轮设置在机架上,通过调整调整臂上不同的固定螺孔对应定位块上的固定孔以调整前压紧轮和后压紧轮之间的距离;输送皮带依次绕在前压紧轮、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第三张紧轮、第四张紧轮和后压紧轮上,形成环形输送带结构;所述下斜角轮组的结构和上斜角轮组结构一致。
所述的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中,所述片状阀口机构包括阀口机架、用于对阀口纸条上胶的涂胶装置、用于对连续纸条进行输送和对连续纸条裁剪出裁剪口的输送裁剪机构、用于把连续纸条沿裁剪口扯断成阀口纸条和夹持阀口纸条粘贴至纸袋上的打折粘贴机构和用于调节打折粘贴机构转速的差速机构,所述涂胶装置、输送裁剪机构、打折粘贴机构和差速机构都设置在阀口机架上;所述打折粘贴机构包括用于把连续纸条打折的打折辊组和用于把连续纸条沿裁剪口扯断成阀口纸条和把阀口纸条粘贴至纸袋底部的贴纸辊组,所述打折辊组和贴纸辊组沿阀口纸条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阀口机架上;所述差速机构包括安装在阀口机架上的芯轴、安装在芯轴上的主动齿轮和由主动齿轮带动转动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同步轮连接,同步轮与贴纸辊组通过同步带连接,芯轴一端与涂胶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调节手柄连接。
所述的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中,所述筒状阀口机构包括筒状机架、用于对阀口纸条上胶的涂胶装置、用于对连续纸条上胶和实现筒状阀口成型的阀口成型机构、用于对连续纸条进行输送和对连续纸条裁剪出裁剪口的输送裁剪机构、用于把连续纸条沿裁剪口扯断成阀口纸条和夹持阀口纸条粘贴至纸袋上的打折粘贴机构和用于调节打折粘贴机构转速的差速机构,所述涂胶装置、阀口成型机构、输送裁剪机构、打折粘贴机构和差速机构都设置在筒状机架上;所述打折粘贴机构包括用于把连续纸条打折的打折辊组和用于把连续纸条沿裁剪口扯断成阀口纸条和把阀口纸条粘贴至纸袋底部的贴纸辊组,所述打折辊组和贴纸辊组沿阀口纸条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筒状机架上;所述差速机构包括安装在筒状机架上的芯轴、安装在芯轴上的主动齿轮和由主动齿轮带动转动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同步轮连接,同步轮与贴纸辊组通过同步带连接,芯轴一端与涂胶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调节手柄连接;所述阀口成型机构包括用于对连续纸条上胶的纸条上胶装置、用于支撑纸卷的纸卷筒和用于把纸条折成筒状阀口形状的筒状阀口成型装置,所述纸条上胶装置包括安装在筒状机架上的支撑杆和在动力带动下以支撑杆为旋转中心旋转的喷胶嘴,所述喷胶嘴安装在支撑杆上,喷胶嘴与上胶旋转气缸连接,上胶旋转气缸与纸袋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纸卷筒安装在筒状机架上,纸卷筒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筒状阀口成型装置包括安装在筒状机架上的阀口成型辊、安装在阀口成型辊上的导向机构和安装在阀口成型辊上的筒状阀口成型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安装在阀口成型辊靠近纸卷筒的一侧,筒状阀口成型机构安装在阀口成型辊靠近输送裁剪机构一侧,所述导向机构由两块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导向板组成,两块直角三角形导向板组成等腰三角形结构,等腰三角形结构的顶角指向筒状阀口成型板,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底边靠近纸卷筒;所述筒状阀口成型机构包括上成型结构和下形成结构,所述上成型结构包括安装在阀口成型辊的上安装板和截面为U形的上成型板,所述上成型板U形内表面的一侧安装在上安装板上,U形内表面的另一侧与上安装板存在间隙,上成型板的U形开口竖直向下,所述下形成结构包括安装在阀口成型辊的下安装板和截面为U形的下成型板,所述下成型板U形内表面的一侧安装在下安装板上,U形内表面的另一侧与下安装板存在间隙,下成型板的U形开口竖直向上。
所述的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中,所述内补强机构包括补强机架、用于对补强纸条上胶的涂胶装置、用于对连续纸条进行输送和对连续纸条裁剪出裁剪口的输送裁剪机构、用于把连续纸条沿裁剪口扯断成补强纸条和夹持补强纸条粘贴至纸袋上的打折粘贴机构和用于调节打折粘贴机构转速的差速机构,所述涂胶装置、输送裁剪机构、打折粘贴机构和差速机构都设置在补强机架上;所述打折粘贴机构包括用于把连续纸条打折的打折辊组和用于把连续纸条沿裁剪口扯断成补强纸条和把补强纸条粘贴至纸袋底部的贴纸辊组,所述打折辊组和贴纸辊组沿补强纸条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补强机架上;所述差速机构包括安装在补强机架上的芯轴、安装在芯轴上的主动齿轮和由主动齿轮带动转动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同步轮连接,同步轮与贴纸辊通过同步带连接,芯轴一端与涂胶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调节手柄连接;所述外补强机构与所述内补强机构的结构一致。
所述的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中,所述袋底关底机构包括关底机架、左关底装置和右关底装置,所述左关底装置和右关底装置以纸袋糊底机的中心线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在关底机架上,左关底装置和右关底装置的结构一致;所述左关底装置包括上关底机构、下关底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上关底机构和下关底机构在竖直平面内平行设置,所述上关底机构包括上导纸杆、上芯板和下翻板,所述上芯板设置于关底机架侧面,上导纸杆设置于上芯板靠近纸袋输入端的一侧,下翻板设置在上芯板上方且下翻板和上芯板之间留有供纸袋运行的间隙,所述下翻板设置为从中部开始沿纸袋运动方向顺时针方向翻转结构;所述下关底机构包括下导纸杆、下芯板和上翻板,所述下芯板设置于关底机架侧面,下导纸杆设置于下芯板靠近纸袋输入端的一侧,所述上翻板设置在所述下芯板下方且上翻板和下芯板之间留有供纸袋运行的间隙,所述上翻板设置为沿纸袋运动方向逆时针方向翻转结构,所述上翻板开始翻转的位置和所述下翻板开始翻转的位置相互错开;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滑杆、螺杆、滑套、螺母和调节管,所述滑杆内设置螺杆,所述螺杆的上部和下部螺纹的旋向相反,螺杆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连接一螺母,所述螺母外连接滑套,所述滑套一端套设于滑杆外且与滑杆滑动连接,滑套的另一端设置有调节管套接部,所述滑套通过调节管套接部与调节管套接,调节管通过连接构件和下翻板、上翻板连接;所述滑杆顶端设置有传动基板,传动基板上设置有两与所述螺杆同轴设置的链轮,所述的两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其中一个链轮上连接有手轮,手轮上连接一方便转动手轮的手柄。
所述的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中,所述翻底机构包括翻底机架、左平底机构和右平底机构,所述左平底机构和右平底机构以糊底机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翻底机架上,所述左平底机构和右平底机构的结构一致;其中,左平底机构包括一安装在翻底机架上的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上输送组件和下输送组件,上输送组件和下输送组件互为镜像结构设置,所述上输送组件包括上主动辊、上从动辊、上摆向辊、上摆臂和上输送带,所述下输送组件包括下主动辊、下从动辊、下摆向辊、下摆臂和下输送带;所述上主动辊设置在安装基座的一端,所述上从动辊、上摆向辊和上摆臂设置在安装基座的另一端,上摆臂一端套设在所述上从动辊所在的轴上并设置为以上从动辊的轴心为中心转动,通过松紧螺栓固定上摆臂;上摆向辊安装于上摆臂一端,上主动辊、上从动辊和上摆向辊通过上输送带传动,下主动辊、下从动辊和下摆向辊通过下输送带传动;所述上输送带和所述下输送带在纸袋出口处形成角度在15度至30度之间。
所述的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中,所述出袋压实机构包括压实机架、入袋口、出袋口与运输皮带,还包括两个大轮,所述运输皮带由进料段、压紧段、出料段组成,所述进料段与入袋口连接,所述出袋口与出料段连接,压紧段的两端分别与进料段、出料段连接;所述大轮分为前大轮与后大轮,所述两个大轮均与压实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运输皮带的压紧段先后经过后大轮与前大轮且在大轮之间形成“S”形的轨迹,所述大轮通过电机驱动;还包括皮带调节装置,所述运输皮带包括左皮带与右皮带,所述皮带调节装置包括皮带架、手轮、转轴、伸缩架,所述运输皮带固定安装在皮带架,所述皮带架与伸缩架连接,所述手轮与转轴连接,所述伸缩架与转轴螺纹连接;所述运输皮带的进料段倾斜向上;前大轮与后大轮的轴心连线与进料段的前进方向平行;所述运输皮带的出料段的前进方向与水平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包括给料机构、整理机构、双袋剔除机构、袋筒撑开机构、片状阀口机构、筒状阀口机构、内补强机构、关底胶机构、袋底关底机构、外补强机构、翻底机构、外补强袋底两色印刷机构、废袋剔除机构、出袋压实机构和收袋机构,功能多样,满足生产要求;而且本纸袋糊底机利用伺服电机控制,自动化程度更高,控制更精确;本纸袋糊底机的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满足生产的连续性,保证纸袋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给料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给料机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整理机构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整理机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整理机构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整理机构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双袋剔除机构的双袋判断装置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双袋剔除机构的双袋剔除装置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袋筒撑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斜角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片状阀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差速机构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筒状阀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阀口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差速机构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内补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差速机构的剖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中袋底关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中翻底机构中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平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中翻底机构中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形成夹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中废袋剔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中出袋压实机构的正视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中出袋压实机构的俯视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中收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按照纸袋加工工序依次包括把袋筒进行输送上料的给料机构A00、把袋筒进行整理的整理机构B00、把叠在一起的两个以上袋筒剔除的双袋剔除机构C00、把袋筒两端吸开摊平的袋筒撑开机构D00、在纸袋底端粘贴片状阀口的片状阀口机构E00、在纸袋底端粘贴筒状阀口的筒状阀口机构F00、在纸袋底端粘贴内补强的内补强机构G00、对纸袋两端进行抹关底胶水的关底胶机构H00、对纸袋两端进行关底操作的袋底关底机构I00、对已经关底的纸袋进行外补强粘贴的外补强机构J00、把纸袋两底部进行摊平的翻底机构K00、对粘贴在纸袋底端的外补强条进行两色印刷的外补强袋底两色印刷机构L00、对加工达不到要求的纸袋进行剔除的废袋剔除机构M00、对已经加工完毕合格的纸袋进行输送压实的出袋压实机构N00、把纸袋收集输出的收袋机构O00、伺服电机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给料机构A00、整理机构B00、双袋剔除机构C00、袋筒撑开机构D00、片状阀口机构E00、筒状阀口机构F00、内补强机构G00、关底胶机构H00、袋底关底机构I00、外补强机构J00、翻底机构K00、外补强袋底两色印刷机构L00、废袋剔除机构M00、出袋压实机构N00和收袋机构O00都与伺服电机动力系统连接,伺服电机动力系统与控制系统连接。
如图2-3所示,所述给料机构A00包括给料机架A10,所述给料机架A10上设置有可旋转的转鼓A20,该转鼓A20的一侧圆周均布有可转动的若干带有吸嘴A31的吸袋辊A30,转鼓A20的上方安装有放料仓A40,转鼓A20的侧上方设置有出料机构A50,所述转鼓A20和出料机构A50都与伺服电机动力系统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给料机构A00利用放料仓A40放料,袋筒经过转鼓A20和吸袋辊A30的传递,从出料机构A50输出,供料的速度比较高,有利于提高纸袋糊底机的加工效率,而且工作过程中不用人工给料,保证加工过程的安全性。
所述出料机构A50包括输送轮A51,该输送轮A51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下支承轮A52和第二下支承轮A53,所述输送轮A51、第一下支承轮A52和第二下支承轮A53之间撑开安装有下输送带A54,该输送轮A51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上支承轮A55、第二上支承轮A56和第三上支承轮A57,所述第一上支承轮A55、第二上支承轮A56和第三上支承轮A57之间撑开安装有上输送带A58,该上输送带A58的外侧与下输送带A54的外侧贴合,所述输送轮A51与伺服电机动力系统连接。所述放料仓A40的放料口与出料机构A50到转鼓A20中心的连线成90°。
在工作时,上料工人将一叠叠码垛整齐的袋筒不断地放在放料仓A40上,转鼓A20顺时针回转,在其上均的布吸袋辊A30逆时针回转,当吸袋辊A30沿轴向布置的一排吸嘴A31进入真空区(图2所示90°范围内为真空区)并处于整叠袋筒的后端时(图2所示位置A),在真空泵的抽吸作用下,将袋筒此端紧紧吸附在吸嘴A31上,转鼓A20与吸袋辊A30连续回转时,则将袋筒卷附于吸袋辊A30的圆周上,转鼓A20旋转90°时,吸袋辊A30正处于图示C的位置,此时,吸袋辊A30上的吸嘴A31正好处于脱离真空区,将袋筒吸附端释放,由于出料机构A50的输送轮A51也在作顺时针转动,袋筒脱离吸袋辊A30后进入上输送带A58和下输送带A54之间的夹缝中,在上输送带A58和下输送带A54的传输下输出,至此完成了一个袋筒的送料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转鼓A20上设置有八个吸袋辊A30,转鼓A20连续回转时,则其上的八个吸袋辊A30依次进入真空区,不断地从放料仓A40的下方吸卷袋筒,再经出料机构A50输出,可见转鼓A20回转一周可送出8个袋筒,加工效率比较高。
如图4-7所示,所述整理机构B00包括整理机架B10,所述整理机架B10上安装有对纸袋筒进行整理排序的输送台B20,所述输送台B20与伺服电机动力系统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整理压印机构B00通过输送台B20对袋筒进行整理排序,然后利用压印组件B30对袋筒进行袋底印痕的处理,比人手加工的工作效率要高,可降低加工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台B20的输出端向下倾斜,其包括带有凸块的第一输送带B21,该第一输送带B21的侧旁设置有第二输送带B22,第二输送带B22的上方设置有与其相贴合的第三输送带B23,所述第三输送带B23的运行速度比第一输送带B21和第二输送带B22的运行速度快。工作的时候,袋筒C从第二输送带B22和第三输送带B23之间的夹缝进入整理压印机构,在第二输送带B22和第三输送带B23的传输下,袋筒C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逐渐靠上了第一输送带B21上的凸块,如果袋筒在进入整理压印机构后发生位置改变,由于第三输送带B23的速度比第一输送带B21和第二输送带B22快,在其作用下可以对袋筒的位置进行修正。而且,袋筒在第二输送带B22倾斜分力作用下向一旁移动,使袋筒靠上与第一输送带B21速度相等的侧立皮带,从而实现袋筒的向前看齐与向右看齐。
所述输送台B20的输出方向设置有刺孔针轮组件B40,通过刺孔针轮组件B40对袋筒进行刺孔加工,可以保证后续的开底工序顺利进行、控制净袋长尺寸以及装料时袋内空气排出方便。
如图8-9所示,所述双袋剔除机构C00包括双袋传输皮带C10、双袋机架C20,还包括双袋判断装置C30与双袋剔除装置C40;所述双袋判断装置C30包括主动轮C31、皮带组C32、感应轮C33、连杆C34、传感器C35和摆臂C36,所述皮带组C32包括上皮带与下皮带,下皮带与主动轮C31连接,主动轮C31驱动下皮带循环移动,上皮带与下皮带抵接,所述感应轮C33靠近上皮带且所述感应轮C33与连杆C34的前端铰接,所述连杆C34与摆臂C36铰接,摆臂C36靠近传感器C35,所述皮带组C32包括进袋口与出袋口;所述双袋剔除装置C40包括推送气缸C41、滚轮组C42和托架C43,所述滚轮组C42包括有进口与出口,所滚轮组C42的进口靠近所述推送气缸C41、出口靠近所述的托架C43,所述推送气缸与传感器C35电连接。
正常的纸袋传送由B处进入主动轮C31,然后从C处脱离,然后沿着所示的E方向移动;当出现双袋重叠的时候,纸袋在皮带运输到主动轮的A点时,感应轮C33能检测到皮带的厚度发生变化,然后感应轮C33被稍稍抬起,然后感应轮C33经连杆C34再传到摆臂C36,摆臂C36将信号传递到传感器C35,接着传感器C35将信号发到剔除装置的推送气缸C41,当重叠的纸袋运送到推送气缸C41位置时候,推送气缸C41的活塞缸伸出,然后纸袋沿着E的方向经滚轮组C42传递进入托架C43,然后推送气缸C41缩回,其他纸袋继续正常作业。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滚轮组C42包括辊与外皮带,所述外皮带的带面与辊的表面抵接;所述滚轮组C42的出口与托架C43之间还设有过渡杆。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推送气缸C41的活塞杆伸缩方向与水平面形成锐角夹角,所述活塞杆的前端包裹有橡胶层。
如图10-11所示,所述袋筒撑开机构D00包括吸开机架D10、用于把纸筒两端撑开的纸袋撑开装置和用于把已经撑开的纸袋袋底压平定型的压紧调整装置,所述纸袋撑开装置和压紧调整装置都设置在吸开机架D10上。
所述纸袋撑开装置包括设置在吸开机架D10上的大齿轮D11、与大齿轮D11连接的上传动机构、与大齿轮D11连接的下传动机构、与上传动机构连接的上撑袋管组和与下传动机构连接的下撑袋管组,所述大齿轮D11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上传动机构包括与大齿轮D11连接的万向节叉D21、与万向节叉D21连接的十字轴D22和与十字轴D22连接的联合叉D23,所述上撑袋管组与联合叉D23连接;所述下传动机构结构与上传动机构结构一致。通过十字轴D22连接万向节叉D21与联合叉D23,使得万向节叉D21在水平面上转动时,能带动联合叉D23的另一端在平行于竖直面的状态下转动。万向节叉D21、十字轴D22、联合叉D23的巧妙联合,可以使原本水平转动的万向节叉D21所产生的转矩转换角度,倾斜输出,驱动撑袋管组的转动。
所述上撑袋管组包括具有弯成弧形的撑袋管D31,撑袋管D31与联合叉D23连接,使撑袋管D31可在竖直面上绕所述弧形的中心或近中心处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撑袋管组包括两根撑袋管D31,两根撑袋管D31互相中心对称布置,每根撑袋管D31都通过连杆D32与管组主块D33连接,管组主块D32位于这两根撑袋管D31的中心对称点上,所述管组主块D32与联合叉D23连接;所述下撑袋管组与上撑袋管组结构一致。
所述压紧调整装置包括上斜角轮组和下斜角轮组,所述上斜角轮组包括把已经撑开的纸袋袋底压平定型的前压紧轮D41和后压紧轮、输送皮带D42和用于张紧输送皮带D42的4个张紧轮,所述前压紧轮D41、后压紧轮和4个张紧轮都设置在吸开机架D10上,输送皮带D42依次绕在前压紧轮D41、后压紧轮和4个张紧轮上,形成环形输送带结构;所述下斜角轮组的结构和上斜角轮组结构一致:被纸袋撑开装置撑开袋底后的纸袋到达压紧调整装置处,被上斜角轮组和下斜角轮组压平定型后继续运送至下一道工序处进行加工。
因为包装纸袋的尺寸有大有小,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的包装袋,需要调整前压紧轮D41和后压紧轮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斜角轮组还包括调整臂D44,所述吸开机架D10上设置有两定位块D12,定位块D12上设置有固定孔,调整臂D44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固定螺孔,固定螺栓穿过固定孔和固定螺孔把调整臂D44与两定位块D12固定连接;4个张紧轮包括第一张紧轮D51、第二张紧轮D52、第三张紧轮D53和第四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D51设置在调整臂D44上,前压紧轮D41通过固定块设置在调整臂D44的端部,第二张紧轮D52、第三张紧轮D53和第四张紧轮设置在吸开机架D10上,后压紧轮设置在吸开机架D10上,输送皮带D42依次绕在前压紧轮D41、第一张紧轮D51、第二张紧轮D52、第三张紧轮D53、第四张紧轮和后压紧轮上,形成环形输送带结构;所述下斜角轮组的结构和上斜角轮组结构一致:当需要调整调整前压紧轮D41和后压紧轮之间的距离时,松开固定螺栓,使调整臂D44上的不同固定螺孔对应定位块D12上的固定孔(即通过调整调整臂D44上并排设置的不同固定螺孔与定位块D12上的固定孔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拧上固定螺栓,完成前压紧轮D41和后压紧轮之间距离的调整,前压紧轮D41和后压紧轮之间的距离变化的同时第一张紧轮D51和第二张紧轮D52之间的距离也在变化(即前压紧轮D41和后压紧轮之间的距离变大,则第一张紧轮D51和第二张紧轮D52之间的距离就变小,前压紧轮D41和后压紧轮之间的距离变小,则第一张紧轮D51和第二张紧轮D52之间的距离就变大),这样,无论怎么调整,输送皮带D42都是被张紧的,不会影响输送皮带D42动作。
如图12-13所示,所述片状阀口机构E00包括阀口机架E10、用于对纸袋底部上胶的涂胶装置、用于对连续纸条进行输送和对连续纸条裁剪出裁剪口的输送裁剪机构、用于把连续纸条沿裁剪口扯断成阀口纸条和夹持阀口纸条粘贴至纸袋上的打折粘贴机构和用于调节打折粘贴机构转速的差速机构E60,所述涂胶装置、输送裁剪机构、打折粘贴机构和差速机构E60都设置在阀口机架E10上。
所述涂胶装置包括盛装胶水的胶液盒E21、用于把胶水抹到阀口纸条上的抹胶辊和用于把胶液盒E21中的胶水抹到抹胶辊上的匀胶辊,所述胶液盒E21设置在阀口机架E10上,匀胶辊设置在胶液盒E21内,抹胶辊与夹在打折粘贴机构上的纸条(具体地,所述抹胶辊与贴纸辊E42上的纸条接触)接触,抹胶辊还与抹胶气缸连接,由抹胶气缸带动贴近或远离胶液盒E21,所述抹胶气缸与纸袋检测装置电连接:正常情况下,抹胶气缸带动抹胶辊贴近胶液盒E21,匀胶辊把胶液盒E21内的胶水抹到抹胶辊上,抹胶辊把胶水抹到夹在打折粘贴机构上的纸条上,阀口纸条被粘贴到纸袋底部形成阀口结构;当纸袋在前面的袋底撑开工序中没有被成功打开或打开后但没有被按要求摊平时,纸袋检测装置检测到纸袋袋底撑开不符合要求,继而向上胶气缸发出信号,抹胶气缸带动抹胶辊远离胶液盒E21,致使匀胶辊无法把胶液盒E21内的胶水抹到抹胶辊上,纸条没有被上胶,阀口纸条无法被粘贴到纸袋底部,纸袋和阀口纸条子在后续的剔除工序中被剔除。
所述输送裁剪机构包括用于输送连续纸条的第一压辊组E31、用于对连续纸条裁剪出易撕裁剪口的纸条裁口刀具辊组E32和用于输送连续纸条的第二压辊组E33,所述第一压辊组E31、纸条裁口刀具辊组E32和第二压辊组E33沿连续纸条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阀口机架E10上,连续纸条依次经过第一压辊组E31、纸条裁口刀具辊组E32和第二压辊组E33进行牵引输送,最后输送至打折粘贴机构处进行扯断、打折和粘贴;纸条裁口刀具辊组E32上设置有裁剪出易撕裁剪口的裁口刀具,纸条裁口刀具辊组E32每转一周就会在连续纸条上切出一个易于撕裂的裁剪口,纸条裁剪口上仍有部分与后续的连续纸条相连,故仍保持连续运动状态。
为了防止连续纸条扯断时出现崩口的现象,所述输送裁剪机构还包括第三压辊组E34和第四压辊组E35,所述第三压辊组E34和第四压辊组E35沿连续纸条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阀口机架E10上,置于第二压辊组E33和打折粘贴机构之间,连续纸条依次经过第一压辊组E31、纸条裁口刀具辊组E32、第二压辊组E33、第三压辊组E34和第四压辊组E35进行牵引输送,最后输送至打折粘贴机构处进行扯断、打折和粘贴;第三压辊组E34和第四压辊组E35既能起到防止连续纸条扯断时出现崩口的现象,又能在扯断后起辅助牵引阀口贴条的作用。
所述打折粘贴机构包括用于把连续纸条打折的打折辊组E41和用于把连续纸条沿裁剪口扯断成阀口纸条和把阀口纸条粘贴至纸袋底部的贴纸辊组E42,所述打折辊组E41和贴纸辊组E42沿阀口纸条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阀口机架E10上;打折辊组E41包括设置在阀口机架E10上的打折辊、设置在阀口机架E10上的辅助辊、用于把连续纸条顶起打折的打折片和用于把连续纸条压在贴纸辊组E42上的橡胶块,所述打折片设置在打折辊上,打折片与动力装置连接,由动力装置带动伸出或缩回;橡胶块设置在在打折辊上;所述贴纸辊组E42包括设置在阀口机架E10上的贴纸辊和用于夹持连续纸条的夹纸钳,所述贴纸辊紧邻打折辊设置,夹纸钳设置在贴纸辊上,夹纸钳与动力装置连接,由动力装置带动打开或闭合,贴纸辊的转速大于输送裁剪机构的转速(具体地,所述贴纸辊的转速大于第四压辊组E35的转速),动力装置与纸袋检测装置电连接:正常情况下,当连续纸条进入打折粘贴机构时,贴纸辊上的夹纸钳处于张开状态,打折辊上的打折片在动力装置带动下伸出,将连续纸条的前端顶起打弯送入贴纸辊的夹纸钳之间,与此同时夹纸钳在动力装置带动下闭合,将连续纸条夹紧在贴纸辊上,随后打折片缩回,打折辊表面的橡胶块将被夹住的纸条压在贴纸辊上,由于贴纸辊的转速大于第四压辊组E35的转速,所以连续纸条会在贴纸辊和第四压辊组E35之间沿裁剪口被扯断成阀口纸条,贴纸辊继而回转,夹纸钳转到与纸袋底部接触处在动力装置控制下自动打开,阀口贴条被粘贴在涂有胶水的纸袋底部;当纸袋在前面的袋底撑开工序中没有被成功打开或打开后但没有被按要求摊平时,纸袋检测装置检测到纸袋袋底撑开不符合要求,继而向动力装置发出信号,动力装置控制夹纸钳提前闭合,这样,连续纸条因缺少夹纸钳牵引而不能到达纸袋底部处进行粘贴,没有粘贴的纸条在后续的剔除工序中被剔除。
具体地,所述用于剔除没有粘贴的纸条的结构如下:包括设置在阀口机架E10上的剔除辊组和设置在阀口机架E10上的辅助输送辊组,所述剔除辊组包括多个主动剔除辊,主动剔除辊设置在贴纸辊和打折辊输送方向的一侧,并紧邻贴纸辊和打折辊设置,输送皮带绕在多个主动剔除辊之间形成主动剔除皮带组E51,辅助输送辊组包括多个辅助输送辊,输送皮带绕在多个辅助输送辊和打折辊之间形成从动剔除皮带组E52,主动剔除皮带组E51和从动剔除皮带组E52之间形成没有粘贴纸条的剔除通道,所述剔除辊组的输送速度大于输送裁剪机构的转速(具体地,所述剔除辊组的输送速度大于第四压辊组E35的转速):没有被粘贴的纸条因缺少夹纸钳牵引而与主动剔除辊发生接触,继而进入由主动剔除皮带组E51和从动剔除皮带组E52组成剔除通道中,由于剔除辊组的输送速度大于第四压辊组E35的转速,所以连续纸条会在剔除辊组和第四压辊组E35之间沿裁剪口被扯断成阀口纸条,继而被输出至储存区,防止纸片飞扬。
所述差速机构E60包括安装在阀口机架E10上的芯轴E61、安装在芯轴E61上的主动齿轮E62和由主动齿轮E62带动转动的从动齿轮E63,所述从动齿轮E63与同步轮连接,同步轮与贴纸辊通过同步带连接,芯轴E61一端与胶液盒E21内的匀胶辊连接,另一端设置调节手柄连接。通过转动调节手柄从而带动主动齿轮E62转动,从动齿轮E63随之转动,继而调节贴纸辊的转速,从而调节阀口纸条贴在纸袋底部上的时间点,保证阀口纸条所贴位置与要求一致,保证纸袋的加工质量。
如图14-16所示,所述筒状阀口机构F00包括筒状机架F10、用于对阀口纸条上胶的涂胶装置、用于对连续纸条上胶和实现筒状阀口成型的阀口成型机构、用于对连续纸条进行输送和对连续纸条裁剪出裁剪口的输送裁剪机构、用于把连续纸条沿裁剪口扯断成阀口纸条和夹持阀口纸条粘贴至纸袋上的打折粘贴机构和用于调节打折粘贴机构转速的差速机构F60,所述涂胶装置、阀口成型机构、输送裁剪机构、打折粘贴机构和差速机构F60都设置在筒状机架F10上。
所述涂胶装置包括盛装胶水的胶液盒F21、用于把胶水抹到阀口纸条上的抹胶辊和用于把胶液盒F21中的胶水抹到抹胶辊上的匀胶辊,所述胶液盒F21设置在筒状机架F10上,匀胶辊设置在胶液盒F21内,抹胶辊与夹在打折粘贴机构上的纸条(具体地,所述抹胶辊与贴纸辊F42上的纸条接触)接触,抹胶辊还与抹胶气缸连接,由抹胶气缸带动贴近或远离胶液盒F21,所述抹胶气缸与纸袋检测装置电连接:正常情况下,抹胶气缸带动抹胶辊贴近胶液盒F21,匀胶辊把胶液盒F21内的胶水抹到抹胶辊上,抹胶辊把胶水抹到夹在打折粘贴机构上的纸条上,阀口纸条被粘贴到纸袋底部形成阀口结构;当纸袋在前面的袋底撑开工序中没有被成功打开或打开后但没有被按要求摊平时,纸袋检测装置检测到纸袋袋底撑开不符合要求,继而向上胶气缸发出信号,抹胶气缸带动抹胶辊远离胶液盒F21,致使匀胶辊无法把胶液盒F21内的胶水抹到抹胶辊上,纸条没有被上胶,阀口纸条无法被粘贴到纸袋底部,纸袋和阀口纸条子在后续的剔除工序中被剔除。
所述阀口成型机构包括用于对连续纸条上胶的纸条上胶装置F71、用于支撑纸卷的辊筒F72和用于把纸条折成筒状阀口形状的筒状阀口成型装置F73,所述纸条上胶装置F71包括安装在筒状机架F10上的支撑杆F711和在动力带动下以支撑杆F711为旋转中心旋转的喷胶嘴F712,所述喷胶嘴F712安装在支撑杆F711上,喷胶嘴F712与上胶旋转气缸F713连接,上胶旋转气缸F713与纸袋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辊筒F72安装在筒状机架F10上,辊筒F72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筒状阀口成型装置F73包括安装在筒状机架F10上的阀口成型辊F731、安装在阀口成型辊F731上的导向机构F732和安装在阀口成型辊F731上的筒状阀口成型机构F733,所述导向机构F732安装在阀口成型辊F731靠近辊筒F72的一侧,筒状阀口成型机构F733安装在阀口成型辊F731靠近输送裁剪机构一侧,所述导向机构F732由两块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导向板组成,两块直角三角形导向板组成等腰三角形结构,等腰三角形结构的顶角指向筒状阀口成型板F733,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底边靠近辊筒F72;所述筒状阀口成型机构F733包括上成型结构和下形成结构,所述上成型结构包括安装在阀口成型辊F731的上安装板和截面为U形的上成型板,所述上成型板U形内表面的一侧安装在上安装板上,U形内表面的另一侧与上安装板存在间隙,上成型板的U形开口竖直向下,所述下形成结构包括安装在阀口成型辊F731的下安装板和截面为U形的下成型板,所述下成型板U形内表面的一侧安装在下安装板上,U形内表面的另一侧与下安装板存在间隙,下成型板的U形开口竖直向上:正常工作情况下,上胶旋转气缸F713启动带动喷胶嘴F712紧靠辊筒F72上的纸条,纸条被上胶,纸条沿导向板进入筒状阀口成型机构F733处,纸条的上端被上成型板向下折叠粘贴,纸条的下端被下成型板向上折叠粘贴,形成筒状阀口纸条,继而被输送至输送裁剪机构;当设备停止时,上胶旋转气缸F713收到信号,上胶旋转气缸F713带动喷胶嘴F712远离辊筒F72上的纸条,喷胶嘴内部自锁胶水出口,喷胶嘴F712停止喷胶。
为了更好地对阀口纸条进行导向,所述上成型板在纸条输入一端设置成弧形过渡的喇叭状结构,所述下成型板在纸条输入一端设置成弧形过渡的喇叭状结构。
所述输送裁剪机构包括用于输送连续纸条的第一压辊组F31、用于对连续纸条裁剪出易撕裁剪口的纸条裁口刀具辊组F32和用于输送连续纸条的第二压辊组F33,所述第一压辊组F31、纸条裁口刀具辊组F32和第二压辊组F33沿连续纸条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机架F10上,连续纸条依次经过第一压辊组F31、纸条裁口刀具辊组F32和第二压辊组F33进行牵引输送,最后输送至打折粘贴机构处进行扯断、打折和粘贴;纸条裁口刀具辊组F32上设置有裁剪出易撕裁剪口的裁口刀具,纸条裁口刀具辊组F32每转一周就会在连续纸条上切出一个易于撕裂的裁剪口,纸条裁剪口上仍有部分与后续的连续纸条相连,故仍保持连续运动状态。
为了防止连续纸条扯断时出现崩口的现象,所述输送裁剪机构还包括第三压辊组F34和第四压辊组F35,所述第三压辊组F34和第四压辊组F35沿连续纸条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筒状机架F10上,置于第二压辊组F33和打折粘贴机构之间,连续纸条依次经过第一压辊组F31、纸条裁口刀具辊组F32、第二压辊组F33、第三压辊组F34和第四压辊组F35进行牵引输送,最后输送至打折粘贴机构处进行扯断、打折和粘贴;第三压辊组F34和第四压辊组F35既能起到防止连续纸条扯断时出现崩口的现象,又能在扯断后起辅助牵引阀口贴条的作用。
所述打折粘贴机构包括用于把连续纸条打折的打折辊组F41和用于把连续纸条沿裁剪口扯断成阀口纸条和把阀口纸条粘贴至纸袋底部的贴纸辊组F42,所述打折辊组F41和贴纸辊组F42沿阀口纸条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筒状机架F10上;打折辊组F41包括设置在筒状机架F10上的打折辊、设置在筒状机架F10上的辅助辊、用于把连续纸条顶起打折的打折片和用于把连续纸条压在贴纸辊组F42上的橡胶块,所述打折片设置在打折辊上,打折片与动力装置连接,由动力装置带动伸出或缩回;橡胶块设置在在打折辊上;所述贴纸辊组F42包括设置在筒状机架F10上的贴纸辊和用于夹持连续纸条的夹纸钳,所述贴纸辊紧邻打折辊设置,夹纸钳设置在贴纸辊上,夹纸钳与动力装置连接,由动力装置带动打开或闭合,贴纸辊的转速大于输送裁剪机构的转速(具体地,所述贴纸辊的转速大于第四压辊组F35的转速),动力装置与纸袋检测装置电连接:正常情况下,当连续纸条进入打折粘贴机构时,贴纸辊上的夹纸钳处于张开状态,打折辊上的打折片在动力装置带动下伸出,将连续纸条的前端顶起打弯送入贴纸辊的夹纸钳之间,与此同时夹纸钳在动力装置带动下闭合,将连续纸条夹紧在贴纸辊上,随后打折片缩回,打折辊表面的橡胶块将被夹住的纸条压在贴纸辊上,由于贴纸辊的转速大于第四压辊组F35的转速,所以连续纸条会在贴纸辊和第四压辊组F35之间沿裁剪口被扯断成阀口纸条,贴纸辊继而回转,夹纸钳转到与纸袋底部接触处在动力装置控制下自动打开,阀口贴条被粘贴在涂有胶水的纸袋底部;当纸袋在前面的袋底撑开工序中没有被成功打开或打开后但没有被按要求摊平时,纸袋检测装置检测到纸袋袋底撑开不符合要求,继而向动力装置发出信号,动力装置控制夹纸钳提前闭合,这样,连续纸条因缺少夹纸钳牵引而不能到达纸袋底部处进行粘贴,没有粘贴的纸条在后续的剔除工序中被剔除。
具体地,所述用于剔除没有粘贴的纸条的结构如下:包括设置在筒状机架F10上的剔除辊组和设置在筒状机架F10上的辅助输送辊组,所述剔除辊组包括多个主动剔除辊,主动剔除辊设置在贴纸辊和打折辊输送方向的一侧,并紧邻贴纸辊和打折辊设置,输送皮带绕在多个主动剔除辊之间形成主动剔除皮带组F51,辅助输送辊组包括多个辅助输送辊,输送皮带绕在多个辅助输送辊和打折辊之间形成从动剔除皮带组F52,主动剔除皮带组F51和从动剔除皮带组F52之间形成没有粘贴纸条的剔除通道,所述剔除辊组的输送速度大于输送裁剪机构的转速(具体地,所述剔除辊组的输送速度大于第四压辊组F35的转速):没有被粘贴的纸条因缺少夹纸钳牵引而与主动剔除辊发生接触,继而进入由主动剔除皮带组F51和从动剔除皮带组F52组成剔除通道中,由于剔除辊组的输送速度大于第四压辊组F35的转速,所以连续纸条会在剔除辊组和第四压辊组F35之间沿裁剪口被扯断成阀口纸条,继而被输出至储存区,防止纸片飞扬。
所述差速机构F60包括安装在筒状机架F10上的芯轴F61、安装在芯轴F61上的主动齿轮F62和由主动齿轮F62带动转动的从动齿轮F63,所述从动齿轮F63与同步轮连接,同步轮与贴纸辊通过同步带连接,芯轴F61一端与胶液盒F21内的匀胶辊连接,另一端设置调节手柄连接。通过转动调节手柄从而带动主动齿轮F62转动,从动齿轮F63随之转动,继而调节贴纸辊的转速,从而调节阀口纸条贴在纸袋底部上的时间点,保证阀口纸条所贴位置与要求一致,保证纸袋的加工质量。
如图17-18所示,所述内补强机构G00补强机架G10、用于对补强纸条上胶的涂胶装置、用于对连续纸条进行输送和对连续纸条裁剪出裁剪口的输送裁剪机构、用于把连续纸条沿裁剪口扯断成补强纸条和夹持补强纸条粘贴至纸袋上的打折粘贴机构和用于调节打折粘贴机构转速的差速机构G60,所述涂胶装置、输送裁剪机构、打折粘贴机构和差速机构G60都设置在补强机架G10上。
所述涂胶装置包括盛装胶水的胶液盒G21、用于把胶水抹到补强纸条的抹胶辊和用于把胶液盒G21中的胶水抹到抹胶辊上的匀胶辊,所述胶液盒G21设置在补强机架G10上,匀胶辊设置在胶液盒G21内,抹胶辊与打折粘贴机构(具体地,抹胶辊与打折粘贴机构的贴纸辊组G42接触)接触,抹胶辊还与抹胶气缸连接,由抹胶气缸带动贴近或远离胶液盒G21,所述抹胶气缸与纸袋检测装置电连接:正常情况下,抹胶气缸带动抹胶辊贴近胶液盒G21,匀胶辊把胶液盒G21内的胶水抹到抹胶辊上,抹胶辊把胶水抹到补强纸条上,补强纸条被粘贴到纸袋底部;当纸袋在前面的袋底撑开工序中没有被成功打开或打开后但没有被按要求摊平时,纸袋检测装置检测到纸袋袋底撑开不符合要求,继而向上胶气缸发出信号,抹胶气缸带动抹胶辊远离胶液盒G21,致使匀胶辊无法把胶液盒G21内的胶水抹到抹胶辊上,补强纸条没有被上胶,补强纸条无法被粘贴到纸袋底部,纸袋和补强纸条在后续的剔除工序中被剔除。
所述输送裁剪机构包括用于输送连续纸条的第一压辊组G31、用于对连续纸条裁剪出易撕裁剪口的纸条裁口刀具辊组G32、用于输送连续纸条的第二压辊组G33、用于输送连续纸条的第三压辊组G34、皮带轮组G35和辅助输送辊G36,所述第一压辊组G31、纸条裁口刀具辊组G32、第二压辊组G33、第三压辊组G34、皮带轮组G35和辅助输送辊G36沿连续纸条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补强机架G10上,第二压辊组G33、第三压辊组G34和皮带轮组G35之间通过皮带连接,连续纸条依次经过第一压辊组G31、纸条裁口刀具辊组G32、第二压辊组G33、第三压辊组G34、皮带轮组G35和辅助输送辊G36进行牵引输送,最后输送至打折粘贴机构处进行扯断、打折和粘贴;纸条裁口刀具辊组G32上设置有裁剪出易撕裁剪口的裁口刀具,纸条裁口刀具辊组G32每转一周就会在连续纸条上切出一个易于撕裂的裁剪口,纸条裁剪口上仍有部分与后续的连续纸条相连,故仍保持连续运动状态。
所述打折粘贴机构包括用于把连续纸条打折的打折辊组G41和用于把连续纸条沿裁剪口扯断成补强纸条和把补强纸条粘贴至纸袋底部的贴纸辊组G42,所述打折辊组410和贴纸辊组G42沿补强纸条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补强机架G10上;打折辊组410包括设置在补强机架G10上的打折辊、设置在补强机架G10上的辅助辊、用于把连续纸条顶起打折的打折片和用于把连续纸条压在贴纸辊组G42上的橡胶块,所述打折片设置在打折辊上,打折片与动力装置连接,由动力装置带动伸出或缩回;橡胶块设置在在打折辊上;所述贴纸辊组G42包括设置在补强机架G10上的贴纸辊和用于夹持连续纸条的夹纸钳,所述贴纸辊紧邻打折辊设置,夹纸钳设置在贴纸辊上,夹纸钳与动力装置连接,由动力装置带动打开或闭合,贴纸辊的转速大于输送裁剪机构的转速(具体地,所述贴纸辊的转速大于辅助输送辊G36的转速),动力装置与纸袋检测装置电连接:正常情况下,当连续纸条进入打折粘贴机构时,贴纸辊上的夹纸钳处于张开状态,打折辊上的打折片在动力装置带动下伸出,将连续纸条的前端顶起打弯送入贴纸辊的夹纸钳之间,与此同时夹纸钳在动力装置带动下闭合,将连续纸条夹紧在贴纸辊上,随后打折片缩回,打折辊表面的橡胶块将被夹住的纸条压在贴纸辊上,由于贴纸辊的转速大于辅助输送辊G36的转速,所以连续纸条会在贴纸辊和辅助输送辊G36之间沿裁剪口被扯断成补强纸条,贴纸辊继而回转,夹纸钳转到与纸袋底部接触处在动力装置控制下自动打开,补强贴条被粘贴在涂有胶水的纸袋底部;当纸袋在前面的袋底撑开工序中没有被成功打开或打开后但没有被按要求摊平时,纸袋检测装置检测到纸袋袋底撑开不符合要求,继而向动力装置发出信号,动力装置控制夹纸钳提前闭合,这样,连续纸条因缺少夹纸钳牵引而不能到达纸袋底部处进行粘贴,没有粘贴的纸条在后续的剔除工序中被剔除。
具体地,所述用于剔除没有粘贴的纸条的结构如下:包括设置在补强机架G10上的剔除辊组和设置在补强机架G10上的辅助输送辊组,所述剔除辊组包括多个主动剔除辊,主动剔除辊设置在贴纸辊和打折辊输送方向的一侧,并紧邻贴纸辊和打折辊设置,输送皮带绕在多个主动剔除辊之间形成主动剔除皮带组G51,辅助输送辊组包括多个辅助输送辊,输送皮带绕在多个辅助输送辊和打折辊之间形成从动剔除皮带组G52,主动剔除皮带组G51和从动剔除皮带组G52之间形成没有粘贴纸条的剔除通道,所述剔除辊组的输送速度大于输送裁剪机构的转速(具体地,所述剔除辊组的输送速度大于辅助输送辊G36的转速):没有被粘贴的纸条因缺少夹纸钳牵引而与主动剔除辊发生接触,继而进入由主动剔除皮带组G51和从动剔除皮带组G52组成剔除通道中,由于剔除辊组的输送速度大于辅助输送辊G36的转速,所以连续纸条会在剔除辊组和辅助输送辊G36之间沿裁剪口被扯断成阀口纸条,继而被输出至储存区,防止纸片飞扬。
所述差速机构G60包括安装在补强机架G10上的芯轴G61、安装在芯轴G61上的主动齿轮G62和由主动齿轮G62带动转动的从动齿轮G63,所述从动齿轮G63与同步轮连接,同步轮与贴纸辊通过同步带连接,芯轴G61一端与胶液盒G21内的匀胶辊连接,另一端设置调节手柄连接,通过转动调节手柄从而带动主动齿轮G62转动,从动齿轮G63随之转动,继而调节贴纸辊的转速,从而调节补强纸条贴在纸袋底部上的时间点,保证补强纸条所贴位置与要求一致,保证纸袋的加工质量。
如图19所示,所述袋底关底机构I00包括关底机架I10、左关底装置和右关底装置,所述左关底装置和右关底装置以纸袋糊底机的中心线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在关底机架I10上,左关底装置和右关底装置的结构一致。
所述左关底装置包括上关底机构和下关底机构,所述上关底机构和下关底机构在竖直平面内平行设置,所述上关底机构包括上导纸杆I21、上芯板I22和下翻板I23,所述上芯板I22设置于安装机架侧面,所述上导纸杆I21设置于所述上芯板I22靠近纸袋输入端的一侧,所述下翻板I23设置在所述上芯板I22上方且下翻板I23和上芯板I22之间留有供纸袋运行的适度间隙,所述下翻板I23设置为从其中部开始沿纸袋运动方向顺时针方向翻转结构,所述下关底机构包括下导纸杆I31、下芯板I32和上翻板I33,所述下导纸杆I31设置于所述下芯板I32靠近纸袋输入端的一侧,所述上翻板I33设置在所述下芯板I32下方且上翻板I33和下芯板I32之间留有供纸袋运行的适度间隙,所述上翻板I33设置为沿纸袋运动方向逆时针方向翻转结构,所述上翻板I33开始翻转的位置和所述下翻板I23开始翻转的位置相互错开,在本实施例中,沿袋筒运动方向,上翻板I33开始翻转的位置位于下翻板I23开始翻转位置的前方,纸袋在到达关底机构前袋底呈张开状态,张开的袋底形成梯形的上半页和下半页,纸袋先在导纸杆和安装机架之间的间隙运行,进入关底机构后纸袋运行于上、下芯板和安装机架之间的间隙,由于下翻板I23和上芯板I22之间留有供纸袋运行的适度间隙,上翻板I33和下芯板I32之间也留有供纸袋运行的适度间隙,纸袋先通过沿纸袋运动方向的顺时针方向翻转的下翻板I23把纸袋底部张开的上半页向下翻折,再通过沿纸袋运动方向逆时针方向翻转的上翻板I33把纸袋底部的下半页往上翻折,即完成关底过程。
更进一步地,沿袋筒运动方向,也可以将上翻板I33开始翻转的位置设置于下翻板I23开始翻转位置的后方,在这种设置方式下,先通过沿关底机构的内侧翻转的上翻板I33把纸袋底部的下半页往上翻折,再通过沿关底机构的外侧翻转的下翻板I23把纸袋底部张开的上半页向下翻折,同样可以达到关闭袋筒底部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适应不同袋底宽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滑杆I41、螺杆(图中未标示)、滑套I42、螺母(图中未标示)和调节管I46,所述滑杆I41内设置螺杆,所述螺杆的上部和下部螺纹的旋向相反,螺杆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连接一螺母,所述螺母外连接有滑套I42,所述滑套I42一端套设于滑杆I41外且与滑杆滑动连接,滑套I42的另一端设置有调节管套接部I421,所述滑套I42通过调节管套接部I421与调节管I46套接,调节管I46通过连接构件I60和下翻板I23、上翻板I33连接,所述上芯板I22包括上芯板主体I221和与上芯板主体I221一体设置的上芯板连接板I222,上芯板连接板I222通过螺栓固定于调节管I46的一端,同样,下芯板I32也包括下芯板主体I321和与下芯板主体I321一体设置的下芯板连接板I322,下芯板连接板I322通过螺栓固定于调节管I46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管I46设置两根,分别与滑杆I41上部和下部的滑套连接,所述调节管的截面设置为与调节管套接部I421的形状适配,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方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杆I41顶端设置有传动基板I80,传动基板I80上设置有两与所述螺杆同轴设置的链轮I43,所述的两链轮I43之间通过链条I44传动,其中一个链轮I43上连接有手轮I45,手轮I45上连接一方便转动手轮I45的手柄I451。转动手轮I45,其中一个链轮I43转动,通过与链轮I43配合的链条I44带动另一链轮I43转动,与链轮I43同轴设置的螺杆转动,由于两链轮I43之间通过链条I44传动,两链轮I43的转动方向相同,与链轮I43同轴设置的两螺杆转动方向也相同。螺杆的上部和下部螺纹的旋向相反,因此当螺杆转动时分别与螺杆上部和下部连接的两螺母运动方向也相反,要么向滑杆I41中心合拢,要么相互远离。螺母和滑套I42连接,滑套I42通过调节管I46带动下翻板I23和上翻板I33向滑杆I41中心合拢或远离滑杆I41中心,实现了下翻板I23和上翻板I33之间距离的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纸袋底部的关底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两滑杆I41的底部连接一基座I50,所述基座I50中部设置有连接基座I50和所述传动基板I80的主梁I70,主梁I70对调节机构起支撑作用。
所述外补强机构J00的结构与所述内补强机构G00的结构一致。
如图20-21所示,所述翻底机构K00包括翻底机架、左平底机构和右平底机构,所述左平底机构和右平底机构以糊底机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翻底机架上,所述左平底机构和右平底机构的结构一致;其中,左平底机构包括一安装在翻底机架上的安装基座K10,所述安装基座K10上设置有上输送组件K20和下输送组件K30,上输送组件K20和下输送组件K30互为镜像结构设置,所述上输送组件K20包括上主动辊K21、上从动辊K22、上摆向辊K23、上摆臂K24和上输送带K25,所述下输送组件K30包括下主动辊K31、下从动辊K32、下摆向辊K33、下摆臂K34和下输送带K35;所述上主动辊K21设置在安装基座K10的一端,所述上从动辊K22、上摆向辊K23和上摆臂K24设置在安装基座K10的另一端,上摆臂K24一端套设在所述上从动辊K22所在的轴上并设置为以上从动辊K22的轴心为中心转动,将上摆臂K24转动到一合适角度后,上紧用于调节上摆臂K24松紧的螺栓即可固定上摆臂K24。上摆向辊K23安装于上摆臂K24一端,上主动辊K21、上从动辊K22和上摆向辊K23通过上输送带K25传动,同理,下主动辊K31、下从动辊K32和下摆向辊K33通过下输送带K35传动,由于上摆向辊K23和上摆臂K24连接,而上摆臂K24设置为能以上从动辊K22的轴心为中心转动,上摆臂K24带动上摆向辊K23以上从动辊K22的轴心为中心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上紧调节上摆臂K24松紧的螺栓,下摆臂K34也带动下摆向辊K33以下从动辊K32的轴心为中心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后上紧调节下摆臂K34松紧的螺栓,上摆向辊K23和下摆向辊K33分别作为上输送带K25和下输送带K35的传动支点,其转动也使得上输送带K25和下输送带K35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这一角度小于90度,使平底机构在纸袋出口B处呈放射状开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输送带K25和所述下输送带K35在纸袋出口B处形成角度在15度至30度之间。上输送带K25和所述下输送带K35在纸袋出口B处呈一定夹角使纸袋出袋时速度更快,准确地将纸袋送至下一道工序。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主动辊K21和下主动辊K31由电机驱动。
如图22所示,所述废袋剔除机构M00包括运输皮带M10、支架M30,还包括剔除装置M20,所述剔除装置M20位于运输皮带M10的末端,所述剔除装置M20包括气缸M21、夹送皮带组M22、承托板M23和驱动电机M24;所述夹送皮带组M22包括进口与出口,所述夹送皮带组M22由位于下方的主动皮带与位于上方的从动皮带组成,主动皮带的带面与从动皮带的带面相抵接;所述驱动电机M24带动主动皮带循环运动;所述气缸M21位于运输皮带M10的下方,且气缸M21的活塞杆伸长方向与运输皮带M10的前进方向形成钝角,所述夹送皮带组M22的进口的移动方向与活塞杆伸长方向基本平行;所述承托板M23位于夹送皮带组M22的出口的下方。
正常生产时,纸袋沿着A方向运输,当在生产中发现纸袋出现不良时,气缸收到动作信号,当纸袋运送到气缸时,气缸活塞杆伸出,纸袋进入剔除装置,沿着B方向运输进入托板。纸袋在剔除装置内运输,被两根皮带夹送,运输可靠。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塞杆的前端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外周覆盖有橡胶层。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动皮带的下侧设有张力辊,所述张力辊与机架活动连接。张力辊可以调整皮带的松紧,适合不同厚度的纸袋生产需求。
如图23-24所示,所述出袋压实机构N00包括压实机架N10、入袋口、出袋口与运输皮带N30,还包括两个大轮N20,所述运输皮带N30由进料段、压紧段、出料段组成,所述进料段与入袋口连接,所述出袋口与出料段连接,压紧段的两端分别与进料段、出料段连接;所述大轮N20分为前大轮N21与后大轮N22,所述两个大轮N20均与压实机架N10转动连接,所述运输皮带N30的压紧段先后经过后大轮N22与前大轮N21且在大轮N20之间形成“S”形的轨迹,所述大轮N20通过电机驱动。
纸袋在完成了前工序后,在进入本实用新型的时候,纸袋被夹在皮带之间,然后伴随着皮带一起移动,纸袋先经过进料段,然后开始进入后大轮N22的压紧段,然后在后大轮N22顺时针转半圈后进入前大轮N21,然后沿着前大轮N21逆时针转动半圈,最后接着出料段进入出袋口,完成压实作业。由于纸袋的压紧轨迹经过的距离约为两个大轮的周长,所以压实可靠,在经过同样距离的压实轨迹,大轮的占地面积明显小于利用传统的直轨道轨迹,而且利用大轮的转动还可以提供更大的皮带张力,使得压实效果更理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皮带调节装置N40,所述运输皮带N30包括左皮带N31与右皮带N32,所述皮带调节装置N40包括皮带架N41、手轮N42、转轴N43、伸缩架N44,所述运输皮带N30固定安装在皮带架N41,所述皮带架N41与伸缩架N44连接,所述手轮N42与转轴N43连接,所述伸缩架N44与转轴N43螺纹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运输皮带N30的进料段倾斜向上;前大轮N21与后大轮N22的轴心连线与进料段的前进方向平行;所述运输皮带N30的出料段的前进方向与水平线平行。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装置N40有两个以上,所有调节装置N40的皮带架N41连接在一起形成连续的整体,所有调节装置N40的手轮N42之间通过同步链条或同步皮带连接。
如图25所示,所述收袋机构O00包括收袋机架,还包括输送带O10、整理轮系O20、承托板O30和挡板O40,输送带O10通过滚轴安装在收袋机架上;整理轮系O20位于输送带O10的前端;承托板O30设于输送带O10的后端,承托板O30向下倾斜固定安装在收袋机架上,与输送带O10的后端延伸方向形成锐角夹角;承托板O30的末端设有挡板O40。成品袋在输送带上传送的时候,由整理轮系将成品袋压平,再传到承托板,承托板向下倾斜,成品袋在重力的作用下,与挡板靠齐。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收袋机架包括转轴,转轴设于输送带O10前端的上方,转轴可相对收袋机架做自由转动;整理轮系O20包括滚轮O21、连杆O22,滚轮O21与输送带O10抵接,滚轮O21通过轴承与连杆O22的下端铰接,所述连杆O22的上端与收袋机架的转轴连接,连杆O22的长度大于输送带O10与收袋机架的转轴的距离。滚轮系在重力的作用下与皮带抵接,当有成品袋经过的时候,滚轮稍稍被抬起,连杆向上摆动,滚轮压着成品袋,使得成品袋顺平。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整理轮系O20有两组,均匀分布在输送带O10的中央。
进一步优选的,承托板O30的最高端低于输送带O10上部分的带平面。为了减轻工人的收袋次数,成托板与输送带的落差要大于一定数量的成品袋的厚度,这样工人就可以一次过将一叠成品袋装紧包装盒上。
进一步优选的,承托板O30设有长孔,长孔的长度方向沿着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挡板O40通过螺栓安装在承托板O30的长孔上。由于不同袋的长度会有不同,所以需要调整挡板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的成品袋。
本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包括给料机构、整理机构、双袋剔除机构、袋筒撑开机构、片状阀口机构、筒状阀口机构、内补强机构、关底胶机构、袋底关底机构、外补强机构、翻底机构、外补强袋底两色印刷机构、废袋剔除机构、出袋压实机构和收袋机构,功能多样,满足生产要求;而且本纸袋糊底机利用伺服电机控制,自动化程度更高,控制更精确;本纸袋糊底机的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满足生产的连续性,保证纸袋的生产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特征在于,按照纸袋加工工序依次包括把袋筒进行输送上料的给料机构、把袋筒进行整理的整理机构、把叠在一起的两个以上袋筒剔除的双袋剔除机构、把袋筒两端吸开摊平的袋筒撑开机构、在纸袋底端粘贴片状阀口的片状阀口机构、在纸袋底端粘贴筒状阀口的筒状阀口机构、在纸袋底端粘贴内补强的内补强机构、对纸袋两端进行抹关底胶水的关底胶机构、对纸袋两端进行关底操作的袋底关底机构、对已经关底的纸袋进行外补强粘贴的外补强机构、把纸袋两底部进行摊平的翻底机构、对粘贴在纸袋底端的外补强条进行两色印刷的外补强袋底两色印刷机构、对加工达不到要求的纸袋进行剔除的废袋剔除机构、对已经加工完毕合格的纸袋进行输送压实的出袋压实机构、把纸袋收集输出的收袋机构、伺服电机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给料机构、整理机构、双袋剔除机构、袋筒撑开机构、片状阀口机构、筒状阀口机构、内补强机构、关底胶机构、袋底关底机构、外补强机构、翻底机构、外补强袋底两色印刷机构、废袋剔除机构、出袋压实机构和收袋机构都与伺服电机动力系统连接,伺服电机动力系统与控制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机构包括给料机架,所述给料机架上设置有可旋转的转鼓,该转鼓的一侧圆周均布有可转动的若干带有吸嘴的吸袋辊,转鼓的上方安装有放料仓,转鼓的侧上方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转鼓和出料机构都与伺服电机动力系统连接;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输送轮,该输送轮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下支承轮和第二下支承轮,所述输送轮、第一下支承轮和第二下支承轮之间撑开安装有下输送带,该输送轮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上支承轮、第二上支承轮和第三上支承轮,所述第一上支承轮、第二上支承轮和第三上支承轮之间撑开安装有上输送带,该上输送带的外侧与下输送带的外侧贴合,所述输送轮与伺服电机动力系统连接;所述放料仓的放料口与出料机构到转鼓中心的连线成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袋剔除机构包括双袋传输皮带、双袋机架,还包括双袋判断装置与双袋剔除装置;所述双袋判断装置包括主动轮、皮带组、感应轮、连杆、传感器和摆臂,所述皮带组包括上皮带与下皮带,下皮带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驱动下皮带循环移动,上皮带与下皮带抵接,所述感应轮靠近上皮带且所述感应轮与连杆的前端铰接,所述连杆与摆臂铰接,摆臂靠近传感器,所述皮带组包括进袋口与出袋口;所述双袋剔除装置包括推送气缸、滚轮组和托架,所述滚轮组包括有进口与出口,所滚轮组的进口靠近所述推送气缸、出口靠近所述的托架,所述推送气缸与传感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袋筒撑开机构包括吸开机架、用于把纸筒两端撑开的纸袋撑开装置和用于把已经撑开的纸袋袋底压平定型的压紧调整装置,所述纸袋撑开装置和压紧调整装置都设置在吸开机架上;所述压紧调整装置包括上斜角轮组和下斜角轮组,所述上斜角轮组包括把已经撑开的纸袋袋底压平定型的前压紧轮和后压紧轮、输送皮带和用于张紧输送皮带的4个张紧轮,所述前压紧轮、后压紧轮和4个张紧轮都设置在机架上,输送皮带依次绕在前压紧轮、后压紧轮和4个张紧轮上,形成环形输送带结构;所述下斜角轮组的结构和上斜角轮组结构一致;所述上斜角轮组还包括调整臂,所述吸开机架上设置有两定位块,定位块上设置有固定孔,调整臂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固定螺孔,固定螺栓穿过固定孔和固定螺孔把调整臂与两定位块固定连接;4个张紧轮包括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第三张紧轮和第四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设置在调整臂上,前压紧轮通过固定块设置在调整臂的端部,第二张紧轮、第三张紧轮和第四张紧轮设置在机架上,后压紧轮设置在机架上,通过调整调整臂上不同的固定螺孔对应定位块上的固定孔以调整前压紧轮和后压紧轮之间的距离;输送皮带依次绕在前压紧轮、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第三张紧轮、第四张紧轮和后压紧轮上,形成环形输送带结构;所述下斜角轮组的结构和上斜角轮组结构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阀口机构包括阀口机架、用于对阀口纸条上胶的涂胶装置、用于对连续纸条进行输送和对连续纸条裁剪出裁剪口的输送裁剪机构、用于把连续纸条沿裁剪口扯断成阀口纸条和夹持阀口纸条粘贴至纸袋上的打折粘贴机构和用于调节打折粘贴机构转速的差速机构,所述涂胶装置、输送裁剪机构、打折粘贴机构和差速机构都设置在阀口机架上;所述打折粘贴机构包括用于把连续纸条打折的打折辊组和用于把连续纸条沿裁剪口扯断成阀口纸条和把阀口纸条粘贴至纸袋底部的贴纸辊组,所述打折辊组和贴纸辊组沿阀口纸条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阀口机架上;所述差速机构包括安装在阀口机架上的芯轴、安装在芯轴上的主动齿轮和由主动齿轮带动转动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同步轮连接,同步轮与贴纸辊组通过同步带连接,芯轴一端与涂胶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调节手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阀口机构包括筒状机架、用于对阀口纸条上胶的涂胶装置、用于对连续纸条上胶和实现筒状阀口成型的阀口成型机构、用于对连续纸条进行输送和对连续纸条裁剪出裁剪口的输送裁剪机构、用于把连续纸条沿裁剪口扯断成阀口纸条和夹持阀口纸条粘贴至纸袋上的打折粘贴机构和用于调节打折粘贴机构转速的差速机构,所述涂胶装置、阀口成型机构、输送裁剪机构、打折粘贴机构和差速机构都设置在筒状机架上;所述打折粘贴机构包括用于把连续纸条打折的打折辊组和用于把连续纸条沿裁剪口扯断成阀口纸条和把阀口纸条粘贴至纸袋底部的贴纸辊组,所述打折辊组和贴纸辊组沿阀口纸条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筒状机架上;所述差速机构包括安装在筒状机架上的芯轴、安装在芯轴上的主动齿轮和由主动齿轮带动转动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同步轮连接,同步轮与贴纸辊组通过同步带连接,芯轴一端与涂胶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调节手柄连接;所述阀口成型机构包括用于对连续纸条上胶的纸条上胶装置、用于支撑纸卷的纸卷筒和用于把纸条折成筒状阀口形状的筒状阀口成型装置,所述纸条上胶装置包括安装在筒状机架上的支撑杆和在动力带动下以支撑杆为旋转中心旋转的喷胶嘴,所述喷胶嘴安装在支撑杆上,喷胶嘴与上胶旋转气缸连接,上胶旋转气缸与纸袋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纸卷筒安装在筒状机架上,纸卷筒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筒状阀口成型装置包括安装在筒状机架上的阀口成型辊、安装在阀口成型辊上的导向机构和安装在阀口成型辊上的筒状阀口成型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安装在阀口成型辊靠近纸卷筒的一侧,筒状阀口成型机构安装在阀口成型辊靠近输送裁剪机构一侧,所述导向机构由两块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导向板组成,两块直角三角形导向板组成等腰三角形结构,等腰三角形结构的顶角指向筒状阀口成型板,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底边靠近纸卷筒;所述筒状阀口成型机构包括上成型结构和下形成结构,所述上成型结构包括安装在阀口成型辊的上安装板和截面为U形的上成型板,所述上成型板U形内表面的一侧安装在上安装板上,U形内表面的另一侧与上安装板存在间隙,上成型板的U形开口竖直向下,所述下形成结构包括安装在阀口成型辊的下安装板和截面为U形的下成型板,所述下成型板U形内表面的一侧安装在下安装板上,U形内表面的另一侧与下安装板存在间隙,下成型板的U形开口竖直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补强机构包括补强机架、用于对补强纸条上胶的涂胶装置、用于对连续纸条进行输送和对连续纸条裁剪出裁剪口的输送裁剪机构、用于把连续纸条沿裁剪口扯断成补强纸条和夹持补强纸条粘贴至纸袋上的打折粘贴机构和用于调节打折粘贴机构转速的差速机构,所述涂胶装置、输送裁剪机构、打折粘贴机构和差速机构都设置在补强机架上;所述打折粘贴机构包括用于把连续纸条打折的打折辊组和用于把连续纸条沿裁剪口扯断成补强纸条和把补强纸条粘贴至纸袋底部的贴纸辊组,所述打折辊组和贴纸辊组沿补强纸条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补强机架上;所述差速机构包括安装在补强机架上的芯轴、安装在芯轴上的主动齿轮和由主动齿轮带动转动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同步轮连接,同步轮与贴纸辊通过同步带连接,芯轴一端与涂胶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调节手柄连接;所述外补强机构的结构与所述内补强机构的结构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底关底机构包括关底机架、左关底装置和右关底装置,所述左关底装置和右关底装置以纸袋糊底机的中心线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在关底机架上,左关底装置和右关底装置的结构一致;所述左关底装置包括上关底机构、下关底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上关底机构和下关底机构在竖直平面内平行设置,所述上关底机构包括上导纸杆、上芯板和下翻板,所述上芯板设置于关底机架侧面,上导纸杆设置于上芯板靠近纸袋输入端的一侧,下翻板设置在上芯板上方且下翻板和上芯板之间留有供纸袋运行的间隙,所述下翻板设置为从中部开始沿纸袋运动方向顺时针方向翻转结构;所述下关底机构包括下导纸杆、下芯板和上翻板,所述下芯板设置于关底机架侧面,下导纸杆设置于下芯板靠近纸袋输入端的一侧,所述上翻板设置在所述下芯板下方且上翻板和下芯板之间留有供纸袋运行的间隙,所述上翻板设置为沿纸袋运动方向逆时针方向翻转结构,所述上翻板开始翻转的位置和所述下翻板开始翻转的位置相互错开;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滑杆、螺杆、滑套、螺母和调节管,所述滑杆内设置螺杆,所述螺杆的上部和下部螺纹的旋向相反,螺杆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连接一螺母,所述螺母外连接滑套,所述滑套一端套设于滑杆外且与滑杆滑动连接,滑套的另一端设置有调节管套接部,所述滑套通过调节管套接部与调节管套接,调节管通过连接构件和下翻板、上翻板连接;所述滑杆顶端设置有传动基板,传动基板上设置有两与所述螺杆同轴设置的链轮,所述的两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其中一个链轮上连接有手轮,手轮上连接一方便转动手轮的手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底机构包括翻底机架、左平底机构和右平底机构,所述左平底机构和右平底机构以糊底机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在翻底机架上,所述左平底机构和右平底机构的结构一致;其中,左平底机构包括一安装在翻底机架上的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上输送组件和下输送组件,上输送组件和下输送组件互为镜像结构设置,所述上输送组件包括上主动辊、上从动辊、上摆向辊、上摆臂和上输送带,所述下输送组件包括下主动辊、下从动辊、下摆向辊、下摆臂和下输送带;所述上主动辊设置在安装基座的一端,所述上从动辊、上摆向辊和上摆臂设置在安装基座的另一端,上摆臂一端套设在所述上从动辊所在的轴上并设置为以上从动辊的轴心为中心转动,通过松紧螺栓固定上摆臂;上摆向辊安装于上摆臂一端,上主动辊、上从动辊和上摆向辊通过上输送带传动,下主动辊、下从动辊和下摆向辊通过下输送带传动;所述上输送带和所述下输送带在纸袋出口处形成角度在15度至30度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袋压实机构包括压实机架、入袋口、出袋口与运输皮带,还包括两个大轮,所述运输皮带由进料段、压紧段、出料段组成,所述进料段与入袋口连接,所述出袋口与出料段连接,压紧段的两端分别与进料段、出料段连接;所述大轮分为前大轮与后大轮,所述两个大轮均与压实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运输皮带的压紧段先后经过后大轮与前大轮且在大轮之间形成“S”形的轨迹,所述大轮通过电机驱动;还包括皮带调节装置,所述运输皮带包括左皮带与右皮带,所述皮带调节装置包括皮带架、手轮、转轴、伸缩架,所述运输皮带固定安装在皮带架,所述皮带架与伸缩架连接,所述手轮与转轴连接,所述伸缩架与转轴螺纹连接;所述运输皮带的进料段倾斜向上;前大轮与后大轮的轴心连线与进料段的前进方向平行;所述运输皮带的出料段的前进方向与水平线平行。
CN201520833667.XU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 Active CN205202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3667.XU CN205202298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3667.XU CN205202298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02298U true CN205202298U (zh) 2016-05-04

Family

ID=55840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33667.XU Active CN205202298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02298U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2678A (zh) * 2016-08-15 2016-11-23 江阴市汇通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送料机构
CN106217941A (zh) * 2016-09-13 2016-12-14 平湖英厚机械有限公司 纸袋机袋中袋上胶装置
CN106239975A (zh) * 2016-09-13 2016-12-21 平湖英厚机械有限公司 纸袋机袋中袋装置
CN106584921A (zh) * 2016-12-22 2017-04-26 淄博日月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三合一内衬袋热封底工艺及设备
CN106739166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天津市金利达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袋糊底一体机
CN107020770A (zh) * 2017-05-17 2017-08-08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容器生产设备
CN107599505A (zh) * 2017-08-04 2018-01-19 佛山市达肯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筒状阀口纸袋的加工装置
CN108422713A (zh) * 2018-04-21 2018-08-21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纸纱复合袋的压实码垛装置
CN109051268A (zh) * 2018-09-05 2018-12-21 河南佰嘉新型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气性双内阀阀口袋
CN109383073A (zh) * 2017-08-05 2019-02-26 无锡市神之恩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单头自动糊底机
CN109624410A (zh) * 2018-12-29 2019-04-16 佛山市达肯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成型装置
CN109774242A (zh) * 2018-12-29 2019-05-21 佛山市达肯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糊底机
CN110001133A (zh) * 2019-04-02 2019-07-12 江西新明峰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排列压痕装置
CN110181862A (zh) * 2019-04-02 2019-08-30 江西新明峰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糊底机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2678A (zh) * 2016-08-15 2016-11-23 江阴市汇通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送料机构
CN106217941A (zh) * 2016-09-13 2016-12-14 平湖英厚机械有限公司 纸袋机袋中袋上胶装置
CN106239975A (zh) * 2016-09-13 2016-12-21 平湖英厚机械有限公司 纸袋机袋中袋装置
CN106584921B (zh) * 2016-12-22 2019-06-25 淄博日月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三合一内衬袋热封底工艺及设备
CN106584921A (zh) * 2016-12-22 2017-04-26 淄博日月进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三合一内衬袋热封底工艺及设备
CN106739166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天津市金利达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袋糊底一体机
CN107020770A (zh) * 2017-05-17 2017-08-08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容器生产设备
CN107599505A (zh) * 2017-08-04 2018-01-19 佛山市达肯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筒状阀口纸袋的加工装置
CN109383073A (zh) * 2017-08-05 2019-02-26 无锡市神之恩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单头自动糊底机
CN108422713A (zh) * 2018-04-21 2018-08-21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纸纱复合袋的压实码垛装置
CN109051268A (zh) * 2018-09-05 2018-12-21 河南佰嘉新型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气性双内阀阀口袋
CN109624410A (zh) * 2018-12-29 2019-04-16 佛山市达肯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二次成型装置
CN109774242A (zh) * 2018-12-29 2019-05-21 佛山市达肯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糊底机
CN110001133A (zh) * 2019-04-02 2019-07-12 江西新明峰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排列压痕装置
CN110181862A (zh) * 2019-04-02 2019-08-30 江西新明峰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糊底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02298U (zh) 一种双阀口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
CN205202299U (zh) 一种内外补强纸袋糊底机
CN107054734A (zh) 一种板材自动包装线及包装方法
CN107584807A (zh) 高速半自动粘钉一体机
CN206254564U (zh) 一种立体纸袋制袋机
US1818198A (en) Wrapper-gumming and delivery system
JP2000118835A (ja) 個別に運ばれる平坦な物体を重なった形態で前進コンベア上に堆積させる装置
CN103991240B (zh) 一种自动糊盒机
CN103909681B (zh) 一种自动纸袋压痕机
CN106739152B (zh) 一种立体纸袋制袋机
CN207207256U (zh) 多层纸袋包皮设备
CN108944022A (zh) 一种纸塑uv贴合设备及其方法
CN205631525U (zh) 一种包装盒成型出料辅助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糊盒机
CN206780572U (zh) 一种自动木条拼板机
CN207957307U (zh) 一种与贴窗机配套使用的输送及收纸分垛机构
WO2022110438A1 (zh) 一种摆胶分条机
CN207359917U (zh) 用于自动化地制造书硬皮封面的机器
US4243012A (en)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joined-bricks
CN205256758U (zh) 一种面膜包装袋的输送机构
CN104742561B (zh) 一种全自动包背机
CN208700218U (zh) 一种可使纸张减速的覆膜机
CN207957306U (zh) 一种与贴窗机配套使用的收纸分垛装置
CN208197693U (zh) 一种自动纸板包边机
CN206406143U (zh) 一种不干胶纸纵横双向划线机
CN206938071U (zh) 一种改进的全自动糊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