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90360U - 插扣结构 - Google Patents

插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90360U
CN205190360U CN201520829460.5U CN201520829460U CN205190360U CN 205190360 U CN205190360 U CN 205190360U CN 201520829460 U CN201520829460 U CN 201520829460U CN 205190360 U CN205190360 U CN 205190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blade
elastic arm
buckle structure
guard
breath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294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祥林
吴朋飞
李永祥
王桃元
陈国强
周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2082946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90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90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903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扣结构,用于固定风叶和网罩,包括:穿插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穿插杆用于穿过风叶和网罩;止挡部,连接在穿插杆的第一端;胀缩部,连接在穿插杆的第二端,胀缩部具有可以穿过风叶和网罩的收缩状态以及卡住风叶或者网罩的膨胀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插扣结构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落地扇的后网组件在装配过程中出现的人工劳动量大、组装效率低、固定不牢固以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插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装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插扣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落地扇的后网组件包括风叶和网罩(落地扇的后网),该后网组件目前的组装方式是将风叶套在后网上,然后人工将铁丝穿过风叶和后网,再拧紧铁丝,从而固定后网组件,这种组装方式的人工劳动量大,组装效率低,后网组件的固定不牢固而容易出现晃动,而且在装配方面后网组件的装配量大,需要更多工人,导致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插扣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落地扇的后网组件在装配过程中出现的人工劳动量大、组装效率低、固定不牢固以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扣结构,用于固定风叶和网罩,包括:穿插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穿插杆用于穿过风叶和网罩;止挡部,连接在穿插杆的第一端;胀缩部,连接在穿插杆的第二端,胀缩部具有可以穿过风叶和网罩的收缩状态以及卡住风叶或者网罩的膨胀状态。
进一步地,胀缩部包括:多个弹性臂,弹性臂沿穿插杆的径向方向朝外侧突出;在胀缩部处于收缩状态时,弹性臂的自由端可以穿过风叶的安装孔或者网罩的安装孔;在胀缩部处于膨胀状态时,弹性臂的自由端抵顶住风叶或者网罩。
进一步地,胀缩部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在穿插杆的第二端,弹性臂的连接端连接在连接部的第二端,弹性臂的自由端可远离或靠近连接部。
进一步地,胀缩部还包括弹性回复件,弹性回复件的一端连接在穿插杆上或者连接部上,另一端连接在弹性臂的自由端,弹性回复件对弹性臂的自由端施加背离连接部方向的弹性力。
进一步地,弹性回复件为V型弹片。
进一步地,多个弹性臂沿穿插杆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多个弹性臂形成了锥形导引结构。
进一步地,止挡部的外径大于风叶的安装孔或者网罩安装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穿插杆、止挡部以及胀缩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使用插扣结构装配落地扇的后网组件时,装配风叶和后网的装配过程如下:将插扣结构竖放在工作台上,此时胀缩部处于收缩状态,将后网平放后穿过插扣结构的穿插杆并抵顶在止挡部处,然后再将风叶穿过穿插杆后抵顶住后网,插扣结构由下而上穿过后网和风叶,当插扣结构的胀缩部穿过风叶后,胀缩部变为膨胀状态以卡紧风叶和后网,实现对落地扇的后网组件固定装配。后网和风叶的安装顺序可以互换,胀缩部在膨胀状态下可以卡住风叶也可以卡住网罩。这种组装方式方便快捷,只需要安装步骤进行组装就可以完成固定装配,组装效率高,需要人工劳动量很小;而且通过胀缩部和止挡部将后网和风叶进行固定以及卡紧,不容易产生晃动;在装配后网组件时,通过插扣结构可以进行流水线装配,不需要很多的工人,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扣结构的胀缩部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扣结构的胀缩部处于膨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插扣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穿插杆;20、止挡部;30、胀缩部;31、弹性臂;32、连接部;33、弹性回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扣结构,用于固定风叶和网罩,插扣结构包括穿插杆10、止挡部20和胀缩部30,穿插杆1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穿插杆10用于穿过风叶和网罩,止挡部20连接在穿插杆10的第一端,胀缩部30连接在穿插杆10的第二端,胀缩部30具有可以穿过风叶和网罩的收缩状态以及卡住风叶或者网罩的膨胀状态。
使用插扣结构装配落地扇的后网组件时,装配风叶和网罩(后网)的装配过程如下:将插扣结构竖放在工作台上,此时胀缩部30处于收缩状态,将后网平放后穿过插扣结构的穿插杆10并抵顶在止挡部20处,然后再将风叶穿过穿插杆10后抵顶住后网,插扣结构由下而上穿过后网和风叶,当插扣结构的胀缩部穿过风叶后,胀缩部变为膨胀状态以卡紧风叶和后网,实现对落地扇的后网组件固定装配。后网和风叶的安装顺序可以互换,胀缩部30在膨胀状态下可以卡住风叶也可以卡住网罩。这种组装方式方便快捷,只需要安装步骤进行组装就可以完成固定装配,组装效率高,需要人工劳动量很小;而且通过胀缩部30和止挡部20将后网和风叶进行固定以及卡紧,不容易产生晃动;在装配后网组件时,通过插扣结构可以进行流水线装配,不需要很多的工人,节约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胀缩部30包括有多个弹性臂31,弹性臂31沿穿插杆10的径向方向朝外侧突出;在胀缩部30处于收缩状态时,弹性臂31的自由端可以穿过风叶的安装孔或者网罩的安装孔;在胀缩部30处于膨胀状态时,弹性臂31的自由端抵顶住风叶或者网罩。弹性臂31的可以直接设置在穿插杆10上或者设置在其他的连接部件上,弹性臂31是可以弹性收缩和膨胀的,这样可以满足上述的功能需要,在胀缩部收缩状态时,弹性臂31收缩在穿插杆10的外壁上,在需要卡住风叶或者外网时,弹性臂31呈散开状并通过自由端抵顶住风叶或者外网,以完成卡紧。在正常放置状态下,弹性臂31是处于散开状的,在需要穿过风叶和网罩(后网)时,弹性臂31被风叶和网罩的安装孔压缩形成弹性收缩。
参见图2和图3,胀缩部30还包括连接部32,连接部32的第一端连接在穿插杆10的第二端,弹性臂31的连接端连接在连接部32的第二端,弹性臂31的自由端可远离或靠近连接部32。在胀缩部30处于收缩状态时,如图2,弹性臂31的自由端位于靠近连接部32的位置;在胀缩部30处于膨胀状态时,如图3,弹性臂31的自由端远离连接部32,而且弹性臂31的自由端突出于穿插杆10的距离是大于风叶或者外网的安装孔半径的,这样才能通过弹性臂31的自由端卡顶风叶或者外网。
优选地,胀缩部30还包括弹性回复件33,参见图3,弹性回复件33的一端连接在连接部32上,另一端连接在弹性臂31的自由端,弹性回复件33对弹性臂31的自由端施加背离连接部32方向的弹性力。在一种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弹性回复件33的一端连接在穿插杆10上,另一端连接在弹性臂的自由端,这种结构也可以实现上述弹性回复件33的功能。在装配过程中,在穿过风叶或者外网后,弹性臂31通过弹性力直接回复到远离连接部32的位置处,在将风叶和网罩均穿入到穿插杆10上后,弹性臂31直接回复到远离连接部32的位置处,进而实现对风叶或者网罩的卡顶,这种结构不需要工人再调整胀缩部30变为膨胀状态,节省了装配时间,提升了装配效率。
弹性回复件33为V型弹片。为了提升固定效果,多个弹性臂31沿穿插杆10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多个弹性臂31这种分布方式可以使卡紧力更加均匀,不容易产生晃动。
在提升装配效率方面,本实施例的插扣结构中,多个弹性臂31形成了锥形导引结构。在插入风叶和网罩时,这种锥形导引结构可以方便工人完成装配,节省了装配时间。
止挡部20的外径大于风叶的安装孔或者网罩安装孔的直径。穿插杆10、止挡部20以及胀缩部30为一体成型结构。插扣结构为一体成型的塑胶件,这种结构适合高强度的装配工作,通过用水口回收料在注塑机上通过模具直接注塑成型,这种插扣结构采用全自动方式生产,可以实现水口的再利用。
当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插扣结构,用于固定风叶和网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穿插杆(1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穿插杆(10)用于穿过所述风叶和所述网罩;
止挡部(20),连接在所述穿插杆(10)的第一端;
胀缩部(30),连接在所述穿插杆(10)的第二端,所述胀缩部(30)具有可以穿过所述风叶和所述网罩的收缩状态以及卡住所述风叶或者所述网罩的膨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缩部(30)包括:
多个弹性臂(31),所述弹性臂(31)沿所述穿插杆(10)的径向方向朝外侧突出;在所述胀缩部(30)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弹性臂(31)的自由端可以穿过所述风叶的安装孔或者所述网罩的安装孔;在所述胀缩部(30)处于膨胀状态时,所述弹性臂(31)的自由端抵顶住所述风叶或者所述网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缩部(30)还包括: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穿插杆(10)的第二端,所述弹性臂(31)的连接端连接在所述连接部(32)的第二端,所述弹性臂(31)的自由端可远离或靠近所述连接部(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缩部(30)还包括弹性回复件(33),所述弹性回复件(3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穿插杆(10)上或者所述连接部(32)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弹性臂(31)的自由端,所述弹性回复件(33)对所述弹性臂(31)的自由端施加背离所述连接部(32)方向的弹性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回复件(33)为V型弹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性臂(31)沿所述穿插杆(10)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性臂(31)形成了锥形导引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20)的外径大于所述风叶的安装孔或者所述网罩安装孔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插杆(10)、所述止挡部(20)以及所述胀缩部(30)为一体成型结构。
CN201520829460.5U 2015-10-21 2015-10-21 插扣结构 Active CN205190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9460.5U CN205190360U (zh) 2015-10-21 2015-10-21 插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9460.5U CN205190360U (zh) 2015-10-21 2015-10-21 插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90360U true CN205190360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83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29460.5U Active CN205190360U (zh) 2015-10-21 2015-10-21 插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9036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0655A (zh) * 2017-07-06 2017-11-24 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件
CN108591087A (zh) * 2017-10-24 2018-09-28 赛而乐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风扇的后网组件装配锁扣结构
CN109795789A (zh) * 2019-01-02 2019-05-24 佛山市吉星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风扇网罩与扇叶的运输固定支架
CN111397319A (zh) * 2020-04-08 2020-07-10 陈辉 药材烘烤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0655A (zh) * 2017-07-06 2017-11-24 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件
CN108591087A (zh) * 2017-10-24 2018-09-28 赛而乐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风扇的后网组件装配锁扣结构
CN109795789A (zh) * 2019-01-02 2019-05-24 佛山市吉星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风扇网罩与扇叶的运输固定支架
CN111397319A (zh) * 2020-04-08 2020-07-10 陈辉 药材烘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90360U (zh) 插扣结构
CN207229922U (zh) 可调式上下水管道固定装置
CN206917982U (zh) 一种街码抱箍组件
CN105298205B (zh) 一种电网电线杆加固加高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3640528B (zh) 汽车门板装配用滑槽卡扣
CN210326959U (zh) 一种深埋通信管道外部防护组件
CN204839047U (zh) 一种套被套器
CN203168590U (zh) 一种蒙古包蚊帐支架
CN216740511U (zh) 一种装配式外墙防水型挤塑板
CN20560474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拆卸安装的护栏
CN203856205U (zh) 一种组合防水螺栓装置
CN205911332U (zh) 一种新型电芯支架及其应用该电芯支架的电池包
CN205780133U (zh) 一种膨胀管和预制件
CN206159206U (zh) 一种膨胀管和预制件
CN207559463U (zh) 一种线缆固定件
CN205609734U (zh) 采集终端天线固定装置
CN204876813U (zh) 一种建筑围挡固定装置
CN210637746U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机电安装支架
CN207686293U (zh) 一种模板固定装置
CN206289997U (zh) 施工防护安全网
CN207967794U (zh) 一种电力系统安全架线装置
CN214993739U (zh) 一种固定塑料排水板的插销
CN21071654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管道防护装置
CN209461989U (zh) 一种地面布管装置
CN209131003U (zh) 一种取暖器防护网固定结构及取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