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85942U - 一种底板总成及使用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板总成及使用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85942U
CN205185942U CN201520760370.5U CN201520760370U CN205185942U CN 205185942 U CN205185942 U CN 205185942U CN 201520760370 U CN201520760370 U CN 201520760370U CN 205185942 U CN205185942 U CN 205185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scle groove
riser
utility
floor pan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6037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余
胡飞
冯天麒
黄秀赤
王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BYD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BYD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BYD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BYD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6037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85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85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859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板总成,包括第一筋槽、第二筋槽、立板和加强筋板;所述第一筋槽,所述立板和所述第二筋槽依次连接,所述立板设有凹部,所述凹部具有深度值h,所述凹部、所述第一筋槽和所述第二筋槽之间设有焊接部,所述凹部上设有所述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筋槽和所述第二筋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板总成及车辆,强度高、刚度强、结构合理。

Description

一种底板总成及使用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板总成及使用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201320744284.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轮矿用自卸车底板总成,包括:底板、立板,底板上设有加强筋槽,立板高度与加强筋槽的高度相同,加强筋槽与立板的焊缝处设有加强筋板。
该底板总成中的左筋槽、右筋槽均与中间立板进行焊接,左筋槽、右筋槽之间没有设计重要焊缝进行连接,同时立板结构不合理导致左筋槽、右筋槽和立板三组件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底板总成整体强度不高、刚度不强、结构不合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板总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底板总成,包括第一筋槽、第二筋槽、立板和加强筋板,所述第一筋槽、所述立板和所述第二筋槽依次连接,所述立板设有凹部,所述凹部具有深度值h,所述凹部、所述第一筋槽和所述第二筋槽之间设有焊接部,所述凹部上设有所述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筋槽和所述第二筋槽。
进一步的,所述深度值h为3毫米~8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筋槽的顶端与所述第二筋槽的顶端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的厚度为5毫米~4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的厚度为2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板的至少一个角倒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板的至少一端设为圆弧状。
所述第一筋槽与所述立板焊接,所述第二筋槽与所述立板焊接,同时所述第一筋槽与所述第二筋槽通过所述焊接部连接。所述凹部产生的空间填充焊接熔敷金属,使得所述第一筋槽、所述第二筋槽和所述立板三者两两之间相互连接,该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同时也增加了底板总成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加强筋板可以增加第一筋槽、第二筋槽的刚度,减少第一筋槽和第二筋槽在装载过程中的变形,还可以分解装载过程中第一筋槽、第二筋槽与立板之间焊缝所受的拉应力。在上述结构下,底板总成的整体结构得到改进,强度得到提高,刚度大大增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底板总成。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底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底板总成的顶端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底板总成的B-B剖视示意图;
附图4是B-B剖视图中关键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第一筋槽100、第一筋槽顶端110、
第二筋槽200、第二筋槽顶端210、
立板300、凹槽310、焊接部311、
加强筋板400、
底板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板总成,包括:第一筋槽100,第二筋槽200,立板300,加强筋板400和底板500。
第一筋槽100,第二筋槽200和立板300固定在底板500上,第一筋槽100,立板300和第二筋槽200依次连接。其中第一筋槽100与立板300焊接,第二筋槽200与立板300焊接,同时第一筋槽100与第二筋槽200也通过焊接部311连接。第一筋槽100、第二筋槽200和立板300两两相互连接,该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同时也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立板300的上端设有凹部310,凹部310上具有深度值h,第一筋槽100和第二筋槽200之间设有焊接部311。如附图4,立板300假定垂直于地平面的情况下,第一筋槽顶端110与第二筋槽顶端210高度相同,第一筋槽顶端110和第二筋槽顶端210的连线为水平线a,立板300凹部平面延伸出来的水平线为b,水平线a与水平线b是平行的,水平线a和水平线为b之间的距离设为深度值h。深度值h为3毫米~8毫米。凹部310产生的空间用来填充焊接熔敷金属,使得第一筋槽100、第二筋槽200和立板300三者可以通过焊接部311连接,整体结构强度和刚度得到加强。
立板300为中空结构,该结构外圈周围是立板材料,立板300中心为孔状。使用该结构可以减少立板材料,减轻立板300重量,从而优化结构。立板300的厚度为5毫米~40毫米。立板300太薄,则立板300强度不足,容易弯曲变形,导致底板总成强度不足;立板300太厚,则增加了立板材料的使用,同时也增加的底板的重量,不符合优化结构的标准。发明人发现,本实用新型的立板300厚度在20毫米时,能够保证底板总成对立板300强度的需求,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节省材料,减轻底板重量,优化底板总成结构。
凹部310上设有加强筋板400,加强筋板400固定连接第一筋槽100和第二筋槽200。加强筋板400可以增加第一筋槽100、第二筋槽200的刚度,同时减少第一筋槽100和第二筋槽200在装载过程中的变形,同时还可以分解装载过程中第一筋槽100、第二筋槽200与立板300之间焊缝所受的拉应力。
加强筋板400至少一个角倒圆角,能减小焊接应力集中并使结构得到优化。加强筋板400至少一端设为圆弧状,也可以优化结构,改善应力集中。
此实用新型还包括了一种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底板总成。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底板总成,包括第一筋槽(100)、第二筋槽(200)、立板(300)和加强筋板(400),
所述第一筋槽(100)、所述立板(300)和所述第二筋槽(200)依次连接,所述立板(300)设有凹部(310),所述凹部(310)具有深度值h,所述凹部(310)、所述第一筋槽(100)和所述第二筋槽(200)之间设有焊接部(311),所述凹部(310)上设有所述加强筋板(400),所述加强筋板(4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筋槽(100)和所述第二筋槽(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值h为3毫米~8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筋槽(100)的顶端(110)与所述第二筋槽(200)的顶端(210)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300)为中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300)的厚度为5毫米~4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300)的厚度为2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400)的至少一个角倒圆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400)的至少一端设为圆弧状。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底板总成。
CN201520760370.5U 2015-09-29 2015-09-29 一种底板总成及使用其的车辆 Active CN205185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60370.5U CN205185942U (zh) 2015-09-29 2015-09-29 一种底板总成及使用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60370.5U CN205185942U (zh) 2015-09-29 2015-09-29 一种底板总成及使用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85942U true CN205185942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78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60370.5U Active CN205185942U (zh) 2015-09-29 2015-09-29 一种底板总成及使用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859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0543A (zh) * 2020-09-24 2021-11-16 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圆弧形轻量化货厢及其自卸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0543A (zh) * 2020-09-24 2021-11-16 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圆弧形轻量化货厢及其自卸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20528U (zh) 自卸车车厢
CN102730083A (zh) 一种前轮罩与纵梁之间的加强结构以及采用该结构的车身
CN202283890U (zh) 一种自卸汽车副车架和车厢的安装结构
CN205185941U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及其车厢
CN205185942U (zh) 一种底板总成及使用其的车辆
CN205010064U (zh) 一种底板总成及使用其的车辆
CN109353259B (zh) 一种大吨位电动轮自卸车用车厢
CN201573703U (zh) 一种电动轮自卸车用车厢
CN204066953U (zh) 一种变压器油箱的加强筋结构
CN201494351U (zh) 一种电动轮自卸车用车厢
CN205010819U (zh) 罐式集装箱
CN209141984U (zh) 大吨位电动轮自卸车用车厢
CN204452783U (zh) 基于圆弧过度型斜内底和水平内底的倾斜双层底船舶
CN203413349U (zh) 低温容器
CN105235748B (zh) 车架、底盘及工程机械
CN202219747U (zh) 一种轻量化车厢
CN204946947U (zh) 大功率叠片式锂电池铝壳体结构
CN205311300U (zh) 一种汽车前后门加强板
CN208376896U (zh) 车厢底板、车厢及运输车辆
CN203187318U (zh) 车架及工程机械设备
CN104973127B (zh) 一种越野指挥军车轻量化后支架
CN204236467U (zh) 用于漏斗车的漏斗脊支撑结构
CN201842147U (zh) 工程货车辊压高强度货箱边板结构
CN201362303Y (zh) 一种汽车用后裙板外板
CN204161474U (zh) 起重机车架和具有该起重机车架的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