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74677U - 新风机 - Google Patents

新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74677U
CN205174677U CN201520795989.XU CN201520795989U CN205174677U CN 205174677 U CN205174677 U CN 205174677U CN 201520795989 U CN201520795989 U CN 201520795989U CN 205174677 U CN205174677 U CN 205174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communicated
chamb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959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晓龙
陈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enre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enre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enre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enre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959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74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74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74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风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机,包括壳体、热交换芯、过滤网、送风机、排风机;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壳体上开设有分别与内腔连通的室内回风口、室内送风口、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所述内腔中具有室内回风腔、室内送风腔、室外进风腔和室外排风腔,所述送风机与室内送风腔匹配,排风机与室外排风腔匹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湿装置、旁通装置、混风装置、一号安装件、二号安装件、三号安装件和四号安装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室内湿度可控,可降低过滤网及热交换芯的损耗,管路走向可调,方便安装,过滤网及热交换芯更换方便。

Description

新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风机,用于室内外空气的循环。
背景技术
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房间里每时每刻都是新鲜干净的空气,新风机运用新风对流技术,通过自主送风和引风,使室内空气实现对流,从而最大程度化的进行室内空气置换,新风机内置多功能净化系统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洁净健康。
现有技术中的新风机通常包括进风管、风道、出风管、热交换芯和过滤网,室外新风从进风管进入到新风机内部的风道,再经过滤网和热交换芯过滤,最后从出风管排入到室内。现有技术中的新风机具有以下缺点:1、热交换芯使用寿命有限,且价格较为昂贵,且新风机工作时,必须通过热交换芯进行热交换,因而当室内外空气情况无需进行热交换时,会造成热交换芯不必要的损耗,降低其使用寿命;2、当室外温度很低时,室内外温差较大,新风机工作时,其内部容易发生冷凝,因而容易损坏新风机内的过滤网等部件;3、现有技术中的新风机通常没有雾化加湿功能,因而干燥天气时,新风机直接将室外干燥的空气送入室内,从而可能导致人体不适,降低了室内的舒适度,现有技术中也有加装加湿装置的新风机,但是其加湿装置通常固定到新风机内部,因而当加湿装置故障时,需要整体拆下新风机才能进行维修,非常不便;4、新风机内的热交换芯和过滤器为易损耗部件,因而经常需要更换或维护,现有的新风机的热交换型和过滤网通常固定在新风机内部,因而需要更换的话,需要拆下新风机,非常不便;5、新风机的接线排,通常固定在新风机的内部,外部连线连接到新风机内部的接线排,当新风机安装完成后,便无法查看外部连线与接线排的连接情况,必须拆下新风机才可以,导致检测非常不便,现有的接线排包括线路板,线路板固定在接线排内,当线路板损坏时,整个接线排片无法使用,更换成本较高。
申请公布日为2013年09月18日,申请公布号为CN103307663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恒温恒湿热泵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第一过滤装置、送风装置、机芯(5)、加湿装置、第一换热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第二换热装置、压缩装置、排风装置、室外进风口(14)、室内出风口(15)、室内进风口(16)、室外出风口(17);所述外壳(1)的中间位置设有一隔板将外壳(1)分成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第一过滤装置、送风装置、加湿装置、第一换热装置、室外进风口(14)、室内出风口(15)位于下半部分,第二过滤装置、第二换热装置、压缩装置、排风装置、室内进风口(16)、室外出风口(17)位于上半部分,室外进风口(14)位于外壳(1)一侧的底端,外壳(1)一侧的上端在室外进风口(14)对应位置设有室外出风口(17),第一过滤装置紧邻室外进风口(14)位于外壳(1)的下半部分的一端,第一过滤装置的上端与隔板连接,第一过滤装置的下端与外壳(1)的底座连接,送风装置紧邻第一过滤装置放置位于外壳(1)的底座上,机芯(5)紧邻送风装置位于外壳(1)的中央位置,机芯(5)的上端位于上半部分,机芯(5)的下端位于下半部分与外壳(1)的底座连接,加湿装置紧邻机芯(5)的下端位于底座上,第一换热装置紧邻加湿装置位于底座上,室内出风口(15)紧邻第一换热装置位于外壳(1)另一侧的底端,外壳(1)另一侧的上端在室内出风口(15)的对应位置设有室内进风口(16),第二过滤装置一端紧邻室内进风口(16)设置,第二过滤装置另一端紧邻机芯(5)的上端一侧,第二过滤装置上端与顶板连接,第二过滤装置的下端与隔板连接,第二过滤装置对应于隔板下部的第一换热装置,第二换热装置位于机芯(5)的上端另一侧的隔板上,压缩装置紧邻第二换热装置位于隔板上,第二换热装置和压缩装置对应于隔板下部的送风装置,排风装置紧邻压缩装置位于隔板上,排风装置对应于隔板下部的第一过滤装置,室外出风口(17)紧邻排风装置位于外壳(1)一侧的上端。这种新风机具有精准控温、控湿、高效净化、自动控制、热回收效率高、机组一体化设计、便于安装维护的特点。但是,这种新风机无法进行室内循环,因而其内部的过滤装置损耗较快,使用成本较高,该新风机没有加湿功能,因而降低了使用的舒适度,过滤装置等易损部件均固定在外壳内,因而更换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室内湿度可控,可降低过滤网及热交换芯的损耗,管路走向可调,方便安装,过滤网及热交换芯更换方便的新风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新风机,包括壳体、热交换芯、过滤网、送风机、排风机;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分别与内腔连通的室内回风口、室内送风口、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所述内腔中具有室内回风腔、室内送风腔、室外进风腔和室外排风腔,其中,室内回风口与室内回风腔连通,室内送风口与室内送风腔连通,室外进风口与室外进风腔连通,室外排风口与室外排风腔连通,所述送风机与室内送风腔匹配,排风机与室外排风腔匹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湿装置、旁通装置、混风装置、一号安装件、二号安装件、三号安装件和四号安装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加湿装置与室内送风腔连通,加湿装置包括机壳、雾化器和固定装置,机壳内具有储水腔,机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号口和二号口,所述固定装置可拆卸式固定在机壳上,所述机壳上具有一个供固定装置进入的开口,固定装置的上部盖设在开口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容纳雾化器的容纳腔和一个盖板,该容纳腔向下敞口设置,盖板可拆卸式固定在容纳腔的敞口处,所述雾化器支持在盖板上。机壳用于安装在新风机上,并使二号口与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从而便可对排出的新风进行加湿,而无需另外购置加湿器;机壳位于新风机的外部,其中,加湿装置最容易出故障的是雾化器,固定装置是通过机壳上的开口直接插入到机壳内部的,从而使雾化器进入到机壳内部,需要维修或更换雾化器时,将固定装置连通雾化器取出即可;固定装置取出后,拆下盖板即可将雾化器取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旁通装置设置在内腔中,旁通装置包括旁通风道、阻隔板、控制阻隔板打开或关闭旁通风道的开闭装置,所述旁通风道设置在新风机内,所述阻隔板设置在旁通风道内,所述开闭装置与阻隔板连接并控制阻隔板打开或关闭旁通风道。当检测到室内外温差较小时,开闭装置控制阻隔板打开,使空气从旁通风道流通,因而使得室外进入的空气无需通过热交换芯,可减小热交换芯的损耗,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混风装置与室外进风腔连通,所述混风装置包括混风座、第一混风口、第二混风口、铰接在混风座内的挡板和控制挡板转动的推动装置,第一混风口和第二混风口均固定在混风座上,混风座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混风座内具有一号腔、二号腔和进风腔,其中,出风口与进风腔连通,一号腔与第一混风口连通,第二混风口与二号腔连通,一号腔和二号腔分别与进风腔连通,所述挡板由推动装置控制转动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位置时,挡板使一号腔与进风腔隔断,在第二位置时,挡板使二号腔与进风腔隔断。第一混风口与室外连通,第二混风口与室内连通;当室内外温差正常时,推动装置控制挡板转动,使挡板将二号腔与进风腔隔断,此时一号腔与进风腔连通,室外空气通过第一混风口进入新风机,并排到室内,从而实现室内外空气的循环;当室外温度低,室内外温差较大时,推动装置控制挡板转动,使挡板将一号腔与进风腔隔断,此时二号腔与进风腔连通,室内空气通过第二混风口进入新风机,并排到室内,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因而不会出现冷凝现象,保护了新风机内的过滤部件,安全性能提升。
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中具有过滤腔,过滤网和热交换芯均设置在过滤腔内,所述一号安装件和二号安装件为对称结构,三号安装件和四号安装件为对称结构,所述一号安装件上设置有一号定位槽、二号定位槽,三号安装件上设置有三号定位槽,所述热交换芯两侧分别卡在一号安装件和二号安装件的一号定位槽中,并可沿一号定位槽滑动,所述所述过滤网一端配合在二号定位槽中,另一端配合在三号定位槽中,并可沿二号定位槽滑动,其中过滤网与热交换芯的滑动方向相同。过滤网直接插入到二号定位槽和三号定位槽中,而热交换芯直接插入到一号定位槽中,安装方便,需要更换时,只需打开壳体一侧的,将过滤网和热交换芯抽出即可,便于更换。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风管和固定座,风管与固定座固定,壳体包括四组侧壁,相邻的侧壁之间垂直设置,所述风管包括出风部,所述出风部的轴线与至少一组侧壁平行设置,所述相邻的两组侧壁之间设置有安装面,室内回风口、室内送风口、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均形成于上述安装面上,该安装面相对这两组侧壁的任意一组的夹角均为45度,所述固定座配合在安装面上。固定座安装在安装面上时,可通过调节固定座的安装方向,从而调节风管的出风部的方向,从而可根据连接管的走向来设置风管的方向,安装更加灵活方便,另外出风部相对壳体整体更加紧凑,节约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进水装置和溢水口,所述进水装置包括与储水腔连通的进水管和控制进水管启闭的浮球阀,所述溢水口开设在机壳上并与储水腔连通,该溢水口的位置高于进水管的位置。进水装置用于对储水腔内加水,浮球阀用于控制储水腔内的液位高度,当液位高度上升到一定位置时,浮球阀关闭进水管,当浮球阀故障时,溢水口用于控制储水腔内的液位高度,防止液位过高,而使雾化器无法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机壳内,并将壳体内部各位进风腔和雾化腔,所述一号口和二号口分别与进风腔连通,雾化腔与一号口连通。储水腔内进行雾化后,气体从一号口排出,而不会从二号口排入到新风机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开闭装置包括开闭电机、连杆和转轮,所述转轮固定在开闭电机上并由开闭电机控制转动,所述连杆一端铰接在转轮上,其另一端铰接在阻隔板上,所述阻隔板一端铰接在旁通风道内,所述连杆与转轮的铰接处与转轮的中心偏心设置。开闭电机控制转轮转动,驱使连杆做往复运动,使得阻隔板在打开和关闭的状态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所述旁通风道具有进风处和出风处,所述进风处和出风处中的至少一处设置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推杆、作动轮和作动电机,所述作动轮固定在作动电机上并由作动电机驱动转动,所述推杆一端铰接在挡板上,其另一端铰接在作动轮上。作动电机工作时,作动轮转动,由于推杆与作动轮的铰接处与作动轮轴心偏心设置,因而作动轮驱动推杆,使挡板作往复运动,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上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置在进风腔内。温控器用于定时检测室外进风的温度,从而控制作动电机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接线排,所述接线排包括线路板、底座和面板,线路板上设置有插接端,底座包括插接段和限位部,插接段内具有用于安装线路板的安装腔,线路板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面板盖设在底座上,且面板与底座间形成向下设置的敞口,该敞口处与安装腔连通。安装时,新风机上设置有通孔,将插接段插入到通孔内,而限位部位于新风机外部,将面板固定到新风机上并盖设在底座上,从而便将底座压紧在新风机上,外部连线从面板与底座之间的敞口处引出,上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需要拆下时,取下面板,便可将底座取出,拆卸方便,便于维护。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2、机壳用于安装在新风机上,并使二号口与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从而便可对排出的新风进行加湿,而无需另外购置加湿器;机壳位于新风机的外部,其中,加湿装置最容易出故障的是雾化器,固定装置是通过机壳上的开口直接插入到机壳内部的,从而使雾化器进入到机壳内部,需要维修或更换雾化器时,将固定装置连通雾化器取出即可;固定装置取出后,拆下盖板即可将雾化器取出;2、当检测到室内外温差较小时,开闭装置控制阻隔板打开,使空气从旁通风道流通,因而使得室外进入的空气无需通过热交换芯,可减小热交换芯的损耗,延长其使用寿命;3、第一混风口与室外连通,第二混风口与室内连通;当室内外温差正常时,推动装置控制挡板转动,使挡板将二号腔与进风腔隔断,此时一号腔与进风腔连通,室外空气通过第一混风口进入新风机,并排到室内,从而实现室内外空气的循环;当室外温度低,室内外温差较大时,推动装置控制挡板转动,使挡板将一号腔与进风腔隔断,此时二号腔与进风腔连通,室内空气通过第二混风口进入新风机,并排到室内,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因而不会出现冷凝现象,保护了新风机内的过滤部件,安全性能提升;4、过滤网直接插入到二号定位槽和三号定位槽中,而热交换芯直接插入到一号定位槽中,安装方便,需要更换时,只需打开壳体一侧的,将过滤网和热交换芯抽出即可,便于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新风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新风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新风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新风机去掉一侧的侧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新风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旁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旁通装置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加湿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4图1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去掉机壳上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17是固定装置与雾化器的配合示意图。
图18是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接线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9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接线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是连接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6是连接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混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混风装置去掉混风座上的侧板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8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图28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1是连接管不同朝向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31,本实施例的新风机包括壳体1、热交换芯2、过滤网3、送风机4、排风机5、一号安装件6、二号安装件7、三号安装件8、四号安装件9、连接管10、加湿装置20、旁通装置30、混风装置40和接线排50。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具有内腔,壳体1上开设有分别与内腔连通的室内回风口11、室内送风口12、室外进风口13和室外排风口14,内腔中具有室内回风腔15、室内送风腔16、室外进风腔17和室外排风腔18,其中,室内回风口11与室内回风腔15连通,室内送风口12与室内送风腔16连通,室外进风口13与室外进风腔17连通,室外排风口14与室外排风腔18连通,送风机4与室内送风腔16匹配,排风机5与室外排风腔18匹配。本实施例中工作原理:室外新风从室外进风口13进入并进入内腔过滤,再从室内送风口12排入到室内,室内污浊的空气通过室内回风口11进入,过滤后,通过室外排风口14排出到室外。
本实施例中的加湿装置20与室内送风腔16连通,加湿装置包括机壳21、雾化器22、固定装置23、进水装置24和隔板25。
本实施例中的机壳21内具有储水腔211,机壳21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号口212和二号口213,固定装置23可拆卸式固定在机壳21上,机壳21上具有一个供固定装置23进入的开口214,固定装置23的上部盖设在开口214上,固定装置23包括一个用于容纳雾化器22的容纳腔231和一个盖板232,该容纳腔231向下敞口设置,盖板232可拆卸式固定在容纳腔231的敞口处,雾化器22支持在盖板232上。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23的顶部具有顶板233,顶板233盖设在机壳21的开口214处并与机壳可拆卸式连接。
机壳21用于安装在新风机上,并使二号口213与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从而便可对新风机排出的新风进行加湿,而无需另外购置加湿器;机壳21位于新风机的外部,其中,加湿装置最容易出故障的是雾化器22,固定装置23是通过机壳21上的开口214直接插入到机壳21内部的,从而使雾化器22进入到机壳21内部,需要维修或更换雾化器22时,将固定装置23连通雾化器22取出即可;固定装置23取出后,拆下盖板232即可将雾化器22取出。
本实施例中的进水装置24包括与储水腔211连通的进水管241和控制进水管241启闭的浮球阀242。进水装置24用于对储水腔211内加水,浮球阀242用于控制储水腔211内的液位高度,当液位高度上升到一定位置时,浮球阀242关闭进水管241。浮球阀242为现有技术,因而其具体结构和原理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溢水口215开设在机壳21上并与储水腔211连通,该溢水口215的位置高于进水管241的位置。当浮球阀242故障时,溢水口215用于控制储水腔211内的液位高度,防止液位过高,而使雾化器22无法正常工作。
本本实施例中的隔板25设置在机壳21内,隔板25将机壳21内部隔为进风腔216和雾化腔217,一号口212和二号口213分别与进风腔216连通,雾化腔217与一号口212连通。储水腔211内进行雾化后,气体从一号口212排出,而不会从二号口213排出到室外,造成浪费。
本实施例中的旁通装置30包括旁通风道31、阻隔板32和开闭装置33。
本实施例中的旁通装置30设置在内腔中,旁通风道31设置在新风机的壳体1内,阻隔板32设置在旁通风道31内,开闭装置33与阻隔板32连接。当检测到室内外温差较小时,开闭装置33控制阻隔板32打开,使旁通风道31开启,空气从旁通风道31流通,因而使得室外进入的空气无需通过热交换芯2,可减小热交换芯2的损耗,延长其使用寿命。由于无需经过热交换芯2,因而阻力更小,可节约能耗。
本实施例中的开闭装置33包括开闭电机331、连杆332和转轮333,转轮333固定在开闭电机331上并由开闭电机331控制转动,连杆332一端铰接在转轮333上,其另一端铰接在阻隔板32上,阻隔板32一端铰接在旁通风道31内。开闭电机331控制转轮333转动,驱使连杆332做往复运动,使得阻隔板32转动,并在打开和关闭的状态间切换。
本实施例中的连杆332与转轮333的铰接处与转轮333的中心偏心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旁通风道31具有进风处和出风处,进风处和出风处中的至少一处设置有过滤网3。过滤网3对进入的新风进行过滤。优选的,过滤网3设置在进风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混风装置40与室外进风腔17连通,混风装置包括混风座41、第一混风口42、第二混风口43、挡板44、推动装置45和温控器46。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混风口42和第二混风口43均固定在混风座41上,混风座41上设置有出风口414。
本实施例中的挡板44铰接在混风座41内,推动装置45控制挡板44转动;混风座41内具有一号腔411、二号腔412和进风腔413,其中,出风口414与进风腔413连通,出风口414与新风机的室外进风腔17连通,一号腔411与第一混风口42连通,第二混风口43与二号腔412连通,一号腔411和二号腔412分别与进风腔413连通,一号腔411和二号腔412分别位于进风腔413的两侧,挡板44由推动装置45控制转动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位置时,挡板44使一号腔411与进风腔413隔断,在第二位置时,挡板44使二号腔412与进风腔413隔断。
第一混风口42与室外连通,第二混风口43与室内连通;当室内外温差正常时,推动装置45控制挡板44转动,使挡板44将二号腔412与进风腔413隔断,此时一号腔411与进风腔413连通,室外空气通过第一混风口42进入新风机,并排到室内,从而实现室内外空气的循环;当室外温度低,室内外温差较大时,推动装置45控制挡板44转动,使挡板44将一号腔411与进风腔413隔断,此时二号腔412与进风腔413连通,室内空气通过第二混风口43进入新风机,并排到室内,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因而不会出现冷凝现象,保护了新风机内的过滤部件,安全性能提升。
本实施例中的推动装置45包括推杆451、作动轮452和作动电机453,作动轮452固定在作动电机453上并由作动电机453驱动转动,推杆451一端铰接在挡板44上,其另一端铰接在作动轮452上。作动电机453工作时,作动轮452转动,由于推杆451与作动轮452的铰接处与作动轮452轴心偏心设置,因而作动轮452驱动推杆451,使挡板44作往复运动,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上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施例中的温控器46设置在进风腔413内。温控器46用于定时检测室外进风的温度,从而控制作动电机453的启闭。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中具有过滤腔,过滤网3和热交换芯2均设置在过滤腔内,一号安装件6和二号安装件7为对称结构,三号安装件8和四号安装件9为对称结构,一号安装件6上设置有一号定位槽61、二号定位槽62,三号安装件8上设置有三号定位槽81,热交换芯2两侧分别卡在一号安装件6和二号安装件7的一号定位槽61中,并可沿一号定位槽61滑动,过滤网3一端配合在二号定位槽62中,另一端配合在三号定位槽81中,并可沿二号定位槽62滑动,其中过滤网3与热交换芯2的滑动方向相同。过滤网3直接插入到二号定位槽62和三号定位槽81中,而热交换芯2直接插入到一号定位槽61中,安装方便,需要更换时,只需打开壳体1一侧的,将过滤网3和热交换芯2抽出即可,便于更换。壳体1上其中一组侧壁为可打开式的,该侧壁铰接在壳体1上,从而方便更换。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管10包括风管121和固定座122,风管121与固定座122固定,壳体1包括四组侧壁111,相邻的侧壁111之间垂直设置,即四组侧壁111围城方形结构,风管121包括出风部1211,出风部1211的轴线与至少一组侧壁111平行设置,相邻的两组侧壁111之间设置有安装面112,该安装面112相对这两组侧壁111的任意一组的夹角b均为45度,固定座122配合在安装面112上。连接管10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与室内回风口11和室外排风口14对应。
本实施例中的出风部1211的轴线与固定座122的夹角a为45度。
固定座122安装在安装面112上时,可通过调节固定座122的安装方向,从而调节风管121的出风部1211的方向,从而可根据连接管的走向来设置风管121的方向,安装更加灵活方便,另外出风部1211相对壳体1整体更加紧凑,节约安装空间。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122为对称结构,因而其正向或反向均可固定到安装面112上,从而实现对风管121的调向。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座122包括安装板1221和分别位于安装板1221两侧的两组定位板1222,安装板1221和定位板1222之间形成定位槽1223,安装板1221贴合在安装面112上,并使两组定位板1222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定位槽1223用于在新风机的厚度方向上对风管121进行定位,方便安装时的孔位的对准,提高安装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管10为一体式结构。一次成型,加工方便,便于批量生产。
如图31所示,是连接管10的两种不同朝向的安装方式。
本实施例中的接线排50包括线路板51、底座52、面板53和固定件54。
本实施例中的线路板51上设置有插接端511,底座52包括插接段521和限位部522,插接段521内具有用于安装线路板51的安装腔5211,线路板51设置在安装腔5211内,面板53盖设在底座52上,且面板53与底座52间形成向下设置的敞口,该敞口处与安装腔5211连通。
安装时,新风机上设置有通孔,将插接段521插入到通孔内,而限位部522位于新风机外部,将面板53固定到新风机上并盖设在底座52上,从而便将底座52压紧在新风机上,外部连线从面板53与底座52之间的敞口处引出,上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需要拆下时,取下面板53,便可将底座52取出,拆卸方便,便于维护。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54可拆卸的连接在插接段521上并压紧安装腔5211内的线路板51。由于固定件54可拆卸,因而拆下固定件54便可取出线路板51,方便维护或更换,降低使用成本。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54上具有两组用于定位的限位臂541,限位臂541贴合在插接段521上。限位臂541用于限制固定件54的转动,起到防松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54与底座52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实现可拆卸。
本实施例中的面板53上具有至少两组安装孔531。面板53通过螺栓固定,螺栓穿过固定孔与新风机固定,从而完成面板53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的热交换芯2为六棱柱形状,其内部设置有汽水分离膜,热交换芯2用于回收空气中的水份,并吸收温度。热交换芯2的原理为现有技术,因而不在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的内腔中具有压差传感器101,压差传感器101用于检测过滤网3两侧的压差,从而判断过滤网3的过滤状况,当压差较大时,则说明过滤器3需要更换。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风机,包括壳体、热交换芯、过滤网、送风机、排风机;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壳体上开设有分别与内腔连通的室内回风口、室内送风口、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所述内腔中具有室内回风腔、室内送风腔、室外进风腔和室外排风腔,其中,室内回风口与室内回风腔连通,室内送风口与室内送风腔连通,室外进风口与室外进风腔连通,室外排风口与室外排风腔连通,所述送风机与室内送风腔匹配,排风机与室外排风腔匹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湿装置、旁通装置、混风装置、一号安装件、二号安装件、三号安装件和四号安装件;
所述加湿装置与室内送风腔连通,加湿装置包括机壳、雾化器和固定装置,机壳内具有储水腔,机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号口和二号口,所述固定装置可拆卸式固定在机壳上,所述机壳上具有一个供固定装置进入的开口,固定装置的上部盖设在开口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容纳雾化器的容纳腔和一个盖板,该容纳腔向下敞口设置,盖板可拆卸式固定在容纳腔的敞口处,所述雾化器支持在盖板上;
所述旁通装置设置在内腔中,旁通装置包括旁通风道、阻隔板、控制阻隔板打开或关闭旁通风道的开闭装置,所述旁通风道设置在新风机内,所述阻隔板设置在旁通风道内,所述开闭装置与阻隔板连接并控制阻隔板打开或关闭旁通风道;
所述混风装置与室外进风腔连通,所述混风装置包括混风座、第一混风口、第二混风口、铰接在混风座内的挡板和控制挡板转动的推动装置,第一混风口和第二混风口均固定在混风座上,混风座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混风座内具有一号腔、二号腔和进风腔,其中,出风口与进风腔连通,一号腔与第一混风口连通,第二混风口与二号腔连通,一号腔和二号腔分别与进风腔连通,所述挡板由推动装置控制转动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位置时,挡板使一号腔与进风腔隔断,在第二位置时,挡板使二号腔与进风腔隔断;
所述壳体中具有过滤腔,过滤网和热交换芯均设置在过滤腔内,所述一号安装件和二号安装件为对称结构,三号安装件和四号安装件为对称结构,所述一号安装件上设置有一号定位槽、二号定位槽,三号安装件上设置有三号定位槽,所述热交换芯两侧分别卡在一号安装件和二号安装件的一号定位槽中,并可沿一号定位槽滑动,所述过滤网一端配合在二号定位槽中,另一端配合在三号定位槽中,并可沿二号定位槽滑动,其中过滤网与热交换芯的滑动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风管和固定座,风管与固定座固定,壳体包括四组侧壁,相邻的侧壁之间垂直设置,所述风管包括出风部,所述出风部的轴线与至少一组侧壁平行设置,所述相邻的两组侧壁之间设置有安装面,室内回风口、室内送风口、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均形成于上述安装面上,该安装面相对这两组侧壁的任意一组的夹角均为45度,所述固定座配合在安装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装置和溢水口,所述进水装置包括与储水腔连通的进水管和控制进水管启闭的浮球阀,所述溢水口开设在机壳上并与储水腔连通,该溢水口的位置高于进水管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机壳内,并将壳体内部各位进风腔和雾化腔,所述一号口和二号口分别与进风腔连通,雾化腔与一号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装置包括开闭电机、连杆和转轮,所述转轮固定在开闭电机上并由开闭电机控制转动,所述连杆一端铰接在转轮上,其另一端铰接在阻隔板上,所述阻隔板一端铰接在旁通风道内,所述连杆与转轮的铰接处与转轮的中心偏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风道具有进风处和出风处,所述进风处和出风处中的至少一处设置有过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推杆、作动轮和作动电机,所述作动轮固定在作动电机上并由作动电机驱动转动,所述推杆一端铰接在挡板上,其另一端铰接在作动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置在进风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排,所述接线排包括线路板、底座和面板,线路板上设置有插接端,底座包括插接段和限位部,插接段内具有用于安装线路板的安装腔,线路板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面板盖设在底座上,且面板与底座间形成向下设置的敞口,该敞口处与安装腔连通。
CN201520795989.XU 2015-10-13 2015-10-13 新风机 Active CN205174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5989.XU CN205174677U (zh) 2015-10-13 2015-10-13 新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5989.XU CN205174677U (zh) 2015-10-13 2015-10-13 新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74677U true CN205174677U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38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95989.XU Active CN205174677U (zh) 2015-10-13 2015-10-13 新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7467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2823A (zh) * 2015-10-13 2016-03-16 浙江曼瑞德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
CN107421022A (zh) * 2017-07-26 2017-1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交换芯体挡板和新风除湿装置
CN108167999A (zh) * 2018-02-05 2018-06-15 深圳市悦享电器有限公司 新风机
CN110319531A (zh) * 2019-07-12 2019-10-11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新风净化吊顶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2823A (zh) * 2015-10-13 2016-03-16 浙江曼瑞德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
CN105402823B (zh) * 2015-10-13 2018-02-06 浙江曼瑞德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
CN107421022A (zh) * 2017-07-26 2017-1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交换芯体挡板和新风除湿装置
CN108167999A (zh) * 2018-02-05 2018-06-15 深圳市悦享电器有限公司 新风机
CN110319531A (zh) * 2019-07-12 2019-10-11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新风净化吊顶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7675B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386917B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104110814B (zh) 冷风扇
CN107514698A (zh) 立式空调器
CN205174677U (zh) 新风机
CN209181107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642639A (zh) 一种中央空调
CN105003997B (zh) 一种室内外空气过滤交换装置
CN105402823A (zh) 一种新风机
CN108302685B (zh) 具有内部空气的循环、排出和吸入功能的空气循环系统
CN206430312U (zh) 新风净化器及空气净化装置
CN206234941U (zh) 一种多功能中央空调系统
CN110701686A (zh) 一种新风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4976751A (zh) 一种全热交换器
CN205980056U (zh) 一种新风机和空气净化机一体机
CN108386914A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20823800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146589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087985A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KR101170599B1 (ko) 공기 청정 및 가습 장치
CN208887008U (zh) 一种壁挂式新风机
CN204421251U (zh) 过滤加湿型新风机组
CN207962871U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962866U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327909A (zh) 一种新风、净化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Novel fan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Jiax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MENRE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330000029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