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30312U - 新风净化器及空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风净化器及空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30312U CN206430312U CN201621440621.2U CN201621440621U CN206430312U CN 206430312 U CN206430312 U CN 206430312U CN 201621440621 U CN201621440621 U CN 201621440621U CN 206430312 U CN206430312 U CN 2064303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 air
- fresh air
- inlet channel
- air purifi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3082 Discomfort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8813 Nause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6 bui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2173 dizzi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93 nause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6 pur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tita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Ti]=O OGIDPMRJRNCKJ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净化器及空气净化装置,涉及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该新风净化器包括可开闭的进风风道和可开闭的排风风道;进风风道的第一端与室外连通,第二端通向室内,且进风风道内具有送风机构,用以将室外的空气送入室内;排风风道的第一端与室内连通,第二端通向室外,且排风风道内具有送风机构,用以将室内的空气送到室外;进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交叉,且在交叉处进行换热;进风风道的第二端和排风风道的第一端可开闭地连通,且二者之间的连通通道内具有送风机构。该新风净化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灵活切换工作模式,对空气的处理效率更高,有效改善了现有的新风净化器空气处理方式单一,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风净化器及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和装修装饰材料的发展应用,以及人们对个人生活空间私密性要求的重视,房屋等建筑物的密闭性大幅提升,但建筑物密闭性的提高也带来了室内空气难以流通、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而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性对于人的健康和工作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人们如果长期处于空气质量恶劣的环境中,会出现头晕、恶心等各种不适。
新风净化器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外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让室内的空气保持新鲜干净,通过自主送风和引风,使室内外空气实现对流,从而最大程度化的进行室内空气置换。
但是现有的新风净化器仅能实现室外和室外空气的交换,即将室内的空气送到室外同时将室外的空气送入室内,空气处理方式单一,处理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净化器及空气净化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的新风净化器空气处理方式单一,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净化器,包括可开闭的进风风道和可开闭的排风风道;
所述进风风道的第一端与室外连通,第二端通向室内,且所述进风风道内具有送风机构,用以将室外的空气送入室内;
所述排风风道的第一端与室内连通,第二端通向室外,且所述排风风道内具有送风机构,用以将室内的空气送到室外;
所述进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交叉,且在交叉处进行换热;
所述进风风道的第二端和所述排风风道的第一端可开闭地连通,且二者之间的连通通道内具有送风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交叉处设置有换热器。
进一步地,各所述送风机构为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风道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风阀,所述排风风道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风阀,所述进风风道的第二端和所述排风风道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旁通风阀。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净化器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第一排风口和第二排风口,下部设置第二进风口;
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进风风道的第一端连通;
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进风风道的第二端连通;
所述第一排风口与所述排风风道的第一端连通;
所述第二排风口与所述排风风道的第二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风道内设置有分风静压箱,所述分风静压箱设置在所述进风风道内的送风机构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风道和/或所述排风风道内设置有过滤机构和/或杀菌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净化器还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和自启动控制器;
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的空气质量,并将检测结果传送到所述自启动控制器中;
所述自启动控制器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自动控制所述新风净化器开始或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新风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净化器及空气净化装置,该新风净化器,包括可开闭的进风风道和可开闭的排风风道;进风风道的第一端与室外连通,第二端通向室内,且进风风道内具有送风机构,用以将室外的空气送入室内;排风风道的第一端与室内连通,第二端通向室外,且排风风道内具有送风机构,用以将室内的空气送到室外;进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交叉,且在交叉处进行换热;进风风道的第二端和排风风道的第一端可开闭地连通,且二者之间的连通通道内具有送风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净化器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当进风风道的第二端和排风风道的第一端未连通时,新风净化器为新风模式,进风风道的第一端和排风风道的第二端均打开,即均与室外连通,进风风道内的送风机构将室外的空气送到室内,排风风道内的送风机构将室内的空气送到室外,实现室内外空气的置换;当进风风道的第二端和排风风道的第一端连通时,即二者之的连通通道打开,新风净化器为回风模式,进风风道的第一端和排风风道的第二端均关闭,室外空气不进入新风净化器内,室内的空气在连通通道内的送风机构的作用下进入排风风道的第一端,经过净化处理后由进风风道的第二端回到室内,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循环净化。该新风净化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灵活切换工作模式,对空气的处理效率更高,有效改善了现有的新风净化器空气处理方式单一,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风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新风净化器新风模式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新风净化器回风模式的工作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新风净化器中隔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进风风道;11-第一进风口;12-第二进风口;20-排风风道;21-第一排风口;22-第二排风口;30-全热交换器;41-第一风机;42-第二风机;51-第一风阀;52-第二风阀;53-旁通风阀;54-隔挡板;60-分风静压箱;71-初效过滤器;72-高效过滤器;8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净化器,如图1所示,包括可开闭的进风风道10和可开闭的排风风道20;进风风道10的第一端与室外连通,第二端通向室内,且进风风道10内具有送风机构,用以将室外的空气送入室内;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与室内连通,第二端通向室外,且排风风道20内具有送风机构,用以将室内的空气送到室外;进风风道10和排风风道20交叉,且在交叉处进行换热;进风风道10的第二端和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可开闭地连通,且二者之间的连通通道内具有送风机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净化器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如图2所示,当进风风道10的第二端和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未连通时,新风净化器为新风模式,进风风道10的第一端和排风风道20的第二端均打开,即均与室外连通,进风风道10内的送风机构将室外的空气送到室内,排风风道20内的送风机构将室内的空气送到室外,实现室内外空气的置换;如图3所示,当进风风道10的第二端和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连通时,即二者之的连通通道打开,新风净化器为回风模式,进风风道10的第一端和排风风道20的第二端均关闭,室外空气不进入新风净化器内,室内的空气在连通通道内的送风机构的作用下进入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经过净化处理后由进风风道10的第二端回到室内,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循环净化。该新风净化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灵活切换工作模式,对空气的处理效率更高,有效改善了现有的新风净化器空气处理方式单一,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交叉处设置有换热器。在新风净化器处于新风模式时,进风风道10内的空气和排风风道20内的空气各自流过换热器,通过热质交换,利用排风风道20内空气的热量对进风风道10内空气进行预冷和预热,可以减少房间温度调节机构如空调等的能耗,节约了能源。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如图1所示,换热器为全热交换器30,全热交换器30具有换热效率高、能量回收无污染、适用性强等优点。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各送风机构为风机。进风风道10的第二端和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之间的连通通道可以是单独设置的,也可以由进风风道10的第二端和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连通形成该连通通道。在单独设置连通通道时,除了需要在进风风道10和排风风道20内各设置一个风机外,即图中第一风机41和第二风机42,还需要在连通通道再单独设置一个风机,以保证新风净化器在回风模式下能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即空气能够从室内经过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连通通道和进风风道10的第二端再次回到室内。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连通通道由进风风道10的第二端和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连通形成,可以减少风机的数量,简化新风净化器的结构,缩小新风净化器的体积,还可以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进风风道10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风阀51,排风风道20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风阀52,进风风道10的第二端和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旁通风阀53。通过设置旁通风阀53实现进风风道10的第二端和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可开闭地连通。旁通风阀53也可以用隔挡板54代替,隔挡板54的结构如图4所示,该隔挡板54由多个叶片构成,通过叶片之间的相对运动,将隔挡板54打开或关闭,实现进风风道10的第二端和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可开闭地连通。
如图2所示,在新风净化器处于新风模式时,第一风阀51和第二风阀52打开,旁通风阀53关闭,第一风机41和第二风机42运行,室外的空气在第一风机41的抽吸作用下,通过第一风阀51进入进风风道10,并送到室内,而室内的空气在第二风机42的抽吸作用下,进入排风风道20,通过第二风阀52排出室外。
如图3所示,在新风净化器处于回风模式时,第一风阀51和第二风阀52关闭,以防止室外的空气进入室内,打开旁通风阀53,进风风道10的第二端和连通形成连通通道,第一风机41运行,第二风机42关闭,在第一风机41的抽吸作用下,室内的空气通过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进入新风净化器内,经过旁通风阀53进入进风风道10的第二端,再次回到室内。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新风净化器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1、第一排风口21和第二排风口22,下部设置第二进风口12;第一进风口11与进风风道10的第一端连通,用于将室外空气送入新风净化器内;第二进风口12与进风风道10的第二端连通,用于将新风净化器内的空气送入室内;第一排风口21与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连通,用于将室内空气送入新风净化器内;第二排风口22与排风风道20的第二端连通,用于将新风净化器内的空气送入室外。
现有的新风净化器,其第一进风口11、第二进风口12、第一排风口21和第二排风口22均设置在新风净化器的上部,而目前户内新风系统送风方式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上送风上排风,即室内外空气均通过房间顶部的管道实现流通,采用这种方式,在安装新风净化器时,需要在房间的顶部设置大量的管道,容易造成管道交叉而影响风量,且这种进出风方式对于室内外空气的净化不彻底;第二种是下送风上排风,即室内空气通过房间顶部管道流到室外,室外的空气通过房间地面的管道流到室内,这种进出风方式能比较彻底的对室内空气进行置换,净化效果更好,但是现有的新风净化器采用这种进出风方式时,房间顶部与第二进风口12连通的新风管需要到达指定位置后,沿墙往下接到地面的静压箱或新风分配器上,然后再通过地面的扁风管送到各个房间,与上送风上排风的方式相比,安装成本上要高出许多。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净化器,是一种立式落地安装的新风净化器,其第二进风口12设置在新风净化器的下部,可直接与地面的扁风管连通,不必在房间顶部安装新风管,采用该新风净化器既能够使实现户内下送风上排风的进出风方式,对室内空气进行彻底的置换净化,又能降低安装成本,还能避免在施工时出现管道交叉等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二进风口12的数量为多个。设置多个第二进风口12可以直接连接多个扁风管,省去了在第二进风口12和扁风管之间设置空气分流管道的麻烦。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进风风道10内设置有分风静压箱60,分风静压箱60设置在进风风道10内的送风机构(即第一风机41)和第二进风口12之间。分风静压箱60具有降低噪声、均匀分配各第二进风口12风量以及将动压变为静压提高送风距离的作用,其具体结构是将现有的静压箱和新风分配器连接起来,进风风道10内的空气通过静压箱以减少动压、增加静压、稳定气流和减少气流振动,再进入新风分配器内进行分流,新风分配器具有与第二进风口12数量相同的出口,每个出口与对应的第二进风口12连通,分流后的空气通过第二进风口12进入室内。
进一步地,进风风道10和/或排风风道20内设置有过滤机构和/或杀菌机构,以对流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和/或杀菌,提高空气清洁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进风口11和第一排风口21上均设置有初效过滤器71,对由室外或室内进入新风净化器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第一风机41和分风静压箱60之间还设置有高效过滤器72,对由新风净化器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进一步过滤。
在进风风道10内靠近第二进风口12的部分还可以设置杀菌机构,比如涂有纳米二氧化钛的滤网,以减少空气中细菌的数量,使进入室内的空气更为健康。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进风风道10和排风风道20之间由隔板80分隔,使各个通道内的空气不会相会混合,且能充分利用新风净化器的内部空间,使新风净化器的体型更小,减小占地面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净化器还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和自启动控制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的空气质量,并将检测结果传送到自启动控制器中;自启动控制器根据空气质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自动控制新风净化器开始或停止工作,即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净化器具有自动工作模式。使用者可以在自启动控制器中输入空气质量的预设值,并切换到自动工作模式,当房间内空气质量的检测值低于预设值时,自启动控制器控制新风净化器进入新风模式或回风模式,当房间内空气质量的检测值到达预设值时,自启动控制器控制新风净化器停止工作。这种自动工作模式更为智能化,能根据室内空气质量自动控制新风净化器开始或停止工作。
综上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净化器,包括可开闭的进风风道10和可开闭的排风风道20;进风风道10的第一端与室外连通,第二端通向室内,且进风风道10内具有送风机构,用以将室外的空气送入室内;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与室内连通,第二端通向室外,且排风风道20内具有送风机构,用以将室内的空气送到室外;进风风道10和排风风道20交叉,且在交叉处进行换热;进风风道10的第二端和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可开闭地连通,且二者之间的连通通道内具有送风机构。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净化器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当进风风道10的第二端和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未连通时,新风净化器为新风模式,进风风道10的第一端和排风风道20的第二端均打开,即均与室外连通,进风风道10内的送风机构将室外的空气送到室内,排风风道20内的送风机构将室内的空气送到室外,实现室内外空气的置换;当进风风道10的第二端和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连通时,即二者之的连通通道打开,新风净化器为回风模式,进风风道10的第一端和排风风道20的第二端均关闭,室外空气不进入新风净化器内,室内的空气在连通通道内的送风机构的作用下进入排风风道20的第一端,经过净化处理后由进风风道10的第二端回到室内,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循环净化。该新风净化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灵活切换工作模式,对空气的处理效率更高,有效改善了现有的新风净化器空气处理方式单一,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实施例1中新风净化器的任一项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室内温度调节机构和/或室内湿度调节机构,比如空调,对室内温度和/或湿度进行调节,以保证室内的空气具有适宜的温度和/或湿度,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实施例1中新风净化器的任一项技术特征,该新风净化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灵活切换到新风模式或回风模式,实现室内外空气的置换或室内空气的循环处理,对空气的处理效率更高,有效改善了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对空气的处理方式单一,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净化器包括可开闭的进风风道和可开闭的排风风道;
所述进风风道的第一端与室外连通,第二端通向室内,且所述进风风道内具有送风机构,用以将室外的空气送入室内;
所述排风风道的第一端与室内连通,第二端通向室外,且所述排风风道内具有送风机构,用以将室内的空气送到室外;
所述进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交叉,且在交叉处进行换热;
所述进风风道的第二端和所述排风风道的第一端可开闭地连通,且二者之间的连通通道内具有送风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处设置有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送风机构为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道的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风阀,所述排风风道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风阀,所述进风风道的第二端和所述排风风道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旁通风阀。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净化器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第一排风口和第二排风口,下部设置第二进风口;
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进风风道的第一端连通;
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进风风道的第二端连通;
所述第一排风口与所述排风风道的第一端连通;
所述第二排风口与所述排风风道的第二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数量为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道内设置有分风静压箱,所述分风静压箱设置在所述进风风道内的送风机构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道和/或所述排风风道内设置有过滤机构和/或杀菌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净化器还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和自启动控制器;
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的空气质量,并将检测结果传送到所述自启动控制器中;
所述自启动控制器根据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自动控制所述新风净化器开始或停止工作。
10.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新风净化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40621.2U CN206430312U (zh) | 2016-12-26 | 2016-12-26 | 新风净化器及空气净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40621.2U CN206430312U (zh) | 2016-12-26 | 2016-12-26 | 新风净化器及空气净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30312U true CN206430312U (zh) | 2017-08-22 |
Family
ID=59587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4062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430312U (zh) | 2016-12-26 | 2016-12-26 | 新风净化器及空气净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30312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51199A (zh) * | 2018-01-29 | 2018-06-12 | 西安大康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无管道新风水洗空气净化系统 |
CN109028425A (zh) * | 2018-06-12 | 2018-12-18 | 全屋(北京)集成建筑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双风机式智能新风系统 |
WO2019129157A1 (zh) * | 2017-12-27 | 2019-07-04 | 王美兰 | 室内空气净化器和清新系统 |
CN110595003A (zh) * | 2019-09-25 | 2019-12-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新风换气装置、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4263980A (zh) * | 2020-09-16 | 2022-04-01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全热交换器 |
-
2016
- 2016-12-26 CN CN201621440621.2U patent/CN20643031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29157A1 (zh) * | 2017-12-27 | 2019-07-04 | 王美兰 | 室内空气净化器和清新系统 |
CN108151199A (zh) * | 2018-01-29 | 2018-06-12 | 西安大康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无管道新风水洗空气净化系统 |
CN109028425A (zh) * | 2018-06-12 | 2018-12-18 | 全屋(北京)集成建筑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双风机式智能新风系统 |
CN110595003A (zh) * | 2019-09-25 | 2019-12-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新风换气装置、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4263980A (zh) * | 2020-09-16 | 2022-04-01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全热交换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430312U (zh) | 新风净化器及空气净化装置 | |
WO2018145501A1 (zh) |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器 | |
CN108194986A (zh) | 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7477675A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8224588A (zh) | 用于窗式空调器的净化模块和窗式空调器 | |
CN206361808U (zh) | 可调洁净度的弱湍流空气净化系统及应用其的手术室 | |
CN108302685B (zh) | 具有内部空气的循环、排出和吸入功能的空气循环系统 | |
CN105091126A (zh) | 新风净化机及该室内空气净化循环系统 | |
CN204285721U (zh) | 一种新风系统 | |
CN206191746U (zh) | 弱湍流医用空气净化系统 | |
CN109028425A (zh) | 双风机式智能新风系统 | |
CN205174677U (zh) | 新风机 | |
CN205137723U (zh) | 舒适新风净化一体机 | |
JP7015844B2 (ja) | 床置き式エアコン | |
CN202927971U (zh) | 具有新风入口设有高效过滤网的多功能空调末端 | |
CN109237675A (zh) | 室内空气调节净化设备 | |
CN205980239U (zh) | 一种具有沉香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 | |
CN108087985A (zh) |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8006834A (zh) |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9197072U (zh) | 新风净化装置 | |
CN107327909A (zh) | 一种新风、净化一体机 | |
CN207962866U (zh) |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2408888U (zh) | 一种洁净空调可编程控制设备 | |
KR101379850B1 (ko) | 전열교환기를 이용하여 식물 공기정화기에서 정화된 공기를 실내 각방으로 공급하는 시스템 | |
CN205980010U (zh) | 一种新风、净化一体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2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