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72788U - 起动器及其电磁开关 - Google Patents

起动器及其电磁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72788U
CN205172788U CN201520495177.3U CN201520495177U CN205172788U CN 205172788 U CN205172788 U CN 205172788U CN 201520495177 U CN201520495177 U CN 201520495177U CN 205172788 U CN205172788 U CN 205172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lever
winding
hold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951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婉梅
储俊杰
廖利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hnson Electr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hnson Electr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hnson Electr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hnson Electr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951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72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72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72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开关及起动器,该电磁开关包括外壳、固定于外壳的定芯、与定芯磁性耦合并可相对定芯移动的动杆、分离设置的两个触头、可移动地收容于外壳内的拉杆、及导电材料制成的且连接于动杆一端上的连接件。所述电磁开关未通电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两个触头的至少一个电绝缘。所述定芯和动杆其中之一包括吸引线圈、保持线圈、磁芯、以及导磁件。所述吸引线圈为铝线圈。所述保持线圈为铜线圈。所述磁芯置于拉杆的下方,且间隔一定的距离。所述吸引线圈和/或保持线圈通电时驱使拉杆朝连接件的方向上运动以按压动杆移动,移动的动杆驱使连接件移动以电性连通所述两个触头。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开关使得马达可快速的驱动小齿轮和飞轮高速旋转。

Description

起动器及其电磁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动器,特别是涉及起动器的电磁开关。
背景技术
起动器是通过电磁感应带动马达转子旋转,转子上的小齿轮带动发动机飞轮旋转,从而发动机点火起动,其摒弃了笨重而危险的手摇曲柄,使汽车驾驶变得更加安全轻松方便,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现有技术的起动器还存在着新机因弧形边缘无法很好的啮合问题以及旧机磨损严重无法很好工作等问题,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起动器及电磁开关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有效克服上述缺陷的电磁开关及采用该电磁开关的起动器。
一种电磁开关,包括外壳、固定于外壳的定芯、与定芯磁性耦合并可相对定芯移动的动杆、分离设置的两个触头、可移动地收容于外壳内的拉杆、及导电材料制成的且连接于动杆一端上的连接件,所述电磁开关未通电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两个触头的至少一个电绝缘;所述定芯和动杆其中之一包括吸引线圈、保持线圈、磁芯、以及导磁件,所述吸引线圈为铝线圈,所述保持线圈为铜线圈;所述磁芯置于拉杆的下方,且间隔一定的距离,所述吸引线圈和/或保持线圈通电时驱使拉杆朝连接件的方向上运动以按压动杆移动,移动的动杆驱使连接件移动以电性连通所述两个触头。
一种起动器,包括马达和电磁开关,所述马达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连接有小齿轮用于与发动机的飞轮啮合,所述电磁开关包括外壳、固定于外壳的定芯、与定芯磁性耦合并可相对定芯移动的动杆、可移动地收容于外壳内的拉杆、分离设置的两个触头、及导电材料制成的连接件,所述拉杆与所述马达的小齿轮机械连接,所述电磁开关未通电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两个触头的至少一个电绝缘;所述定芯和动杆其中之一包括吸引线圈、保持线圈、磁芯、以及导磁件,所述马达与所述吸引线圈串联,所述吸引线圈为铝线圈,所述保持线圈为铜线圈;至少所述吸引线圈通电时,驱使所述拉杆移动以带动所述动杆在外壳内移动,所述移动的拉杆带动所述马达的小齿轮与飞轮啮合,所述移动的动杆使所述连接件电性连通所述两个触头,进而使马达驱动小齿轮和飞轮高速旋转。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起动器的电磁开关采用铝线构成的吸引线圈与马达串联,与铜线构成的保持线圈并联连接于电池上,同时通过两线圈的磁场吸引拉杆运动以驱使动杆移动来短路所述吸引线圈,从而使得马达能高速运转并起动发动机,此时通过铜线构成的保持线圈对拉杆产生持续的磁性引力,由于铜线电阻小,因此可以获得更大的电流产生足够强大的磁场,维持连接件与触头的稳定接触,保证发动机的起动快速、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起动器的电磁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磁开关另一角度视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起动器的电磁开关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起动器尤其适用于起动发动机,其包括电磁开关、与电磁开关连接的马达、以及装配于马达的输出轴上的小齿轮。所述电磁开关工作时将小齿轮推动至与发动机的飞轮啮合的位置,并起动马达,马达驱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转动时带动与之啮合的飞轮转动,发动机点火起动。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所述电磁开关包括外壳10、收容于外壳10内的定芯20、设置于定芯20内的动杆34、部分活动置于外壳10内的拉杆40、以及连接于动杆34的另一端的连接件50。
所述外壳10包括中空圆筒状的壳体12以及与壳体12的底部连接的端盖14。所述壳体12可以是通过冲压等方式形成的铁壳,厚度约为2.5mm,壳体12的顶部中央形成穿孔,以便于拉杆40伸出至壳体12之外,通过拨叉等与马达相连接。为增加壳体12端部的导磁能力,在所述壳体12内的与端盖14相对的端部设置有导磁板16,所述导磁板16的厚度约为2mm,与壳体12的大小、形状相匹配。壳体12的底部开口,所述端盖14将壳体12底部的开口封闭。所述端盖14上形成有贯穿的多个插孔,所述插孔内插接有接线柱。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柱为3个,分别为电池接线柱B、马达接线柱M、及起动接线柱S。所述电池接线柱B、马达接线柱M较粗,可以是直径为8mm或10mm直径的铜栓,起动接线柱S较细,可以是直径为4mm或5mm的粗铁。所述端盖14的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141,触头60固定收容于容置空间141。本实施例中,所述触头60为两个,分离设置,分别电连接于电池接线柱B、马达接线柱M上。
所述定芯20固定于外壳10内,包括线架21、保持线圈23、吸引线圈25、磁芯32以及导磁件27。所述导磁件27设置于线架21的底部,由磁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磁件27呈圆环形,其内径小于线架21的内径,外径则略大于定芯20的外径,导磁件27的外边缘固定夹设于外壳10底部的台阶与端盖14之间。当所述电磁开关起动时,吸引线圈25和/或保持线圈23通电产生磁场并磁化所述导磁件27。
所述线架21为中空柱状结构,内部容纳动杆34以及拉杆40等,所述线架21的内径与外壳10的穿孔的直径基本相等。所述吸引线圈25及保持线圈23绕设于线架21上,并通过线架21上的插针与其它元件电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引线圈25的两端通过插针分别连接于马达接线柱M与起动接线柱S上,保持线圈23的一端通过插针连接于起动接线柱S上,另一端则通过插针接地。请同时参阅图4,所述电池接线柱B直接连接于电源正极,起动接线柱S通过两个合成开关ST、NT连接于电源的正极,马达则连接于马达接线柱M与电源负极之间,如此吸引线圈25与马达相串联后与保持线圈23相并联地连接于电池的正负极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持线圈23与吸引线圈25匝数相同,保持线圈23直接绕设于线架21上,吸引线圈25则绕设于保持线圈23上,也就是说吸引线圈25环绕保持线圈23设置。优选地,在所述吸引线圈25与外壳10之间设有绝缘纸,避免短路。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引线圈25采用铝线,所述保持线圈23采用铜线,所述吸引线圈25的线径大于保持线圈23的线径,吸引线圈25的层数大于保持线圈23的层数,由于铜材相对铝材具有较小的电阻,因此铜线形成的保持线圈23相较于铝线形成的吸引线圈25具有较小的电阻,在同样的电压下保持线圈23具有更大的电流。另外,由于吸引线圈25在外而保持线圈23在内,在匝数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保持线圈23绕设的半径小,因此总的长度相对吸引线圈25要小很多,而考虑铜线与铝线的成本,将铜线构成的保持线圈23设置于吸引线圈25内可以节约铜线用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成本。
所述动杆34位于线架21内的磁芯32内,并可在线架21内沿线架21的轴向上下移动靠近或远离定芯20的导磁件27。
所述动杆34的中央向外形成环形的凸缘341,所述凸缘341的直径大于动杆34其余部分的直径,而动杆34的末端上形成有内凹的环槽,所述环槽内卡设有扣环36,所述扣环36的外径大于动杆34的直径。
所述磁芯32连接于导磁件27上,所述磁芯32的外径略小于线架21的内径,与线架21之间形成有间隔。磁芯32的底部的内缘向下延伸形成有导引环321,所述导引环321的外径与导磁件27的内径相当,导引环321伸入至所述导磁件27内部。所述磁芯32的内部形成有上小下大的阶梯孔,小端的直径与动杆34的直径相当,大端的直径则与动杆34的凸缘321的直径相当。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芯32连接于导磁件27上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芯32也可与所述导磁件27一体成型。
所述动杆34的顶端穿过磁芯32的阶梯孔,动杆34上的凸缘341收容于磁芯32的阶梯孔的大端内并抵顶于磁芯32,动杆34的末端穿过所述导磁件27伸入至端盖14的容置空间141内,所述连接件优选为连接片50,连接片50套设固定于动杆34上并叠设于扣环36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动杆34的末端与端盖14间隔一定距离,第一弹性元件72夹设于扣环36与端盖14之间,第二弹性元件74夹设于连接片50与凸缘341之间,所述第一、第二弹性元件72、74均为弹簧。在所述电磁开关未起动时,在所述第一、第二弹性元件72、74的支撑下,动杆34高于定芯20的导磁件27并间隔一定距离,动杆34上的连接片50高于端盖14内的触头60并间隔一定距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片50的上下两侧设有第一夹板81以及第二夹板83,所述连接片50夹设于第二夹板83与第一夹板81之间,连接片50的外径远大于扣环36、第一夹板81、第二夹板83的外径,其外边缘露出于第一夹板81、第二夹板83之外,用于与触头60相接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板83的内缘向下延伸形成有圆筒状的环缘831,其高度与连接片50的厚度相当。所述环缘831的底部抵顶于第一夹板81上,第二夹板83、第一夹板81与连接片50套设于环缘831上,所述第二弹性元件74套设于动杆34上并夹设于引导环321与第二夹板83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杆40包括轴杆41以及套设于轴杆41上的轴套43。所述轴套43呈中空圆筒状,内径大于轴杆41的直径,外径与线架21的内径相当。所述轴套43的底部封闭,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与轴杆41的直径相当而小于轴套43的内径。轴套43的底部向下凸出延伸形成有圆台431,所述圆台431的直径略小于轴套43的外径。所述第三弹性元件76为弹簧,其一端固定环套于磁芯32的外表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轴套43的圆台431上。
所述轴杆41的底部收容于轴套43内,顶部经由轴套43上的通孔伸出,进而通过拨叉等与马达的小齿轮连接。轴杆41的末端向外延伸形成环形的凸台412,所述凸台412的外径与轴套43的内径相当,从而避免轴杆41在轴套43内晃动。在所述轴杆41的凸台412与轴套之间设置有一支撑件44。该支撑件44内收容有一第四弹性元件78,其置于支撑件44的上端部与凸台412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弹性元件78为弹簧,其套设于轴杆41上,一端抵顶于凸台412上,另一端抵顶于支撑件44的上端部。
在起动所述起动器之前,所述电磁开关的合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而在第一弹性元件72的支撑下,所述连接片50位于两触头60的上方且与之间隔一定距离,两触头60之间没有导通,此时吸引线圈25、保持线圈23、马达均没有电流经过,马达未被起动,定芯20的导磁件27及磁芯没有磁场的作用。
当打开点火开关起动所述起动器时,合成开关ST、NT闭合,电池、吸引线圈25、马达形成闭合的第一回路,与电池、保持线圈23形成闭合的第二回路相并联。此时,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产生的磁场叠加,驱使拉杆40在线架内朝向导磁件27的方向上快速移动,拉杆40上的轴杆41快速的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马达输出轴上的小齿轮向上移动以与飞轮啮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铝线构成的吸引线圈25与马达串联,而与铜线构成的保持线圈23并联于电池上,在起动初期,藉由铝线的高电阻形成小电流,使马达处于低速或为起动状态,便于小齿轮与飞轮的快速啮合。该拉杆40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按压动杆34及连接片50克服第一弹性元件72的弹力朝向触头60方向移动直至连接片50与触头60接触,此时,该第一弹性元件72因为被按压,因此产生一向上的弹力,从而使得触头60与连接片50之间的电连接更加紧密。在连接片50与触头60接触时,两触头60之间电性导通,也就是将电池接线柱B、马达接线柱M连通,而由于电池接线柱B直接连接于电池的正极上,此时相当于马达接线柱M直接连接于电源的正极,将通过合成开关连接于电源正极与马达接线柱M之间的吸引线圈25短路,也即,在此过程中,马达的电源被接通。而,在连接片50与触头60接触时,该动杆34距离磁芯32的上表面还有一定的距离,此时,保持线圈23仍然直接连接于电池的正负极之间,处于通电状态,因此第二电路仍然产生一定的磁场,且根据电磁原理,在拉杆40与磁芯3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时,磁场相对的力就越大,也即,随着拉杆40与磁芯3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的减小,该拉杆40向下运动的速度增大,此时,该拉杆40上的轴杆41将驱使飞轮快速转动,从而起动发动机。在拉杆40继续向下运动按压动杆34直至该动杆34抵触该磁芯32的上表面的过程中,该第二弹性元件74被按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引线圈25被短路后,由铜线构成的保持线圈23由于低电阻形成大电流,产生更大的磁场,驱使该拉杆40更加快速的向下移动。
同时,在拉杆40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该第三弹性元件76被压缩。而拉杆40的运动将带动轴杆41的向下运动,为了避免轴杆41快速的向下运动,损害发动机,因此在该轴杆41上套设的第四弹性元件78可以很好的对轴杆41的下降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
在发动机起动完成后,断开合成开关ST、NT,电池对保持线圈23、吸引线圈25均不供电,此时,保持线圈23,吸引线圈25产生的磁场消失,对拉杆40产生的向下的磁力消失,该第三弹性元件76弹性恢复驱使该拉杆40向上运动,直至该拉杆40回复至初始位置。在拉杆40回复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该拉杆40上的轴杆41与发动机的飞轮分离。而在该拉杆40回复的过程中,施加于动杆34上的向下按压的力消失,因此,该第二弹性元件74及第一弹性元件72均弹性恢复驱使该动杆34相对于磁芯32运动直至该动杆34回复至初始位置。在第一弹性元件72和第二弹性元件74弹性恢复的过程中,该连接片50与触头60分离,两触头60之间的电连接被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电磁开关,包括外壳、固定于外壳的定芯、与定芯磁性耦合并可相对定芯移动的动杆、分离设置的两个触头、可移动地收容于外壳内的拉杆、及导电材料制成的且连接于动杆一端上的连接件,所述电磁开关未通电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两个触头的至少一个电绝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芯和动杆其中之一包括吸引线圈、保持线圈、磁芯、以及导磁件,所述吸引线圈为铝线圈,所述保持线圈为铜线圈;所述磁芯置于拉杆的下方,且间隔一定的距离,所述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通电时,两者所在的电路产生的磁场叠加,在磁场的作用下,驱使拉杆朝导磁件的方向上快速移动以按压动杆移动,移动的动杆驱使连接件移动以电性连通所述两个触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线圈与保持线圈匝数相同,所述吸引线圈环绕保持线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芯包括线架,所述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绕设于所述线架上,所述导磁件固定于线架一端,所述磁芯置于线架内且连接于导磁件上,所述两个触头相对外壳固定,所述动杆可移动地收容于线架内,所述动杆穿过磁芯以及导磁件,动杆的末端伸出至导磁件之外,动杆的末端与外壳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于动杆的末端上,所述连接件与动杆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元件,其中,所述拉杆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按压动杆及连接片克服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朝向触头方向移动直至连接片与触头接触,在连接片与触头接触时,两触头之间电性导通,此时,所述动杆距离磁芯上表面还有一定的距离,保持线圈所在的电路仍处于通电状态,其所在的电路仍然产生一定的磁场,根据电磁原理,在拉杆与磁芯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时,磁场相对的力就越大,拉杆向下运动的速度就增大,而在拉杆继续向下运动按压动杆直至该动杆抵触磁芯的上表面的过程中,该第二弹性元件被按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的内缘沿轴向向外延伸有导引环,所述导引环伸入至导磁件内,所述导引环的的外径略小于导磁件的内径,磁芯内形成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小端的直径与动杆的直径相当,阶梯孔的大端朝向连接件,所述动杆的中部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有环形凸缘,所述凸缘的外径与阶梯孔的大端的直径相当并收容于阶梯孔的大端内,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夹设于凸缘与连接件之间。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杆的末端形成有环槽,所述环槽上卡设有扣环,所述连接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连接件夹设固定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所述第一夹板、连接件、第二夹板依次叠设于扣环上,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夹设于扣环与端盖之间,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夹设于第二夹板与凸缘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线圈的线径大于保持线圈的线径,吸引线圈的层数大于保持线圈的层数。
7.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的一轴向端部设有导磁板。
8.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一端开口的筒状壳体以及封闭所述壳体的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电源接线柱、马达接线柱、及起动接线柱,所述两触头分别电连接于电源接线柱与马达接线柱上,所述吸引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马达接线柱与起动接线柱,保持线圈的一端连接起动接线柱,另一端接地。
9.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轴杆以及套设于轴杆上的轴套,所述轴套呈中空圆筒状,其内径大于轴杆的直径。
10.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底部向下凸出延伸形成有圆台,所述圆台的直径略小于轴套的外径,所述拉杆中还收容有第三弹性元件,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环套于磁芯的外表面上,另外一端固定连接于轴套的圆台上,其中,在拉杆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该第三弹性元件被压缩,在起动完成后,对保持线圈和吸引线圈不再供电,此时,保持线圈和吸引线圈产生的磁场消失,对拉杆产生的向下的磁力消失,第三弹性元件弹性恢复驱使拉杆向上运动,直至拉杆回复至初始位置,在拉杆回复的过程中,施加于动杆上的向下按压的力消失,第二弹性元件和第一弹性元件均弹性恢复驱使该动杆相对于磁芯运动直至该动杆回复至初始位置,在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弹性恢复的过程中,该连接片与触头分离,两触头之间的电连接被断开。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的末端向外延伸形成环形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径与轴套的内径相当,所述轴杆的凸台与轴套之间设置有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内收容有第四弹性元件,所述第四弹性元件弹性置于支撑件的上端与所述凸台之间。
12.一种起动器,包括马达和电磁开关,所述马达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连接有小齿轮用于与发动机的飞轮啮合,所述电磁开关包括外壳、固定于外壳的定芯、与定芯磁性耦合并可相对定芯移动的动杆、可移动地收容于外壳内的拉杆、分离设置的两个触头、及导电材料制成的连接件,所述拉杆与所述马达的小齿轮机械连接,所述电磁开关未通电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两个触头的至少一个电绝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芯和动杆其中之一包括吸引线圈、保持线圈、磁芯、以及导磁件,所述马达与所述吸引线圈串联,所述吸引线圈为铝线圈,所述保持线圈为铜线圈;在所述吸引线圈和保持线圈通电时,两者所在的电路产生的磁场叠加,在磁场的作用下,驱使所述拉杆朝导磁件的方向上快速移动以按压动杆移动,所述移动的拉杆带动所述马达的小齿轮与飞轮啮合,所述移动的动杆使所述连接件电性连通所述两个触头,进而使马达驱动小齿轮和飞轮高速旋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开关设有电源接线柱、马达接线柱、及起动接线柱,所述电源接线柱用于连接一外部电源,所述起动接线柱与一连接所述外部电源的电源开关连接,所述马达电连接至马达接线柱;所述两触头分别电连接于电源接线柱与马达接线柱上,所述吸引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马达接线柱与起动接线柱,所述保持线圈的一端连接起动接线柱,另一端接地。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开关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电磁开关的特征。
CN201520495177.3U 2015-07-09 2015-07-09 起动器及其电磁开关 Active CN205172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95177.3U CN205172788U (zh) 2015-07-09 2015-07-09 起动器及其电磁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95177.3U CN205172788U (zh) 2015-07-09 2015-07-09 起动器及其电磁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72788U true CN205172788U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36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95177.3U Active CN205172788U (zh) 2015-07-09 2015-07-09 起动器及其电磁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727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0061A (zh) * 2022-09-26 2022-11-18 北京天创凯睿科技有限公司 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及战斗机电动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0061A (zh) * 2022-09-26 2022-11-18 北京天创凯睿科技有限公司 自保持电磁接触器及战斗机电动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67247U (zh) 起动器及其电磁开关
CN205172788U (zh) 起动器及其电磁开关
CN203967461U (zh) 一种轻型转向器
CN102007289B (zh) 特别地用于机动车的内燃机起动设备和包括这种设备的旋转电机
CN201365145Y (zh) 一种电机定子结构
CN205265390U (zh) 汽车起动电机电枢结构
CN201657597U (zh) 端子压装机构及初级线圈连接头和端子的压装装置
CN204167140U (zh) 一种汽车启动用电磁开关
CN101621270A (zh) 碳刷提升装置
CN201886972U (zh) 一种新型起动机电磁开关
CN208939705U (zh) 具有一体镶嵌成型五金塑胶件的马达
CN202111009U (zh) 起动机用单绕组电磁开关
CN102881515A (zh) 一种反冲击强制断电电磁开关
CN202565057U (zh) Isg驱动电机线圈
CN203104230U (zh) 磁钢装配机
CN207830023U (zh) 一种永磁汽车起动机
CN110739183A (zh) 汽车起动机及其电磁开关
CN207705061U (zh) 一种用于起动机的电磁开关
CN21680558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设备
CN201358867Y (zh) 减速直线传动内燃机起动机
CN204794621U (zh) 起动机用电机装置
CN202888090U (zh) 一种反冲击强制断电电磁开关
CN210516376U (zh) 一种差速线圈总成
CN207830024U (zh) 一种星齿型汽车起动机
CN203481145U (zh) 一种用于电磁开关的双向防转垫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