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39862U - 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39862U
CN205139862U CN201490000588.4U CN201490000588U CN205139862U CN 205139862 U CN205139862 U CN 205139862U CN 201490000588 U CN201490000588 U CN 201490000588U CN 205139862 U CN205139862 U CN 205139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lectrode
surveyed area
surface plate
input med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9000058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桥田淳二
北野定雄
舛本好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39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398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便的构成以及处理方法检测能够折叠开闭的多个输入区域之间的输入操作,并抑制检测灵敏度的不均的输入装置。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表面板(21);第二表面板(22);连结部(26),能够折叠开闭地连结第一表面板(21)和第二表面板(22);薄膜传感器(30),遍及第一表面板(21)以及第二表面板(22)地连续设置,薄膜传感器(30)具有第一检测区域(31a)、第二检测区域(31b)以及第三检测区域(31c),第一检测区域(31a)设于与第一表面板21对置的位置,第二检测区域(31b)设于与第二表面板(22)对置的位置,第三检测区域(31c)位于第一检测区域(31a)与第二检测区域(31b)之间。

Description

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入装置,特别涉及具有以能够折叠开闭的方式连结的2个显示画面的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在便携电话机、智能电话、平板型终端等信息处理终端中具备能够通过使手指等与显示画面直接接触,或并未接触而以靠近的状态来进行输入操作的输入装置。这样的信息处理终端被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
图11为表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以往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主视图。如图11所示,在以往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17中,2个壳体114、115通过铰链机构等的连结部116可开闭地连结。在2个壳体114、115分别设有显示画面,以能够对显示画面中所显示的图像和输入键进行直接操作的方式,在壳体114具备输入装置111(专利文献1中,记载为“显示兼感测部”或“触摸屏”),在壳体115具备输入装置112。即,以往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17具有与输入装置111对应的第一检测区域111a和与输入装置112对应的第二检测区域112a。
在使用信息处理终端117时,在打开壳体114、115的状态下实质地实现大画面化,能够在第一检测区域111a和第二检测区域112a的两方进行输入操作,在携带时能够将壳体114、115折叠来小型化。
此外,如图11所示,以往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17中,在输入装置111与输入装置112之间具备接触传感器113。由此,在第一检测区域111a与第二检测区域112a之间设置第三检测区域113a,能够检测到输入装置111与输入装置112之间的区域内的输入操作。因此,在输入装置111与输入装置112的间隙附近,能够判别是跨2个区域连续的输入操作或者是各自单独的输入操作等,能够提高输入装置111与输入装置112的间隙附近的操作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2/111230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图11所,以往例的信息处理终端117中,在输入装置111与输入装置112之间单独地具备接触传感器113。因此,为了分别控制输入装置111、输入装置112以及接触传感器113,并输出各检测信号,需要设置3个控制部并进行不同的信号处理。而且,需要基于来自各控制部的输出信号来处理整个输入操作,需要复杂的信号处理工序。此外,接触传感器113配置于与连结部116重叠的位置,因此,也会产生用于取出来自接触传感器113的检测信号的取出构造或与外部的控制部等的连接构造复杂的问题。
如图11所示,接触传感器113相对于输入装置111以及输入装置112是单独设置的,因此,容易产生接触传感器113的检测灵敏度和输入装置111以及输入装置112的检测灵敏度的不均。此外,接触传感器113配置于与连结部116重叠的位置,因此,由于壳体114,115、连结部116等的各部件的构造、材料的不同,相对于输入装置111以及输入装置112的检测灵敏度,会产生接触传感器113的检测灵敏度的不均。此外,必须在输入装置111、112、113之间使纵向位置对齐,组装时的对位工序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便的构成以及处理方法,检测能够折叠开闭的多个检测区域之间的输入操作,并抑制检测灵敏度的不均的输入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表面板;第二表面板;连结部,以上述第一表面板和上述第二表面板能够折叠开闭的方式连结上述第一表面板和上述第二表面板;薄膜传感器,遍及上述第一表面板以及上述第二表面板地连续设置,上述薄膜传感器具有第一检测区域、第二检测区域以及第三检测区域,上述第一检测区域设于与上述第一表面板对置的位置,上述第二检测区域设于与上述第二表面板对置的位置,上述第三检测区域位于上述第一检测区域与上述第二检测区域之间。
据此,第一检测区域和第二检测区域被设为能够折叠开闭,第一检测区域、第二检测区域以及第三检测区域被设于一片连续的薄膜传感器。由此,与对应于各区域单独地设置输入装置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简单构成来检测第一检测区域与第二检测区域之间的第三检测区域的输入操作。此外,由于能够通过共同的薄膜传感器进行检测,因此与单独设置输入装置的情况比较,易于抑制各检测区域之间的检测灵敏度的不均。而且,由于在一片连续的薄膜传感器设有各检测区域,因此能够通过共同的控制部对来自各检测区域的检测信号进行控制,并能够减少要准备的控制部的个数和信号处理的工序,并简便地进行信号处理。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输入装置,能够通过简便的构成以及处理方法,检测能够折叠开闭的多个检测区域之间的输入操作,并抑制检测灵敏度的不均。
本发明的输入装置优选的是:上述薄膜传感器中,在上述第一检测区域配置有多个第一电极,在上述第二检测区域配置有多个第二电极,在上述第三检测区域配置有多个第三电极,上述第三电极的面积相对于上述第一电极或上述第二电极的面积不同。据此,在输入操作时输入装置打开的状态下产生薄膜传感器的挠曲或膨胀的情况下,使第三检测区域的第三电极的面积不同,由此,形成于被检测体与第三电极之间的静电容量发生变化。即,能够减小形成于被检测体与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之间的静电容量和形成于被检测体与第三电极之间的静电容量的差。因此,能够抑制第三检测区域和第一检测区域或第二检测区域的检测灵敏度的不均。
在本发明的输入装置中,优选上述第三电极的面积比上述第一电极或上述第二电极的面积大。据此,能够增大第三电极与进行输入操作的被检测体之间的静电容量。因此,即使在薄膜传感器产生挠曲,第三检测区域与被检测体的距离变大,且检测灵敏度表面看来降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增大第三电极的面积并抑制检测灵敏度的降低。由此,能够抑制各检测区域间的检测灵敏度的不均。
本发明的输入装置优选的是:在对上述薄膜传感器的打开状态进行俯视的情况下,将与上述连结部的折叠开闭轴平行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差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在上述第三检测区域沿着上述第二方向排列有多个上述第三电极,配置于上述第三检测区域的上述第二方向的中央部的上述第三电极的面积比配置于上述第三检测区域的缘部的上述第三电极的面积大。据此,在薄膜传感器挠曲的情况下,通过根据第三检测区域的挠曲量来使第三电极面积变化,能够抑制第三检测区域内的检测灵敏度的不均。
在本发明的输入装置中,优选上述第三电极与上述第一电极或上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或者,上述第三电极与上述第一电极或上述第二电极静电电容耦合。据此,第三电极与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一同形成共同的电极图案,并能够将整个第一检测区域、第二检测区域以及第三检测区域作为一个电极图案进行检测,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控制以及信号处理。
在本发明的输入装置中,上述第一电极、上述第二电极以及上述第三电极分别单独地连接于引出布线。据此,各电极彼此独立,即彼此之间干涉得到抑制并且进行输入操作的判断,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检测。
在本发明的输入装置中,优选上述第三电极具有Ag纳米线、Ag纳米管、碳纳米管、PEDOT(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聚(3,4-乙撑二氧噻吩))的任一个。据此,第三电极具有柔软性,因此,即使在折叠开闭的动作重复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第三电极的断裂等的发生,并抑制检测灵敏度的降低。
在本发明的输入装置中,优选在上述薄膜传感器的表背面的一方的面贴合有上述第一表面板以及上述第二表面板,在上述薄膜传感器的表背面的另一方的面贴合有显示元件,上述显示元件遍及上述第一检测区域、上述第二检测区域以及上述第三检测区域地连续设置。由此,能够使第一检测区域、第二检测区域以及第三检测区域的检测信号的处理和显示元件的图像处理一致地进行,并能够简便地进行输入信号的处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输入装置,能够通过简便构成以及处理方法,检测能够折叠开闭的多个检测区域之间的输入操作,并抑制检测灵敏度的不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信息处理终端折叠时的立体图。
图2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信息处理终端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3(a)是由图1的III(a)-III(a)线剖切并从箭头方向观察时的输入装置的剖面图。图3(b)是由图2的III(b)-III(b)线剖切并从箭头方向观察时的输入装置的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4是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薄膜传感器的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5是由图4的V-V线剖切并从箭头方向观察时的输入装置的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6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输入装置,表示薄膜传感器的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7表示第二变形例的输入装置,表示薄膜传感器的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8表示第三变形例的输入装置,表示薄膜传感器的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9(a)表示第四变形例的输入装置,表示折叠时的剖面图。图9(b)表示第四变形例的输入装置打开状态的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10表示第五变形例的输入装置,表示折叠时的剖面图。
图11是以往例的信息处理终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输入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另外,对各附图的尺寸进行适当变更来加以表示。
图1表示搭载有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信息处理终端折叠时的立体图。图2同样地表示信息处理终端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信息处理终端16被构成为具有2个壳体24、25和连结部26。2个壳体24、25通过铰链机构等的连结部26被能够折叠开闭地连结。
如图2所示,在壳体24、25嵌入有对显示图像进行显示并且能够一边看着显示图像一边进行输入操作的输入装置10。输入装置10具有2张表面板21、22,第一表面板21组装于壳体24,第二表面板22组装于壳体25。
如图1所示,在折叠壳体24、25并关闭时,第一表面板21以及第二表面板22也被折叠并被收纳于壳体24、25的内部。如图2所示,在打开壳体24、25时,第一表面板21以及第二表面板22露出,能够进行2画面的图像显示以及输入操作。由此,携带信息处理终端16时折叠壳体24、25,能够谋求小型化,通过在使用时打开壳体24、25,能够实现检测区域以及显示画面的大面积。
图3(a)表示由图1的III(a)-III(a)线剖切并从箭头方向观察时的输入装置10的剖面图。图3(b)表示由图2的III(b)-III(b)线剖切并从箭头方向观察时的输入装置10的部分放大剖面图。图3(a)是关闭输入装置10的状态的剖面图,图3(b)是打开状态的连结部26附近的部分放大剖面图。另外,图3(a)以及图3(b)中仅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省略表示壳体24、25等。
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被构成为具有第一表面板21、第二表面板22、连结部26和薄膜传感器30。第一表面板21和第二表面板22介由连结部26被能够折叠地连结。然后,薄膜传感器30遍及第一表面板21以及第二表面板22地连续设置。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薄膜传感器30介由粘着层45贴合于第一表面板21,并且介由粘着层46贴合于第二表面板22。由此,伴随着第一表面板21和第二表面板22的折叠开闭动作,薄膜传感器30也能够折叠开闭。
如图3(b)所示,薄膜传感器30具有第一检测区域31a、第二检测区域31b以及第三检测区域31c。第一检测区域31a设于与第一表面板21对置的位置,检测操作者使手指等的被检测物接触第一表面板21或并未接触而是靠近第一表面板时的输入位置。同样地,第二检测区域31b设于与第二表面板22对置的位置,检测向第二表面板22的输入操作。如图3(b)所示,第三检测区域31c被设为位于第一检测区域31a与上述第二检测区域31b之间与连结部26重叠的位置。第三检测区域31c连续设于第一检测区域31a至上述第二检测区域31b之间,能够检测第一表面板21与第二表面板22之间的输入操作。
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中,第一检测区域31a和第二检测区域31b被设为能够折叠开闭,并且第一检测区域31a、第二检测区域31b以及第三检测区域31c设于一片连续的薄膜传感器30。由此,与对应于各区域单独地设置输入装置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检测第一检测区域31a与第二检测区域31b之间的第三检测区域31c的输入操作。此外,由于能够通过共同的薄膜传感器30进行检测,所以,与在各检测区域单独地设置输入装置的情况相比较,易于抑制各检测区域31a、31b、31c之间的检测灵敏度的不均。而且,由于在一片连续的薄膜传感器30设有各检测区域31a、31b、31c,所以能够通过共同的控制部(未作图示)来控制来自各检测区域31a、31b、31c的检测信号,因此,能够减少要准备的控制部的个数和信号处理的工序,并且简便地进行信号处理。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输入装置10,能够通过简便的构成以及处理方法,检测能够折叠开闭的第一检测区域31a与第二检测区域31b之间的输入操作,并抑制检测灵敏度的不均。
图4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的薄膜传感器30的部分放大俯视图。如图4所示,薄膜传感器30被构成为具有基材40和设于基材40的多个电极。此外,如图4所示,在打开薄膜传感器30的状态下,第三检测区域31c被配置为通过第一检测区域31a和第二检测区域31b在X1-X2方向被夹住。在第一检测区域31a配置有多个第一电极34,在第二检测区域31b配置有多个第二电极35,在第三检测区域31c配置有多个第三电极36。
如图4所示,排列于Y1-Y2方向的第一电极34通过连接部37连结。同样地,排列于Y1-Y2方向的第二电极35以及第三电极36通过连接部37连结。此外,排列于X1-X2方向的第一电极34、第二电极35以及第三电极36通过桥接部38连结。如图4所示,连接部37和桥接部38俯视看是交差形成的,在X1-X2方向连结的各电极34、35、36和在Y1-Y2方向连结的各电极34、35、36俯视看是彼此交差的。
图5表示由图4的V-V线剖切并从箭头方向观察时的输入装置的部分放大剖面图,并且放大表示第一检测区域31a的连接部37与桥接部38的交差部。如图5所示,以覆盖连接部37的方式设有绝缘层39,桥接部38跨越连接部37以及绝缘层39,在X1-X2方向连接第一电极34之间。
在图4以及图5所示的薄膜传感器30中,静电容量形成于在X1-X2方向连结的各电极34、35、36和在Y1-Y2方向连结的各电极34、35、36之间。若输入操作时使手指等的被检测体接触或靠近第一表面板21、第二表面板22或第一表面板21与第二表面板22之间,则各电极34、35、36间的静电容量发生变化,由此,输入位置被检测出来。本实施方式的薄膜传感器30为静电容量式的薄膜传感器30。引出布线4连接于在X1-X2方向或Y1-Y2方向连结的各电极34、35、36。引出布线41形成于非检测区域32,并连接于外部的控制部(未作图示)。
如图3(b)所示,在打开输入装置10的状态下,薄膜传感器30的第三检测区域31c被形成为以相对于输入面10c向作为相反方向的下方(Z2方向)凸出的方式挠曲。这是因为:为了能够折叠开闭,如图3(a)所示,需要在第一表面板21以及第二表面板22与薄膜传感器30之间设置间隙,此外,连结部26的机构上来讲,需要将薄膜传感器30的第三检测区域31c设长。即,需要使薄膜传感器30形成得比第一表面板21、第二表面板22以及连结部26的合计长度长。由此,通过使薄膜传感器30形成得长,在打开输入装置10的状态下会产生挠曲。
在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中,如图4所示,第三电极36的面积被形成为与第一电极34或第二电极35的面积不同,并被形成为比第一电极34或第二电极35的面积大。
通过像这样地使第三检测区域31c的第三电极36的面积与第一电极34以及第二电极35的面积不同,在输入操作时产生了薄膜传感器30的挠曲或膨胀的情况下,能够改变形成于被检测体与第三电极36之间的静电容量的大小。即,如图4所示,在增大第三电极36的面积的情况下,能够增大进行输入操作的被检测体与第三电极36之间的静电容量。由此,能够减小形成于被检测体与第一电极34或第二电极35之间的静电容量和形成于被检测体与第三电极36之间的静电容量的差。
因此,即使在产生薄膜传感器30的挠曲并且第三检测区域31c的检测灵敏度表面上看降低的情况下,通过增大第三电极36的面积并提高检测灵敏度,能够抑制第三检测区域31c与第一检测区域31a或第二检测区域31b之间的检测灵敏度的不均。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材40设为能够折叠开闭,因此,使用柔软的膜状树脂材料。例如,使用聚碳酸酯树脂(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N),环烯烃聚合物(CO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MMA)等的透光性树脂材料。
此外,ITO(IndiumTinOxide)等的透明导电材料用于各电极34、35、36。特别是,优选使用Ag纳米线、Ag纳米管、碳纳米管、PEDOT的任一个来形成在第三检测区域31c所形成的第三电极36。通过使用这些,第三电极36具有柔软性,因此,即使在重复折叠开闭的动作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断裂、断线等,抑制检测灵敏度的降低。另外,并不限于第三电极36,对于第一电极34、第二电极35,使用与第三电极36相同的Ag纳米线等的材料来形成是很实际的。
如图4以及图5所示,第三电极36与第一电极34或第二电极35电连接。或者,第三电极36与第一电极34或第二电极35静电电容耦合。即,第三电极36介由连接部37、桥接部38与第一电极34以及第二电极35连接,以整个薄膜传感器30形成共同的电极图案。由此,通过1个电极图案,能够检测整个第一检测区域31a、第二检测区域31b以及第三检测区域31c,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控制以及信号处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中,如图4所示,各电极34、35、36分别形成菱形形状,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即使是长方形、多角形、圆形等的电极形状,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此外,如图3(a)~图3(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在薄膜传感器30的表背面的一方的面贴合有第一表面板21以及第二表面板22,在薄膜传感器30的表背面的另一方的面贴合有显示元件51。显示元件51遍及第一检测区域31a、第二检测区域31b以及第三检测区域31c地连续设置。
作为显示元件51,能够使用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显示器等。由此,显示元件51也能与第一表面板21、第二表面板22以及薄膜传感器30一同折叠开闭。此外,易于使第一检测区域31a、第二检测区域31b以及第三检测区域31c的检测信号的处理和显示元件51的图像处理一致地进行,并能够简便地进行薄膜传感器30以及显示元件51的控制。
(第一变形例)
图6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输入装置10,表示薄膜传感器30的部分放大俯视图。如图1~图3(a)及(b)所示,将与连结部26的折叠开闭轴平行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Y1-Y2方向),将与第一方向交差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X1-X2方向)。如图6所示,在对打开薄膜传感器30的状态俯视的情况下,在第三检测区域31c沿第二方向(X1-X2方向)排列有多个第三电极36,配置于第二方向(X1-X2方向)的第三检测区域31c的中央部的第三电极36b的面积比配置于第二方向的第三检测区域31c的缘部的第三电极36a、36c的面积大。
本变形例的第三电极36被形成为根据薄膜传感器30的挠曲量,第三电极的面积36不同,由此,能够抑制第三电极36之间的检测灵敏度的不均。如图3(b)所示,在打开输入装置10的状态下,第三检测区域31c的薄膜传感器30向下方(Z2方向)挠曲变形。随着从第三检测区域31c的X1-X2方向的缘部朝向中央部,输入面10c与薄膜传感器30的距离变大,在第三检测区域31c的X1-X2方向的中央部,距离变得最大。在本变形例中,如图6所示,与输入面10c和薄膜传感器30的距离的不同对应地,以比第三电极36a、36c大的面积形成第三电极36b。由此,第三电极36a、36b、36c与被检测体之间所形成的静电容量的不均减少,因此,能够抑制第三检测区域31c的检测灵敏度的不均。
(第二变形例)
图7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输入装置,表示薄膜传感器的部分放大俯视图。在本变形例中,第一电极34、第二电极35以及第三电极36分别单独地连接于引出布线42。引出布线42在各检测区域31a、31b、31c的外侧的非检测区域32拉绕,并连接于外部的IC等的控制部。由此,第一电极34,第二电极35以及第三电极36各自独立,与外部的控制部并联连接。即,多个第三电极36连接于与第一电极34、第二电极35相同的控制部并进行信号处理,因此,对于第三检测区域31c的输入操作,需要单独地设置控制部并进行信号处理。此外,各电极34、35、36彼此电学干扰的情况得到抑制,因此,能够提高进行了输入操作的位置的检测精度。
(第三变形例)
图8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输入装置,表示薄膜传感器的部分放大俯视图。图4、图5、图7所示的薄膜传感器30中,使多个第三电极36各自的面积形成为比第一电极34以及第二电极35各自的面积大,但并不限于此。如图8所示,使第三电极36的个数形成得多,即,形成为相对于第三检测区域31c的面积的第三电极36的合计面积的比率比相对于第一检测区域31a的面积的第一电极34的合计面积的比率、或相对于第二检测区域31b的面积的第二电极35的合计面积的比率大。即使是如此的构成,也能够使第三检测区域31c的检测灵敏度提高,并抑制输入装置10的检测灵敏度的不均。
(第四变形例)
图9(a)~图9(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输入装置,图9(a)表示折叠了输入装置的状态的剖面图,图9(b)表示打开状态的输入装置的部分放大俯视图。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本变形例的输入装置10中,在薄膜传感器30的第一检测区域31a介由粘着层47贴合有第一显示元件52,在薄膜传感器30的第二检测区域31b介由粘着层48贴合有第二显示元件53。即,在与第一表面板21对置的位置设有第一显示元件52,在与第二表面板22对置的位置设有第二显示元件53。
本变形例中,在薄膜传感器30的第三检测区域31c,在背面侧未重叠第一显示元件52或第二显示元件53,因此,在图9(b)所示的打开状态下,薄膜传感器30容易挠曲。由此,在以第一电极34、第二电极35相同的面积形成第三电极36(图中未作图示)的情况下,形成于被检测体与第三电极36之间的静电容量减少,因此,在第三检测区域31c的检测灵敏度易于降低。因此,如图4、图6~图8所示,通过将第三电极36的面积设为比第一电极34以及第二电极35的面积大等,能够有效地抑制在第三检测区域31c的检测灵敏度的下降,并减小检测灵敏度的不均。
(第五变形例)
图10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输入装置,表示折叠时的剖面图。在本变形例的输入装置10中,折叠状态下第一表面板21、第二表面板22在面向外侧这一点不同。然后,在第一表面板21的背面侧以及第二表面板22的背面侧贴合有薄膜传感器30。在设为已打开本变形例的输入装置10的状态时,薄膜传感器30的第三检测区域31c朝向输入面10a~10c侧呈凸状弯曲。
由此,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将第三检测区域31c的第三电极36的面积形成为比第一电极34或第二电极35小,能够减小形成于第三电极36与被检测体之间的静电容量的值,并抑制第一检测区域31a、第二检测区域31b以及第三检测区域31c的检测灵敏度的不均。
符号的说明
10输入装置
10a、10b、10c输入面
16信息处理终端
21第一表面板
22第二表面板
24、25壳体
26连结部
30薄膜传感器
31a第一检测区域
31b第二检测区域
31c第三检测区域
32非检测区域
34第一电极
35第二电极
36、36a、36b、36c第三电极
37连接部
38桥接部
40基材
41、42引出布线
51显示元件
52第一显示元件
53第二显示元件

Claims (8)

1.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表面板;
第二表面板;
连结部,以上述第一表面板和上述第二表面板能够折叠开闭的方式连结上述第一表面板和上述第二表面板;
薄膜传感器,遍及上述第一表面板以及上述第二表面板地被连续设置,
上述薄膜传感器具有第一检测区域、第二检测区域以及第三检测区域,上述第一检测区域设于与上述第一表面板对置的位置,上述第二检测区域设于与上述第二表面板对置的位置,上述第三检测区域位于上述第一检测区域与上述第二检测区域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薄膜传感器中,在上述第一检测区域配置有多个第一电极,在上述第二检测区域配置有多个第二电极,在上述第三检测区域配置有多个第三电极,
上述第三电极的面积相对于上述第一电极或上述第二电极的面积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电极的面积比上述第一电极或上述第二电极的面积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对上述薄膜传感器的打开状态进行俯视的情况下,将与上述连结部的折叠开闭轴平行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差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在上述第三检测区域沿上述第二方向排列有多个上述第三电极,配置于上述第三检测区域的上述第二方向的中央部的上述第三电极的面积比配置于上述第三检测区域的缘部的上述第三电极的面积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电极与上述第一电极或上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或者与上述第一电极或上述第二电极静电电容耦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电极、上述第二电极以及上述第三电极分别单独地与引出布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电极具有Ag纳米线、Ag纳米管、碳纳米管、PEDOT的任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薄膜传感器的表背面的一方的面贴合有上述第一表面板以及上述第二表面板,在上述薄膜传感器的表背面的另一方的面贴合有显示元件,
上述显示元件遍及上述第一检测区域、上述第二检测区域以及上述第三检测区域地被连续设置。
CN201490000588.4U 2013-05-08 2014-05-02 输入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513986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98056 2013-05-08
JP2013098056 2013-05-08
PCT/JP2014/062172 WO2014181774A1 (ja) 2013-05-08 2014-05-02 入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39862U true CN205139862U (zh) 2016-04-06

Family

ID=51867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90000588.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5139862U (zh) 2013-05-08 2014-05-02 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960353B2 (zh)
KR (1) KR101717637B1 (zh)
CN (1) CN205139862U (zh)
WO (1) WO201418177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8539A (zh) * 2018-06-28 2018-12-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27840B2 (en) * 2013-06-21 2018-03-2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or for processing and displaying image data on a bendable display unit
KR20150024572A (ko) * 2013-08-27 2015-03-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KR102491224B1 (ko) 2017-06-01 2023-01-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및 터치패널
KR102333396B1 (ko) 2017-06-01 2021-11-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2020187382A (ja) * 2017-08-08 2020-11-19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KR20210000359A (ko) 2019-06-24 2021-01-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WO2022049943A1 (zh) * 2020-09-04 2022-03-10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7496B1 (en) * 2001-01-18 2003-06-10 Palm, Inc. Non-rigid mounting of a foldable display
JP5137536B2 (ja) * 2007-03-30 2013-02-06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
KR20100104363A (ko) * 2009-03-17 2010-09-29 남동식 터치패널센서
CN102473043B (zh) * 2009-07-30 2014-11-26 夏普株式会社 便携式显示装置和其控制方法
KR101643377B1 (ko) * 2010-02-26 2016-07-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접이식 터치 스크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20072793A (ko) * 2010-12-24 2012-07-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US9122337B2 (en) 2011-02-16 2015-09-01 Ne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JP2012212230A (ja) * 2011-03-30 2012-11-01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
WO2014061538A1 (ja) * 2012-10-16 2014-04-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セッ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8539A (zh) * 2018-06-28 2018-12-0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81774A1 (ja) 2014-11-13
JPWO2014181774A1 (ja) 2017-02-23
KR101717637B1 (ko) 2017-03-17
KR20150140365A (ko) 2015-12-15
JP5960353B2 (ja) 2016-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39862U (zh) 输入装置
CN105955535B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102138120B (zh) 传感器装置以及信息处理设备
CN106610749B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820529B (zh) 带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5183257B (zh) 触摸屏及其压力触控检测方法
CN103870081B (zh) 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及具备其的电子设备
CN105224126B (zh) 触摸屏及其压力触控检测方法
CN105339887B (zh) 数据处理装置
CN103853409B (zh) 具有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3149513U (zh) 触摸屏面板
CN102375639B (zh) 显示设备、控制电路、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和电子单元
CN106249939B (zh) 触摸检测装置、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以及盖构件
CN107045400B (zh) 多点压力触控侦测方法及多点压力触控模组
CN105786287B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20140130970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터치 센싱 컨트롤러 및 터치 센싱 시스템
CN104345959A (zh)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4714672A (zh) 压敏型显示屏触控单元、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CN105808029B (zh) 一种显示基板、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6325582A (zh) 一种具有压力侦测的触控总成及其驱动方法
CN106662942A (zh) 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6201147A (zh) 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4123052A (zh) 电容触敏面板和使用电容触敏面板的移动终端
CN104820527A (zh) 触摸板及具有该触摸板的触摸屏
CN103092387A (zh) 触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