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36719U - 一种液化气瓶阀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化气瓶阀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36719U
CN205136719U CN201520822917.XU CN201520822917U CN205136719U CN 205136719 U CN205136719 U CN 205136719U CN 201520822917 U CN201520822917 U CN 201520822917U CN 205136719 U CN205136719 U CN 205136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ss
gas cylinder
piston
petroleum gas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229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兴锋
陈义
杨绍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cotex Heng (Bei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cotex Heng (bei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cotex Heng (bei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cotex Heng (bei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229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36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36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36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化气瓶阀门组件,包括液化气瓶阀门,还包括限充装置,阀芯的顶端能够卡接于驱动环,沿着阀芯的顶端至其底端,阀芯设置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活塞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活塞的底端与第二凸台相抵接,阀芯的顶端贯穿活塞且第一凸台能够与活塞的顶端的内壁相抵接,阀芯能够沿着活塞滑动;活塞复位弹簧套设于活塞的外侧且活塞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设置于活塞底端的抵接凸台相抵接;密封件安装于活塞的底端的安装槽内,阀芯复位弹簧套设于阀芯外侧,阀芯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凸台相抵接,阀芯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座相抵接;弹簧座套设于阀芯复位弹簧的外侧;弹簧座与阀芯的底端相抵接,弹簧座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气孔。

Description

一种液化气瓶阀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化气瓶阀门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化气作为一种新型燃料,其以方便、洁净等优点迅速被广泛使用。但是,充装液化气的液化气瓶存在的安全隐患,会危及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存在一种液化充气枪,其能够识别液化气瓶上的标签,若标签表明该液化气瓶合格,则能够产生安培力,若表明该液化气瓶不合格,则不能产生安培力。为了与此种液化充气枪相配套使用,现有的一种液化气瓶阀门包括阀体、驱动环滑座、驱动环、第一线簧、插套、接杆和第二线簧。
在使用液化气瓶阀门时,将液化气瓶阀门竖直设置,不进行充气时卡接部卡接于卡孔上方,此时接杆上的第一密封件与插套通气孔的孔壁密封接触,实现该液化气瓶阀门的密封。进行充气时,使用液化气充气枪扫描电子标签,若液化气瓶合格,则该液化气充气枪通电会产生足够的磁力吸引驱动环,使驱动环沿着驱动环滑座滑动,延伸部跟着滑动,直至接杆的卡接部脱离卡孔,此时接杆由于重力在通气孔中下移,接杆下移第一密封件不再与插套的通气孔内壁密封接触,而是第一密封件与通气孔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如此实现了气体的流通,气体可以从充气口流至阀体的出气口进入液化气瓶中,实现充气。若该液化气瓶不合格时,液化气充气枪不会通电也不会产生足够的磁力,因此驱动环位置不变,第一密封件与通气孔内壁保持密封接触,通气孔处于封闭状态,故该液化气瓶无法被充气。
但是,由于操作不当或恶意进行操作时,在一定范围内的压力差下,接杆会受到向下作用的推动力,此时会使得驱动环发生倾斜,导致接杆继续向下移动,导致阀门发生泄漏,造成液化气瓶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液化气瓶的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化气瓶阀门组件,可以避免操作不当或恶意操作而导致阀门发生泄漏,提高液化气瓶的安全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化气瓶阀门组件,包括液化气瓶阀门,所述液化气瓶阀门包括阀体、驱动环滑座、驱动环、第一线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底端的限充装置,所述限充装置包括:
阀芯,所述阀芯的顶端能够卡接于所述驱动环,沿着所述阀芯的顶端至其底端,所述阀芯依次设置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设置位置靠近所述阀芯的顶端,;
具有第一通气孔的活塞,所述活塞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凸台相抵接,所述阀芯的顶端贯穿所述活塞且所述第一凸台能够与所述活塞的顶端的内壁相抵接,所述阀芯能够沿着所述活塞滑动;所述活塞还设置有安装槽和抵接凸起;
活塞复位弹簧,所述活塞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塞的外侧且所述活塞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抵接凸台相抵接,所述活塞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的端部相抵接;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安装于所述活塞的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的内壁密封接触;
套设于所述阀芯外侧的阀芯复位弹簧,所述阀芯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台相抵接,所述阀芯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座相抵接;
套设于所述阀芯复位弹簧外侧的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与阀芯复位弹簧相抵接的台阶面,所述弹簧座与所述阀芯的底端相抵接;所述弹簧座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的直径和所述阀芯的底端的直径均小于所述第二凸台的直径,所述第二凸台的直径小于所述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的直径;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凸台相连接的端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凸台相连接的端部的直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凸台相连接的端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阀芯的底端相连接的端部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活塞包括顶端柱体部、锥状圆台部以及底端柱体部,其中所述顶端柱体部、所述锥状圆台部以及所述底端柱体部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通孔,所述阀芯能够沿着所述通孔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锥状圆台部直径较小的端部与所述顶端柱体部相连接,所述锥状圆台部直径较大的端部与所述底端柱体部相连接,所述锥状圆台部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底端柱体部的直径;所述第一通气孔设置于所述锥状圆台部;所述安装槽和所述抵接凸台均设置于所述底端柱体部。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沿着所述底端柱体部的周向开设,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锥状圆台部的槽壁为所述抵接凸台。
优选地,设置于所述顶端柱体部的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阀芯的顶端的外径,设置于所述底端柱体部的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活塞复位弹簧的内径不小于所述锥状圆台部的最大直径,设置于所述锥状圆台部的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径,所述活塞复位弹簧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底端柱体部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弹簧座的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内孔、第二内孔和第三内孔,其中所述第三内孔设置于所述弹簧座的底端,且所述第三内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阀芯的底端的直径;所述第二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内孔的孔径,所述第二内孔与所述第三内孔形成用于抵接所述阀芯复位弹簧的台阶面,所述第二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一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凸台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弹簧座的一侧设置有安装豁口,所述弹簧座的底端还设置有卡置凸起,所述卡置凸起与所述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端部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密封接触。
优选地,所述液化气瓶阀门设置有能够被充气枪识别液化气瓶身份的电子标签。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液化气瓶阀门组件,包括液化气瓶阀门,所述液化气瓶阀门包括阀体、驱动环滑座、驱动环、第一线簧,还包括设置于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底端的限充装置,限充装置包括阀芯、活塞、活塞复位弹簧、密封件、阀芯复位弹簧和弹簧座,其中,阀芯的顶端能够卡接于驱动环,沿着阀芯的顶端至其底端,阀芯依次设置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的设置位置靠近阀芯的顶端,第二凸台的设置位置靠近所述阀芯的底端。活塞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活塞的底端与第二凸台相抵接,阀芯的顶端贯穿活塞且第一凸台能够与活塞的顶端的内壁相抵接,阀芯能够沿着活塞滑动。活塞复位弹簧套设于活塞的外侧且活塞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设置于活塞底端的抵接凸台相抵接,活塞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的端部相抵接。密封件安装于活塞的底端的安装槽内,密封件与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的内壁密封接触。阀芯复位弹簧套设于阀芯外侧,阀芯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凸台相抵接,阀芯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座相抵接。弹簧座套设于阀芯复位弹簧的外侧,弹簧座的内部设置有台阶面,阀芯复位弹簧与该台阶面相抵接,弹簧座与阀芯的底端相抵接,弹簧座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限位装置,即使由于操作不当或恶意进行操作时,接杆在介质压力差(该压力小于充气枪进行充装时介质的压力)的作用下会受到向下运动,使得驱动环发生倾斜,在阀芯复位弹簧的反向作用力下,阀芯会向下微移,此时在活塞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会使得活塞同样向下微移,如此可以保证阀芯的第一凸台始终与活塞的顶端处于密封卡接状态,可以避免发生泄漏,从而可以提高液化气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液化气瓶阀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液化气瓶阀门组件的阀芯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液化气瓶阀门组件的活塞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液化气瓶阀门组件的弹簧座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
阀芯1、阀芯的顶端1-1、第一凸台1-2、第一连接部1-3、第二凸台1-4、第二连接部1-5、阀芯的底端1-6、活塞2、顶端柱体部2-1、锥状圆台部2-2、底端柱体部2-3、安装槽2-4、抵接凸台2-5、活塞复位弹簧3、密封件4、阀芯复位弹簧5、弹簧座6、第一内孔6-1、第二内孔6-2、第三内孔6-3、卡置凸起6-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化气瓶阀门组件,可以避免操作不当或恶意操作而导致阀门发生泄漏,提高液化气瓶的安全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4,其中,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液化气瓶阀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液化气瓶阀门组件的阀芯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液化气瓶阀门组件的活塞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液化气瓶阀门组件的弹簧座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液化气瓶阀门组件,包括液化气瓶阀门,所述液化气瓶阀门包括阀体、驱动环滑座、驱动环、第一线簧,还包括设置于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底端的限充装置,限充装置包括阀芯1、活塞2、活塞复位弹簧3、密封件4、阀芯复位弹簧5和弹簧座6,其中,阀芯的顶端1-1能够卡接于驱动环,沿着阀芯的顶端1-1至其底端,阀芯1依次设置有第一凸台1-2和第二凸台1-4;第一凸台1-2的设置位置靠近阀芯的顶端1-1,第二凸台1-4的设置位置靠近阀芯的底端1-6。活塞2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活塞2的底端与第二凸台1-4相抵接,阀芯的顶端1-1贯穿活塞2且第一凸台1-2能够与活塞2的顶端的内壁相抵接,阀芯1能够沿着活塞2滑动。活塞复位弹簧3套设于活塞2的外侧且活塞复位弹簧3的一端与设置于活塞2的抵接凸台2-5相抵接,活塞复位弹簧3的另一端与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的端部相抵接。密封件4安装于活塞2的底端的安装槽2-4内,密封件4与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的内壁密封接触。阀芯复位弹簧5套设于阀芯1外侧,阀芯复位弹簧5的一端与第二凸台1-4相抵接,阀芯复位弹簧5的另一端与弹簧座6相抵接。弹簧座6套设于阀芯复位弹簧5的外侧,弹簧座6的内部设置有台阶面,阀芯复位弹簧5与该台阶面相抵接,弹簧座6与阀芯的底端1-6相抵接,弹簧座6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气孔。
在使用时,配套的充气枪能够识别并判断液化气瓶的信息,经判断后,若液化气瓶不合格,充气枪不会发出信号,充气枪不会生成交变磁场,不能使得液化气瓶阀门的驱动环沿着驱动环滑座移动,因此,阀芯的顶端1-1始终与驱动环相卡接,在阀芯复位弹簧5和活塞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使得阀芯1的第一凸台1-2抵接于活塞2的顶端,密封件4与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相密封接触,因此不能对液化气瓶进行充装。
若液化气瓶合格,则充气枪会产生交变磁场,在安培力的作用下,驱动环沿着驱动环滑座移动,阀芯1脱离与驱动环相卡接的部位,在介质压力作用下,阀芯1向下移动,活塞2在活塞复位弹簧3和密封件4的作用下,活塞2的位置不变;阀芯1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凸台1-2与活塞2的顶端相分离,介质通过活塞2的第一通气孔进入阀芯1与活塞2相分离后所形成的间隙内,并经由弹簧座6的第二通气孔进入液化气瓶内,对液化气瓶进行充装。在阀芯1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二凸台1-4对阀芯复位弹簧5施加作用力,阀芯复位弹簧5受力压缩,待充装结束后,关闭充气枪,驱动环复位,此时,阀芯复位弹簧5向第二凸台1-4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在该作用力的作用下,阀芯1向上运动,使得第一凸台1-2与活塞2的顶端相抵接,活塞2在活塞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保证第一凸台1-2与活塞2的顶端相紧密接触,此时,阀芯的顶端1-1与驱动环相抵接,使得阀门和限位装置处于关闭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限位装置,在处于非充气状态时,阀芯复位弹簧5处于自然或拉伸状态,活塞复位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即使由于操作不当或恶意进行操作时,接杆在介质压力差(该压力小于充气枪进行充装时介质的压力)的作用下会受到向下运动,使得驱动环发生倾斜,阀芯1会向下微移,此时活塞复位弹簧3会向活塞2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在该作用力的作用下,会使得活塞2同样向下微移,如此可以保证第一凸台1-2始终与活塞2的顶端处于密封卡接状态,可以避免发生泄漏,从而可以提高液化气瓶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台1-2和第二凸台1-4为阀芯1的凸起部,主要是用于与相对应的部件进行抵接,对凸起部的再命名只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作为限定保护范围的依据。
优选的,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台1-2的直径和阀芯的底端1-6的直径均小于第二凸台1-4的直径,第二凸台1-4的直径小于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的直径;第一凸台1-2和第二凸台1-4通过第一连接部1-3相连接,第二凸台1-4和阀芯的底端1-6通过第二连接部1-5相连接,第一连接部1-3与第一凸台1-2相连接的端部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部1-3与第二凸台1-4相连接的端部的直径;第二连接部1-5与第二凸台1-4相连接的端部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部1-5与阀芯的底端1-6相连接的端部的直径。如此设置,便于阀芯1的安装,同时将阀芯1的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5均设置为变径的柱体结构,便于凸台与连接部之间进行连接,同时,有利于提高阀芯1结构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将两个连接部分别进行了再命名,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的命名方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5均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柱体结构,其中,第一连接部1-3中直径较小的柱体结构与第一凸台1-2相连接,第一连接部1-3中直径较大的柱体结构与第二凸台1-4相连接;第二连接部1-5中直径较小的柱体结构与第二凸台1-4相连接,直径较大的柱体结构与阀芯的底端1-6相连接。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如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为直径逐渐增大的连接部。
需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连接,第一凸台1-2、第二凸台1-4以及阀芯的底端1-6均设置有锥形端,锥形端直径较小的端部均朝向阀芯的顶端1-1方向设置,如此,可以便于阀芯1与相应的部件相抵接,保证阀芯1与部件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和紧密性。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活塞2包括顶端柱体部2-1、锥状圆台部2-2以及底端柱体部2-3,其中顶端柱体部2-1、锥状圆台部2-2以及底端柱体部2-3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通孔,阀芯1能够沿着三者的通孔的延伸方向滑动。其中,锥状圆台部2-2直径较小的端部与顶端柱体部2-1相连接,锥状圆台部2-2直径较大的端部与底端柱体部2-3相连接,锥状圆台部2-2的最大直径小于底端柱体部2-3的直径,第一通气孔设置于锥状圆台部2-2,安装槽2-4和抵接凸台2-5均设置于底端柱体部2-3。如此设置,可以便于活塞2进行安装,同时,便于阀芯1沿着活塞2的通孔滑动。同时,将安装槽2-4和抵接凸台2-5均设置于底端柱体部2-3,可以便于密封件4和活塞复位弹簧3的安装。
优选的,安装槽2-4沿着底端柱体部2-3的周向开设,安装槽2-4靠近锥状圆台部2-2的槽壁为抵接凸台2-5。如此,利用安装槽2-4的槽壁作为抵接凸台2-5,可以降低活塞2的制作难度。
此外,为了便于阀芯1沿着活塞2的通孔滑动,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设置于顶端柱体部2-1的通孔的孔径大于阀芯的顶端1-1的外径,设置于锥状圆台部2-2的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凸台1-2的外径,设置于底端柱体部2-3的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一凸台1-2的外径。如此,当第一凸台1-2运动沿着锥状圆台部2-2的通孔运动至底端柱体部2-3时,第一凸台1-2与底端柱体部2-3相抵接,如此,可以限制阀芯1继续向下运动,从而可以避免由于阀芯1过度运动而导致阀芯复位弹簧5过度压缩,提高阀芯复位弹簧5的使用寿命。
此外,为了便于活塞复位弹簧3的安装,活塞复位弹簧3的内径不小于锥状圆台部2-2的最大直径,活塞复位弹簧3的外径不大于底端柱体部2-3的直径。如此,可以保证活塞复位弹簧3能够套设于活塞2的外侧。
在上文中,主要对阀芯1和活塞2的设置方式进行了介绍,在下文中将对其他部件进行介绍。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弹簧座6的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内孔6-1、第二内孔6-2和第三内孔6-3,其中第三内孔6-3设置于弹簧座6的底端,且第三内孔6-3的孔径小于阀芯的底端1-6的直径;第二内孔6-2的孔径大于第三内孔6-3的孔径,第二内孔6-2与第三内孔6-3形成用于抵接阀芯复位弹簧5的台阶面,第二内孔6-2的孔径大于第二连接部1-5的最大直径;第一内孔6-1的孔径大于第二凸台1-4的外径。如此设置,可以便于阀芯1沿着第一内孔6-1、第二内孔6-2和第三内孔6-3滑动,同时第三内孔6-3的孔径小于阀芯的底端1-6的直径,如此在进行安装时,阀芯的底端1-6暴露于弹簧座6的底端的外侧,在处于非充气状态时,阀芯的底端1-6与弹簧座6的底端相抵接,保证液化气瓶阀门组件的密封性,从而可以保证液化气瓶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对弹簧座6的内孔进行再命名只是为了便于描述,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的命名方式。
再进一步的方案中,为了便于连接,弹簧座6的一侧设置有安装豁口,弹簧座6的底端还设置有卡置凸起6-4,卡置凸起6-4与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端部相抵接。如此,通过设置卡置凸起6-4,可以保证弹簧座6与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从而可以起到限制阀芯1运动的作用,避免由于阀芯1过度下移而导致阀芯复位弹簧5不能起到帮助阀芯1复位的作用,保证阀芯复位弹簧5的使用寿命。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密封件4为密封圈,密封圈安装于安装槽2-4内且密封圈与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密封接触。如此可以保证活塞2与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之间连接的密封性,避免发生气体泄漏,提高液化气瓶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密封圈为C型密封圈,其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型号和材质的密封圈。
在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液化气瓶阀门设置有能够被充气枪识别液化气瓶身份的电子标签。充气枪能够识别电子标签并判断液化气瓶是否合格,只有在液化气瓶合格的情况下才能够对液化气瓶进行充气,如此,可以杜绝非定点充装,还可以杜绝非法钢瓶的再流通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电子标签为非接触式电子标签,充气枪直接对电子标签进行扫描即可获得液化气瓶的身份信息。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的电子标签。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化气瓶阀门组件,包括液化气瓶阀门,所述液化气瓶阀门包括阀体、驱动环滑座、驱动环、第一线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底端的限充装置,所述限充装置包括:
阀芯(1),所述阀芯的顶端(1-1)能够卡接于所述驱动环,所述阀芯(1)设置有第一凸台(1-2)和第二凸台(1-4);所述第一凸台(1-2)的设置位置靠近所述阀芯的顶端(1-1),所述第二凸台(1-4)的设置位置靠近所述阀芯的底端(1-6);
具有第一通气孔的活塞(2),所述活塞(2)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凸台(1-4)相抵接,所述阀芯的顶端(1-1)贯穿所述活塞(2)且所述第一凸台(1-2)能够与所述活塞(2)的顶端的内壁相抵接,所述阀芯(1)能够沿着所述活塞(2)滑动;所述活塞(2)还设置有安装槽(2-4)和抵接凸起;
活塞复位弹簧(3),所述活塞复位弹簧(3)套设于所述活塞(2)的外侧且所述活塞复位弹簧(3)的一端与所述抵接凸台(2-5)相抵接,所述活塞复位弹簧(3)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的端部相抵接;
密封件(4),所述密封件(4)安装于所述活塞(2)的所述安装槽(2-4)内,且所述密封件(4)与所述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的内壁密封接触;
套设于所述阀芯(1)外侧的阀芯复位弹簧(5),所述阀芯复位弹簧(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台(1-4)相抵接,所述阀芯复位弹簧(5)的另一端与弹簧座(6)相抵接;
套设于所述阀芯复位弹簧(5)外侧的弹簧座(6),所述弹簧座(6)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与阀芯复位弹簧(5)相抵接的台阶面,所述弹簧座(6)的底端与所述阀芯的底端(1-6)相抵接;所述弹簧座(6)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通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瓶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1-2)的直径和所述阀芯的底端(1-6)的直径均小于所述第二凸台(1-4)的直径,所述第二凸台(1-4)的直径小于所述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的直径;
所述第一凸台(1-2)和所述第二凸台(1-4)通过第一连接部(1-3)相连接,所述第二凸台(1-4)和所述阀芯的底端(1-6)通过第二连接部(1-5)相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1-3)与所述第一凸台(1-2)相连接的端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3)与所述第二凸台(1-4)相连接的端部的直径;所述第二连接部(1-5)与所述第二凸台(1-4)相连接的端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5)与所述阀芯的底端(1-6)相连接的端部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化气瓶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包括顶端柱体部(2-1)、锥状圆台部(2-2)以及底端柱体部(2-3),其中所述顶端柱体部(2-1)、所述锥状圆台部(2-2)以及所述底端柱体部(2-3)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通孔,所述阀芯(1)能够沿着所述通孔的延伸方向滑动;
所述锥状圆台部(2-2)直径较小的端部与所述顶端柱体部(2-1)相连接,所述锥状圆台部(2-2)直径较大的端部与所述底端柱体部(2-3)相连接,所述锥状圆台部(2-2)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底端柱体部(2-3)的直径;所述第一通气孔设置于所述锥状圆台部(2-2);
所述安装槽(2-4)和所述抵接凸台(2-5)均设置于所述底端柱体部(2-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化气瓶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4)沿着所述底端柱体部(2-3)的周向开设,所述安装槽(2-4)靠近所述锥状圆台部(2-2)的槽壁为所述抵接凸台(2-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化气瓶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顶端柱体部(2-1)的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阀芯的顶端(1-1)的外径,设置于所述锥状圆台部(2-2)的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凸台(1-2)的外径,设置于所述底端柱体部(2-3)的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凸台(1-2)的外径。
6.如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液化气瓶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复位弹簧(3)的内径不小于所述锥状圆台部(2-2)的最大直径,所述活塞复位弹簧(3)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底端柱体部(2-3)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化气瓶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6)的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内孔(6-1)、第二内孔(6-2)和第三内孔(6-3),其中所述第三内孔(6-3)设置于所述弹簧座(6)的底端,且所述第三内孔(6-3)的孔径小于所述阀芯的底端(1-6)的直径;所述第二内孔(6-2)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内孔(6-3)的孔径,所述第二内孔(6-2)与所述第三内孔(6-3)形成用于抵接所述阀芯复位弹簧(5)的台阶面,所述第二内孔(6-2)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5)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一内孔(6-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凸台(1-4)的外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化气瓶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6)的一侧设置有安装豁口,所述弹簧座(6)的底端还设置有卡置凸起(6-4),所述卡置凸起(6-4)与所述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的端部相抵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化气瓶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为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安装槽(2-4)内且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液化气瓶阀门的通气孔密封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瓶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气瓶阀门设置有能够被充气枪识别液化气瓶身份的电子标签。
CN201520822917.XU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液化气瓶阀门组件 Active CN205136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2917.XU CN205136719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液化气瓶阀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2917.XU CN205136719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液化气瓶阀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36719U true CN205136719U (zh) 2016-04-06

Family

ID=55622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22917.XU Active CN205136719U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液化气瓶阀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367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2404A (zh) * 2016-11-08 2017-02-15 多立恒(北京)能源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气瓶阀门
CN107191783A (zh) * 2017-07-18 2017-09-22 广东奇才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瓶阀的防拆卸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2404A (zh) * 2016-11-08 2017-02-15 多立恒(北京)能源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气瓶阀门
CN107191783A (zh) * 2017-07-18 2017-09-22 广东奇才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瓶阀的防拆卸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36719U (zh) 一种液化气瓶阀门组件
CN104295895B (zh) 一种液化气瓶阀门
CN106402404B (zh) 一种气瓶阀门
CN201964071U (zh) 自封式活接头
CN205826234U (zh) 一种电池测漏装置
CN203517310U (zh) 一种用于高压复合气瓶的密封结构
CN104169069A (zh) 漏气轮胎修补装置及使用该漏气轮胎修补装置的漏气轮胎修补方法
WO2018086440A1 (zh) 一种气瓶阀门
CN204457571U (zh) 碰泵式防井喷装置
CN204187275U (zh) 一种液化气瓶阀门
CN204153245U (zh) 一种液化气钢瓶用阀门
CN203500765U (zh) 一种四通封堵管接
CN107140570A (zh) 一种基于四柱举升机的底座
CN204399820U (zh) 内浮顶结构
CN204312795U (zh) 一种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自动排气阀
CN205859375U (zh) Lng潜液泵电源线密封接头
CN103994416A (zh) 一种汽车灯具出线密封结构
CN206092537U (zh) 一种快速水平装气液增压缸
CN205595211U (zh) 一种防泄漏的石墨稀电容器
CN102628516A (zh) 直立式液化气钢瓶阀门
CN203686328U (zh) 一种新型的防充装燃气阀门
CN204422315U (zh) 一种用于阀门压力试验的辅助锁紧装置
CN209340722U (zh) 一种新型封堵装备
CN208366536U (zh) 一种汽车灯具气密工装堵头结构
CN105715076A (zh) 防爆气压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102 Beijing city in Chaoyang District Lize Park 106 Building 2 layer 202C-2

Patentee after: Focotex Heng (Bei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22, No. 1, building 11, No. 12, Grand Canal Road,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B1206

Patentee before: Focotex Heng (Bei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