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06966U - 4d座椅支撑平台 - Google Patents

4d座椅支撑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06966U
CN205106966U CN201520844882.XU CN201520844882U CN205106966U CN 205106966 U CN205106966 U CN 205106966U CN 201520844882 U CN201520844882 U CN 201520844882U CN 205106966 U CN205106966 U CN 205106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isting gear
motor
lowering
crank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4488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昝建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Muwei Televis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Muwei Televi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Muwei Televis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Muwei Televi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4488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06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06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06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4D座椅支撑平台,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上平台位于所述下平台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2套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均固定在所述下平台上并均位于所述下平台的上侧面上,所述上平台通过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下平台上;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机、曲柄和运动支臂,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曲柄的一端连接,并可带动所述曲柄在竖直的平面内转动,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运动支臂的下端铰接,所述运动支臂的上端与所述上平台上相应的连接点铰接。通过电机带动曲柄转动,进而带动上平台运动,由于曲柄在竖直的平面内做规则的转动,不会与其他物体产生碰撞,因而其产生的噪音较小,使用寿命也更长。

Description

4D座椅支撑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4D座椅支撑平台。
背景技术
4D影院座椅在技术上已成熟且受到普遍使用,传统的4D座椅通常需通过五个驱动缸才能实现座椅的后仰、左右摇摆、整体升降,或者通过用四个驱动缸实现座椅的前倾后仰、整体升降,其运动在于前后俯仰、上升和下降;后经过升级增加了快升慢升、快降慢降。随着市场的竞争,4D影院座椅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运动方式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由于现有技术采用驱动缸带动座椅运动,驱动缸在工作的过程中的噪音比较大,并且长时间运行磨损严重,运行到1年左右,平台就会有晃动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4D座椅支撑平台,通过电机带动曲柄转动,进而带动上平台运动,由于曲柄在竖直的平面内做规则的转动,不会与其他物体产生碰撞,因而其产生的噪音较小,使用寿命也更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4D座椅支撑平台,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上平台位于所述下平台的正上方,还包括至少2套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均固定在所述下平台上并均位于所述下平台的上侧面上,所述上平台通过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下平台上;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机、曲柄和运动支臂,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曲柄的一端连接,并可带动所述曲柄在竖直的平面内转动,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运动支臂的下端铰接,所述运动支臂的上端与所述上平台上相应的连接点铰接;
所述升降装置中的至少2个所述升降装置中的相应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180°。
所述升降装置的数量为3套,3套所述升降装置呈三角形安装在所述下平台上。
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均呈左右方向设置,3套所述升降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下平台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其中中部的所述升降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前部的所述升降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与左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后部的所述升降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与左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前部的所述升降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与所述后部的所述升降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
前部的所述升降装置、后部的所述升降装置和前部的所述升降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与所述后部的所述升降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的交点均位于中部的所述升降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轴方向的同一侧。
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支撑套安装在所述下平台上。
所述电机与所述曲柄之间还设有减速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曲柄通过所述减速机连接。
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的具体结构,电机带动曲柄在竖直的平面内转动,曲柄带动运动支臂上下运动,从而带动上平台上下运动,采用转动的方式代替现有的驱动缸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曲柄只会与运动支臂产生转动摩擦,并不会产生撞击,从而避免了噪音的产生,进而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采用3套升降装置,可完整的支撑起上平台,便于控制上平台的左右摇摆等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平台;2、下平台;3、电机;4、曲柄;5、运动支臂;11、前部的所述升降装置;12、中部的所述升降装置;13、后部的所述升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4D座椅支撑平台,包括上平台1和下平台2,所述上平台1位于所述下平台2的正上方,还包括至少2套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均固定在所述下平台2上并均位于所述下平台2的上侧面上,所述上平台1通过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下平台2上;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机3、曲柄4和运动支臂5,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与所述曲柄4的一端连接,并可带动所述曲柄4在竖直的平面内转动,所述曲柄4的另一端与所述运动支臂5的下端铰接,所述运动支臂5的上端与所述上平台1上相应的连接点铰接;所述升降装置中的至少2个所述升降装置中的相应的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180°。
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电机3带动曲柄4在竖直的平面内转动,曲柄4带动运动支臂5上下运动,从而带动上平台1上下运动,采用转动的方式代替现有的驱动缸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曲柄4只会与运动支臂5产生转动摩擦,并不会产生撞击,从而避免了噪音的产生,进而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1:
升降装置的数量是2个,2个所述升降装置呈左右方向,由于运动支臂5的上端与上平台1上相应的连接点铰接,其铰接的方式为转动连接(相对于一个转动轴转动,相较于球接的360°转动),也就是说,运动支臂5的上端与上平台1上的连接点为两个,这两个连接点之间插接有转动轴,而运动支臂5的上端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那么实际上,运动支臂5的上端与上平台1之间为线接触(相较于点接触),而两条相交的线(与相应的电机3的输出轴的长度方向平行)可构成一个平面,因而可以完全通过两个升降装置就能够支撑上平台1,只需确保两个电机3的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不平行即可。
当然,如采用实施例1的方式由于只有两个升降装置(呈左右方向设置),因而只能够使得上平面左右晃动,无法做到前后晃动。
实施例2:
参见图1,所述升降装置的数量为3套,3套所述升降装置呈三角形安装在所述下平台2上。
3套升降装置就可以解决2套升降装置所存在的问题,实现前、后、左、右晃动。
至于三套升降装置具体如何控制上平台1晃动,可参照实施例1,在此就不再赘述。
优选的,所述上平台1和所述下平台2均呈左右方向设置,3套所述升降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下平台2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其中中部的所述升降装置12的电机3的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前部的所述升降装置11的电机3的输出轴的方向与左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后部的所述升降装置13的电机3的输出轴的方向与左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前部的所述升降装置11的电机3的输出轴的方向与所述后部的所述升降装置13的电机3的输出轴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
呈正三角形布置的升降装置,可有效控制上平台1的升降。
前部所述升降装置11、后部的所述升降装置13和前部的所述升降装置11的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与所述后部的所述升降装置13的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的交点均位于中部的所述升降装置12的电机的输出轴方向的同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前部的所述升降装置11和后部的所述升降装置13与前部的所述升降装置11的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与所述后部的所述升降装置13的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的交点均位于中部的所述升降装置12的电机的输出轴方向的异侧。
实施例3:
当然,所述升降装置的数量可以为4套,其具体原理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4套升降装置一般呈矩形布置,每个角设置一个升降装置,如果一个对顶角的两个升降装置同时上升或同时下降,而另外一个对顶角的两个升降装置同时下降或同时上升,就使得4套升降装置相互造成影响,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无法正常运行,4套(及4套以上)升降装置在运动过程中的协调性不易解决,因而实施例2是本实用新型中最优选的方案。
通常设置:
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支撑套安装在所述下平台2上。
所述电机3与所述曲柄4之间还设有减速机(图中未示出),所述电机3与所述曲柄4通过所述减速机连接。

Claims (7)

1.一种4D座椅支撑平台,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上平台位于所述下平台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2套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均固定在所述下平台上并均位于所述下平台的上侧面上,所述上平台通过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下平台上;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机、曲柄和运动支臂,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曲柄的一端连接,并可带动所述曲柄在竖直的平面内转动,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运动支臂的下端铰接,所述运动支臂的上端与所述上平台上相应的连接点铰接;
所述升降装置中的至少2个所述升降装置中的相应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4D座椅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的数量为3套,3套所述升降装置呈三角形安装在所述下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4D座椅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台和所述下平台均呈左右方向设置,3套所述升降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下平台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其中中部的所述升降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前部的所述升降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与左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后部的所述升降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与左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前部的所述升降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与所述后部的所述升降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4D座椅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前部的所述升降装置、后部的所述升降装置和前部的所述升降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与所述后部的所述升降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的交点均位于中部的所述升降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轴方向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4D座椅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支撑套安装在所述下平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4D座椅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所述曲柄之间还设有减速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曲柄通过所述减速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4D座椅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CN201520844882.XU 2015-10-28 2015-10-28 4d座椅支撑平台 Active CN205106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44882.XU CN205106966U (zh) 2015-10-28 2015-10-28 4d座椅支撑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44882.XU CN205106966U (zh) 2015-10-28 2015-10-28 4d座椅支撑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06966U true CN205106966U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62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44882.XU Active CN205106966U (zh) 2015-10-28 2015-10-28 4d座椅支撑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0696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3190A (zh) * 2016-06-30 2016-08-31 昝建超 一种动感座椅
CN106510282A (zh) * 2017-01-03 2017-03-22 昝建超 4d动感座椅
CN113181664A (zh) * 2021-04-30 2021-07-30 西安虚拟骑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的多自由度运动平台
WO2022228561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西安虚拟骑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自由度的升降单元、可旋转的多自由度运动平台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3190A (zh) * 2016-06-30 2016-08-31 昝建超 一种动感座椅
CN106510282A (zh) * 2017-01-03 2017-03-22 昝建超 4d动感座椅
CN113181664A (zh) * 2021-04-30 2021-07-30 西安虚拟骑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的多自由度运动平台
WO2022228561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西安虚拟骑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自由度的升降单元、可旋转的多自由度运动平台
CN113181664B (zh) * 2021-04-30 2023-11-03 西安虚拟骑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的多自由度运动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06966U (zh) 4d座椅支撑平台
CN204508205U (zh) 一种基于平行原理的双杆双向搬运机器人
CN104442020B (zh) 书法复制装置
CN203792330U (zh) 自适应机械手臂
CN104709713B (zh) 一种基于平行原理的双杆双向搬运机器人
CN103157933B (zh) 一种立式连杆型相贯线切割头
CN203317424U (zh) 一种机械手臂
CN204184081U (zh) 可自动擦拭的智能黑板
CN202238487U (zh) 自动封胶机粘胶系统
CN105674200B (zh) 一种基于运载式机构的音乐彩灯
CN208250970U (zh) 一种高效便于使用的新型广告道闸
CN203141009U (zh) 立式连杆型相贯线切割头
CN204604317U (zh) 一种用于装箱机器人的机械手
CN204655988U (zh) 一种悬挂式动感座椅装置
CN203497677U (zh) 一种西瓦调头机
CN103523504A (zh) 一种西瓦调头机
CN209189569U (zh) 一种车门自动包边机的自动升降工作台
CN208394301U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上料装置
CN105382844A (zh) 一种基于时序控制的多自由度机械手
CN203038033U (zh) 一种用于皮影戏表演的机械与控制装置
CN207448460U (zh) 一种摇臂式三自由度运动平台机构
CN104963142B (zh) 一种摆角起点及摆动幅度可调节的摆布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CN203977373U (zh) 双吊点启闭装置
CN204485297U (zh) 一种跷跷板
CN204589526U (zh) 一种新式有梭高速绗缝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