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05506U - 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05506U
CN205105506U CN201520848721.8U CN201520848721U CN205105506U CN 205105506 U CN205105506 U CN 205105506U CN 201520848721 U CN201520848721 U CN 201520848721U CN 205105506 U CN205105506 U CN 205105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ng area
heat dissipation
dimensional shape
measuring apparatus
shape meas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487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立
张超
刑渊博
李宗剑
钟梦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NDIAN 3D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NDIAN 3D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NDIAN 3D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NDIAN 3D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487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05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05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055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罩设三维形貌测量仪本体的机箱,所述机箱具有四周围合设置的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右面板和上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面板、右面板和上面板的板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散热区、第二散热区和第三散热区,所述第一散热区和第二散热区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散热区位于第一散热区和第二散热区连线中间位置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采用对称式结构设计,便于空气对流,在不污染设备内部运行环境的前提下将光栅投射器和相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排出至设备外,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最终避免测量仪出现电气故障,延长测量仪的工作时间。

Description

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维形貌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浪潮下,工业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都已经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工业产品零部件的制造生产工艺随着数控技术的高速发展,正朝着高精度、高复杂曲面和大尺度等方向发展,如何采用高效、快速和准确的测量手段来衡量产品零部件的工艺质量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对产品零部件的三维形貌的质量测量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测量探头(或者是传感器)与被测对象表面直接接触的接触式测量设备。例如在业界被广泛使用的三坐标测量机,它具有测量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是存在单次采集数据点少、测量效率较低,并且对被测对象表面的硬度有一定的要求,测头的探针因与被测件直接接触,磨损在所难免,需要定期的进行校正或者更换,操作复杂,对工作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有一定的要求,此外价格普遍较高,很难大范围使用;另外一类是测量设备的探头不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的非接触式测量设备,此类设备按照测量原理主要可分为结构光法、激光三角法、工业CT技术和核磁共振等。此类设备不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对被测对象表面可以做到零损伤,适合于受空间位置限制、被测环境限制等复杂工况的测量场合,适用性较强,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非接触式的精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适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到业界亲睐。
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是目前国内外追捧使用的非接触式测量设备,其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外插式多频相移技术、相位测量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其测量过程是:成功标定设备后,将光栅投影装置投影到被测物上,同时两个成一定角度的摄像机同步采集光栅投射后的被测物,然后在软件里面对图像进行解码和相位解包裹计算,并根据立体匹配技术和三角测量技术,解算出摄像机公共视区内像素点的三维坐标。
电子设备的散热问题是产品设计者不可忽略的主体,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也不例外,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工作中的光栅投射器和相机是主要的热源,现有技术中已有用于三维形貌测量仪散热的装置,主要是在光栅投射器和相机的底座上设置散热片,通过设置在箱体内的风扇将散热片上的热量以对流的形式排出至设备外部,然而,风扇在运转时会将灰尘带入设备内部,而这些灰尘附着在设备电路板上,长时间累积无疑会干扰电子线路的运行,严重的甚至会损坏设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散热的同时不会给设备带来二次污染,散热干净、彻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罩设三维形貌测量仪本体的机箱,所述机箱具有四周围合设置的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右面板和上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面板、右面板和上面板的板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散热区、第二散热区和第三散热区,所述第一散热区和第二散热区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散热区位于第一散热区和第二散热区连线中间位置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散热区、第二散热区、第三散热区分别为开设在各自面板板面上的长条状散热格栅。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每个散热区内的所述散热格栅均具有彼此间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所述散热格栅形成所述散热区。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两两所述散热格栅之间间隔的距离与所述散热格栅的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连接若干条所述散热格栅宽度方向的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散热格栅的表层涂覆有钛层。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前面板上设有供相机镜头伸出的镜头安装孔,所述后面板上设有供相机传输线过线的过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采用对称式结构设计,便于空气对流,在不污染设备内部运行环境的前提下将光栅投射器和相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排出至设备外,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最终避免测量仪出现电气故障,延长测量仪的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2-机箱,4-前面板,6-后面板,8-左面板,10-右面板,12-上面板,14-第一散热区,16-第二散热区,18-第三散热区,20-散热格栅,22-加强筋,24-镜头安装孔,26-过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罩设三维形貌测量仪本体的机箱2,所述机箱2具有四周围合设置的前面板4、后面板6、左面板8、右面板10和上面板12,所述前面板4上设有供相机镜头伸出的镜头安装孔24,所述后面板6上设有供相机传输线过线的过线孔26,过线孔26方便规则布线,预留镜头安装孔24,方便相机镜头的伸出和对镜头进行保护;所述左面板8、右面板10和上面板12的板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散热区14、第二散热区16和第三散热区18,所述第一散热区14和第二散热区16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散热区18位于第一散热区14和第二散热区16连线中间位置的正上方。具体的:所述第一散热区14、第二散热区16、第三散热区18分别为开设在各自面板板面上的长条状散热格栅20。由散热格栅20构成的三个散热区从左右两侧进行通风散热,和从顶端换气排热,将测量仪内的热量排出,并将测量仪外的冷空气引入设备内,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针对测量仪的实际使用环境中位于机箱上方的空间大,使得从顶端换气排热效果较之左右两侧通风散热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摒弃传统的风扇引流散热,而采用通风散热的方式,散热干净、彻底,不会污染测量仪内部环境,确保测量仪的安全顺利运行。
进一步的,每个散热区内的所述散热格栅20均具有彼此间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所述散热格栅20形成所述散热区,间隔设置的散热格栅20将设备外的冷空气分片的引入设备内,将设备内的热空气分片排出,分片设置利于提高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散热,提高散热效果,尤其是在两两所述散热格栅20之间间隔的距离与所述散热格栅20的宽度相同是效果散热效果最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连接若干条所述散热格栅20宽度方向的设有加强筋22,加强筋22利于增加散热格栅20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格栅20的表层涂覆有钛层,涂覆钛层一方面利于散热,散热效果更好;另一方面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采用对称式结构设计,便于空气对流,在不污染设备内部运行环境的前提下将光栅投射器和相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排出至设备外,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最终避免测量仪出现电气故障,延长测量仪的工作时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罩设三维形貌测量仪本体的机箱,所述机箱具有四周围合设置的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右面板和上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面板、右面板和上面板的板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散热区、第二散热区和第三散热区,所述第一散热区和第二散热区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散热区位于第一散热区和第二散热区连线中间位置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区、第二散热区、第三散热区分别为开设在各自面板板面上的长条状散热格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散热区内的所述散热格栅均具有彼此间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平行、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所述散热格栅形成所述散热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两所述散热格栅之间间隔的距离与所述散热格栅的宽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若干条所述散热格栅宽度方向的设有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格栅的表层涂覆有钛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上设有供相机镜头伸出的镜头安装孔,所述后面板上设有供相机传输线过线的过线孔。
CN201520848721.8U 2015-10-29 2015-10-29 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05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48721.8U CN205105506U (zh) 2015-10-29 2015-10-29 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48721.8U CN205105506U (zh) 2015-10-29 2015-10-29 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05506U true CN205105506U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21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4872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05506U (zh) 2015-10-29 2015-10-29 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055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1706A (zh) * 2019-07-15 2019-10-25 山东五岳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大功率电器的箱体装置及散热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1706A (zh) * 2019-07-15 2019-10-25 山东五岳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大功率电器的箱体装置及散热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57247A (zh) 一种手持式间隙、面差视觉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2628671A (zh) 一种基于单摄像机双色线结构光的三维坐标测量方法
CN205105506U (zh) 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
CN205102798U (zh) 准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
CN107167088A (zh) 玻璃变形量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5434046B (zh) 基于消除红外滤光片折射效应的手术导航仪定位方法
CN108426913A (zh) 一种玻璃收缩率的测试方法
CN205105505U (zh) 准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的散热装置
CN207395672U (zh) 一种手持式间隙、面差视觉测量装置
Franceschini et al. Multivariate control charts for monitoring internal camera parameters in digital photogrammetry for LSDM (Large-Scale Dimensional Metrology) applications
CN204346368U (zh) 一种电线电缆结构的测量系统
CN204359278U (zh) 一种侧膨胀值光学测量系统
CN206959804U (zh) 一种三线结构光测量装置
CN102889846B (zh) 一种蒙皮桁条结构产品的形状、位置尺寸的测量方法
CN205102781U (zh) 单相机结构光扫描仪的散热装置
CN205102795U (zh) 工业型三维形貌测量仪
CN202572915U (zh) 一种具有模具保护的注塑机的控制装置
CN104807403A (zh) 一种用于大型工件尺寸测量的主动光测棒
CN108088384A (zh) 散热装置
CN105937889A (zh) 一种测量装置
CN102543956A (zh) 多层套刻标记
CN204329832U (zh) 一种凸轮轴轴向长度测量装置
CN208383061U (zh) 一种基于结构光测量二维三维复合式测量仪
CN208109032U (zh) 一种mim半自动线轮廓度检测设备
CN207113819U (zh) 非接触式平面度自动检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