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04926U - 无线充电接收器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接收器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04926U
CN205104926U CN201520680752.7U CN201520680752U CN205104926U CN 205104926 U CN205104926 U CN 205104926U CN 201520680752 U CN201520680752 U CN 201520680752U CN 205104926 U CN205104926 U CN 205104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ireless charging
charging receiver
base plat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807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宇晓
刘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TE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807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04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04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04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线充电接收器和电动汽车,其中,无线充电接收器,安装于电动汽车上,无线充电接收器包括外壳、线圈绕组、磁芯组及盖板,所述外壳包括外框及底板,所述底板及/或外框由吸塑工艺一体成型,并且所述底板与所述外框拼装而共同形成一腔室,所述线圈绕组及所述磁芯组设置于所述腔室的内腔,并由所述底板承载,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腔室内腔的开口,以将所述线圈绕组及所述磁芯组封装于所述腔室的内腔中。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接收器,通过将所述底板与所述外框采用拼装固定的方式,提高了所述外壳的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外壳的成本,如此便提高了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生产效率,降低了无线充电接收器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接收器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接收器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相比有线充电,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和特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没有连线,无需下车插拔充电枪,无人值守,不受风电雷雨雪天气影响,无需担心线缆破损漏电,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
但是现有的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中,由于线圈外壳结构复杂,需要采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或者手板加工成型。而注塑工艺所需的模具成本较高,需要特大型注塑机,手板加工成型的线圈壳体单体价格也较高,因此,上述两种方式均不适合推广阶段生产这线圈外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接收器,旨在降低无线充电接收器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线充电接收器,安装于电动汽车上,包括外壳、线圈绕组、磁芯组及盖板,所述外壳包括外框及底板,所述底板及/或外框由吸塑工艺一体成型,并且所述底板与所述外框拼装而共同形成一腔室,所述线圈绕组及所述磁芯组设置于所述腔室的内腔,并由所述底板承载,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腔室内腔的开口,以将所述线圈绕组及所述磁芯组封装于所述腔室的内腔中。
优选地,所述底板为格栅板。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及连接所述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第三板块,所述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均与所述第三板块的同一板面连接;所述线圈绕组具有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所述第一板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圈中,所述第二板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圈中。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面设置有凸筋,所述凸筋自所述第一板块延伸至所述第二板块,所述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及第三板块均由所述凸筋分割形成多个子区域。
优选地,所述磁芯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块的子区域内的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板块的子区域内的第二磁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板块的子区域内的第三磁体。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贯通该支撑板的相对两个板面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贯通所述凸筋,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板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盖板为铝板。
优选地,所述外框与所述盖板之间密封连接,以将所述外框与所述盖板之间的间隙密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上设置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接收器,通过将所述底板与所述外框采用拼装固定的方式,提高了所述外壳的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外壳的成本,如此便提高了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生产效率,降低了无线充电接收器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接收器外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接收器的支撑板在所述外壳内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接收器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接收器的盖板与外壳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无线充电接收器 11 外壳
110 第一安装孔 111 底板
111a 第一筋条 111b 第二筋条
112 外框 12 线圈绕组
13 磁芯组 131 第一磁体
132 第二磁体 133 第三磁体
14 盖板 15 支撑板
150 凸筋 1501 第二安装孔
151 第一板块 152 第二板块
153 第三板块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线充电接收器1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无线充电接收器10安装于电动汽车上,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包括外壳11、线圈绕组12、磁芯组13及盖板14,所述外壳11包括底板111及外框112,所述底板112设置于所述外框112内,并且,所述底板111与所述外框112拼装而共同形成一腔室(未标示),所述线圈绕组12及所述磁芯组13设置于所述内腔,并由所述底板111承载,所述盖板14设置于所述内腔的开口,以将所述线圈绕组12及所述磁芯组13封装于所述内腔中。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12呈网格状设置,如该底板111包括第一筋条111a和第二筋条111b,即,所述底板111为格栅板,所述第一筋条111a和第二筋条111b纵横交错。为了控制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所述底板111通过吸塑工艺成型。另外,所述外框112也可以通过吸塑工艺成型。所述底板111与所述外框112拼装后,所述底板111与所述外框112的四个边框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11和所述外框112共同形成一内腔,所述盖板14将所述磁芯组13和所述线圈绕组12封装于该内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接收器10,通过将所述底板111与所述外框112采用拼装固定的方式,提高了所述外壳11的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外壳11的成本,如此便提高了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生产效率,降低了无线充电接收器10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还包括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板块151、第二板块152及连接所述第一板块151和第二板块152的第三板块153,所述第一板块151和第二板块152均与所述第三板块153的同一板面连接;所述线圈绕组12具有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所述第一板块151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圈中,所述第二板块152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圈中。
具体地,所述支撑板15包括的第一板块151、第二板块152和第三板块153可以是分体设置的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考虑到生产成本,优选所述支撑板15通过吸塑工艺一体成型。该支撑板15的设置一方面加强了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也便于所述磁芯组13的安装。
进一步地,参照图2,所述支撑板15背离所述底板111的一面设置有凸筋150,所述凸筋150自所述第一板块151延伸至所述第二板块152,所述第一板块151、第二板块152及第三板块153均由所述凸筋150分割形成多个子区域。
参照图3,所述磁芯组1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块151的子区域内的第一磁体131、设置于所述第二板块152的子区域内的第二磁体13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板块153的子区域内的第三磁体133。
所述凸筋150的设置便于所述磁芯组13的安装。具体地,所述凸筋15将所述支撑板15分割成多个子区域,以第一板块151为例,所述两条凸筋150将第一板块151分割三个子区域,其中一个凸筋150与所述第一内圈的一边将一个第一磁体131夹持,保持该第一磁体131位置的稳定,或者两个凸筋150将一个第一磁体131夹持保持该第一磁体131位置的稳定。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磁芯组13安装的牢固性,还可以将磁芯组13粘附于该支撑板111上,或者通过胶水将磁体相互粘接。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所述底板1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0,所述支撑板15上设置有贯通该支撑板15的相对两个板面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0位置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501,所述第二安装孔1501贯通所述凸筋150,所述支撑板15与所述底板111通过第一安装孔110和第二安装孔1501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参照图4,所述盖板14为铝板。
由于涡流效应、屏蔽等因素,无线充电系统中的金属外壳不能采用铁、铜等材料,该盖板14的材料优选铝材料。
进一步地,参照图4,所述外框112与所述盖板14之间密封连接,以将所述外框112与所述盖板14之间的间隙密封。
具体地,所述外框112与所述盖板14之间的密封连对无线充电接收器10起到密封作用,可以大大提高无线充电接收器10的防水性能,也提高了无线充电接收器10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上设置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器10。
具体地,由于本电动汽车内安装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器10,所以上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的所有有意之处本电动汽车应当一应具有,在此不一一赘述。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无线充电接收器,安装于电动汽车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线圈绕组、磁芯组及盖板,所述外壳包括外框及底板,所述底板及/或外框由吸塑工艺一体成型,并且所述底板与所述外框拼装而共同形成一腔室,所述线圈绕组及所述磁芯组设置于所述腔室的内腔,并由所述底板承载,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腔室内腔的开口,以将所述线圈绕组及所述磁芯组封装于所述腔室的内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格栅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及连接所述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第三板块,所述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均与所述第三板块的同一板面连接;所述线圈绕组具有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所述第一板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圈中,所述第二板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圈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面设置有凸筋,所述凸筋自所述第一板块延伸至所述第二板块,所述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及第三板块均由所述凸筋分割形成多个子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块的子区域内的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板块的子区域内的第二磁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板块的子区域内的第三磁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贯通该支撑板的相对两个板面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贯通所述凸筋,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板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螺纹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铝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灌封胶水,以将所述外框与所述盖板之间的间隙密封。
9.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器。
CN201520680752.7U 2015-09-01 2015-09-01 无线充电接收器及电动汽车 Active CN205104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80752.7U CN205104926U (zh) 2015-09-01 2015-09-01 无线充电接收器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80752.7U CN205104926U (zh) 2015-09-01 2015-09-01 无线充电接收器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04926U true CN205104926U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20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80752.7U Active CN205104926U (zh) 2015-09-01 2015-09-01 无线充电接收器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0492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6078A (zh) * 2018-05-22 2018-10-16 珠海拓锐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汽车用无线充电线圈
CN109378906A (zh) * 2018-12-11 2019-02-22 安洁无线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发射端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CN109524225A (zh) * 2019-01-03 2019-03-26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无线充电磁芯安装固定结构
WO2020151420A1 (zh) * 2019-01-24 2020-07-30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抗震无线充电接收器安装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6078A (zh) * 2018-05-22 2018-10-16 珠海拓锐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汽车用无线充电线圈
CN109378906A (zh) * 2018-12-11 2019-02-22 安洁无线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发射端无线充电装置及系统
CN109524225A (zh) * 2019-01-03 2019-03-26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无线充电磁芯安装固定结构
WO2020151420A1 (zh) * 2019-01-24 2020-07-30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抗震无线充电接收器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04926U (zh) 无线充电接收器及电动汽车
CN105305569B (zh) 一种立体车库充电装置
CN102593995B (zh) 带绝缘架结构的直流电机
CN101478186A (zh) 永磁体组件及制造该永磁体组件的方法
CN201181852Y (zh) 电动汽车箱式充电站
CN205943636U (zh) 一种强磁场组件
CN206368205U (zh) 一种国ⅴ、国ⅵ缸套内孔镀铬夹具
CN109278572B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和无线充电系统
CN105515320B (zh) 一种中小容量滚筒洗衣机用电机
CN204271836U (zh) 一种用于导电环间垫块的装配结构
CN205725260U (zh) 电动助力车电机端盖与电机轴之间的密封装置
CN211969195U (zh) 一种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设备
CN209624688U (zh) 一种多匝铁芯电感测试工装
CN102290928B (zh) 一种永磁电机的磁体组件安装方法
CN201472085U (zh) 一种轮胎
CN206921755U (zh) 一种电磁接触器的电磁系统安装结构
CN205103270U (zh) 一种速度传感器
CN206991905U (zh)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充电站用油浸式变压器
CN205544483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
CN201851752U (zh) 一种汽车用电磁阀
CN208385136U (zh) 一种主谐一体变压器
CN202206220U (zh) 安装在中高速永磁发电机转轮体上的磁体组件
CN203691077U (zh) 全地形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电机
CN103647486A (zh) 一种电动汽车他励直流电机控制器
CN214543823U (zh) 一种无铁芯电机磁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