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98375U - 折叠电动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折叠电动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98375U
CN205098375U CN201520778466.4U CN201520778466U CN205098375U CN 205098375 U CN205098375 U CN 205098375U CN 201520778466 U CN201520778466 U CN 201520778466U CN 205098375 U CN205098375 U CN 205098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dge
imput shaft
clutch plate
folding
electric bi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784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贵文
谢龙飞
薛命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ncheji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ncheji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ncheji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ncheji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784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98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98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9837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摆头、前车轮、后车轮、踏板、电机以及传动装置,所述摆头、前车轮、后车轮、踏板、电机以及传动装置均设在车架上;所述车架包括转向杆、车梁以及连接杆;当提起车梁时,使转向杆、车梁以及连接杆三者形成一字形结构;摆头折叠时只需按压一下压帽,两把手随即掉下至折叠状态,用时不超过1秒;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采用楔形自锁传动装置或压力传动装置通过主动轴与从动盘之间的静摩擦力传动,代替传统的链条或皮带传动,在同样的外形尺寸下传动比可以做得比较高,配合高速电机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传动结构体积和重量。本实用新型的摆头、车身以及踏板的折叠过程和展开过程方便快捷,折叠后体积大大缩小,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折叠电动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可折叠电动自行车,虽然是可折叠的,但总体车重在20公斤以上,提着感觉很重携带不方便,有的虽然采用了铝合金材料以及车架的简化折叠设计,但普遍重量一般都在15公斤以上,光电机就在4公斤以上,携带起来感觉还是很沉重。
目前的可折叠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之所以重量较重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车轮转速低,一般采用轮辋和电机一体式,但是这种结构的电机往往都比较重在3公斤以上。如果采用重量较轻的高速电机,为了满足电动车行车速度的要求只有通过传动装置将电机转速降下来,这样需很大的传动比,若采用传统的链条或皮带传动装置,势必把链轮和皮带轮直径做得很大,那么传动装置的体积和重量也增加了,传动噪音也很大。即使采用二级传动体积和重量也是同样的情况,因此只能采用沉重的普通电机作为驱动;但仅管如此,这种普通电机和传统的链条或皮带传动装置仍然存在体积大,重量重的问题,导致车体整体外形尺寸较大,不利于折叠操作及收纳。因此若能对传动装置作合理改造,并结合高速电机就可能大大降低车体的重量及外形尺寸。
另外,较多折叠电动自行车通常车身较高较长,占用较大的空间,因此在折叠收纳时,必须将车身进行折叠以节约空间。目前市面上这种车身折叠方式已有多种,比较常见的一种是将车身对折,这种对折方式虽然能使车身变短,但同时也变厚,不利于携带,并且折叠的过程耗时和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折叠电动自行车,摆头、车身以及踏板的折叠过程和展开过程更方便快捷,折叠后体积大大缩小,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摆头、前车轮、后车轮、踏板、电机以及传动装置,所述摆头、前车轮、后车轮、踏板、电机以及传动装置均设在车架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包括转向杆、车梁以及连接杆;所述转向杆上端连接摆头,下端连接前车轮;所述车梁上端能上下移动地套设在转向杆上,下端连接后车轮;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枢接在转向杆和车梁上;
所述摆头包括一座体和两对称设置的折叠单元,任一折叠单元包括一联动杆、一第一楔形块、一第二楔形块、一限位销、一导向杆、一压帽以及一预紧弹簧;所述联动杆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座体上,所述联动杆的中段还开设有一竖向长形孔;所述第二楔形块可转动地固定在联动杆上;所述限位销固定在座体的外端并位于所述第二楔形块的上方;所述第一楔形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一把手,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座体并位于联动杆的外侧,该第一楔形块具有一抵靠部;在把手张开状态下,所述抵靠部抵设于所述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的转动范围通过所述第二楔形块与限位销来限位;所述导向杆固定在座体上并限位于所述竖向长形孔内;所述压帽设在联动杆的顶部;所述预紧弹簧上端连接导向杆,下端连接联动杆,这样联动杆始终有向上的拉力;
所述电机为高速电机;所述传动装置为楔形自锁传动装置、压力传动装置或双级传动装置;所述电机通过该传动装置连接后车轮;
所述踏板能翻折的连接在车架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还包括一锁扣装置,所述锁扣装置包括能对接锁合的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该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分别固定连接在车梁和转向杆上;所述第一锁扣包括一导向固定块、一插销、一弹簧以及一卡簧;所述导向固定块连接在车梁上并具有一容置槽,且容置槽的底部具有一通孔;所述插销的一端设在容置槽内并伸出通孔外并被卡簧卡制,另一端头部露出容置槽外;所述弹簧设在容置槽内并压制于插销头部与容置槽底部之间;所述第二锁扣包括相连接的一抱箍和一弹片,所述抱箍箍设在转向杆上,所述弹片朝向车梁,且弹片上设有一扣眼供所述插销头部插设锁合。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杆包括中心杆和转向套管,所述转向套管可上下移动地套设在中心杆上,所述车梁通过一铰接件连接所述转向套管。
进一步的,所述车梁上设有一提手。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楔形块是通过一楔块轴可转动地连接在联动杆上;且所述楔块轴还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座体上;所述预紧弹簧的下端是通过该楔块轴连接所述联动杆;所述第一楔形块是通过一旋转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座体,该旋转轴位于所述限位销的内侧下方,并位于所述楔块轴的外侧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楔形自锁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轴、从动盘、预紧弹簧、导向块以及滑块;所述主动轴由电机驱动,所述从动盘固定在后车轮上,且所述主动轴和从动盘接触设置;所述导向块固定不动并与从动盘之间形成一楔形导向槽,楔形导向槽具有一大端和一小端,所述滑块滑设于楔形导向槽内,所述主动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在滑块上;所述预紧弹簧的一端通过弹簧支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压紧于导向块上,使预紧弹簧产生将滑块推向楔形导向槽小端的推力;所述推力使滑块对主动轴产生倍增的正压力而将主动轴压紧于从动盘上以通过静摩擦力带动从动盘旋转。
进一步的,楔形自锁传动装置还包括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电机通过该同步带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主动轴。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轴、从动盘、推力轴承以及预紧弹簧;所述主动轴的后端通过一单向轴承连接电机,前端缩小形成第一锥形面;所述从动盘固定在后车轮上,且一端面为第二锥形面;所述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的倾斜方向一致并接触设置;所述推力轴承固定连接在主动轴上并能随主动轴作轴向运动;所述预紧弹簧后端通过一固定限位架固定在车架上,前端抵设于推力轴承以产生将主动轴推向从动盘的推力;所述推力使第一锥形面对第二锥形面产生倍增的正压力而将主动轴压紧于从动盘上以通过静摩擦力带动从动盘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盘的另一端面抵设有一限位轴承,该限位轴承将从动盘的第二锥形面抵紧于所述主动轴的第一锥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形面与第二锥形面的锥角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双级传动装置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带轮由电机直接驱动,并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从动带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带轮同轴设置,所述从动齿轮与后车轮同轴固定并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为小齿轮,所述从动带轮为大齿轮,大齿轮的半径小于后车轮的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带轮的半径是主动带轮半径的1~3倍,所述从动齿轮的半径是主动齿轮半径的4~10倍。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车架由转向杆、车梁以及连接杆构成,当提起车梁时,车梁即可带着后车轮靠向转向杆,同时连接杆也逐渐立起靠向转向杆与车梁,使转向杆、车梁以及连接杆三者形成一字形结构,折叠过程和展开过程方便快捷,折叠后不仅能使车身变短,且不会变厚,方便携带;
2、本实用新型摆头折叠时只需按压一下压帽,两把手随即掉下至折叠状态,用时不超过1秒,反之,要张开使用时,只需将把手张开90度即可复原,单手即可操作,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的楔形自锁传动装置和压力传动装置采用主动轴与从动盘之间的静摩擦力传动,代替传统的链条或皮带传动,在同样的外形尺寸下传动比可以做得比较高,而且这种主动轴与从动盘之间的钢材与钢材的静摩擦可以大大降低传动的噪音,提高使用寿命,该传动方式能降低驱动电机和传动装置的体积和重量,使二者的总重不到1KG,而且电机的成本也可从400多元下降至50元左右。
4、本实用新型的双级传动装置采用带轮和齿轮二级传动,在同样的外形尺寸下传动比可以做得比较高,而且大齿轮的半径小于驱动车轮的半径,使尺寸变小,可以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不仅可减轻重量,还可以降低传动的噪音,提高使用寿命,且该传动方式能降低驱动电机和传动装置的体积和重量,使二者的总重不到1KG,而且电机的成本也可从400多元下降至50元左右。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电动自行车的展开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电动自行车的展开状态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电动自行车的展开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电动自行车的折叠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电动自行车的折叠状态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电动自行车的折叠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锁扣装置脱扣状态且沿图3的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锁扣装置锁合状态且沿图3的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摆头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摆头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摆头折叠过程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楔形自锁传动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楔形自锁传动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沿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c为本实用新型的楔形自锁传动装置中的导向块以及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d为本实用新型的楔形自锁传动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传动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传动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级传动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a为图6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的双级传动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1、摆头2、前车轮3、后车轮4、踏板5、电机6以及传动装置;所述摆头2、前车轮3、后车轮4、踏板5、电机6以及传动装置均设在车架1上。其中所述踏板5能翻折的连接在车架1的两侧。
如图1至图2b所示,所述车架1包括转向杆11、车梁12、连接杆13以及锁扣装置14;所述转向杆13上端连接摆头2,下端连接前车轮3;所述车梁12上端能上下移动地套设在转向杆11上,下端连接后车轮4;所述连接杆13的两端分别枢接在转向杆11和车梁12上。其中,所述转向杆11包括中心杆111和转向套管112,所述转向套管112可上下移动地套设在中心杆111上,所述车梁12通过一铰接件122连接所述转向套管112,且车梁12还可绕铰接件122上下转动,如此中心杆111可在转向套管112内随意转动而不影响车梁12,同时车梁12通过转向套管112又可实现在中心杆111上下移动并靠向转向杆11。另外,在有设转向套管112的前提下,所述连接杆13的两端分别枢接在转向套管112和车梁12上。
如图3至图3b所示,所述锁扣装置14包括能对接锁合的第一锁扣14A和第二锁扣14B,该第一锁扣14A和第二锁扣14B分别固定连接在车梁12和转向杆11上;所述第一锁扣14A包括一导向固定块141、一插销142、一弹簧143以及一卡簧144;所述导向固定块141连接在车梁12上并具有一容置槽145,且容置槽145的底部具有一通孔146;所述插销的142一端设在容置槽145内并伸出通孔146外并被卡簧卡制,另一端头部1422露出容置槽外;所述弹簧143设在容置槽145内并压制于插销头部1422与容置槽145底部之间;所述第二锁扣14B包括相连接的一抱箍147和一弹片148,所述抱箍147箍设在转向杆11上,所述弹片148朝向车梁12,且弹片148上设有一扣眼1482供所述插销头部1422插设锁合。
所述车梁2上端能相对转向杆1上下移动及转动,当车梁12被提起时,第一锁扣14A被推向第二锁扣14B并对接时,产生一定冲击力使插销412的头部4122克服弹簧413的弹力向卡簧方向移动,当插入弹片422上的扣眼4222与插销412的头部4122重合时,在弹簧143弹力的作用下上移头部4122刚好插入扣眼4222,使两者抵紧不脱扣而实现锁合,当下压车梁2和插销412的头部4122时,人力克服弹簧弹力的作用使插销412的头部4122从弹片422上的扣眼4222中脱开,即可打开整个车身。另外,为方便提起车梁12,可在所述车梁12上设一提手121,当提起车梁12的提手121时,车梁12的上端沿着转向杆11向摆头2方向移动,直到预定的位置,下端则带着后车轮4靠向转向杆11,同时连接杆13也逐渐立起靠向转向杆11与车梁12,最终使转向杆11、车梁12以及连接杆13三者形成一字形结构,此时,锁扣装置14的第一锁扣14A和第二锁扣14B对接锁合,形成稳固的折叠结构,折叠过程方便快捷,不仅能使车身变短,且不会变厚,方便携带。当要展开时,只需将车梁12以及插销的头部4122下压即可使锁扣装置4脱扣,车梁12的上端沿着转向杆11向下滑动,同时连接杆13也张开,直达预定位置,此时转向杆11、车梁12以及连接杆13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再展开摆头2、踏板5等,即可使用。
如图4至图4b所示,所述摆头2包括一座体21和两对称设置的折叠单元,任一折叠单元包括一联动杆22、一第一楔形块23、一第二楔形块24、一限位销25、一导向杆26、一压帽27以及一预紧弹簧28;所述联动杆22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座体21上所述联动杆22的中段还开设有一竖向长形孔222;所述第二楔形块24可转动地固定在联动杆22上;所述限位销25固定在座体21的外端并位于所述第二楔形块24的上方;所述第一楔形块23的一端固定连接一把手29,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座体21并位于联动杆22的外侧,该第一楔形块23具有一抵靠部234;在把手29张开状态下,所述抵靠部232抵设于所述第二楔形块24,所述第一楔形块23的转动范围通过所述第二楔形块24与限位销25来限位;所述导向杆26固定在座体21上并限位于所述竖向长形孔222内;所述压帽27设在联动杆22的顶部;所述预紧弹簧28上端连接导向杆26,下端连接联动杆22;所述第二楔形块24是通过一楔块轴242可转动地连接在联动杆22上;且所述楔块轴242还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座体21上,具体可在座体上开设长形孔212,使所述楔块轴242限位其中;所述预紧弹簧28的下端是通过该楔块轴242连接所述联动杆22;所述第一楔形块23是通过一旋转轴23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座体21,该旋转轴232位于所述限位销25的内侧下方,并位于所述楔块轴242的外侧上方。
所述摆头2的折叠展开过程如下:
1、需要折叠时,将压帽27按下,联动杆22带动第二楔形块24向下移动,使第一楔形块23的抵靠部234失去第二楔形块24的支撑,相应的把手由于自重产生力矩而绕着旋转轴232旋转掉下,即可形成如图2所示的折叠状态。其中,两压帽27相邻设置,可方便同时按下,如此可同时收纳两个把手29,用时不超过1秒,方便快捷。
2、需要打开时,分别将两把手29向外张开90度即可复原,在张开的过程中,如图4所示(为表达方便,已去掉弹簧),在两把手29张开的角度接近90度时,第一楔形块23的抵靠部234的最大半径的边缘会向下挤压第二楔形块24,使第二楔形块24微微下移,直到两把手张开的角度到达90度时,大半径的边缘转到第二楔形块24的下方,以释放一微小的空间而失去对第二楔形块24挤压,此时在预紧弹簧25的作用下,第二楔形块24连同联动杆22迅速回升并卡死第一楔形块23的抵靠部234,使把手29不能旋转而形成稳定的张开状态,整个过程单手即可操作,方便快捷。
所述电机6为高速电机;所述传动装置为楔形自锁传动装置7、压力传动装置8或双级传动装置9;所述电机6通过该传动装置连接后车轮4。
如图5到图5d所示,所述楔形自锁传动装置7包括主动轴71、从动盘72、预紧弹簧73、导向块74以及滑块75;所述主动轴71由电机6驱动,所述从动盘72固定在后车轮4上,且所述主动轴71和从动盘72接触设置;所述导向块74固定不动并与从动盘72之间形成一楔形导向槽76,楔形导向槽76具有一大端761和一小端762,所述滑块75滑设于楔形导向槽76内,所述主动轴71通过轴承711可转动地连接在滑块75上;所述预紧弹簧73的一端通过弹簧支架732与所述滑块75固定连接,另一端压紧于导向块74上,使预紧弹簧73产生将滑块75推向楔形导向槽76小端762的推力F1;所述推力F1使滑块75对主动轴71产生倍增的正压力F2而将主动轴71压紧于从动盘72上以通过静摩擦力带动从动盘72旋转,可实现4~20的传动比。楔形自锁传动装置还包括同步带传动机构77,所述电机6通过该同步带传动机构77连接所述主动轴71。
所述楔形自锁传动装置7的原理是:
由于预紧弹簧73具有将滑块75推向楔形导向槽76小端762的推力F1;所述推力F1又使滑块75对主动轴71产生倍增的正压力F2而将主动轴压紧于从动盘72上,此时轻轻推动后车轮4,就能使主动轴71和从动盘72之间产生一个初始启动摩擦力,初始启动摩擦力会将主动轴71连带滑块推向楔形导向槽76小端762,越往小端762移动,主动轴71连带滑块所处在的空间越小,正压力F2就越大,主动轴71和从动盘72之间的静摩擦力也越大,越大的静摩擦力又反过来会将主动轴71连带滑块推向楔形导向槽76小端762,而越往小端762移动,正压力F2又越大,又增大了静摩擦力,如此循环,当静摩擦力足够大时,旋转的主动轴71即可带动从动盘72旋转,静摩擦力即为后车轮4的驱动力,从而驱动后车轮4,实现自锁倍增驱动。其中F1’是弹簧预紧力(即推力F1)和驱动力(即主动轴71和从动盘72之间的摩擦力)的合力,该合力为主动轴71或滑块75的推动力。
如图6到图6a所示,所述压力传动装置8包括主动轴81、从动盘82、推力轴承83以及预紧弹簧84。所述主动轴81的后端通过一单向轴承85连接电机6,前端缩小形成第一锥形面811;所述从动盘82固定在后车轮4上,且一端面为第二锥形面821;所述第一锥形面811和第二锥形面821的倾斜方向一致并接触设置;从动盘82的另一端面抵设有一限位轴承86,该限位轴承86将从动盘82的第二锥形面821抵紧于所述主动轴81的第一锥形面811;该限位轴承86通过一固定架862固定。所述推力轴承83固定连接在主动轴81上并能随主动轴81作轴向运动;所述预紧弹簧84后端通过一固定限位架87固定,固定限位架87可以连同所述预紧弹簧84套设在主动轴81上,但固定限位架87不随主动轴81作轴向运动,前端抵设于推力轴承83以产生将主动轴81推向从动盘82的推力F4;所述推力F4使第一锥形面811对第二锥形面821产生倍增的正压力F5而将主动轴81压紧于从动盘82上以通过静摩擦力带动从动盘82旋转。所述第一锥形面811与第二锥形面821的锥角θ相等,锥角θ的大小,决定了正压力F5相对推力F4倍增的倍数,锥角θ越小,正压力F5相对推力F4的倍数就越大,如此,主动轴81与从动盘82之间的静摩擦力就更大,传动就更可靠。所述主动轴和从动盘的传动比由主动轴81与从动盘82的半径有关,二者半径相差越大,传动比就越大,而本实用新型这种结构压力传动装置8可以将主动轴81半径设置成远小于从动盘82的半径,以满足高速电机的减速需求。
所述压力传动装置8的原理是:由于预紧弹簧83具有将主动轴81推向从动盘82的推力F4;所述推力F4使第一锥形面811对第二锥形面821产生倍增的正压力F5而将主动轴81压紧于从动盘82上,以通过静摩擦力带动从动盘82旋转。
如图7到图7b所示,所述双级传动装置9包括主动带轮91、从动带轮92、主动齿轮93和从动齿轮94;所述主动带轮91由电机6直接驱动,如可以安装在电机轴61上,并通过皮带912连接所述从动带轮92;所述主动齿轮93与所述从动带轮92同轴设置,即均通过轴承套设在从动轴923上,所述从动齿轮94与后车轮4同轴固定,即均通过轴承套设在驱动后车轮轴41上,并与主动齿轮93啮合;所述主动齿轮93为小齿轮,所述从动带轮94为大齿轮,大齿轮的半径小于后车轮4的半径。
所述从动带轮92的半径是主动带轮91半径的两倍,所述从动齿轮94的半径是主动齿轮93半径的10倍,使该双级传动装置9的传动比达到20左右,以达到较高的传动比。
本实用新型折叠电动自行车的折叠和展开操作过程如下:
1、折叠时,分别对摆头、车架、踏板进行折叠,折叠状态如图2至图2b所示。
2、展开时,分别对摆头、车架、踏板进行展开,展开状态如图1至图1b所示时即可使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摆头、前车轮、后车轮、踏板、电机以及传动装置,所述摆头、前车轮、后车轮、踏板、电机以及传动装置均设在车架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包括转向杆、车梁以及连接杆;所述转向杆上端连接摆头,下端连接前车轮;所述车梁上端能上下移动地套设在转向杆上,下端连接后车轮;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枢接在转向杆和车梁上;
所述摆头包括一座体和两对称设置的折叠单元,任一折叠单元包括一联动杆、一第一楔形块、一第二楔形块、一限位销、一导向杆、一压帽以及一预紧弹簧;所述联动杆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座体上,所述联动杆的中段还开设有一竖向长形孔;所述第二楔形块可转动地固定在联动杆上;所述限位销固定在座体的外端并位于所述第二楔形块的上方;所述第一楔形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一把手,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座体并位于联动杆的外侧,该第一楔形块具有一抵靠部;在把手张开状态下,所述抵靠部抵设于所述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的转动范围通过所述第二楔形块与限位销来限位;所述导向杆固定在座体上并限位于所述竖向长形孔内;所述压帽设在联动杆的顶部;所述预紧弹簧上端连接导向杆,下端连接联动杆;
所述电机为高速电机;所述传动装置为楔形自锁传动装置、压力传动装置或双级传动装置;所述电机通过该传动装置连接后车轮;
所述踏板能翻折的连接在车架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一锁扣装置,所述锁扣装置包括能对接锁合的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该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分别固定连接在车梁和转向杆上;
所述第一锁扣包括一导向固定块、一插销、一弹簧以及一卡簧;所述导向固定块连接在车梁上并具有一容置槽,且容置槽的底部具有一通孔;所述插销的一端设在容置槽内并伸出通孔外并被卡簧卡制,另一端头部露出容置槽外;所述弹簧设在容置槽内并压制于插销头部与容置槽底部之间;
所述第二锁扣包括相连接的一抱箍和一弹片,所述抱箍箍设在转向杆上,所述弹片朝向车梁,且弹片上设有一扣眼供所述插销头部插设锁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包括中心杆和转向套管,所述转向套管可上下移动地套设在中心杆上,所述车梁通过一铰接件连接所述转向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梁上设有一提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楔形块是通过一楔块轴可转动地连接在联动杆上;且所述楔块轴还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座体上;所述预紧弹簧的下端是通过该楔块轴连接所述联动杆;
所述第一楔形块是通过一旋转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座体,该旋转轴位于所述限位销的内侧下方,并位于所述楔块轴的外侧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自锁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轴、从动盘、预紧弹簧、导向块以及滑块;
所述主动轴由电机驱动,所述从动盘固定在后车轮上,且所述主动轴和从动盘接触设置;
所述导向块固定不动并与从动盘之间形成一楔形导向槽,楔形导向槽具有一大端和一小端,所述滑块滑设于楔形导向槽内,所述主动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在滑块上;
所述预紧弹簧的一端通过弹簧支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压紧于导向块上,使预紧弹簧产生将滑块推向楔形导向槽小端的推力;
所述推力使滑块对主动轴产生倍增的正压力而将主动轴压紧于从动盘上以通过静摩擦力带动从动盘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楔形自锁传动装置还包括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电机通过该同步带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主动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轴、从动盘、推力轴承以及预紧弹簧;
所述主动轴的后端通过一单向轴承连接电机,前端缩小形成第一锥形面;
所述从动盘固定在后车轮上,且一端面为第二锥形面;
所述第一锥形面和第二锥形面的倾斜方向一致并接触设置;
所述推力轴承固定连接在主动轴上并能随主动轴作轴向运动;所述预紧弹簧后端通过一固定限位架固定在车架上,前端抵设于推力轴承以产生将主动轴推向从动盘的推力;
所述推力使第一锥形面对第二锥形面产生倍增的正压力而将主动轴压紧于从动盘上以通过静摩擦力带动从动盘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动盘的另一端面抵设有一限位轴承,该限位轴承将从动盘的第二锥形面抵紧于所述主动轴的第一锥形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锥形面与第二锥形面的锥角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级传动装置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所述主动带轮由电机直接驱动,并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从动带轮;
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带轮同轴设置,所述从动齿轮与后车轮同轴固定并与主动齿轮啮合;
所述主动齿轮为小齿轮,所述从动带轮为大齿轮,大齿轮的半径小于后车轮的半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带轮的半径是主动带轮半径的1~3倍,所述从动齿轮的半径是主动齿轮半径的4~10倍。
CN201520778466.4U 2015-10-09 2015-10-09 折叠电动自行车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98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78466.4U CN205098375U (zh) 2015-10-09 2015-10-09 折叠电动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78466.4U CN205098375U (zh) 2015-10-09 2015-10-09 折叠电动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98375U true CN205098375U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14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78466.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98375U (zh) 2015-10-09 2015-10-09 折叠电动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983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2971A (zh) * 2015-10-09 2015-12-23 福建省新车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折叠电动自行车
CN113974860B (zh) * 2021-10-25 2023-09-29 深圳市资福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楔块自锁型刹车装置及磁锚定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2971A (zh) * 2015-10-09 2015-12-23 福建省新车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折叠电动自行车
CN105172971B (zh) * 2015-10-09 2017-09-05 福建省新车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折叠电动自行车
CN113974860B (zh) * 2021-10-25 2023-09-29 深圳市资福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楔块自锁型刹车装置及磁锚定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2971A (zh) 折叠电动自行车
US7988174B2 (en) Electrically-extendible bicycle
CN204900704U (zh) 一种双向自动变速电机传动装置
CN205098375U (zh) 折叠电动自行车
US20140001734A1 (en) Folding golf cart
DE102010027997A1 (de) Zweiradfahrzeug, Verwendung des Zweiradfahrzeugs sowie Kraftfahrzeug
CN204184531U (zh) 滑板车的折叠机构
CN203020489U (zh) 快速折叠自行车
CN104976292A (zh) 一种双向自动变速电机传动装置
CN101244739B (zh) 双人折叠自行车
CN203612154U (zh) 多功能折叠自行车
CN107140085A (zh) 一种快速折叠自行车
CN108394493B (zh) 一种垂直伸缩式自行车停放装置
WO2018184380A1 (zh) 水陆两用脚踏车外组架
CN206555235U (zh) 一种多级、快速、自动伸缩杆
CN205059928U (zh) 电动代步车的压力传动装置
CN205059884U (zh) 便携式代步车的可折叠车身结构
CN102211642A (zh) 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CN103754306B (zh) 前轮驱动后轮转向折叠自行车
CN204998715U (zh) 电动代步车的自锁传动装置
CN203402231U (zh) 带有分段式柱管的汽车转向柱
CN218368273U (zh) 一种轻型飞机起落架减震机构
CN101497314B (zh) 沙滩车两轮驱动与四轮驱动转换装置
CN205632844U (zh) 一种折叠滑板车
CN105539684A (zh) 一种带有折叠车把的限速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90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