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9880U - 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89880U CN205089880U CN201520656415.4U CN201520656415U CN205089880U CN 205089880 U CN205089880 U CN 205089880U CN 201520656415 U CN201520656415 U CN 201520656415U CN 205089880 U CN205089880 U CN 2050898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cylinder
- cavity
- clutch release
- spo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包括:储油缸,所述储油缸内套设有工作缸,所述工作缸内设有可在所述工作缸内上下移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部设有活塞阀总成,所述活塞阀总成与所述活塞杆形成移动副并与所述工作缸的缸壁形成动密封,所述工作缸底部设有底阀总成,所述底阀总成与所述工作缸配合密封并置于所述储油缸的底部;所述储油缸的缸壁设有手动调节阀总成,所述手动调节阀总成内设有至少一条可调节油液流通量的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所述工作缸的缸壁设有与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的一端连通的工作缸常通孔,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油缸连通。本实用新型无需安装复杂的传感器、执行机构及控制单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
背景技术
目前,被动液压式减振器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阻尼力主要通过各常通孔及阀片产生,由于常通孔孔径以及阀片刚度固定,阻尼力仅与车身与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有关,不能随着车辆工况的不同而做相应调整,并不能完全满足汽车悬架系统对阻尼力的要求,难以兼顾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汽车不同性能之间的相互博弈,催生出各种不同类型的阻尼特性可随工况变化的减振器,主动、半主动悬架得到部分应用,但由于其需要借助复杂的测试设备、执行机构以及处理器,可靠性并不能得到保证,且成本高昂,并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没有通过手动调节的汽车减震器,提供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
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包括:储油缸,所述储油缸内套设有工作缸,所述工作缸内设有可在所述工作缸内上下移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部设有活塞阀总成,所述活塞阀总成与所述活塞杆形成移动副并与所述工作缸的缸壁形成动密封,所述工作缸底部设有底阀总成,所述底阀总成与所述工作缸配合密封并置于所述储油缸的底部;
所述活塞阀总成将所述工作缸分割为在所述活塞阀总成之上的工作缸上缸以及在所述活塞阀总成之下的工作缸下缸,所述活塞阀总成上设有至少一条连通所述工作缸上缸和所述工作缸下缸且设有活塞阀阀门的活塞阀通道,所述底阀总成上设有至少一条连通所述工作缸下缸和所述储油缸且设有底阀阀门的底阀通道;
所述储油缸的缸壁设有手动调节阀总成,所述手动调节阀总成内设有至少一条可调节油液流通量的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所述工作缸的缸壁设有与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的一端连通的工作缸常通孔,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油缸连通。
本实用新型无论减震器处于压缩还是拉伸状态,油液都将从工作缸通过工作缸常通孔流向手动调节阀总成的调节阀油液通道,并经由调节阀油液通道流回储油缸。通过手动调节阀总成改变调节阀油液通道的油液流通量,进而实现减振器阻尼力的调解。本实用新型无需安装复杂的传感器、执行机构及控制单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手动调节阀总成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储油缸1,所述储油缸1内套设有工作缸2,所述工作缸2内设有可在工作缸2内上下移动的活塞杆4,所述活塞杆4的底部设有活塞阀总成5,所述活塞阀总成5与所述活塞杆4形成移动副并与工作缸2的缸壁形成动密封,所述工作缸2底部设有底阀总成6,底阀总成6与工作缸2配合密封并置于储油缸的底部;
所述活塞阀总成5将所述工作缸2分割为在活塞阀总成5之上的工作缸上缸21以及在活塞阀总成5之下的工作缸下缸22,所述活塞阀总成5上设有至少一条连通工作缸上缸21和工作缸下缸22且设有活塞阀阀门51的活塞阀通道52,所述底阀总成上设有至少一条连通工作缸下缸22和储油缸1且设有底阀阀门61的底阀通道62;
所述储油缸1的缸壁设有手动调节阀总成7,所述手动调节阀总成7内设有至少一条可调节油液流通量的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所述工作缸2的缸壁设有与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的一端连通的工作缸常通孔23,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油缸1连通。
当减振器处于压缩行程时,活塞杆4带动活塞阀总成5相对于工作缸2向下运动,工作缸2的下腔压力升高,活塞阀阀门51打开,油液从工作缸下缸22通过活塞阀总成5的活塞阀通道52流向工作缸上腔21,工作缸上腔21的油液再通过工作缸常通孔23流向手动调节阀总成7的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并从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流回储油缸。
当减振器处于复原行程时,活塞杆4带动活塞阀总成5相对于工作缸2向上运动,工作缸2的下腔压力降低,底阀阀门61打开,油液从储油缸1通过底阀总成6的底阀通道62到达工作缸下腔22,工作缸上腔21的油液通过工作缸常通孔23流向手动调节阀总成7的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并从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流回储油缸。
综上所述,该减振器无论处于压缩还是复原行程,油液均在减振器内部单向流动,并且工作缸2中的油液都会流经手动调节阀总成7回到储油缸1。因此,通过对手动调节阀总成7内的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的油液流通量进行调节,则能实现减振器阻尼力的手动可调。
中间部件可以为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与工作缸2的缸壁密封连接并套住所述工作缸常通孔23,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的一端连通,套管内连通两端的空腔为所述中间油液流通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油缸1的缸壁与所述工作缸2的缸壁之间设有中间部件,所述中间部件内设有中间油液流通通道,所述中间油液流通通道的一端与工作缸2的缸壁密封连接并将所述工作缸常通孔23与所述储油缸1隔绝,所述中间油液流通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油缸1连通。
本实施例通过中间部件与工作缸2的缸壁密封,并将所述工作缸常通孔23与所述储油缸1隔绝,从而更好地控制油液的流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件为设置在所述储油缸1内且套住所述工作缸2的中间缸3,所述中间缸3的缸壁与所述工作缸2的缸壁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中间油液流通通道,所述中间缸3的顶部和所述中间缸3的底部分别与所述工作缸2密封连接,所述中间缸3的顶部高于所述工作缸常通孔23,所述中间缸3的底部低于所述工作缸常通孔23且高于所述底阀总成6的底部,所述中间缸2的缸壁上开设有中间缸通孔,所述中间缸通孔与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的一端连通。
本实施例通过中间缸实现中间部件,中间缸3与工作缸2之间的空隙即为所述中间油液流通通道,油液从工作缸常通孔23流出后进入中间缸3与工作缸2之间的空隙,然后经过中间缸通孔流向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采用中间缸从而能够容纳更多的油液便于减振器阻尼力的调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缸3的缸壁上设有手动调节阀总成底座8,所述手动调节阀总成底座8中空形成底座空腔81,所述底座空腔81与所述中间缸通孔连通;
所述手动调节阀总成与所述手动调节阀总成底座连接,且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空腔连通。
优选地,中间缸与手动调节阀总成底座一体成型,则底座空腔81与中间缸通孔重合。本实施例油液从工作缸常通孔23流出后进入中间缸3与工作缸2之间的空隙,然后经过中间缸通孔流入底座空腔81,再进入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动调节阀总成7包括:手动调节旋钮71、中间阀芯72、支撑座73和阀芯底座74;
所述支撑座73设置在所述储油缸1的缸壁,所述手动调节旋钮71与中间阀芯72连接,所述阀芯底座74与所述手动调节阀安装座8连接,所述阀芯底座74与所述支撑座73之间形成调节阀空腔75,所述阀芯底座74具有容纳所述中间阀芯72的端部的导向腔76,所述中间阀芯72穿过所述支撑座73和所述调节阀空腔75,且所述中间阀芯72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导向腔76,所述中间阀芯72可在所述导向腔76内移动且所述中间阀芯72与所述导向腔76形成动密封,所述中间阀芯72可在所述支撑座73内移动且所述中间阀芯72与所述支撑座73形成动密封;
所述中间阀芯72内设有中间阀芯空腔721以及至少一个中间阀芯常通孔722,所述导向腔76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空腔8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中间阀芯空腔721的一端连通,所述中间阀芯空腔721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阀芯常通孔722的进油口连通;
所述调节阀空腔75与所述储油缸1连通,所述支撑座73内设有与中间阀芯常通孔722相对应的支撑座常通孔731,所述支撑座常通孔731的出油口与所述调节阀空腔75连通,所述中间阀芯72与所述支撑座73的相对移动调节所述支撑座常通孔731的进油口与所述中间阀芯常通孔721的出油口的连通面积;
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依次包括:所述导向腔76、所述中间阀芯空腔721、所述中间阀芯常通孔722、所述支撑座常通孔731和所述调节阀空腔75。
一个支撑座常通孔731对应一个中间阀芯常通孔722。本实施例油液从工作缸常通孔23流出后进入中间缸3与工作缸2之间的空隙,然后经过中间缸通孔流入底座空腔81,再依次进入:导向腔76、中间阀芯空腔721、中间阀芯常通孔722、支撑座常通孔731和调节阀空腔75,最后从调节阀空腔75流回储油缸1。
在油液流动期间,中间阀芯72相对与支撑座73的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会引起中间阀芯常通孔723与支撑座常通孔731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油液流通孔径的大小,实现对油液流通量的调节。特别地,当中间阀芯72向左移动到可以将支撑座常通孔731完全堵住时,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关闭。如此,通过手动调节旋钮71带动中间阀芯72可以改变减振器内部油液的压力,进而实现减振器阻尼力的手动可调。
优选地,所述手动调节旋钮71与支撑座73通过螺纹连接形成旋转副,以便通过旋转手动调节旋钮71带动中间阀芯72相对与支撑座73的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动调节阀总成7包括:手动调节旋钮71、中间阀芯72、支撑座73、阀芯底座74、调节阀门77和预紧弹簧78;
所述支撑座73设置在所述储油缸1的缸壁,所述手动调节旋钮71与中间阀芯72连接,所述阀芯底座74与所述手动调节阀安装座8连接,所述阀芯底座74与所述支撑座73之间形成调节阀空腔75,所述阀芯底座74具有容纳所述中间阀芯72的端部的导向腔76,所述中间阀芯72穿过所述支撑座73和所述调节阀空腔75,且所述中间阀芯72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导向腔76,所述中间阀芯72可在所述导向腔76内移动且所述中间阀芯72与所述导向腔76形成动密封,所述中间阀芯72可在所述支撑座73内移动且所述中间阀芯72与所述支撑座73形成动密封;
所述阀芯底座74设有连通底座空腔81和所述调节阀空腔75的流通孔79,所述调节阀门77设置在所述流通孔79靠近调节阀空腔75的一端,所述中间阀芯72的外壁设有阀芯凸起723,所述阀芯凸起723将所述预紧弹簧78压紧在所述调节阀门77上;
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依次包括:所述流通孔79和所述调节阀空腔75。
本实施例油液从工作缸常通孔23流出后进入中间缸3与工作缸2之间的空隙,然后经过中间缸通孔流入底座空腔81,再通过流通孔79打开调节阀门77进入调节阀空腔75,最后从调节阀空腔75流回储油缸1。
中间阀芯72通过阀芯凸起723将预紧弹簧78压在调节阀门77上,实现对调节阀门77的预压。中间阀芯72相对支撑座73向左或向右移动,可以引起预紧弹簧78的预紧力增大或减小,从而实现调节阀门77的开阀压力增大或减小。
优选地,所述手动调节旋钮71与支撑座73通过螺纹连接形成旋转副,以便通过旋转手动调节旋钮71带动中间阀芯72相对与支撑座73的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门77包括:挡板771和阀片772,所述阀片772设置在所述流通孔79靠近调节阀空腔的一端,所述挡板771压紧所述阀片772,且所述挡板771上设有挡板凸起773,所述预紧弹簧78的一端顶紧所述阀芯凸起723,另一端顶紧所述挡板凸起77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底座74包括手动调节阀阀体741和阀芯导向座742,所述阀芯导向座742通过导向座紧固螺母743与手动调节阀阀体741连接,所述手动调节阀阀体741与所述手动调节阀安装座8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阀芯导向座742的一端穿过所述手动调节阀阀体741,所述阀芯导向座742内设有容纳所述中间阀芯的端部的导向座腔体,所述导向座腔体为所述导向腔7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缸常通孔23设置在所述工作缸2的上半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导向器9,所述导向器9置于储油缸1与工作缸2的顶部并且形成静密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阀阀门51设置在所述活塞阀通道52的上端,所述底阀阀门61设置在所述底阀通道62的上端。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包括:吊耳10、油封11、导向器9、活塞杆4、工作缸2、中间缸3、活塞阀总成5、活塞阀紧固螺母12、储油缸1、上端盖13、手动调节阀总成7、手动调节阀安装座8、底阀总成6。所述活塞阀总成5通过活塞阀紧固螺母12与活塞杆4连接,活塞阀总成5与工作缸2形成移动副并与工作缸2的缸壁形成动密封,底阀总成6与工作缸2配合置于储油缸1的底部,导向器9置于储油缸1与工作缸2的上部并且形成静密封,工作缸1上开有工作缸常通孔23,中间缸3上有手动调节阀安装座8,手动调节阀总成7与手动调节阀安装座8通过螺纹连接,手动调节阀总成7焊接于储油缸1壁上。中间缸2的缸壁上开设有中间缸通孔,手动调节阀总成底座8中空形成底座空腔81,底座空腔81与中间缸通孔连通。
如图2所示,手动调节阀总成7包括手动调节旋钮71、中间阀芯72、支撑座73、手动调节阀阀体741、阀芯导向座742、挡板771、阀片772、预紧弹簧78和导向座紧固螺母743。所述手动调节旋钮71与支撑座73通过螺纹连接形成旋转副,所述手动调节旋钮71与中间阀芯72通过螺纹连接,阀芯导向座742通过导向座紧固螺母743与手动调节阀阀体741连接,手动调节阀阀体741与手动调节阀安装座8通过螺纹连接。
手动调节阀阀体741与所述支撑座73之间形成调节阀空腔75,阀芯导向座742具有容纳所述中间阀芯72的端部的导向腔76,所述中间阀芯72穿过所述支撑座73和所述调节阀空腔75,且所述中间阀芯72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导向腔76,所述中间阀芯72可在所述导向腔76内移动且所述中间阀芯72与所述导向腔76形成动密封,所述中间阀芯72可在所述支撑座73内移动且所述中间阀芯72与所述支撑座73形成动密封;
中间阀芯72内设有中间阀芯空腔721以及多个中间阀芯常通孔722,导向腔76的一端与底座空腔81连通,另一端与中间阀芯空腔721的一端连通,中间阀芯空腔721的另一端与所有中间阀芯常通孔722的进油口连通;
调节阀空腔75与储油缸1连通,支撑座73内设有与中间阀芯常通孔722相对应的支撑座常通孔731,支撑座常通孔731的出油口与调节阀空腔75连通,中间阀芯72与支撑座73的相对移动调节支撑座常通孔731的进油口与中间阀芯常通孔721的出油口的连通面积;
手动调节阀阀体741设有连通底座空腔81和调节阀空腔75的流通孔79,挡板771与阀片772设置在流通孔79靠近调节阀空腔75的一端,中间阀芯72的外壁设有阀芯凸起723,阀芯凸起723将预紧弹簧78压紧在挡板771与阀片772上,实现对阀片772的预压。
当减振器处于压缩行程时,活塞杆4带动活塞阀总成5相对于工作缸2向下运动,工作缸2的下腔压力升高,活塞阀阀门51打开,油液从工作缸下缸22通过活塞阀总成5的活塞阀通道52流向工作缸上腔21,工作缸上腔21的油液再通过工作缸常通孔23流向中间部件,通过中间油液流通通道流入手动调节阀总成7的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并从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流回储油缸。
当减振器处于复原行程时,活塞杆4带动活塞阀总成5相对于工作缸2向上运动,工作缸2的下腔压力降低,底阀阀门61打开,油液从储油缸1通过底阀总成6的底阀通道62到达工作缸下腔22,工作缸上腔21的油液通过工作缸常通孔23流向中间部件,通过中间油液流通通道流入手动调节阀总成7的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并从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流回储油缸。
减振器无论处于压缩还是复原行程,油液均在减振器内部单向流动,并且工作缸2中的油液都会流经手动调节阀总成7回到储油缸1。
油液进入手动调节阀总成7时,由两条通路,一方面油液流经阀芯导向座742、中间阀芯空腔721、中间阀芯常通孔722以及支撑座73上的支撑座常通孔731,经过调节阀空腔75到达储油缸1,另一方面,油液流经手动调节阀阀体741上的流通孔79,当油液压力足够大时,阀片772以及挡板771打开,油液流经阀片772以及挡板771,经过调节阀空腔75到达储油缸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缸,所述储油缸内套设有工作缸,所述工作缸内设有可在所述工作缸内上下移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部设有活塞阀总成,所述活塞阀总成与所述活塞杆形成移动副并与所述工作缸的缸壁形成动密封,所述工作缸底部设有底阀总成,所述底阀总成与所述工作缸配合密封并置于所述储油缸的底部;
所述活塞阀总成将所述工作缸分割为在所述活塞阀总成之上的工作缸上缸以及在所述活塞阀总成之下的工作缸下缸,所述活塞阀总成上设有至少一条连通所述工作缸上缸和所述工作缸下缸且设有活塞阀阀门的活塞阀通道,所述底阀总成上设有至少一条连通所述工作缸下缸和所述储油缸且设有底阀阀门的底阀通道;
所述储油缸的缸壁设有手动调节阀总成,所述手动调节阀总成内设有至少一条可调节油液流通量的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所述工作缸的缸壁设有与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的一端连通的工作缸常通孔,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油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缸的缸壁与所述工作缸的缸壁之间设有中间部件,所述中间部件内设有中间油液流通通道,所述中间油液流通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工作缸的缸壁密封连接并将所述工作缸常通孔与所述储油缸隔绝,所述中间油液流通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油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件为设置在所述储油缸内且套住所述工作缸的中间缸,所述中间缸的缸壁与所述工作缸的缸壁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中间油液流通通道,所述中间缸的顶部和所述中间缸的底部分别与所述工作缸密封连接,所述中间缸的顶部高于所述工作缸常通孔,所述中间缸的底部低于所述工作缸常通孔且高于所述底阀总成的底部,所述中间缸的缸壁上开设有中间缸通孔,所述中间缸通孔与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的一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缸的缸壁上设有手动调节阀总成底座,所述手动调节阀总成底座中空形成底座空腔,所述底座空腔与所述中间缸通孔连通;
所述手动调节阀总成与所述手动调节阀总成底座连接,且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空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调节阀总成包括:手动调节旋钮、中间阀芯、支撑座和阀芯底座;
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储油缸的缸壁,所述手动调节旋钮与所述支撑座通过螺纹连接形成旋转副,所述手动调节旋钮与所述中间阀芯连接,所述阀芯底座与所述手动调节阀安装座连接,所述阀芯底座与所述支撑座之间形成调节阀空腔,所述阀芯底座具有容纳所述中间阀芯的端部的导向腔,所述中间阀芯穿过所述支撑座和所述调节阀空腔,且所述中间阀芯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导向腔,所述中间阀芯可在所述导向腔内移动且所述中间阀芯与所述导向腔形成动密封,所述中间阀芯可在所述支撑座内移动且所述中间阀芯与所述支撑座形成动密封;
所述中间阀芯内设有中间阀芯空腔以及至少一个中间阀芯常通孔,所述导向腔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空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中间阀芯空腔的一端连通,所述中间阀芯空腔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阀芯常通孔的进油口连通;
所述调节阀空腔与所述储油缸连通,所述支撑座内设有与所述中间阀芯常通孔相对应的支撑座常通孔,所述支撑座常通孔的出油口与所述调节阀空腔连通,所述中间阀芯与所述支撑座的相对移动调节所述支撑座常通孔的进油口与所述中间阀芯常通孔的出油口的连通面积;
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依次包括:所述导向腔、所述中间阀芯空腔、所述中间阀芯常通孔、所述支撑座常通孔和所述调节阀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调节阀总成包括:手动调节旋钮、中间阀芯、支撑座、阀芯底座、调节阀门和预紧弹簧;
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储油缸的缸壁,所述手动调节旋钮与所述支撑座通过螺纹连接形成旋转副,所述手动调节旋钮与所述中间阀芯连接,所述阀芯底座与所述手动调节阀安装座连接,所述阀芯底座与所述支撑座之间形成调节阀空腔,所述阀芯底座具有容纳所述中间阀芯的端部的导向腔,所述中间阀芯穿过所述支撑座且所述中间阀芯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导向腔,所述中间阀芯可在所述导向腔内移动且所述中间阀芯与所述导向腔形成动密封,所述中间阀芯可在所述支撑座内移动且所述中间阀芯与所述支撑座形成动密封;
所述阀芯底座设有连通底座空腔和所述调节阀空腔的流通孔,所述调节阀门设置在所述流通孔靠近调节阀空腔的一端,所述中间阀芯的外壁设有阀芯凸起,所述阀芯凸起将所述预紧弹簧压紧在所述调节阀门上;
所述调节阀油液流通通道依次包括:所述流通孔和所述调节阀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门包括:挡板和阀片,所述阀片设置在所述流通孔靠近调节阀空腔的一端,所述挡板压紧所述阀片,且所述挡板上设有挡板凸起,所述预紧弹簧的一端顶紧所述阀芯凸起,另一端顶紧所述挡板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底座包括手动调节阀阀体和阀芯导向座,所述阀芯导向座通过导向座紧固螺母与所述手动调节阀阀体连接,所述手动调节阀阀体与所述手动调节阀安装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阀芯导向座的一端穿过所述手动调节阀阀体,所述阀芯导向座内设有容纳所述中间阀芯的端部的导向座腔体,所述导向座腔体为所述导向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常通孔设置在所述工作缸的上半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阀阀门设置在所述活塞阀通道的上端,所述底阀阀门设置在所述底阀通道的上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56415.4U CN205089880U (zh) | 2015-08-27 | 2015-08-27 | 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56415.4U CN205089880U (zh) | 2015-08-27 | 2015-08-27 | 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89880U true CN205089880U (zh) | 2016-03-16 |
Family
ID=55480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5641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89880U (zh) | 2015-08-27 | 2015-08-27 | 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8988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52485A (zh) * | 2017-06-20 | 2017-09-12 | 长春瑞莱德汽车悬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 |
CN108361310A (zh) * | 2018-01-31 | 2018-08-03 | 辽宁工业大学 | 一种汽车调校减振器及其阻尼调整方法 |
CN108591337A (zh) * | 2018-07-21 | 2018-09-28 | 华东交通大学 | 一种防侧倾的双筒式减振器控制系统 |
-
2015
- 2015-08-27 CN CN201520656415.4U patent/CN20508988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52485A (zh) * | 2017-06-20 | 2017-09-12 | 长春瑞莱德汽车悬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阻尼减振器 |
CN108361310A (zh) * | 2018-01-31 | 2018-08-03 | 辽宁工业大学 | 一种汽车调校减振器及其阻尼调整方法 |
CN108591337A (zh) * | 2018-07-21 | 2018-09-28 | 华东交通大学 | 一种防侧倾的双筒式减振器控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23364B (zh) | 一种阻尼可调的液压减振器 | |
US20100109277A1 (en) | Adjustable Monotube Shock Absorber | |
CN103775557B (zh) | 一种可调式减震器 | |
WO2008136851A3 (en) |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s for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s | |
CN105452708A (zh) | 带有依赖频率的被动阀的减震器 | |
WO2006065235A3 (en) | Shock absorber with pressure-controlled damping | |
CN205089880U (zh) | 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 | |
CN106795934A (zh) | 带有依赖频率的被动阀的减振器 | |
CN203962843U (zh) | 汽车动力总成半主动控制液压悬置 | |
CN208221450U (zh) | 一种带有节流阀片的液压减震活塞及液压减震器 | |
CN106662189A (zh) | 带有依赖频率的被动阀的减振器 | |
CN202220820U (zh) | 可变刚度空气弹簧装置 | |
CN203477159U (zh) | 汽车减震器 | |
CN203730633U (zh) | 一种可变压缩阻尼减震器 | |
CN208885852U (zh) | 一种单阀片内壁节流式双向调节阻尼机构及液压减震活塞 | |
CN203906637U (zh) | 一种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上的液压减震器 | |
CN202914611U (zh) | 一种刚度和阻尼联合调节的减振装置 | |
CN202500936U (zh) | 一种空气减震器 | |
CN201184386Y (zh) | 双向阻尼可变阻尼器 | |
CN108488297A (zh) | 一种油气弹簧 | |
CN101603575A (zh) | 减振器 | |
CN104074912A (zh) | 一种防尘汽车减震器 | |
CN201149060Y (zh) | 空气减震器 | |
CN202360660U (zh) | 一种手动可变阻尼减振器 | |
CN208816583U (zh) | 一种油气弹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