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6741U - 一种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86741U
CN205086741U CN201520883735.3U CN201520883735U CN205086741U CN 205086741 U CN205086741 U CN 205086741U CN 201520883735 U CN201520883735 U CN 201520883735U CN 205086741 U CN205086741 U CN 205086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eam
waste heat
attemperator
steam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837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云云
徐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TONGJIA AUTOMOBILE CO Ltd
SHAANXI AUTOMOBIL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TONGJIA AUTOMOBILE CO Ltd
SHAANXI AUTOMOBIL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TONGJIA AUTOMOBILE CO Ltd, SHAANXI AUTOMOBIL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TONGJI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837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86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86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86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包括:加热器、蒸汽箱、保温箱。其中,加热器外部为水套,内部为废气通道,水套具有注水口、出水口,水套的注水口与蒸汽箱的出水口连接,水套的出水口与蒸汽箱的进水口连接;蒸汽箱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汽孔,其中,进水口、出水口位于蒸汽箱下部,汽孔位于蒸汽箱上部并且与保温箱连接,蒸汽箱的位置高于加热器;保温箱为中空结构,具有进汽口,蒸汽从进汽口进入中空结构,通过热传导可以对放置于保温箱的水杯进行加热保温。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利用发动机排放的废气余热对水进行加热,采用蒸汽的热循环原理对水杯进行保温,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废气余热再利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对水杯进行保温的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消耗问题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汽车节能课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提高汽车燃料有效利用率在我国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动机废气余热有效利用是实现汽车节能,降低能源消耗的一个有效途径,该方式适用于各种型号车辆。现在,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在不提升燃油消耗的情况下,能在开车时让使用者随时喝到热水,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并且无疑会增加车辆的市场销售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利用汽车发动机废气中蕴藏着大量热能的特点,根据热交换及热传递原理,将汽车发动机废气中的热能传递给水,热量通过水再传递给保温箱,进而对水杯进行加热保温,实现汽车发动机废气的有效利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包括:加热器、蒸汽箱、保温箱。其中,
加热器外部为水套,内部为废气通道,废气通道两端具有尾气口,尾气口与汽车排气管、汽车消声器连接,水套具有注水口、出水口,水套的注水口与蒸汽箱的出水口连接,水套的出水口与蒸汽箱的进水口连接;
蒸汽箱起集聚、存储加热器所产生的热水和蒸汽的作用,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汽孔,其中,进水口、出水口位于蒸汽箱下部,汽孔位于蒸汽箱上部并且与保温箱连接,蒸汽箱的位置高于加热器,可以形成压差利于水流循环,蒸汽箱的水应是蒸汽箱体积的40%~70%,以形成足够的蒸汽供给保温箱;
保温箱为中空结构,具有进汽口,蒸汽从进汽口进入中空结构,通过热传导可以对放置于保温箱的水杯进行加热保温。
优选地,所述蒸汽箱内安装有水位计、气压表,用于测量蒸汽箱水位、气压。
优选地,所述蒸汽箱内安装有安全卸气阀,当蒸汽箱内压力大于预设值时,能够自动卸气,提升装置使用安全性。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还进一步包括补水箱,安装在高于蒸汽箱的位置,补水箱的出水口用不锈钢管道与蒸汽箱连接,用于在蒸汽箱水位偏低时,对其补充加水。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的废气通道包括2个变流盒、多个分流管,其中,变流盒位于废气通道两端,变流盒具有尾气口、分流口,尾气口与排气管、汽车消声器连接,分流口与分流管连接;分流管位于废气通道中部,在水套内部均匀分布,采用上述方式,能增大废气通道在水套内部与水的接触面积,提升热转换效能。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的水套底部还具有排水口,用于在不使用该装置时排空水套内部的水,减轻车辆负重,同时便于维修、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利用发动机排放的废气余热对水进行加热,采用蒸汽的热循环原理对水杯进行保温,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不提升燃油消耗的情况下,能在开车时让使用者随时喝到热水,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线所示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沿BB线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箱示意图
图5水杯保温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箱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加热器
11水套
11a水套注水口
11b水套出水口
11c水套排水口
12废气通道
13变流盒
13a尾气口
13b分流口
14分流管
2蒸汽箱
2a蒸汽箱的进水口
2b蒸汽箱的出水口
2c蒸汽箱的汽孔
3保温箱
3a进汽口
4补水箱
5排气管
6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包括:加热器1、蒸汽箱2、保温箱3、补水箱4。为了液体形成冷热压差利于水、汽循环,它们的连接方式及位置关系为:蒸汽箱2同时与加热器1、保温箱3、补水箱4通过管路及/或阀门连接;蒸汽箱2放置在高于加热器1的位置;保温箱3、补水箱4放置在高于蒸汽箱2的位置。采用上述连接方式及位置关系的该装置运行时,加热器1产生的热水及蒸汽能向上进入蒸汽箱2存储、聚集;蒸汽箱2聚集的蒸汽仅能向上进入保温箱3;当蒸汽箱2的水位偏低时(例如低于其容量40%时),补水箱4可以对其补充加水。
为了按照上述方式正常运行该装置,其各个部件采用了如下具体构造: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1示意图。加热器1外部为水套11,内部为废气通道12,废气通道的尾气口13a与排气管5、汽车消声器连接,水套11具有注水口11a、出水口11b,为了利于水流循环,注水口11a的位置低于出水口11b,水套的注水口11a与蒸汽箱2的出水口2b连接,水套的出水口11b与蒸汽箱的进水口2a连接。
如图1所示,加热器1的水套11下部还设置了排水口11c,用于在不使用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时排空水套内部的水,减轻车辆负重、便于维修、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为了提升热转换效能,增大废气通道在水套内部与水的接触面积,如图1、图2、图3所示,于一实施例中,加热器1的废气通道12由2个变流盒13及多个分流管14构成,变流盒13位于废气通道12的两端,变流盒13具有尾气口13a、分流口13b,尾气口13a与排气管、汽车消声器连接,分流口13b与分流管14连接;分流管14位于废气通道12的中部,分流管14在水套11内均匀分布。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箱2示意图。蒸汽箱2设有进水口2a、出水口2b、汽孔2c。为了使蒸汽箱2聚集的蒸汽仅能向上进入保温箱3,进水口2a、出水口2b位于蒸汽箱下部,汽孔2c位于蒸汽箱上部。工作状态,蒸汽箱2的水应占蒸汽箱体积的40%~70%,这时,形成的蒸汽能充足供给保温箱3,并且,水覆盖了蒸汽箱2下部的进水口2a、出水口2b,使集聚、存储所产生的蒸汽仅能流向保温箱3。
如图6所示为保温箱示意图,保温箱3为中空结构,具有进汽口3a,进汽口3a与蒸汽箱2的汽孔2c连接,蒸汽从进汽口3a进入中空结构,通过热传导可以对放置于保温箱的水杯6进行加热保温。
补水箱4,安装在高于蒸汽箱2的位置,补水箱的出水口用不锈钢管道与蒸汽箱的入水口连接,用于在蒸汽箱水位偏低时,对其补充加水。
为了达到更便利的使用目的,蒸汽箱2还可以安装有水位计、气压表、安全卸气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利用发动机排放的废气余热对水进行加热,采用蒸汽的热循环原理对水杯进行保温,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不提升燃油消耗的情况下,能在开车时让使用者随时喝到热水,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Claims (10)

1.一种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加热器、蒸汽箱、保温箱,其中,
加热器外部为水套,内部为废气通道,废气通道两端具有尾气口,尾气口与汽车排气管、汽车消声器连接,水套具有注水口、出水口,水套的注水口与蒸汽箱的出水口连接,水套的出水口与蒸汽箱的进水口连接;
蒸汽箱起集聚、存储加热器所产生的热水和蒸汽的作用,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汽孔,其中,进水口、出水口位于蒸汽箱下部,汽孔位于蒸汽箱上部并且与保温箱连接,蒸汽箱的位置高于加热器;
保温箱为中空结构,具有进汽口,蒸汽从进汽口进入中空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箱内安装有水位计、气压表,用于测量蒸汽箱水位、气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箱内安装有安全卸气阀。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补水箱,安装在高于蒸汽箱的位置,补水箱的出水口用不锈钢管道与蒸汽箱连接,用于在蒸汽箱水位偏低时,对其补充加水。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的废气通道包括2个变流盒、多个分流管,其中,
变流盒位于废气通道两端,变流盒具有尾气口、分流口,尾气口与排气管、汽车消声器连接,分流口与分流管连接;
分流管位于废气通道中部,在水套内部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的废气通道包括2个变流盒、多个分流管,其中,
变流盒位于废气通道两端,变流盒具有尾气口、分流口,尾气口与排气管、汽车消声器连接,分流口与分流管连接;
分流管位于废气通道中部,在水套内部均匀分布。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的水套底部还具有排水口。
8.如权利要求4所述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的水套底部还具有排水口。
9.如权利要求5所述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的水套底部还具有排水口。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的水套底部还具有排水口。
CN201520883735.3U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 Active CN205086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3735.3U CN205086741U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3735.3U CN205086741U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86741U true CN205086741U (zh) 2016-03-16

Family

ID=55477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83735.3U Active CN205086741U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867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2591A (zh) * 2020-11-20 2021-02-26 安徽充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系统及其余热利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2591A (zh) * 2020-11-20 2021-02-26 安徽充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系统及其余热利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91728U (zh) 热量回收型节能饮水机
CN207524340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储油罐温度调节装置
CN201196494Y (zh) 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5086741U (zh) 一种利用发动机废气余热的车用水杯保温装置
CN203177696U (zh) 船舶柴油机废气加热热水装置
CN104566938A (zh) 轨道车辆用电热水器及水加热方法
CN203005180U (zh) 一种车用多功能蒸汽、开水、热水器
CN201932051U (zh) 废气加热车载饮水器
CN201875968U (zh) 太阳能热水器换热水箱
CN201615604U (zh) 一种用于热泵热水器的水箱
CN201209496Y (zh) 油箱循环加热装置
CN204421332U (zh) 轨道车辆用电热水器
CN202254277U (zh) 便携式加热器
CN205331778U (zh) 变速箱油温加热器
CN203980952U (zh) 一种气体管路加热装置
CN201566996U (zh) 可加热车载液罐
CN205936715U (zh) 一种带蒸汽加热的油箱
CN2445216Y (zh) 一种带热水装置的煤炉
CN204051019U (zh) 蒸汽二级降温式液氨蒸发器
CN203642744U (zh) 自来水辅助加热储水装置
CN203534262U (zh) 一种立式多功能换热水箱及采用该水箱的供热系统
CN103225532A (zh) 一种内燃机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的装置
CN201497207U (zh) 副水箱太阳能热水器
CN203081547U (zh) 一种内燃机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的装置
CN201513264U (zh) 柴油发动机余弃热蓄能增焓系统节能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