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3391U - 集尘器 - Google Patents

集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83391U
CN205083391U CN201520776830.3U CN201520776830U CN205083391U CN 205083391 U CN205083391 U CN 205083391U CN 201520776830 U CN201520776830 U CN 201520776830U CN 205083391 U CN205083391 U CN 2050833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dust arrester
outer cover
switch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768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原隆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833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833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36Suction cleaners with hose between nozzle and casing; Suction cleaners for fixing on staircases; Suction cleaners for carrying on the back
    • A47L5/365Suction cleaners with hose between nozzle and casing; Suction cleaners for fixing on staircases; Suction cleaners for carrying on the back of the vertical type, e.g. tank or bucket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8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e.g. adaptation or attachment to the suction cleaner; Controlling suction cleaners by electric means
    • A47L9/2857User input or output elements for control, e.g. buttons, switches or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尘器,其提高运转开关的操作性。集尘器(1)具备容器(2)、被固定于容器(2)的上部的主体(3)、以及通过设置于主体(3)的电机来旋转的送风风扇,在主体的上部前端设置有开关板(62),该开关板(62)与设置于操作盘(58)的主电源开关(59)相比沿左右方向较长地形成,通过按下操作使下方的开关接通/断开动作来控制向电机的通电。

Description

集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存积尘埃等的容器的上部固定有具备电机以及送风风扇的主体的集尘器。
背景技术
集尘器在容器的上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有例如将具备送风风扇的电机作为驱动部而收纳了的主体,若送风风扇通过电机的驱动而旋转,则经由与设置于容器的吸入口连接的软管吸入外部空气并使其通过容器内以及主体,从而利用设置于容器内的过滤器捕捉与外部空气一起被吸入的尘埃等并存积于容器内。这样的集尘器例如如专利文献1公开那样,已知在容器设置有吸入口的主体的前表面设置操作部,在该操作部设置有把手型的运转开关。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47904号公报
在这样的集尘器中,在主体的前表面设置运转开关,所以在作业者在主体的背面侧进行作业的情况下等,存在因作业位置而不容易进行运转开关的接通/断开操作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运转开关的操作性的集尘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实用新型的集尘器具有容器、被固定于容器的上部的主体、以及通过设置于主体的电机来旋转的送风风扇,该集尘器的特征在于,在主体的上部设置有对向电机的通电进行控制的运转开关的操作部。
技术方案2所述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结构中,在操作部的下方配置有调整基于送风风扇的旋转的吸入量的吸入量调整开关。
技术方案3所述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的结构中,在主体形成有手柄,操作部形成为沿着手柄延伸的方向变长,并且在主体被保持成能够向上下方向旋转。
技术方案4所述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中,操作部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向下倾斜从而比主体的上表面低。
技术方案5所述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中,在操作部的下方设置有能够进行接通/断开操作的主电源开关,仅在主电源开关的接通状态下,使基于运转开关的向电机的通电控制有效。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实用新型,在主体的上部设置有运转开关的操作部,从而例如即使从集尘器的后方也能够进行操作部的操作,能够提高运转开关的操作性。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实用新型,除了技术方案1的效果之外,在操作部的下方配置有吸入量调整开关,从而运转开始后的吸入量的调整操作也变得容易。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实用新型,除了技术方案1或2的效果之外,使操作部向手柄延伸的方向较长地形成并且在主体保持为能够向上下方向旋转,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的按下操作来使运转开始/停止。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实用新型,除了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效果之外,使操作部的上表面向下倾斜,从而更加容易操作。另外,即使在主体的上部放置物品,误操作之虞也很小。
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实用新型,除了技术方案1~4中任意一效果之外,若预先使主电源开关为断开状态,则即使对操作部进行操作电机也不驱动,所以例如在保管时、移动时,即使错误地对操作部进行了操作,也没有运转开始之虞。
附图说明
图1是从集尘器的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从集尘器的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集尘器的纵剖视图。
图4是取下了上外壳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取下了开关板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开关板的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7是开关板局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从集尘器的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外罩处于开放位置,未安装电池组)。
图9是从集尘器的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外罩透过关闭位置来表示。安装有电池组)。
图10是从结合有收纳箱的集尘器的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外罩处于开放位置,未安装电池组)。
图11是结合有收纳箱的集尘器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1…集尘器,2…容器,3…主体,5…吸入口,8…下外壳,9…上外壳,10…中外壳,20…电机,25…送风风扇,37…排气口,41…主过滤器,42…预过滤器,44…电路基板,45…电路基板,48…软线,58…操作盘,59…主电源开关,60…吸入量调整开关,62…开关板,63…上表面部,64…外周部,65…轴部,66…钩,70…开关,71…柱塞,72…按压突起,75…安装凹部,76…轴承部,77…立起壁,78…通孔,79…螺旋弹簧,80…卡止片,81…突起,82…开关显示部,83…手柄,84…手柄旋转轴,88…收纳部,89…电池连接部,90…电池组,93…端子台,96…台阶部,97…软线保持部,100…插座,102…外罩,103…上板部,104…后板部,105…外罩旋转轴,122…结合部,123…收纳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图2是表示集尘器的一个例子的外观图,图3是其纵剖视图。集尘器1在上端开口的容器2的上方载置有具备作为驱动部的电机20以及送风风扇25的主体3,在主体3的载置状态下通过使设置于容器2的左右的闩4、4与主体3的侧面卡止,从而将主体3固定于容器2。在容器2的前表面设置有能够连接未图示的软管的吸入口5,在容器2的下部,在前后各设置有一对小脚轮6、6……(后侧的小脚轮6、6带止动器)。在吸入口5安装有将被吸入容器2内的空气向下引导的引导筒7。
主体3具有将容器2的开口关闭的下外壳8、与该下外壳8结合从而覆盖主体3的上表面及周面的上外壳9、以及与上下外壳8、9之间结合的中外壳10。上下外壳8、9在相互呈对置状突出设置的螺纹凸起11、12的位置被螺钉13从上方结合,中外壳10在上下的螺纹凸起11、12的位置具有以跨越该螺纹凸起11、12的方式外装的套筒14,在该套筒14内设置有夹持板15,该夹持板15位于上下的螺纹凸起11、12之间并供螺钉13贯通。因此,在将中外壳10的套筒14外装于下外壳8的螺纹凸起11的状态下,从上方将螺纹凸起12插入套筒14,盖上上外壳9并进行螺纹固定,从而在上下外壳8、9结合的同时中外壳10被固定。
但是,在主体3的后方侧的左右方向中央,在中外壳10突出设置有螺纹凸起16,设置于保持后述的端子台93的保持壳体92的套筒17在螺纹凸起16与上外壳9侧的螺纹凸起12之间被螺纹固定。
在主体3的大致中央,在中外壳10沿上下方向保持有电机的收纳筒18,在该收纳筒18与组装于中外壳10的下方的承受外罩19之间收纳有电机20。电机20具有固定于收纳筒18内的定子21和位于该定子21的中心的转子22,设置于转子22的轴心的输出轴23由设置于收纳筒18和承受外罩19的上下的轴承24、24向下地轴支承。在从承受外罩19突出的输出轴23的下端固定有送风风扇25,在输出轴23的上端固定有电机的冷却风扇26。此外,在收纳筒18的下端与承受外罩19之间,如图4所示形成有仅向右侧开口的间隙27。另外,在下外壳8形成有在电机20的正下方朝下方突出的筒部28,设置于筒部28的中央的吸气口29同轴地位于输出轴23的下方。
这里,如图4所示,在中外壳10形成有左分隔壁30,该左分隔壁30从右侧包围收纳筒18的上方且前后的端部30a、30a向左侧延伸并达到上外壳9的左侧内表面。如图1、图2、图5等所示,在端部30a、30a间且在上外壳9的左侧面形成有冷却用吸气口31、31……,在主体3内形成有将冷却用吸气口31与电机20的冷却风扇26连结的入侧通气路32。另外,在收纳筒18的右侧也形成有右分隔壁33,该右分隔壁33从左侧包围间隙27且前后的端部33a、33a向右后方侧延伸并达到上外壳9的右侧内表面。在端部33a、33a间且在上外壳9的右侧面形成有未图示的冷却用排气口,在主体3内形成有将冷却用排气口与间隙27连结的出侧通气路34。在左右的分隔壁30、33与上外壳9之间设置有构成为密封材料的海绵35。
因此,若电机20驱动,冷却风扇26与输出轴23一起旋转,则从冷却用吸气口31吸入外部空气,该外部空气通过入侧通气路32进入至收纳筒18内,在电机20的定子21与转子22之间通过从而冷却电机20后,从收纳筒18与承受外罩19之间的间隙27通过出侧通气路34并从冷却用排气口排出。
而且,在下外壳8与中外壳10之间形成有通过了送风风扇25的空气的排出路36,该排出路36与形成于上下外壳8、9的左右的侧面的排气口37、37……连通。38是配置于排出路36的吸音材料(海绵)。并且,在下外壳8与容器2的开口之间设置有支承盘39和覆盖该支承盘39的外侧的袋状的预过滤器42,上述支承盘39支承覆盖筒部28的外周的筒状的框架40并且在框架40具备主过滤器41,在主过滤器41的外侧且在支承盘39上设置有由板状的海绵构成的弹性部件43,该弹性部件43位于预过滤器42的内侧并使在吸入时收缩了的预过滤器42恢复至原来的形状。
另外,在中外壳10上,在左分隔壁30的前方设置有AC用的电路基板44,在右分隔壁33的前方设置有DC用的电路基板45。电路基板44被收纳于一个面(本方式中为后表面)开放的壳体46并由硅橡胶等灌封,由竖立设置于中外壳10上的肋47以壳体46的开放侧向后且沿左右方向立起的姿势支承。在电路基板44上搭载有用于控制向电机20的电力的三端双向交流开关、AC输出用的继电器、对与电路基板45的共用部分的电压调整用的降压电路,在该共用部分搭载有DC输出用的继电器、微型计算机、从电路基板45向共用部分的电压调整用的降压电路等。
并且,在电路基板44上电连接有与工业电源连接的软线48,并且分别布线有与后述的开关70连结的引线49、49、与操作盘58连结的引线50、50……、与电机20的定子绕组连结的引线51等。
另一方面,电路基板45也被收纳于一个面(本方式中为左面)开放的壳体52并由硅橡胶等灌封,在电机20的右侧,由竖立设置于中外壳10上的肋53以壳体52的开放侧向左且沿前后方向立起的姿势支承。在电路基板45上搭载有对电机20的电压调整用的升压电路、电容器、FET等。
在该电路基板45上分别布线有与后述的端子台93连结的引线54、54……、与电路基板44连结的引线55、55……等。这样在电机20的周围分割配置电路基板44、45,所以紧凑地收拢。另外,电路基板45接近电池组90,所以也容易布线。
而且,在电路基板44设置有三端双向交流开关、继电器、微型计算机的散热用的散热板56,在电路基板45设置有FET、升压电路、电容器的散热用的散热板57,上述散热板56、57的前端部56a、57a从设置于左分隔壁30的切口贯通并突出至入侧通气路32内,配置成与在该通气路内流动的气流平行。因此,利用位于电机冷却用的气流内的散热板56、57,有效抑制三端双向交流开关、FET的温度上升。
在主体3的正面设置有操作盘58。在该操作盘58设置有刻度盘式的主电源开关59、同样为刻度盘式的吸入量调整开关60、表示后述的电池组90的2个安装状态以及剩余电量的显示部61。
而且,这里,在操作盘58的上方还设置有作为操作部的开关板62,该开关板62用于使设置于操作盘58的背侧的开关70接通/断开来使运转开始/停止。如图5~7所示,该开关板62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表面部63、从上表面部63的前端到左右两侧向下形成的外周部64构成,被以嵌合状态组装在向上外壳9的上部前侧形成为切口状的安装凹部75。
在上表面部63的后端下表面的左右两端,沿左右方向形成有轴部65、65,在各轴部65的内侧且在上表面部63的下表面,左右形成有在向下突出后朝后方弯折的L字形的钩66、66。另外,在各钩66的内侧形成有由十字形的肋68和其外侧的半筒状的肋69构成的弹簧承受部67、67,在两弹簧承受部67、67之间突出设置有按压突起72,该按压突起72位于在操作盘58的背侧被设置在安装凹部75的开关70的柱塞71的上方。并且,在外周部64的下端内表面且在左右方向的中央向后突出设置有止动片73。74、74是在左右的轴部65与钩66之间遍及上表面部63和外周部64的内表面而设置的分隔肋。
另一方面,在安装凹部75,在左右的内侧面形成有从下方支承开关板62的轴部65、65的轴承部76、76,并且在下表面竖立设置有包围开关70的横向较长的四边形的立起壁77。该立起壁77的内侧的底面形成为比安装凹部75的下表面低,从该底面到立起壁77,在左右两端形成有能够供开关板62的钩66、66的前端插入的通孔78、78。另外,在通孔78、78的内侧且在立起壁77的内部底面配置有一对螺旋弹簧79、79。并且,在立起壁77的前方且在安装凹部75的下表面竖立设置有能够卡止开关板62的止动片73的倒L字形的卡止片80且该卡止片80的上端向前。
对于该开关板62而言,以使左右的轴部65、65载置于安装凹部75的轴承部76、76并且使左右的钩66、66分别从前方插入通孔78、78的方式放置,并向下方按压直到止动片73越过卡止片80,则以螺旋弹簧79、79的上端被保持于弹簧承受部67、67的状态且能够以轴部65、65为中心向上下旋转且利用钩66、66来防止向上方脱离的状态被组装。因此,开关板62由于螺旋弹簧79、79的施力而被保持在止动片73与卡止片80抵接的图3、图7的上限位置。在该上限位置,外周部64的下端是从安装凹部75的下表面浮起的状态,按压突起72在开关70的柱塞71的上方与柱塞71非接触。此时,上表面部63随着从与上外壳9的上表面相同高度的后端朝向前方移动而向下倾斜。
因此,若从上限位置克服螺旋弹簧79的施力而按压上表面部63,则外周部64与安装凹部75的下表面抵接,按压突起72按压柱塞71从而使开关70进行接通/断开动作。该开关板62和开关7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转开关。
此外,即使在开关板62的上限位置在与安装凹部75之间存在间隙,由于在安装凹部75的下表面竖立设置有立起壁77,所以水、尘埃侵入至其内侧的开关70、通孔78之虞变小。另外,钩66的外侧的左右的分隔肋74位于立起壁77的左右的外侧,所以利用分隔肋74、74更有效地防止来自左右的水等的侵入。
并且,在开关板62的上表面部63的上表面设置有在左右作为防滑物的多个突起81、81……、和配置于它们之间的开关显示部82。而且,开关板62在主体2的前侧上端沿左右延伸并形成为比操作盘58的主电源开关59大,所以容易确定开关板62的位置,并且能够进行可靠的按下操作。另外,上表面部63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下倾斜,所以更容易进行按压操作。并且,即使在上外壳9的上表面放置有物品的情况下,开关板62被误按下之虞也很小。
在开关板62的后方且在主体3的上部设置有手柄83。该手柄83为倒“コ”字型,如图8所示,将朝左右两端的内侧呈对置状突出设置的手柄旋转轴84插入至在前后方向的中央设置于上外壳9的承受部85并使之保持,从而将该手柄83连结为在向左右延伸的方向上能够在从上外壳9向上方突出的站立位置与向前方倒伏的倒伏位置之间旋转。在倒伏位置,手柄83与凹设于上外壳9的上表面的同形状的凹部86嵌合,不从上外壳9的上表面突出。87是在凹部86的后方中央与凹部86连续状地形成于上外壳9来使从倒伏位置拉出手柄容易的退让凹部。
而且,在上外壳9的后部且在左右方向的中央形成有收纳部88。该收纳部88是后表面中央位于比上外壳9的最后表面更靠前方、上表面中央位于比上外壳9的最上表面更靠下方的凹状部,在后表面设置有两个能够装卸两个电池组90、90的电池连接部89、89。电池组90用作电动工具的电源,是在收纳有多个蓄电池的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结合部的结构,该结合部在左右的轨道部之间配置有连接端子。
因此,电池连接部89与安装电池组90的电动工具的方式相同,是向上具备能够与结合部的轨道部嵌合的左右一对导轨91、91,在设置于其前方的保持壳体92,向上设置有在导轨91、91之间具有端子板94、94的端子台93的结构,能够使电池组90纵向地从上方插入安装于电池连接部89。因此,容易插入电池组90。另外,在收纳部88的上表面沿左右方向形成有横剖面为半圆状的凹部95,如图3所示,能够收纳吸入喷嘴、工具等小物件M。
另外,在收纳部88的左右且在上外壳9形成有比上外壳9的最上表面低的台阶部96、96,其中,在右侧的台阶部96设置有软线保持部97。该软线保持部97在台阶部96的下表面竖立设置有从收纳部88的右内侧面延长并向上立起的延长片98、和在该延长片98的外侧与延长片98平行的保持片99。软线48在台阶部96的下方从上外壳9的右侧面向后被拉出,在前端具备插座100,如图9所示,能够使插座100嵌合并保持在延长片98与保持片99之间。这样,经由软线48设置有插座100,所以能够容易从外部的插孔经由软线将插座100连结于插头。
另一方面,在左侧的台阶部96与手柄83之间,在上外壳9设置有管支承部101,该管支承部101使设置在与软管连接的延长用的管的未图示的钩卡止从而能够沿上下方向支承管。该管支承部101被配置成使支承状态的管不妨碍后述的外罩102的开闭,且在手柄83站立的状态下也不干扰。
102是覆盖收纳部88和左右的台阶部96、96的外罩,具有覆盖收纳部88和台阶部96、96的上方的上板部103、以及覆盖收纳部88的后方和台阶部96、96的后方及侧方的后板部104。上板部103的前端部以收拢在手柄83的两端部间的宽度向前方延伸,在手柄83的手柄旋转轴84与退让凹部87之间通过左右方向的外罩旋转轴105连结于上外壳9(图3)。因此,外罩102能够在使上板部103以向上的方式旋转从而开放收纳部88以及台阶部96的开放位置、与使上板部103在上外壳9的上表面的延长面上从而覆盖收纳部88以及台阶部96的关闭位置之间旋转。这样,将外罩102的外罩旋转轴105配置于比手柄旋转轴84更靠前方,由此将上板部103的前后尺寸较长地形成,在开放位置将收纳部88较大地开放。另外,在后板部104的下端设置有钩106,该钩106在外罩102的关闭位置与设置于下外壳8的被卡止部107弹性卡止。
另外,在外罩102的后板部104的右侧下端形成有上切口108,在右侧的台阶部96的下表面后端形成有在外罩102的关闭位置与上切口108一致的下切口109,插座100被保持于软线保持部97的软线48能够通过由上下切口108、109形成的贯通孔。因此,能够在将插座100保持于软线保持部97的状态下关闭外罩102。
而且,在上板部103的左右的边缘形成有弯折部110、110。该弯折部110在外罩102的关闭位置,位于由于凹部86的形成而在收纳部88的左右立起形成于上外壳9的立起部111、111的外侧。另外,在弯折部110形成有避免与手柄83的手柄旋转轴84干扰的退让部112,弯折部110的后端与后板部104连结。并且,在弯折部110的内侧且在外罩102的内表面形成有由竖立设置于上板部103的内表面的带板部114、和竖立设置于后板部104的内表面的倾斜板部115构成的一对横肋113、113。该横肋113在外罩102的关闭位置位于收纳部88的左右的内侧面的内侧,在内侧面形成有在外罩102的关闭位置与带板部114抵接的上抵接台阶部116、和与倾斜板部115抵接的下抵接台阶部117。在上板部103的前侧也形成有将带板部114、114的前端间连结的带板状的前肋118,该前肋118在外罩102的关闭位置能够与形成于收纳部88的前表面的前抵接台阶部119抵接。
因此,在外罩102的关闭位置,除了弯折部110之外,利用横肋113、前肋118也能实现收纳部88的封闭,所以能够有效防止水、尘埃浸入收纳部88。此外,在左侧的台阶部96还竖立设置有与立起部111连续且在外罩102的关闭位置位于横肋113的外侧的小肋120,与右侧的台阶部96的延长片98一起防止水等浸入收纳部88。另外,在收纳部88的底面后端竖立设置有与左右的下抵接台阶部117、117连续且在外罩102的关闭位置位于后板部104的内侧的返回部121,实现防止水等浸入收纳部88。
另一方面,在集尘器1的后方且在下外壳8设置有位于被卡止部107的左右的一对结合部122、122,收纳箱123能够与之结合。如图10、图11所示,收纳箱123是上方开口的袋状,前壁部124是与容器2的外周一致的弯曲状,在内部由左右的分隔板125、125形成能够收纳2个预备的电池组等的第一收纳部126,并且在其两侧形成有以向上的方式具有筒状的保持部128并能够收纳管等配件的第二收纳部127、127。另外,在前壁部124的上端前表面,在左右突出设置有一对俯视呈T字形的嵌合突起129、129。
结合部122是能够从上方接受嵌合突起129的T字形的槽,在外罩102的开放位置结合部122露出,在关闭位置外罩102的后板部104的下端位于结合部122的上方。
因此,在使外罩102旋转到开放位置的图10的状态下,使收纳箱123的各嵌合突起129从上方与结合部122嵌合,从而收纳箱123以从下外壳8悬挂的状态且防止向后方脱离的状态被结合。在该状态下嵌合突起129不从结合部122向上方突出。这里,若使外罩102向关闭位置旋转,则后板部104的下端位于嵌合突起129的上方,所以成为利用外罩102防止向上方脱离的状态,若不使外罩102旋转至开放位置,则不能取下收纳箱123。此外,在收纳箱123的前壁部124的上端中央形成有即使在结合有收纳箱123的状态下也能够将外罩102的钩106相对于被卡止部107卡合分离的切口部130。
在如上构成的集尘器1中,在使用电池组90作为电源的情况下,从上方将1个或者2个电池组90安装在使外罩102向开放位置旋转而露出的收纳部88的电池连接部89、89。而且若使外罩102旋转至关闭位置,则收纳部88以及左右的台阶部96、96被覆盖。
在该状态下,若对主电源开关59进行接通操作(向图1的“1”的位置旋转)并对开关板62进行按下操作从而使开关70接通动作,则通过电路基板45的控制,电机20驱动送风风扇25旋转。由此,经由与吸入口5连接的软管向容器2内吸入外部空气,通过预过滤器42以及主过滤器41从送风风扇25向排出路36并从排气口37向外部排出。因此,被预过滤器42捕捉的尘埃存积于容器2内,通过了预过滤器42的细尘埃被主过滤器41捕捉。作业结束后,若对主电源开关59进行断开操作(向图1的“0”的位置旋转),或对开关板62进行按下操作从而使开关70断开动作,则电机20停止。
此外,此时,没有使用的软线48如图9那样由软线保持部97保持,或如图10、图11那样将插座100插入至收纳箱123的第二收纳部127即可。
而且,在为了充电等而取下电池组90的情况下,与安装时相同地使外罩102向开放位置旋转,就能够向上拔取露出的电池组90。此外,对于外罩102的后板部104而言,具有管支承部101的左侧端部比右侧端部短,所以即使在将管支承于管支承部101的状态下也能够开闭外罩102而不与管发生干扰。
另一方面,在使用工业电源作为电源的情况下,向从软线保持部97或收纳箱123拉出的软线48的插座100插入电源软线的连接插头。
在该状态下,若对主电源开关59进行接通操作并对开关板62进行按下操作从而使开关70接通动作,则通过电路基板44的控制,电机20驱动送风风扇25旋转,如上述那样外部空气被吸入并且由预过滤器42捕捉的尘埃存积于容器2内,细尘埃被主过滤器41捕捉。
作业结束后,若对主电源开关59进行断开操作,或对开关板62进行按下操作从而使开关70断开动作,则电机20停止。取下了电源软线的软线48再次被保持于软线保持部97或插入至收纳箱123的第二收纳部127即可。
这样,根据上述方式的集尘器1,在主体3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向电机20的通电的开关板62,从而例如即使从集尘器1的后方也能够进行开关板62的按下操作,能够提高运转开始/停止操作的操作性。
特别是在这里在开关板62的下方配置调整基于送风风扇25的旋转的吸入量的吸入量调整开关60,从而开关板62的按下操作后的吸入量的调整操作也变得容易。
另外,开关板62形成为沿手柄83延伸的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在主体3上被保持为能够向上下方向旋转,所以能够通过简单的按下操作使运转开始/停止。
并且,开关板62的上表面向下倾斜从而比主体3的上表面低,所以操作更加容易。另外,误操作之虞减少。
而且,在开关板62的下方设置能够进行接通/断开操作的主电源开关59,仅在主电源开关59的接通状态下使基于开关70的向电机20的通电控制有效,从而若预先使主电源开关59成为断开状态,则即使对开关板62进行按下操作,电机20也不驱动,所以例如即使在保管时、移动时误按下开关板62也没有运转开始之虞。
其中,开关板可以根据手柄的位置、外罩的形状等而向后方更大地形成从而增加在主体上表面所占的面积,也可以不使整体向下倾斜而是仅使前端部分向下倾斜。
另外,开关板的铰接结合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那样将轴部保持于轴承部的构造,能够适当地变更为利用分体的轴将开关板与主体结合等。
并且,并不局限于通过这样的铰接结合从而能够向上下方向旋转,例如可以在形成于主体的上表面的有底孔内,使俯视为圆形等的开关板能够向上下方向移动且向与主体上表面共面的上限位置施力来进行设置,能够通过来自上方的按压操作使运转开始/停止等,操作部不限定于上述方式。
而且,运转开关并不局限于如上述方式那样与开关板与开关的组合有关,在将按钮等操作部成为一体的开关设置于主体的上部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得到很好的操作性。另外,在上述方式中,仅在主电源开关59的接通状态下使基于开关板62的开关70的接通/断开动作有效,但也可以将它们分别作为独立的运转开关来分别独立地进行电机20的控制。
另外,根据上述方式的集尘器1,配置成:使手柄旋转轴84与外罩旋转轴105相互平行且相互越过对方侧的旋转轴并与对方侧的手柄83或者外罩102重叠,所以不增大制品尺寸就能够使外罩102前后较长,能够确保外罩102的开口较大。因此,相对于收纳部88装卸电池组90变容易。
其中,在上述方式中,在手柄83的两端部间延长外罩102的上板部103并将外罩旋转轴105配置于比手柄旋转轴84更靠前方,但也可以与此相反,使手柄的左右方向的尺寸较小,将外罩的上板部的左右端分别延伸至手柄的两端部的外侧,从而将外罩旋转轴配置于比手柄旋转轴更靠前方。另外,也可以使手柄的两端部与外罩的上板部的左右端左右错开并使相互的旋转轴重叠。
并且,也可以使在被外罩覆盖的收纳部仅能够收纳附属品、工具等。
而且,根据上述方式的集尘器1,能够将装卸式的收纳箱123设置于集尘器1。特别是外罩102在收纳部88的关闭位置限制收纳箱123向脱离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在结合时可靠地固定装卸式的收纳箱123,并且能够通过外罩102的开放来容易地进行取下。
其中,外罩并不局限于上下方向的开闭动作,也可以在左右方向进行开闭动作,并不局限于基于外罩旋转轴的旋转,针对通过上下方向、左右方向的滑动来开闭收纳部,也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
另外,收纳箱的结合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也可以进行适当增加结合部和嵌合突起的个数、改变嵌合形状(例如不是T字形而是燕尾槽状的嵌合)等适当的变更。
并且,收纳箱本身的构造不限定于上述方式,也可以增加分隔板,或省略分隔板、保持部,或在收纳部设置开闭盖等。

Claims (7)

1.一种集尘器,具有容器、被固定于所述容器的上部的主体、以及通过设置于所述主体的电机来旋转的送风风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的上部设置有对向所述电机的通电进行控制的运转开关的操作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的下方配置有调整基于所述送风风扇的旋转的吸入量的吸入量调整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形成有手柄,
所述操作部形成为沿所述手柄延伸的方向变长,并且在所述主体被保持成能够向上下方向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形成有手柄,
所述操作部形成为沿所述手柄延伸的方向变长,并且在所述主体被保持成能够向上下方向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向下倾斜从而比所述主体的上表面低。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的下方设置有能够进行接通/断开操作的主电源开关,仅在所述主电源开关的接通状态下,使基于所述运转开关的向所述电机的通电控制有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的下方设置有能够进行接通/断开操作的主电源开关,仅在所述主电源开关的接通状态下,使基于所述运转开关的向所述电机的通电控制有效。
CN201520776830.3U 2014-10-08 2015-10-08 集尘器 Active CN20508339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07429 2014-10-08
JP2014207429A JP6590475B2 (ja) 2014-10-08 2014-10-08 集塵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83391U true CN205083391U (zh) 2016-03-16

Family

ID=53801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76830.3U Active CN205083391U (zh) 2014-10-08 2015-10-08 集尘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90475B2 (zh)
CN (1) CN205083391U (zh)
DE (1) DE202015004939U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2133A (zh) * 2017-02-08 2018-08-14 株式会社牧田 吸尘器
US20220233044A1 (en) * 2021-01-22 2022-07-28 Makita Corporation Dust collecto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86587B2 (ja) * 2016-07-19 2021-12-22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2018011645A (ja) * 2016-07-19 2018-01-25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JP6937102B2 (ja) * 2016-10-11 2021-09-22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AU2019312591B2 (en) * 2018-07-31 2023-03-16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Upright surface treatment apparatus having removable p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5014Y2 (zh) * 1979-08-24 1987-04-16
JPH01266825A (ja) * 1988-04-20 1989-10-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吸煙器
JPH01158624U (zh) * 1988-04-20 1989-11-01
US5455984A (en) * 1993-09-01 1995-10-10 Bissell Inc. Cleaning machine and control switch therefor
JP2006246958A (ja) * 2005-03-08 2006-09-21 Toshiba Tec Corp 走行可能な電気機器
JP4831225B2 (ja) * 2009-10-13 2011-12-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入力装置
JP6026264B2 (ja) * 2012-12-21 2016-11-16 リョービ株式会社 集塵機用スイッチ装置
JP2014147904A (ja) * 2013-02-01 2014-08-21 Makita Corp 集塵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2133A (zh) * 2017-02-08 2018-08-14 株式会社牧田 吸尘器
US20220233044A1 (en) * 2021-01-22 2022-07-28 Makita Corporation Dust collector
US11759076B2 (en) * 2021-01-22 2023-09-19 Makita Corporation Dust coll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90475B2 (ja) 2019-10-16
DE202015004939U1 (de) 2015-07-27
JP2016073554A (ja) 2016-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83391U (zh) 集尘器
CN104840147B (zh) 集尘器
US11160430B2 (en) Vacuum cleaner
EP3313252B1 (en) Vacuum cleaner system
CN102990617B (zh) 电动工具用集尘装置以及电动工具
KR102009202B1 (ko) 집진장치
AU2015202106B2 (en) Vacuum cleaner
EP3000373B1 (en) Vacuum cleaner
US1063889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1432945B (zh) 高压清洁设备
US10786128B2 (en) Vacuum cleaner, battery assembly and charging stand
CN109068921A (zh) 吸尘器保持器
EP3001940B1 (en) Vacuum cleaner
CN104972437A (zh) 电动工具
US20160287043A1 (en) Vacuum cleaner
CN110448242B (zh) 智能电器及电器组合
EP2941993B1 (en) Vacuum cleaner
US20130255029A1 (en) Portable vacuum cleaner
CN102843943B (zh) 用于地板吸尘器的袋释放手柄
CN106983448B (zh) 抽吸清洁设备以及运行抽吸清洁设备的方法
CN105266724A (zh) 真空吸尘器
KR20210110427A (ko) 공기 청정기 탑재 가능 도킹스테이션 및 이를 가지는 로봇청소기 시스템
CN109700376B (zh) 集成了可拆卸的手持式吸尘器的机器人吸尘器
CN105338871A (zh) 电动吸尘器
CN109700377B (zh) 集成了可拆卸的手持式吸尘器的机器人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