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1265U - 电连接器及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81265U
CN205081265U CN201520845649.3U CN201520845649U CN205081265U CN 205081265 U CN205081265 U CN 205081265U CN 201520845649 U CN201520845649 U CN 201520845649U CN 205081265 U CN205081265 U CN 205081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arm
depressed part
terminal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456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顺华
任俊江
赵善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lectric Conne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456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81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81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81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基体;第一端子,第一端子包括第一连接部及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U形体,U形体的外表面开设凹陷部,凹陷部包括两个成夹角设置的斜面,U形体卡合连接在插头基体上;插座基体;第二端子,第二端子包括第二连接部及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的底臂,底臂上连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触臂和第二触臂,且第一触臂的末端设有触点凸起,第一、第二触臂夹持在U形体的两侧,且触点凸起完全容置在凹陷部内,被凹陷部的两个斜面所夹持。采用这样的结构,电连接器的第一、第二端子之间连接非常牢固,且触点凸起完全设置在凹陷部内,在发生振动的情况下不易松动和脱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上述电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板对板连接的电连接器及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来将安装有电子部件的多个电路基板彼此连接起来。例如,在便携式电话等移动机器中,随着移动机器小型化(薄型化)发展,要求相应的连接器也要小型化和薄型化,而由于机器多功能化的需要使得现有的插头和插座连接器的触头数量和安装密度都大大增加,各触点的宽度和排列间距变得越来越小,这样,连接器及其触头端子都变得越来越小。插头连接器上排列有若干第一端子,插座连接器上排列有若干第二端子,当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后,第一端子会匹配第二端子,使彼此电性连接。由于插头连接器的第一端子与插座连接器的第二端子相互之间的单位接触力降低变得弱小,在连接器的整体结构强度较小的情况下,轻微的振动或触头端子之间的接触界面侵入杂物、毛屑等异物都非常容易导致连接器接触不良或者电瞬断的异常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连接器容易接触不良的问题,提供一种接触牢固、电连接性良好的电连接器及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一种插头连接器,可拆卸地与插座连接器电性连接,该插头连接器包括:
插头基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一长条形的容纳槽,围设所述容纳槽的其中两壁体为扁平状的侧体;及
多个沿所述侧体等间距排列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固定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和与所述第一接触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一电路基板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用于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电性接触的侧面上开设有凹陷部;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电性连接滑动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凹陷部的截面大致为V形,所述凹陷部包括两个成夹角设置的两个倾斜面;所述插座连接器与所述插头连接器电性接触的接触部分全部位于所述凹陷部内,并抵靠在V形截面的两倾斜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还包括一水平面,所述平面分别与所述两倾斜面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部为U形体,该U形体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臂部和连接两臂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从其中一所述臂部的一侧沿向着另一所述臂部所在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凹陷部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U形体的两臂部相向的外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一具有一台阶的平板,所述台阶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连接部分的底部形成一空隙,且在所述第一接触部形成空隙部分的外表面涂布镍层,以形成阻焊区。
一种插座连接器,用于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电性连接,该插座连接器包括:
插座基体,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开设并列两排的多个腔体;
多个沿所述腔体等间距排列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固定于所述插座基体上,包括第二接触部、固定于所述插座基体上的固定臂和用于与一电路基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接触部连接一底臂,该底臂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触臂和第二触臂,所述第一触臂、第二触臂及底臂围设形成一容置槽,且所述第一触臂和所述第二触臂分别设置有朝着该容置腔内凸出的相对设置的触点凸起;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相互滑动接触时,所述第一触臂和所述第二触臂上的触点凸起分别卡合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凹陷部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滑动接触的垂直方向的宽度上,所述触点凸起的宽度比所述凹陷部的宽度窄,所述触点凸起完全容置与所述凹陷部内,并抵接接触于所述凹陷部V形截面的两倾斜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臂和/或所述第二触臂上设有多个触点凸起,且所述第一触臂或所述第二触臂上的多个触点凸起同时容置于同一个所述凹陷部中,所述两倾斜面对抵接接触在两倾斜面上的多个所述触点凸起形成一相对的夹持作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臂和所述固定臂的外表面涂覆镍层,以形成阻焊区。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一触臂、第二触臂夹持在相应的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外侧,且所述触点凸起完全容置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端子的凹陷部内,被所述凹陷部内的两个所述倾斜面所夹持,形成一相对的夹持力,以使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第一端子通过凹槽连接在侧体上,第二端子的第一触臂、第二触臂夹持在相应的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的外侧,且触点凸起完全容置在相对应的第一端子的凹陷部内,被凹陷部内的两个倾斜面所夹持,形成一相对的夹持力,采用这样的结构,第一、第二端子之间连接非常牢固,且触点凸起完全设置在凹陷部内,在发生振动的情况下不易松动和脱落。多个第一端子卡合在插头基体上,多个第二端子连接在插座基体上,然后通过多个第一连接部与一电路基板连接,通过多个第二连接部与另一个电路基本连接,由于每一对第一、第二端子之间的连接都非常牢固,因此该电连接器能够非常稳定地将两个电路基板连接起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点凸起为一弧面或者包括两个平面成夹角设置的V形面,且所述触点凸起容置在所述凹陷部内后与所述凹陷部的内壁之间构成一收容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插头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图3中插头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插座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5中插座基体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插座基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圈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器剥去插座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端子连接的结构一角度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端子连接的结构另一角度放大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触点凸起与凹陷部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触点凸起与凹陷部配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一实施中新型电连接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图2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700用于电性连接两块或多块均安装有电子部件的电路基板(图未示)。该电连接器700包括如图2所示的插头连接器和如图5所示的插座连接器。
参见图2-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基体100及连接在插头基体100上的第一端子300。
插头连接器100包括:插头基体100,插头基体100包括本体110,本体110上开设一长条形的容纳槽130,围设容纳槽130的其中两壁体为扁平状的侧体120;及多个沿侧体120等间距排列的第一端子300,第一端子300固定于本体110上,第一端子300包括第一接触部和与第一接触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10,第一连接部310用于与一电路基板(图未示)连接,第一接触部用于与插座连接器电性接触的侧面上开设有凹陷部332;在第一接触部与插座连接器电性连接滑动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凹陷部332的截面大致为V形,凹陷部332包括两个成夹角设置的两个倾斜面3322;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电性接触的接触部分全部位于凹陷部332内,并抵靠在V形截面的两倾斜面3322上。
具体的,参见图4,一实施例中,插头基体100包括本体110,本体110中部开设贯穿的长条形容纳槽130,围设容纳槽130的其中两壁体为侧体120。侧体120为扁平状。参见图4,图11和图12,第一端子300包括第一连接部310,以及与第一连接部310连接的U形体330。第一连接部310用于焊接一电路基板(图未示),U形体330包括两个臂部以及连接两个臂部的连接部,第一连接部310、臂部和连接部围设形成中通的凹槽340,凹槽340用于容置穿设插头基体100的侧体120(参见图4)。插头基体100的两侧体120上均连接有多个第一端子300,U形体330与第一连接部310连接的臂部位于容纳槽130内。参见图12,U形体330的外表面开设凹陷部332,凹陷部332的内表面包括两个成夹角设置的倾斜面3322(参见图13或图14)。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300与插头基体100通过模塑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子也可以通过凹槽340卡合连接在插头基体100上。第一连接部310用于与一电路基板(图未示)连接。
优选的,参见图4,一实施例中,侧体120上设有多个间距相等的阻挡体116,每两个阻挡体116之间形成一扁平固定臂112,第一端子300的U形体330连接在扁平固定臂112上,当第一端子300采用卡合的方式连接在侧体120上时,即可由旁边的阻挡体116限制固定,使其不发生横向上的移动。优选的,扁平固定臂112的宽度恰好与U形体330的凹槽宽度匹配,以更好固定第一端子300。
进一步,一实施例中,侧体120上还设有位于扁平固定臂112的外壁底部上的凸台114,每一凸台114位于两个阻挡体116之间。第一端子300连接在插头基体100上时,U形体330连接在扁平固定臂112上,且U形体330与第一连接部310连接的臂部位于容纳槽130内,U形体330的另一臂部位于外侧壁上,且另一臂部的底部抵接在凸台114上。
参见图5-图9,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电连接器包括插座基体200,以及连接在插座基体200上的第二端子400。
具体的,一实施例中,插座基体200包括基板260,基板260上开设多个腔体220,多个腔体220并列两排,两排腔体220之间由一卡条250分隔开。参见图11和图12,第二端子400包括第二连接部410,与第二连接部410连接的底臂426,以及呈相对设置连接在底臂426上的第一触臂422和第二触臂424。第二连接部410用于焊接另一电路基板(图未示)。第一、第二触臂422、424与底臂426的一部分围设成容置槽428,且第一触臂422的末端设有触点凸起4222(参见图12)。第二端子400设置在插座基体200上后,第一、第二触臂422、424容置在腔体220内。
具体的,一实施例中,第二端子400还包括连接在底臂426上的固定臂430,固定臂430与第二触臂424及底臂426的一部分围设成卡槽440,第二端子400通过卡槽440连接在插座基体200上。具体的,参见图8和图9,基板260上每一腔体220旁边还开设了一卡孔210,卡孔210与腔体220之间由卡柱240相间隔开。卡孔210用于容置固定臂430,即固定臂430位于卡孔210内,夹持体420位于腔体220内,卡柱240恰好容置在固定臂430与第二触臂424围设成的卡槽440内,使第二端子400与插座基体200的连接更稳固。
更进一步,一实施例中,第一触臂422与底臂426连接的一端为从第一触臂422的末端先弯折并远离第二连接部410方向延伸,然后又往靠近第二连接部410方向回折以形成与底臂426连接的弯曲体4226。且围设腔体220的内壁上开设一卡台230,用于放置第二端子400的弯曲体4226,使第二端子400与插座基体200的连接更牢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端子400是通过模塑与插座基体200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端子400也可以通过焊接或卡合的方式连接在插座基体200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700由上述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组合连接在一起形成。当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连接的时候,第二端子400的第一触臂422、第二触臂424夹持在相应的第一端子300的第一接触部的外侧,且触点凸起4222完全容置在相对应的第一端子300的凹陷部332内,被凹陷部332内的两个倾斜面3322所夹持,形成一相对的夹持力,以使第一、第二连接部310、410电性连接。
具体的,第二端子400的第一、第二触臂422、424夹持在相应的第一端子300的所述U形体330的外侧,且触点凸起4222完全容置在凹陷部332内,被凹陷部322的两个倾斜面3322所夹持,以使第一、第二连接部310、410达成稳固电性连接。
优选的,一实施例中,U形体330的两个外表面分别开设有凹陷部332,且第二触臂424的末端上也设有触点凸起4222。采用这样的结构,第一、第二触臂422、424的夹设在U形体330的两侧,且第一、第二触臂422、424上的触点凸起4222分别完全容置在U形体330两侧外表面上的凹陷部332内。这样一方面增加了第一、第二端子300、400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能够使第二端子400更加牢固地连接在第一端子300上,从而使该导电端子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即使在出现振动或晃动的情况下也不易出现接触不良或者电瞬断的异常情况。
具体的,参见图13和图14,图13和图14均为开设在U形体330外表面上的凹陷部332与第二端子400上触点凸起4222配合的截面示意图。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3,围设凹陷部332的内壁为两个呈夹角设置的倾斜面3322,凹陷部332为V形状。参见图14,另一实施例中,围设凹陷部332的内壁还包括一水平面3324,呈夹角设置的两个倾斜面3322分别与水平面3324连接,凹陷部332的内壁轮廓呈梯形状。具体的,完全容置于凹陷部332内的触点凸起4222为两个呈夹角设置的平面4224(如图13),或者为一弧形面(如图14),且触点凸起4222并没有完全占满凹陷部332,触点凸起4222与凹陷部332的内壁共同围设成一收容腔500。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如有粉尘、毛屑等杂物侵入,则会跌落收容到此收容腔500内,避免细微杂物阻隔触点凸起4222与凹陷部332的相互接触,保证电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的,在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滑动接触的垂直方向的宽度上,触点凸起4222的宽度比凹陷部332的宽度窄,触点凸起4222完全容置与凹陷部332内,并抵接接触于凹陷部332V形截面的两倾斜面3322上,这样两个倾斜面3322对触点凸起4222形成一相对的夹持作用力,使触点凸起4222不易从凹陷部332中脱落或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况。
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触臂422和/或第二触臂424上设有多个触点凸起4222,且第一触臂422或第二触臂424上的多个触点凸起4222同时容置于同一个凹陷部332中,两倾斜面3322对抵接接触在两倾斜面3322上的多个触点凸起4222形成一相对的夹持作用力,使第一、第二端子300、400得连接更加牢固。在这个实施例中,凹陷部332可开设得更为狭长,以便容置多个触点凸起4222。
参见图11和图12,一实施例中,底臂和固定臂的外表面涂覆镍层,以形成阻焊区,以防止焊接电路基板过程中焊锡或助焊剂爬升到触点凸起4222与凹陷部332的接触区引起接触不良,避免了污染接触区的可能,从而提高接触区的防污染安全级别。
参见图11和图12,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10通过一由第一连接部310一端延长然后朝U形体330弯折延伸的弯折体320与U形体330连接,弯折体320、第一触臂422与底臂426连接的一端、第二触臂424与底臂426连接的一端、及底臂426的外表面均布满一层镍层(图未示),即除了第一、第二连接部310、410、U形体330及第一、第二触臂422、424上的触点凸起4222,第一、第二端子300、400的其他部位均涂上一层镍层。镍层的涂覆能够更好地防止焊接电路基板过程中焊锡或助焊剂爬升到触点凸起4222与凹陷部332的接触区引起接触不良,避免了污染接触区的可能,从而提高接触区的防污染安全级别。
参见图11-15,优选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10为一具有一台阶的平板,台阶312使得第一连接部310与第一接触部连接部分的底部形成一空隙314,且在第一接触部形成空隙314部分的外表面涂布镍层(图未示),以形成阻焊区。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很好的防止电路基板与第一连接部310焊接的时候焊锡或助焊剂顺着第一连接部310的表面爬升到触点凸起4222与凹陷部332的接触区引起接触不良,从而提高接触区的防污染安全级别。
采用这样的结构,触点凸起4222完全容置在凹陷部332内,凹陷部332内的两个倾斜面3322同时夹持触点凸起4222的左右边缘,使触点凸起4222牢固地卡合在凹陷部332内。这样即使是在振动较大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触点凸起4222滑动,或从凹陷部332脱落的情况,进而保证该电连接器具有稳定的电连接性。同时,采用这样的结构增加了带有第二端子400的插座基体200扣合在带有第一端子300的插头基体100上的扣合感,便于判断电连接器是否完全安装到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插头连接器,可拆卸地与插座连接器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插头连接器包括:
插头基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开设一长条形的容纳槽,围设所述容纳槽的其中两壁体为扁平状的侧体;及
多个沿所述侧体等间距排列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固定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和与所述第一接触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一电路基板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用于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电性接触的侧面上开设有凹陷部;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电性连接滑动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凹陷部的截面大致为V形,所述凹陷部包括两个成夹角设置的两个倾斜面;所述插座连接器与所述插头连接器电性接触的接触部分全部位于所述凹陷部内,并抵靠在V形截面的两倾斜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还包括一水平面,所述平面分别与所述两倾斜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为U形体,该U形体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臂部和连接两臂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从其中一所述臂部的一侧沿向着另一所述臂部所在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凹陷部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U形体的两臂部相向的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一具有一台阶的平板,所述台阶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连接部分的底部形成一空隙,且在所述第一接触部形成空隙部分的外表面涂布镍层,以形成阻焊区。
5.一种插座连接器,用于与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头连接器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插座连接器包括:
插座基体,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开设并列两排的多个腔体;
多个沿所述腔体等间距排列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固定于所述插座基体上,包括第二接触部、固定于所述插座基体上的固定臂和用于与一电路基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接触部连接一底臂,该底臂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触臂和第二触臂,所述第一触臂、第二触臂及底臂围设形成一容置槽,且所述第一触臂和所述第二触臂分别设置有朝着该容置腔内凸出的相对设置的触点凸起;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相互滑动接触时,所述第一触臂和所述第二触臂上的触点凸起分别卡合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凹陷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滑动接触的垂直方向的宽度上,所述触点凸起的宽度比所述凹陷部的宽度窄,所述触点凸起完全容置与所述凹陷部内,并抵接接触于所述凹陷部V形截面的两倾斜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臂和/或所述第二触臂上设有多个触点凸起,且所述第一触臂或所述第二触臂上的多个触点凸起同时容置于同一个所述凹陷部中,所述两倾斜面对抵接接触在两倾斜面上的多个所述触点凸起形成一相对的夹持作用力。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臂和所述固定臂的外表面涂覆镍层,以形成阻焊区。
9.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和权利要求3-5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一触臂、第二触臂夹持在相应的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外侧,且所述触点凸起完全容置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端子的凹陷部内,被所述凹陷部内的两个所述倾斜面所夹持,形成一相对的夹持力,以使所述第一、第二连接部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凸起为一弧面或者包括两个平面成夹角设置的V形面,且所述触点凸起容置在所述凹陷部内后与所述凹陷部的内壁之间构成一收容腔。
CN201520845649.3U 2015-10-28 2015-10-28 电连接器及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Active CN205081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45649.3U CN205081265U (zh) 2015-10-28 2015-10-28 电连接器及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45649.3U CN205081265U (zh) 2015-10-28 2015-10-28 电连接器及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81265U true CN205081265U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33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45649.3U Active CN205081265U (zh) 2015-10-28 2015-10-28 电连接器及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8126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6039A (zh) * 2016-07-27 2018-02-06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同轴连接器
CN108418009A (zh) * 2018-05-07 2018-08-17 江苏亿鑫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强锁结构的板到板公头连接器
CN108418008A (zh) * 2018-05-07 2018-08-17 江苏亿鑫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型板到板连接器
CN110061375A (zh) * 2018-01-19 2019-07-26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对接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6039A (zh) * 2016-07-27 2018-02-06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同轴连接器
CN110061375A (zh) * 2018-01-19 2019-07-26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对接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08418009A (zh) * 2018-05-07 2018-08-17 江苏亿鑫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强锁结构的板到板公头连接器
CN108418008A (zh) * 2018-05-07 2018-08-17 江苏亿鑫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型板到板连接器
CN108418008B (zh) * 2018-05-07 2024-01-26 江苏益鑫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型板到板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81265U (zh) 电连接器及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WO2018018971A1 (zh)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CN203707414U (zh)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204966754U (zh) 一种电连接器
WO2018018973A1 (zh)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WO2018028710A1 (zh) 正反双面电连接器
CN205282752U (zh) 电连接器
WO2019140791A1 (zh) 数据线连接结构、连接头、连接座、数据线及usb插接头
CN204088648U (zh) 双面插口的usb母座连接器
TW202121775A (zh) 雙向雙面電連接器
CN106159553B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038462Y (zh) 电连接器
CN203071275U (zh) 电池连接器
CN107658659A (zh) 一种两用连接器
WO2017020325A1 (zh) 手机充电座
CN206211160U (zh) 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WO2019063022A1 (zh) 正反双面电连接器
TWM500379U (zh) 一種usb母座連接器
CN217362004U (zh) 带防尘功能的快装式usb连接器
CN211150862U (zh) 可正反插拔的usb连接器
WO2017219628A1 (zh) 长寿命的导电弹片及具有其的智能排插
WO2018018972A1 (zh) 移动终端、电源适配器、电源接口及其制造方法
TWI506891B (zh) 複合式轉接插頭
CN219067288U (zh) 一种鱼眼端子及其使用该鱼眼端子的连接器
CN208015033U (zh) 一种8p母座转type-c公头转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