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79523U - 一种冰箱回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冰箱回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79523U
CN205079523U CN201520699532.9U CN201520699532U CN205079523U CN 205079523 U CN205079523 U CN 205079523U CN 201520699532 U CN201520699532 U CN 201520699532U CN 205079523 U CN205079523 U CN 205079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urn
return air
air
airway
refrig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995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彭飞
吴国富
方忠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995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79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79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7952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箱回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冰箱箱体背部的风道主体、风道盖板、风扇和蒸发器,风道主体、风道盖板和蒸发器依次叠加成层状结构,风道主体设置在风道盖板和蒸发器之间,风扇固定在风道主体的上方;风道主体上开设有回风通道,回风通道与蒸发器连通;风道盖板上开设有出风部和多层回风层,回风层排布在出风部的下方,出风部将蒸发器和冰箱箱体内部连通,回风层将回风通道与冰箱箱体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道盖板上横向开设多层回风层,使冰箱箱体内的气流回流至蒸发器的过程中分层回流,各回风气流互不干扰,有利于减少气流局部拥堵,提高了冰箱箱体间室内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和温度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冰箱回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箱回风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冰箱通常借助风扇的作用使蒸发器产生的冷气沿风道进入冷冻室和冷藏室内形成循环。现有冰箱的风道结构使气流循环形式一般为气流从风道盖板的上侧出风口流出,自上而下在整个间室循环后从底部回风口经底部中间回风通道回流至蒸发器底部,气流流程较长且容易造成底部回风拥堵,影响回风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冰箱回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冰箱回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冰箱箱体背部的风道主体、风道盖板、风扇和蒸发器,所述风道主体、风道盖板和蒸发器依次叠加成层状结构设置,所述风道主体设置在所述风道盖板和所述蒸发器之间,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风道主体上;
所述风道主体上开设有回风通道,所述回风通道与所述蒸发器的进气口一端连通;
所述风道盖板上开设有出风部和多层回风层,所述多层回风层排布在所述出风部的下方,所述出风部将所述蒸发器的出气口一端和所述冰箱箱体内部连通,所述多层回风层将所述回风通道与所述冰箱箱体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道盖板上横向开设多层回风层,使冰箱箱体内的气流回流至蒸发器的过程中分层回流,且各回风气流互不干扰,有利于减少气流局部拥堵,提高了冰箱箱体间室内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和温度的均匀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每层所述回风层包括一个或多个回风口,所述回风口均包括多个竖直设置、且等间距横向排列的长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回风口设置成由多个长孔组成,能使气流一束一束的经过每个长孔,进一步保证了气流回流过程的平稳,避免了回流过程中气流的局部拥堵。
进一步,所述每个回风口均包括3-6个长孔,所述长孔呈长方形。
进一步,所述回风层包括:
第一回风层,所述第一回风层包括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呈镜像对称设置在所述风道盖板的中部两侧;
第二回风层,所述第二回风层包括底部回风口,所述底部回风口设置在所述风道盖板的下部中间位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两层回风口,分别是底部回风口、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各回风口形成一个三角回风结构,有利于气流的集中,且避免了分层过多带来的气流之间的相互干扰。
进一步,所述各个回风口的流通面积均相等。
进一步,所述风道主体上还设有回风风道,所述回风风道设置在所述风道主体靠近风道盖板的一侧面上,所述回风风道设置在所述回风通道的上方,所述回风通道与所述回风风道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回风通道上方设置回风风道,使气流经过经过回风通道前,先经过回风风道的分流和整流,使进入蒸发器的气流平稳有序。
进一步,所述回风风道为所述风道主体一侧面上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呈长方体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回风风道设置成长方体结构的凹槽,使气流沿长方体的凹槽进入回风通道内,不会受外部空气或气流的干扰。
进一步,所述回风风道包括:
第一回风风道,所述第一回风风道与所述第一回风口连通;
第二回风风道,所述第二回风风道与所述第二回风口连通;
所述第一回风风道和第二回风风道对称设置在所述风扇的两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左右两个回风风道,将气流分隔呈两束进入蒸发器内,使气流的流动过程更加平稳。
进一步,所述回风通道包括:
第一回风通道,所述第一回风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回风风道的下方,所述第一回风通道与所述第一回风风道连通;
第二回风通道,所述第二回风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二回风风道的下方,所述第二回风通道与所述第二回风风道连通;
底部回风通道,所述底部回风通道与所述底部回风口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回风通道、第二回风通道和底部回风通道,且各回风通道与对应的回风风道以及回风口连通,使各层气流的传递互不干扰。
进一步,所述第一回风通道和第二回风通道的流通面积相等。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各回风通道的流通面积相等,可避免各层气流的气压不同而造成的气流不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回风系统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回风系统组装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风道主体;11、回风通道;111、第一回风通道;112、第二回风通道;113、底部回风通道;12、回风风道;121、第一回风风道;122、第二回风风道;2、风道盖板;21、出风部;211、第一排出风口;2111、第一出风口;2112、第二出风口;2113、第三出风口;212第二排出风口;22、回风层;221第一回风层;2211、第一回风口;2212、第二回风口;222、第二回风层;223、长孔;23、上半部;24、下半部;25、斜板;3、蒸发器;4、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冰箱回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冰箱箱体背部的风道主体1、风道盖板2、风扇4和蒸发器3,风道盖板2覆盖在冰箱箱体的背部,风道盖板2的长度与冰箱的高度相同;如图2所示,风道主体1、风道盖板2和蒸发器3依次叠加成层状结构设置,风道主体1呈板状夹持在风道盖板2和蒸发器3之间,风扇4固定在风道主体1的上方。风道盖板2包括上半部23和下半部24,上半部23和下半部24通过一斜板25相连,风道主体1和蒸发器3与风道盖板2的下半部24相连,且位于斜板25的下方。
如图1所示,风道主体1上开设有回风通道11,回风通道11与蒸发器3的底端进气口连通;风道盖板2上开设有出风部21和多层回风层22,多层回风层22排布在出风部21的下方,即多层回风层22设在在风道盖板2的下半部24,出风部21设在风道盖板2的上半部23。出风部21的一侧通过管道与蒸发器3上端出气口相连,出风部21的另一侧与冰箱箱体内部连通,多层回风层22将回风通道11与冰箱箱体内部连通。本实施例通过在风道盖板上横向开设多层回风层,使冰箱箱体内的气流回流至蒸发器的过程中分层回流,且各回风气流互不干扰,有利于减少气流局部拥堵,提高了冰箱箱体间室内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和温度的均匀性。
本实施例的风道盖板2上横向开设有两层回风层,分别为第一回风层221和第二回风层222,第一回风层221包括第一回风口2211和第二回风口2212,第一回风口2211和第二回风口2212呈镜像对称设置在风道盖板2的中部两侧;第二层回风口222包括底部回风口,底部回风口设置在风道盖板2的下部中间位置。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层回风层,具体是底部回风口、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各回风口形成一个三角回风结构,有利于气流的集中,且避免了分层过多带来的气流之间的相互干扰。
本实施例的每层回风层的各个回风口均包括3个-6个竖直设置、横向均匀排布的长孔223,优选4个,长孔呈长方形。各个回风口的流通面积均相等。本实施例通过将回风口设置成由多个竖直长孔组成,能使气流一束一束的经过每个长孔,进一步保证了气流回流过程的平稳,避免了回流过程中气流的局部拥堵。
本实施例的出风部21包括竖直排布的两排出风口,分别为第一排出风口211和第二排出风口212,第一排出风口211和第二排出风口212镜像对称设置在风道盖板2上部的两侧,第一排出风口211和第二排出风口212均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出风口2111、第二出风口2112和第三出风口2113,第一出风口2111和第二出风口2112均包括两个平行且横向设置的长孔,第三出风口2113包括一个横向设置的长孔。由于气流从上至下流动依次减弱,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竖直排布的两排出风口,且每排出风口均包括从上至下长孔数目依次减少的出风口,可根据气流强度,使每个出风口流经的气流强度基本一致,保证了气流流动的平稳;另外,出风口为横向设置的长孔,可使气流分层流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风道主体1上还设有回风风道12。
如图1所示,回风风道12设置在回风通道11的上方,回风通道11与回风风道12连通。回风风道12为风道主体1一侧面上设置的凹槽,凹槽呈长方体结构。回风风道12包括第一回风风道121和第二回风风道122,第一回风风道121和第二回风风道122呈镜像对称设置在风扇4的两侧;第一回风风道121与第一回风口2211在同一水平面上并连通,第二回风风道122与第二回风口2212在同一水平面上并连通。通过设置左右两个回风风道,将气流分隔呈两束进入蒸发器内,使气流的流动过程更加平稳。
如图1所示,实施例1中的回风通道11包括第一回风通道111、第二回风通道112和底部回风通道113,各个回风通道的流通面积均相等。第一回风通道111设置在第一回风风道121的下方,第二回风通道112设置在第二回风通道122的下方,第一回风通道111与第一回风风道121连通,第二回风通道112与第二回风风道122连通,底部回风风道与底部回风口在同一水平面上并连通。通过设置第一回风通道、第二回风通道和底部回风通道,且各回风通道与对应的回风风道以及回风口连通,使各层气流的传递互不干扰。
采用上述回风系统的回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经蒸发器制冷后的冷气流经风道盖板上方的各个出风口依次排出至冰箱箱体内,冷气流在冰箱箱体内循环后形成热气流。
(2)部分热气流自上而下先经过第一层回风口的左右两侧回风口分别进入风道盖板和风道主体之间的左右两侧回风风道并回流至蒸发器底部,另一部分热气流经过第二层回风口的底部回风口进入底部回风通道并回流至蒸发器底部。
(3)热气流进入蒸发器内进入下一个回风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回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冰箱箱体背部的风道主体(1)、风道盖板(2)、风扇(4)和蒸发器(3),所述风道主体(1)、风道盖板(2)和蒸发器(3)依次叠加成层状结构,所述风道主体(1)设置在所述风道盖板(2)和所述蒸发器(3)之间,所述风扇(4)固定在所述风道主体(1)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主体(1)上开设有回风通道(11),所述回风通道(11)与所述蒸发器(3)的进气口一端连通;
所述风道盖板(2)上开设有出风部(21)和多层回风层(22),所述多层回风层(22)排布在所述出风部(21)的下方,所述出风部(21)将所述蒸发器(3)的出气口一端和所述冰箱箱体内部连通,所述多层回风层(22)将所述回风通道(11)与所述冰箱箱体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冰箱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回风层包括一个或多个回风口,所述回风口均包括多个竖直设置、且等间距横向排列的长孔(2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冰箱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均包括3-6个长孔(223),所述长孔(223)呈长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冰箱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层(22)包括:
第一回风层(221),所述第一回风层(221)包括第一回风口(2211)和第二回风口(2212),所述第一回风口(2211)和第二回风口(2212)对称设置在所述风道盖板(2)的中部两侧;
第二回风层(222),所述第二回风层(222)包括底部回风口,所述底部回风口设置在所述风道盖板(2)的下部中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一种冰箱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回风口的流通面积均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冰箱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1)上还设有回风风道(12),所述回风风道(12)设置在所述风道主体靠近风道盖板(2)的一侧面上,所述回风风道(12)设置在所述回风通道(11)的上方,所述回风通道(11)与所述回风风道(1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冰箱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风道(12)为所述风道主体(1)一侧面上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呈长方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冰箱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风道(12)包括:
第一回风风道(121),所述第一回风风道(121)与所述第一回风口(2211)连通;
第二回风风道(122),所述第二回风风道(122)与所述第二回风口(2212)连通;
所述第一回风风道(121)和第二回风风道(122)对称设置在所述风扇(4)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冰箱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通道(11)包括:
第一回风通道(111),所述第一回风通道(111)设置在所述第一回风风道(121)的下方,所述第一回风通道(111)与所述第一回风风道(121)连通;
第二回风通道(112),所述第二回风通道(112)设置在所述第二回风风道(122)的下方,所述第二回风通道(112)与所述第二回风风道(122)连通;
底部回风通道(113),所述底部回风通道(113)与所述底部回风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冰箱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风通道(111)和第二回风通道(112)的流通面积相等。
CN201520699532.9U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冰箱回风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79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99532.9U CN205079523U (zh)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冰箱回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99532.9U CN205079523U (zh)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冰箱回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79523U true CN205079523U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31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99532.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079523U (zh) 2015-09-09 2015-09-09 一种冰箱回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795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5218A (zh) * 2015-09-09 2015-12-02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回风系统及方法
CN107062755A (zh) * 2017-05-08 2017-08-18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制冰室的制冷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5218A (zh) * 2015-09-09 2015-12-02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回风系统及方法
CN107062755A (zh) * 2017-05-08 2017-08-18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制冰室的制冷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5218A (zh) 一种冰箱回风系统及方法
CN201110609Y (zh) 立体高架库中央通风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CN106961817B (zh) 一种下送风数据中心制冷系统
CN207589314U (zh) 一种自动控温式服务器机柜
CN205079523U (zh) 一种冰箱回风系统
CN102759971B (zh)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组
CN210220010U (zh) 地铁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
CN203642562U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冷暖空调器
CN206222476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4031653U (zh) 一种机柜
CN202077331U (zh) 一种带冷却系统的电控房
CN206222469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477324U (zh) 养护窑及养护系统
CN208175229U (zh) 一种数据中心冷热气流通道节能系统
CN208425102U (zh) 地板下送风数据中心微模块结构
CN204994117U (zh) 一种基站机房及其机柜
CN207073916U (zh) 一种均压过滤新风系统
CN203771585U (zh) 一种分体式空调及其室外机
CN105972729A (zh) 机组顶置式机房散热系统
CN212138612U (zh) 植物工厂立-横管通风装置及通风系统
CN211316344U (zh) 一种空调新风一体机
CN201589475U (zh) 多联机冷媒和冷冻机油分配装置及空调系统
CN208445914U (zh) 后置冷却背板的数据中心微模块结构
CN208205346U (zh) 溶液热回收机组
CN206037256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2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