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05346U - 溶液热回收机组 - Google Patents

溶液热回收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05346U
CN208205346U CN201820553544.4U CN201820553544U CN208205346U CN 208205346 U CN208205346 U CN 208205346U CN 201820553544 U CN201820553544 U CN 201820553544U CN 208205346 U CN208205346 U CN 208205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solution
heat
air
exchang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535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亮亮
孙文倩
李奇
刘亭亭
韩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uachuang Ruifeng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BEIJING SINOREFINE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uachuang Ruifeng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BEIJING SINOREFINE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uachuang Ruifeng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BEIJING SINOREFINE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uachuang Ruifeng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Priority to CN2018205535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05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05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05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溶液热回收机组,包括:塔体、气流隔离层、溶液循环单元、回风换热单元和新风换热单元;气流隔离层将塔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换热区域和第二换热区域;溶液循环单元将换热溶液输送至塔体的顶部并由上至下喷洒,以使换热溶液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区域和第二换热区域后返回塔体的底部;回风换热单元设置在第一换热区域内,用于使室内回风与换热溶液进行换热后排向室外;新风换热单元设置在第二换热区域内,用于使室外新风换热溶液进行换热后送至室内。从而使新风和排风与换热溶液沿塔体的高度方向逆流进行换热,有效提高换热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溶液热回收机组热回收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溶液热回收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溶液热回收机组。
背景技术
在空调系统设计中,当新风与室内排风有较大温差时,就必须使用热回收机组回收排风能量。由于热回收机组没有主机等高能耗设备,但可以获得较大的冷(热)量,对于空调系统的节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热回收机组一般有板翅式,转轮式,溶液式以及热管式等。其中,溶液式热回收机组,因为其具有全热回收功能,漏风率低,热回收效率高,无结冰(霜)等优点,使用潜力巨大。
现有的溶液热回收机组由于工艺限制,主要为叉流形式,热回收效率较低。为提高热回收效率,一般会采用将多级叉流形式的溶液热回收机组进行串联的方式,串联级数越多,效率越高。每级溶液循环均需要配置一台独立的溶液泵,因此,多级串联的叉流热回收机组,溶液泵数量较多,溶液循环量较大,管路复杂,泵耗较高。同时,由于机组增加,机组的体积较大,溶液的加注量较多,需要更大的储液箱。为了防止溢液,各级储液箱之间都会有连通管连通,造成不同温度的溶液掺混,带来了一定的热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液热回收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溶液热回收机组热回收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溶液热回收机组,包括:塔体;气流隔离层,设置在塔体内以将塔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位于顶部的第一换热区域和位于底部的第二换热区域;溶液循环单元,用于将位于塔体底部的换热溶液输送至塔体的顶部,并沿塔体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喷洒,以使换热溶液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区域和第二换热区域后返回至塔体的底部;回风换热单元,设置在第一换热区域内,用于使进入第一换热区域内的室内回风与喷洒的换热溶液进行换热后排向室外;新风换热单元,设置在第二换热区域内,用于使进入第二换热区域内的室外新风与经过第一换热区域换热后的换热溶液进行换热后送至室内。
进一步地,回风换热单元包括:第一填料块,设置在第一换热区域内并将第一换热区域分隔为位于下部的回风区和位于上部的排风区;其中,塔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回风区连通的回风口以及与排风区连通的排风口,以使室内回风由回风口进入第一换热区域并通过第一填料块进行换热后由排风口排向室外。
进一步地,回风口开设在塔体的侧壁上,排风口开设在塔体的顶壁上。
进一步地,新风换热单元包括:第二填料块,设置在第二换热区域并将第二换热区域分隔为位于下部的新风区和位于上部的送风区;其中,塔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新风区连通的新风口以及与送风区连通的送风口,以使室外新风通过新风口进入第二换热区域并通过第二填料块进行换热后由送风口送至室内。
进一步地,新风口和送风口分别开设在塔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进一步地,溶液循环单元包括:储液箱,设置在塔体的底部,用于收集经过第一换热区域和第二换热区域返回的换热溶液。
进一步地,溶液循环单元还包括:布液器,设置在塔体的顶部;输液管路,布液器通过输液管路与储液箱连通;其中,输液管路上设置有溶液泵,溶液泵用于将收集在储液箱内的换热溶液泵送至布液器,布液器用于将换热溶液沿塔体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喷洒至第一换热区域和第二换热区域。
进一步地,布液器包括多个喷头,多个喷头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塔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回风口和排风口,以使室内回风由回风口进入第一换热区域内并由排风口排向室外;其中,溶液循环单元还包括:第一挡液板,设置在排风口处并位于布液器的上方,第一挡液板用于阻挡布液器喷洒的换热溶液随室内回风排向室外。
进一步地,塔体的外壁上开设有新风口和送风口,室外新风通过新风口进入第二换热区域并由送风口送至室内;其中,溶液循环单元还包括:第二挡液板,设置在送风口处,第二挡液板用于阻挡进入第二换热区域的换热溶液随室外新风送至室内。
进一步地,气流隔离层包括:第一布液板,设置在塔体内;其中,第一布液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布液孔,以使通过第一换热区域的换热溶液透过第一布液孔进入第二换热区域内并阻止室内回风由第一换热区域进入第二换热区域以及阻止室外新风由第二换热区域进入第一换热区域。
进一步地,气流隔离层还包括:第二布液板,相间隔地设置在第一布液板的下方;其中,第二布液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布液孔,以使透过第一布液孔的换热溶液透过第二布液孔喷淋在新风换热单元上;其中,第二布液孔的数目大于第一布液孔的数目。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溶液热回收机组,包括:塔体、气流隔离层、溶液循环单元、回风换热单元和新风换热单元;气流隔离层设置在塔体内以将塔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位于顶部的第一换热区域和位于底部的第二换热区域;溶液循环单元用于将位于塔体底部的换热溶液输送至塔体的顶部,并沿塔体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喷洒,以使换热溶液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区域和第二换热区域后返回至塔体的底部;回风换热单元设置在第一换热区域内,用于使进入第一换热区域内的室内回风与喷洒的换热溶液进行换热后排向室外;新风换热单元设置在第二换热区域内,用于使进入第二换热区域内的室外新风与经过第一换热区域换热后的换热溶液进行换热后送至室内。从而使新风和排风与换热溶液沿塔体的高度方向逆流进行换热,有效提高换热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溶液热回收机组热回收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溶液热回收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溶液热回收机组的第一布液板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溶液热回收机组的第二布液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塔体;11、第一换热区域;12、第二换热区域;13、回风口;14、排风口;15、新风口;16、送风口;20、气流隔离层;21、第一布液板;22、第一布液孔;23、第二布液板;24、第二布液孔;30、溶液循环单元;31、储液箱;32、布液器;33、输液管路;34、溶液泵;35、第一挡液板;36、第二挡液板;40、回风换热单元;41、第一填料块;50、新风换热单元;51、第二填料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溶液热回收机组,如图1所示,包括塔体10、气流隔离层20、溶液循环单元30、回风换热单元40和新风换热单元50;气流隔离层20设置在塔体10内以将塔体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位于顶部的第一换热区域11和位于底部的第二换热区域12;溶液循环单元30用于将位于塔体10底部的换热溶液输送至塔体10的顶部,并沿塔体10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喷洒,以使换热溶液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区域11和第二换热区域12后返回至塔体10的底部;回风换热单元40设置在第一换热区域11内,用于使进入第一换热区域11内的室内回风与喷洒的换热溶液进行换热后排向室外;新风换热单元50设置在第二换热区域12内,用于使进入第二换热区域12内的室外新风与经过第一换热区域11换热后的换热溶液进行换热后送至室内。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溶液热回收机组,包括塔体10、气流隔离层20、溶液循环单元30、第一换热区域11和第二换热区域12;气流隔离层20设置在塔体10内以将塔体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位于顶部的第一换热区域11和位于底部的第二换热区域12;溶液循环单元30用于将位于塔体10底部的换热溶液输送至塔体10的顶部,并沿塔体10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喷洒,以使换热溶液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区域11和第二换热区域12后返回至塔体10的底部;回风换热单元40设置在第一换热区域11内,用于使进入第一换热区域11内的室内回风与喷洒的换热溶液进行换热后排向室外;新风换热单元50设置在第二换热区域12内,用于使进入第二换热区域12内的室外新风与经过第一换热区域11换热后的换热溶液进行换热后送至室内。从而使新风和排风与换热溶液沿塔体10的高度方向逆流进行换热,有效提高换热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溶液热回收机组热回收效率较低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回风换热单元40包括第一填料块41,第一填料块41设置在第一换热区域11内并将第一换热区域11分隔为位于下部的回风区和位于上部的排风区;其中,塔体10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回风区连通的回风口13以及与排风区连通的排风口14,进一步地,回风口13开设在塔体10的侧壁上,排风口14开设在塔体10的顶壁上,从而使室内回风由回风口13进入第一换热区域11的回风区,然后回风气流转过90°通过第一填料块41与上部喷洒的换热溶液进行传质换热后到达上部的排风区,最后由排风口14排向室外。
进一步地,新风换热单元50包括第二填料块51,第二填料块51设置在第二换热区域12并将第二换热区域12分隔为位于下部的新风区和位于上部的送风区;其中,塔体10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新风区连通的新风口15以及与送风区连通的送风口16,进一步地,新风口15和送风口16分别开设在塔体10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呈对角布置,从而使室外新风通过新风口15进入第二换热区域12的新风区,然后新风气流转过90°通过第二填料块51与经过第一换热区域11传质换热后的换热溶液再次进行传质换热后到达上部的送风区,最后由送风口16送至室内。
进一步地,溶液循环单元30包括储液箱31、布液器32、输液管路33和溶液泵34,储液箱31设置在塔体10的底部,用于收集经过第一换热区域11和第二换热区域12返回的换热溶液。布液器32设置在塔体10的顶部,布液器32通过输液管路33与储液箱31连通;其中,在输液管路33上设置有溶液泵34,溶液泵34用于将收集在储液箱31内的换热溶液泵送至布液器32,布液器32上设置有多个喷头,多个喷头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溶液泵34的泵送压力的作用下布液器32的多个喷头将换热溶液沿塔体10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喷洒至第一换热区域11,首先与进入第一换热区域11的回风气流进行传质换热,随后通过气流隔离层20进入第二换热区域12与新风气流进行传质换热,最后返回至塔体10底部的储液箱31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溶液循环。
布液器32位于塔体10顶部的排风口14处,布液器32在喷洒溶液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喷洒的溶液被排风气流带出塔体10造成换热溶液的损失,进一步地,溶液循环单元30还包括第一挡液板35,第一挡液板35设置在排风口14处并位于布液器32的上方,在布液器32喷洒溶液时,第一挡液板35能够保证排风风流通过的同时有效阻挡换热溶液随室内回风排向室外。
另外,在第二换热区域12换热溶液在传质换热过程中,很容易被进入第二换热区域12的室外新风由送风口16带至室内,从而影响室内的空气质量,进一步地,溶液循环单元30还包括第二挡液板36,第二挡液板36设置在送风口16处,第二挡液板36能够保证送风风流的通过并同时阻挡进入第二换热区域12的换热溶液随室外新风送至室内。
为了既能够保证第一换热区域11向第二换热区域12的溶液流动,同时阻隔第一换热区域11的回风气流进入第二换热区域12以及阻隔第二换热区域12的新风气流进入第一换热区域11。进一步地,气流隔离层20包括第一布液板21和第二布液板23,第一布液板21和第二布液板23沿塔体1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塔体10的中部将塔体10分隔为上部的第一换热区域11和下部的第二换热区域12,其中,第二布液板23设置在第一布液板21的下方。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布液板2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布液孔22,第二布液板23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布液孔24,第一布液板21和第二布液板23的面积大小相同,但是第二布液孔24的数目大于第一布液孔22的数目,即第二布液板23具有更好的溶液通过性。在工作过程中,顶部布液器32喷洒的换热溶液经过在第一换热区域11传质换热后落在第一布液板21上,由于第一布液板21上的第一布液孔22数目较少,其通过换热溶液的速度较慢,从而在第一布液板21的上表面形成一定高度的液位,从而阻隔第一换热区域11和第二换热区域12之间的气流流动,通过第一布液板21的换热溶液落在第二布液板23上,由于第二布液孔24数目较多,落在第二布液板23上换热溶液能够快速通过第二布液孔24进入第二换热区域12并落在新风换热单元50上进行传质换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溶液热回收机组,溶液与空气为逆流传热传质,机组分为上下层,下层设置一个储液箱,溶液泵把溶液泵至上层布液器后,喷淋在上层的热回收填料上,与空气进行全热回收。上层的热回收溶液回流后通过一个带有溶液收集分配功能的溶液槽,把溶液收集后直接喷淋在下层的热回收填料上,与空气进行热回收,最后回流至下层的储液箱,完成一次完整的溶液循环。
机组设计空气与溶液为逆流换热,整体分为上下两层,分别作为新风回收段和排风回收段,新风回收段和排风回收段分别通新风和排风。机组从底部往上依次布置储液箱31,第二填料块51,气流隔离层20,第一填料块41、布液器32以及第一挡液板35,气流隔离层20设置在第一填料块41与第二填料块51之间。机组底部设置一个储液箱31,接收第二填料块51回流的溶液。连接储液箱31和布液器32的输液管路33上设置一个溶液泵,把溶液输送至上层的布液器32后,溶液在上层的第一填料块41喷淋,回流至气流隔离层20,由气流隔离层20把上层回流溶液收集后再分配至下层的第二填料块51,经下层的第二填料块51后回流至底部储液箱31,完成溶液循环。新风和回风分别从机组侧面进入,分别与溶液传热传质后由填料上方流出机组。新风从下层底部侧面进入机组,向上穿过第二填料块51后从第二填料块51的上方,从机组侧面穿过第二挡液板36送出机组。回风从上层的底部侧面进入机组,向上穿过第一填料块41,布液器32和第一挡液板35后,从机组顶部排出。
溶液从机组底部的储液箱31内,由溶液泵34输送至机组上层的布液器32,喷淋在第一填料块41上,经过与空气的传热传质后,回流至机组中间的气流隔离层20,经过气流隔离层20分配,再次向下喷淋在第二填料块51上,与空气传热传质后,回流至机组底部的储液箱31,完成溶液循环。
其中气流隔离层20由第一布液板21和第二布液板23组成,第一布液板21上有少量的第一布液孔22,溶液的布液阻力较大,能形成一定高度的液位,对上下层的空气形成液封的作用,防止内部漏风。由第一布液板21流至第二布液板23后,由其对溶液进行二次布液,喷淋在第二填料块51上。气流隔离层20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可以收集分配溶液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溶液热回收机组为逆流形式的溶液热回收机组,与叉流机组相比,传热传质流程更优化,结构更紧凑,溶液加注量更少,热回收溶液泵数量减少为一台,节约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功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溶液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体(10);
气流隔离层(20),设置在所述塔体(10)内以将所述塔体(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位于顶部的第一换热区域(11)和位于底部的第二换热区域(12);
溶液循环单元(30),用于将位于所述塔体(10)底部的换热溶液输送至所述塔体(10)的顶部,并沿所述塔体(10)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喷洒,以使换热溶液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区域(11)和所述第二换热区域(12)后返回至所述塔体(10)的底部;
回风换热单元(40),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区域(11)内,用于使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区域(11)内的室内回风与喷洒的换热溶液进行换热后排向室外;
新风换热单元(50),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区域(12)内,用于使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区域(12)内的室外新风与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区域(11)换热后的换热溶液进行换热后送至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换热单元(40)包括:
第一填料块(41),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区域(11)内并将所述第一换热区域(11)分隔为位于下部的回风区和位于上部的排风区;
其中,所述塔体(10)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回风区连通的回风口(13)以及与所述排风区连通的排风口(14),以使室内回风由所述回风口(13)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区域(11)并通过所述第一填料块(41)进行换热后由所述排风口(14)排向室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液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13)开设在所述塔体(10)的侧壁上,所述排风口(14)开设在所述塔体(10)的顶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换热单元(50)包括:
第二填料块(51),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区域(12)并将所述第二换热区域(12)分隔为位于下部的新风区和位于上部的送风区;
其中,所述塔体(10)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新风区连通的新风口(15)以及与所述送风区连通的送风口(16),以使室外新风通过所述新风口(15)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区域(12)并通过所述第二填料块(51)进行换热后由所述送风口(16)送至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液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口(15)和所述送风口(16)分别开设在所述塔体(10)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循环单元(30)包括:
储液箱(31),设置在所述塔体(10)的底部,用于收集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区域(11)和所述第二换热区域(12)返回的换热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溶液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循环单元(30)还包括:
布液器(32),设置在所述塔体(10)的顶部;
输液管路(33),所述布液器(32)通过输液管路(33)与所述储液箱(31)连通;
其中,所述输液管路(33)上设置有溶液泵(34),所述溶液泵(34)用于将收集在所述储液箱(31)内的换热溶液泵送至所述布液器(32),所述布液器(32)用于将换热溶液沿所述塔体(10)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喷洒至所述第一换热区域(11)和所述第二换热区域(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溶液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器(32)包括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溶液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0)的外壁上开设有回风口(13)和排风口(14),以使室内回风由所述回风口(13)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区域(11)内并由所述排风口(14)排向室外;
其中,所述溶液循环单元(30)还包括:
第一挡液板(35),设置在所述排风口(14)处并位于所述布液器(32)的上方,所述第一挡液板(35)用于阻挡所述布液器(32)喷洒的换热溶液随室内回风排向室外。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溶液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0)的外壁上开设有新风口(15)和送风口(16),室外新风通过所述新风口(15)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区域(12)并由所述送风口(16)送至室内;
其中,所述溶液循环单元(30)还包括:
第二挡液板(36),设置在所述送风口(16)处,所述第二挡液板(36)用于阻挡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区域(12)的换热溶液随室外新风送至室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隔离层(20)包括:
第一布液板(21),设置在所述塔体(10)内;
其中,所述第一布液板(2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布液孔(22),以使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区域(11)的换热溶液透过所述第一布液孔(22)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区域(12)内并阻止室内回风由所述第一换热区域(11)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区域(12)以及阻止室外新风由所述第二换热区域(12)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区域(1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溶液热回收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隔离层(20)还包括:
第二布液板(23),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布液板(21)的下方;
其中,所述第二布液板(23)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布液孔(24),以使透过所述第一布液孔(22)的换热溶液透过所述第二布液孔(24)喷淋在所述新风换热单元(50)上;
其中,所述第二布液孔(24)的数目大于所述第一布液孔(22)的数目。
CN201820553544.4U 2018-04-18 2018-04-18 溶液热回收机组 Active CN208205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53544.4U CN208205346U (zh) 2018-04-18 2018-04-18 溶液热回收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53544.4U CN208205346U (zh) 2018-04-18 2018-04-18 溶液热回收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05346U true CN208205346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524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53544.4U Active CN208205346U (zh) 2018-04-18 2018-04-18 溶液热回收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053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8832A (zh) * 2018-04-18 2018-09-11 北京华创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溶液热回收机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8832A (zh) * 2018-04-18 2018-09-11 北京华创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溶液热回收机组
CN108518832B (zh) * 2018-04-18 2024-05-03 北京华创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溶液热回收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6989A (zh) 一种干湿联合双重冷却多工况横流闭式冷却塔及其运行模式的调节方法
CN103953988B (zh) 压入管式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联合空调机组
CN104132409B (zh) 采用旋转布水的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108548431A (zh) 一种多级射流喷雾重力回水无风机无填料型冷却装置
CN208205346U (zh) 溶液热回收机组
CN203857600U (zh) 机械制冷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联合空调机
CN107894044A (zh) 适用于西北地区数据中心的自然冷却空调机组
CN104296424B (zh) 换热器
CN105972728A (zh) 立管间接-抽拉式填料分层喷雾复合的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6449940U (zh) 降膜式换热器
CN105180518B (zh) 集流管及具有该集流管的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CN108224630A (zh) 一种数据机房的冷却系统及方法
CN206019394U (zh) 水冷降温与风冷降温结合的梯级降温冷却水制备冷却塔
CN104596156B (zh) 变排深翅片换热器
CN105020925B (zh) 一种采用蒸发式冷凝器一体化冷热水机组
CN203964233U (zh) 一种热回收型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8205262U (zh) 溶液除湿机组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109990412A (zh) 机械制冷结合自然冷却方式的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CN208075608U (zh) 一种多级射流喷雾重力回水无风机无填料型冷却装置
CN215724259U (zh) 一种冷却分离型蒸发冷却式风冷热泵机组
CN206609097U (zh) 表冷器、交叉式露点与直接蒸发冷却复合的高温冷水机组
CN108518832A (zh) 溶液热回收机组
CN205261810U (zh) 间接蒸发冷却塔-机械制冷复合型数据中心用空调系统
CN205878679U (zh) 一种高效热源塔
CN207214841U (zh) 一种多次布水的竖管蒸发式冷凝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