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22476U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22476U CN206222476U CN201621100839.3U CN201621100839U CN206222476U CN 206222476 U CN206222476 U CN 206222476U CN 201621100839 U CN201621100839 U CN 201621100839U CN 206222476 U CN206222476 U CN 2062224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lit channel
- water
- chamber
- air conditioner
- room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和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上方且用于向所述室内换热器淋水的淋水装置,所述淋水装置设有进水口、分流腔、淋水腔以及连通所述淋水腔的多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分流腔连通,且所述分流腔与所述淋水腔通过多个第一连通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得加湿装置内水量分布均匀,进而保证了各出水口出水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很多空调器室内机上安装有加湿装置,加湿装置位于室内换热器的上方,并与室内换热器间距一距离设置。当需要进行加湿操作时,水从加湿装置的进水口进入,再从加湿装置的出水口喷出至室内换热器。由于水会最先到达邻接进水口的出水口,该出水口处水聚集较多,而远离进水口的出水口的水量较少,如此加湿装置内水量分布不均匀,导致各出水口处的出水不均匀,加湿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旨在使得加湿装置内水量分布均匀,从而保证各出水口出水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和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上方且用于向所述室内换热器淋水的淋水装置,所述淋水装置设有进水口、分流腔、淋水腔以及连通所述淋水腔的多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分流腔连通,且所述分流腔与所述淋水腔通过多个第一连通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分流腔与所述淋水腔通过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设置在两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所述分流腔包括第一分流通道和多个第二分流通道,所述第一分流通道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分流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分流通道和所述出水口之间,多个所述第二分流通道沿所述淋水腔的延伸方向间距排布,且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通过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分流通道连通,并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淋水腔连通。
优选地,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分流通道通过一所述第二连通口连通。
优选地,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通过两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淋水腔连通。
优选地,每一所述第二连通口,位于连接对应的第二分流通道与淋水腔的两所述第一连通口中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分流通道为两个,所述第二连通口为两个,两所述第二连通口分别靠近所述第一分流通道的两端设置。
优选地,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的中部对准对应的所述第二连通口设置,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的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口分别靠近该第二分流通道的两端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和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上方且用于向所述室内换热器淋水的淋水装置,所述淋水装置设有进水口、分流腔、淋水腔以及连通所述淋水腔的多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分流腔连通,且所述分流腔与所述淋水腔通过多个第一连通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分流腔上设置了多个第一连通口,如此经进水口流入到分流腔内的水被分流成多股,并从对应的第一连通口流向淋水腔,也即使得淋水腔具有多个不同位置的进水,避免了从同一位置集中进水导致该处水流量和水压均过大,与该处对应的出水口出水量大,而远离该处的出水口出水量较小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中,多个第一连通口将从分流腔的出水分流成多股后,从而使得水流可以在淋水腔内较为均匀的分布,进而使得不同出水口的出水更加均匀,如此有利于提高加湿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的淋水装置和室内换热器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室内机的淋水装置和室内换热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述淋水装置和室内换热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所述淋水装置沿A-A-A剖面的剖切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淋水装置 | 130 | 第一分流板 |
101 | 进水口 | 140 | 第二分流板 |
102 | 出水口 | 141 | 凸块 |
103 | 第一连通口 | 150 | 第三分流板 |
104 | 第二连通口 | 160 | 第一台阶部 |
110 | 分流腔 | 170 | 第二台阶部 |
111 | 第一分流通道 | 200 | 室内换热器 |
112 | 第二分流通道 | 300 | 挡水板 |
120 | 淋水腔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200及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200上方且用于向所述室内换热器200淋水的淋水装置100,所述淋水装置100设有进水口101、分流腔110、淋水腔120以及连通所述淋水腔120的多个出水口102,所述进水口101与所述分流腔110连通,且所述分流腔110与所述淋水腔120通过多个第一连通口103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淋水装置100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200上方,具体可以是,所述淋水装置100与所述室内换热器200间距设置或贴靠设置。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淋水装置100与所述室内换热器200贴靠设置,如此,经所述出水口102流出的水能够直接顺着所述室内换热器200往下流动,所述室内换热器200对水流起到导流作用,能够减小水的表面张力,从而减小了水流的聚集,使得水流均匀作用在所述室内换热器200上,并随所述室内换热器200温度的升高而蒸发加湿。
所述加湿组件还可包括水箱和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所述水箱和所述进水口101之间的管道上,以将所述水箱中的水经所述进水口101传送到所述分流腔110和所述淋水腔120中。其中,所述水箱为设置在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内部的内部储水箱,或为设置在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外部的外部储水箱,或者为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200下方的接水盘,该接水盘用于收集所述室内换热器200的冷凝水,以将冷凝水循环利用。当然,所述加湿组件的进水口101也可直接通过管道与外部水源接通,而通过一电磁阀或单向阀等阀门控制进水。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分流腔110上设置了多个第一连通口103,如此经进水口101流入到分流腔110内的水被分流成多股,并从对应的第一连通口103流向淋水腔120,也即使得淋水腔120具有多个不同位置的进水,避免了从同一位置集中进水导致该处水流量和水压均过大,与该处对应的出水口102出水量大,而远离该处的出水口102出水量较小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中,多个第一连通口103将从分流腔110的出水分流成多股后,从而使得水流可以在淋水腔120内较为均匀的分布,进而使得不同出水口102的出水更加均匀,如此有利于提高加湿效果。
请结合参考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102可以是设置在所述淋水装置100的底部,以使得水流在所述淋水装置100内从上往下流动。当然,所述出水口102也可以是设置在所述淋水装置100的侧面,以使得水流在所述淋水装置100内水平流动。当所述出水口102设置在所述淋水装置100的侧面时,在该侧面间距设有一挡水板300,水流依靠压力从所述出水口102喷出,并拍打在该挡水板300上,而顺着所述挡水板300往下流动到所述室内换热器200上。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分流腔110与所述淋水腔120通过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口103相连通,如此,从所述进水口101流入到所述分流腔110内的水被两所述第一连通口103分流成两股后流向所述淋水腔120内,从而起到了分流的作用。两所述第一连通口103优选靠近所述分流腔110的两端设置。
为进一步提高两所述第一连通口103的出水均匀性,该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101优选设置在两所述第一连通口103的中间位置。如此,两所述第一连通口103到所述进水口101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水的流动距离相同,因而两所述第一连通口103处的水压相等或近似相等,从而使得两处出水更为均匀。
如图4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流腔110包括第一分流通道111和多个第二分流通道112,所述第一分流通道111与所述进水口101连通;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位于所述第一分流通道111和所述出水口102之间,多个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沿所述淋水腔120的延伸方向间距排布,且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通过第二连通口104与所述第一分流通道111连通,并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103与所述淋水腔120连通。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分流腔110包括第一分流通道111和多个第二分流通道112,相当于该分流腔110形成两级分流结构。水流在所述第一分流通道111内被所述第二连通口104分成多股,该为第一级分流。经过第一级分流后的水各自流入与该第二连通口104对应的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内,并在第二分流通道112内又被分成多股,该为第二级分流。通过两级分流,使得水流更为分散,该分散后的水流能够更为均匀地流入所述淋水腔120内,从而使得所述淋水腔120的出水也更加均匀。
上述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与所述第一分流通道111通过一所述第二连通口104连通,也即所述第二连通口104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的数量相等。例如,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为两个,所述第二连通口104为两个。优选地,两所述第二连通口104分别靠近所述第一分流通道111的两端设置。如此,使得水流能够分散到所述第一分流通道111的两端,从而使得水流的分布范围更广。
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均对应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连通口103,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通过两所述第一连通口103与所述淋水腔120连通。如此,从进水口101进入的一股水流被两所述第二连通口104分成两股,再接着被四个所述第一连通口103分成四股。
为进一步提高出水均匀性,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连通口104,位于连接对应的第二分流通道112与淋水腔120的两所述第一连通口103中间。该实施例中,相当于同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上的两所述第一连通口103,到与该第二分流通道112对应的所述第二连通口104的距离相等,水流动过程中的动能损耗相同,如此到达各个所述第一连通口103处水流的水压一致,从而使得各个所述第一连通口103的出水量相同。
上述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的中部对准对应的所述第二连通口104设置,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的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口103分别靠近该第二分流通道112的两端设置。本实施例中,相当于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的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口103是相对该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的中部对称设置的,且各自靠近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的端部设置,如此可将水流均匀地分散到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的两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淋水装置100具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第一分流板130以将所述空腔分隔成所述淋水腔120与所述分流腔110,所述第一分流板130的两端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之间间距设置,且该间距形成所述第一连通口103。该实施例中,所述淋水装置100呈弯折状,包括一直线段和弧形段,所述第一分流板130也对应呈弯折状。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淋水装置100呈长条形,具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第二分流板140和多个第三分流板150,所述第二分流板140和所述第三分流板150自所述进水口101朝所述出水口102的方向间距分布,且所述第二分流板140和所述第三分流板150均分别沿所述淋水装置100的延伸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三分流板150沿所述淋水装置100的延伸方向间距排布。所述第二分流板140位于所述第三分流板150与所述进水口101之间,且所述第二分流板140与所述进水口101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一分流通道111,所述第二分流板140与所述第三分流板150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所述第三分流板150与所述出水口102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淋水腔120。所述第二分流板140两端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该间距形成所述第二连通口104;位于最外端的两所述第三分流板150的外端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之间也具有间距,该间距以及相邻两所述第三分流板150之间的间距形成所述第一连通口103。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分流板150优选为两个。为能够形成更多的所述第一连通口103,优选地,所述第二分流板140朝向所述第三分流板150的表面设有凸块141,所述凸块141伸入两所述第三分流板150之间,并分别与两所述第三分流板150间距设置。如此,每一所述第三分流板150与所述第二分流板140之间均形成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且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具有两所述第一连通口103:分别为所述第三分流板150与所述空腔内壁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三分流板150与所述凸块141的间距。
所述第一分流通道111左右两端(即沿所述淋水装置100延伸方向的两端)各设有一第一台阶部160,所述第二分流板140位于两所述第一台阶部160中间。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2的左右两端也各设有一第二台阶部170,两所述第三分流板150位于两所述第二台阶部170之间。两所述第一台阶部160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所述第二台阶部170之间的距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换热器;
加湿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上方且用于向所述室内换热器淋水的淋水装置,所述淋水装置设有进水口、分流腔、淋水腔以及连通所述淋水腔的多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分流腔连通,且所述分流腔与所述淋水腔通过多个第一连通口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腔与所述淋水腔通过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口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设置在两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中间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腔包括第一分流通道和多个第二分流通道,所述第一分流通道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所述第二分流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分流通道和所述出水口之间,多个所述第二分流通道沿所述淋水腔的延伸方向间距排布,且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通过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分流通道连通,并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淋水腔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分流通道通过一个所述第二连通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通过两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淋水腔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连通口,位于连接对应的第二分流通道与淋水腔的两所述第一连通口中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流通道为两个,所述第二连通口为两个,两所述第二连通口分别靠近所述第一分流通道的两端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的中部对准对应的所述第二连通口设置,每一所述第二分流通道的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口分别靠近该第二分流通道的两端设置。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00839.3U CN206222476U (zh) | 2016-09-30 | 2016-09-30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00839.3U CN206222476U (zh) | 2016-09-30 | 2016-09-30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22476U true CN206222476U (zh) | 2017-06-06 |
Family
ID=58782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100839.3U Active CN206222476U (zh) | 2016-09-30 | 2016-09-30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2247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05882A (zh) * | 2018-01-30 | 2018-06-0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 |
CN108224562A (zh) * | 2018-01-30 | 2018-06-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 |
CN111912028A (zh) * | 2020-08-14 | 2020-11-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换热器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
-
2016
- 2016-09-30 CN CN201621100839.3U patent/CN20622247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05882A (zh) * | 2018-01-30 | 2018-06-0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 |
CN108224562A (zh) * | 2018-01-30 | 2018-06-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 |
CN108224562B (zh) * | 2018-01-30 | 2024-04-2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 |
CN108105882B (zh) * | 2018-01-30 | 2024-04-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 |
CN111912028A (zh) * | 2020-08-14 | 2020-11-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换热器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
CN111912028B (zh) * | 2020-08-14 | 2021-10-0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换热器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34603B (zh) | 内置分流结构的逆流板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及通道隔板 | |
CN206222476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4534604B (zh) | 外置分流结构的逆流板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及通道隔板 | |
CN205079365U (zh) | 双贯流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103953988B (zh) | 压入管式逆流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联合空调机组 | |
CN206222486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6222469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6222468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5299966B (zh) | 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 |
CN206222492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4515211A (zh) | 分水器及具有其的空调 | |
CN205878679U (zh) | 一种高效热源塔 | |
CN207146549U (zh) |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 |
CN106247461A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6222488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6222481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6037494U (zh) | 一种蒸发器 | |
CN206222474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5079523U (zh) | 一种冰箱回风系统 | |
CN205002230U (zh) | 圆形挂机及空调 | |
CN103234248A (zh) | 压入式立管间接-流体动力喷水室复合型蒸发冷却空调 | |
CN207570015U (zh) | 空调挂机 | |
CN105716187A (zh) | 空气加湿设备 | |
CN206514452U (zh) | 冷风机分水器结构及蒸发式冷风机 | |
CN206583348U (zh) | 一种板翅式换热器插入式布膜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