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60695U - 一种可调节输送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输送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60695U
CN205060695U CN201520722200.8U CN201520722200U CN205060695U CN 205060695 U CN205060695 U CN 205060695U CN 201520722200 U CN201520722200 U CN 201520722200U CN 205060695 U CN205060695 U CN 205060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nveying axis
conveying
belt roller
leathe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222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JI COUNTY JINYING MAGNETIC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JI COUNTY JINYING MAGNETIC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JI COUNTY JINYING MAGNETIC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JI COUNTY JINYING MAGNETIC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222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60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60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60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输送的装置,包括右底架,所述右底架的底部设有下底板,所述下底板与右底架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前斜架与后斜架,所述前斜架与后斜架为对称的平行倾斜结构,所述前斜架与后斜架之间设有皮带辊,所述前斜架的右侧端部与下底板之间设有锁紧螺杆,所述锁紧螺杆上设有锁紧螺母,所述皮带辊上传输有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上安装有送料箱,所述皮带辊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输送轴,所述输送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前斜架与后斜架上,所述前斜架与后斜架上分别安装有皮带辊调节机构,设计简单,结构稳定,对输送物料时的位置,对输送中的皮带可以进行及时调整,输送皮带长久使用进行及时调节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输送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输送的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节输送的装置。
背景技术
铁鳞又称氧化铁皮、氧化皮,通常是指钢材在加热或轧制过程中,由于钢材表面受到氧化而形成氧化铁层,剥落下来的鱼磷状物质。目前,国内用铁鳞制备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干法,即铁鳞一级过筛粗筛→烘干→二级过筛细筛→处理后的铁鳞与碳酸锶按一定比例进行干式混合→造球→铁鳞的氧化处理→预烧→破碎;二是湿法,除主配方的混合方式湿混、入窑方式直接入窑或烘干、造球后入窑不同外,其他与干法相同。
用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铁鳞为原材料生产永磁铁氧体,是我国永磁行业的一项重大技术创新。但是,到目前为止,用铁鳞生产永磁铁氧体的许多企业,其产品质量仍然不稳定。许多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还未实现自动化,加工过程的稳定,会生产出统一标准的产品,易于对产品的工艺过程进行改进与分析,便于得到更加优质的产品。
现有技术中,针对铁鳞加工磁性材料,加工设备没有进行统一的设计与制造,至今无法实现自动化,从加工工艺的每个过程分析,为实现统一的标准,需要设计出一种可调节输送的装置,设计简单,结构稳定,对输送物料时的位置,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对输送中的皮带可以进行及时调整,避免输送皮带长久使用后无法进行调节。
本背景技术部分提供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背景技术信息,其未必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提供总体概述,并不是其全部范围或其全部特征的全面公开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输送的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设计简单,结构稳定,对输送物料时的位置,对输送中的皮带可以进行及时调整,输送皮带长久使用进行及时调节。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可调节输送的装置,包括右底架,所述右底架的底部设有下底板,所述下底板与右底架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前斜架与后斜架,所述前斜架与后斜架为对称的平行倾斜结构,所述前斜架与后斜架之间设有皮带辊,所述前斜架的右侧端部与下底板之间设有锁紧螺杆,所述锁紧螺杆上设有锁紧螺母,所述皮带辊上传输有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上安装有送料箱,所述皮带辊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输送轴,所述输送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前斜架与后斜架上,所述前斜架与后斜架上分别安装有皮带辊调节机构。
所述皮带辊调节机构包括框架板,所述框架板的左侧端与右侧端分别与前斜架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板的中间部位为长槽型结构与输送轴的轮廓对应,所述输送轴可在框架板中间部位的长槽型结构中来回调节,所述框架板的右侧端为直角的固定结构,所述输送轴与框架板右侧端之间连接有输送轴调节螺杆,所述输送轴调节螺杆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卡轴环、右侧端与框架板之间设有输送轴调节螺母,所述卡轴环套接在输送轴端部上进行位置的限定。
进一步的适用范围将通过下文提供的描述而变得显而易见。该实用新型内容中的描述和具体示例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进一步特征中,所述皮带辊包括内滚筒与外滚筒,所述外滚筒固定套接在内滚筒上,所述外滚筒的外侧边缘设有固定块与内滚筒之间设有滚筒螺丝进行锁紧。
在进一步特征中,所述前斜架的左侧部向下设有位置检测器,所述位置检测器对前斜架与下底板之间的位置进行限定与检测。
在进一步特征中,所述前斜架的左侧部向上设有支撑辊,所述支撑辊与前斜架的左侧部之间设有支撑辊架,所述支撑辊架的上部设有支撑口对支撑辊中的支撑辊轴进行支撑,所述后斜架上设有与前斜架上相对称的支撑辊结构,所述前斜架上的支撑辊与后斜架上的支撑辊的顶端相对固定。
在进一步特征中,所述支撑口的两侧边为相对平行并水平面垂直的竖向结构,所述支撑辊轴的端部为两边设有竖向口,所述竖向口与支撑口的两侧边进行限位卡接。
在进一步特征中,所述送料箱与输送皮带之间设有侧挡片,所述侧挡片采用橡胶耐磨材料制作,所述侧挡片中间部位上设有至少一个设有挡片螺母,所述挡片螺母将侧挡片固定在送料箱的下部出料口位置。
在进一步特征中,所述输送轴的端口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卡轴环相对并形成间隙。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可调节输送的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设计简单,结构稳定,对输送物料时的位置,对输送中的皮带可以进行及时调整,输送皮带长久使用进行及时调节。
附图说明
本文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说明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右底架1、下底板11、后斜架12、前斜架13、位置检测器13a、锁紧螺杆14、锁紧螺母14a、皮带辊调节机构15、输送轴调节螺杆15a、输送轴调节螺母15b、卡轴环15c、框架板15d、支撑辊架16、支撑口16a、支撑辊17、支撑辊轴17a、竖向口17b、送料箱2、侧挡片21、挡片螺母22、皮带辊3、外滚筒31、滚筒螺丝31a、内滚筒31b、输送皮带32、输送轴33、凹槽33a。
贯穿附图的若干个示图,相应的标号指示相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描述在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决不是想要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或者用途。为了清楚,在附图中会使用相应的附图标记来标注类似的元件。此处所应用的,短语“A、B和C中的至少一个”应该解释为应用非排他逻辑“或”表示逻辑上的A或B或C。应该理解,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可以以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具体的形状由设计人员根据具体的需求所作的变更仍不应视为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下面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输送的装置,包括右底架1,右底架1的底部设有下底板11,下底板11与右底架1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为对称的平行倾斜结构,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之间设有皮带辊3,前斜架13的右侧端部与下底板11之间设有锁紧螺杆14,锁紧螺杆14上设有锁紧螺母14a,皮带辊3上传输有输送皮带32,输送皮带32上安装有送料箱2,皮带辊3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输送轴33,输送轴3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上,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上分别安装有皮带辊调节机构15。
皮带辊调节机构15包括框架板15d,框架板15d的左侧端与右侧端分别与前斜架13的上部固定连接,框架板15d的中间部位为长槽型结构与输送轴33的轮廓对应,输送轴33可在框架板15d中间部位的长槽型结构中来回调节,框架板15d的右侧端为直角的固定结构,输送轴33与框架板15d右侧端之间连接有输送轴调节螺杆15a,输送轴调节螺杆15a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卡轴环15c、右侧端与框架板15d之间设有输送轴调节螺母15b,卡轴环15c套接在输送轴33端部上进行位置的限定。皮带辊3包括内滚筒31b与外滚筒31,外滚筒31固定套接在内滚筒31b上,外滚筒31的外侧边缘设有固定块与内滚筒31b之间设有滚筒螺丝31a进行锁紧。前斜架13的左侧部向下设有位置检测器13a,位置检测器13a对前斜架13与下底板11之间的位置进行限定与检测。前斜架13的左侧部向上设有支撑辊17,支撑辊17与前斜架13的左侧部之间设有支撑辊架16,支撑辊架16的上部设有支撑口16a对支撑辊17中的支撑辊轴17a进行支撑,后斜架12上设有与前斜架13上相对称的支撑辊17结构,前斜架13上的支撑辊17与后斜架12上的支撑辊17的顶端相对固定。支撑口16a的两侧边为相对平行并水平面垂直的竖向结构,支撑辊轴17a的端部为两边设有竖向口17b,竖向口17b与支撑口16a的两侧边进行限位卡接。送料箱2与输送皮带32之间设有侧挡片21,侧挡片21采用橡胶耐磨材料制作,侧挡片21中间部位上设有至少一个设有挡片螺母22,挡片螺母22将侧挡片21固定在送料箱2的下部出料口位置。输送轴33的端口上设有凹槽33a,凹槽33a与卡轴环15c相对并形成间隙。
皮带辊3安装在送料箱2的底部进行输送,在输送皮带32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松弛状态可以进行及时的调节。
实际工作时,一种可调节输送的装置,包括右底架1,右底架1对整个底部的右侧结构进行固定,并保证支撑作用。右底架1的后侧端部还设有定位轴与底部的地面进行定位,进一步确定右底架1的位置固定。
右底架1的底部设有下底板11,下底板11整体为一整块钢板结构,与其他的部件进行连接时,可以直接进行焊接或者开孔进行安装。下底板11的重量与面积决定整个结构的稳定支撑效果,进一步稳固的安装各个原件。
下底板11与右底架1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相互对称,形成对应的夹持结构,对装置进行安装,通过前斜架13、后斜架12与下底板11及右底架1即形成稳定的安装结构,保证了整体效果的稳定性。
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为对称的平行倾斜结构,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相互平行,进行夹持皮带辊3,保证皮带辊3稳定的运行,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为对称的平行并形成倾斜结构与所要供给的物料口对应进行安装,方便对物料的输送,实现稳定的输送物料,而且可以根据输送的具体情况对物料的输送方向进行调节。
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之间设有皮带辊3,皮带辊3为滚动式结构,对物料进行输送物料的皮带进行支撑,保证安装结构实现稳定的同时并实现其对输送皮带32的稳定支撑。
前斜架13的右侧端部与下底板11之间设有锁紧螺杆14,前斜架13与下底板11之间可以采用焊接的结构,进行固定安装,也可以采用锁紧螺杆14的结构进行安装,可以保证其结构稳定的同时,并对前斜架13的位置进行调节,可以拉动前斜架13的位置,实现对皮带辊3的相对夹持与夹紧,并实现方便的安装与调节,相对固定结构更加具有可操纵与维修性。
锁紧螺杆14上设有锁紧螺母14a,锁紧螺母14a直接转动可以对锁紧螺杆14进行锁紧,实现对前斜架13右部位置的可调节性。
皮带辊3上传输有输送皮带32,输送皮带32对物料进行输送,输送皮带32与现有技术中的矿山机械中的输送皮带相同。
输送皮带32上安装有送料箱2,送料箱2中装有大量的铁鳞粉,通过输送皮带32逐渐的输送至加工装置中。
皮带辊3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输送轴33,送料箱2对皮带辊3进行支撑,保证皮带辊3的稳定运行。
输送轴3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上,通过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与输送轴33进行支撑后对皮带辊3进行进一步的支撑,采用简单的结构,可以保证输送的效果稳定,不会轻易的改变位置,进一步的保证稳定输送结构,皮带辊3间接的与底部的固定结构进行连接,结构稳定,易于实现,输送效果稳定。
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上分别安装有皮带辊调节机构15,皮带辊调节机构15可以对皮带辊3的位置进行调节,保证其结构稳定的进行调节,在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上分别安装有皮带辊调节机构15保证皮带辊3的两侧位置都能够稳定的实现调节,调节后的效果稳定而且对称的调节,保证皮带辊3两端的位置始终处于对称的输送效果,进一步保证输送皮带32被张紧时,可以受力平衡,稳定的输送效果。
皮带辊调节机构15包括框架板15d,框架板15d是调节皮带辊3的框架结构,皮带辊3在框架结构内稳定的进行位置的调节,保证皮带辊3不会逃出框架板15d的结构,实现在框架板15d中进行滚动实现输送效果,即使出现皮带辊3偏离的情况,也不会有较大位置的便宜,始终保持其稳定进行输送,仅仅的局部的偏离效果。框架板15d与前斜架13进行连接,可以进一步的增强前斜架13的结构更加稳固,前斜架13与框架板15d之间相对稳定焊接,保证一体化,更进一步的提高皮带辊3安装时结构的稳定性。
框架板15d的左侧端与右侧端分别与前斜架13的上部固定连接,框架板15d的左侧端与右侧端限定皮带辊3调节时的具体位置,实现其结构稳定,也限定了皮带辊3进行安装后不会逃离出框架板15d的左右两端,通过框架板15d的左侧端与右侧端位置的加长与减小,可以实现对皮带辊3位置调节的加宽与缩小,根据使用情况而定,可以进行选择性的使用。
框架板15d的中间部位为长槽型结构与输送轴33的轮廓对应,输送轴33上安装有皮带辊3,通过输送轴33与皮带辊3的轮廓对应,保证皮带辊3在运行时尽量的卡住皮带辊3两端的输送轴33,不会再运动时产生抖动,尽量保证框架板15d的中间部位与输送轴33的轮廓对应,可以提高皮带辊3长期运行的稳定效果。
输送轴33可在框架板15d中间部位的长槽型结构中来回调节,通过输送轴33的端部位置在框架板15d中间部位来回的调节,实现对输送轴33的限位效果,便于其位置固定与位置的调节。
框架板15d的右侧端为直角的固定结构,通过框架板15d右侧端直角结构可以增强框架板15d的支撑效果,对框架板15d的支撑,保证框架板15d始终处于稳定的支撑状态。
输送轴33与框架板15d右侧端之间连接有输送轴调节螺杆15a,输送轴调节螺杆15a既是调节输送轴33位置的螺杆,简单的螺杆机构进行调节,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造与安装的工艺都比较简单,而且效果比较稳定,可以进行长期的使用,使用后损坏更换起来相对其他结构较简单。
输送轴调节螺母15b被输送轴调节螺母15b进行锁紧,就可以实现输送轴33位置的拉动与推动,输送皮带32在运动中会持续的拉住皮带辊3的位置,输送轴33被调节后始终拉住皮带辊3,两者作用力相互平衡,实现稳定支撑结构,实现运动平衡效果。
输送轴调节螺母15b既是调节输送轴33位置的螺母,即简单的螺母,通用性较强,更换使用比较方便。
输送轴调节螺杆15a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卡轴环15c、卡轴环15c与输送轴33的端部直接进行套接,固定住输送轴33的位置,卡轴环15c与输送轴调节螺杆15a进行连接,对输送轴33进行拉住,在输送轴33的位置被卡轴环15c限定后,输送轴调节螺杆15a对卡轴环15c进行调节,此情况下卡轴环15c、输送轴调节螺杆15a及输送轴33其任意原件损坏,都可实现较快的拆卸效果,而且各个原件的通用性较强,简易的安装,简单的更换,松开输送轴调节螺母15b就可以拿下卡轴环15c、输送轴调节螺杆15a,直接切割或焊接即可以修复,避免其他设备原件不能够及时通用的效果,影响生产。
输送轴调节螺杆15a的右侧端与框架板15d之间设有输送轴调节螺母15b,输送轴调节螺母15b对输送轴调节螺杆15a进行螺纹连接,实现简单的锁紧与调节,易于操作。
卡轴环15c套接在输送轴33端部上进行位置的限定,卡轴环15c套接在输送轴33,对输送轴33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其使用时稳定,而且两者直接相对具有细微间隙,取下方便,维修成本低。
皮带辊3包括内滚筒31b与外滚筒31,采用内外滚筒结构,外滚筒31的结构大于内滚筒31b的结构,外滚筒31将内滚筒31b包裹在其中,实现防护的效果,不管是粉尘与其他的颗粒物体及重物对内滚筒31b中旋转时所需的轴承,都具有严密的保护结构,避免因为其他颗粒与粉尘或异物对内滚筒31b中的轴承导致损坏,保证其长期的使用效果。
外滚筒31固定套接在内滚筒31b上,实现外滚筒31与外部的输送皮带32进行长期摩擦,内滚筒31b在外滚筒31中进行长期的保护,损坏后更换外滚筒31即可,方便可靠,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外滚筒31的外侧边缘设有固定块与内滚筒31b之间设有滚筒螺丝31a进行锁紧,内滚筒31b的外边面与外滚筒31的内部进行吻合连接后,滚筒螺丝31a与外滚筒31的外侧边缘固定实现内外滚筒的连接结构,设计较简单,可以实现外滚筒31与内滚筒31b其中任意原件损坏后的迅速脱离,进行维护与调试。
前斜架13的左侧部向下设有位置检测器13a,在前斜架13上的物料较多时,会压住前斜架13的位置,此时位置检测器13a会及时的检测到,决定整个架体工作处于过载情况下,此时及时的停下,进行调整,进一步的保证整个结构运行不会超载,位置固定,长久使用的下过。
位置检测器13a对前斜架13与下底板11之间的位置进行限定与检测。
前斜架13的左侧部向上设有支撑辊17,支撑辊17对输送皮带32的左侧部位置进行支撑,进一步保证输送皮带32在进行输送时,可以稳定输送物料,不会因为输送皮带32是软质的橡胶输送皮带,被压下,而产生漏原料的状态。
支撑辊17与前斜架13的左侧部之间设有支撑辊架16,支撑辊架16对支撑辊17的位置进行支撑,保证输送皮带32的方向与前斜架13的倾斜位置,两者相对处于平行位置,可以更好的输送物料。
支撑辊架16的上部设有支撑口16a对支撑辊17中的支撑辊轴17a进行支撑,支撑口16a与支撑辊轴17a进行可接,通过输送皮带32限定支撑辊轴17a不会脱离支撑口16a,实现了简易的卡接效果,在支撑辊17磨损后,直接抬起输送皮带32的位置,便可以实现对支撑辊17的更换。
后斜架12上设有与前斜架13上相对称的支撑辊17结构,保证两侧结构是对称的安装结构对输送皮带32的两侧进行对称性的支撑。
前斜架13上的支撑辊17与后斜架12上的支撑辊17的顶端相对固定,其中两个支撑辊17的内侧端点对应,可以调节两个支撑辊17内侧对应的位置,实现支撑辊17与支撑辊17的V型支撑结构,更进一步的保证物料不会遗漏出。
支撑口16a的两侧边为相对平行并水平面垂直的竖向结构,支撑辊轴17a的端部为两边设有竖向口17b,竖向口17b与支撑口16a的两侧边进行限位卡接,支撑口16a的两侧边与支撑辊轴17a端部的侧边对应,保证其竖向的定位结构,稳定的实现卡接效果。
送料箱2与输送皮带32之间设有侧挡片21,侧挡片21在送料箱2出料时与输送皮带32对应,形成类似密闭结构的挡住效果,实现物料尽可能少的遗漏到外部,提高送料的效率。
侧挡片21采用橡胶耐磨材料制作,在进行接触时,摩擦时既形成密闭结构,长久的摩擦,而橡胶的摩擦效果较好,高碳含量的橡胶摩擦效果会显著增强。
侧挡片21中间部位上设有至少一个设有挡片螺母22,挡片螺母22将侧挡片21进行限定与输送皮带32之间进行位置的固定,挡住下料的遗漏,提高输送效率。
挡片螺母22将侧挡片21固定在送料箱2的下部出料口位置,进一步的保证输送物料较方便。
输送轴33的端口上设有凹槽33a,在输送轴33与卡轴环15c进行拆卸时,为保证拆卸方便,留有缺口进行撬开卡轴环15c与输送轴33的位置,实现凹槽33a与卡轴环15c相对并形成间隙,便于拆卸方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右底架1、下底板11、后斜架12、前斜架13、位置检测器13a、锁紧螺杆14、锁紧螺母14a、皮带辊调节机构15、输送轴调节螺杆15a、输送轴调节螺母15b、卡轴环15c、框架板15d、支撑辊架16、支撑口16a、支撑辊17、支撑辊轴17a、竖向口17b、送料箱2、侧挡片21、挡片螺母22、皮带辊3、外滚筒31、滚筒螺丝31a、内滚筒31b、输送皮带32、输送轴33、凹槽33a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7)

1.一种可调节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右底架(1),所述右底架(1)的底部设有下底板(11),所述下底板(11)与右底架(1)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所述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为对称的平行倾斜结构,所述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之间设有皮带辊(3),所述前斜架(13)的右侧端部与下底板(11)之间设有锁紧螺杆(14),所述锁紧螺杆(14)上设有锁紧螺母(14a),所述皮带辊(3)上传输有输送皮带(32),所述输送皮带(32)上安装有送料箱(2),所述皮带辊(3)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输送轴(33),所述输送轴(3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上,所述前斜架(13)与后斜架(12)上分别安装有皮带辊调节机构(15),所述皮带辊调节机构(15)包括框架板(15d),所述框架板(15d)的左侧端与右侧端分别与前斜架(13)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板(15d)的中间部位为长槽型结构与输送轴(33)的轮廓对应,所述输送轴(33)可在框架板(15d)中间部位的长槽型结构中来回调节,所述框架板(15d)的右侧端为直角的固定结构,所述输送轴(33)与框架板(15d)右侧端之间连接有输送轴调节螺杆(15a),所述输送轴调节螺杆(15a)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卡轴环(15c)、右侧端与框架板(15d)之间设有输送轴调节螺母(15b),所述卡轴环(15c)套接在输送轴(33)端部上进行位置的限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辊(3)包括内滚筒(31b)与外滚筒(31),所述外滚筒(31)固定套接在内滚筒(31b)上,所述外滚筒(31)的外侧边缘设有固定块与内滚筒(31b)之间设有滚筒螺丝(31a)进行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斜架(13)的左侧部向下设有位置检测器(13a),所述位置检测器(13a)对前斜架(13)与下底板(11)之间的位置进行限定与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斜架(13)的左侧部向上设有支撑辊(17),所述支撑辊(17)与前斜架(13)的左侧部之间设有支撑辊架(16),所述支撑辊架(16)的上部设有支撑口(16a)对支撑辊(17)中的支撑辊轴(17a)进行支撑,所述后斜架(12)上设有与前斜架(13)上相对称的支撑辊(17)结构,所述前斜架(13)上的支撑辊(17)与后斜架(12)上的支撑辊(17)的顶端相对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口(16a)的两侧边为相对平行并水平面垂直的竖向结构,所述支撑辊轴(17a)的端部为两边设有竖向口(17b),所述竖向口(17b)与支撑口(16a)的两侧边进行限位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箱(2)与输送皮带(32)之间设有侧挡片(21),所述侧挡片(21)采用橡胶耐磨材料制作,所述侧挡片(21)中间部位上设有至少一个设有挡片螺母(22),所述挡片螺母(22)将侧挡片(21)固定在送料箱(2)的下部出料口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输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轴(33)的端口上设有凹槽(33a),所述凹槽(33a)与卡轴环(15c)相对并形成间隙。
CN201520722200.8U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可调节输送的装置 Active CN205060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2200.8U CN205060695U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可调节输送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2200.8U CN205060695U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可调节输送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60695U true CN205060695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87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22200.8U Active CN205060695U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可调节输送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6069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8397A (zh) * 2016-08-04 2016-11-09 岑溪市藤超机械有限公司 磨边机纠偏装置
CN109715532A (zh) * 2016-09-21 2019-05-03 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输送机的进料和出料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8397A (zh) * 2016-08-04 2016-11-09 岑溪市藤超机械有限公司 磨边机纠偏装置
CN109715532A (zh) * 2016-09-21 2019-05-03 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输送机的进料和出料组件
CN109715532B (zh) * 2016-09-21 2021-08-17 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输送机的进料和出料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38342U (zh) 一种粉末输送设备
CN205060695U (zh) 一种可调节输送的装置
CN203545047U (zh) 用于菊花杀青机中的胎菊摊平装置
CN205060681U (zh) 一种结构稳固的可调节输送料斗
CN203997987U (zh) 一种可筛选的输送设备
CN201971490U (zh) 一种输送带自动定中心装置
CN104108560B (zh) 一种粉末输送设备
CN204896525U (zh) 链驱带式给煤机
CN104071526A (zh) 覆盖诱导装置
CN201036762Y (zh) 程控高频电磁浮选机
CN207205138U (zh) 一种自动滚笼机
CN205837866U (zh) 一种槽钢下料机传送架
CN204954004U (zh) 一种铣边机对中梁装置
CN205366839U (zh) 一种具有防胶带跑偏功能的胶带提升机
CN204624510U (zh) 皮带自动定位装置
CN104384015A (zh) 一种双辊磁选机
CN204320381U (zh) 一种防卡料砂岩破碎机
CN104324775B (zh) 一种辊压机侧挡板
CN204038517U (zh) 一种自动化的称重输送装置
CN103449162A (zh) 一种犁式卸料器
CN210700613U (zh) 干法永磁辊带式强磁选机的传输系统
CN203997786U (zh) 覆盖诱导装置
CN103691512A (zh) 对辊破碎机
AU2011363699B2 (en) Automatic anti-slanting adjusting roller for belt conveyer
CN209426832U (zh) 一种用于门业加工的转运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