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46558U - 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46558U
CN205046558U CN201520639191.6U CN201520639191U CN205046558U CN 205046558 U CN205046558 U CN 205046558U CN 201520639191 U CN201520639191 U CN 201520639191U CN 205046558 U CN205046558 U CN 205046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foundation ditch
unearthed
reverse
supporting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391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志鹏
李建亭
吴昊
林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391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46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46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465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包括:立设于基坑内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柱;设于所述第一立柱之上的支座;形成于所述支座之上的第一加高柱;支设于所述第一加高柱之间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加高柱的顶部齐平;以及形成于所述支撑梁和所述第一加高柱之间的加腋梁。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梁在保证基坑安全的前提下,调整出施工需要的空间,为逆作法施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采用形成门型结构的支撑梁结构,支撑梁产生的自重会在拱角处出现一个与基坑内支撑轴线向内的压力反方向的推力,故能抵消部分基坑向内的被动土压力值,提供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

Description

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
背景技术
逆作法施工中,对出土洞口的内支撑设计一般情况下均设计为平直的一条钢筋混凝土梁体,如图1所示,在基坑内立设有钢立柱101,在钢立柱101上设置支座102,支座10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直梁12支设于出土洞口处,该直梁12与支座102平齐,在直梁12的旁边设有栈桥梁103,该直梁12顶面标高基本同楼层面,但当楼层面有不能进行移除的管线或是需要增加出土洞口下的操作高度时,这种平直式的梁体将阻碍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平直支撑梁会阻碍施工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包括:
立设于基坑内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柱;
设于所述第一立柱之上的支座;
形成于所述支座之上的第一加高柱;
支设于所述第一加高柱之间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加高柱的顶部齐平;以及
形成于所述支撑梁和所述第一加高柱之间的加腋梁。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梁在保证基坑安全的前提下,调整出施工需要的空间,为逆作法施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采用形成门型结构的支撑梁结构,支撑梁产生的自重会在拱角处出现一个与基坑内支撑轴线向内的压力反方向的推力,故能抵消部分基坑向内的被动土压力值,提供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立设于所述基坑内且与所述第一立柱相邻的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之上设有支座和第二加高柱,所述第二加高柱和所述第一加高柱之间设有第一反向腋梁。
本实用新型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加高柱低于所述第一加高柱,所述第一反向腋梁呈自所述第一加高柱至所述第二加高柱的倾斜状。
本实用新型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反向腋梁底部与所述第二立柱支设的支座的底部平齐。
本实用新型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立设于所述基坑内且与所述第二立柱相邻的第三立柱,所述第三立柱和所述第二加高柱之间设有第二反向腋梁,所述第二反向腋梁呈自所述第二立柱至所述第三立柱的倾斜状。
本实用新型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立柱之上设有支座。
本实用新型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反向腋梁的底部与所述第三立柱之上的支座的底部平齐。
本实用新型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腋梁具有倾斜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平直式梁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用于基坑内对出土洞口的支撑,如图2中虚线所示的直梁12,为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标高同楼层面的支撑结构,在需要增加出土洞口的操作高度时,该直梁12就阻碍了逆作法施工。本实用新型将出土洞口的支撑梁优化为门型支撑梁,通过需要的空间高度参数提出需要加高梁体的具体数值,该支撑梁架设于加高柱之间,通过加高柱调整了支撑梁的高度,且在支撑梁两侧设置反向腋梁,底部设置加腋梁,使得内撑力平缓的传递给其他部分的结构上。该门型的支撑梁下方为出土洞口,为机械设备的通过提供了方便,解决了平直式梁体的阻碍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梁和反向腋梁整体产生的自重会在拱角处出现一个与基坑内支撑轴线向内的压力反方向的推力,可以部分抵消基坑向内的被动土压力值,提高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进行说明。
参阅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2,对本实用新型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包括第一立柱211、支座22、第一加高柱231、支撑梁24、以及加腋梁25,第一立柱211支设于基坑内,且第一立柱211相对设置,第一立柱211立设于出土洞口11的两侧,支座22设于第一立柱211之上,支座22的顶部标高与楼层面齐平,支座2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一加高柱231形成于支座22之上,该第一加高柱231为混凝土柱结构,支撑梁24形成于第一加高柱231之间,该支撑梁24的顶部与第一加高柱231的顶部齐平,支撑梁24架设于出土洞口处,加腋梁25形成于支撑梁24和第一加高柱231之间。通过支撑梁24、第一加高柱231和加腋梁25就形成了在出土洞口11处的门型内支撑梁结构,通过第一加高柱231加高了支撑梁24的高度,使其高于楼层面,这样根据需要的空间高度调整第一加高柱231的高度即可,为逆作法施工提供了便利。
在基坑内立设有多个立柱,较佳为钢立柱,在距第一立柱211一定间隔处立设有第二立柱212,与第二立柱212一定间隔处立设有第三立柱213。第二立柱212之上设有支座22和第二加高柱232,该第二加高柱232和第一加高柱213之间设有第一反向腋梁261,位于支撑梁24处的第一加高柱231外侧的第二立柱212和第一加高柱231之间形成的第一反向腋梁261呈倾斜状态。第一反向腋梁261靠近支撑梁24的一侧高于远离支撑梁24的一侧。该第二加高柱232低于位于第一加高柱231,第一反向腋梁261呈自第一加高柱231至第二加高柱232的倾斜状,第一反向腋梁261为混凝土结构,该第一反向腋梁261的底部标高与支座22的底部平齐。
在支撑梁24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反向腋梁261,在其中一侧的第一反向腋梁261的外侧设有第二反向腋梁262,通过增加反向腋梁的形式将内支撑力平缓的传递给其他部分的结构上,以此确保结构的受力稳定。第二反向腋梁262设于第三立柱213上的支座22和第二加高柱232之间,该第二反向腋梁262也呈倾斜状态,第二反向腋梁262呈自第二立柱212至第三立柱213的倾斜状。支撑梁24、第一反向腋梁261、以及第二反向腋梁262产生的自重会在拱角处出现一个与基坑内撑轴线向内的压力反方向的推力,可以抵消部分基坑内的被动土压力值,提高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第一反向腋梁261和第二反向腋梁262为梯形结构,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平直式结构,该呈倾斜状态的第一反向腋梁261和第二反向腋梁262可以将内支撑力平缓的传递给其他部分的结构上,形成较好的受力体系。如图5所示,第一反向腋梁26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内插设绑扎有横纵钢筋、以及箍筋,钢筋绑扎完成后,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一反向腋梁。
如图4所示,第一加高柱231和支座22也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内均设有横纵钢筋和箍筋,然后浇筑混凝土而形成。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反向腋梁261、第二反向腋梁262和支撑梁24均为混凝土浇筑结构,待钢筋铺设绑扎完成后,浇筑混凝土就形成了第一反向腋梁261、第二反向腋梁262和支撑梁24。
加腋梁25设于支撑梁24和第一加高柱231之间,该加腋梁25为三角形结构,具有倾斜面。
第一加高柱231和第二加高柱232为浇筑的混凝土结构柱,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柱模板内绑扎横纵钢筋,纵向钢筋沿着第一加高柱231和第二加高柱232的周缘间隔设置,在纵向钢筋之间设置箍筋,形成稳定牢固的钢筋结构,然后在浇筑混凝土形成了加高柱。
在第一反向腋梁261和第二反向腋梁262内设有贯穿的对拉螺栓,以增强第一反向腋梁261和第二反向腋梁262第三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梁在保证基坑安全的前提下,调整出施工需要的空间,为逆作法施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采用形成门型结构的支撑梁结构,支撑梁产生的自重会在拱角处出现一个与基坑内支撑轴线向内的压力反方向的推力,故能抵消部分基坑向内的被动土压力值,提供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设于基坑内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立柱;
设于所述第一立柱之上的支座;
形成于所述支座之上的第一加高柱;
支设于所述第一加高柱之间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顶部与所述第一加高柱的顶部齐平;以及
形成于所述支撑梁和所述第一加高柱之间的加腋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设于所述基坑内且与所述第一立柱相邻的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之上设有支座和第二加高柱,所述第二加高柱和所述第一加高柱之间设有第一反向腋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高柱低于所述第一加高柱,所述第一反向腋梁呈自所述第一加高柱至所述第二加高柱的倾斜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向腋梁底部与所述第二立柱支设的支座的底部平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设于所述基坑内且与所述第二立柱相邻的第三立柱,所述第三立柱和所述第二加高柱之间设有第二反向腋梁,所述第二反向腋梁呈自所述第二立柱至所述第三立柱的倾斜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立柱之上设有支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向腋梁的底部与所述第三立柱之上的支座的底部平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腋梁具有倾斜面。
CN201520639191.6U 2015-08-24 2015-08-24 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46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39191.6U CN205046558U (zh) 2015-08-24 2015-08-24 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39191.6U CN205046558U (zh) 2015-08-24 2015-08-24 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46558U true CN205046558U (zh) 2016-02-24

Family

ID=55340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3919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46558U (zh) 2015-08-24 2015-08-24 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465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3510A (zh) * 2015-08-24 2015-12-02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3510A (zh) * 2015-08-24 2015-12-02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1659A (zh) 大直径管幕支护下暗挖施工超浅埋大断面地铁车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912098A (zh) 一种深基坑支撑梁板与结构板结合施工方法
CN103362523B (zh) 软弱围岩隧道洞口外套拱吊模衬砌方法
CN106088102A (zh) 格构式组合钢板桩水泥土复合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3898916A (zh) 迷你桩复合式支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563147B (zh) 适用于岩溶区的组合结构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11173304A (zh) 一种砖混结构房屋改造承重墙增设门洞加固方法
CN205046558U (zh) 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
CN103541371A (zh) 热力管沟跨越预留地铁车站的承托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103276729A (zh) 一种活动钢护筒及采用此钢护筒进行灌注桩施工方法
CN103498574B (zh) 砌筑墙体内后增芯柱抗震加固方法
CN102691267A (zh) 一种外置整体操作平台高墩施工方法
CN204040042U (zh) 一种超大超深人工挖孔桩支护结构
JP6539718B1 (ja) 地下構造物の施工方法
CN203531010U (zh) 热力管沟跨越预留地铁车站的承托平台
CN207228124U (zh) 用于深基坑支护的格构锚结构
CN104806018A (zh) 钢框木模组合模板施工工艺
CN105113510A (zh) 逆作法中基坑出土洞口的内支撑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405412B (zh) 地铁暗挖隧道横通道施工构件
CN205116215U (zh) 支撑式挡墙结构
CN108560566A (zh) 组合式可回收钢管柱及其深基坑支护方法
CN208517947U (zh) 组合式可回收钢管柱
CN102704958A (zh) 一种大断面地下洞室开挖支护的施工方法
CN203022018U (zh) 填海区域厂房柱基础
CN208219667U (zh) 基于排桩与内支撑的基坑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