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46056U - 一种油页岩干馏炉布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页岩干馏炉布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46056U
CN205046056U CN201520769472.3U CN201520769472U CN205046056U CN 205046056 U CN205046056 U CN 205046056U CN 201520769472 U CN201520769472 U CN 201520769472U CN 205046056 U CN205046056 U CN 2050460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distribution pipe
layer
air
gas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694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静儒
孙灿辉
刘洪鹏
高飞
王擎
秦宏
张立栋
华泽嘉
迟铭书
贾春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207694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460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46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460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ffle Furnaces And Rotary Kil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油页岩干馏炉布气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在炉墙的炉膛内置有中心配气管,中心配气管的下端为进气口,在中心配气管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四层气流喷孔,每层气流喷孔均设有12-20个气流喷孔,相邻两层气流喷孔呈交错排列,在中心配气管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四层布气管,每层布气管均有6-10根均布的布气管,相邻两层布气管呈交错排列,在布气管上均设置斜向下喷气孔,在中心配气管下端呈90°夹角的一段弯管内置有十字形导叶。具有结构合理,干馏炉内布气均匀,干馏充分、完全、产量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油页岩干馏炉布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页岩干馏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油页岩干馏炉布气装置。
背景技术
油页岩干馏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至温度450℃~550℃,使其热解,生成页岩油、页岩半焦和热解气。油页岩干馏曾经也称为油页岩低温干馏,有别于煤与油页岩的中温700℃干馏和高温900℃干馏。
目前,国内传统干馏炉的布气装置的结构是:在干馏炉的周边设置一个环形通道,热载体气流从环形通道的外侧进入,环形通道的内侧开有若干气流喷孔,热载体气流进入环形通道后,再通过气流喷孔向炉内喷入,通过气流喷孔喷入炉内的热载体气流与炉内被干馏物料发生混合,将热量传输给被干馏物料,使被干馏物料达到一定温度后实现干馏。由于热载体气流从气流喷孔喷出后需要穿越料层,因此距离喷孔距离近的物料得到的热量较多,升温较快、较高,而远离喷孔的物料得到的热量则较少,升温较慢、较低,实践证明距离喷孔1.4m以上的物料几乎不会与热载体气流直接接触,只能依靠物料之间的相互传导吸收热量。因此在干馏炉的同一截面上的物料的受热程度很不均匀,温度场的分布也很不均匀,距离喷孔近的物料被干馏了,而距离喷孔远的物料则没有被干馏,大大降低了干馏的效率。由于这一原因,传统干馏炉的直径都在2.8m以下,最大日处理量不会超过100t,限制了干馏炉向大型化发展。例如抚顺式干馏炉的内径为2.6m,日处理量为80~100t。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干馏炉使用环形通道作为布气结构造成在同一截面上物料的受热程度不均匀,温度场分布不均匀,气流穿越距离有限,干馏炉处理能力受到限制等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干馏炉内布气均匀,干馏充分、完全、产量高的油页岩干馏炉布气装置。
实现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页岩干馏炉布气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炉墙,在炉墙的炉膛内置有中心配气管,中心配气管的下端为进气口,在中心配气管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四层气流喷孔,每层气流喷孔沿中心管一周均匀设有12-20个气流喷孔,使每层每根布气管的正下方和相邻两个布气管的夹角中间的正下方均有一个气流喷孔,相邻两层气流喷孔呈交错排列,亦即从下至上的第一层气流喷孔与第三层气流喷孔排列相同、第二层气流喷孔与四层排列相同,在中心配气管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四层布气管,每层布气管均有6-10根均布的布气管组成,相邻两层布气管呈交错排列,在每根布气管上两侧分别按照等环截面法设置10-20个斜向下的喷气孔,喷气孔沿着炉膛半径方向从内向外依次增大,亦即从下至上的第一层布气管向下喷气孔与第三层布气管向下喷气孔排列相同、第二层布气管向下喷气孔与第四层布气管向下喷气孔排列相同,第一层布气管位于第一层气流喷孔与第二层气流喷孔之间,第二层布气管位于第二层气流喷孔与第三层气流喷孔之间,第三层布气管位于第三层气流喷孔与第四层气流喷孔之间,第四层布气管位于第四层气流喷孔的上方;在中心配气管下端呈90°夹角的一段弯管内置有十字形导叶。
所述十字形导叶的长度超出中心配气管下端呈90°夹角的一段弯管上水平、右垂直平面的距离均为a。
本实用新型的干馏炉布气装置,由于采用结构合理的多层交错布气方式,使干馏炉内布气均匀,干馏充分、完全、产量高。经理论推算表明,当干馏炉的内径达到3.3m时,干馏炉的油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干馏炉的日处理量可以达到300t;当干馏炉的内径达到3.8m时,干馏炉的日处理量可以达到500t以上;当干馏炉的内径达到5m时,干馏炉日处理量可以达到1000t左右。这一新型布气装置对干馏炉的大型化、对减少干馏炉建设的单位投资、对降低运行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干馏炉布气装置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L-L(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是H-H(B-B)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C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1中J-J(D-D)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1中K-K(E-E)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1中F-F剖视示意图。
图中:图中:1炉墙,2炉膛,3进气口,4十字形导叶,5中心配气管,6第一层布气管,7气流喷孔,8向下喷气孔,12第二层布气管,13第三层布气管,14第四层布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7,本实用新型的干馏炉布气装置包括炉墙1,在炉墙1的炉膛2内置有中心配气管5,中心配气管5的下端为进气口3。在中心配气管5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四层气流喷孔,每层气流喷孔沿中心管一周均匀设有12-20个气流喷孔7,使每层每根布气管的正下方和相邻两个布气管的夹角的正下方均有一个气流喷孔,相邻两层气流喷孔呈交错排列,亦即从下至上的第一层气流喷孔与第三层气流喷孔排列相同、第二层气流喷孔与四层排列相同。在中心配气管5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四层布气管,每层布气管均有6-10根均布的布气管组成,相邻两层布气管呈交错排列,在每层每根布气管上两侧分别按照等环截面法设置10-20个斜向下喷气孔8,喷气孔沿着炉膛半径方向从内向外依次增大,亦即从下至上的第一层布气管6向下喷气孔与第三层布气管13向下喷气孔排列相同、第二层布气管12向下喷气孔与第四层布气管14向下喷气孔排列相同,第一层布气管6位于第一层气流喷孔与第二层气流喷孔之间,第二层布气管12位于第二层气流喷孔与第三层气流喷孔之间,第三层布气管13位于第三层气流喷孔与第四层气流喷孔之间,第四层布气管14位于第四层气流喷孔的上方;在中心配气管5下端呈90°夹角的一段弯管内置有十字形导叶4,
所述十字形导叶4的长度超出中心配气管5下端呈90°夹角的一段弯管上水平、右垂直平面的距离均为a。
工作时:热载体气流从中心配气管5的进气口3,经十字形导叶4进入中心配气管5后,一部分气体通过中心配气管5上的四层气流喷孔喷入干馏炉的炉膛2;一部分气体进入与中心配气管5连接的四层布气管,再通过四层配气管上的两侧斜向下喷气孔8喷入干馏炉的炉膛2。通过层层均匀布气使每个气流喷孔喷出的热载体气流需要穿越的距离大大缩短,使喷入炉膛2内的气流形成混流,从而使同一截面处的各处的气流、温度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使炉膛2内的物料得到均衡干馏。任何相邻两层布气管在炉膛水平截面上成交叉排列增强了物料在干馏炉炉膛2内的混合,使物料分布更加均匀,使干馏充分、完全。从中心配气管5的进气口3进入的热载体气流被十字形导叶4分为相等的四份,更加均匀的进入中心配气管5,同时均匀的分布到与中心配气管5连接的四层布气管中。在设计和施工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延长十字形导叶4顶端和底端超出中心配气管5下端呈90°夹角的一段弯管上、下平面的距离a,可使中心配气管5内气流混合更加充分,布气也将更加均匀。在布气管的两侧斜向下45°的位置上分别设置的气流喷孔8则能防止物料进入布气管内。
理论推算表明,当干馏炉的内径达到3.3m时,干馏炉的油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干馏炉的日处理量可以达到300t;当干馏炉的内径达到3.8m时,干馏炉的日处理量可以达到500t以上;当干馏炉的内径达到5m时,干馏炉日处理量可以达到1000t左右。这一新型布气装置对干馏炉的大型化、对减少干馏炉建设的单位投资、对降低运行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油页岩干馏炉布气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炉墙,在炉墙的炉膛内置有中心配气管,中心配气管的下端为进气口,在中心配气管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四层气流喷孔,每层气流喷孔沿中心管一周均匀设有12-20个气流喷孔,使每层每根布气管的正下方和相邻两个布气管的夹角中间的正下方均有一个气流喷孔,相邻两层气流喷孔呈交错排列,亦即从下至上的第一层气流喷孔与第三层气流喷孔排列相同、第二层气流喷孔与四层排列相同,在中心配气管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四层布气管,每层布气管均有6-10根均布的布气管组成,相邻两层布气管呈交错排列,在每根布气管上两侧分别按照等环截面法设置10-20个斜向下的喷气孔,喷气孔沿着炉膛半径方向从内向外依次增大,亦即从下至上的第一层布气管向下喷气孔与第三层布气管向下喷气孔排列相同、第二层布气管向下喷气孔与第四层布气管向下喷气孔排列相同,第一层布气管位于第一层气流喷孔与第二层气流喷孔之间,第二层布气管位于第二层气流喷孔与第三层气流喷孔之间,第三层布气管位于第三层气流喷孔与第四层气流喷孔之间,第四层布气管位于第四层气流喷孔的上方;在中心配气管下端呈90°夹角的一段弯管内置有十字形导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页岩干馏炉布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十字形导叶的长度超出中心配气管下端呈90°夹角的一段弯管上水平、右垂直平面的距离均为a。
CN201520769472.3U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油页岩干馏炉布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46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69472.3U CN205046056U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油页岩干馏炉布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69472.3U CN205046056U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油页岩干馏炉布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46056U true CN205046056U (zh) 2016-02-24

Family

ID=55339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6947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46056U (zh) 2015-09-30 2015-09-30 一种油页岩干馏炉布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4605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6551A (zh) * 2015-09-30 2015-12-23 东北电力大学 一种油页岩干馏炉布气装置
CN106047391A (zh) * 2016-07-11 2016-10-26 神木县三江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温干馏炉的布气装置
CN109876762A (zh) * 2019-03-22 2019-06-14 淮阴工学院 一种用于板式急冷塔的陀螺型三向气体分布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6551A (zh) * 2015-09-30 2015-12-23 东北电力大学 一种油页岩干馏炉布气装置
CN106047391A (zh) * 2016-07-11 2016-10-26 神木县三江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温干馏炉的布气装置
CN109876762A (zh) * 2019-03-22 2019-06-14 淮阴工学院 一种用于板式急冷塔的陀螺型三向气体分布装置
CN109876762B (zh) * 2019-03-22 2021-06-08 淮阴工学院 一种用于板式急冷塔的陀螺型三向气体分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6551A (zh) 一种油页岩干馏炉布气装置
CN205046056U (zh) 一种油页岩干馏炉布气装置
CN202039035U (zh) 节能型煤气发生炉
CN209371206U (zh) 一种电蒸汽锅炉的保温循环加热装置
CN203947018U (zh) 间接冷却玻璃液供料道
CN103045276A (zh) 一种粉煤热解炉
CN202322715U (zh) 一种新型捣固焦炉
CN203163478U (zh) 一种新型节能窑炉
CN105018111A (zh) 一种燃气热解炉
CN203501775U (zh) 一种立式焙烧还原炉
CN207179657U (zh) 一种空气下降通道和煤气上升通道交错布置的燃烧装置
CN202849326U (zh) 干馏炉的一种新型布气装置
CN204757701U (zh) 一种余热利用和平衡急冷风量的节能窑炉
CN201501893U (zh) 一种新型高风温顶燃式球床热风炉
CN201501894U (zh) 一种喷嘴交错排列旋切喷射的带预燃室的顶燃式热风炉
CN204848756U (zh) 一种内热式兰炭炉煤气循环改造结构
CN203048876U (zh) 一种粉煤热解炉
CN105352329A (zh) 一种余热利用和平衡急冷风量的节能窑炉
CN103333978B (zh) 锥柱复合型拱顶结构顶燃式热风炉
CN105823045A (zh) 一种rh精炼炉用转炉煤气用烧嘴及rh精炼炉
CN207080974U (zh) 一种低压蒸汽发生器
CN205590747U (zh) 一种电加热炉
CN204648196U (zh) 工业蒸汽发生器
CN202390499U (zh) 钢丝退火炉
CN204923892U (zh) 电冶炉下料嘴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Termination date: 2018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