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7265U - 光伏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光伏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7265U
CN205017265U CN201520650930.1U CN201520650930U CN205017265U CN 205017265 U CN205017265 U CN 205017265U CN 201520650930 U CN201520650930 U CN 201520650930U CN 205017265 U CN205017265 U CN 205017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terminal
edge
box body
type diode
photovoltaic j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509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文博
李翠
钟元
徐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509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17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7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7265U/zh
Priority to JP2016162370A priority patent/JP6910119B2/ja
Priority to EP16185850.1A priority patent/EP3136594B1/en
Priority to US15/248,030 priority patent/US9866169B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4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 H02S40/345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with cooling means associated with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e.g. cooling means associated with or applied to the junction box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3Coo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1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4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伏接线盒,适于安装在太阳能面板上,包括:盒体,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在其宽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多个导电端子,容纳在所述盒体中;和多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每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的阳极引脚和阴极贴片分别焊接在相邻的两个导电端子上,其中,相邻的两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被布置成互成不为零度的夹角。在本实用新型中,光伏接线盒的盒体内部的相邻两个二极管的放置方向彼此不同,使得二极管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在太阳能接线盒的盒体内部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散热效率,从而提高了太阳能接线盒的载流能力。

Description

光伏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太阳能面板上的光伏接线盒。
背景技术
太阳能面板(或称为太阳能电池板)是收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当有云彩或树叶等遮挡并在太阳能面板上产生阴影,被遮挡的电池片将发生热板效应,最终使电池片烧毁,接线盒中的二极管将在发生热板效应是发挥旁路作用,以保护电池片不被烧毁。
在现有技术中,光伏接线盒一般直接安装在相应的太阳能面板上并与太阳能面板的汇流条电连接。光伏接线盒中安装有导电端子和焊接在导电端子上的表面贴装型二极管,每个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分别焊接在一对相邻的导电端子上。在工作时,二极管会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会传导到导电端子上。
在现有技术中,相邻的导电端子的相对的边缘是基本上垂直于太阳能接线盒的长度方向的相互平行的直线,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分别焊接在相邻的导电端子的边缘附近的区域上。这导致焊接在导电端子上的各个二极管的放置方向完全一致,通常,各个二极管的放置方向与太阳能接线盒的长度方向平行。现有的这种二极管的布置方式导致二极管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在太阳能接线盒的盒体内部分布不均匀,从而使太阳能接线盒的载流能力下降,或者是二极管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掉而使二极管性能衰减或损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接线盒,其内部的相邻两个二极管的放置方向彼此不同,使得二极管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在太阳能接线盒的盒体内部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散热效率,从而提高了太阳能接线盒的载流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伏接线盒,适于安装在太阳能面板上,包括:盒体,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在其宽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多个导电端子,容纳在所述盒体中;和多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每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的阳极引脚和阴极贴片分别焊接在相邻的两个导电端子上,其中,相邻的两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被布置成互成不为零度的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多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中的至少一个被布置成与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不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多个导电端子依次平放在所述盒体的容纳腔的底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光伏接线盒具有四个导电端子和三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所述四个导电端子从所述盒体的第一端向第二端依次被称作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第三导电端子和第四导电端子;所述三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从所述盒体的第一端向第二端依次被称作第一表面贴装型二极管、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和第三表面贴装型二极管;所述光伏接线盒还包括:第一导线,其一端从所述盒体的第一端引入,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上;和第二导线,其一端从所述盒体的第二端引入,并电连接到所述第四导电端子上,所述第一导线焊接或压接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上,并且所述第二导线焊接或压接到所述第四导电端子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相对的第一边缘,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相对的第一边缘;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边缘具有延伸至所述盒体的第一端的第一边缘段,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一边缘具有延伸至所述盒体的第一端的第一边缘段;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边缘段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一边缘段在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上相对并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一表面贴装型二极管的阳极引脚焊接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边缘段的边部区域上,所述第一表面贴装型二极管的阴极贴片焊接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一边缘段的边部区域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一边缘沿弯曲的路径从所述盒体的第一侧延伸至第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放置在由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一边缘限定的区域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四导电端子具有与所述第三导电端子相对的第一边缘,所述第三导电端子具有与所述第四导电端子相对的第一边缘;所述第四导电端子的第一边缘具有延伸至所述盒体的第二端的第一边缘段,所述第三导电端子的第一边缘具有延伸至所述盒体的第二端的第一边缘段;所述第四导电端子的第一边缘段与所述第三导电端子的第一边缘段在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上相对并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三表面贴装型二极管的阳极引脚焊接在所述第三导电端子的第一边缘段的边部区域上,所述第三表面贴装型二极管的阴极贴片焊接在所述第四导电端子的第一边缘段的边部区域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三导电端子的第一边缘沿弯曲的路径从所述盒体的第一侧延伸至第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四导电端子放置在由所述第三导电端子的第一边缘限定的区域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与所述第三导电端子相对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三导电端子具有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相对的第二边缘;并且所述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的阳极引脚焊接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边缘的边部区域上,所述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的阴极贴片焊接在所述第三导电端子的第二边缘的边部区域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边缘沿弯曲的路径从所述盒体的第一侧延伸至第二侧;并且所述第三导电端子的第二边缘沿弯曲的路径从所述盒体的第一侧延伸至第二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表面贴装型二极管被布置成与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成90度;所述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被布置成与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成45度;并且所述第三表面贴装型二极管被布置成与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成27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表面贴装型二极管被布置成与所述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成45度夹角;所述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被布置成与所述第三表面贴装型二极管成135度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三导电端子的表面积大于其它的导电端子的表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三导电端子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表面积,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第四导电端子的表面积,并且所述第四导电端子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表面积。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光伏接线盒中,光伏接线盒的盒体内部的相邻两个二极管的放置方向彼此不同,使得二极管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在太阳能接线盒的盒体内部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散热效率,从而提高了太阳能接线盒的载流能力。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光伏接线盒的立体示意图;和
图2显示图1所示的光伏接线盒中的四个导电端子和三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光伏接线盒,适于安装在太阳能面板上,包括:盒体,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在其宽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多个导电端子,容纳在所述盒体中;和多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每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的阳极引脚和阴极贴片分别焊接在相邻的两个导电端子上,其中,相邻的两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被布置成互成不为零度的夹角。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光伏接线盒的立体示意图;和图2显示图1所示的光伏接线盒中的四个导电端子210、220、230、240和三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320、330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适于安装在太阳能面板上的光伏接线盒。如图1和图2所示,该光伏接线盒主要包括盒体100、多个导电端子210、220、230、240和多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320、330。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盒体100具有在其长度方向Y上相对的第一端(图中的左端)和第二端(图中的右端)以及在其宽度方向X上相对的第一侧(图中的下侧)和第二侧(图中的上侧)。导电端子210、220、230、240容纳在盒体100中,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320、330以表面贴装的方式安装在导电端子210、220、230、24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相邻的两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320、330被布置成互成不为零度的夹角。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被布置成与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20成大致45度的夹角,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20被布置成与第三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30成大致135度的夹角。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相邻的两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320、330之间的夹角可以等于不为零度的任一角度,例如,等于90度、180度、270度。
在前述实施例中,由于光伏接线盒的盒体100内部的相邻两个二极管310、320、330的放置方向彼此不同,使得二极管310、320、330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在太阳能接线盒的盒体100内部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散热效率,从而提高了太阳能接线盒的载流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320、330包括片型本体、从片型本体的前边缘向前延伸的阳极引脚311、321、330和位于片型本体的底面上的阴极贴片312、322、332。
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320、330被布置成与盒体100的长度方向Y不平行。多个导电端子210、220、230、240从盒体100的第一端向第二端依次平放在盒体100的容纳腔的底面上。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光伏接线盒具有四个导电端子210、220、230、240和三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320、330,在相邻的两个导电端子210、220、230、240上贴装有一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320、330。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四个导电端子210、220、230、240沿盒体100的长度方向Y排列。为了便于说明,这四个导电端子210、220、230、240从图1中的盒体100的第一端向第二端依次被称作第一导电端子210、第二导电端子220、第三导电端子230和第四导电端子240,并且三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320、330从图1中的盒体100的第一端向第二端依次被称作第一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20和第三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30。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的阳极引脚311和阴极贴片312分别焊接到第一导电端子210和第二导电端子220上,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20的阳极引脚321和阴极贴片322分别焊接到第二导电端子220和第三导电端子230上,第三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30的阳极引脚331和阴极贴片332分别焊接到第三导电端子230和第四导电端子240上。
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光伏接线盒还具有一个第一导线10和一个第二导线20。第一导线10的一端从盒体100的一端引入,第一导线10的导体11电连接到第一导电端子210上,第一导线10的导体11可以焊接或压接到第一导电端子210上。第二导线20的一端从盒体100的另一端引入,第二导线20的导体21电连接到第四导电端子240上,第二导线20的导体21可以焊接或压接到第四导电端子240上。
请注意,表面贴装型二极管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主要集中在阴极贴片上,阳极引脚上的热量很少,因此,需要提高其上焊接有阴极贴片的导电端子的热传导效率。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导电端子210上仅焊接有阳极引脚311,第二导电端子220上同时焊接有阳极引脚321和阴极贴片312,第三导电端子230上同时焊接有阳极引脚331和阴极贴片322,第四导电端子240上仅焊接有阴极贴片332。因此,在图示的实施例,在工作时,传递到第一导电端子210上的热量最小,传递到第四导电端子240上的热量大于传递到第一导电端子210上的热量,传递到第二导电端子220和第三导电端子230上的热量大于传递到第四导电端子240上的热量。此外,由于第三导电端子230比第二导电端子220更位于盒体100的中央区域,因此,第三导电端子230的散热性能要差于第二导电端子220。
此外,如前所述,第三导电端子230的散热负担大于第二导电端子220,第二导电端子220的散热负担大于第四导电端子240,第四导电端子240的散热负担大于第一导电端子210的散热负担。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优化光伏接线盒的整体散热效率,第三导电端子230的表面积大于第二导电端子220的表面积,第二导电端子220的表面积大于第四导电端子240的表面积,并且第四导电端子240的表面积大于第一导电端子210的表面积。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光伏接线盒的整体散热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通过尽量增大相邻的两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320、330之间的距离来使二极管310、320、330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在太阳能接线盒的盒体100内部分布更加均匀。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端子210具有与第二导电端子220相对的第一边缘211,第二导电端子220具有与第一导电端子210相对的第一边缘221。第一导电端子210的第一边缘211具有延伸至盒体100的第一端的第一边缘段211a,第二导电端子220的第一边缘221具有延伸至盒体100的第一端的第一边缘段221a。第一导电端子210的第一边缘段211a与第二导电端子220的第一边缘段221a在盒体100的宽度方向X上相对并间隔开。第一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的阳极引脚311焊接在第一导电端子210的第一边缘段211a的边部区域上,第一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的阴极贴片312焊接在第二导电端子220的第一边缘段221a的边部区域上。
这样,由于第一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尽量安装在靠近盒体100的第一端的位置处,因此,增加了第一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与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20之间的距离。
类似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四导电端子240具有与第三导电端子230相对的第一边缘241,第三导电端子230具有与第四导电端子240相对的第一边缘231。第四导电端子240的第一边缘241具有延伸至盒体100的第二端的第一边缘段241a,第三导电端子230的第一边缘231具有延伸至盒体100的第二端的第一边缘段231a。第四导电端子240的第一边缘段241a与第三导电端子230的第一边缘段231a在盒体100的宽度方向X上相对并间隔开。第三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30的阳极引脚331焊接在第三导电端子230的第一边缘段231a的边部区域上,第三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30的阴极贴片332焊接在第四导电端子240的第一边缘段241a的边部区域上。
这样,由于第三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30尽量安装在靠近盒体100的第二端的位置处,因此,增加了第三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30与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20之间的距离。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导电端子220的第一边缘221沿弯曲的路径从盒体100的第一侧延伸至第一端。第一导电端子210放置在由第二导电端子220的第一边缘221限定的区域内。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三导电端子230的第一边缘231沿弯曲的路径从盒体100的第一侧延伸至第一端。第四导电端子240放置在由第三导电端子230的第一边缘231限定的区域内。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导电端子220具有与第三导电端子230相对的第二边缘222,第三导电端子230具有与第二导电端子220相对的第二边缘232。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20的阳极引脚321焊接在第二导电端子220的第二边缘222的边部区域上,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20的阴极贴片322焊接在第三导电端子230的第二边缘232的边部区域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导电端子220的第二边缘222沿弯曲的路径从盒体100的第一侧延伸至第二侧;并且第三导电端子230的第二边缘232沿弯曲的路径从盒体100的第一侧延伸至第二侧。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被布置成与盒体100的长度方向Y成大致90度;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20被布置成与盒体100的长度方向Y成大致45度;并且第三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30被布置成与盒体100的长度方向Y成大致270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每个导电端子210、220、230、240上形成有定位孔201,在盒体100的内部的底壁上形成有与定位孔201配合的定位柱101,用于定位和固定导电端子210、220、230、240。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太阳能面板(未图示)上的汇流条401伸入盒体100中并焊接到各个导电端子210、220、230、240上。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在本文中,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光伏接线盒,适于安装在太阳能面板上,包括:
盒体(100),具有在其长度方向(Y)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在其宽度方向(X)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多个导电端子(210、220、230、240),容纳在所述盒体(100)中;和
多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320、330),每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320、330)的阳极引脚(311、321、331)和阴极贴片(312、322、332)分别焊接在相邻的两个导电端子(210、220、230、240)上,
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两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320、330)被布置成互成不为零度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320、330)中的至少一个被布置成与所述盒体(100)的长度方向(Y)不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导电端子(210、220、230、240)依次平放在所述盒体(100)的容纳腔的底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伏接线盒具有四个导电端子(210、220、230、240)和三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320、330);
所述四个导电端子(210、220、230、240)从所述盒体(100)的第一端向第二端依次被称作第一导电端子(210)、第二导电端子(220)、第三导电端子(230)和第四导电端子(240);
所述三个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320、330)从所述盒体(100)的第一端向第二端依次被称作第一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20)和第三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30);
所述光伏接线盒还包括:
第一导线(10),其一端从所述盒体(100)的第一端引入,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0)上;和
第二导线(20),其一端从所述盒体(100)的第二端引入,并电连接到所述第四导电端子(240)上,
所述第一导线(10)焊接或压接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0)上,并且所述第二导线(20)焊接或压接到所述第四导电端子(24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0)具有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相对的第一边缘(211),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具有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0)相对的第一边缘(221);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0)的第一边缘(211)具有延伸至所述盒体(100)的第一端的第一边缘段(211a),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的第一边缘(221)具有延伸至所述盒体(100)的第一端的第一边缘段(221a);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0)的第一边缘段(211a)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的第一边缘段(221a)在所述盒体(100)的宽度方向(X)上相对并间隔开;并且
所述第一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的阳极引脚(311)焊接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0)的第一边缘段(211a)的边部区域上,所述第一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的阴极贴片(312)焊接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的第一边缘段(221a)的边部区域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的第一边缘(221)沿弯曲的路径从所述盒体(100)的第一侧延伸至第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0)放置在由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的第一边缘(221)限定的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导电端子(240)具有与所述第三导电端子(230)相对的第一边缘(241),所述第三导电端子(230)具有与所述第四导电端子(240)相对的第一边缘(231);
所述第四导电端子(240)的第一边缘(241)具有延伸至所述盒体(100)的第二端的第一边缘段(241a),所述第三导电端子(230)的第一边缘(231)具有延伸至所述盒体(100)的第二端的第一边缘段(231a);
所述第四导电端子(240)的第一边缘段(241a)与所述第三导电端子(230)的第一边缘段(231a)在所述盒体(100)的宽度方向(X)上相对并间隔开;并且
所述第三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30)的阳极引脚(331)焊接在所述第三导电端子(230)的第一边缘段(231a)的边部区域上,所述第三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30)的阴极贴片(332)焊接在所述第四导电端子(240)的第一边缘段(241a)的边部区域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导电端子(230)的第一边缘(231)沿弯曲的路径从所述盒体(100)的第一侧延伸至第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导电端子(240)放置在由所述第三导电端子(230)的第一边缘(231)限定的区域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具有与所述第三导电端子(230)相对的第二边缘(222),所述第三导电端子(230)具有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相对的第二边缘(232);并且
所述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20)的阳极引脚(321)焊接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的第二边缘(222)的边部区域上,所述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20)的阴极贴片(322)焊接在所述第三导电端子(230)的第二边缘(232)的边部区域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的第二边缘(222)沿弯曲的路径从所述盒体(100)的第一侧延伸至第二侧;并且
所述第三导电端子(230)的第二边缘(232)沿弯曲的路径从所述盒体(100)的第一侧延伸至第二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被布置成与所述盒体(100)的长度方向(Y)成90度;
所述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20)被布置成与所述盒体(100)的长度方向(Y)成45度;并且
所述第三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30)被布置成与所述盒体(100)的长度方向(Y)成270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10)被布置成与所述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20)成45度夹角;
所述第二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20)被布置成与所述第三表面贴装型二极管(330)成135度夹角。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导电端子(230)的表面积大于其它的导电端子(210、220、240)的表面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导电端子(230)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的表面积,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第四导电端子(240)的表面积,并且所述第四导电端子(240)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0)的表面积。
CN201520650930.1U 2015-08-26 2015-08-26 光伏接线盒 Active CN205017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0930.1U CN205017265U (zh) 2015-08-26 2015-08-26 光伏接线盒
JP2016162370A JP6910119B2 (ja) 2015-08-26 2016-08-23 太陽光発電接続箱
EP16185850.1A EP3136594B1 (en) 2015-08-26 2016-08-26 Photovoltaic junction box
US15/248,030 US9866169B1 (en) 2015-08-26 2016-08-26 Photovoltaic junction box with non-zero angle between diod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0930.1U CN205017265U (zh) 2015-08-26 2015-08-26 光伏接线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7265U true CN205017265U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15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50930.1U Active CN205017265U (zh) 2015-08-26 2015-08-26 光伏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66169B1 (zh)
EP (1) EP3136594B1 (zh)
JP (1) JP6910119B2 (zh)
CN (1) CN2050172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1326A (zh) * 2016-03-21 2016-08-17 桐乡市乌镇润桐嘉业机械维修中心 一种太阳能面板接线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9486A (zh) * 2016-07-21 2016-10-26 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光伏接线盒
CN206611380U (zh) * 2016-10-25 2017-11-03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太阳能接线盒
US10958212B2 (en) * 2018-06-05 2021-03-23 Frank C Pao Electrical connection support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01011B4 (de) * 2003-01-08 2010-04-1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Yokkaichi Anschlusskastenvorrichtung für ein Solarzellenmodul und ein Verbindungsverfahren für eine Anschlusskastenvorrichtung
JP3744531B1 (ja) * 2004-05-07 2006-02-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及び整流素子ユニット
JP5060786B2 (ja) * 2004-11-25 2012-10-31 株式会社三社電機製作所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接続具
DE102008028462A1 (de) * 2008-06-14 2009-12-17 Kostal Industrie Elektrik Gmbh Elektrische Anschluss- und Verbindungsdose für ein Solarzellenmodul
US20120081857A1 (en) * 2009-06-25 2012-04-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Terminal box for solar cell module
JP2011109029A (ja) * 2009-11-20 2011-06-0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の製造方法
JP2011155216A (ja) * 2010-01-28 2011-08-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DE102010029714A1 (de) * 2010-04-08 2011-10-13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Elektrische Federklemmeinrichtung, Stanzgitter, Stromschiene und elektrische Anschlussvorrichtung
US8519278B2 (en) * 2011-02-16 2013-08-27 Amphenol Corporation Photovoltaic junction box
US20120248594A1 (en) * 2011-03-28 2012-10-04 Ho Il Lee Junction box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701407B (zh) * 2013-11-16 2016-06-08 浙江鑫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小型灌胶型光伏接线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1326A (zh) * 2016-03-21 2016-08-17 桐乡市乌镇润桐嘉业机械维修中心 一种太阳能面板接线盒
CN107483010A (zh) * 2016-03-21 2017-12-15 桐乡市乌镇润桐嘉业机械维修中心 一种新型太阳能面板接线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66169B1 (en) 2018-01-09
JP6910119B2 (ja) 2021-07-28
JP2017055642A (ja) 2017-03-16
EP3136594A1 (en) 2017-03-01
EP3136594B1 (en) 2020-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51644U (zh) 光伏接线盒
CN205017265U (zh) 光伏接线盒
TWI705575B (zh) 具有特定前表面電極設計之太陽能電池
CN103413852B (zh) 卡焊端子结构的太阳能接线盒
US11515605B2 (en) Battery module
CN103636004B (zh) 光转换器
CN104953060B (zh) 电池舱组
CN105047733A (zh) 一种多主栅太阳能电池的背面电极结构
CN105280738A (zh) 一种太阳能组件用分体式接线盒及其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7611781U (zh) 光伏组件
CN106685339A (zh) 光伏接线盒和二极管
CN202917697U (zh) 卡缘连接器
US7988486B1 (en) Junction box and conductive terminals therein
CN204333090U (zh) 锂离子电池组
CN207572666U (zh) 电连接器
CN104022166A (zh) 一种光伏电池片和应用该电池片的光伏组件电路连接结构
CN205430164U (zh) 光伏接线盒和二极管
CN204334466U (zh) 光伏接线盒和光伏组件
CN107820675A (zh) 用于太阳能接线盒的端子
CN105633331A (zh) 一种电池模块防震结构
CN205028910U (zh) 太阳能模块与用于太阳能模块的端侧太阳能电池
CN104851999B (zh) 一种电池舱
CN105790700A (zh) 光伏接线盒和光伏组件
CN203368398U (zh) 卡焊端子结构的太阳能接线盒
CN104112831B (zh) 电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