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0505U - 一种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及具有其的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及具有其的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0505U
CN205010505U CN201520789566.7U CN201520789566U CN205010505U CN 205010505 U CN205010505 U CN 205010505U CN 201520789566 U CN201520789566 U CN 201520789566U CN 205010505 U CN205010505 U CN 205010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connector
plate
rudder face
pipe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895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钟坤
张桂江
于佳鑫
脱朝智
唐振亮
张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viation Industry of China AVIC
Priority to CN2015207895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10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0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0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操纵刚度模拟装置。所述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包括:两个连接头(1),每个连接头(1)均包括板状主体(11)以及与板状主体(11)相连的连接部(12);两个紧箍圈(2);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一端通过一个紧箍圈(2)与一个连接头(1)的连接部(12)连接,另一端通过另一个紧箍圈(2)与另一个连接头(1)的连接部(12)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头(1)的板状主体(11)用于连接舵面模型,另一个所述连接头(1)的板状主体(11)用于连接主翼面模型,所述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在所述板状主体的厚度方向的投影为中心对称图形。本实用新型的操纵刚度模拟装置所需的安装高度比较小,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及具有其的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洞颤振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及具有其的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
背景技术
在设计飞机的机翼襟副翼、垂尾方向舵等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时,需要模拟舵面的操纵刚度。如图1,现有的方法是使用弹簧片7连接主翼面8和舵面9,通过弹簧片7的弯曲刚度来模拟舵面9的操纵刚度,然而模型的翼型高度有限,弹簧片7在布置时往往突出翼型,导致翼面的气动流场受到破坏,最终对试验结果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纵刚度模拟装置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纵刚度模拟装置,用于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所述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包括舵面模型以及主翼面模型,所述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包括:两个连接头,每个所述连接头均包括板状主体以及与板状主体相连的连接部;两个紧箍圈;以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通过一个紧箍圈与一个连接头的连接部连接,另一端通过另一个紧箍圈与另一个连接头的连接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头的板状主体用于连接舵面模型,另一个所述连接头的板状主体用于连接主翼面模型,所述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在所述板状主体的厚度方向的投影为中心对称图形。
优选地,每个所述连接头的板状主体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与所述舵面模型或主翼面模型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杆相互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4至8个。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为弹簧杆。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具有一个底板以及自所述底板的一个面向远离所述底板的另一个面方向延伸的周侧板;所述周侧板向远离所述底板方向伸出,形成厚度小于所述周侧板的薄壁,所述周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使所述连接杆伸入;所述薄壁覆盖围合部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所述紧箍圈扣合所述薄壁。
优选地,两个所述连接头为相同的连接头。
优选地,所述板状主体与所述连接部通过焊接方式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所述颤振模型包括舵面模型以及主翼面模型,所述颤振模型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操纵刚度模拟装置,所述操纵刚度模拟装置用于连接所述舵面模型以及主翼面模型。
本实用新型的操纵刚度模拟装置所需的安装高度比较小,可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从而避免装置突出翼面所导致的翼面流场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操纵刚度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操纵刚度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连接头 121 底板
11 板状主体 122 周侧板
12 连接部 7 弹簧片
2 紧箍圈 8 主翼面
3 连接杆 9 舵面
111 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操纵刚度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操纵刚度模拟装置,用于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所述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包括舵面模型以及主翼面模型,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包括两个连接头1、两个紧箍圈2以及连接杆3。
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连接头1均包括板状主体11以及与板状主体11相连的连接部12。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连接头1的板状主体11上设置有连接孔111,连接孔111用于与舵面模型或主翼面模型通过螺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连接头1的板状主体11用于连接舵面模型,另一个连接头1的板状主体11用于连接主翼面模型。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头1为同样的连接头,因此,其中任意一个连接头都可以和舵面模型或主翼面模型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板状主体11与连接部12通过焊接方式一体成型。
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3一端通过一个紧箍圈2与一个连接头1的连接部12连接,另一端通过另一个紧箍圈2与另一个连接头1的连接部1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在板状主体的厚度方向的投影为中心对称图形。具体地,以图2所示实施例为例,其中一个连接板(图2中左方的连接板)在连接杆在平面旋转180度(以图2所示平面为例)后,能够正好到达另一个连接板(图2中右方的连接板)的位置。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3为多个,多个连接杆3相互平行设置。采用多个连接杆,可以通过改变连接杆的多少的方式来改变弯矩。
有利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3的数量为4至8个。
有利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3为弹簧杆。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2具有一个底板121以及自底板121的一个面向远离底板121的另一个面方向延伸的周侧板122;
周侧板122向远离底板121方向伸出,形成厚度小于周侧板122的薄壁,周侧板122与底板12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使连接杆3伸入;薄壁覆盖围合部分连接杆3的端部,紧箍圈2扣合所述薄壁。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所述颤振模型包括舵面模型以及主翼面模型,所述颤振模型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操纵刚度模拟装置,所述操纵刚度模拟装置用于连接所述舵面模型以及主翼面模型。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操纵刚度模拟装置,用于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所述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包括舵面模型以及主翼面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包括:
两个连接头(1),每个所述连接头(1)均包括板状主体(11)以及与板状主体(11)相连的连接部(12);
两个紧箍圈(2);以及
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一端通过一个紧箍圈(2)与一个连接头(1)的连接部(12)连接,另一端通过另一个紧箍圈(2)与另一个连接头(1)的连接部(12)连接;其中,
一个所述连接头(1)的板状主体(11)用于连接舵面模型,另一个所述连接头(1)的板状主体(11)用于连接主翼面模型,所述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在所述板状主体的厚度方向的投影为中心对称图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头(1)的板状主体(11)上设置有连接孔(111),所述连接孔(111)用于与所述舵面模型或主翼面模型通过螺栓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杆(3)相互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的数量为4至8个。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为弹簧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具有一个底板(121)以及自所述底板(121)的一个面向远离所述底板(121)的另一个面方向延伸的周侧板(122);
所述周侧板(122)向远离所述底板(121)方向伸出,形成厚度小于所述周侧板(122)的薄壁,所述周侧板(122)与所述底板(12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使所述连接杆(3)伸入;
所述薄壁覆盖围合部分所述连接杆(3)的端部,所述紧箍圈(2)扣合所述薄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头(1)为相同的连接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主体(11)与所述连接部(12)通过焊接方式一体成型。
9.一种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颤振模型包括舵面模型以及主翼面模型,所述颤振模型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操纵刚度模拟装置,所述操纵刚度模拟装置用于连接所述舵面模型以及主翼面模型。
CN201520789566.7U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及具有其的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 Active CN205010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9566.7U CN205010505U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及具有其的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9566.7U CN205010505U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及具有其的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0505U true CN205010505U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09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89566.7U Active CN205010505U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及具有其的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10505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1851A (zh) * 2017-08-28 2018-01-2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用于颤振风洞模型的弹性支持件
CN109406090A (zh) * 2018-11-07 2019-03-01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颤振模型连接装置
CN110329489A (zh) * 2019-08-19 2019-10-15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基于柔性连接技术的并联式无人飞行器
CN111189612A (zh) * 2020-01-13 2020-05-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用于模拟无尾飞机阻力舵偏角及刚度变化的装置
CN112067249A (zh) * 2020-08-18 2020-12-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带有阻力舵的长直翼动力学耦合风洞试验模型
CN112098041A (zh) * 2020-08-18 2020-12-1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机翼低速颤振风洞试验模型的刚度调整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1851A (zh) * 2017-08-28 2018-01-2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用于颤振风洞模型的弹性支持件
CN107631851B (zh) * 2017-08-28 2019-09-2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用于颤振风洞模型的弹性支持件
CN109406090A (zh) * 2018-11-07 2019-03-01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颤振模型连接装置
CN110329489A (zh) * 2019-08-19 2019-10-15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基于柔性连接技术的并联式无人飞行器
CN111189612A (zh) * 2020-01-13 2020-05-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用于模拟无尾飞机阻力舵偏角及刚度变化的装置
CN112067249A (zh) * 2020-08-18 2020-12-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带有阻力舵的长直翼动力学耦合风洞试验模型
CN112098041A (zh) * 2020-08-18 2020-12-1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机翼低速颤振风洞试验模型的刚度调整装置
CN112067249B (zh) * 2020-08-18 2021-07-0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带有阻力舵的长直翼动力学耦合风洞试验模型
CN112098041B (zh) * 2020-08-18 2021-08-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机翼低速颤振风洞试验模型的刚度调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10505U (zh) 一种操纵刚度模拟装置及具有其的舵面跨音速颤振模型
CN205010473U (zh) 一种具有快速拆装对接装置的机翼
CN103447988B (zh) 自适应柔性托扶定位机构
CN206029663U (zh) 一种蒙皮装配工装
CN104913899A (zh) 一种风洞用支撑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风洞试验系统
CN206876375U (zh) 一种模拟全动舵面颤振模型弯扭支撑刚度的装置
CN103984803A (zh) 一种有限元载荷施加方法
CN204694445U (zh) 一种机翼颤振模型活动面连接装置
CN103106312A (zh) 减振器等构环形叠加阀片变形的计算方法
CN107527385B (zh) 一种网格自动投影方法
CN203918516U (zh) 高速列车转向架轴箱加工装配面的工装
CN108100221B (zh) 一种飞机机翼非线性分析方法
CN105426617A (zh) 一种飞机外挂气动载荷计算方法
CN106426668A (zh) 一种直升机复合材料进气道用模具
CN204772478U (zh) 一种用于总装的小型零件装配架
CN105083584B (zh) 一种飞机导弹系统颤振模型
CN204674821U (zh) 起落架、机身及飞行器
CN206362265U (zh) 一种大型结构件快速检测工装
CN104890898A (zh) 一种增升装置运动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及载荷谱测定方法
CN203843743U (zh) 飞机机翼梁上支臂接头零件定位更换装置
CN203908471U (zh) 棒类零件空间尺寸快速检验工装
CN111553018B (zh) 一种无人机水平测量数据快速处理方法
CN208439622U (zh) 一种用于装载线路板的猪笼架
CN209521851U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及其机翼组件
CN104933939B (zh) 连杆机构综合实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